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习》(1954-1957)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艺学习》在195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是与《人民文学》、《文艺报》以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创办的《诗刊》等齐名的一份重要的国家级文学刊物,在青年文学爱好者中曾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文艺学习》创刊于1954年,停刊于1957年底。其文学创作具有主题、题材和体裁的“等级化”特点;在文学批评上一直扮演着整肃整个文学创作和确立文学发展方向的“监管”角色。“人民性”、“阶级性”、“党性”等成为评价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苏俄文学的中心概念。纵观《文艺学习》的整体风貌,无论从刊物改版的实践,还是从编读往来栏目的开办,我们都清晰地看到编辑在“异口同声”与“自由表达”之间的尴尬言行,也可以洞察向权威意志挑衅的“读者”姿态,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文学言说与政治表达之间复杂的黏合状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一个个案透视“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复杂演进及其社会文化语境不断变化给文学带来的复杂影响。
Literary Study was one of the privileged national literary publications in the 1950s, among which were People's Literature , Art News, and Poetry that was founded in the late 1950s. Literary Study, founded in 1954, had been popular among the youth who loved literature, though it was stopped at the end of 1957. Its literature featured hierarchical themes, genre and standardized type; its critique took it upon itself to supervise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National character, class character, and party character had thus been the core concepts in the critique of the classical and modern literature of China and Russian literature. When it comes to the general feature of Literary Study, we witness, either in the practice of updating and the edited column, the embarrassed editors hanging between unified voice and freelance, the aggressive readers challenging authority, and the intimacy between literary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texts in the late 1950s. A case study is also presented herein to unveil the intricate literary trends in the 17-year Perio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ing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n literature.
引文
[1]韦君宜:《<思痛录>节选》,《回应韦君宜》,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韦君宜:《忆<文艺学习>》,《文艺学习》1986年第1期。
    [3]《中国作家协会章程(1953年10月4日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人民文学》1953年11月号。
    [1]1953年9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确定主席团名单。主席:茅盾:副主席:周扬、丁玲、巴金、柯仲平、老舍、冯雪峰、邵荃麟。同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简称:中国作协)。1956年5月,中国作协主席团第18次会议(扩大)通过书记处名单。第一书记:刘自羽;书记处书记:陈白尘、吴组湘、林默涵、郭小川、张光年、曹禺、康濯、杨雨民、臧克家、严文井。参见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据《郭小川1957年日记》载,1957年12月4日,郭小川记下这样的话:“三时开书记处会,只到了茅盾、老舍、白尘、光年、文井五人。由我汇报了作家下放、整改和刊物问题,大家同意合并《人民文学》和《文艺学习》,把《新观察》交给青年出版社。”又于12月6日记:“白羽正在讲话,鼓励和宣布《人民文学》和《文艺学习》合并。”
    [3]黄秋耘:《中国作协的几番风雨》,《风雨年华》,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4]1958年1月号《人民文学》封三上注明韦君宜任第二副主编。主编张天翼:副主编:陈白尘、韦君宜、葛洛;编辑委员有艾芜、吴组湘、周立波、赵树理、袁水拍等9人。
    [1]黄秋耘:《<文艺学习>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文艺学习》1986年第1期。
    [2]见《文艺报》(半月刊),1959年9月第18号的统计。
    [3]韦君宜同彭子冈(《旅行家》主编)、浦熙修(《文汇报》主编)、戈扬(《新观察》主编)并称为北京“新闻界四大才女”。见张曼菱著《张曼菱眼中的韦君宜》,www.cctv.com(央视国际网)。
    [4]袁鹰、马铁丁、袁水拍:《作家们,掀起一个刨作的高潮!--“万象更新图”解说词》,《文艺报》1956年第1号。
    [1]“问题讨论”,《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第26页。
    [2]参见《文艺报》(半月刊),1956年4月第7号,第12页。
    [3]黄秋耘:《中国作协的几番风雨》,《风雨年华》,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1]本刊记者:《办好文学期刊,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记“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文艺报》(半月刊),1956年12月第23号。
    [2]“编者的话”,《人民文学》1958年1月号,第126页。
    [1]康濯:《创作漫步·创造性》,《文艺学习》1956年第8期,第26页。
    [2]孟南:《主题和题材》,《文艺学习》1956年第6期,第22页。
    [3]“新苗”、“创作之页”这两个栏目主要是为刊登新作者的作品而设置的,“新苗”是创刊时的栏目名,一直使用到1954年底,从1955年开始改为“创作之页”,仍然刊发大量的新作者作品,而在1956年第7期“创作之页”被取消,之后才发表了几篇“老”作家(如赵树理《表明态度》、艾青《办签证的故事》等)的作品。实际上,本章对《文艺学习》文学创作的论述指“新人新作”。
    [4]宗瑞:《不要急于写长篇》,《文艺学习》1954年第1期,第25页。
    [1]冯至:《一首好诗》,《文艺学习》1954年第3期,第28页。
    [1]以群:《文学的语言》,《文艺学习》1957年第2期,第27页。
    [1]冼宁:《诗为什么要分行》,《文艺学习》1956年第5期,第28页。
    [2]孟繁华在《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认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修辞方式的文学艺术、新闻报道等不同文体形式来源于“毛泽东文体”,同时“毛泽东文体中存在的象征、对比、承诺以及对未来事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和鼓动性,我们在无产阶级导师的经典作品中同样可以读到”。
    [1]许可:《单纯的情节--读诗随笔之一》,《文艺学习》1955年第8期,第29页。
    [2]莱辛(G.E.Lessing):《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1]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创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1]萧殷:《作品为什么和它所描写的人物的生平不完全一致》,《文艺学习》1955年第9期,第26页。
    [1]小安:《不能忽略儿童的特点--读稿随谈》,《文艺学习》1956年第9期,第31页。
    [2]孟照:《新人物形象为什么写得单薄概念--读稿随谈》,《文艺学习》1955年第5期,第30页。另外一篇《创造鲜明的少年儿童典型形象--关于少年儿童文学创作的发言的一部分》(袁鹰)中说人物公式主义产生的原因是“把生活简单化了”,1956年第4期,第34页。
    [3]吴俊 郭战涛:《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2007年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88页。
    [1]陶钝:《要重视和发展曲艺工作--在全国青年创作者会议曲艺组讨论会上的发言》,《文艺学习》1956年第5期,第9页。
    [1]黄永玉:《木刻散谈》,《文艺学习》1956年第10期,第46页。
    [1]夏杏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文艺报》1996年5月3日。
    [2]席扬:《“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这6期杂志分别是1954年第8期、1954年第9期;1955年第1期、1955年第2期、1955年第3期、1955年第4期。22篇文章分别是《不能容忍资产阶级思想继续盘踞古典文学研究的领域--关于<红楼梦>问题的讨论的综合述评》(记者)、《<红楼梦>是属于人民的--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许之乔)、《从<红楼梦>的讨论所想起的》(林梦云)、《清除胡适派思想流毒》(李凤)、《本刊读者举行<红楼梦>问题座谈会》(解殷)、《论红楼梦悲剧性冲突的时代意义》(李希凡、杨建中)、《对<红楼梦>研究问题的意见--读者来信来稿综述》、《略谈林黛玉》(佘树声)、《根本之点在于阶级立场》(静仪)、《胡适反动思想的实质》(马清健、庐婉清)、《从贾宝玉谈到怎样看古典作品里的正面人物》(静仪)、《读者们在关心着<红楼梦>研究问题--读者来信来稿综述》、《从宝玉挨打看林黛玉与薛宝钗》(鞠盛)、《贾政、薛宝钗为什么是反面人物》(黄犁)、《尤三姐的反抗精神》(王定一)、《鲁迅先生笔下的胡适》(王景山)、《向古典文学学习什么》(丁力)、《对“略谈林黛玉”一文的意见》、《胡适的文学思想是什么东西--胡适文学思想批判的综述》(记者)、《胡适、俞平伯、胡风思想的批判对我们有什么作用》(述而)、《关于少年读者读<红楼梦>的问题》(北方)、《关于“宝玉中举”问题》(编者)。
    [2]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80页。
    [1]席扬:《“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陈维昭:《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孙玉明:《红学:1954》,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1]邹自振:《红楼梦发凡》,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2]王蒙原作标题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9月号时,经秦兆阳改名为《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并收入《1956年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8月版),后来这篇小说收入王蒙作品集《冬雨》时,恢复作品原来的题目《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此处指初刊时的作品。这部作品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文艺学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都发表讨论文章,其中《文艺学习》的讨论更为广泛。由此引发了《人民文学》编辑部对这篇小说修改的讨论,相关情况见1957年5月8日、9日《人民日报》上的报道:《加强编辑部同作家的团结》、《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人民文学>编辑部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的修改情况》(《人民文学》编辑部整理)。这篇小说遭到了批判,作者也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3]这4期杂志分别是1956年第12期、1957年第1期、1957年第2期、1957年第3期。25篇文章分别是《生活的激流在奔腾》(林颖)、《一篇严重歪曲现实的小说》(增辉)、《清规戒律何其多》(王践)、《林震值得同情吗》(王恩)、《生动地揭露了新式官僚主义者的嘴脸》(王冬青)、《真实呢,还是不真实》(李滨)、《林震是我们的榜样》(唐定国)、《可喜的作品,同时是严重缺点的作品》(长之)、《我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意见》(彭慧)、《一个区委干部的意见》(戴宏森)、《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刘绍棠 从维熙)、《不健康的倾向》(一艮)、《上了花瓣的花朵》(赵坚)、《去病和苦口》(邵燕祥)、《作品中的真实问题》(杜黎均)、《一篇有特色的小说》(王培萱)、《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江国会)、《林震究竟向娜斯嘉学到了些什么》(艾克恩)、《准确地去表现我们时代的人物》(马寒冰)、《林震及其他》(邓啸林)、《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秦兆阳)、《谈刘世吾性格及其他》(唐挚)、《道是无情却有情》(刘宾雁)、《一篇充满矛盾的小说》(康濯)、《读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感想》(艾芜)。
    [4]据有关资料显示,1956-1957年间在全国报纸、杂志上先后发表52篇文章讨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参见丁玉柱《“王学”的兴起:1956-2003年王蒙研究初论》,《多维视野中的王蒙--第一届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温奉桥编,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1]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1]《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第12页。
    [1]《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8期,第34页。
    [1]曹禺:《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品》,《文艺学习》1956年第3期,第6页。
    [2]第一类为“理论著作”;第二类为“文学名著”,分为“中国”(35种)、“俄罗斯和苏联”(34种)和“其他各国”(67种)三部分,推荐书目共136种。“中国”部分选了《诗经》、《论语》、《孟子》、《庄子》、《楚辞》、《史记》,陶、李、杜、白、苏、陆文集,选本有《文选》、《古诗源》、《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戏曲有《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小说有“三言”、“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3]群明:《我怎样学习<水浒>的》,《文艺学习》1954年第2期,第14页。
    [1]杨晦:《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文艺学习》1954年第3期,第21页。
    [1]以上观点见王瑶在《文艺学习》发表的系列稿件:《诗经》,1954年第3期,第23页;《楚辞》,1954年第4期,第26页;《乐府诗》,1954年第5期,第18页;《魏晋五言诗》,1954年第6期,第14页;《唐诗(上)》,1954年第7期,第16页;《唐诗(下)》,1954年第8期,第27页;《词》,1954年第9期,第28页;《散曲》,1955年第1期,第23页。
    [2]《“应当怎样看古典文学作品”问题讨论结束的话》,《文艺学习》1955年第4期,第26页。
    [1]唐弢:《鲁迅对文学的一些看法》,《文艺学习》1956年第9期,第9页;《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4年第7期,第26页。
    [2]冯雪峰:《阿Q正传》,《文艺学习》1955年5月,第4页。
    [1]以上结论参见《文艺学习》上的评论:臧克家,《郭沫若的<地球,我的母亲>》,1954年第1期,第12页;
    何家槐,《子夜》,1954年第4期,第3页;
    韩悦行,《怎样理解巴金的<家>的现实意义》,1955年第5期,第20页;
    胡冰,《谈叶圣陶的短篇小说》,1955年第9期,第21页。
    [2]以上论点见《文艺学习》上的评论:王若望,《一部污蔑党、污蔑工人阶级的反动小说--读<五月的矿山>》,1956年第1期,第17页;
    李兴华,《评张恨水的<啼笑姻缘>》,1956年第2期,第18页;
    何家槐,《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1957年第12期,第18页。
    [1]这篇文章因故未能全部刊出,在1957年第8期[编者按]中明确指出:“这是一篇文学史常识性质的文章,对我国五四以来的小说作了简要的评述,全文约3万字,我们准备分五期将全文刊完。”但是,只刊出两期,就因“稿挤”而后停刊便不了了之。
    [2]戈宝权:《苏联文学是怎样一种文学》,《文艺学习》1956年第1期,第21-22页。
    [1]张铁弦:《高尔基怎样指导青年写作》,《文艺学习》1954年第2期,第4页。
    [1]安珍:《略谈<三苕子>的写作特点》,《文艺学习》1954年第9期,第33页。
    [1]龚维忠:《现代期刊编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文艺学习》,1954年第6期,第1页。
    [2]《<文艺学习>编辑部一九五四年度工作总结(摘要)》,《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第28页。
    [1]《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1期,第28页。
    [2]《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8期,第34页。
    [1]《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4年第4期,第20页;1955年第4期,第40页;1954年第6期,第28页;1954年第8期,第35页。
    [2]《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5期,第10页;1957年第3期,第8页:1957年第5期,第10页;1954年第9期,第11页。
    [1]本段观点参见《编者的话》(《编者》),《文艺学习》1954年第4期,第33页;1955年第10期,第17页;1955年第12期,第32页。
    [2]本段引文参见《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5年第4期,第40页;1957年第8期,第34页;1957年第10期,第36页;1957年第9期,第11页。
    [1]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第23-24页。
    [2]这些文章都是围绕“文艺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主要根源在哪里”展开的,在当时掀起一股讨论的热潮,包括陈亚丁的《谈谈几种有关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有害论点》,《解放军文艺》1957年2月号;何直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7年9月号;刘绍棠的《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北京文艺》1957年5月号,等等。
    [3]《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6期,第12页。
    [1]毛宪文:《我的第一个上级韦君宜》,《毛宪文诗文选》,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2]茅盾:《报章和杂志》,《茅盾全集(第十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5页。
    [1]念熊:《答读者问·农民很少识字,为什么文艺要为他们服务》,《文艺学习》1955年第11期,第27页。
    [2]茅盾:《关于艺术的技巧--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报告》,《文艺学习》1956年第4期,第18-22
    [3]《读者·作者·编者--<关于艺术技巧>的通信》,《文艺学习》1956年第10期,第16-17页。
    [1]胡耀邦:《文艺作品是青年的老师和朋友》,《文艺学习》1954年第1期,第4页。
    [2]韦君宜:《漫谈怎样读文学作品(读者来信述评)》,《文艺学习》1954年第1期,第21-23页。
    [1]本段引文参见1957年第9期上的三篇文章:《读者对本刊的批评》、《对青年作者和读者们说几句话》(本刊评论员)、《批判我自己》(黄秋耘)和1957年第11期上一篇文章:《彻底纠正我们的右倾思想》(本刊编辑部)。
    [2]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文艺学习》1954-1957,1986-1990
    [2]《人民文学》1954-1966
    [3]《文艺报》1954-1958
    [4]《新观察》1954-1960
    [5]《诗刊》1957-1959
    [6]《新文学史料》1978-2009
    [7]《出版史料》2000-2009
    [8]《档案与史学》2003-2009
    [1]陈平原 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3]程光炜.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戴煌.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5]丁景唐等.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6]董之林.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8]郭小川.郭小川1957年日记.郑州:河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9]李慈健.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黎之.文坛回忆录.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1]李频.大众期刊运作.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12]蓝爱国.解构十七年.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15]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6][美]萨梅尔·约翰逊 帕特里夏·普里杰特尔.杂志产业.王海主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美]斯拉沃热·齐泽克.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汤伏祥.恩怨沧桑--现代文坛恩怨一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9]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0]席扬.文学思潮:理论 视野 方法--兼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若干重要现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21]席扬.选择与重构--新时期文学价值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22]席扬 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3]席扬.多维整合与雅俗同构--赵树理和“山药蛋派”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席扬.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中国现代散文名家新论.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
    [25]席扬.艺术文化学:理论与实践.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
    [26]杨匡汉 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27]叶永烈.沉重的1957--不应忘记的过去.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28]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9]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0][美]詹姆斯·B·科巴克.创刊指南.师曾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席扬.文献 价值 阐释--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献问题的理论思考.河南大学学报,2005.(1)
    [2]席扬.论赵树理与“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5)
    [3]席扬.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状态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07.(3)
    [4]席扬.“历史”的“成长性”与“观念”的“层积性”--对“文革文学”思潮的一种叙述.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5]席扬.“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学院学报,2005.(3)
    [6]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2)
    [7]夏杏珍.“双百”方针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3)
    [8]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5)
    [9]韩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研究述评.德州学院学报,2004.(10)
    [10]李华兴.1957:良机与逆转.复旦学报,1999.(5)
    [11]傅修海.文学研究的一次当代转型--谈1958年《文学研究》杂志的改版.文艺争鸣,2007.(8)
    [12]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南方文坛,2004.(6)
    [13]王琳.从1950年代初的《文艺报》看“英雄人物”创作模式的建立.社会科学研究,2006.(2)
    [14]谢泳.重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南方文坛,2002.(6)
    [15]陶范.韦君宜的编辑观.编辑学刊,2004.(5)
    [16]杨觉.关于我的右派冤案.新文学史料,2000.(4)
    [1]韦君宜在线纪念馆http://weijunyi.netor.com
    [2]新浪·读书频道·韦君宜与黄秋耘(涂光群)http://book.sina.com.cn
    [3]数字中国·出版名人·韦君宜(何启治)(图)http://www.china001.com
    [4]小说·五十年文坛亲历记(涂光群)http://www.xiaoshuo.com
    [5]天涯读书·人物·韦君宜小传 http://www.tianyabook.com
    [6]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工作者学习政治理论和古典文学的参考书目http://msn.idoican.com.cn
    [7]新浪·獭客·格格不入·反右故事三则http://blog.sina.com.cn
    [8]齐鲁晚报·李心田:永远闪耀的红星(赵晓峰)http://www.qlwb.com.cn
    [9]中国建始·女作家韦君宜http://www.hbjs.gov.cn
    [10]中国作家网·不能忘记的老师(韦君宜)http://www.chinawriter.com.cn
    [11]老舍答《文艺学习》编辑部问 http://www.oklink.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