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医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中医学即是其中一颗耀眼的珍珠。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唐一代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治阶级重视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官方医药机构规模宏大、制度完善,在中央设有太医署、药藏局等,历史上第一次把医学教育从中央推广到地方,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医学教育系统。唐朝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医学人才选拔制度,医事制度在当时世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并且在民间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因为医疗水平关系国计民生,所以唐代社会先进医疗体系的建立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使得医学发展迅速,与国外的交流也更加广泛,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离不开医生这个群体的积极参与的。医生作为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是社会生活中一组特定的人群。本文将有医疗活动和医疗事迹的人,均作为研究对象。
     全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唐代医学教育、医学考试和奖惩等方面以展现唐代医事制度。唐朝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唐代医学人才考试、选拔与考核如“国子监法”及仿效“明经”、“明法”的规定,反映了唐朝对医学人才的重视。而医学教育中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学制以及灵活学制,包括旬试、月试、岁终试和毕业试的考试制度,体现了医学教育的严格和灵活,唐代政府很好地把握了医学教育的特点。医学人才的选拔有生徒、制举、贡举和待诏几种方式,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而对医生的奖惩也相当严格。这些方面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部分系统介绍唐代医生的基本状况,包括唐代医生的基本构成、医生的角色、学医方式及地位等几个方面,力求把握唐代医生的总体面貌。唐代与医学有关的人物根据史料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可以明确为医生者;是有医学著作但不明确其是否行医;一是精医理,但不以行医为职业。从其具体身份和角色来看,医生又分为官医、民医、道医和僧医以及文仕通医者。习医的方式包括家传、师授、自习或上官方医学校这四种方式之一或兼其-二。在唐代空前繁荣和开放的环境下,医学确有不少进步,医学教育比前代更完善,医生数量更合理,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医学领域的盛况相较于其它文化领域的空前盛况而言‘,还是不能同日而语,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唐朝文仕通医现象。文人士大夫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唐代文仕将前代及唐当代的医学临床经验进行积累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后世医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技术上的积累。同时,唐代文仕对医学的爱好程度与魏晋时期文仕对医学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宋代及以后儒医阶层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从而也为后世医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儒医阶层的崛起使得医学及医生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鲜为人知的变化。
     总之,唐代的官方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医疗制度、官医、民医及文仕通医等方面虽都有局限性,但我们也不能否定整个唐代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作用、贡献,更不能轻视中国医学。
China is one of the four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country. It enjoys dazzling tradition culture among which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is most prominent.
     In ancient China, Tang dynasty represents the peak of the feudalist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culture has reached unprecedented height. The ruling clas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and hygiene. They expanded the scale of the official medical organizations, improved related institutions and set up Taiyi Shu and Yao Cang Ju. Thanks to their unremitting efforts, Tang Dynasty was the first to extend medical education from the ruling class to common persons in the history, thereby forming a nationwide education system. The government has enacted strict system to select medical personnel. The Tang Dynasty not only had a good lead in medical system, but also built relatively perfect healthcare system for its subjects. The quality of healthcare concerns national welfare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onsequently, the advanced medical system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ang Dynasty, the rapid growth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he expansion of foreign exchange. Nevertheless, those achievements can't be separated from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doctors. The doctor is one occupation as well as specific crowds. In the thesis, the author will analyze doctors in the Tang Dynasty doctor in order to display their general picture. Meanwhile, the author will conduct studies on the phenomenon that both th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were proficient in medicine, thereby revealing their deep interest in medicine.Doctors in the paper refer to the professions who master medicine knowledge and devote themselves to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modern sense. Besides, those, who have no comprehensive medical knowledge but practice medicine, still under the category of research subject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summary. The main body has three parts. Part I is about the medic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wards and punishment in the Tang Dynasty, which serves as a background for the following macroscopic researches into doctors. The Tang Dynasty has formed a rather complete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 ranging from the central authority to local pla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authority formulated special rules on examination, selection and appraisal, which shows their attention to medicine talents. The school systems vary from specialty to specialty. There are examinations every ten days, month and year as well as the graduation examin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strictness and flexibi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grasped the features of med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select medical personnel, such as Shengtu, Zhiju, Gongju and Daizhao. And the rules on awards and punishment are strict too. These aspects have exerted active effects on future generations; and some of them are worth of acting as references for modern medicine education, examination, selection and appraisal of medicine personnel.
     Part Ⅱ introduces the general condition doctors in the Tang Dynasty, including their basic structure, roles, status and how they practice medicin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ata, the personage relevant to medical sci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The first is doctors true to the name; the second is known for their medical works; the third is those who are proficient in medical knowledge but don't take doctor as a career. The above three kinds show the components of do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status and roles, doctors include officials, common persons, preachers, monks and scholars. Some are doctors for generations; some are learn from professional teachers; some are from themselves; some graduate from official schools. Thanks to the prosperity and openness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medical science has witnessed great progress; the medical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dynasties; the number of doctors is more reasonable; their status is improved. However, the prosperity can't compare with that in cultural and art filed, which deserves our deep thoughts.
     Part three mainly focuses on the phenomenon that both literati and officials are proficient in medicine. Their strong interest in medicine has made hug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ose literati and officials hav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previous ones. The unprecedented accumulation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theoretical breakthroughs in medicine in the following days. Their strong interest, in sharp contrast with the coldness in Wei-jin Period, lays foundations for the birth of the Confucian psyhcian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following ages and reserves talents for the breakthrough growth of medical theories. The emerging of Confucian physicians brings out rarely known changes in the medicine and the social status of doctors.
     In short,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official medical establishment, medical education, healthcare system, official and common doctors in the Tang Dynasty. Nonetheless, we can neither deny it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 medical science nor look down upon Chinese medicine.
引文
1余新忠,《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于赓哲,《唐代医疗与社会及其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3年。
    2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
    3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
    4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中华书局,1997年。
    5卢开万,《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科目及其其考试》,《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十四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6彭炳金,《墓志中所见唐代弘文馆和崇文馆明经、清白科及医举》,《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7彭炳金,《论唐代的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
    2朱瑛石,《“咒禁博上”源流考----兼论佛教对隋唐行政法的影响》,《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3龚纯,《中国历代卫生组织及医学教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1998年。
    4王振国主编,《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研究》,齐鲁书社,2005年。
    5任育才,《唐代的医疗组织与医学教育》,台湾中兴大学《文史学报》1981年第11期。
    6任育才,《唐代医学的分科与人才培养》,台湾中兴大学《文史学报》1987年第17期。
    7程方平,《谈谈唐代的科技教育制度与教材教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8赵刚,隋唐时代的医学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9彭炳金,《论唐代的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
    11范家伟,《大医精诚——唐代国家、信仰与医学》,东大出版社,2007年。
    12杨德炳,《关于唐代对患病士兵的处理与程粮等问题的初步探索》,《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13孙永如,《唐代“病坊”考》,《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4葛承雍,《唐代乞丐与病坊探讨》,《人文杂志》1992年第6期。
    15盛会莲,《唐代的病坊与医疗救助》,《敦煌研究》2009年第1期。
    1于赓哲,《唐代医疗与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3年。
    2李贞德,《唐代的性别与医疗》,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李贞德,《汉唐之间的女性医疗照顾者》,《台大历史学报》1999年第23期。
    4李贞德,《汉唐之间家庭中的健康照顾与性别》,《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性别与医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5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来割股疗亲现象的社会史初探》,《新史学》1995年第1期。
    6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出版社,2002年。
    7萧瑶,《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62本第1分。
    8申俊龙,《佛教与中国传统医学》,王尧主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9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中国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0盖建民,《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国宗教》,2002年第3期。
    11盖建民,《敦煌道教医学考论》,《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月。
    12廖育群,《中国古代祝咒禁疗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3王晓玲,《试论女巫与唐代社会生活》,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4朱瑛石,《“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论佛教对隋唐行政法的影响》,《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日)山本德子,《关于中世纪时期中国医生的地位》,《口本医史学杂志》1976年第1号。
    2谢观,《铃医秘方》篇,《中国医学源流考》,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马堪温,《历史上的医生》,《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16卷第1期。
    4于赓哲,《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3年第20辑。
    5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福州中医学院2004年。
    6范家伟,《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2页。
    1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959页。
    1《大店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2《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76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8页。
    1《新唐书》卷四十九《选举志上》“学六”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2《新唐书》卷四十九《选举志上》“学六”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3《新唐书》卷四十九《选举志上》“学六”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160页。
    4《全唐文》卷九十五《高宗武皇后》“定伎术官进转制”条,中华书局影印1982年,第983页。
    5《唐会要》卷六十七《伎术官》,中华书局1955年,第1183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8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3《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4《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5《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6《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7《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8《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9《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10《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3《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4《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0页。
    5《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6参考李经纬:《中医史》,海南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7《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8《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3《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301页。
    4参考于赓哲,《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廖育群,《中国古代咒禁疗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
    6《全唐文》卷二十九《玄宗十》“令诸州置医学博上敕”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326页。
    1《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2页。
    2《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5页。
    3《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6页。
    4《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6页。
    5《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7页。
    6《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7页。
    1《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8页。
    2《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8页。
    3《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州县官员”条,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9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77-278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3《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4《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245页。
    5《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6参考李经纬:《中医史》,海南出版社2007年,第121页。
    1《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8页。
    1《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5页。
    2《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3《大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太医署”条,店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99页。
    1《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5页。
    2《全唐文拾遗》卷五《德宗皇帝》“访求医博士敕”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10426页。
    3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卷二十四《崇儒》“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26页。
    1[唐]李冗撰,萧逸校点,《独异志》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913页。
    2[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一百《釐革伎术官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05页。
    3《旧唐书》卷十六《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第476页。
    1《旧唐书》卷一百百七十一《裴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474448页。
    2《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一《裴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448页。
    3《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5页。
    1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3页。
    2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3页。
    3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5页。
    4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5页。
    5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1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2页。
    2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26页。
    3《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刘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5页。
    1《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刘瞻》“请释医官韩宗召康仲殷宗族疏”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7741页。
    2《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刘瞻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606页。
    1《新唐书》卷九十一《温大雅传附璋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787页。
    1《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1《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2《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3《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4《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5《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6《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7《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広池学园事业部1985年,第229页。
    8《全唐文拾遗》卷三《玄宗皇帝》“禁请外医疗敕”条,第10398页。
    1《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第464页。
    2《大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药局”条,第474页。
    1[唐]张鷟撰,恒鹤校点,《朝野佥载》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页。
    2[唐]张鷟撰,恒鹤校点,《朝野佥载》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3[唐]张续撰,萧逸校点,《宣室志》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10页。
    4[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卷五“怪术”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86页。
    1[唐]段成式撰,曾中孚校点,《酉阳杂俎》卷七“医”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2页。
    2[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州》续集卷之一“支诺皋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14页。
    3[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续集卷之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41页。
    1[唐]赵磷撰,曹中孚校点,《因话录》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76页。
    1《唐会要》卷八十二《医术》,中华书局1955年,第1523页。
    2《全唐文》卷四《太宗皇帝一》“赐真人孙思邀颂”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49页。
    1[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卷七“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2页。
    2《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五《杜光庭》“毛仙翁传”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9813页。
    3 [宋]释赞宁撰,《宋高僧传》卷十八《僧康会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27页。
    1《大正正藏》第49册史传部《佛祖统纪》卷四十“玄宗”条,(日)大正新修大藏经刊行會1960年,第373页。
    2《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韩熙载》“汤泉院碑”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9176页。
    3[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十九《习禅篇第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66页上。
    4[宋]释赞宁撰,《宋高僧传》卷二十《通感篇第六之三》“唐江州庐山五老峰法藏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12页中。
    1[宋]释赞宁撰,《宋高僧传》卷二十四《读诵篇第八之一》“唐上都青龙寺法朗传”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35页中。
    1《旧五代史》卷九十六《晋书》二十二《陈玄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1282页。
    2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委员会,《隋唐五代墓志汇编》陕西卷第3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37页。
    3《新唐书》卷五十九将“孝”作“季”,包括蒋孝璋也被记作“蒋季璋”,恐误。
    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技·许胤宗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91页。
    1《新唐书》卷二百零一《文艺上·王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740页。
    2[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逸文”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3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4[唐]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页。
    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技·甄权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89页。
    2《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孙思邈》“千金要方序”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1616-1617页。
    1严世芸、何裕民主编,《中医人才学概论》,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56页。
    1《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孙思邈》“千金要方序”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1616-1617页。
    2《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孙思邈》“千金要方序”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1616-1617页。
    3[唐]韩愈,《唐宋文名篇·师说》,辽宁出版社2000年,第89页。
    4《全唐文》卷六百零六《刘禹锡九》“‘传信方’述”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6137页。
    1《旧唐书》卷一百零二《刘子玄附贶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174页。
    2《新唐书》卷九十八《王硅附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90页。
    3[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一百“釐革技术官制”条,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05页。
    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一《方伎·孟诜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1页。
    2《全唐文》卷六百零六《刘禹锡九》“‘传信方’述”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6137页。
    1[唐]刘禹锡撰,《答道州薛郎中方书》,见段逸山《医古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2《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孙思邈》“千金翼方序”条, 中华书局1982年,第1616-1617页。
    3《全唐文》卷六百零七《刘禹锡》“传信方述”条,中华书局1982年,第6137页。
    4山东中医学院编,《针灸甲乙经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第16页。
    5刘渡舟:《伤寒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19页。
    1刘高:《青琐高议后集·议医》,见《经史百家医录》,钱远铭著,广东科技出出版社1986年,第262页。
    2[唐]刘禹锡撰,《答道州薛郎中方书》,见段逸山《医古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3《新唐书》卷九十八《王珪附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90页。
    1《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九《陆贽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818页。
    [1](后晋)刘驹.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唐)李林甫等撰,广池千九郎训点,内田智雄补订.大唐六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6](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8](宋)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9](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
    [11]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2](唐)郑处诲.明皇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3](唐)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4](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清)陈孟雷原辑,(清)蒋廷锡重辑.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6](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7](宋)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8](宋)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9](唐)释道宣.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0](宋)释赞宁.宋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1](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2](宋)张君房撰,蒋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23](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
    [24](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5](唐)王焘.外台秘要[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6](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7](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8](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9](唐)李冗.独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0](唐)李复言.续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1](唐)刘餗.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32](宋)陶谷.清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3](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4]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5]王重民,孙望,童养年辑录.全唐诗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6](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7]陈尚君辑校.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8]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39](清)赵翼撰,曹光甫校点.廿二史札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40](明)江瓘著,苏礼整理.名医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
    [41](清)徐大椿.洄溪医案、医学源流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7年。
    [4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3]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4]周绍良,赵超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5]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委员会.隋唐五代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46]肖源等编.永乐大典医药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47](唐)刘禹锡.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王仲荦.隋唐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4]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
    [5]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6]傅维康.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年
    [7]李经纬.中医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
    [8]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大群.唐律疏议新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李斌城.唐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3]齐东方.隋唐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4]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著.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
    [15]范家伟.中古时期的医者与病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16]范家伟.大医精诚——唐代国家、信仰与医学[M].南京:东大出版社,2007年。
    [17]范家伟.六朝隋唐医学之传承与整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统[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3年。
    [20]王振国主编.中国古代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21]陈希宝主编.中国古代医学伦理道德思想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22]上海中医学院附属中医文献研究馆医史组编.中国历代医史[M].上海: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1957年。
    [23]郭霭春主编.中国医史年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24]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5]薛公忱.儒道佛与中国医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6]李良松等.佛医纵横——首届全国佛教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福州:鹭江出版社,1995年。
    [27](日)元吉昭治.道教与长寿不老医学[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28](德)伯恩特·卡尔格—德克尔著,姚燕、周惠译,盛望平校.医药文化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9](法)雅克·安德烈著,杨洁、吴树农译.古罗马的医生[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余凤高.精神病文化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31]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考[M].福州:福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32]山东中医学院编.针灸甲乙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
    [33]刘渡舟.伤寒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34]段逸山.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35]严世芸,何裕民主编.中医人才学概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年。
    [1](日)山本德子.关于中国中世纪时期医生的地位[J].日本医史学杂志,1976年第1号。
    [2]任育才.唐代的医疗组织与医学教育[J].台湾中兴大学文史学报,1981年第11期。
    [3]卢开万.唐代科举制度中贡举类特殊科目及其考试[C].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6年,第89-99页。
    [4]马堪温.历史上的医生[J].中华医史杂志,1986年第16卷第1期,第1-11页。
    [5]任育才.唐代医学的分科与人才培养[J].台湾中兴大学文史学报,1987年第17期。
    [6]赵刚.隋唐时代的医学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7]廖育群.中国古代祝咒禁疗法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373-383页。
    [8]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C].北 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62本第1分,第67-172页。
    [9]朱煐石.“咒禁博士”源流考——兼论佛教对隋唐行政法的影响[C].唐研究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7-160页。
    [10]金仕起.古代医者的角色——兼论其身份地位[J].新史学,1995年第1期。
    [11]李经纬,张志斌.中国医学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3期,第129-136页。
    [12]傅芳.中国古代医学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3期,第162-169页。
    [13]申俊龙.佛教与中国传统医学[C].王尧主编.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922-956页。
    [14]蔡州,蔡永敏,戚世娟.刘禹锡《传信方》探析[J].中医研究,1998年第5期,第55-56页。
    [15]李贞德.汉唐之间的女性医疗照顾者[J].台大历史学报,1999年第23期,第123-156页。
    [16]李贞德.汉唐之间家庭中的健康照顾与性别[C].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性别与医疗.北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第1-50页。
    [17]李贞德.唐代的性别与医疗[C].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415-466页。
    [18]盖建民.敦煌道教医学考论[J].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1月,第64-68页。
    [19]盖建民.道教与中国传统医学[J].中国宗教,2002年第3期,第50-52页。
    [20]张志斌.隋唐时期医学思想特点的分析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第1期,第21-26页。
    [21]余新忠.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94-98页。
    [22]黄芝蓉,侯国洪.文仕通医现象析因[J].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1期,第45-48页。
    [23]郑红红.如何看待文仕通医现象[J].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83-84页。
    [24]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C].唐研究第8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257—276页。
    [25]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J].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58—168页。
    [25]于赓哲.唐代的医学教育与医人地位[C].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5-165页。
    [26]于赓哲.从古人求医心态看古代民间医人水平[J].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第93-100页。
    [27]于赓哲.试论唐代官方医疗机构的局限性[J].唐史论丛,2007年第9辑,第121-136页。
    [28]于赓哲.唐代医疗活动中的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9]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C].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52-295页。
    [30]郑瑞侠.中国古代早期文学的医师形象[J].东疆学刊,2004年第2期,第65-72页。
    [31](韩)赵容俊.中国古代社会的巫术活动[J].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第75-78页。
    [32]彭炳金.墓志中所见唐代弘文馆和崇文馆明经、清白科及医举[J].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第37-42页。
    [33]彭炳金.论唐代的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4]赵芳军.唐代宫廷医疗制度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89-91页。
    [34]马强.唐朝时期的道教医家及其医学贡献[J].安徽文学,2008年第8期,第216—217页。
    [35]彭君梅,林怡.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中儒、道、释的交融[J].医学与哲学,2009年第9期,第23-24页。
    [36]王洪峰.外来医药文化对孙思邈医学思想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0年第2期,第54—55页。
    [1]王晓玲.试论女巫与唐代社会生活[D].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于赓哲.唐代医疗与社会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3年。
    [3]刘理想.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福建中医学院2004年。
    [4]邱功.道教外丹术对唐代中医药学影响的初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5]胡妮娜.中国古代医患关系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吴潇湘.晋唐时期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
    [7]杨猛.中国古代医家的地域分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
    [8]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
    [9]唐晓伟.从文医关系看医生社会地位的变迁[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
    [10]李红.中国古代僧医综述[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
    [11]赵芳军.唐代社会医疗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2]陈雯.唐代求医行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3]宋丽华.中国古代医人社会地位研究——以汉宋之间为核心[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