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宪法基本权利之一,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是一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当前形势下,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实践中冤案、错案屡有发生。虽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历次整顿,但生效甚微。本文将采用模式归纳法、历史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宪法条款之实施作一个检视,以期反思现有问题并寻找症结所在。
     本文认为:在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实施过程中,我国采用了一种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主导的人身自由保护模式。在实践中这一模式出现了部分失灵。根本原因在于在我国宪法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各权力之间较难真正做到有效制约。而通过加强权利对权力的制约,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模式之不足,完善对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保护。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权,其中在第2款详细规定了逮捕的实施条件。从形式上来看,宪法人身自由保护条款属于我国宪法中较为少见的“完整法规范”,明确设定了义务、提出了要求,具备了直接适用的条件。从内容上来看,宪法人身自由条款的三款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构筑了我国人身自由保护的基本框架制度。在人身自由保护方面,我国宪法条文体现出了通过制约权力来保护人身自由权的自由观,并以逮捕措施为中心来构建人身自由保护制度。通过对宪法条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宪法采取了一种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人身自由保护模式,寄希望于通过合理配置刑事追诉权并形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来实现对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保护。这是一种以权力为中心、权力主导下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公民和被追诉人权利被置于次要地位、被动地位。
     《刑事诉讼法》以立法的形式实施了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宪法条款。《刑事诉讼法》以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为目的,人身自由保护作为基本人权属于《刑事诉讼法》的双重目的之一。人身自由不但是刑事被追诉人重要的诉讼权利,也是公民最重要的宪法基本权利之一。我们应从宪法的视角出发来正确处理这双重目的之间的关系,在二者发生冲突时作出正确的取舍。刑事诉讼法以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为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框架下,被追诉人的人身自由保护格局可以归纳为是:三机关分工负责和两节点的配合与制约,辅之以对被追诉人若干权利的配置。三机关的分工负责是制约的前提,也是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的基本环境。在这一前提下,刑事诉讼在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以及检察机关与法院之间这样前后相衔接的两个机关和两个阶段上形成了配合与制约。而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保护主要就在这两个节点、三个机关的制约中来实现。要正确理解配合与制约。配合和制约都要求是在制度和法律框架之内来完成,不能无限制的制约,也不能无原则的配合。这种配合应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具体的,主要应从立法和权力配置方面来理解而不应过多纠缠于具体的执法层面,主要意指和表现为三机关共同的诉讼目的和任务,未必有意在具体制度中来一一落实。可见,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宪法条款所规定的人身自由保护制度也是采取了以权力制约权力为主、以被追诉人的权利制约国家权力为辅的模式。
     我国立法所确立的人身自由保护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冤案、错案说明我国在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实践中,侵犯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违法逮捕和拘留、超期羁押、错判羁押,以及非法搜查、刑讯逼供等。考察赵作海等典型案例我们发现两个重要的现象:在大多数的错案中都存在检察机关反复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情况,而且在很多错案中都出现了审判中案件被反复发回重审的情形。这些现象反映了公检法机关对于案件认定的不一致,体现了相互之间的制约。但在几乎所有这些案件中,我们又都能看到所谓“有关部门”的协调,而上述错案都是在反复胶着之后经过协调被定案的。反思错案的发生,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说还是我国现行人身自由保护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模式与宪法民主集中制原则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导致其制约功能和效用很难真正发挥。而这一模式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包括权利配置不足,以及权力分工不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权力平行配置,其结果是弱化了法院的司法权而使得诉讼的重心前移到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头重脚轻。现有制度和模式注重对逮捕等强制措施的决定权的制约,忽视了逮捕后的羁押问题上的制约。而本该负有监督权的检察机关对发生于其他国家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权限范围内的强制措施和羁押的适用,既缺乏对监督权的配套制度的保障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去主动监督。权利配置不足,导致权利的主动性无法发挥,权利主体只是“被”保护的对象,当权力之间无法形成有效制约甚至权力之间出现妥协和交易的时候,权利无法参与其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政法委等协调机构的存在使得刑事诉讼中的公检法三权事实上发生了融合,只重配合不重制约。而当制约失灵的时候,被追诉人人身自由自然也得不到保护。
     域外国家和地区在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做法。通过对其制度的考察及对近期一些国家刑事司法改革动向的考察,我们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域外国家和地区在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方面往往是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协同保护,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与权利制约权力模式并举。而在权力制约权力的过程中往往较为注重司法权对其他权力的制约作用。
     为了确保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对现有的人身自由保护模式加以改造。我国现有被追诉人人身自由保护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权力的分配和制约,但囿于配套制度和现实环境的条件限制,其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功能难以真正发挥。对于当前我国人身自由保护领域反映出来的问题,学者和实务人员作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种种改进方案,但这些措施和方案多是针对局部性的特定问题提出的,没有对我国人身自由保护的模式进行整体上的反思,这大概就是被追诉人人身自由权难以落实的真实原因。模式的问题必须靠模式来解决。有鉴于此,可以考虑在现有模式下加大权利的内容和比例,通过扩张权利来实现对权力的制约,直接实现对权利的保护。权利与权力为法的基本要素。权利相对于权力具有本源性,这决定了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本方面应当是权力服从权利、权利控制权力。权利与权力之间具有相互转化和此消彼长的关系,权利的扩张必然会导致权力的限缩。权利与权力关系的上述基本内容决定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当然,从总体上来看,权利与权力之间应当保持均衡。
     综上,本文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确保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的有效实施,实现被追诉人人身自由的全面直接保护:赋予公民以发动人身自由保护模式的权利,完善人身自由保护模式的启动机制;强化公民权利对人身自由保护模式的干预能力,规范人身自由保护模式的合理正常运作;建立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尤其是宪法权利救济机制,以确保权利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进一步合理分配权力以形成权力间的有效制约。随着这一模式在运行机制和内容上的完善,随着被追诉人权利范围的扩大、权利保障的强化,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会是导致相对的国家追诉权力受到更多的限制,公检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整体性收缩,权力被压缩,那么相应的政法委等相关部门可运作的空间也就随之缩小,权力滥用的危害自然也会减少。这一新模式对现实同样有其针对性和适用性。
Personal freedom is a fundamental civic right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ule of law in every country. Under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of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which often cause unjust and misjudged cases in practice. Although rectified for many times by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it’s hardly effective.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reconsid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through examin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are used here, such as the induction of models, historical analysis, cas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urrent model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of our country is mainly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which is power oriented. In practice this mode sometimes does not function properl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strict effectively between different power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The current model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strengthening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rights.
     Article 37 of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a stipulates the rights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citizens, and the conditions of arrest are clearly stipulated in Clause 2. In terms of form, the clauses of the Constitution provide a rare vollstandige Rechtsnormen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and stipulate obligations and requirements, which is capable of direct applic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 the three clauses under the Article of personal freedom in the Constitu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construct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The terms in the Constitution try to protect personal freedom through restriction of power, and construct the protecting system of personal freedom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arre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uses of the Constitution, we can tell that the Constitution adopts a protection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and hopes to protect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by allocating the power of national prosecution reasonably and forming a mutual restriction within the powers. This is a model centered with power and oriented by power, within which the rights of the citizen and the accused are reduced to a secondary and passive status.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put the clauses of protecting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n the Constitution into effect through legislative form. Its main purposes are punishment of crime and assurance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a fundamental human right, belongs to one of the purposes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Personal freedom is not only a litigation right of the accused,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rights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urposes should be handled properly from the co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o that right choice can be made when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m. In this framework of this principle, the pattern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can be reduced to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and restriction within the three institution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he Procuratorate and the Court, supplemented by allocation of rights of the accused. The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premise of restric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Under this premise, coordination and restriction can be achieved between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d the Procuratorate and between the Procuratorate and the Court.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s mainly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Allocation and restric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properly. They should be accomplish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and law, and should not be extended to the extreme. The allocation should be done at the macro level instead of micro or specific level. In other words, the allocation should be done at the level of legislation and power instead of the level of law enforcement, driving at the mutual judicial purpose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instead of being put into practice in specific systems. It is thus clear that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also adopts the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supplemented by restriction of the national power with the rights of the accused.
     In practice, the model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established by the legisl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 constant occurrence of unjust and misjudged cases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and insufficiency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n practice, violation of the rights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s mainly show in the forms of illegal arrest and detention, detention beyond the legally prescribed limits, detention caused by erroneous judgement, illegal search and extorting confessions by torture. Two important features are found in cases like that of Zhao Zuohai. One is that most misjudged cases were repeatedly returned to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for 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at many misjudged cases were remanded for retrial. Both these features represent the discordance and restriction between the three institutions. However, in almost all these cases, the coordina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is observable, and the above mentioned misjudged cases were all concluded through repeated coordinati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misjudged cases is that there is still some discordance between the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and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tic centralism of the Constitution, which influe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strictive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l per se also has some defect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allocation of rights and imperfect 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criminal procedure, the power allocation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is parallel, resulting in an imbalance, weakening of the judicial power of the Court and putting emphasis on the previous phases of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The current model and system put emphasis on the restriction of power of decision on arrest and other coercive measures, while ignoring the restriction on detention after arrest. The Procuratorate, which should have taken the responsibility of supervision, lacks security of supporting system and sufficient motivation to supervise other national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coercive measures and detention within the power limit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Insufficiency of allocation of rights results in loss of initiative of rights, and the subject of rights becomes an object under protection. When there is no effective restriction between the powers, and even compromises and transactions begin to appear, it is difficult for rights to become a part of them and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In practice, coordinating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Politics and Law Committee attach importance to allocation instead of restriction, thus blending the power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in criminal procedure. When the restriction does not function properly,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of course can not be protecte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formed their own practice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ir systems and the Criminal judicial reforms of some countries, we may get some enlightenment.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ten carry out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through combin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and adoption of the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and the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rights. In the procedure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power,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triction of judicial power on others.
     To ensure effective enforce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clauses on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the current model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should be improved. The feature of the current model of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of our country is its emphasis of alloc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power, but due to the limit of the supporting 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s difficult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Regarding the problems reflected i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in our country, the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have given detailed analysis and proposed many schemes for improvement, but most of them are directed at localized specific problems, and there is still no profound consideration on the whole about the model of protection of personal freedom, which is probably the real reasons why the personal freedom of the accused is difficult to get enforcement. The problem of model should be solved by another model. On this account, we can consider increasing the content and percentage of rights in the current model, and achieve protection of rights through restriction of power by extension of rights. Rights and power are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law. Rights are the ultimate source of power, which determines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 to be that power should submit to and controlled by rights. Rights and power are mutually transformable and when one grows, the other would reduce. The above mentio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 shows that the model of restriction of power with right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Of course, on the whole there should be a balance between rights and power.
     To sum up,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nforce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accused in our country should be improved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give the Citizen the right to initiate the protection model of personal freedom and improve the initiative mechanism of the protection model; consolidate the intervention capacity of the civic rights on the protection model of personal freedom and guarantee the proper operation of the protection model of personal freedo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remedy mechanism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especially the remedy mechanism of the rights of the Constitution, to ensure effective restriction of rights on power; improve the allocation of power to form effective restrictions between powers, etc. With the perfec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content of the model, enlargement of the scope of rights of the accused and consolidation of security of the rights, the power of national prosecution will be given more restriction, and the power of the three institutions will also reduce on the whole. When power is reduced, the relative departments such as the Politics and Law Committee will have less operational space accordingly, and the harm of power abusiveness will also reduce naturally. The new model has its pertinence and applicability in reality.
引文
1何勤华:《何谓法学的中国化》,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2期,第5-6页。
    2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自序第8页。
    1相关案情参见中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及人权保护项目课题组编:《刑事诉讼中若干权利问题立法建议与论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49-257页。
    2《“真凶”现身三年后,“杀人犯”仍在蹲大狱》,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3日第8版。
    3《赵作海家乡又出错案5农民蒙冤3年》,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9日第A18版。
    1童之伟:《从若干起冤案看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1参见刘宪权:《“疑罪从轻”是产生冤案的祸根》,载《法学》2010年第6期。
    1参见严励:《地方政法委“冤案协调会”的潜规则应该予以废除》,载《法学》2010年第6期;陈卫东:《“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2参见周长军:《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李春刚:《刑事错案基本问题研究》,2010年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参见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1期。
    4参见刘仁文:《冤案是如何酿成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参见黄河、卢宇蓉、吕卫华:《证据监督与防范刑事错案》,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1期。
    6参见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7参见王永杰:《易发生、难纠正:我国冤案运行机制的社会学考察》,载《犯罪研究》2010年第6期。
    8参见董坤:《侦查程序视角下的冤案成因分析——情绪化民意对侦查程序的渗透和影响》,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参见孙健、邹绯箭:《错案发生的经济学分析与纠正机制设计原则探讨》,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10参见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11参见熊秋红:《冤案防范与权利保障》,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12参见刘仁文:《冤案是如何酿成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李永升:《杜绝死刑冤假错案十论》,载《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等。
    1参见曾天:《检察机关在预防刑事错案中的角色与职责》,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4期。
    2参见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选择与完善》,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期。
    3参见林莉红、邓刚宏:《审前羁押期间被羁押人权利状况调查报告》,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
    4参见蒋石平:《论我国刑事程序的“行政化”倾向——以未决羁押制度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5参见江涌:《未决羁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参见秦宗文、朱昊:《强制措施外部控制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9期。
    7参见隋光伟:《羁押前逮捕程序的应然之意——国际法律文件中的逮捕原则》,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
    3期;王汀滢、陈永生:《论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参见刁振娇:《羁押场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宪法反思》,载《法学》2010年第8期;谢佑平:《被羁押者人身危险的制度防范》,载《法学》2010年第8期。
    9参见房国宾:《审前羁押替代措施之理性分析》,载《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10参见马映天:《对我国刑事审前羁押措施司法控制的探讨》,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参见陶芳德、王雷:《我国刑事强制措施适用现状及完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6期;
    11参见钟朝阳:《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载《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2参见刘春兰、张庆宇:《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与权利救济研究——以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为蓝本》,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13参见王彦学:《隐性羁押论——所外强制措施适用异化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1参见郑旭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陈瑞华:《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5期;汪建成、杨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论》,载《证据学论坛》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陈永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等。
    2参见岳悍惟著:《刑事程序人权的宪法保障》,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韩阳著:《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林劲松著:《刑事诉讼与基本人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童之伟:《从若干起冤案看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陈瑞华:《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周伟:《公民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载《法学》2003年第7期;周伟:《论刑事司法权利的宪法保护》,载《政法论坛》第6期,等。
    3参见蔡定剑:《冤假错案与人权保障》,载《法学》2000年第4期。
    4参见周伟:《保护人身自由条款比较研究——兼论宪法第37条之修改》,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4期。
    5参见郭延军:《地方“一把手”不可公器私用违法止“谤”———评山西稷山“诽谤”案的侦检审》,载《法学》2007年第6期;郭延军:《地方“一把手”应认真看待公民宪法权利———评秦中飞编发短信被拘案的起落》,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6参见朱晓青、柳华文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朱晓青著:《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岳礼玲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等。
    7参加李训虎:《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变迁考察》,中国人民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李训虎:《割裂下的融合: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解读》,载《法学家》2009年第3期。
    8参见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载《法学》2003年第7期;王戬:《宪政体制下的刑事诉讼:权利维度的思考》,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参见夏红:《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类型分析》,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有关代表性著作可参见李步云:《论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李步云:《论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许显明、曲相霏:《人权主体界说》,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2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1982年11月2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3许崇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页。
    1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1982年11月2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2对于“人身自由”的名称各国用语并不统一,如英语国家中习惯以Individual或liberty来指代。但人身自由权无疑是古典的公民和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普通法传统的民主国家在谈及基本权利时其实很少有人真把社会和经济权利看作基本权利的。见[英]A.W.布拉德利、K.D.尤因著:《宪法与行政法》第14版(下册),刘刚、江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4页。
    1肖蔚云等著:《宪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2三浦隆著:《实践宪法学》,李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3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1吴庚著:《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2-353页。
    1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1哈耶克的意思,亦即一个人的自由所要求的不是他人某种方式的积极的作为,而是他人的不作为,称为negative freedom,国内常译为“消极性自由”,本处从邓正来译法。
    2 [英]以赛亚·伯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页、第244页、第189页。
    3 [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许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4 [英]戴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页。
    5 Henry Campell Black, M.A: Black`s Law Dictionary(5th ed),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1979. pp827.
    6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94页。
    7三浦隆著:《实践宪法学》,李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第116页。
    1 [日]芦部信喜著:《宪法》(第三版),林来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中谈到这一问题也均做相同处理。
    1 [宋]张邦基等撰:《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61页。
    1 Bill. J. A. and R. L. Hardgrave, Jr.(1973),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Quest for Theory. C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p28.转引自[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 [美]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第7页、第5页。
    2 [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3 Deutsch. K. (1952). On communic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6: 360-361.转引自[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1 [美]杰弗里·庞顿,[美]彼得·吉尔著:《政治学导论》,张定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2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1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第265页。
    1 [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2 Deutsch. K. (1952). On communic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6: 362-363.转引自[美]沃·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6页。
    1 [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1 [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2 [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5-146页。
    1 [美]达玛什卡著:《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7页。
    1 [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1 [日]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相关论著如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等。
    3 Herbert Packer,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11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 (1964).
    4 John Griffiths, Ideology in Criminal Procedure, 79 Yale Law Journal 359 (1970).
    1参见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07页。
    1这一合作性司法的提法与国外的恢复性司法运动形成了呼应。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泽赫(Howard Zehr)这样定义恢复性司法:“恢复性司法最大程度上吸纳特定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参与司法过程,以求共同地确定和承认犯罪所引发的损害、由该损害所引发的需要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责任,进而最终实现对损害的最大补救这一目标。”参见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载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2参见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7-59页;[美]达玛什卡著:《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刑事诉讼模式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帕克语,见Herbert Packer,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113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 (1964).
    1 [美]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1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2 [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学概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76页。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19页。
    2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68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47页。
    4 [古罗马]西塞罗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5 [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258页、第208页。
    1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6页。
    2这并不是一种很严谨的分类,而只是把英美国家和我国作为比较的两极来定位欧洲大陆法国家,仅此而已。
    3 [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等编著:《宪法》(上册),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1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
    1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4页。
    1蔡定剑著:《宪法精解》(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34-235页。
    1参见杨宜默:《民国时期的“人身保护法”》,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
    1参见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办,第375页。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命令第5五号》1934年2月9日,见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肖蔚云著:《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页。
    1参见童之伟主编:《宪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5页。
    2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1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6页。
    2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原书第21版),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1 [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王志华、崔熳、丛凤玲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15页。
    2 [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9页、第12-13页。
    3 [日]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4 [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第399页。
    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第7页。
    1肖蔚云著:《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第81-82页.。
    1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原书第21版),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1《赵作海案再曝“留有余地”潜规则》,载《法制日报》2010年05月13日第4版。
    2参见王彦学:《隐性羁押论——所外强制措施适用异化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3参见刘品新主编:《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182页。
    
    1当然也有人指出,检察机关是在接受案件材料审查认可之后才正式立案,如果认为案件有疑问都会直接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而这一期限不计算在检察机关办案期限之内,所以超期少。
    2王生今,杨旺年:《刑事错案及相关问题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张军著:《刑事错案研究》,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张远南:《刑事错案辨析》,载《海南人大》2006年第3期。
    3王晓霞:《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下。
    4陈碧:《刑事错案的标准:案件程序上是否存在错误》,载何家弘主编:《三人堂与群言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8页。
    5龚举文,陈运生:《论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
    6于伟:《错案标准的界定》,载《法学》1997年第9期。
    7陈学权:《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8刘品新主编:《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1刘品新主编:《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第223页。
    2 Arye Rattner, Convicted but Innocent Wrongful Conviction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12 L & Hum. Behav. 283, 291(1988).
    1 [德]托马斯·魏根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比较法评述》,樊文译,载[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第262页、第263页。
    1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司法裁判为中心”》,载《法学》1999年第12期。
    2陈瑞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2年夏季号。
    1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2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页。
    1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的假设与求证》,载《法学》1995年第4期。
    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9-70页。
    1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2这几个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案前调查、立案、侦查、审理、判决等几个阶段。
    3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原书第21版),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1 S.H.Bailey, et al, Smith, 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 System, Sweet & Maxwell, 2002, p.790.
    1 [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1参见[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等编著:《宪法》(下册),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0页。
    1在法国,司法警官属于警察的一种,属于警察系统。
    2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1至少在理论上讲,逮捕令只能在侦查已经完成而且司法人员已经做出起诉决定之后签发,诉讼的开始要么是从法院传唤开始,要么是从治安法官应申请签发逮捕令开始。参见[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2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
    3 S.H.Bailey, et al, Smith, 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 System, Sweet & Maxwell, 2002, p.826。
    1 Holgate-Mohammed v Duke, appeal cases, Appeal Casese 1947, p437.
    2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3 M. McConville, et al, The Case for the Prosecution, Routledge, 1991, p.39.
    4为了保证警察的有效执法,最高法院在1968年的特里诉俄亥俄州(Terry v. Ohio, 392 U.S.1)案中允许警察在没有“可能理由”的情况下对当事人进行短暂的截停和拍身搜查(Stop and Frisk),以核实其身份、要求其澄清可疑行为、并确认其身上是否藏有武器等。这只需要满足“合理怀疑”(Reasonable Suspicion)的证据标准即可,而合理怀疑的标准要低于可能理由。
    5 Sponelli v. United States, 393 U.S.410(1969).
    6 Illinois v. Gates, 462 U.S.213(1983).
    7如有学者言,“最高法院自20世纪70年代后越来越倾向于给予警察较大的权力,而不是充分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参见马跃:《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8 Payton v. New York, 445 U.S.573(1980).
    9 United States v. Watson, 423 U.S.411(1976).
    Weeks v. United States, 232 U.S.383(1914).
    2 Mapp v. Ohio, 367 U.S.643(1961).
    3见大阪高判昭和50(1975)年11月19日判例时报第813号第102页。
    4见最判所昭和30(1965)年12月14日判集第9卷第13号第2760页。
    5 [日]三浦隆著:《实践宪法学》,李力、白云海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1 [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原书第21版),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1页。
    1 Yick v. Hopkins, 118 U.S.356(1886).
    2 [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7页。
    2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3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1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2 R v. Scaife, 10 L. J. M. C144, 1841.
    3 Home Secretary v O`Brien, Appeal Cases 1923, p603.
    4 [英]A.W.布拉德利,K.D.尤因著:《宪法与行政法》(第14版)下册,刘刚、江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03-804页。
    5 [英]A.W.布拉德利,K.D.尤因著:《宪法与行政法》(第14版)下册,刘刚、江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04页。
    6 Catherine Elliott and Frances Quinn, English Legal Syste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6, p.254-255.
    1 R v Offen, Weekly Law Report, Vol.1, 2001, p253.
    2 A and Z and others v.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2004)。
    3 Mcintosh v. AG for Scotland.。
    1 [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 Hill v Chief Constable of South Yorkshire, All England Reports Vol.1, 1990, p1046.
    3 Christie v Leachinsky, Appeal Casesea, 1947, p573.
    4 Edwards v DPP,[1993]97 Cr App R, p301.
    5 R v Fulling,[1987]QB 426.
    1 Powell v. Alabama, 287 U.S.45(1932).
    2 Johnson v. Zerbst, 304 U.S.458(1938).
    3 Gideon v. Wainwright, 372 U.S.335(1963).
    4 Argersinger v. Hamlin, 407 U.S.25(1972).
    5 Miranda v. Arizona, 383 U.S.436(1966).
    6判例认为,不告知供述拒绝权不违宪,最判昭和25(1950)年11月21日刑集第4卷第11号第2359页。
    1 [日]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2 ALL England Report 193.
    3 Wershof v Metropolitan Commissioner, All England Report Vol3, 1978, p540.
    4 R v DPP, ex p Duckenfield, Weekly Law Report Vol1, 2001, p55.
    1金邦贵主编:《法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页。
    1金邦贵主编:《法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2 Robin Auid, Review of the Criminal Courts, The Stationary Office, 2001, Chapter 8.
    3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 [德]伯阳著:《德国公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2 [德]伯阳著:《德国公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3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4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4-235页。
    1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3页。
    2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45页。
    3 [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31页。
    4 [日]芦部信喜著:《宪法》(第三版),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第65页。
    5 [日]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6 [日]渡边洋三著:《日本国宪法的精神》,魏晓阳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40-41页。
    7 [日]宫泽俊义著:《日本国宪法精解》,董璠舆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1金邦贵主编:《法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2 [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王志华、崔熳、丛凤玲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3 [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王志华、崔熳、丛凤玲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1参见陈瑞华:《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4期;陈永生:《未决羁押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载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58页;吴丹红:《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谢佑平:《被羁押者人身危险的制度防范》,载《法学》2010年第8期,等。
    1 [英]戴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3页。
    2参见童之伟:《再论法理学的更新》,《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3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2页。
    1童之伟:《论宪法学新体系的核心范畴》,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
    2有学者从基本权利的三个权能——防御权能、受益权能、救济权能——与权力对应的义务的角度来分析权利对权力的制约,详见菅从进著:《权利制约权力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357页。
    3中国政府于1998年10月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但至今尚未批准加入。
    1这一数据共统计了156个国家的宪法,资料截止日期为1976年3月31日,见[荷]亨克·范·马尔塞文,格尔·范·德·唐著:《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2详细论证可参见童之伟:《再论法理学的更新》,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3林喆著:《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修订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1相关论述详见郭道晖著:《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 [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7页。
    3 [英]以赛亚?伯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1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页。
    1童之伟:《论宪法学新体系的基石范畴》,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
    1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1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提》,转引自顾昕:《以社会制约权力——托克维尔、达尔的理论与公民社会》,载《公共论丛》1995年第1卷。第148-167页。
    1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279页。
    1郭道晖著:《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第234页。
    2林喆著:《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修订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5页,第230-260页。
    1叶皓著:《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14页。
    1《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
    1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 [英]以赛亚·伯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2关于“流水作业”的提法可参见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载《法学》2000年第3期。
    1、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郑旭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3、杨宇冠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朱晓青、柳华文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实施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朱晓青著:《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岳礼玲著:《<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与中国刑事司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左卫民著:《价值与结构——刑事程序的双重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许崇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英]A.W.布拉德利、K.D.尤因著:《宪法与行政法》第14版(下册),刘刚、江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0、三浦隆著:《实践宪法学》,李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肖蔚云等著:《宪法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吴庚著:《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英]以赛亚?伯林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15、[英]约翰?密尔著:《论自由》,许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6、[英]戴维?M?沃克著:《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德]康拉德?黑塞著:《联邦德国宪法纲要》,李辉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8、[日]芦部信喜著:《宪法》(第三版),林来梵、凌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宋]张邦基等撰:《墨庄漫录过庭录可书》,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亚历山大等著:《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王听度、周序鸿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年版。
    21、[美]沃纳·塞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3、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5、[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6、[美]达玛什卡著:《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日]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卷(新版),丁相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9、李心鉴著:《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1、[古罗马]西塞罗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英]卡尔·波普尔著:《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蔡定剑著:《宪法精解》(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
    34、张晋藩著:《中国宪法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肖蔚云著:《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6、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9、[法]贝尔纳·布洛克著:《法国刑事诉讼法》(原书第21版),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1、[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张军著:《刑事错案研究》,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
    4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著:《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德]伯阳著:《德国公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日]渡边洋三著:《日本国宪法的精神》,魏晓阳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6、[日]宫泽俊义著:《日本国宪法精解》,董璠舆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47、林喆著:《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修订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8、郭道晖著:《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9、[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0、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第二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叶皓著:《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樊崇义等著:《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菅从进著:《权利制约权力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4、[荷]亨克·范·马尔塞文,格尔·范·德·唐著:《成文宪法——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林劲松著:《刑事诉讼与基本人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美]杰弗里·庞顿,彼得·吉尔著:《政治学导论》,张定淮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7、韩阳著:《被追诉人的宪法权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岳悍惟著:《刑事程序人权的宪法保障》,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9、马跃著:《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王兆鹏著:《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曾庆敏主编:《法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3、《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6、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王志华、崔熳、丛凤玲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伦朝平、甄贞主编:《附条件逮捕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刘品新主编:《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11、中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及人权保护项目课题组编:《刑事诉讼中若干权利问题立法建议与论证》,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2、金邦贵主编:《法国司法制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3、齐树洁主编:《英国司法制度》(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日]阿部照哉、池田政章等编著:《宪法》(下册),周宗宪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
    16、[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樊崇义等主编:《域外检察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何勤华:《何谓法学的中国化》,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2期。
    2、童之伟:《从若干起冤案看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5期。
    3、刘宪权:《“疑罪从轻”是产生冤案的祸根》,载《法学》2010年第6期。
    4、严励:《地方政法委“冤案协调会”的潜规则应该予以废除》,载《法学》2010年第6期。
    5、陈卫东:《“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6、周长军:《后赵作海时代的冤案防范——基于法社会学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7、王永杰:《易发生、难纠正:我国冤案运行机制的社会学考察》,载《犯罪研究》2010年第6期。
    8、熊秋红:《冤案防范与权利保障》,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4期。
    9、刘仁文:《冤案是如何酿成的?》,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0、董坤:《侦查程序视角下的冤案成因分析——情绪化民意对侦查程序的渗透和影响》,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1、孙健、邹绯箭:《错案发生的经济学分析与纠正机制设计原则探讨》,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12、李永升:《杜绝死刑冤假错案十论》,载《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13、曾天:《检察机关在预防刑事错案中的角色与职责》,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4期。
    14、黄河、卢宇蓉、吕卫华:《证据监督与防范刑事错案》,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11期。
    15、宋远升:《刑事错案比较研究》,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1期。
    16、何家弘:《冤假错案与人权保障》,载《法学》2000年第4期。
    17、李建明:《刑事错案的深层次原因——以检察环节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18、谢佑平:《被羁押者人身危险的制度防范》,载《法学》2010年第8期。
    19、刁振娇:《羁押场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宪法反思》,载《法学》2010年第8期。
    20、马映天:《对我国刑事审前羁押措施司法控制的探讨》,载《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1、隋光伟:《羁押前逮捕程序的应然之意——国际法律文件中的逮捕原则》,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22、王汀滢、陈永生:《论未决羁押的审查程序》,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3、钟朝阳:《论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载《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4、蒋石平:《论我国刑事程序的“行政化”倾向——以未决羁押制度为视角》,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25、秦宗文、朱昊文:《强制措施外部控制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9期。
    26、刘春兰、张庆宇:《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与权利救济研究——以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检察院为蓝本》,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27、林莉红、邓刚宏:《审前羁押期间被羁押人权利状况调查报告》,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
    28、房国宾:《审前羁押替代措施之理性分析》,载《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29、陶芳德、王雷:《我国刑事强制措施适用现状及完善》,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6期。
    30、李忠诚:《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选择与完善》,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1期。
    31、王彦学:《隐性羁押论——所外强制措施适用异化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5期。
    32、陈瑞华:《刑事诉讼排除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问题》,载《法学》2004年第5期。
    33、陈永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
    34、陈瑞华:《刑事被告人权利的宪法化问题》,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3期。
    35、周伟:《公民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载《法学》2003年第7期。
    36、周伟:《论刑事司法权利的宪法保护》,载《政法论坛》第6期。
    37、周伟:《保护人身自由条款比较研究——兼论宪法第37条之修改》,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4期。
    38、郭延军:《地方“一把手”不可公器私用违法止“谤”———评山西稷山“诽谤”案的侦检审》,载《法学》2007年第6期。
    39、郭延军:《地方“一把手”应认真看待公民宪法权利———评秦中飞编发短信被拘案的起落》,载《法学》2006年第11期。
    40、夏红:《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类型分析》,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1、李训虎:《割裂下的融合: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解读》,载《法学家》2009年第3期。
    42、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载《法学》2003年第7期。
    43、王戬:《宪政体制下的刑事诉讼:权利维度的思考》,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4、李步云:《论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4期。
    45、李步云:《论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6期。
    46、许显明、曲相霏:《人权主体界说》,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
    47、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关系论纲》,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6期。
    48、杨宜默:《民国时期的“人身保护法”》,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3期。
    49、王生今,杨旺年:《刑事错案及相关问题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0、张远南:《刑事错案辨析》,载《海南人大》2006年第3期。
    51、王晓霞:《刑事错案认定标准的反思与重构》,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下。
    52、龚举文,陈运生:《论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载《法商研究》1996年第2期。
    53、于伟:《错案标准的界定》,载《法学》1997年第9期。
    54、陈学权:《刑事错案的三重标准》,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55、陈瑞华:《从“流水作业”走向“以司法裁判为中心”》,载《法学》1999年第12期。
    56、陈瑞华:《中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主要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2年夏季号。
    57、于一夫:《“以党治国”面面观》,《炎黄春秋》2010年第7期。
    58、童之伟:《国家权力分解定律的假设与求证》,载《法学》1995年第4期。
    59、童之伟:《再论法理学的更新》,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0、童之伟:《论宪法学新体系的基石范畴》,载《法学评论》1996年第6期。
    61、陈瑞华:《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4期。
    62、吴丹红:《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
    63、谢佑平:《被羁押者人身危险的制度防范》,载《法学》2010年第8期。
    64、顾昕:《以社会制约权力——托克维尔、达尔的理论与公民社会》,载《公共论丛》1995年第1卷。
    1、汪建成、杨雄:《非法证据证明责任论》,载《证据学论坛》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1982年11月26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培英编:《中国宪法文献通编》(修订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3、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载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4、陈碧:《刑事错案的标准:案件程序上是否存在错误》,载何家弘主编:《三人堂与群言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德]托马斯·魏根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比较法评述》,樊文译,载[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苏力:《中国司法中的政党》,载苏力主编:《法律和社会科学》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陈永生:《未决羁押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载陈瑞华主编:《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李春刚:《刑事错案基本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江涌:《未决羁押制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李训虎:《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变迁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赵作海案再曝“留有余地”潜规则》,载《法制日报》2010年5月13日第4版。
    2、《“真凶”现身三年后,“杀人犯”仍在蹲大狱》,载《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3日第8版。
    3、《赵作海家乡又出错案5农民蒙冤3年》,载《南方都市报》2010年9月9日A18版。
    1、Hill v Chief Constable of South Yorkshire, All England Report, Vol.1, 1990, p1046.
    2、Christie v Leachinsky, Appeal Cases Vol.1, 1947, p573.
    3、Edwards v DPP, 97 Cr App R,Vol.1, 1993,p301.
    4、Home Secretary v O`Brien, Appeal Cases Vol.1, 1923, p603.
    5、R v Offen, Weekly Law Report, Vol.1, 2001, p253.
    6、Christie v Leachinsky, Appeal Casesea, 1947, p573.
    7、Holgate-Mohammed v Duke, Appeal Cases,Vol.1, 1947, p437.
    8、大阪高判昭和50(1975)年11月19日判例时报第813号第102页。
    9、事故最判所昭和30(1965)年12月14日判集第603页。
    10、R v Fulling, 1987 QB 426.
    11、最判昭和25(1950)年11月21日刑集第4卷第11号第2359页。
    12、Wershof v Metropolitan Commissioner, All England Report Vol.3, 1978, p540.
    13、Johnson v. United States, 333 U.S. 10, 68 S.Ct. 1948, p367.
    14、Payton v. New York, 445 U.S. 573, 100 S.Ct. 1980, p1371.
    15、Mapp v. Ohio, 367 U.S.643, 81 S. Ct. 1961.
    16、Terry v. Ohio, 392 U.S.1, 1968.
    17、Sponelli v. United States, 393 U.S.410, 1969.
    18、Illinois v. Gates, 462 U.S.213, 1983.
    19、United States v. Watson, 423 U.S.411, 1976.
    20、Weeks v. United States, 232 U.S.383, 1914.
    21、Miranda v. Arizona, 383 U.S.436, 1966.
    22、Yick v. Hopkins, 118 U.S.356, 1886.
    23、Powell v. Alabama, 287 U.S.45, 1932.
    24、Johnson v. Zerbst, 304 U.S.458, 1938.
    25、Gideon v. Wainwright, 372 U.S.335, 1963.
    26、Argersinger v. Hamlin, 407 U.S.25, 1972.
    1、Henry Campell Black, M.A: Black`s Law Dictionary(5th ed),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1979.
    2、Bill. J. A. and R. L. Hardgrave,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Quest for Theory. C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1973.
    3、S.H.Bailey, et al, Smith, Bailey and Gunn on The Modern English LegalSystem, Sweet & Maxwell, 2000.
    4、Ralph Crawshaw, Stuart Cullen Tom Williamson, Human Rights and Policing, 2007.
    5、Karen. J. Greenberg, the Torture Debate in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6、Ahcene Boulesbaa, The UN Convention on Torture and the Prospects for Enforcement, Martinus Nuhoff Publishers, 1999.
    7、M. McConville, et al` The Case for the Prosecution, Routledge, 1991.
    8、Robin Auid, Review of the Criminal Courts, The Stationary Office, 2001.
    9、Catherine Elliott and Frances Quinn, English Legal Syste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6.
    1、Deutsch. K., On communic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6, 1952.
    2、Herbert Packer, Two Model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Vol.113, 1964.
    3、John Griffiths, Ideology in Criminal Procedure, Yale Law Journal, Vol.79, 1970.
    4、Arye Rattner, Convicted but Innocent Wrongful Conviction and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Law & Human. Behavior,Vol.12, 1988.
    5、Craig M.Bradley, Two Models of the Fourth Amendment, 83 Mich. L.Rev,Vol.83, 1985.
    6、William J.Stuntz, Warrants and Fourth Amendment Remedies, Va. L.Rev,Vol.77, 1991.
    7、Victoria Woodin Chavey, The Forty-Eight Hour Rule and County of Riverside v. McLaughlin, B.U.L.Rev,Vol.72,1992.
    8、Robert J.Sherry, Warrantless Entries to Arrest Suspects in the Homes of Third Parties after Payton v. New York, Am.J.Crim,L,Vol.9,1981.
    9、Mark Anthony LaRose, A Warrantless Home Arrest in the Absence of Exigent Circumstances Violates the Fourth Amendment: Payton v.New York, S.Ill.U.L.J, Vol.6,1981.
    10、Yale Kamisar, In Defense of the Search and Seizure Exclusionary Rule, Harv.J.L.& Pub.Pol`y, Vol.26,2003.
    11、Craig M.Bradley, Mapp Goes Abroad, Case W.Res.L.Rev,Vol.52,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