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转化的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家长,而素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存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就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后进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主要影响因素入手,提出相应的后进生转化建议与对策,重点阐述后进生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完善,以及家庭教育中增加沟通、重视亲子联系的必要性。
     本文第一章,绪论,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后进生转化的研究历程和现状。
     第二章,简略分析了后进生在学习习惯、归因方法等方面的一般特征及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主要呈现了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基础,阐述相关的教育理念,如教育生态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等,以此作为后进生转化的理论支撑。
     第四章,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转化的个案分析,论文选取典型个案,分析其日常表现及语文学习落后的主要原因,并对研究对象的转化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
     第五章,建议与对策,主要针对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和对策,如采用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评价、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增加后进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等,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后进生的成功转化。
The education of l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s worried a lot of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 first problem of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achieving every child's health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respecting students'individual difference. The text discusse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orming reasons of l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s with the education bionomics, multiple intelligence, existential education ideas and a case study. In addition, the text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about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ext analyzed the courses and actualities of l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s'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fter the concept definition.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s of 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 in Chinese subject, such as learning customs and attribution method, and then indicated their forming reasons.
     The third chapter, represented the basic theories in l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s'education. Education bionomics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 ideas and existential education thought for instance.
     The forth chapter, a case study about learning difficult student in Chinese subject in low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The text analyzed his behaviors and wrote dow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
     The last chapter, advices and strategies such as individual teaching, multiple evaluating, increasing students'self-confidence and so on.
引文
[1]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冯维主编.小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李诚忠主编.教育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林崇德著.小学生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6]刘儒德等著.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钱在森著.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8]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熊宜勤著.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新发现[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闫祯编著.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朱小曼著.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3][美]哈维·席尔瓦.理查德·斯特朗.马修·佩里尼著,张玲译.多元智能与教学风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4][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5][美]Howard A.Ozmon, Samuel M.Craver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哲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6][美]David Lazear著,吕良环等译.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7][美]麦金太尔著,丁怡,马玲等译.教师角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8][美]科温顿等著,伍新春等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9][美]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 Dickinson著,霍力岩,沙莉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0][日]小原国芳著.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1]杨心德.学生的自我有效感与学习动机[J].教育研究,1999,(4).
    [22]吴增强.学困生类型研究的新进展[J].教育研究,1995,(8).
    [23]吴增强.生态系统观与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教育[J].大众心理学,1996,(3).
    [24]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25]佟月华.美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J].外国教育研究,2001,(5).
    [26]陈学锋.5—10岁儿童发展性学习困难的教育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
    [27]辛自强等.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
    [28]张舒哲.论学习困难的界定方法和基本类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5).
    [29]桑青松.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业不良形式的学习心理辅导[J].中国教育学刊,2001,(6).
    [30]雷雳.美国学习不良研究的现状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1).
    [31]王桂平.国内学习困难儿童研究概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32]杨心德.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3).
    [33]牛卫华.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0,(3).
    [34]张卿华.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35]武杰.国内外学习困难儿童研究概述[J].江西教育,1990,(7).
    [36]舒明跃.深圳市学业不良学生行为问题、家庭因素及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6).
    [36]胡玉蕾.环境因素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4).
    [37]赵冬菊.儿童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5).
    [38]张冬冬,王书荃.美国对学习困难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6,(1).
    [39]程玉兰.儿童学习困难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1).
    [40]http://www.ldanatl.org/aboutld/teachers/understanding/strategies.asp
    [41]http://www.ldanatl.org/aboutld/teachers/understanding/symptoms.asp
    ①林崇德等,《小学生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①(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9页。
    ①冯维主编,《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①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龙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第14页。
    ①(美) Howard A. Ozmon, Samuel M, Craver著,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哲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①李诚忠主编,《教育词典》,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页。
    ①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②朱小曼,《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①朱小曼,《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第200页。
    ①朱小曼,《情感德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①(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页。
    ②冯维主编,《小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①(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①周军,《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②(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①(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①(日)小原国芳著,《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①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②(日)小原国芳著,《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①(日)小原国芳著,《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