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也带来近年国际贸易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随着我国要素禀赋变化、科技进步以及全球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加,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然而,这是否证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样的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可以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哪些?基于以上疑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决定出口商品结构理论进行整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理论;二是建立在保护国内产业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理论,三是建立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础上的出口商品结构决定理论。理论二对于国内经济刚刚起步,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更为适用,理论三则更适用于经济高度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的发达国家。而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具有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但是,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不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战略贸易政策的条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选择更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一作为分析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从1980年至今我国出口商品机构经历了从资源密集型为主、劳动劳动密集型为主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三个阶段。对出口商品竞争力(TC指数)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特征是,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劣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重较大,呈现较强的竞争优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年攀升并且正在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基于这一事实,本文第四章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和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定性分析研究要素禀赋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而后定量分析上述两种要素变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贡献系数;其次通过从技术投入和技术产出两个方面研究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数理推导分析汇率变化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路径。
     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贸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出口额持续下降,主要贸易伙伴国针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断,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产业的发展。然而,同为出口大国的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受到的影响却明显小得多。因此本文从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要素禀赋、促进技术进步、加强引导外商投资等方面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策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Deepening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vid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enterprises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worldwid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hich also brought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recent year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dustries are rapidly developing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gine. With the changing of Chinese factor endowment, as well as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expor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since 1980, we know that Chinese export sector has experienced mainly three stages from the resource-intensive, labor-intensive and capital-and technology-intensive. based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TC index) analysis of Chinese current export structure, we concluded that Chinese export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a relatively small proportion of resource-intensive products but also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t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accounted for a larger proportion, showing a more a stro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proportion of capital-and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 has increased steadily, and is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to comparative advantage by the change. Based on this fact, the upgrade of Chinese export mix factors affecting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at the escalation of Chinese export mix there are four major reasons:Chines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facto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exchange rate changes.
     Although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dustry has been significant progress, but we should see tha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still faces some problems, particular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8 global economic crisis,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dustry has suffer a huge impact on industry, specifically the performance of for the continuous decline in exports, the main trading partners for Chinese anti-dumping and countervailing investigations continued, serious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dustry. However, with the exporting country for Germany,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exports have been affected significantly l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hinese export structure, including optimize the factor endowments, promo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engthen guidance in terms of foreign investment,and then provide some put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hinese export structure.
引文
1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21-26
    2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42-47
    3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J],《经济学(季刊)》2004年10月:28-54
    4许继琴,《出口商品结构理论综述》[J],《财贸经济》2005年第11期:99-101
    5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4-16
    6王坷,《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5
    7刘莹,《影响上海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7
    8金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J],《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期:82-85
    9顾国达、张正荣、张钱江,《汇率波动、出口结构与贸易福利——基于要素流动与世界经济失衡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52-59
    10曾铮、张亚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36-47
    11贾杉、甘子夏,《比较优势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1992-2007》[J],《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4期:27-33
    12魏浩、毛日升、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第11期:21-33
    13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29-35
    14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J],2008年第10期:17-31
    15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J],2003年第7期:40-47
    16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79-92
    17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8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3-15
    19 Chenery, H.B and M.B.Runo.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8-51.
    20 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Boston:McGraw-Hill,1996
    21刘莹,《影响上海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2俞萌,《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25-28
    23曾铮、张亚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36-47
    24土豆效应又称‘土豆悖律”,是指在大萧条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和销售
    25马涛,《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对策》fJl,《国际贸易》2009年第7期:16-19
    26彭衡,《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研究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月:28-29
    27郭丽,《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9年第7期:65-66
    28冯骥.《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6期:99-100
    29徐正华、何建华,《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249-252
    30钟懿辉,《关注与应对贸易摩擦》[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12月:86-89
    1.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3.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4-16
    4.许继琴,《出口商品结构理论综述》[J],《财贸经济》2005年第11期:99-101
    5.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21-26
    6.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42-47
    7.鞠建东、林毅夫、王勇,《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J],《经济学(季刊)》2004年10月:28-54
    8.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2001年10月:20-44
    9.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1期:9-13
    10.林林、周觉,《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6期:14-20
    11. DaniRodrik,《中国的出口有何独到之处?》[J],《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20-30
    12.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31-43
    13.孙旭、颜敏,《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结构的统计描述》[J],《人口与发展》,2009 年第3期:44-48
    14.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3-15
    15.金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J],《改革与战略》2004年第1期:82-85
    16.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J],《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44-49
    17.詹晓宁、葛顺奇,《出口竞争力与跨国公司FDI的作用》[J],《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19-25
    18.王维国、颜敏,《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与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9月:63-70
    19.彭红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84-86
    20.魏浩、毛日升、张二震,《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第11期:21-33
    21.周松兰,《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国际比较——基于传统差别化与替代弹性视角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23-32
    22.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70-80
    23.洗国明,《中国出口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J],《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45-48
    24.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5.冯骥,《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6期:99-100
    26.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J],《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22-25
    27.黄永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2期:377-396
    28.胡均民,《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外贸结构升级》[D],长沙:湖南大学,2006
    29.马涛,《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及对策》[J],《国际贸易》2009年第7期: 16-19
    30.彭衡,《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研究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1月:28-29
    31.郭丽,《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9年第7期:65-66
    32.徐正华、何建华,《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249-252
    33.俞萌,《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25-28
    34.顾国达、张正荣、张钱江,《汇率波动、出口结构与贸易福利——基于要素流动与世界经济失衡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52-59
    35.封思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44-56
    36.曾铮、张亚斌,《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世界经济》2007年第5期:36-47
    37.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J],2003年第7期:40-47
    38.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29-35
    39.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17-31
    40.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79-92
    41.贾杉、甘子夏,《比较优势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1992-2007》[J],《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4期:27-33
    42.王坷,《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5
    43.刘莹,《影响上海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7
    44.ROMER,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M] Boston:McGraw-Hill,1996
    45.Guzin Erlat, Haluk Erlat, Do Turkish Export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Respect to the European Union Market,1990-2000[J].Topics in Middle Eastern and North African Economics, Electronic Journal,2005
    46.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The Manchester School,1965.33(May):99-123
    47.Chenery,H.BandM.B.Runo.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Polic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8-51.
    48.Calvo.G.and Wellisz, International Factor Mobility and National Advantag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3.14:103-114
    49.Helpman,E.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rom Fourteen Industrial Countries [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7.1:62-81.
    50.Krugman.P.R.A Model Innovation,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Incom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Vol.87.
    51.Krugman.P.R.Scale. Economic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Vol.70
    1. http://comtrade.un.org
    2. http://www.sts.org.cn/(中国科技统计网站)
    3. http://www.stats.gov.cn/(国家统计局网站)
    4. http://www.mofcom.gov.cn/(商务部网站)
    5. http://www.lib.swufe.edu.cn/bgs/zjtj.htm(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