精神抵抗: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东北沦陷区文学的主体是汉奸文学还是抵抗文学?以往研究虽然形成两种对立观点,却一直缺少足够的典型案例及统计数字。本论文对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进行发掘整理,从中提取大量文本,以实例证明:精神抵抗,是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主线。
     论文从浩如烟海的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作品中,发掘整理出一系列汉奸文学与抵抗文学的典型案例,并结合其作者背景、时代背景等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到东北沦陷区文坛的精神内核和一些重大文学事件的发生内因。
     在研究过程中,论文采取样本分析的方法,选取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报纸——伪满洲国政府机关报《大同报》为样本,对其14年间所办的10个文学副刊为线索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搜寻到大量典型案例。除文本分析以外,还进行了一些数据统计,以求分析之准确。
     根据发掘整理出的第一手资料,论文发现: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存在着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的分裂。这些依附于日伪时期报纸上的文学副刊,其政治身份为日伪宣传舆论工具,而其文化身份却与日伪统治者要求的相反——在国家观念上认同中国而非“满洲国”。这种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的分裂,集中体现在东北沦陷区报纸上出现的此伏彼起的抵抗文学副刊上。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恰恰表现了东北人民不屈斗争的精神与日本侵略者文化殖民政策的失败。
     通过对比东北沦陷区不同文学载体(报纸、期刊、单行本、广播)的地位与状况,论文还发现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报纸文学副刊是战时的重要文学载体。与“短命”的期刊和“难产”的单行本相比,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在延续性、覆盖范围等方面都占有特殊的优势。
     对散失严重的东北沦陷区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并且对幸存的老作家进行“口述历史”记录,论文发掘出许多久已经湮没的文学史料,纠正了一些权威资料中的谬误。
Literature in enemy-occupied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in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North-east , which fell for 14 years and was very rich in literary activities, was a fertile“soil”that deserves meticulous and deep research. Constrained by political concept for many years, research on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literature is a blind spot in China’s modern literature stud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character of hap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by collecting and sorting the materials of literary activities starting from the weakest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in the three major literary arriers (newspaper, periodical, pamphlets) in an attempt to fill this research blank.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compiles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find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 northeast literary from vast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and some important literary phenomena. This paper also questions some fixed views in the past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newspaper——Datong Newspaper-official newspaper of Puppet Manchukuo government as a sample to do some text analysis, statistical data and typical case study on some 3000 supplement layouts. This paper also inquires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erio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literary supplements as well as the booklets.
     The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 against-Manchu and anti-Japanese literary supplements prevailed in official newspapers during the Puppet Manchukuo period When the news editions reduced to the puppet’s wartime public opinion tools, but the supplement edition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news editions became the people’s position of spiritual resistance in the occupied area. This unusual phenomenon was caused by the split of the newspaper’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literary identit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 this phenomenon appeared not only in Datong Newspaper but also in other important newspapers such as Shengjing Times、Great North Newspaper, Binjiang Daily, Taidong Daily .This phenomenon was an interwoven product of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at time, a reflec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indomitable struggl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failure of Japanese-Puppet rulers’fascist cultural colonial policy. This paper takes Datong Newspaper as an example to inquire thi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henomenon, by careful sorting 10 important supplements of Datong Newspaper ( Datong Newspaper, Datong Club, Night Post, Manchuria New Literary , Kangzhuang Literature and Art, Art and Literature, Our Literature, New Literary ,Special Pa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under such a cruel high-handed ruling , spiritual resistance was throughout these literary supplements. These supplements (except Kangzhuang) all published a great deal of articles with distinctive national identity Some articles were too fierce to imagine .But the authors were always been arrested, killed or fled.
     Another literary finding in this paper is: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were important literary carrier in wartime, even the only literary carrier in some local places.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three sections of literary carrier, periodicals and journal booklets played more important role with a higher carrier status while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showed weakness because of limited spaces and scattered works. However, in wartime due to the unrest environment, periodicals were often short-lived and publishing of journal booklets faced many difficulties. Due to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dependence on newspaper and strong continuity ,wide coverage and so on ,the weakest in these three sections ---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became important literary carrier in wartime which was very prominent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played a special role in such a particular period.
     Through exploring and sorting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large number of resistance-literature texts, and at the same time lists some typical cases of traitor literature.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once discussed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with completely opposite point of views and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was entirely considered as“traitor literature, fewer could give traitor literary works convincing enough and typical traitor literati.
     This paper finds out a series of typical cases of traitor literature in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s: Yuzhenmin, reporter with Datong Newspaper and writers such as Zhaoxianwen, Gehe and Yangye and so on once have written many traitor literary works actively. The excavation of these cases will help to restore a true litera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This paper provides traitor literary works 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the authors’behavior and minds related with the historic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ore than 10 writing activities with political nature held by Datong Newspaper and especially combs the deceptive“National Library Article Solicitation of Manchuria Empire”revealing its hypocrisy and sinster.
     From the writers’participation in this activi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northeastern literati showe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coercion at that time. On the base of large number of text examples, this paper questions some fixed views in the studies o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reasoning of details found in newspaper ,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different idea on cause, fuse and key persons of the biggest literary controvers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the controversy between Clear and Local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past this literary controversy was considered as entirely naturally, but this paper suspects it as sensationalization on purpose; in the past Guding and Shanding were considered as the two most critical persons, but this paper Liulongguang ,who was always ignored by the researchers, was the key person in the controversy.
     This paper also questions the mystery of the penname—Meiniang and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Liulongguang. In addition, studies in the past considered that resistance literature only existed in the early of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period, and disappeared under the high-pressure ruling of Japanese-Puppet. However 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spiritual resistance was throughout the 14-year lost history in the northeast. Even at the end of the lost history ,in which the ruling of Japanese-Puppet was the most crazy, large number of resistance literary works appeared in the supplement of Datong Newspaper. Many supplements were oppressed by war struggling but became the“message board”of the declaration on the run. The patriotic literati issued their final roar before they run.
     In order to grasp the macro state of litera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make a complete comparison between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literary supplement and journal booklet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the writer read Datong Newspaper and other important newspapers in Manchu Empire as complete as possible. The writer also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literary periodicals, pamphlets and radio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collected the creation situation of more than 100 writers of that time. For this, the writer visited 8 libraries in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Beijing, reading more than 4oooo versions of newspaper ,more than 400 journal magazines and more than 100 books in Manchu Empire, and visited 6 persons who experienced the litera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7 old writers’relatives of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This paper finds some marginalized and forgotten history and fills the blank in the study on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Research in the past only focused on Night Post , supplement of Datong Newspaper(the authors were mainly the positive writers in the northeast) but ignored other important resistance literary supplements: Datong Club born of Night Post and Manchukuo New Literary World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Night Club.
     The editors of these supplements Chenhua, Sunling and so 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new literature and the publishing of resistance literature, which should not be forgotten. That is struggle history of the northeast people’s brave spiritual resistance. In the aspect of material collection, this paper overcame the constraints of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Sunling’s articles published after he ran to Shanghai, study series on Northeast problems published in Guotong District and memoirs written by Sunling and Chenjiying in Taiwan in their old age are also in the study range of this paper. These materials help the writer wholly and 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from many aspects.
     Literary supplement of Datong is just like a vivid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reflects man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terary at that time. Through the thematic study on translation, long series published and writing activities held by Datong Newspaper,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literary phenomena in litera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finding that in the aspect of translation, the literary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Japanese literature was a monopoly in Datong and large number of works of Japanese“total force”and developing literary works poisoned the readers’minds. But the northeastern writers didn’t accept without doubt but made bold question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deserved attention and study.
     By sorting the long series of Datong Newspap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rting and development of long novels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and analyzes the three typical writers: Murugai, Wangze and Liangshand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of newspaper literary supplement revealing it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 Many newsletters published at that time have become valuable firsthand materials for literary research in the northeast enemy-occupied area.
     This paper is faithful to historic facts and corrects some errors. A number of little-known historic details was disclosed in this paper and providing more complete materials for the reevaluation of literary supplements and many important writers of this period .These materials originate not only from those old newspapers but also from the "reproductive history“found and releas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author through interview. A lot of precious pictures are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rying to provide more emotional materials.
引文
1关沫南(1919——2003),本名关东彦,曾参加哈尔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1941年12月31日被捕,1944年12月出狱,解放后担任黑龙江省作协领导。
    2袁犀(1920——1979),本名郝维廉,1939年在沈阳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1941年出版小说集《泥沼》后被迫逃亡北京,曾在北京入狱,解放后在《人民铁道报》从事文学创作。
    3梁山丁(1914——1995),本名梁孟庚,“九一八”事变前便开始文学活动,曾与萧军等北满作家群结下友谊,在东北沦陷区提倡乡土文艺、暴露真实,1943年被迫逃亡北平。
    4田琳(1916——1992),本名田樱,黑龙江省汤原县人,留学日本期间创作了许多小说、诗歌,回到东北后1943年被捕,1944年出狱到“满映”任脚本创作员。
    5高德生(1917——1987),笔名杲杳,诗人,曾出版诗集《口笛》,因参与爱国读书会活动于1941年12月30日被捕,光复时逃生。
    6古丁(1909——1964),本名徐长吉,东北沦陷时期著名作家,“艺文志”派代表人物,出版过多部小说、杂文等,主办过艺文书房。
    7戈禾,本名张我权,营口作家,1940年成为“满映”脚本创作员,光复后参与国民党活动,解放后被枪毙。
    8爵青(1917——1964),本名刘佩,与古丁等同为“艺文志派”主要人物,曾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担任翻译,解放后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工作。
    9陈邦直(1910——1956),字英三,笔名少虬,婉容师傅陈曾寿(苍虬)之子,曾在“满日文化协会”工作。
    1吴郎:《闲话满洲文学十年》,《大同报》1942年4月9日第四版《艺文》副刊。
    2王秋萤(1914——1996),抚顺人,是“文选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创办过《文选》,并曾担任过《民声晚报》、《大同报》、《盛京时报》副刊编辑。
    3辛嘉,本名陈松龄,曾在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脱党进入东北,担任过《明明》杂志编辑,1942年逃亡北平。
    4张毓茂主编:《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资料索引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88页。
    5柯炬(1921——),本名李正中,吉林市人,创作许多诗歌、小说、散文,曾担任长春国民书店编辑部主任。
    6李文湘(1908——不详),笔名冷歌,在吉林市读书时为穆木天的学生,到北平读书受刘半农影响翻译英美诗歌,东北沦陷时期是长春益智书店编辑。
    7孟伯:情况不详。
    8姚远,生平不详,伪满洲国时期青年作家,出版过翻译作品,发表过一些文学评论。
    9陈隄(1914——),本名刘国兴,与关沫南一起参加哈尔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1942年1月1日被捕,光复后获得自由,解放后在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从教。
    10李民(1918——),本名王度,笔名林适民、杜白雨等,留学日本期间因诗集中出现左翼倾向被捕,回国后担任“满映”脚本创作员,1943年被迫逃亡北平。
    1梅娘(1920——),本名孙嘉瑞,出版过《小姐集》、《第二代》等,赴日本工作后到北平定居,成为华北沦陷区著名作家。
    2徐放(1921——),本名徐德绵,辽阳人,诗人,1943年逃离东北,曾为“七月派诗人”,解放后为人民日报副刊部编辑。
    1城小碓:《满洲文学的精神》,王吉有译,《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7辑(1982年12月),第198页。
    1小松(1912——不详),本名赵孟原,辽宁黑山县人,“艺文志派”代表作家之一,曾长期从事报纸杂志的编辑工作,出版过多部小说。
    2也丽(1901——1986),本名刘云清,大连人,长期担任小学教师,业余从事诗歌创作,出版过诗集。
    3石军(1912——1949),本名王世浚,大连人,是响涛文学社成员和后来的《作风》同人,出版过《沃土》等多部作品。
    4王光逖(1918——1981),笔名金明等,与关沫南等同为哈尔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习小组”成员,曾去过华北参加游击队,1941年12月31日被捕,光复后获自由。解放前夕去台湾,后去日本、美国。
    5陈纪滢:《我的邮员与记者生涯》,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初版,第153页。
    6陈纪滢:《我的邮员与记者生涯》,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初版,第166页。
    1疑迟(1913——2004),本名刘玉璋,“艺文志派”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杂志编辑和翻译工作,解放后担任长影译制工作,作品有《列宁在十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等。
    2转引自《追寻失去的传统》,傅国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9页。
    1陈华,本名陈受权,笔名权,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担任《大同报》文学副刊编辑,创办了《大同俱乐部》、《夜哨》两个抵抗文学副刊,被日本宪兵逮捕,释放后离开《大同报》。
    2孙陵(1914——1986),笔名小梅、梅陵,山东黄县人,少年迁到哈尔滨,曾担任《大同报》文学副刊编辑,创办具有抗日倾向的《满洲新文坛》副刊,后被迫逃亡。抗战期间是著名作家和编辑人,解放前夕去台湾。
    3穆儒丐(1884——1946),本名穆都哩,满族,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出关到沈阳,1917年加入《盛京时报》,1918年创办《神皋杂俎》副刊,一生撰写多部小说并有大量翻译作品,1942年担任康德新闻社理事。
    4金小天(不详),“九一八“事变前就是《盛京时报》副刊编辑,东北沦陷时期仍然在《盛京时报》担任编辑。
    5李乔(1919——不详),本名李公越,长期从事戏剧创作,1940年到《盛京时报》担任副刊编辑,并加入“文选派”。
    
    1张泉:《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12—13页。
    2《吉林省志/卷三十九/文化艺术志/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页。
    3转引自《吉林省志/卷三十九/文化艺术志/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4页。
    1《满洲日日新闻》的《最近的禁止事项——关于报刊审查(上)》,转引自《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80页。
    2金剑啸(1910——1936),本名金承栽,笔名巴来,擅长诗歌和绘画,1931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被日本侵略者杀害。
    3罗烽(1909——1991),本名傅乃琦,笔名洛虹,沈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杨靖宇领导的抗日活动,是东北作家群的重要代表人物,1935年逃离东北到达上海。
    4白朗(1912——1994),本名刘莉,是罗烽的妻子,与罗烽共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
    5田贲(1912—1946),笔名花喜露,辽宁盖县人,组织了文学社团“灵莎社”(即“LS鲁迅文学研究社”),1944年被捕入狱,光复后出狱但受伤过重于次年病故。
    6驼子,本名于家麟,辽宁盖县人,中学毕业后拒绝为日伪政权工作,一直在家从事文艺活动,与田贲等共同在《营口新报》上办《星火》副刊,并在《大北新报》主持《行行》副刊,后参加国民党。
    7罗绮,本名罗明哲,哈尔滨人,当时的知名作家,国民党地下工作人员,1942年1月被捕。
    8王觉,笔名白象生,曾担任《营口新报》的《辽河》副刊主编,1941年末被捕,被拷打致死。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11页。
    2韦长明(李正中):《东北文学发刊前后》,《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哈尔滨文学院),1986年9月,第107——111页;田琳:《回忆〈芜田〉与巴来》,《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哈尔滨文学院),1986年9月,第167页。
    3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4版,第39页。
    1李季疯(1917——1945),本名李福禹,笔名季风、季疯、季千等,担任《大同报》副刊编辑期间撰写大量杂文和小说,成为知名作家,他因参与爱国读书会活动于1941年12月30日被捕。
    2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青——〈绿色的谷〉琐记》,载于《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225—231页。
    3张泉:《反抗军事入侵与抵制文化殖民》,载于《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第13页。
    4姚远,生平不详,伪满洲国时期青年作家,出版过翻译作品,发表过一些文学评论。
    5姚远:《翻译谭》,《大同报》1941年11月13日第3版《艺文》副刊。
    
    1小松:《满系小说人的当前问题》,《盛京时报》1942年10月7日。
    2武强:《日本侵华时期殖民教育政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5—106页。
    3古丁:《大作家随话》,《明明》1937年7月1日(一卷5期)。
    4小松:《满系小说人的当前问题》,《盛京时报》1942年10月7日。
    
    1古丁:《谈五/通宵》,《谭》,转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2转自《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徐迺翔、黄万华,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第271页。
    3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17页。
    1田琳:《为长夜萤火诞生而欢呼》,《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五辑(1987年11月),第57页。
    2王则(1916——1944),本名王羲孚,担任过“满映”编导,是“艺文志派”成员,1942年逃亡北平,1944年回长春时被捕并被杀害。
    3赵鲜文(不详),东北大学学生,“九一八”事变前曾参加“东北文学研究会”,出版过诗集《昭陵红叶》,东北沦陷期间担任过《凤凰》杂志编辑,1939年去北平。
    4杨叶,本名杨荫寰,起初为营口的文学青年,后来担任“满映”脚本创作员。
    1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八),《大同报》1936年4月8日第9版《文艺》副刊。
    2刘晓丽:《上官缨先生的启示》,载自博士论文《1939-1945东北地区期刊考察》中的后记;另外,笔者访问上官缨先生时,也亲耳听到他的转述。
    1陈树满(不详),1939年自长春财务职员养成所毕业后到新京税捐局工作,组织了反满抗日组织“读书会”,1941年5月入关寻找祖国。
    2森丛,本名刘丹华,哈工大学生,参与爱国读书会活动,1941年11月被捕,解放后任辽宁人民出版社总编。
    3安犀(1916——1972),本名安凤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担任过“满映”脚本创作员。
    4陈芜(1917——1943),本名郑毓钧,读大学期间参与爱国读书会活动,1941年末逃入关内,1943年病死北平。
    
    1陈芜:《莽原》,《大同报》1941年12月15日第3版《艺文》副刊。
    2红蒲(生平不详),曾为《大北新报》、《大同报》副刊撰稿,1943年被捕,光复后获自由。
    3红蒲:《故都》,《大同报》1941年12月15日第3版《艺文》副刊。
    4红蒲:《地狱》,北平华裔出版社1946年8月初版。
    1陈石安:《报学概论》,台北壬寅出版社1968年3月初版,第72页;转引自《中国报纸副刊学》,姚福申、管志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5页。
    
    1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8—21页。
    2宁树藩:《我国的报纸副刊是怎样诞生的?》,《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2003年10月,第194页。
    3宁树藩:《我国的报纸副刊是怎样诞生的?》,《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2003年10月,第196页。
    
    1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97页。
    2也丽:《大连文艺界的今昔》,《大同报》1941年1月30日第6版“文艺”副刊。
    3支羊(不详),黑龙江作家,为《大同报》撰写大量散文、诗歌。
    4支羊:《北满文坛拾零》,《大同报》1941年11月22日第3版《艺文》副刊。
    1轫行:《〈满洲文艺〉的刊行》,《大同报》1942年7月19日第4版《艺文》副刊。
    2何霭人,留日学生,1923年在吉林市与穆木天等组成白杨社,东北沦陷期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是女作家吴瑛、梅娘的老师
    3霭人:《我看我们要这样文学方向》,《大同报》1942年9月1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4古丁:《谈》,《大同报》1942年2月5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5小松:《蔷薇叶后记》,《大同报》1939年1月19日第6版
    6克大(不详),本名方季良,东北沦陷时期青年作家,曾在《大同报》发表大量的诗歌、散文
    1赵家璧:《序》,载于《现代文学期刊漫话》(应国靖著,花城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页。
    
    1转自《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刘增人等篡著,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1页。
    2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4页。
    1关沫南:《奇雾迷蒙》,载于《关沫南研究专集》(北方文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66页。
    2尔泰、丛林:《哈尔滨放送局和哈尔滨中央放送局时期》,载于《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292页。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66页。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97—98页。
    3伪满洲国国务院统计处:《第一次满洲国年报》,第230—334页。
    4《康德六年满洲文艺年鉴》(日文),1939年满洲文化话会编篆,第463页。
    1《完成弘报报国使命》(一),《康德新闻》1944年2月26日第4版《康庄》副刊。
    
    1衣云(1919——不详),本名张庆吉,铁岭人,在《泰东日报》和《大同报》副刊上发表评论、小说等。
    2衣云:《满洲杂志谈》,《大同报》1942年7月4日第4版《艺文》副刊。
    3宋逸民:《再谈读书与出版》,《大同报》1941年11月7日第3版《艺文》副刊。
    4衣云:《满洲杂志谈》,《大同报》1942年7月4日第4版《艺文》副刊。
    
    1坚矢:《满配与读书界》,《大同报》1941年11月2日第3版《艺文》副刊。
    2参见:马冠标的《世界转换期青年之使命》,《大同报》1942年2月12日第3版《艺文》副刊。
    3宋逸民:《再谈读书与出版》,《大同报》1941年11月7日第3版《艺文》副刊。
    4宋逸民:《再谈读书与出版》,《大同报》1941年11月7日第3版《艺文》副刊。
    5宋逸民:《再谈读书与出版》,《大同报》1941年11月7日第3版《艺文》副刊。
    1王秋萤:《我所知道的东北沦陷期沈阳文学》,《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6辑(1987,12),第23页。
    2坚矢(不详),本名弓文才,沈阳人,曾在沈阳《民声晚报》工作,后到长春《大同报》任副刊编辑,自1939年起担任《文艺》副刊编辑,后来成为学艺部长、整理部长。
    1坚矢:《周作人先生访问记》,《大同报》1942年5月13日第4版《艺文》副刊。
    2张文华(1910——不详),笔名露薇,“九一八”事变前“北国社”成员,东北沦陷时期从事诗歌创作和翻译工作,曾担任“新京法政大学”教授,解放后被关押。
    3张文华:《九一八前后的奉天文艺》,原文载《兴亚》1943年11月、12月,题目是后加的;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76页。
    4李雪玉:《康德五年来满洲文艺之展望》,《大同报》1938年1月12日第4版《文艺》副刊。
    1向前:《诗的话》,《大同报》1933年9月17日第5版“夜哨”副刊。
    2秋萤:《一九四零年前的东北文艺情况》,原文载《康德九年满洲文艺年鉴》,题目是后加的;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81页。
    1金刚:《关于文选》,《大同报》1940年3月28日第6版《文艺》副刊。
    2金刚:《关于文选》,《大同报》1940年3月28日第6版《文艺》副刊。
    3《跋涉》,三郎(萧军)、悄吟(萧红)合著,1933年在哈尔滨自费出版,很快被禁售。
    4《新小说》,大同报社出版,主要是1935年“满洲帝国国民文库征文”中的获奖作品。
    5《小姐集》,孙敏子(梅娘),1936年底由益智书店出版,主要是梅娘中学阶段的作品。
    6康年四年即1937年,日伪统治者整顿报刊业,将绝大部分“九一八”事变前的国人办的汉文报纸停刊。
    7李雪玉:《康德五年来满洲文艺之展望》,《大同报》1938年1月12日第4版《文艺》副刊。
    8李文湘:《诗季我谭》,《大同报》1941年8月7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9大内隆雄(1907——1980),本名山口慎一,伪满洲国时期著名的日籍作家、评论家和翻译家,许多东北作家的作品是由他翻译介绍到日本去的。大内隆雄1921年(14岁)时就移居长春,1929年毕业于上海同文书院后在满铁和满映工作多年。他一共在中国生活24年,是一名中国通。
    1大内隆雄:《东北文学二十年》,原文刊载于1944年出版的《满洲文学二十年》;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91页。
    2秋萤:《一九四零年前的东北文艺情况》,原文载《康德九年满洲文艺年鉴》,题目是后加的;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82页。
    1秋萤:《一九四零年前的东北文艺情况》,原文载《康德九年满洲文艺年鉴》,题目是后加的;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85页。
    2衣云:《文坛十年印象记》,发表于《泰东日报》,转引自《东北文学二十年》(日文),大内隆雄;译文刊载于《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102页。
    3吴郎,本名季守仁(—1961),东北沦陷区著名作家、评论家,后来是文艺丛刊派的主将。
    4转引自《东北文学二十年》(日文),大内隆雄,译文刊载于《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109页。
    
    1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1月,第21页。
    2也丽:《大连文艺界的今昔》(上),《大同报》1941年1月30日第6版《文艺》副刊。
    1 1943年7月1日的《康德新闻》报头下面标注:“大同报改题”。
    2《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4—105页。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4—105页。
    2《满洲国史分论》(上),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1990年12月长春(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90098号),第102页。
    
    1何兰:《日本对伪满洲国新闻业的垄断》,《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第36页。
    2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三),《大同报》1940年1月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孙陵,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6页。
    2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五),《大同报》1940年1月1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成弦(1916——1983),本名成骏,笔名雪竹、成弦、成玄等,组织发起过“冷雾社”,担任过《凤凰》、《新青年》等杂志编辑。
    2金音(1914——不详),本名马家骧,笔名马寻等,“冷雾社”成员,后来担任齐齐哈尔女国高教员。
    3杨絮(1918——不详),女,本名杨宪之,沈阳人,既是作家又是演员、歌手,曾担任奉天话剧团、新京文艺话剧团演员以及《国民画报》记者等,创作过许多散文、诗歌。
    4柳龙光(1911——1948),满族,曾担任《大同报》的《文艺》副刊编辑,1938年11月赴日本《华文大阪每日》工作,后到华北沦陷区任华北作家协会干事会干事长。
    1吴瑛(1915——1961),本名吴玉瑛,曾担任过《大同报》记者、伪满洲国通讯社编辑、《斯民》杂志编辑等,是东北沦陷区著名女作家。
    2《本报欢迎投稿》,《大同报》1934年11月3日第5版。
    3王秋萤:《我所知道的东北沦陷期沈阳文学》,《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六辑(1987,12),第32页。
    4姜灵非(1912——1943),长期担任《新青年》、《兴满文化月报》编辑,从事诗歌、小说以及童话创作。
    5坚矢:《奉天文笔人文化界访问特辑》(下),《大同报》1939年9月19日第三版《文艺》副刊。
    6笳啸(不详),“九一八”事变前就从事文学创作,东北沦陷初期曾是《大同报》文学副刊的重要作者。
    1《〈大同报〉〈夜哨〉副刊反满抗日事件纪实》,《吉林日报》2005年9月5日;都甲文雄(不详),1904年前后到中国,1919年他出资10万元取得关东厅批准,于1920年创办《关东报》,这份报纸于1937年停办。
    2《长春史志》编辑部:《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1989年9月30日,第94页。
    3《满洲评论》为日文杂志,创刊于1931年8月5日,终刊于1945年4月28日,共发行675期。该杂志由南满铁路调查局的一批“中国通”创办。
    4《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6页。
    5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19页。
    6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4页。
    7陈言:《沈阳报刊史话》,《沈阳文史资料》第13辑(1987年3月),第127—130页。
    8《吉林省志/卷四十二/新闻事业志/报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4页。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6页。
    2《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6页。
    3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696页。
    1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700页。
    2《满洲国史(分论)》(上),(日)满洲国史编篡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省编写组译,1990年12月内部出版物,第102页。
    3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700页。
    4载于《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补编),张静庐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340页。
    5陈纪滢:《我的邮员与记者生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初版,第523页。
    1富彭年(不详),曾担任《大同报》副刊主任、编辑人。
    2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半月刊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3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9页。
    4《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33页。
    5《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34页。
    6《申报》1931年10月9日第三张9版报道;转自《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32页。
    7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东北新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243页。
    
    1载于《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近代初编),张静庐辑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77页。
    2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1广东省信息库(网上),网址为http://www.gd-info.gov.cn:8080/was40/outline?channelid=26745&page=37
    2《吉林省志/卷四十二/新闻事业志报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53页。
    3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16页。
    4《吉林省志/卷四十二/新闻事业志报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7页。
    5《优待阅户启事》和《本报招募分社启事》,《大同报》1933年3月7日头版。
    
    1《本报欢迎投稿》,《大同报》1934年11月3日第5版。
    2《大同报》于1937年9月6日第三版刊出《大同报启:朝夕两次发刊》。
    3《紧要启事》,《大同报》1941年12月26日头版。
    1 (日)满洲国史编篡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上),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省编写组译,1990年12月内部出版物,第102页。
    2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700页。
    3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41页。
    4《康德新闻社社告》,《大同报》1942年2月12日头版。
    5《本报新舍之外观》(图片),《大同报》1933年11月17日第11版。
    
    1萧军:《忆长春》,《长春》1979年9月,第33—43页。
    2王营:《我少年时代的长春》,《长春文史资料》1993年第2辑(总第42辑),第3—4页
    1《本报社征文大悬赏》,《大同报》1935年8月18日第6版。
    2 2008年2月10日,笔者访问陈曾寿之孙、陈少虬长子陈文桂先生。
    3孙陵:《边声(从长春寄)——第三报三浦科长演说》,《光明》第二卷第三号(1937年1月10日),995页至999页。
    1《中国印刷近代史》,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449页;转自《中华印刷通史》(1998年台湾出版),李兴才、张树栋等著。
    2《优待阅户启事》和《本报招募分社启事》,《大同报》1933年3月7日头版。
    3《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4页。
    4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5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23—24页。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23—24页。
    2富彭年:《友邦重工业发展——访日别记一四》,《大同报》1937年12月3日第6版。
    3《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4—95页。
    4《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4页。
    5《启事》四则,《大同报》1933年3月30日第5版广告栏。
    6《启事》六则,《大同报》1933年3月23日第5版广告栏。
    7《启事》,《大同报》1933年3月28日第5版广告栏。
    8《本报征稿启事》,《大同报》1934年4月11日第5版。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6页。
    2《满洲国弘报关系法规集》,满洲新闻协会(1942年9月),第1页。
    3据《辽宁省地方志资料丛刊》,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990年版;转自《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82页。
    4据《辽宁省地方志资料丛刊》,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出版,1990年版;转自《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82页。
    5陈言:《沈阳报刊史话》,《沈阳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87年3月),第121页。
    6侯维翰、白文韶:《伪满时期的沈阳金石书画》,《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4页。
    1季千:《书画名家访问记/王希哲先生》,《大同报》1940年3月20日第4版《消闲》副刊。
    2《王希哲氏近作一班》,《大同报》1933年4月19日、5月2日、5月1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汉武帝龙渊宫铜镫歌》,《大同报》1933年6月1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辽宁省志/报业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33页。
    5《希哲庐润格》,《大同报》1933年3月12日第5版。
    
    1昔则:《印学》,《大同报》1941年8月28日第4版《艺术》副刊(第10期)。
    2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半月刊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3 2007年10月21日,笔者在北京访问时梅娘所谈。
    4《华北事变影片/本报首先公映》,《大同报》1937年8月15日第11版。
    1《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7页。
    2侯维翰、白文韶:《伪满时期的沈阳金石书画》,载入《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5页。
    3林穆:《被囚禁的新闻》,载入《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316页。
    4《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43页。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7页。
    2《小河沿上演的闹剧——访沈阳文史馆研究员齐守成》,《华商晨报》2005年6月15日。
    3《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32页。
    4史丁:《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614页。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七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7页。
    2林穆:《被囚禁的新闻》,载于《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316页。
    3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79页。书中说:“1938年我进《大同报》,他(笔者注:柳龙光)通过当时《大同报》的社长大石也到了长春”。
    4洪丽华:《伪满时期在长春出版发行的报纸》,载《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321页。
    5洪丽华:《伪满时期在长春出版发行的报纸》,载《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321页。
    6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1《当前满洲的汉文报界》,《满洲评论》第五卷第十四、十六、十七号;述之译,转引自《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106页
    2《满洲国通信社启》,《大同报》1933年3月14日第5版。
    
    1《大同报副刊征文启事》,《大同报》1933年3月12日第5版。
    2《吾国亟应建设王道本位文学》,庶士,《大同报》1936年9月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反抗军事入侵与抵制文化殖民》,张泉,《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17页。
    2《反抗军事入侵与抵制文化殖民》,张泉,《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17页。
    1《〈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孙陵,《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4页。
    2石军:《我与小说》,《艺文志》1943年11月,第63页。
    3《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孙陵,《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5页。
    4资料源于《辽宁党史人物传》第2辑、《白山党史人物》第1卷。
    
    
    1《一二?三零事件始末》,郑新衡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251页。
    2《吉林省志/卷四十二/新闻事业志报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54页。
    1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半月刊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2裕振民:《华北战云视察记》,《大同报》1937年7月23日第11版。
    
    1《中国事变讲演映画会》,《大同报》1937年10月4日第2版。
    2老裕:《元旦》,《大同报》1937年1月1日第13版。
    
    
    1《新刊预告》,《大同报》1937年11月15日第2版。
    2《满洲映画》,一份电影画报,创刊于1937年12月,隶属于“满映”。
    3《满洲映画》1938年第一期第14页、第二期第14页。
    4《满洲映画》1938年第二期,第10页。
    5《满洲映画》1938年第四期第10页。
    6《满洲映画》1938年第五期第9—19页。
    
    1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9页。
    2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4页。
    
    1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6页。
    2《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5页。
    3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东北新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36页。
    4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6页。
    5转自《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63—64页。
    1《记者法公布实施》,1941年8月26日《大同报》第2版。
    2《翼赞艺文联盟》,1941年8月31日《大同报》第2版。
    3《长春报业史料》,长春市志资料选编第7辑,《长春史志》编辑部出版1989年9月30日,第95页。
    4《问题/质疑解答》,《大同报》1942年7月23日第4版。
    5张烈:《暗夜魔爪——记李季风越狱逃亡前前后后》,《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哈尔滨文学院),1986年9月,第140—147页。
    1王秋萤:《我所知道的东北沦陷期沈阳文学》,《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6辑(1987,12),第41页。
    
    1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6页。
    2《启事》,《大同报》1934年1月28日第5版。
    3《〈大同报〉〈夜哨〉副刊反满抗日事件纪实》,《吉林日报》2005年9月5日。
    
    1李君猛(1912——不详),吉林人,毕业于日本广岛高等师范,是东北沦陷时期的作家、翻译家。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12页。
    3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366页。
    1《名小说家近闻》,《大同报》1933年3月23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沈从文大发追瘾》,《大同报》1933年5月3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文人近询/沈从文九日在北平结婚》,1933年9月23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关于小爱人》介绍了庐隐与李唯建,《大同报》1933年3月2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儒林近讯——我只好做和尚了》介绍了谢冰莹的婚恋生活,《大同报》1933年6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她们与她们的丈夫》介绍了冰心、丁玲等多位女作家的婚恋,《大同报》1933年6月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儒林趣闻——章衣萍、吴曙天夫妇同玩“仙人跳”》,《大同报》1933年7月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闲话)黑旋风》介绍成仿吾的经历,《大同报》1933年4月22日《大同俱乐部》副刊;《浪漫诗人与活字典》,《大同报》1933年9月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世界艺坛情报》,《大同报》1933年9月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南京艺坛情报》,《大同报》1933年9月1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6《最近南京之文坛情报》,《大同报》1933年9月1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7《她们的周期——冰心、水莹、马珏》,《大同报》1933年5月1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文坛近讯:郁达夫刘天声名著查禁》,《大同报》1933年6月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丁玲潘梓年被捕》,《大同报》1933年6月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丁玲未被捕》,《大同报》1933年6月13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外报所载,丁玲被捕消息》,《大同报》1933年6月1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艾淦:《上海报纸上的丁潘被捕详情》(上、下),《大同报》1933年6月18日、2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关于“yingshuren”,《大同报》报道中只有这个拼音名字,笔者翻阅《胡风回忆录》,胡风谈到,这个自杀者就是湖畔诗人应修人,《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3《丁玲女士被捕原因》、《胡也频与丁玲》,《大同报》1933年7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黄庐隐:《丁玲之死》,《大同报》1933年7月1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书人:《名著介绍/母亲》,《大同报》1933年9月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丁玲著作交涉会/现正进行中》,沪讯,《大同报》1933年10月1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6淦:《评熊佛西先生》,《大同报》1933年6月2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何负:《介绍文艺自由辩论集》,《大同报》1933年6月13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书人:《名著介绍母亲》,《大同报》1933年9月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权:《关于子夜》(上、中、下), 1933年9月22日、23日、26日《大同俱乐部》副刊;《书报评介老舍的〈离婚〉》,《大同报》1933年12月9日、1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书报评介梅雨之夕》(上),《大同报》1933年12月15日、1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螺旋:《北平文坛各方面的姿态》,《大同报》1933年8月3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最近南京文坛大事报告一件》(上、下),《大同报》1933年7月14日、27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3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4页。
    1耶鲁:《十年来中国新剧界之勃兴》,《大同报》1933年6月2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小倩(梁山丁):《小倩随感之一中国文学家的穷与死》,《大同报》1933年8月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四库全书专栏》,《大同报》1933年8月2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杨村人:《一九三三年之上海文坛》,《大同报》1933年9月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林穆:《被囚禁的新闻》,载于《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316页。
    1魏枚:《北平鳞爪》,《大同报》1933年9月1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碧:《镇江文艺界报告》(上),《大同报》1933年11月1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序》(一),《大同报》1933年11月2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陈华:《近代中国文坛之倾向与满洲国文坛之动向》(四),《大同报》1933年10月2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700页。
    5悄吟:《又是冬天》,《商市街》,上海文化出版社1936年8月,第151页。
    6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14年史纲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7赵新言:《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第39页。
    1杨志和:《东北文艺大事记要》,《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9辑(1984,6),第155页。
    2陈华:《近代中国文坛之倾向与满洲国文坛之动向》(五),《大同报》1933年10月3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满洲青年:《满洲的春天》(诗),《大同报》1933年4月1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熊才:《警察歌》,《大同报》1933年6月2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由《栗山先生任北满简任推事观感及歌辞》一文署名知道:司法部事务官熊才,该文载于《大同报》1934年4月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蒲池星浦:《呈本庄将军》,《大同报》1933年7月4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4郑孝胥:《易则易知,简则简从》,《大同报》1933年6月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郑孝胥:《癸酉九日文教部登高》,《大同报》1933年10月2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王越:《失地将军歌》,《大同报》1933年9月1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贾辞碑:《死蝇慰灵祭文》,《大同报》1933年6月2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小记者:《一副妙联》,《大同报》1933年5月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香禅居士:《艺苑感时》,《大同报》1933年4月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君猛:《消暑随笔坦克车的人性》,《大同报》1933年9月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清:《一口冷血》,《大同报》1933年9月27日、10月3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3瘦鹃:《忆旧》,《大同报》1933年4月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文光:《肉的故事》,《大同报》1933年8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高钟澄:《嫁》(二),《大同报》1933年11月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君猛:《卖儿》,《大同报》1933年7月26日、2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浚溪:《血》,《大同报》1933年10月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君纯:《阿宝》(一、二、三),《大同报》1933年11月2日、4日、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李鹏翔:《在黑暗里》,《大同报》1933年8月2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孩子的拍卖》,1933年5月7日;《乞丐》,1933年6月25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6荻叟:《是他的裤腰带》,《大同报》1933年7月15日、16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7励行建(1917——不详),本名马洗园,吉林人,东北沦陷时期著名小说家,出版过《风夜》等。
    8张青榆(1916——不详),笔名白零,辽宁铁岭人,曾在《盛京时报》任校对、编辑,创作过长篇小说《冷香槟》。
    
    1舒群(1913——1989),本名李书堂,哈尔滨人,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1934年逃离东北。
    2记者:《新书介绍/跋涉》,《大同报》1933年10月2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悄吟:《同命运的小鱼》,《商市街》,上海文化出版社1936年8月,第97页。
    2悄吟:《小偷车夫和老头》,《商市街》,上海文化出版社1936年8月,第119页。
    
    1骆宾基:《萧红小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31页。
    2周锦:《中国新文学简史》,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第149—150页。
    1方未艾(1906—2003),本名方靖远,笔名林郎,曾与萧军为军校同学、战友,“九一八”事变后到哈尔滨,担任过《东三省商报》副刊编辑。
    2方未艾:《萧军来访谈萧红》,《东北文学研究丛刊》第2辑(1985年),第102页。
     1黑人:《流浪人的消息——给三郎悄吟》,《大同报》1933年4月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332页。
    
    1李春燕:《谈东北沦陷时期的文艺副刊》,《东北现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135页。
    2梁:《冷雾》,《大同报》1933年4月2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梁倩:《小倩随感之四满洲文坛的骂与批评》(上),《大同报》1933年9月2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梁倩:《小倩随感之四满洲文坛的骂与批评》(中),《大同报》1933年9月2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骧弟:《“份内事”与“闲事”》,《大同报》1933年10月1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倩:《这也许是“份内事”吧》,《大同报》1933年10月2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倩:《这也许是“份内事”吧》,《大同报》1933年10月2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老斐:《小意见——愿兴起幽潜之士》,《大同报》1935年3月31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虚生:《松花江初雪》,《大同报》1933年5月2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虚生:《两首短歌和故人》,《大同报》1933年9月1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编者:《公开的答覆》,《大同报》1933年11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免费邮件》,《大同报》1933年4月1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6页。
    3权:《关于子夜》(上、中、下),《大同报》1933年9月22日、23日、26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权:《关于路》,《大同报》1933年10月20日第5版《夜哨》副刊。
    4权(陈华):《随便谈谈》,《大同报》1933年6月14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梁倩:《小倩随感之二文学家的到民间去》(上),《大同报》1933年8月25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编者(陈华):《一字一泪》,《大同报》1933年7月1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大同报副刊投稿简章》,《大同报》1933年3月12日第5版。
    1编者:《公开的答覆》,《大同报》1933年11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启事》,《大同报》1934年1月28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陈因,本名佟子松,笔名石卒,参加过“飘零社”,后来又成为“文选派”主要人物。
    4王秋萤:《往事已堪成追忆——悼念克异逝世五周年》,《东北文学研究丛刊》第1辑(1984),哈尔滨业余文学院,第98页。
    5力中:《新年小说征文当选/新年的展望》(一),《大同报》1934年1月1日《大同俱乐部》副刊;MOM:《新诗征文当选第一名/新赞的歌/献给初生的满洲》,《大同报》1934年1月1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国之祥瑞》,《大同报》1934年1月30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转引自《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张泉,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80页;原文为《是汉奸文学还是抗日文学》,冯为群,《佳木斯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
    
    1权(陈华):《生命的力》,《大同报》1933年8月6日《夜哨》副刊。
    2悄吟:《两只青蛙》,《大同报》1933年8月6日《夜哨》副刊。
    3洛虹:《两个阵营的对峙》,《大同报》1933年8月6日《夜哨》副刊。
    1梁山丁:《东北现代文学的先驱者——回忆金剑啸同志》,《东北文学研究丛刊》第2辑(1985年2月),哈尔滨业余文学院,第158页。
    2关沫南:《春花秋月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2月,第24—25页。
    3郑新衡:《一二?三零事件始末——东北青年反满抗日地下斗争史事纪》,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第55页。
    4涔涔:《解放》(诗),《大同报》1933年8月6日《夜哨》副刊。
    
    1资:《剥削!骗取》,《大同报》1933年9月17日第5版《夜哨》副刊。
    2重楼:《汹涌的狂流》(诗),《大同报》1933年9月17日第5版《夜哨》副刊。
    3小倩:《男子汉》,《大同报》1933年8月27日第5版《夜哨》副刊。
    4小倩:《妈妈和孩子》,《大同报》1933年8月20日第5版《夜哨》副刊。
    1樱宾:《羔羊》(诗),《大同报》1933年8月20日第5版《夜哨》副刊。
    2悄吟:《哑老人》(上、下),《大同报》1933年8月27日、9月3日第5版《夜哨》副刊。
    3三郎:《全是虚假》(诗),《大同报》1933年9月17日第5版《夜哨》副刊。
    4洛虹:《说什么胜似天堂》(诗),《大同报》1933年9月24日第5版《夜哨》副刊。
    5剑啸:《星期日》,《大同报》1933年8月13日、8月20日第5版《夜哨》副刊。
    6洛虹:《口供》,《大同报》1933年8月27日第5版《夜哨》副刊。
    7编者:《公开的答覆》,《大同报》1933年11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8吴瑛:《满洲女性文学的人与作品》,《青年文化》1944年5月;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第一集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43页。
    1姜椿芳:《金剑啸与哈尔滨革命文艺活动》,《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1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16页。
    2于雷译,李乔校:《敌伪秘件》,《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6辑(1987年12月),第153页。
    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28页。
    1梁倩:《臭雾中》(上、中、下),《大同报》1933年11月5日、12、19日第5版《夜哨》副刊。
    1向前:《诗的话》,《大同报》1933年9月17日第5版《夜哨》副刊。
    2洛虹:《胜利》(上、下),《大同报》1933年10月8日、15日第5版《夜哨》副刊。
    3千里草:《东北现代文学史初步调查综述》,《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1辑),黑龙江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8页。
    4梁山丁:《受欢迎的缪斯——〈石隙丹枫〉前言》,《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6辑(1987年12月),哈尔滨文学院,第136页。
     1星:《路》(十一),《大同报》1933年11月19日第5版《夜哨》副刊
    
    1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1页。
    2转引自《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20页。
    3转自《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1页。
    4《东北新闻史》,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08页。
    
    
    1徐光金,金伦:《金剑啸传》,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20页。
    2《〈大同报〉〈夜哨〉副刊反满抗日纪实》,《吉林日报》2005年9月25日。
    1星:短剧《黎明》,《大同报》1933年12月24日第5版《夜哨》副刊。
    2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6页。
    3梁山丁:《东北现代文学的先驱者——回忆金剑啸同志》,《东北文学研究丛刊》第2辑(1985年2月),哈尔滨业余文学院,第156页。
    1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编著:《东北新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07页。
    2秋萤:《一九四零年前的东北文艺情况》,原文载《康德九年满洲文艺年鉴》;《东北文学二十年》,大内隆雄,原文刊载于1944年出版的《满洲文学二十年》。两篇文章均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1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
    3权:《夜哨的绝响》,《大同报》1933年12月24日第5版《夜哨》副刊。
    4《本报副刊情报》,《大同报》1933年8月5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三郎:《一封公开信》,《大同报》1933年7月3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梁山丁:《文学的故乡》,《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2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4月,第95页。
    1三郎:《一天杂碎》,《大同报》1933年10月1日《夜哨》副刊。
    1秋萤:《一九四零年前的东北文艺情况》,原文载《康德九年满洲文艺年鉴》,题目是后加的;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一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83页。
    2编者:《公开的答覆》,《大同报》1933年11月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许默语,辽宁双城人,笔名魔女、噩疋,在《大同报》、《新青年》、《华文大阪每日》上发表诗作,1944年因反满抗日被捕入狱,死于狱中。
    4默语:《北满文艺史料(一九二五——一九三四)》(下),《大同报》1935年9月20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大内隆雄:《东北文学二十年》,原文刊载于1944年出版的《满洲文学二十年》;转自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史料》(第1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0年3月,第92页。
    6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下),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第780页。
    1山丁:《去故集的作者》,《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2转引自《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抗击日寇——中共满洲地下党利用敌伪报刊进行抗日宣传》,罗玉琳、艾国忱,《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4辑(1986年11月),第152—153页。
    1《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关于审讯李季风的情况通报》,1942年12月24日,关宪字第768号,中央档案馆;转引自《一二?三零事件始末》,郑新衡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
    2葛浩文:《光明里的黑暗》,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5辑(1987年11月),第28页;丘立才:《抗战时期的孙陵》,《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1986年9月),第93页。
    
    
    1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6页。
    2杨叶,本名杨荫寰,起初为营口的文学青年,后来担任“满映”脚本创作员。
    
    1葛浩文:《光明里的黑暗》,《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5辑(1987年11月),第28页。
    2陵:《为满洲新文坛致意》,《大同报》1935年5月28日《满洲新文坛》副刊。
    1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记》,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0—221页。
    2丘立才:《抗战时期的孙陵》,《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1986年9月),第93—94页。
    3王德芬:《萧军年表》,《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10月)第2辑,第136页。
    4陈震文:《白朗生平与文学活动表》,东北现代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总第10期),第64页。
    5刘树声:《迎着风雨战斗》,转自《关沫南研究专集》,北方文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57页。
    6周锦:《中国新文学简史》,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第150页。
    7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25页。
    8小倩:《小倩随感之一》,《大同报》1933年8月2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孙陵:《悼萧红》,《文学报》第1期(1942年);转自《萧红与孙陵》,姜德明,《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28日。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28页
     1梅陵:《一个信徒》,《大同报》1935年6月4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小梅:《怀想》,《大同报》1935年6月4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2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3孙陵:《边声(从长春寄)》第六报荒淫与无耻,《光明》二卷六号(1937年2月25日),第1186页。
    4孙陵:《边声(从长春寄)》第五报几张登极照片,《光明》二卷五号(1937年2月10日),第1133页。
    5孙陵:《悼萧红》,《文学报》第1期(1942年);转自《萧红与孙陵》,姜德明,《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0月28日。
    6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7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8小梅(孙陵):《宝祥哥的胜利》,《大同报》1935年6月25日、7月2日、7月9日《满洲新文坛》副刊。
    9梅陵(孙陵):《宝祥哥的胜利》,《文学》第六卷第六号(1936年6月),第762—768页。
    
    1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5页。
    2小倩:《岁暮的镇上》(上),《大同报》1935年6月4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周山,作者情况不详。
    2周山:《在太阳变黑的那天》,《大同报》1935年8月6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3魔女:《燕子的剪羽》(诗),《大同报》1935年8月6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戈禾,本名张我权,营口作家,1940年成为“满映”脚本创作员。光复后他参与国民党活动,解放后被枪毙。
    2戈禾:《凯旋》,《大同报》1936年2月16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孙陵:《兴安岭探胜》,《光明》一卷十号,第622页;《祖国》,《光明》二卷十一号(1937年5月10日),第1462—1469页。
    
    1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3页。
    2小梅:《寄薇》,《大同报》1935年7月31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孙陵:《边声(从长春寄)》第五报几张登极照片,《光明》半月刊二卷五号(1937年2月10日),第1131页。
    4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5页。
    
    1孙陵:《边声(从长春寄)》第七报,“再谈荒淫与无耻”,《光明》二卷七号(1937年3月10日),第1252页。
    2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69—70页。
    3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光明》半月刊三卷四号(1937年7月25日),第254页。
    1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三),《大同报》1936年3月29日第9版《文艺》副刊。
    1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147—148页。
    
    1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0页。
    2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3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4孙陵:《〈边声〉后记》,“为什么我要写边声”(续),《光明》三卷五号(1937年8月10日),第311页。
    
    1丘立才:《抗战时期的孙陵》,《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3辑(1986年9月),哈尔滨文学院编,第95页。
    2编者、陵:《应该有罪》,《大同报》1936年8月2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5月20日,第68页。
    2转自《中国新文学史》(下卷),司马长风,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15页。
    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12月初版,第28页。
    1李守珍:《恋爱与革命/中国现代文学的特征》,《大同报》1935年7月20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李后主及其词》,无作者,《大同报》1935年5月17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其瑞:《岑参——唐代民族诗人》,《大同报》1935年7月12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莹叔:《暴风雨》;虚生:《梧桐雨》,《大同报》1935年9月28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陵:《纪念M?高尔基》,《大同报》1936年8月30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梁世铮,大同报副刊编辑,1938年曾以笔名“S”参与对“明明派”的文学论争活动,1938年11月起担任《文艺》副刊编辑,扶持了一些文学新人,1941年11月成为《大同报》编辑人。
    1《明明杂志广告》,《大同报》1937年3月20日头版广告栏。
    1吴郎:《闲话满洲文学十年》,《大同报》1942年4月9日第4版《艺文》副刊。
    2鹏子,本名孙鹏飞,伪满时期工作于文艺话剧团,从事剧本创作和文学评论。
    3古丁:《偶感偶记并余谈》,原载《明明》,《一知半解集》(满洲月刊社1938年7月)。
    4《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概观》,冯为群,载于《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24—25页。
    1山丁:《前夜》,《大同报》1938年6月30日第4版《文艺》副刊。
    1李春燕:《就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几个问题评古丁》,载《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613页。
    
    1坚矢:《文艺辩争的结论》,《大同报》1939年9月21日第6版。
    2舒柯(王秋萤):《“文选”刊行缘起》,《大同报》1939年8月22日第6版。
    3小松:《〈艺文志〉发刊的前夜》(下),《大同报》1939年8月26日第6版。
    1外文,本名单庚生,1936年从北平回到东北,是“艺文志派”重要人物,主要从事诗歌创作。
    2雪笠(1910——1939),本名冯家驹,辽宁盖平县人,曾留学日本,回到东北后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是火野苇平的“士兵三部曲”的中文译者。
    3里雁,本名李世钓,西丰县人,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
    4崔束,本名高柏苍,诗人,1941年末因参加爱国读者会活动而逃亡关内。
    5春子,不知是否日籍女作家牛岛春子。
    6王秋萤:《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1985年在东北沦陷时期文学讨论会预备会上的发言》,《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资料总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1日)第113页。
    
    
    1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大同报》1940年1月1日。
    2小倩:《人家的理论》,《大同报》1939年10月3日第6版。
    3吴郎:《我们的文学的实体与方向》,《华文大阪每日》1941年1月15日(6卷2期)。
    
    1李文湘:《满洲文坛之展望》,《大同报》1939年9月7日第6版。
    2坚矢:《文艺辩争的结论》,《大同报》1939年9月21日第6版。
    1刘多三,笔名洪流,1939年组织“放送文艺协会”,1941年成为伪新京中央放送局长,发表过许多散文及文学评论。
    2洪流(刘多三):《关于满洲文艺年鉴》,《大同报》1939年12月21日第6版。
    3冯为群:《东北沦陷时期的文学概观》,载于《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25页。
    1金刚:《关于文选》,《大同报》1940年3月28日第6版。
    1菊子:《读了小姐集》,《大同报》1937年1月20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梅娘:《妈回来的时候》,《大同报》1938年8月5日第4版《文艺》副刊。
    2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全本),群众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1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三),《大同报》1936年3月29日第9版《文艺》副刊。
    2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六),《大同报》1936年4月4日第9版《文艺》副刊。
    3庶士:《我国亟应建设王道本位文学》,《大同报》1936年9月3日第6版《文艺》副刊。
    4编者:《希望于满洲底文人者》,《大同报》1936年12月15日第6版《文艺》副刊。
    1编者:《建筑满洲文坛》,《大同报》1937年1月1日第23版《新年文艺增刊》。
    2参见《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周作人》,(日)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8—125页。
    
    1《红笔放送》,《大同报》1938年5月12日第4版《文艺》副刊。
    2《〈文艺〉编者》,《大同报》1938年1月1日第23版《新年文艺增刊》。
    3编者:《建筑满洲文坛》,《大同报》1937年1月1日第23版《新年文艺增刊》。
    
    
    1《红笔放送》,《大同报》1938年6月30日第4版《文艺》副刊。
    2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28页。
    3系己:《解毒剂——也许你又说我是伪善》,《大同报》1938年9月14日第4版《文艺》
    4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28页。
    5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29页。
    1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9页。
    2一位同时代作家口述,笔者采访时留下了影音资料。
    1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9—180页。
    2梅娘:《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256页。
    3坚矢:《六甲山下访梅娘》,《大同报》1939年12月19日第6版。
    1转引自《梅娘近作及书简》,梅娘著,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80页。
     1山丁:《以前与现在》,《大同报》1938年8月3日第4版《文艺》专页。
    
    1莫伽译:《关于侦查利用文艺和演剧进行反满抗日活动情况的报告》,《长春文史资料》第231页
    2坚矢:《我与新诗——山丁的季季草谈后》,《大同报》1941年12月3日第3版《艺文》副刊。
    1世音:《领豆油》,《大同报》1941年5月1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秦莽:《乡之语》,《大同报》1941年2月13日第6版《文艺》副刊。
    2秦莽:《一支谎——碎影之四》,《大同报》1941年2月16日第6版《文艺》副刊。
    1秦莽:《流浪》(上、中、下),《大同报》1941年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第6版“文艺”副刊
    1靳革:《虚谎的誓语》,《大同报》1941年3月5日第6版“文艺”
    
    
    1田贲:《女神之死》,《大同报》1939年12月27日第6版《文艺》副刊。
    2田贲:《子狗》,《大同报》1940年6月1日第6版《文艺》副刊。
    3驼子:《梨山》,《大同报》1940年8月27日第6版《文艺》副刊。
    4田贲:《冰冻的河》,《大同报》1940年1月27日第6版《文艺》副刊。
    5驼子:《灰》,《大同报》1939年7月2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雷力普:《生之一团》,《大同报》1941年2月18日第6版《文艺》副刊。
    2古梯:《生》(一、二),《大同报》1941年4月29日、5月2日第6版《文艺》副刊。
    3土谷杨:《吹雪之日》(上、下),《大同报》1941年5月6日、5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孔达:《百元之差》,《大同报》1941年5月1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吴郎:《去年满洲文坛回想记》(上),《大同报》1942年1月1日第11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坚矢:《编后语》,《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关于弓文才的职务,参见《日本笔部队会谈记》,作者冈本隆三,《大同报》1941年10月10日《艺文》副刊。
    2坚矢:《量的压缩与质的提高》,《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3吴郎:《去年满洲文坛回想记》(上),《大同报》1942年1月1日第11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4姚远:《东北十四年来的小说与小说人》,《东北文学》一卷二期(1946年1月);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12月,第690页。
    1季风:《从今天说起(代发刊辞)》,《大同报》1941年7月1日第4版《艺文》副刊。
    2季风:《从今天说起(代发刊辞)》,《大同报》1941年7月1日第4版《艺文》副刊。
    3之白:《什么叫艺文》,《大同报》1942年8月4日第4版《艺文》副刊。
    4《〈文艺指导纲要〉出笼以后》,冯为群,载《伪满文化》(孙邦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3—15页。
    1《我国九年来物心建设座谈》,《大同报》1941年9月23日第3版《艺文》副刊。
    2坚矢:《量的压缩和质的提高》,《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3坚矢:《量的压缩和质的提高》,《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4坚矢:《艺文运动》,《大同报》1941年3月20日第6版《文艺》副刊。
    5季风:《从今天说起(代发刊辞)》,《大同报》1941年7月1日第4版《艺文》副刊。
    6韩清:《艺文版的性格/仍然是读者的园地》,《大同报》1941年8月26日第4版《艺文》副刊。
    1歌片《马来上陆歌》,《大同报》1942年1月15日第4版《艺文》副刊。
    2歌片《菲律宾上陆歌》,《大同报》1942年1月16日第4版《艺文》副刊。
    3歌片《关岛上陆歌》,《大同报》1942年1月18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4歌片《马尼拉上陆歌》,《大同报》1942年1月21日第4版《艺文》副刊。
    5歌片《婆罗洲进军歌》,《大同报》1942年1月23日第4版《艺文》副刊。
    6地图《东亚共荣圈各国协力大东亚战争》,1941年12月16日《艺文》副刊。
    7石光译:《子爵夫人》,高桥邦太郎,《大同报》1942年1月9日至23日(连载7次)第4版《艺文》副刊。
    8谢飘零:《何时醒了你的梦——时局歌舞剧》,《大同报》1941年12月27日第3版《艺文》副刊。
    
    1《忧》(作者未署名),《大同报》1942年5月22日第4版《艺文》副刊。
    2由言:《论秋萤的创作》,《大同报》1942年6月1日第4版《艺文》副刊。
    3画夫:《新的感觉》,《大同报》1942年9月19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1关沫南:《秘捕死屋》,《春花秋月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2月),第50—51页。
    2张罗:《覆由言君》,《大同报》1942年6月14日第4版《艺文》副刊。
    3之白,本名李之白,曾供职于满洲杂志社,解放后曾担任吉林《人民日报》总编辑。
    
    1陈芜:《莽原》,《大同报》1941年12月15日第3版《艺文》副刊。
    2陈芜:《莽原》,《大同报》1941年12月15日第3版《艺文》副刊。
    1邓冬遮(陈芜):《饮鸠钞》,《大同报》1941年12月16日第3版《艺文》副刊。
    2田军:《渺茫了陈芜的日子》,《大同报》1942年7月21日第4版《艺文》副刊。
    3铁励,本名李光海,1941年任复州湾盐务局长,后来逃亡关内,辗转重庆、延安,解放后在卫生部工作,文革中去世。
    1夕澄,本名王锡成,当时在营口一家中药店当学徒,是灵莎社的成员。1944年5月被捕,被判刑15年,1945年8月19日出狱。
    2铁键,盖县天台街的馥馨香铺会计,国民党员。1944年5月被捕后被判无期,1945年8月19日出狱。
    3铁励:《沙漠上失去了一只骆驼》,《大同报》1941年11月26日第三版《艺文》副刊。
    4徐放郎:《失题——献与家》,《大同报》1942年5月27日第4版《艺文》副刊。
    5坚矢:《编后语》,《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6坚矢:《量的压缩和质的提高》,《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1吴郎:《去年满洲文坛回想记》(下),《大同报》1942年1月8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季风:《消闲谈/信仰什么呢》,《大同报》1940年8月7日第4版《消闲》副刊
    2季风:《短简》,《大同报》1941年10月11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季风:《法国败了》,《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2(无署名):《读完〈法国败了〉》,《大同报》1941年8月16日第4版《艺文》副刊。
    3《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关于审讯李季风的情况通报》,1942年12月24日,关宪字第768号,中央档案馆;转引自《一二?三零事件始末》,郑新衡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页。
    4鲁煤:《徐放其人其诗的悲壮历程》(上),《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1期,第156页。
    5徐放:《家》、《满洲秋》、《满洲月》、《黑的群》、《九月乡村》、《送》、《大道边》,《大同报》1941年9月13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徐放:《明年梦》,《大同报》1941年12月14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2山丁:《猪》,《大同报》1941年9月26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崔束:《鲁迅先生》,《大同报》1941年12月9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吴郎:《去年满洲文坛回想记》(上),《大同报》1942年1月1日第11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2吴郎:《去年满洲文坛回想记》(上),《大同报》1942年1月1日第11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3励行建:《一百零八斤》,《大同报》1941年10月24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天马:《两个家族》,《大同报》1941年11月18日、23日、30日第3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1山丁:《〈去故集〉的作者》,《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2山丁:《〈去故集〉的作者》,《大同报》1941年7月2日第4版《我们的文学》副刊。
    3古丁:《在寂寞中》,《一知半解集》,转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50页。
    4该词中文意思为“手淫”。
    5山丁:《母亲的心境》,《大同报》1942年4月10日第4版《艺文》副刊。
    
    1吴郎:《闲话满洲文坛十年》,《大同报》1942年4月9日第4版《艺文》副刊。
    2山丁:《母亲的心境》,《大同报》1942年4月10日第4版《艺文》副刊。
    3《完成弘报报国使命》(一),《康德新闻》1944年2月26日第4版《康庄》副刊。
     1阮远:《新文坛》,《新潮》1944年1月,第91—92页。
    
    1北辰:《我们的文学》,《大同报》1942年10月14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2大内隆雄:《游华北感想》,《大同报》1942年9月29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3石军:《答辩及其他》(下),《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1古丁:《参列大东亚文学者会议感言》,1942年10月28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2古丁:《大作家随话》,《一知半解集》,引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30—33页。
    
    1古丁:《谈一/私淑》,《谭》,引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85页。
    2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6月,第212—213页。
    3古丁:《谈三/梦境》,《谭》,转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106页。
    1姚远:《东北十四年来的小说与小说人》,《东北文学》一卷二期(1946年1月);转引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年12月,第694页。
    2李春燕:《论小松的文学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第148页。
    3小松:《赞歌》,1942年10月28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1林鼎:《战时写作应取的态度》,《康德新闻》1943年7月11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1吴郎:《壮行颂》,《康德新闻》1944年6月4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1吴郎:《击灭英美——苍海之原赞歌》,《康德新闻》1943年7月1日第4版《康庄》副刊
    
    1杜白雨:《粉碎英美》,转自《樱园》(杜白雨),满洲图书配给株式会社1944年6月。
    2转自《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黄万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63—-64页。
    
    1《决战下的美术》,《康德新闻》1943年7月9日第4版《康庄》副刊。
    2洪流:(一分钟小说)《决战魂》,《康德新闻》1944年2月19日第4版《康庄》副刊。
    3《决战输送阵》,《康德新闻》1944年2月26日第4版《康庄》副刊。
     1《世界艺坛消息》,《大同报》1933年7月4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艺坛情报/高尔基被推举为作家同盟委员会委员长》,《大同报》1933年9月23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2《高尔基的大学》,《大同报》1933年7月8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3逸飞:《高尔基的小说》,《大同报》1935年6月16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4《高尔基对初学写作者的指导》,《大同报》1935年7月13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5秋草:《高尔基论戏剧中的言语》,《大同报》1935年7月17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6《高尔基的景描写——读书散记之一》,《大同报》1935年7月27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7耶戈:《高尔基的典型论——读书散记之二》,《大同报》1935年8月3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8土民:《谈谈高尔基》,《大同报》1935年11月2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9敬愚:《高尔基在初期短篇小说的表现》,《大同报》1936年4月22日《文艺》副刊。
    10高昌南译:《论文学》,《大同报》1936年2月14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1苏大海译:《论形式主义》,高尔基,《大同报》1936年7月18日至25日《文艺》副刊。
    12《高尔基的个性/倔强的精神使他向上走》,《大同报》1936年6月6日《文艺》副刊
    1脚飞译:《老妇》,屠格涅夫,《大同报》1933年5月16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2车于轼译:《青年》,吉也则夫,《大同报》1933年4月9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3吴伯建译:《那下贱的孩子》,柴霍甫(契诃夫),《大同报》1933年8月30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4《苏俄新进文学家梭罗霍夫访英》,《大同报》1935年3月20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5青水译:《勃罗克与娼妓》,高尔基,《大同报》1936年4月22日、24日《文艺》副刊。
    6苏大海译:《论形式主义》,高尔基,《大同报》1936年7月18日至25日《文艺》副刊。
    7刘郎译:《婚礼》,柴霍甫(契诃夫),《大同报》1936年12月8日至11日《文艺》副刊。
    8刘郎译:《英格兰姑娘》,柴霍甫(契诃夫),《大同报》1937年1月13日至15日《文艺》副刊。
    9刘郎译:《谁是过失者》,柴霍甫(契诃夫),《大同报》1938年5月12日《文艺》副刊。
    10《苏联名诗人倍瑞尼五十诞晨》,《大同报》1933年6月9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1《苏俄剧团促进建设计划》,《大同报》1933年7月15日转引塔斯社的报道。
    12《苏联作家现状》,《大同报》1935年8月19日《大同俱乐部》副刊。
    
    1君猛:《在东方显现了一颗硕大之星》,《大同报》1933年3月7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君猛译:《两个回忆》,(日)石川啄木,《大同报》1937年11月5日至9日《文艺》副刊。
    3君猛译:《学徒的佛爷》,(日)志贺直哉,《大同报》1938年1月20日、21日《文艺》副刊。
    4君猛:《译者序》,《草枕》,益智书店1942年12月,第2页。
    5君猛:《译者序》,《草枕》,益智书店1942年12月,第2页。
     1刘振生:《石川达三与火野苇平》,《日本学论坛》1999年第2期,第53—63页。
    
    
    1编者:《为什么纪念雪笠》,《大同报》1939年7月22日第6版《文艺》副刊。
    2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51页。
    3君猛:《日本长期战下文学的新产物/麦与兵队》,《大同报》1938年10月1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大同报》1940年1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2雪笠:《战争文学的历史观(放送梗概)》,《大同报》1939年6月10日第2版《电影》副刊。
    3韩护(不详),本名韩樱,曾为营口作家,1940年以后在“满映”文艺课工作。
    4韩护:《关于麦田里的兵队》,《大同报》1939年10月3日、5日、7日、11日第6版《文艺》副刊。
    5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大同报》1940年1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大同报》1940年1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2洪流(刘多三):《夜宴后》,《大同报》1941年10月1日第3版《艺文》副刊。
    3洪流(刘多三):《夜宴后》,《大同报》1941年10月1日第3版《艺文》副刊。
    
    1梅娘:《我与日本文学》,《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68页。
    2梅娘:《我与日本文学》,《梅娘近作及书简》,同心出版社2005年8月,第168页。
    3编者:《写在刊载〈白兰之歌〉的前面》,《大同报》1939年11月2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梅娘:《译后记》,《大同报》1941年1月22日第4版《文艺》副刊。
    2梅娘:《献》,《大同报》1939年11月28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林鼎译:《日系开拓文学概观》,冈本隆三,《康德新闻》1944年6月4日第4版《新文坛》副刊。
     1颜卿:《枪后文艺讲演会》,《大同报》1941年10月10日第3版《艺文》副刊
    1冷歌译:《冬林》,(美)朗佛罗,《大同报》1937年9月7日《文艺》副刊。
    2冷歌译:《永逝之青春》,(美)朗佛罗,《大同报》1938年7月22日《文艺专页》。
    3冷歌译:《少女荒冢》,(英)Darley,《大同报》1938年10月5日《文艺专页》。
    4冷歌:《永逝之青春》(译后语),《大同报》1938年7月22日《文艺专页》。
    5松龄:《培根随笔集选译》,《大同报》1938年11月9—16日《文艺》副刊。
    6燕北客:《推进满洲文学之路》,《大同报》1940年1月11日第6版《文艺》副刊。
    7《大同报》的《文艺专页》中的《翻译专页》为1938年7月21日、22日、23日、24日和9月5日、7日、12日。
    1儒丐:《间接翻译论》,《艺文志》1944年3月(一卷五号),第70—76页。
    2儒丐:《间接翻译论》,《艺文志》1944年3月(一卷五号),第74页。
    3石光译:《克雷曼二等兵》(上、中、下),(法国)罗兰?德尔鸠列斯原作,《大同报》1941年10月1日、2日、4日第3版《艺文》副刊。
     1富灼译:《多事的夏天》,(英国)桑费里朴基布原作,《大同报》1941年10月5日第3版《艺文》副刊。
     1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56页。
    
    1梅娘译:《日本的延长?》,(日)小田狱夫,《大同报》1940年10月23日《海外文学专页》。
    2梅娘译:《旷野上的人们》,(日)吉屋信子,《大同报》1940年11月20日、27日《海外文学专页》。
    3梅娘译:《寄自北满之旅》,(日)冈田真子,《大同报》1940年12月19日、25日《海外文学专页》。
    4逄增玉:《同时而异质的“东北”形象及其叙事》,《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1系己:《三月赘语》,《大同报》1941年3月26日《海外文学专页》。
    1宁树藩:《我国的报纸副刊是怎样诞生的?》,《宁树藩文集》,汕头大学2003年10月,第195页。
    
    1《民生部大臣文艺赏/决授予穆笃里氏/豪华文章“福昭创业纪”入选》,《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2《穆氏传略及著书》,《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1张菊玲:《风云变幻时代的旗籍作家穆儒丐》,《满族研究》2006年第4期;《穆儒丐的晚年及其它》,《满族研究》2007年第3期;关纪新:《风雨如晦书旗族——也谈儒丐小说〈北京〉》,《满族研究》2007年第2期。
    2《民生部大臣文艺赏/决授予穆笃里氏/豪华文章“福昭创业纪”入选》,《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3《民生部大臣文艺赏/决授予穆笃里氏/豪华文章“福昭创业纪”入选》,《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1《民生部大臣文艺赏/决授予穆笃里氏/豪华文章“福昭创业纪”入选》,《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2三泽:《福昭创业纪观后赘言》(三、四),《大同报》1939年12月14日、16日第6版《文艺》副刊。
    3儒丐:《自序》,《福昭创业纪》,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第1—2页。
     1坚矢:《奉天文笔人文化界访问特辑》,《大同报》1939年9月16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古丁:《闲话文坛》,《一知半解集》,引自《古丁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第9页。
    2《穆氏谈话》,《大同报》1939年2月11日第2版。
    3 1939年3月10日,《大同报》隆重介绍了即将连载的《昼与夜》以及作者王则,当时年仅23岁的王则被称为“努力于文学工作,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
     1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三),《大同报》1940年1月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本报刊载长篇小说预告》,《大同报》1939年3月10日第2版。
    2王则:《昼与夜》,《大同报》1939年5月30日第4版。
    
    
    1《本报刊载长篇小说预告》,《大同报》1939年3月10日第2版。
    2坚矢:《审查的话》,《大同报》1940年3月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文化动向》,《大同报》1939年10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2季守仁:《满洲文坛结算与展望》(三、四),《大同报》1940年1月9日、13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孟原:《“艺文志”发刊的前夜》(下),《大同报》1939年8月26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轻》,《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227页。
    
    1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轻》,《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225页。
    2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轻》,《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226页。
    3山丁:《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103页。
    1梁山丁:《万年松上叶又轻》,《绿色的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227页。
     1《艺林》,郑孝胥,《大同报》1933年8月9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年前悬赏征文》,《大同报》1936年12月13日6版《文艺》副刊。
    2李妹,本名李伯虞,代表作长篇小说《镀金的铜像》发表在《文选》上。
     1《新年征文》,《大同报》1937年12月5日第4版《文艺》副刊。
    1马匡迎春:《满洲国纪念歌》,《大同报》1933年3月3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刘爵青:《愉快的国》(上、中、下),《大同报》1935年3月1日、3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3刘爵青:《放浪曲》,《大同报》1933年3月5日第9版。
    4刘爵青:《孤独》,《大同报》1935年3月19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杨荫寰:《建国纪念歌》,《大同报》1935年3月3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孙陵:《边声》“亡国的教育和文化”,《光明》半月刊一卷十一号(1936年11月10日),第699页。
    1《本报社征文大悬赏》,《大同报》1935年8月18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二),伯甫,《大同报》1936年3月27日第9版《文艺》副刊。
    2《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三),伯甫,《大同报》1936年3月29日第9版《文艺》副刊。
    
    
    1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六),《大同报》1936年4月4日第9版《文艺》副刊。
    2伯甫:《关于满洲新文艺之管窥》(五),《大同报》1936年4月3日第9版《文艺》副刊。
    
    1戈禾:《愉快底故乡》(二),《大同报》1935年8月20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2戈禾:《愉快底故乡》(三),《大同报》1935年8月27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3醴徵:《天下太平》(上),《大同报》1935年8月14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4满洲青年:《乐土》,《大同报》1935年9月17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林莺:《王道下的新生命》(五), 1935年9月22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2葛惑:《樱花和浪花》,《大同报》1936年5月20日第9版《文艺》副刊。
    3杨荫寰:《美子底哀愁》(四),《大同报》1935年9月5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杨荫寰:《我爱满洲底冬天》,《大同报》1935年9月17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2杨荫寰:《出征》,《大同报》1936年2月19日第9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赵飞:《模范村》,《大同报》1936年11月5日第6版《文艺》副刊。
    2赵子悲:《年头的转变》,《大同报》1937年2月18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季田:《受难的女人》,《大同报》1937年6月1日第6版《文艺》副刊。
    2霭人:《记明末解放诗人袁宏道兄弟》,《大同报》1936年8月9日第5版《夏天》副刊。
    1彭放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1日,第1341页。
    2参见《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5:《“左联”盟员谈“左联”》,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转引自《东北沦陷区小说》,杨义,《东北文学研究史料》第6辑(1987,12),第14页。
    3魔女:《乡村音韵之什》,《大同报》1935年9月17日第九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编者:《希望于满洲底文人者》,《大同报》1936年12月15日第6版《文艺》副刊。
    2骧弟:《随笔散拾一束》(八),《大同报》1936年4月28日第9版《满洲新文坛》副刊。
    
    1小伙:《又抓住了一个文贼》,《大同报》1936年10月6日第6版《文艺》副刊。
    2小伙:《又抓住了一个文贼》,《大同报》1936年10月6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本报募集时局短篇小说发表》,《大同报》1942年4月19日《艺文》副刊。
    
    1李伯虞(李妹):《作家日记抄》(二),《大同报》1941年6月11日第6版《文艺》副刊。
    2石军:《答辩及其他》(下),《大同报》1941年7月3日第4版《艺文》副刊。
    1《免费邮件》,《大同报》1933年4月11日第5版《大同俱乐部》副刊。
     1《文化动静》,《大同报》1940年2月1日第6版《文艺》副刊。
    
    
    1《文化动静》,《大同报》1940年3月5日第6版《文艺》副刊。
    2《文化报道》,《大同报》1942年7月9日第4版《艺文》副刊。
    3《文化报道》,《大同报》1942年4月1日第6版《文艺》副刊。
    4系己(柳龙光):《文艺通讯》(三),《大同报》1939年11月7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坚矢:《访问记目录》,《大同报》1939年9月16日第7版《文艺》副刊。
     1坚矢:《访问散记》,《大同报》1939年9月19日第6版《文艺》副刊。
    
    1牢罕:《哈尔滨文坛之一瞥》,《大同报》1940年11月21日第6版《文艺》副刊。
    2牢罕:《哈尔滨文坛之一瞥》,《大同报》1940年11月21日第6版《文艺》副刊。
    1,《大同报》及《康德新闻》:1933年1月—1935年1月,1935年3月—1942年12月,1943年7月至1945年6月
    2,《盛京时报》:1931年9月18日至1944年6月
    3,《滨江日报》:1938年3月至1945年
    4,《大北新报》:1932年至1943年
    1,《光明》半月刊,上海,洪深、沈起予主编。创刊于1936年6月,终刊于1937年8月,共出三卷、29期。
    2,《弘宣半月刊》,伪满洲国国务院弘报处出版,第7—10期、13—17期(1938年4月—7月)
    3,《明明》1938年9月
    4,《学艺》1942年第一辑(全部为两辑)
    5,《艺文志》(定期):1940年6月第三辑
    6,《艺文志》(月刊):1943年11月创刊号、一卷五号、一卷九号(全部为12期)
    7,《满洲映画》及《电影画报》:1937年12月至1944年1月(全部约为89期,寻找到44期)
    8,《新满洲》:1939年1月至1945年4月(全部为74期,寻找到48期)
    9,《麒麟》:1941年6月至1945年8月(全部)
    10,《新青年》及《青年文化》:1935年10月至1945年5月
    11,《华文大阪每日》:1938年11月创刊至1945年5月结束(全部为141期,寻找到140期)
    12,《中国文艺》:1939年1月至1943年12月
    13,《中国文学》:1944年1月至11月(全部11期)
    14,《国民杂志》:1940年1月至1943年12月(全部为48期,寻找到40期)
    15,《朔风》(全部)
    1,《贝森血案(上)》,程小青译,上海世界书局印行1931年
    2,《跋涉》,三郎、悄吟著,1933年
    3,《二十六个和一个》,生活书店编译所,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
    4,《商市街》,悄吟,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年
    5,《东北作家近作集》,光明半月刊社编,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9月
    6,《绿叶的故事》,萧军,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刊第三集”1936年10月
    7,《涓涓》,萧军,上海燎原书店1937年9月
    8,《新鲜的感情》,林适民,日本,1937年7月8日
    9,《一知半解集》,古丁,月刊满洲社1938年10月
    10,《满洲森林与文化》,藤山一雄,“东方国民文库第三编”,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3月
    11,《曼殊雅颂》,“东方国民文库第四编”,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
    12,《福昭创业纪》,儒丐,“东方国民文库第十四编”,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
    13,《郑孝胥传》,叶参、陈邦直、党痒周合编,满日文化协会1938年
    14,《麦与兵队》,火野苇平,哲非译,杂志社1938年
    15,《土与兵》,火野苇平,金谷译,北京东方书店1939年1月
    16,《东洋史全书》,李君猛,长春益智书店1939年
    17,《两极》,吴瑛,新京文丛刊行会1939年11月
    18,《浮沉》,古丁,满日文化协会/诗歌丛刊刊行会1939年12月
    19,《新旧时代》,关露,光明文艺丛书,光明书店1940年9月
    20,《红豆的故事》,孙陵,(桂林)烽火出版社1940年9月
    21,《去故集》,秋萤,文艺丛刊之四,1941年
    22,《现代日本文学选集》,儒丐、文华合译,艺文书房1941年5月
    23,《船厂》,冷歌,学艺刊行会“学丛别辑之一”1941年8月
    24,《日本文化》,李君猛,长春书店1941年10月
    25,《金丝雀》,程小青译,世界书局1941年11月新一版
    26,《人类的故事》(上卷),高夫曼原作,爵青译,“东方国民文库”,满日文化协会1941年12月
    27,《草枕》,夏目漱石著,李君猛译,长春益智书店1942年12月1日
    28,《粤南万里行》,李雅森,奉天东亚书局1942年
    29,《罗振玉传》,陈邦直,“东方国民文库第三十编”,康德十年1943年
    30,《建国列传》,山田清三郎著,古丁译,1943年
    31,《中国旧小说选》,王秋萤编,实业印书馆1943年3月
    32,《虎》,(苏)拜克夫著,濯生译,大连高丘书店1943年
    33,《贝壳》,袁犀,新民印书馆1943年5月
    34,《大凌河》,戈禾,新京书店1943年7月
    35,《迷惘》,敬乐然,长春益智书店1943年
    36,《牧场》,金音,长春五星书林出版社1943年10月1日
    37,《匡庐随笔》,匡昨非,艺文书房1944年2月
    38,《苦瓜集》,赵小松,艺文书房1944年4月
    39,《长吟集》,外文,兴亚杂志社“新现实主义丛书”1944年2月
    40,《樱园》,杜白雨,兴亚杂志社“新现实主义丛书”1944年6月
    41,《丰年》,山丁,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6月
    42,《艺术与技术》,吕奇,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11月
    43,《教群》,金音,长春大地图书公司“文艺丛书之四”1944年11月
    44,《太平天国》,陈邦直,新民印书馆1944年
    45,《满蒙探秘四十年》,阿纳特博士手记,李雅森译,近泽书房1944年
    46,《日本文化与生活》,李君猛,满洲杂志社1945年4月10日
    47,《面纱》,袁犀,新民印书馆1945年5月
    48,《某小说家的手记》,袁犀,(汉口)大楚报社的“南北丛书”1945年5月
    49,《鲁迅传》,外文,艺文书房1945年
    50,《入伍》,慈灯,大连1945年10月
    51,《匡昨非近体诗》,1947年沈阳
    1,《康德六年/满洲文艺年鉴3》,满洲文化协会发行1939年
    2,《小说作法之研究》,赵恂九著,大连启东书社出版1943年1月
    3,《满洲作家论集》,陈因编,1943年,大连实业出版社
    4,《中国抗战文艺史》,蓝海,现代出版社1947年9月
    1,《研究中国东北参考书目》,黑白学会编,辽宁省立图书馆发行1931年
    2,《东北内幕与失地真相》,李承重,1932年1月,重庆书店
    3,《倭制满洲国》,张余生,外交月报社1932年1月
    4,《1933中国报界交通录》,燕京大学“新闻学研究第二号”
    5,《满洲地理参考吉林新志》,刘爽,1930年初版,1934年10月增订再版,长春益智
    6,《劫后东北的一斑》,顾青海,1934年1月,商务印书馆
    7,《九一八后东北与日本》,维真著,贞社1935年5月
    8,《统计上的满洲帝国》,伪满洲国国务院统计处编纂,1935年6月30日
    9,《今日的东北》,干彦禾,上海天马书店1937年7月
    10,《沦陷七年的东北》,国新社编1938年9月
    11,《满洲概观》,南满铁路株式会社,1939年
    12,《康德六年六月社会教育指导者讲习会记录》,民生部社会司社会科1939年6月
    13,《康德六年全国联合协议会重要议案》,满洲帝国协和会1939年
    14,《满洲帝国概览》,满洲帝国协和会
    15,《满洲帝国国务院文库藏书目录》,国务院总务厅官房文书科
    16,《满洲的地理学》,藤山一雄,建国读本,满洲图书株式会社1940年
    17,《倭寇对东北的新闻侵略》,赵新言著,东北问题研究社主编1940年2月
    18,《满洲古迹古物名胜天然纪念物汇编》,民生部厚生司教化科1942年7月编
    19,《满洲国弘报关系法规》,1942年8月,满洲国新闻协会
    20,《第十二回全国联合协议会议案》,满洲帝国协和会1944年
    [1]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第一版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 .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
    [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杨朔专集[M].出版社不明.1979年
    [4]周锦.中国新文学简史[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5]刘心皇.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6]孙陵.我熟识的三十年代作家[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7]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记[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8]抗战时期的新诗作家和作品[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
    [9]骆宾基.萧红小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10]晚晴集——李克异作品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11]中国新文学大系电影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2]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1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14]山丁.绿色的谷(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15]山丁.长夜萤火?女作家小说选集(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16]芦湘.萧军萧红外传[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6.
    [17]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直接印象记[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8]王建中、白长青、董兴泉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
    [19]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20]苗士心.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索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21]哈尔滨图书馆.东北沦陷时期作品选[C] .1987.
    [22]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23]陈纪滢.我的邮员与记者生活[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24]徐光金,金伦.金剑啸传[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5]周玲玉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关沫南研究专集[M].哈尔滨:北方文学出版社.1989.
    [26]胡昶、古泉.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7]萧红.萧红全集[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
    [28]陈隄.未名集[C].哈尔滨文学院.1991.
    [29]史和、姚福申、叶翠娣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30]关沫南.流逝的恋情[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
    [31]马清福.东北文学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32]沈卫威.东北流亡文学史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33]冯为群、王建中、李春燕、李树权编.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
    [34]胡风.胡风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5]悄吟.中国现代小品经典/商市街[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36]张泉.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7]王建中、任惜时、李春林、薛勤.东北解放区文学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38]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39]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40]常风.逝水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41]李春燕编.古丁作品选[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
    [42]张毓茂主编.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共14册)[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43]李春燕主编.东北文学综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44]李春燕主编.东北文学史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45]关沫南.春花秋月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
    [46]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梅娘代表作、爵青代表作、袁犀代表作、李辉英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47]钱理群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7卷共8册)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8]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0]李兴才、张树栋等著.中华印刷通史[M].台湾.1998.
    [51]孙中田、逄增玉、黄万华.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52]李春燕主编.东北文学文化新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53](日)冈田英树.靳丛林译.伪满洲国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54]刘迟.新民胡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55]黑龙江日报社新闻志编辑室.东北新闻史(1899-1949)[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56]萧耘、王建中编著.萧军与萧红[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57]宁树藩.宁树藩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58]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1-8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59]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0]李春燕.19-20世纪东北文学的历史变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61]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2]张泉.抗战时期的华北文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
    [63]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64]王向远.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65]黄万华.史述和史论:战时中国文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6]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67]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68](日)西原大辅著.赵怡译.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9]陈少虬子女编.父亲残留的日记[M].美国柯捷出版社.2005.
    [70]陈明远.文化人的经济生活[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71]萧红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72](美)耿德华.张泉译.被冷落的缪斯——中国沦陷区文学史1937—1945[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3]何青志主编.东北文学五十年(1949-1999)[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74]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6.
    [75]张泉主编.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史料与研究(第一辑)[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76]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7]许馨编著.新文学史料百期索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78]杨秀森、王波(王则女儿).老兵心声.2007年自印
    [79]刘慧娟编著.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史料类:
    [1]杨静编.东北访问录[M].三联书店.1950.
    [2]周君适.伪满宫廷杂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李淑贤.溥仪与我[M].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1984.
    [4]爱新觉罗?浩.流浪王妃[C].吉林省文史资料委员会.1985.
    [5]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沈阳文史资料(第9辑、第13辑)[C].1985.
    [6]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长春文史资料第12—42辑[C].1986—1993.
    [7]李鸿文、张本政主编.东北大事记1840-1949(下卷)[M].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8](日)山口淑子、藤原作弥.陈喜儒、林晓兵译.李香兰之谜[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9]《长春史志》编辑部.伪满人物——伪总理大臣秘书官的回忆[C]. 1988.
    [10]《长春史志》编辑部.长春报业史料[C]. 1989.
    [11](日)满洲国史编篡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省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下)[C].吉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第90098号.1990.
    [12]中共长春市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国共产党在长春活动大事记(上)》[C],中共长春市党史研究室1991年6月
    [13]中共长春党史研究室.党在长春的地下斗争[C].1991.
    [14]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C].1993.
    [15]吉林省志/卷三十九/文化艺术志/出版[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16]黑龙江省志/第五十卷/报业志[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7]吉林省文史研究馆编.鸡林采珍(新编文史笔记丛书?萧乾主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18]孙邦主编.伪满文化[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19]武强.日本侵华时期殖民教育政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20]吉林省志卷三十九/文化艺术志/电影[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1]吉林省志卷三十九/文化艺术志/文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22]郑新衡.一二?三零事件始末[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23](日)水口春喜.“建国大学”的幻影[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24]胡昶编著.东影的日本人[C].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2005.
    [25]于祺元、徐春范.东北沦陷区的国民党[C].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5.
    [26]张奕.满映始末.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C].2005.
    [27]辽宁省志/报业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28]史丁.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9]王胜今.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兼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的移民侵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0]上官缨.东北沦陷区文学史话[C].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2006.
    [31]吉林省志/卷四十二/新闻事业志/报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32](英)彼得?弗莱明,侯萍、宋苏晨译.独行中国——一九三三年的中国之行[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3]溥仪.我的前半年(全本)[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1]锡金.萧红,和她的《呼兰传》[J].长春,1979,5:26-30.
    [2]萧军.忆长春[J].长春,1979,9:33-43.
    [3]端木蕻良.青年时代的点滴回忆[J].长春,1980,3:82-85.
    [4]梁山丁.抗战歌手——塞克(东北作家群象之一)[J].长春,1980,4:50-53.
    [5]关沫南.忆作家林珏[J].长春,1980,5:34-36.
    [6]梁山丁.《夜哨》上的亮星——萧红(东北作家群象之二)[J].长春,1980,6:32-35.
    [7]骆宾基.写在肖红选集(香港版)出版之时[J].长春,1980,7:58-61.
    [8]梁山丁.暴风雨中的海燕——巴来(东北作家群象之三)[J].长春,1980,8:38-41.
    [9]罗荪.哈尔滨之忆[J].长春,1980,9:27-29.
    [10]梁山丁.夫妇作家——罗烽和白朗(东北作家群象之四)[J].长春,1980,10:49-54.
    [11]李辉英.三十年代初期文坛二三事[J].长春,1980,11:51-53.
    [12]萧军.从一首诗说起——为故人温佩筠所译诗、文等序言[J].长春,1981,2:44-45.
    [13]梁山丁.《归来人》——舒群(东北作家群象之五)[J].长春,1981,3:35-39.
    [14]梁山丁.北征诗人——杨朔(东北作家群象之六)[J].长春,1981,8:44-47.
    [15]刘大平.论萧红的早期创作[J].东北师大学报,1982,2.
    [16]张毓茂.要填补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4:25—29.
    [17]陈隄.关于萧红研究的几个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83,6.
    [18]殷之.白杨社与《白杨文坛》[J].东北师大学报,1985,5.
    [19](日)山田敬三.文学的蜕变[J].东北师大学报,1989,1.
    [20]蒋锡金.故友三人行[J].东北师大学报,1989,5.
    [21]张福贵.中日现代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社会科学战线,1990,3.
    [22]孙中田.《绿色的谷》与乡土文学[J].东北师大学报,1992,2.
    [23]徐塞.山丁乡土文学的主张及其实践[J].东北师大学报,1992,2.
    [24]逄增玉.东北沦陷时期的乡土文学与关内的乡土文学[J].东北师大学报,1992,2.
    [25]黄万华.艺文派文学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1992,2.
    [26]逄增玉.沦陷时期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基本轨迹与主题模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1.
    [27]逄增玉.沦陷时期东北作家和五四时期作家对日本文化文学的态度[J].日本研究(辽宁大学),1993,4.
    [28]张贵.东北沦陷14年日伪的新闻事业[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3.
    [29]刘立善.岛木健作眼中的“满洲”[J].日本研究,1993,4.
    [30]铁峰、郑丽秋.东北现代文学的开拓者与建设者——满族作家穆儒丐[J].学习与探索,1993,4.
    [31]张泉.关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J].新文学史料,1994,5.
    [32]逄增玉.东北作家创作中的情义民风、乡土语言和文本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1995,5.
    [33]李春燕.论小松的文学创作[J].社会科学辑刊,1995,5.
    [34]须文蔚.报告文学在台湾,1949-1994[J].台湾《新闻学研究》(政大新闻研究所),1996,7(总51期).
    [35]张泉.华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中的史实辩证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1:261—270.
    [36]曹丽薇.梅娘小说的文化解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3:273—283.
    [37]刘爱华.梅娘小说的文化主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9,1.
    [38]刘振生.石川达三与火野苇平[J].日本学论坛,1999,2.
    [39]张泉.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史料建设的圆满终结——《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评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3.
    [40]鲁煤.徐放其人其诗的悲壮历程[J].新文学史料,1999,1-2.
    [41]王向远.“大陆开拓文学”简论[J].日本学刊,1999,6.
    [42]高翔.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研究50年寻踪[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6.
    [43]高翔、薛勤、刘瑞弘.东北、华北沦陷区文学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0,3.
    [44]王向远.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日本对中国沦陷区文坛的干预渗透[J].新文学史料,2000,8.
    [45]范宇娟.梅娘著译年表[J].新文学史料,2000,2
    [46]张泉.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回顾及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47]黄万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J].文学评论,2004,4.
    [48]胡成.殖民暴力与顺民旗下的灰色生存[J].读书,2004,3:159.
    [49]方汉奇.《清史·报刊表》中的海外华文报刊[J].“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2005)提交论文.
    [50]薛文婷.日伪沦陷区的广播媒介控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8.
    [51]刘晓丽.被遮蔽的文学图景——对1932年-1945年东北地区作家群落的一种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
    [52]刘晓丽.从《麒麟》杂志看东北沦陷时期的通俗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53]何兰.日本对伪满洲国新闻业的垄断[J].现代传播,2005,3:34—36.
    [54]陈言.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J].抗日战争研究,2005,4.
    [55]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
    [56]刘晓丽.幽暗时空中文学的一角——关于《新满洲》杂志[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7]刘晓丽.“实话?秘话?谜话”的传播——以伪满洲国时期的《麒麟》杂志为中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6.
    [58]刘晓丽.从《艺文志》杂志看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J].求是学刊,2005,6.
    [59]刘瑞弘.东北沦陷时期家族小说的主流话语与叙事模式[J].汉江论坛,2006,2
    [60]张永.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主题与民俗意义[J].文艺研究,2006,4.
    [61]张菊玲.风云变幻时代的旗籍作家穆儒丐[J].满族研究,2006,4:103—116.
    [62](日)长井裕子.满族作家穆儒丐的文学生涯[J].民族文学研究,2006,5.
    [63]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青年文化》杂志考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7.
    [64]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附逆作品的表里——以“献纳诗”和“时局小说”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4
    [65]梅娘.满洲映画的王则[J].新文学史料,2007,2.
    [66]关纪新.风雨如晦书旗族——也谈儒丐小说《北京》[J].满族研究,2007,2:103—111.
    [67]张菊玲.穆儒丐的晚年及其它[J].满族研究,2007,3.
    [68]曲晓范,潘华.中岛真雄与近代中国东北的日本殖民化报纸[J].日本学论坛,2007,3.
    [69]王向远.“笔部队”及其侵华文学.文艺报,2007,4,7:02.
    [70]刘春英.“满洲”“新京”时期日语文学杂志钩沉[J].日本学论坛,2007,4.
    [71]莫畏.历史的真实与历史的尴尬——关于伪满洲国“新京”的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6.
    [72](日)木山英雄,赵京华译.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周作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1:108—125.
    [73]刘春英.“大东亚战争”时期日本殖民主义政策面面观——《艺文》第1卷第6号读解[J].日本学论坛,2008,1.
    [74](台湾)谢龙仙.抗战时期大公报副刊「文艺」与「战线」初探[J].
    [75](台湾)苏世昌.张我军及其作品研究[J] .
    [76]朴宣泠(韩国浦项工科大学人文社会学部东洋史教授).满洲国统治之下的秘密反日活动[J].
    1,王波、杨秀森夫妇(作家王则的女儿、女婿),吉林省艺术研究所离休干部;
    2,潘芜(藏书家上官缨先生),《参花》杂志社原主编(离休);
    3,关东镇(作家关沫南之二弟),吉林日报社原副总编(离休);
    4,陈隄(东北老作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离休);
    5,关彤(作家关沫南之子),黑龙江省作协工作人员;
    6,冯羽(画家冯咏秋之子),原哈尔滨日报摄影部主任;
    7,李民(东北老作家),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授(离休);
    8,梅娘(东北老作家),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编剧;
    9,张泉(沦陷区文学研究者),北京市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10,陈文桂、陈文欣、陈文田(东北作家陈邦直之子女三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