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处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国电影一直处于“探寻与困惑”、“战略与发展”两种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了21世纪前后十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跨世纪转型期。本文针对期间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之流变作出诗学研究——第一阶段是1990至2001年的“镜像阶段”,第二阶段则是2002至2010年的“自我建构”时期,分为上下编论证这转型期中国电影的总体状况。在电影诗学的考察上,本文以文学理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将论述分为“媒介符号研究”与“日常叙事研究”两个部分;在贯串上下二编的方法论上,本文则从人类学诗学的观察视角,深入到中国社会、历史、日常的动态文化以勘察转型期中国大众电影的国族文化之塑造如何书写(展现与遮蔽)自我民族志,并导致了现代化中国视觉文化生产的现象学——一种随着“自我影像”而发生的“故事的消失”
     上编主要以媒介批评为切入点,将中国当代电影置于全球化的电影符号语境,勘察转型期的中国电影所构建的视觉技术化新符号系统如何展现这时期的社会变迁与“中国性”问题。21世纪的视觉文化生产摆脱了《黄土地》时期的物质限制,技术化的文化生产与国家经济体系的完善化形成强大的视觉性媒介话语权力,共同塑造转型期中国的国族身份与文化。在这个媒介环境的结构变化过程中,对于国族文化的转译与展现、传播与接受,不仅建构了这时期突出的新型文化符号系统,同时也深化了转型期中国的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博弈与交融的现象。
     下编则是从电影叙事的诗学批评视角,追问从质疑权威叙事到重构叙事权力的诗学流变,并提出转型期中国电影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以及视觉技术媒介所自我展现的民族志的日常审美化之双向融合趋向。上编对媒介符号的语境研究主要是作为下篇对电影内部研究的铺垫,亦即,这时期的中国电影是传统诗学根基与视觉性媒介的相遇之后发生碰撞的场所,转型期的符号意象生产深化了“符号—叙事”的认识论问题;因此,本文追问的是,我们如何从这个被展现——同时也被遮蔽的——经验知识以及虚无化叙事结构中获得对国族自我意识的认知、认同与自我迷恋,则成为当下中国电影研究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电影的符号学与叙事学之重新思考,提出的基本关注点是一种诗学意义上的人类生存思考。本文认为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电影,其视觉技术化的大众文化生产业已迅疾地升级为一种无形的、取消故事叙述的“文化暴力”,此“丝绒般”的庞然大物不仅仅笼罩着围观的群众,同时也给以文字符号塑造国族文化的传统精英阶级创造了“经济—价值”的舞台。换言之,转型期的中国大众电影取消了对人类生存故事的叙述方式,叙事的虚无化取消了人类自我认知的可能性,而走向一种以视觉技术化为出发点、追逐“中国梦”、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书写。最后,本文针对此转型期的媒介符号建构与电影叙事结构的发展主流趋势,提出一种电影诗学与自我民族志之间的对话性多声道书写的可能性,以作为对中国电影的展望。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has not been smoo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n one hand, it seeks for culture renaissance but lost its enlightenment ideality along the way.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cinema has made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its modernization drive. Though these different states, Chinese cinema has given rise to its most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during trans-century.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presenting a poetics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throughout the recent20years time period. This will break into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the "mirror stage", covers from1990to2001, while the second phase of "self-construction stage" runs from2002to2010.
     This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focuses on the external examination of the Chinese cinema while the second on the internal. Methodology that runs through these arrangements is in such that the paper gets its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ical poetics to observe on how the popular Chinese film shap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other words, this dissertation is an attempt to produce an anthropological aspect of modern China through visual image of Chinese society, cultural history and daily culture in motion. This i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self-ethnography" through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d the visual 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during trans-century is leading to a cultural phenomenology of "story destruction"
     Fir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media criticism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external examination emphasizes on the overall background of the trans-century Chinese cinema's medium-semiotic studies.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new and old semiotic systems sharpens the" Chinese-ness" issue by placing it in the globalization context. Visual 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21st century has removed limitation on technique and material, while technologized visual production and strong national economies at the same time have created a stage for a strong media discourse that never happened before. As a whole, all aspects have come to help building a common national image to shape a New-Chinese culture and to gain ethnical identify. This translation between cultures not only highlighted the new semiotics system, it also deepens the conflict and confluence between elite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Based on the first part of analytical medium-semiotic studies,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extends to internal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mainly on poetics criticism. Using perspective of the film narratology, this portion of the observation begins with question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narrative authority in our everyday lif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narration in the trans-century Chinese cinema, it comes down to the confluent point between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and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In short, this is an issue concerning "semiotic-narration" which is an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Therefore, the challenge in front of us is to answer this very question, how is it possible that the visibility (and also invisibility) of the Chinese cinema in our everyday life led us to the ethnic identify and even narcissistic.
     The effo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critically point out the urgent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and it is not a mere attempt for a new theory of film. Based on the semiotics and narrative studies of Chinese cinema, the paper is concerning the re-consideration of human existence. The modernized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upgraded itself from technologized visual production to "invisible violence", and that is in fact "story destruction". This velvety gigantic matter (das Riesenhafte) not just gave rise to the consumer culture; it also created the economical value system for elitism. This trend shapes the national culture as what mass-man wanted willingly. Therefore, my attempt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riticism of film as a transcrip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media, forcing us to rethink the modernity of New-Chinese culture and ethnical identity that we are always looking for.
引文
①[美]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②[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③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1936-),出生于布拉格,捷克的荒诞派剧作家,同时也是异议人士,曾于1993至2002年间担任捷克共和国的总统。著有《乞丐的歌舞剧》、《无权力者的权力》《给奥尔嘉的信》、《哈维尔自传》、《反符码》等。
    ④ Vaclav Havel. Stories and Totalitarianism. Jednou nohu (Revolver Review).1987. English version. Toronto: The Idler. No.18. Paul Wilson Trans.1988.中文版由崔卫平译,载《哈维尔文集》,内部交流出版,2003年,第59页。
    ⑤[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孙周兴译,载《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①[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1页。
    ②电影比文学更为强调其专业技术性,因此,除了艺术与文化的理论以外,还有关于技术与技能的研究,如导演、表演、编剧、动画、技术、音乐、制片、发行等,但这些并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③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初版。
    ④赵实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①张会军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分为编剧卷、导演卷、表演卷、摄影卷、声音卷、美术卷、理论卷、文化卷、教育卷、技术卷、制片发行放映卷、音乐卷、动画卷。
    ②张法主编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中提到苏联的“以论带史”与西方的“以史出论”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模式,而中国面临三次现代性演进:洋务运动的“向西学习”、五四以后学习苏联模式,以及改革开放后“回归西方”。本文要指出的是,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化演进与电影创作或理论的发展有极大的关系。(张法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4页。)
    ③尹鸿、凌燕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④章柏青、贾磊磊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⑤尹鸿编著:《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⑥《新中国电影史》的时间段为1949-2000,而《跨越百年》补充了20世纪80、90年代的电影发展材料。
    ⑦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Ⅰ与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与2010年。
    ①[美]波德维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②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之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③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戴锦华:《性别中国》,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
    ① Wimal Dissanayake. Narratives of Agency:Self-making in China, India, and Japa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and) Global/Local: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and)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Asian Cinem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and) Melodrama and Asian Cine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② Browne, Nick. Pickowicz, Paul. Sobchack, Vivian and Yau, Esther (eds.) New Chinese Cinemas: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③ H.Lu, Sheldon.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④ H.Lu, Sheldon. Emile Yu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 Peotics, Polis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⑤[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原著Screening China.于2002出版,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⑥[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原著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于1996出版,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⑦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⑧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②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③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④民族或族裔与“种族”(race)下同。民族的意思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的稳定的共同体,多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然而,族裔更不存在纯正血缘关系或国籍限制,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费什曼的解释,“族裔不是建立在生物性、物质性和科学性上,而是建立在文化性和象征性上的,是由许多社会特征互相结合而决定的。”(汪民安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20页。)
    ⑤人类学教授石奕龙10年前已经注意到此现象,认为ethnic group应该翻译为“族群”,在学术研究中使用可以减少矛盾和冲突,也容易与国际学术界接轨。(参见石奕龙:《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载《世界民族》,1999年第4期。)
    ⑥[美]张英进:《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董晓蕾译,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原著Primitive Passions于1995年出版,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②[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山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原著为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于1991年出版,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
    ③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④[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80页。
    ⑤吉尔斯·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法围哲学中家.发表过对斯宾诺莎、康德、尼采、福柯等人的研究。20世纪后期与精神科医生居塔里(Felix Guattari)合著《资本主义和精神分裂症》的《反俄狄浦斯》与《千块高原》两卷,曾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与帕格森、萨特并列为当代法国三个最为重要的哲学家,对医学、精神病、惩罚、性、知识方面有显著成绩。1968年“五月风暴”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失去影响力,福柯、巴特、德里达等人发展起被人称之为“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自称为“解构主义”,它是后现代思潮最主要的哲学依据。
    ⑦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p11-13.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293页。
    ①本文这个观点参考自周蕾对“第三世界电影中的社会变迁”的论述,详见《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35-136页。
    ①[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姚建斌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
    ②参见[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③[美]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④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5页。
    ⑤同上,第49页。
    ①[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②[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0-103页。
    ③[法]若斯特:《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陈述问题的方式》,远婴译,载《当代电影》,1990年第5期。
    ④[意]艾柯:《电影符码的分节》,载《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64页。
    ⑤[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局,2006年。
    ①李显杰:《电影叙事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②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③转引自[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④[德]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①[美]布莱迪编著:《人类学诗学》,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14页。
    ②同上,第21-22页。
    ③[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8-129页。
    ④同上,第137页。
    ⑤[美]波德维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①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1947-),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和作家,目前仍担任法国电影资料馆的顾问,著有《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史》、《电影风格史》等重要的学术著作。
    ②[美]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③[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④同上,第75页。
    ①[古希腊1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8页。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年)加拿大传播与媒介理论家、思想家,主要认为电影、电视等传播对社会、艺术、科学、宗教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和《理解媒介》等。
    ③[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④同上,第46页。
    ① Panofsky, Erwin. 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s. Mast, Gerald and Cochen Marshall edi.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Introductory Reading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②参见[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③[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马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主张哲学主要不是研究认识对象,而是认识的方式,因为客观世界只是先验原则和经验现象的结合。著有《自由与形式》(1916)、《神话思维的概念形式》(1922)、《符号形式哲学》(1923)、《语言与神话》(1925)、《人论》(1944)等。
    ②[德]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①参见[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91-92页。
    ②[德]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②尼克·史蒂文森不断预警着媒介论的问题,他提出:“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当代社会里已怎样重塑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参见[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7页。)
    ③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56页。
    ①引用自张英进对民族电影的论述,参见[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29页。
    ②《银汉双星》,史东山导,张恨水编剧,1931年。
    ③《儿孙福》,史东山导,,朱瘦菊编剧1926年。
    ④《美人计》,史东山、朱瘦菊导,朱瘦菊编剧,1927年。
    ⑤《临时公馆》、《隐身衣》、《怪医生》,徐卓呆编、导、演,1925、1925、1926年。
    ⑥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⑦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14页。
    ①《孤儿救祖记》,张石川、郑正秋编导,1923年。《火烧红莲寺》,张石川编导,1928年。
    ②《渔光曲》,蔡楚生编导,1934年。
    ③《神女》,吴永刚编导,1934年。
    ④《马路天使》,袁牧之编导,1937年。
    ⑤《白毛女》,王滨、水华导,1950年。
    ⑥《董存瑞》,郭维导,1955年。
    ⑦《红旗谱》凌子风导,1960年。
    ⑧《红色娘子军》,谢晋导,1961年。
    ⑨《李双双》,鲁韧导,1962年。
    ⑩张英进指出的“这个时期”是1949-1984年,特指期间创作的战争片。[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08-209页。
    ①《大决战》第一到三部,李俊、杨光远、韦廉等导,1991-1992年。
    ②《周恩来》,丁荫楠导,1991年。
    ③《凤凰琴》,何群导,1993年。
    ④《大转折》第一与二部,韦廉导,1996年。
    ⑤《大进军》第一至四部,韦林玉导,1996-1999年。
    ①《鸦片战争》,谢晋导,1997年。
    ②《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张艺谋导,1990、1991、1992、1994年。
    ③《蓝风筝》,田壮壮导,1991年。
    ④《霸王别姬》,陈凯歌导,1992年。
    ①《大阅兵》,陈凯歌导,1986年。
    ②《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导,张艺谋摄影,1984年。
    ①《三毛从军记》,张建亚导,1993年。
    ②张颐武:《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③[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④“媒介”一词王昭风在译著中译为“中介”,参见[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参见[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②[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①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国犹太裔,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著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和《单向街》等。
    ②f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③同上,第51页。
    ①[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34-35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毕业于弗莱堡大学,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发,是发展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著有《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存在与时间》、《现象学指基本问题》、《面向思的事情》、《路标》、《形而上学导论》等。
    ③[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④[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孙周兴译,载《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⑤[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52页。
    ①[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4页。
    ②[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孙周兴译,载《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③同上,第77-78页。
    ④同上,第79页。
    ⑤[德]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32、941页。
    ①[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②[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③[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4-125页。
    ④同上,第128-130页。
    ⑤同上,第108页。
    ①[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法]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0-92页。
    ③同上,第74页。
    ④参见张一兵对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解读,指出鲍德里亚丢掉了马克思三大经济拜物教批判中最重要的资本拜物教,这使他对马克思经济拜物教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象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借用了“拜物教”这一传统术语却异质于传统拜物教观念的理论,而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理论体系中的经济关系。详见其中包括《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革命”》,载《现代哲学》,2009年第四期;《从商品拜物教到能指拜物教》,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四期。
    ⑤[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123页。
    ①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①[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②参见[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4页。
    ③[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①徐岱:《美学新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②参见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53-255页。
    ③参见[美]贝斯特、科尔纳: 《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108页。
    ④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1918-1958)法国现代电影理论代表人物,也是电影现实主义奠基人之一。1945年发表了奠基性文章《摄影影象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电影手册》杂志。
    ⑤[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页。
    ⑥[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59页。
    ⑦[匈]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4与23页。
    ①[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47页。
    ②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Louis Cavell,1926-)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对他影响最大导师是奥斯汀(J.L. Austin),他在还是学生的时期曾疯狂地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之后改变想法,寄托于哲学。他用哲学观点写了不少影评没,并认为既然有这么多人喜欢电影,那为什么哲学家不能写影评呢?
    ③参见[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69页。
    ④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①[法]列维一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70页。
    ②[法]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3-174页。
    ③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6页。
    ④参见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7-80页。
    ①[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②[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3页。
    ①高群书执导的《西风烈》声称是中国首部西部片,他说明把该影片做成中国类型片的一个先驱,让中国电影类型片的土壤更为肥沃。参见《高群书:中国不发展类型片是巨大的失败》,网易娱乐专稿,2010年11月。(http://ent.163.com/10/1118/08/6LOPPFDU00033RQH 2.html)
    ②[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①根据陈凯歌的说法,电影改编自张子良1983年的电影文学剧本《古原无声》,它则改编自散文诗人柯蓝的《深谷回声》。(参见[美]周蕾:《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64、169页。)
    ②丘静美在《<黄土地):西方分析和非西方文本》中提出影片画面留有很多空寂的空间,以中国古典绘画的叙事方式来创制“零点政治”。引自周蕾对该观点的论述,详见《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41-143页。
    ③[美]周蕾:《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
    ①尹鸿、凌燕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②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36页。
    ③参见李欧梵、罗岗对话:《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载《视觉文化读本》,罗岗、顾铮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11页。
    ①[美]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②[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①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p.29
    ② See, for instance,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p.45
    ①王一川:《从(无极)看中国电影与文化的悖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②“怀旧的呻吟”引用哈琼、狄兰、B.S特纳等人对詹明逊后现代主义论点的尖锐反驳:认为他面对知识分子在人民大众面前的贵族式权威的丧失发出了怀旧的呻吟,详见[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81、91页。
    ③转引自[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81页。
    ①1995年被中国当代电影是列入特殊的一年,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李少红的《红粉》、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吴子牛的《南京大屠杀》、章明的《巫山云雨》等影片刷新了中国电影生产与票房的纪录。
    ②王一川在其国家基金研究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已经提及这种双向融合的现象,见《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态: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23、93页。
    ②[美]布朗:《文本中的观众:<关山飞渡>修辞》,戴锦华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③[美]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①[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51-252页。
    ②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86页。
    ①张艺谋访谈录:《我拍<黄土地>:张艺谋谈<黄土地>摄影体会》,载《话说(黄土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第286页。
    ② Baudrillard, Jean.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Levin, Charles trans. Telos Press Publishing.1981.p.94.
    ①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第249页。
    ①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②[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279页。
    ③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kitsch是个德国词,源于伤感的十九世纪中期,后来进入了所有的西方语言。在传播和广泛被运用的过程之中,它逐渐摆脱掉初始的形而上的含义。不论是从大粪的原义还是从比喻上来说,媚俗就是对大粪的绝对否定;媚俗划定了人类生活中必然不能接受的范围并且费尽心思地拒绝这个范围内的东西。
    ① Chow, Rey. Ethics After Idealism: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 p.113-132.
    ②[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3页。
    ③张雅涓:《重新发现中国》,载《北京广播电视报》,1992年第18期。
    ①张历君:《时间的政治:论鲁迅杂文中的“技术化观视”及其“教导姿态”》,载《视觉文化读本》,罗岗、顾铮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0页。
    ②[美]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③[美]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④其中包括《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246-250页,Chow, Rey. Ethics After Idealism: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 p.128.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246页。
    ②同上,第238页。
    ③[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④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⑤李泽厚指出:“民族的危亡局势和越来越激烈的现实斗争,改变了启蒙与救亡相平行的局面,政治救亡的主题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所以,‘五四’的启蒙工作基本上没有做。建国后也忽视了启蒙方面的问题,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我们中国在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紧接着就号称进入了社会主义,实际上,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没有受到过资本主义的民主主义和个人 主义的冲击,封建主义仍然顽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和无意识的深层。”(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台北: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第288页。)
    ①参见[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39页。
    ②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③[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④吴叡人: 《认同的重量: (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载《想象的共同体》,安德森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68、127页。
    ②[美]贝斯特、科尔纳: 《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00、120页。
    ①参见张颐武:《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①例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李泽厚提出的“西体中用”之说,突出了中国现代化必须向西方化的经济发展学习,“现代化又确乎是西方先开始的,现代大工业生产,蒸汽机、电器、化工、计算机……以及生产它们的各种科技工艺、经营管理制度等等,不都是西方来的吗?在这个最根本的方面——发展现代大工业生产方面,现代化也就是西方化。”(详见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李泽厚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② H.Lu, Sheldon.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p.2-3.
    ③[美]张英进:《影像中国》,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45页。
    ①[美]张英进:《影像中国》,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291页。
    ①《缘起》,电影《英雄》纪录片,甘露导,2002年。
    ②参见张颐武:《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以及,
    ①“强者哲学”是张颐武在《张艺谋与全球想像》提出的概念,见《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①载自《吴宇森:<赤壁>响应北京奥运》,原载《中国电影报》,张晋锋报道,2008年5月1日,第4版。
    ②《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3 Idiots,另译《三个白痴》),拉库马·希拉尼导(Rajkumar Hirani),2009年。
    ③参见孙绍谊:(2009年,中国电影在海外》,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①转引自[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263、293页。
    ①[英]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6、31、170页。
    ②印第安娜·琼斯三部曲有《夺宝奇兵》、《魔域奇兵》、《圣战奇兵》,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导(Steven Spielberg),1981,1984,1989年。
    ③《角斗士》:(英美:The Gladiator),雷利·史考特导(Sir Ridley Scott),2009年。
    ④《魔戒》(美国:The Lord of the Rings,另译《指环王》),彼得·杰克森导(Peter Jackson),2001年。
    ①根据《故事形态学》摘录成表,其中笔者将“主人公”直接称之为“英雄”,“对头”则以“对手”(或坏人)称之。参见[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国书局,2006年,第24-58页。
    ①[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①[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①[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337页。
    ②《英雄本色》(香港),吴宇森导,1986年。
    ③[美]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①《赤壁》上集在国内获得3.22亿的票房成绩,下集则是2.6亿。
    ②王昕:《片大无风骨,艺术有境界:<赤壁>的意境美学观照》,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③[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④参见[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①[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第126页。
    ②张雨晗:《英雄主义的演变:海明威式英雄与梁山好汉的比较》,载《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①《新儿女英雄传》(中国大陆),史东山导,1951年。
    ②这里指的是电影受到法律保护,例如制定“促进法”、建立电影分级制度等,以丰富中国电影的类型、促进电影的健康发展。
    ①《建国大业》(中国),韩三平、黄建新导,2009年。
    ②《电影<建国大业)现象》,张煜编,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③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33-134页。
    ④[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3页。
    ⑤同上,第58页。
    ⑥《太极旗飘扬》(韩国:Tae Guk Gi),姜帝圭((?)),2004年。
    ①张颐武:《<集结号>: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①[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90页。
    ②同上。
    ③[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④同上,第41页。
    ① Baudrillard, Jean.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Levin, Charles trans. Telos Press Publishing.1981. p.94.
    ②[美]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译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1页。
    ③张京媛:《前言》,张京嫒主编,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④同上,第4页。
    ⑤《公民凯恩》(美国:Citizen Kane),奥逊·威尔斯导(Orson Welles),1941年。
    ①《风声》,陈国富、高群书导,2009年。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9页。
    ①杨俊蕾:《诗学失误与政治学失衡:电影<风声>的双重叙事断裂》,载《电影艺术》,2010年第1期。
    ①龙应台: 《我看<色·戒>》,载《南方周末》,2007年9月27日。
    ①参见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东: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②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张澄寰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③王昕:《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①该片对德国纳粹党员拉贝(John Rabe)的描述也有欠真实,尤其在大量文献材料证实了拉贝真正拯救了南京20万难民(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同时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对他心存感激的情况下,陆川不仅仅削弱拉贝的作用,甚至使他在这段历史中处于尴尬的位置:先是动员百名妇女当慰安妇,却完全没有叙述他如何给人们带来保护。在这个部分,同年上映的《拉贝日记》虽然是德国导演的创作,可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比陆川更清醒而更具说服力地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以及表现了中国受到日本侵略的历史意识。
    ②[美]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译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1页。
    ③同上,第170-171页。
    ①[美]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译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2页。
    ②《辛德勒的名单》(美国:Schindler's List),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Steven Spielberg),1993年。
    ①《朗读者》(美、德:The Reader,又译《生死朗读》),史蒂芬·戴德利导(Stephen Daldry),2008年。
    ②参见崔卫平:《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③[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5页。
    ①[西]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段继承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②陈冠中:《西方现代文化札记:camp,trash,kitsch》,原载《中国时报》,2005年8月2日。
    ①转引自[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嫒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 For detailed discussion of modernity and visualization, see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Nicholson-Smith, Donald. (trans.)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p.96.146
    ③[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①[美]米尔左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①张法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1页。
    ①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422页。
    ①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9页。
    ②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东: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③尹鸿:《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大腕>的文化分析》,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①《看上去很美》改编成同名电影,张元导,2006年。
    ②[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③尹鸿、凌燕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
    ④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196页。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6页。
    ②[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9-20页。
    ③同上,第134页。
    ④“新精英”参见[美]拉希:《精英的反叛》,李丹莉、李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②[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玉、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③同上,第26页。
    ④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生存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原来(1919—1920)是精神病理学和心理学专家,从心理学逐步转到哲学研究。1933-1945年期间,由于其妻是犹太人而被剥夺教授职位和出版权;1948年调至瑞士巴塞尔大学直到逝世为止。雅斯贝斯一生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有关生存哲学的思想,主要体现于《世界观的心理学》、《哲学》、《论真理》《生存哲学》、《时代的精神状况》等。
    ⑤[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①[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与49页。
    ①张法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0页。 第4期,以及盘剑、方明星:《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12期。)
    ①张翎:《余震》,载《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
    ②其中,笔者将原译者的“本文”(text)与“素材”(fabula)个别译为“文本”、“寓言”,与前文提到的这些概念保持内在逻辑的连接。[荷]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荷]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①张翎:《浴火,却不是凤凰:关于<余震)的联想》,《余震》序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张翎:《余震》,载《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24页。
    ②参见[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1页。
    ③参见[美]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④[美]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⑤张法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86页。
    ①以“骑士”之称解读姜文,可另参见中央电视台《第十放映室》制作的姜文特辑,《惊梦骑士:姜文》,2010年12月12、19日。
    ①转引自[美]普莱提斯:《“帕西法尔”和符号学结构主义》,《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原文载于LeVi-Strauss,Claude.The View from Afar. Basic Book.1985.p.219-234
    ①[美]普莱提斯:《“帕西法尔”和符号学结构主义》,《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3页。
    ②《四百击》(法国:Les Quatre Cents Coups),弗朗索瓦·特吕弗导(Francois Truffaut),1959年。
    ③《发条橙》(英美:A Clockwork Orange),斯坦利·库布里克导(Stanley Kubrick),1971年。
    ④《伴我同行》(美国:Stand by me),罗伯·雷恩导(Rob Reiner),1986年。
    ①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5页。
    ①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②崔卫平:《幽深的,没有阳光的日子:<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分析》,《书屋》,2002年第7期。
    ①[匈]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94页。
    ②同上,第95页。
    ③[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6-37页。
    ④同上,第84页。
    ①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②其奠基作品为谢尔曼·拉克的《贝壳和僧侣》(1926)与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1929)
    ③[美]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67-68页。
    ④[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①[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0页。
    ①[匈]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129页。
    ②同上,第135页。
    ③参见[匈]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①张颐武:《超越启蒙论与娱乐论:中国电影想象的再生》,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②[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74-175页。
    ③[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④同上,第126页。
    ①[英]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②[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6-37页。
    ③同上,第89页。
    ①[美]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7页。
    ①[美]卡维尔: 《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第67页。
    ②同上
    ③[美]普莱提斯:《“帕西法尔”和符号学结构主义》,《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8-119页。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83页。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②数据参考《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焦点对话,郑洞天、倪震、黄建新等,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期。
    ①数据参考《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焦点对话,郑洞天、倪震、黄建新等,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期。
    ②《两杆大烟枪》(英国: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盖·里奇导(Guy Ritchie),1998年。
    ①[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4页。
    ②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参见《疯狂的石头》对话,宁浩、郑洞天、张颐武与李迅,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①崔卫平:《中国大陆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生长空间》,载《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第6期。
    ②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4页。
    ③贾樟柯:《业余电影时代即将再次到来》,载于张献民、张亚璇著《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①应亮、崔辰:《传统电影就让它们过去吧:应亮访谈》,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②尹鸿、凌燕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186页。
    ①[匈]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第11页。
    ②[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5页。
    ③虽然其处女作《爱情麻辣烫》(1997)由一线歌星群演,更像是爱情生活的剪贴簿,但结构安排与日常生活的展现还是比较丰满的,但一般认为《洗澡》是他走上国际舞台的通行证。
    ①中国以行走为叙事模式的电影从21世纪初至今也渐渐多了起来,经常是展现一种城乡差异、交融的空间关系,例如《三峡好人》(贾樟柯,2006)、《落叶归根》(张杨,2007)、《背鸭子的男孩》(应亮,2006)、’《泥鳅也是鱼》(杨亚洲,2006)、《江城夏日》(王超,2006)等。一般对这些电影的分析都局限在流行的“城市空间理论”之中,不是将人们放在社会学的空间流动与城市想象中考察,就是将人类放在从大自然转到城市的文化震荡与心理状态的探求。“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状况肯定是存在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相等的关注,无可否认,这些影片开创了这方面的空间思维传统是值得鼓励的。
    ②《大电影之数百亿》(2006),《大电影2.0:两个傻瓜的荒唐事》(2007),阿甘导。
    ①《十全九美》,王岳伦导,2008年。
    ②《追影》,吴镇宇、麦子善导,2009年。
    ③《大内密探灵灵狗》,王晶导,2009年。
    ④张一玮:《“山寨电影”的民间审美形态探析》,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⑤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李灵灵《论山寨文化现象:对当代文化生产机制的反思》,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⑥[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4-235页。
    ⑦[美]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①[美]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同上,第2页。
    ③[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④[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第80页。
    ①[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第83页。
    ②同上,第86页。
    ③f法]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第2页。
    ④同上,第39页。
    ⑤同上,第96页。
    ⑥[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54页。
    ①飞地是一种人文地理学的概念,指在某个国家境内有一块主权属于他国的领土,根据地区与国家之
    间的相对关系,一般把本国境内包含的外国领土称为内飞地enclave,外国境内的本国领土称为外飞地exclave。
    ②戴锦华:《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③“后殖民自创”由周蕾提出,参见[美]周蕾:《写在家国之外》,米家路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8-99页。
    ①陈家乐、朱立:《无主之城:香港电影中的九七回归与港人认同》,香港:天地图书,2008年,第16页。
    ②1994年初,由李柱铭提出《1994年电影检查(修订)条例草案》,但由于条款涉及1997年回归后的政策管理问题,因此造成“政治审查”被撤除。然而,此条款一直过渡至1997年回归,并沿用至今。(更详细的内容参见陈家乐、朱立:《无主之城:香港电影中的九七回归与港人认同》,香港:天地图书,2008年,第94-99页。)
    ③《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刘伟强导,1996年。
    ①《黑社会之龙城岁月》,杜琪峰导,2005年。
    ②贾磊磊:《血色记忆中的正义暴力》,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11期。
    ①参见《(叶问)借势拉车营销策略探究》,董文洁与张卫对话,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②[美]周蕾:《写在家国之外》,米家路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8-99页。
    ①[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192-196页。
    ②陈旭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9期。
    ① Bhabha, Homi. Introduction:Narrating the Nation. Nation and Narration. Bhabha (ed.) Routledge Publish. 1990. p.4.
    ①孙绍谊: 《2009年,中国电影在海外》,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②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东: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①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东:花城出版社,2008年,第79页。
    ②参见《“对话:中国新生代影像学术研讨会”对话录》,载于陈犀禾、石川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389页。
    ①[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8页。
    ②转引自[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0页。
    ①[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23页。
    ②关于移情说,可以追溯至黑格尔的个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情致说,而这种普通情感又可以在往上推至康德所谓的共通感。可是这样无限地延展对本文论述日常经验与社会情境没有帮助,暂搁置这些内容,回到现代美学从人的日常生活的经验中所认识到的移情。“移情”最早是由费肖尔父子(Vischer)所奠定并提出的术语,他们认为美就是将心情加注在人化的对象上;浮龙·李(Vernon Lee)则沿袭了审美内摹仿说,她强调了人的生理激动,如内脏的运动协调与审美感受的关系。李普斯(Lipps)将移情论放在内省心理学中去考察,指出这些审美活动其实不涉及对象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自我陶醉的“直接经验到的自我”。(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二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608、597页。)
    ③[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1页。
    ④[美]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39页。
    ⑤[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1页。
    ①《颐和园》由于涉及六四事件,遭到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搁置(评为声画不清晰),因此无法获准参加戛纳电影节。由于娄烨仍然出席电影记者会及首映礼,而遭到广电总局处罚五年内不得拍片。该片仍在中国大陆禁播。
    ②参见[美]哈格曼:《流动的意识:<苏州河>的跨国界故事片叙述模式》,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影片带领着观众回到80年代末的大学校园,例如罗大佑的《青春舞曲》、吉他和民歌、社交舞、书展、看电影、酒吧和外国人、知识分子言论自由、宿舍里自由做爱等,这些都是象征着那个年代的符号。
    ②[美]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77页。
    ①余红的日记画外音:“为什么我总是急于同你们,我的男孩子们做那件事?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件事的进行中,你们才懂得我是善良的。”
    ②[美]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③同上,第107页。
    ①影片引用了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严蕊宋词《卜算子》。
    ①[法]热奈特: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9页。
    ①原句引自托马斯·埃尔萨瑟在研究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电影,引介了“翻译”观念作为理解它的一种方式。参见[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①[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6页。
    ②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394页。
    ①[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第163页。
    ②朱大可:《文化价值及其民族样态》,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①参见[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②同上,第191-193页。
    ③参见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载《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以及廖明君:《文学人类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叶舒宪教授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
    ①[美]瓦格纳:《诗学与人学泪的重心重置》,《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0-41页。
    ②Dewey, John.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Perigee Books G.P. Putnam's Sons.1980. p.13.
    ③Dewey, John.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Perigee Books G.P. Putnam's Sons.1980. p.19.
    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二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622与627页。
    ⑤[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
    ①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World of Perception. Trans by Davis, Oliver. New York:Routledge.2004. p.56.
    ②同上,p.56.。
    ③同上,p.97.
    ④例如薇薇安·索伯切克(Vivian Sobchack)沿袭了法国的阿杰尔等人的方法论,大量运用了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从庞蒂意义上的现象学之“感知”与“眼”来着手表述性的电影经验论,借着直接与反射的感知经验,以及电影指向视觉的直接感知这几个问题展开,并且论述了意向性、体现、运动几个概念,著有《眼睛视觉的陈述:电影经验现象学》。For detailed, see Sobchack, Vivian. The address of the eye:a phenomenology of film exper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⑤[美]瓦格纳:《诗学与人学泪的重心重置》,《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⑥[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页。
    ⑦[美]瓦格纳:《诗学与人学泪的重心重置》,《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①[美]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1、216页。
    ②同上,第61页。
    ③[美]瓦格纳:《诗学与人学泪的重心重置》,《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④[美]布莱迪编著:《人类学诗学》,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3页。
    ①吴叡人:《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导读》,载《想象的共同体》,安德森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②孙绍谊:《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四期。
    ①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0页。
    ②[美]布莱迪编著:《人类学诗学》,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1-172页。
    ③[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0页。
    ①[美]布莱迪编著:《人类学诗学》,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0页。
    ②同上,第304页。
    ③[美]布鲁纳、高凡:《对话性叙事与莫萨达悖论》,《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①[美]布鲁纳、高凡:《对话性叙事与莫萨达悖论》,《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0-194页。
    ②[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③同上。
    ④[美]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①[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3页。
    ②同上,第41页。
    ③[美]布鲁纳、高凡:《对话性叙事与莫萨达悖论》,《人类学诗学》,布莱迪编著,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1.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2. [德]马丁·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孙周兴译,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3.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4. [德]卡尔·雅斯贝斯: 《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5. [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8. [美]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姚建斌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9. [捷克]瓦茨拉夫·哈维尔:《哈维尔文集》,崔卫平等编译,内部交流出版,2003年。
    10. [德]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11.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2.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4. [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 [斯洛文]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9.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0.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1.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2. [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3. [美]克里斯托弗·拉希:《精英的反叛》,李丹莉、李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24.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卢晓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5. [美]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 [美]尼古拉斯·米尔左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9. [英]约翰·伯格著:《观看之道》,戴行钺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31.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2. [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3. [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34. [西]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段继承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35. [法]亨利·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徐继曾译,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
    36.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献给自由精灵的书》,杨恒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7.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9. [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文康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38.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9.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40. [丹]索伦·克尔凯郭尔:《百合·飞鸟·女演员》,京不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41. [德]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严蓓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2.徐岱:《美学新概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43.徐岱:《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4.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5.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美]伊万·布莱迪编著:《人类学诗学》,徐鲁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岳川主编:《中国后现代话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3.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汪民安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 Vaclav Havel. Stories and Totalitarianism. Jednou nohu (Revolver Review).1987. English version. Toronto:The Idler. No.18. Paul Wilson Trans.1988.
    2. Baudrillard, Jean.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Levin, Charles (trans.) Telos Press Publishing.1981.
    3.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Nicholson-Smith, Donald, (trans.)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1.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2. [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5年。
    4. [英]伯纳德·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5.张法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3. [俄]弗拉基米尔·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国书局,2006年。
    4.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5.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8.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文集》,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9.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意]安伯托·艾柯等合著:《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0.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局,2006年。
    11. [法]让·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 [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诗学与访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6.张京嫒编译:《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胡志毅:《现代传播艺术:一种日常生活的仪式》,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9.李泽厚:《走自己的路》,台北:台湾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0年。
    10.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李泽厚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11.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张澄寰编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2.包亚明:《游荡者的权利: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4.李显杰:《电影叙事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15.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1. Dewey, John.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Perigee Books G.P. Putnam's Sons.1980.
    2. Merleau-Ponty, Maurice. The World of Perception. Trans by Davis, Oliver. New York: Routledge.2004.
    3. Bhabha, Homi.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Routledge Publish.1990.
    1. [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
    2.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
    4.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5.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6.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7.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2007年。
    8.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 [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华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 [美]约翰·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
    11. [法]亨·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徐崇业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
    12. [匈]贝拉巴拉兹:《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
    13. [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
    14. [苏]叶·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者,1992年。
    1. [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2001年。
    2. [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山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3. [美]周蕾:《写在家国之外》,米家路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
    4. [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5.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美]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7.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Ⅰ与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与2010年。
    8.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戴锦华:《性别中国》,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
    10.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
    11.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14.陈墨:《张艺谋电影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
    15.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东:花城出版社,2008年。
    18.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
    19.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美]大卫·波德维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
    3.赵实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
    4.张会军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5.尹鸿、凌燕编:《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章柏青、贾磊磊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7.尹鸿编著:《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陈犀禾、石川编:《多元语境中的新生代电影》,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9.杨远婴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之电影文化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10.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话说(黄土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
    11.张献民、张亚璇:《一个人的影像:DV完全手册》,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12.陈家乐、朱立:《无主之城:香港电影中的九七回归与港人认同》,香港:天地图书,2008年。
    1. Panofsky, Erwin. Style and Medium in the Motion Pictures. Mast, Gerald and Cochen Marshall edi.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Introductory Reading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2. Chow, Rey. Sentimental Fabulations,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ttachment in the Age of Global Visibil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7.
    3. Chow, Rey. Ethics After Idealism:Theory-Culture-Ethnicity-Reading.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
    4. H.Lu, Sheldon.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5. H.Lu, Sheldon. Emile Yueh. (eds.) Chinese Language Film:Historiography, Peotics, Polis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6. Browne, Nick. Pickowicz, Paul. Sobchack, Vivian and Yau, Esther (eds.)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 Wimal Dissanayake. (ed.) Colon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Asian Cinem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1.石奕龙:《Ethnic Group不能作为“民族”的英文对译》,载《世界民族》,1999年第4期。
    2.[美]张英进:《中国电影与跨国电影研究》,董晓蕾译,载《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3.[法]若斯特:《电影话语与叙事:两种考察陈述问题的方式》,远婴译,载《当代电影》,1990年第5期。
    4.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5.张颐武:《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6.张一兵:《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革命”》,载《现代哲学》,2009年第四期。
    7.张一兵:《从商品拜物教到能指拜物教》,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四期。
    8.王一川:《从<无极)看中国电影与文化的悖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
    9.王一川:《国家硬形象、软形象及其交融态:兼谈中国电影的影像政治修辞》,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10.[美]布朗:《文本中的观众:<关山飞渡>修辞》,戴锦华译,载《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
    11.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12.张雅涓:《重新发现中国》,载《北京广播电视报》,1992年第18期。
    13.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终结及其意义》,载《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14.张颐武:《第五代与当代中国文化的转型》,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15.张颐武:《张艺谋与全球想像》,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16.孙绍谊:《2009年,中国电影在海外》,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17.王听:《片大无风骨,艺术有境界:<赤壁>的意境美学观照》,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18.张雨晗:《英雄主义的演变:海明威式与英雄与梁山好汉的比较》,载《南都学坛》,2005年第3期。
    19.张煜编:《电影<建国大业>现象》,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1期。
    20.张颐武:《<集结号>: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21.杨俊蕾:《诗学失误与政治学失衡:电影<风声>的双重叙事断裂》,载《电影艺术》,2010年第1期。
    22.王昕:《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23.崔卫平:《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1期。
    24.尹鸿:《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大腕>的文化分析》,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25.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和发展》,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6.盘剑、方明星:《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杭州模式”》,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12期。
    27.崔卫平:《幽深的,没有阳光的日子: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分析》,载《书屋》,2002年第7期。
    28.张颐武:《超越启蒙论与娱乐论:中国电影想象的再生》,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29.崔卫平:《中国大陆独立制作纪录片的生长空间》,载《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第6期。
    30.张一玮:《“山寨电影”的民间审美形态探析》,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3期。
    31.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
    32.李灵灵《论山寨文化现象:对当代文化生产机制的反思》,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3期。
    33.戴锦华:《百年之际的中国电影现象透视》,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34.贾磊磊:《血色记忆中的正义暴力》,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11期。
    35.陈旭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9期。
    36.孙绍谊:《2009年,中国电影在海外》,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3期。
    37.[美]哈格曼:《流动的意识:<苏州河>的跨国界故事片叙述模式》,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8.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载《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9.孙绍谊:《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4期。
    40.朱大可:《文化价值及其民族样态》,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1.高群书访谈:《中国不发展类型片是巨大的失败》,网易娱乐专稿,2010年11月。
    2.应亮、崔辰:《传统电影就让它们过去吧:应亮访谈》,载《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3.廖明君:《文学人类学: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叶舒宪教授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10年第4期。
    4.龙应台:《我看<色·戒>》,载《南方周末》,2007年9月27日。
    5.郑洞天、倪震、黄建新等对话:《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出路》,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期。
    6.宁浩、郑洞天、张颐武与李迅对话:《疯狂的石头》,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7.董文洁与张卫对话:《<叶问>借势拉车营销策略探究》,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8.张晋锋报道:《吴宇森:<赤壁>响应北京奥运》,原载《中国电影报》,2008年5月1日。
    9.鲁迅:《呐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麦家:《风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11.张翎:《余震》,载《人民文学》,2007年第1期。
    12.张翎:《浴火,却不是凤凰:关于<余震>的联想》,《余震》序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王朔:《动物凶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4.马识途:《马识途文集2·夜谭十记》,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
    15.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何子英编,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