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廓清网络期刊媒介的演化轨迹,以及网络期刊形成的社会内在需求和媒介技术演化的外在动力,梳理了媒介载体形态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第一份网络期刊是1991年9月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OCLC共同开发的《最近临床实践联机杂志》(The Online Journal of Current Clinical Trials),中国第一份网络期刊是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向全球发行的《神州学人》;所选择的典型案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创刊于2003年7月,确认为中国高校最早的原创型网络期刊。研究结论认为:网络期刊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著作权问题、盈利问题、阅读习惯和长久保存性等问题,网络著作权问题源于对网络期刊媒介载体的定位和著作权主体的模糊;学术类网络期刊,在增加期刊影响力的同时,提升了网络期刊的整体实力,并间接扩大了印刷版期刊的学术地位;媒介载体形态的发展轨迹并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新旧媒介形态将会表现出共存、互补和比翼齐飞的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轨迹下,“无纸社会”尚遥遥无期。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trace of on-line journal change, and the require of inner-social need and the outer-power which develop the media technology the author of article made the process of media history perceptively. Through System Approach, classical sample analyze, the research resultants show that: the first online journal of the world is The Online Journal of Clinical Trials developed by AAAS and OCLC in September 1991. The first online journal in China is China Scholars Abroad in January 1995. The Online Edition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Journal is chosen for sample analys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are: the copyrights, reading habits and earning are the biggest block on the way of on-line journal. The unclear definition of copyrights owner is considered as the root of this problem. Online academic journal not only enhance the power of journal but enlarge its fame, also the academic level. And the trace of media development is not newer one replace the older one, but coexist during a rather long period. Paperless society can not be seen in a short time.
引文
[1] 许清茂.杂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P10-12
    ⑥ 署名为“爱汉者”。
    [2] 匡文波.电子出版物及其最新制作技术.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1.P1
    [3] 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P13
    [4] 匡文波.电子出版物及其最新制作技术.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1.P1
    [5] 谢新洲,宋安莉,张永宏.网络出版及其经营管理.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3.p4
    [6] 谢新洲,宋安莉,张永宏.网络出版及其经营管理.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3.p4
    [7] 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2
    [8][9] 朱尧玲,王先礼。杨祖国.电子期刊信息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p1
    [10] 朱尧玲,王先礼。杨祖国.电子期刊信息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p1
    [11] 朱尧玲,王先礼。杨祖国.电子期刊信息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p1
    [12] 李爽.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利用.情报资料工作.2001(2).42-43
    [13] 刘锋,李洁.电子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异同论.情报科学,2001 7,第19卷第7期,731-734
    [20] 杜文涛,赵军平、网络传播与期刊现代化.网络传播研究(第四界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7
    [14] 周蔚华.从出版发展历程看出版功能转换.出版发行研究,2006.4.23-25
    [15] 钱国富 林丽.开放期刊(Open Journals)及其影响研究.图书情报.2005.1.38-39
    [16] 曹聪.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重读《科学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华读书报,2004-04-14
    [17] Bethesda State on Open Access Publishing, 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bethesda.htm 2004.10
    ⑦[7]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11年的威廉皇家学会。目前,该学会下设生物和医学部、化学、物理和技术部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部.拥有80个研究所。目前拥有约12000名雇员,这其中有3500名科学家。除此以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马普各个研究所里进行科研工作。马普学会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研究组织。主要任务是支持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支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与高等院校合作并向其提供大型科研仪器。学术带头人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18] 乔冬梅.国外学术交流开放存取发展综述.图书情报工作2004,(11):74-77
    [19] 赵大良,学报开放阅读的观实分析.http://www6.bulo.163.com/post/article.jsp?articleid=-bf7S-x615pB&pageid=3
    [20] 董颖.张世平.刘目生.那春光.开放存取研究综述.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12.6
    [22] 何英,李玉琪,付蓉.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193-194
    [23] 沈德发,寇周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的信息密度及其经济分析.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1):84-86.
    [24] 颜志森,张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以来载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4(3):373-377.
    [25] 同24
    [26]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165-168
    [27] 同24
    [28] 陈香珠.2000—2004年《当代财经》载文、作者及引文统计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9:118-120
    [30] 黄铭锋.浅谈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情报探索,第1期(总第89期).2004.3.http://www.fjinfo.gov.cn/publicat/qbts/041/14.htm
    [31] 工程技术.博狐中国.http://www.bohuw.com/IT/200611/1486.htm. 2006-11-25
    [32] 陈进元.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33] 著作权的内容.新浪网, 2006.08. http://edu.sina.com.cn/exam/2006-08-22/152051324.html
    ⑧ 被称为“国内首例网站以诉讼方式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上海榕树下计算机有限公司起诉中国社会出版社侵犯著作权一案就是典型的一例“下网”类侵权。原告榕树下公司称被告中国社会出版社未经原告同意,在其《网络人生系列丛书》中的《烛光夜话》、《寂寞如潮》、《爱若琴弦》、《幽默男女》、《网事悠悠》等书中擅自收录了原告享有专著版权的《我的轻舞飞扬》等9篇文章,侵犯了其专有出版权。请求法院判定: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承担诉讼费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0年12月审理此案认为,著作权法同样调整和保护网络作品的使用权利。而被告中国社会出版社为能提供其丛书作者早于原告取得了本案涉及作品合法授权的证明,未尽合理审查的注意义务,其出版“丛书”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应承担相应得法律责任。
    [34] 曹春晖,何晓华.印刷型期刊的发展前景.期刊工作与二十一世纪——全国图书馆第七次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物价出版社,P199
    [35]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10829/209642.shtml
    [1] 许清茂.杂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
    [2] 匡文波.电子出版物及其最新制作技术.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1
    [3] 谢新洲,宋安莉,张永宏.网络出版及其经营管理.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3
    [4] 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5] 朱尧玲,王先礼。杨祖国.电子期刊信息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6] 杜文涛,赵军平.网络传播与期刊现代化.网络传播研究(第四界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7
    [7] 陈进元.科技期刊著作权讲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
    [8] 曹春晖,何晓华.印刷型期刊的发展前景.期刊工作与二十一世纪——全国图书馆第七次期刊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物价出版社,1999
    [9] 陈燕,赵藏赏.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与分离.网络传播研究(第四界全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7
    [1] 李爽.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利用.情报资料工作.2001(2).
    [2] 刘锋,李洁.电子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异同论.情报科学,2001-7,第19卷第7期
    [3] 周蔚华.从出版发展历程看出版功能转换.出版发行研究,2006.4.
    [4] 何英,李玉琪,付蓉.科技期刊的信息密度.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
    [5] 沈德发,寇周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的信息密度及其经济分析.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1)
    [6] 颜志森,张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以来载文、作者和引文的统计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4(3)
    [7] 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3)
    [8] 陈香珠.2000—2004年《当代财经》载文、作者及引文统计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9
    [9] 黄铭锋.浅谈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情报探索,89(1).2004.3.
    [10] 刘铮.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2001.武汉大学
    [11] 刘艳.网络环境中的学术期刊发展研究2002.北京印刷学院
    [12] 王博文.网络媒介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思考.2004.吉林大学
    [13] 甘立泉.关于网络版权保护的若干思考.中南大学
    [14] 陈燕,赵藏赏.网络期刊与传统期刊的融合与分离.编辑之友,2001.01
    [15] 黄铭峰.浅谈网络电子期刊的发展.情报探索,2004.3
    [16] 刘冬梅.论网络期刊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现代情报,2005.9
    [1] 工程技术.博狐中国.http://www.bohuw.com/IT/200611/1486.htm
    [2] 著作权的内容.新浪网,2006.08.http://edu.sina.com.cn/exam/2006-08-22/152051324.html
    [3] 文献评价研究中心http://211.151.91.79/oldcnki/wxpj/index4.htm
    [4] 中华印刷通史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g-history/gb_12/08_2.htm
    [5] 中华印刷之光http://www.cgan.net/book/books
    [6] 文化用品发展史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
    [7] 新语丝http://xys.freedns.us/xys/magazine/GB/2001/xys0110.txt
    [8] 大中华印艺网http://www.cgan.net/
    [9] 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10]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ww.wanfangdata.com.cn/
    [11] 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www.ssreader.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