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的乡土写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王安忆作为当代文坛非常活跃的作家之一,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和丰富的文学成就已被评论界认可。考察当代文学史,可以发现王安忆始终处在文学潮流的风口浪尖上,又能够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在《长恨歌》发表以后,王安忆更多的被人们作为为上海作家、海派传人研究和阅读,而事实上,王安忆在30余年的写作中来从未停止过对乡土的叙述与思考。本文拟从四个阶段的具体文本出发,通过细读的方式,梳理分析王安忆写作中涉及乡土社会、乡村空间、乡民生活的文本,研究王安忆在不同时期如何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结构出“乡土”,并联系她的其他作品,考察王安忆在文本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等问题。
     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王安忆在知青文学阶段的乡土写作,重点分析了《69届初中生》和《冷土》两部作品,在这一阶段,王安忆敏锐地感知到了城乡阶层的之间的“墙基”,通过对城市知青“雯雯”和乡村青年“刘以萍”生活道路的叙述,讲述了广大被忽略了的“普通人”企图进入另一空间的失败体验。
     第二章,分析王安忆在寻根文学潮流中的乡土写作,以经典文本《大刘庄》、《小鲍庄》为细读对象,理清王安忆从抽象到抽象的寻根道路。在此阶段王安忆的写作以建立起一个整体中国形象为目标,然而结构“乡土”这一意义空间时则必须从两种以上的空间、话语系统的对比中展开,王安忆寻根文学写作方法的特征显示出了在作家那里乡土的“异质性”。
     第三章,90年代王安忆经历了一个重建精神之塔的过程,在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感到不满与哀恸的同时,王安忆也重新放置了“乡土”在她的小说世界中的位置。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现实中作为“受害者”出现的乡土社会和在精神意义上作为审美理想存在的乡土空间。
     第四章,移民文学的写作使得王安忆重新找到了城市空间和乡土空间相互开启的可能性。通过对《姊妹们》与《姊妹行》、《大学生》与《民工刘建华》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王安忆对乡民的性格与命运的描述方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通过对《富萍》、《骄傲的皮匠》、《上种红菱下种藕》等作品的细读,可以看到王安忆期待在城市中发现乡村,期待在文本中创造出“劳动与美”的理想形态。以书写乡村的方式,为城市正名。
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writer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ircle, Wang Anyi, with her energetic continuous writing and abundant works, has been praised by the literature critics. Look back through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t will be found that Wang has always been of the leading persons of the literary trends while somehow kept an arm's length. After her Poem of Eternal Regrets, she has been mostly regarded as a shanghai writer or a heritress of shanghai writing style.Actually, she has never stopped considering the country writing and its styles during her more than 30 years compos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ystemizes and analyses her text relevant with the country society, country spaces and country living through careful text reading with her certain texts in four periods, to study how Wang structure the "country" in her fictional worlds of different periods and to find out how she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in text with examples from her fictions.
     There are four parts except the forewords and the summaries:
     In chapterⅠ, the paper analyses Wang's country writing in the educated youth literature period, taking Middle-school-students of the Year 1969 and Cold Land as main examples. In this period, Wang sharply apperceived the "basement of wall"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people. She described the neglected failure of a common people who wanted to get into the other space by narrating the experience of Wenwen, an educated girl from city, and Liu Yiping, a country girl.
     In chapterⅡ, the paper analyses Wang's country writing during the root-seeking trend with the Daliuzhaung Village and Xiaobaozhuang Village as the main study objects and clears her root-seeking road.During this period, Wang tried to set up an unitary image of China in her writing, which means she had to construct the meaning space of "country"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ore than two spaces and discourse systems.Wang's writing style in her root seeking works exposes the heterogeneity of her "country".
     In chapterⅢ, the paper gives a narration on the rebuilding her tower of spirit Wang experienced in 1990s.During this period, while Wang was unsatisfied and sad with the coming of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she repositioned the "country" in her writings as well, which w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country society as an actual victim and the country space as an aesthetic virtual ideality.
     Chapter IV, Wang finally found the possibility to communicat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spaces through the immigrant literature writing one more time.By the contract among Sisters, Lyrics of Sisters, Undergraduates and Peasant Worker Liu Jianhua, the paper shows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Wang's narrations about the characters and fates of peasant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uping, Proud cobbler, water caltrop above lotus root beneath etc.,it shows Wang's expectation of finding country in city and of the ideal situation of "beauty and labor" in her text. She tries to rectify names for city by her country writing.
引文
1、王安忆:《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2、王安忆:《尾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3、王安忆:《小鲍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4、王安忆:《黄河故道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5、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
    6、王安忆:《海上繁华梦》,作家出版社1996年
    7、王安忆:《流水十三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8、王安忆:《神圣祭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9、王安忆:《米尼》,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
    10、王安忆:《纪实与虚构》,《收获》,1993年第2期
    11、王安忆:《父系与母系的神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12、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
    13、王安忆:《长恨歌》,作家出版社1995年
    14、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之一·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
    15、王安忆:《独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16、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7、王安忆:《我爱比尔》,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18、王安忆:《妹头》,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19、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20、王安忆:《桃之夭夭》,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21、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22、王安忆:《稻香楼》,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23、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24、王安忆:《富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25、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26、王安忆:《启蒙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27、王安忆:《骄傲的皮匠》,《北京文学》,2008年第3期
    28、王安忆:《月色撩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9、王安忆:《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30、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
    3、高秀芹:《文学中的中国城乡》,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4、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卢汉龙:《转变中的上海市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7、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8、马春花:《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
    9、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0、王进:《魅影下的“上海”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吴义勤:《王安忆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2、吴志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知青文学(1966-1986)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论文
    13、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薛毅:《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2008年
    15、叶君:《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6、张新颖、金理:《王安忆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1、陈思和:《双重叠影·深层象征——谈<小鲍庄>里的神话模式》,《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2、陈思和:《对古老民族的严肃思考——谈<小鲍庄>》,《文学自由谈》,1986年第2期
    3、陈思和:《雯雯的今天和明天——读王安忆的新作<69届初中生>》,《女作家》, 1985年第3期
    4、陈思和:《营造精神之塔——论王安忆90年代初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5、陈思和:《读<启蒙时代>》,《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6、陈思和、王安忆等:《当前文学创作中的“轻”与“重”——文学对话录》,《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
    7、陈映真:《想起王安忆》,《读书》,1985年第4期
    8、陈江平:论王安忆乡村书写的叙述方式及其变化》,《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9、陈丹丹:《“都市”与“乡村”的辩证法——从张爱玲到王安忆》,《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2期
    10、陈村:《长看王安忆》,《现代交际》,2000年第3期
    11、陈晓明:《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从<新加坡人>看王安忆的叙事艺术》,《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12、陈学勇:《王安忆何曾“疲惫”》,《文学自由谈》,1991年第2期
    13、程光炜:《王安忆与文学史》,《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14、程德培:《结构:作为一种现实的态度——评王安忆小说近作的结构艺术》,《作家》,1985年11期
    15、崔旭光:论王安忆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城乡视域》,《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
    16、丁慧玲:《困在漂流瓶里的王安忆》,《北方文丛,》2000年第6期
    17、风子:《<小鲍庄>再辨析——兼于有关评论者商榷》,《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5期
    18、郜元宝:《作为小说家的“本性”——重读王安忆的小说》,《上海文学》,1991年第12期
    19、郭春林:《上海:乡土中国的他者——王安忆部分小说中的上海镜像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0、郭熙志:《王安忆、莫言的疲惫》,《文学自由谈》,1990年第4期
    21、黄子平:《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重读<小鲍庄>》,《北京文学》,1989年第7期
    22、李洁非:《王安忆的新神话——一个理论探讨》,《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 第5期
    23、李洁非、张陵:《“小鲍庄”与我们的“理论”》,《文学自由谈》,1985年创刊号
    24、李劫:《是临摹,也是开拓——<你别无选择>和<小鲍庄>之我见》,《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25、李庆西:《卑微人生的破茧之旅——王安忆小说<富萍>阅读笔记》,《读书》,2008年第2期
    26、李庆西:《“契约时代”的江湖语境——读王安忆<遍地枭雄>》,《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27、李海燕:《王安忆乡村书写论》,《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8、李静:《不冒险的旅程——论王安忆的写作困境》,《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29、刘传霞:《论王安忆乡土小说创作的演变》,《东方论坛》,1999年第2期
    30、刘小平:《仁义·现代性·欲望——重读王安忆的<小鲍庄>》,《江淮论坛》,2003年第2期
    31、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小说评论》,1998年第1期
    32、倪文尖:《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33、乔丽华:《寻找城市的根——读王安忆新作<富萍>》,《名作欣赏》,2001年第2期
    34、唐晓丹:《解读<富萍>,解读王安忆》,《当代文坛》,2001年第4期
    35、唐长华:《王安忆90年代小说研究述评》,《当代文坛》,2002年第4期
    36、滕朝军:《王安忆小说中的移民书写》,《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7、王雪瑛:《农村:影响了我的审美方式——王安忆谈知青文学》,《解放日报》,1998年9月2日
    38、王雪瑛:《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90年代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01年第2期
    39、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40、王安忆:《“难”的境界——复周介人同志的信》,《星火》,1983年第9期
    41、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
    42、王安忆、郜元宝:《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小说》,《萌芽》,1994年第7期
    43、王德威:《海派作家又见传人》,《读书》,1996年第6期
    44、王德威:《前青春期的文明小史》,《读书》,2002年第6期
    45、王文胜:《时间长流中浮现出的父老乡亲们——王安忆<轮渡>赏析》,《名作欣赏》1999年第6期
    46、汪政、晓华:《论王安忆》,《钟山》,2000年第4期
    47、吴俊:《王安忆的叙事技艺——<富萍>阅读札记》,《百花洲》2001年第2期
    48、吴嘉:《王安忆的中篇<冷土>》,《长安》,1983年第1期
    49、吴义勤:《王安忆的“转型”》,《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1期
    50、吴义勤、刘永春等:《文本化的“上海”:新长篇讨论会之二——王安忆的<富萍>》,《当代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51、吴芸茜:《与时间对峙——论王安忆的小说哲学》,《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52、汪政、晓华:《<小鲍庄>的艺术世界》,《当代文坛》,1985年第12期
    53、项静:《我们如何呈现历史——重读王安忆早期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54、徐德明:《王安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众生话语》,《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55、许莉:《死亡哲学:重返<小鲍庄>》,《小说评论》,1996年第4期
    56、叶辛:《王安忆和她的小说》,《文汇月刊》,1982年第11期
    57、俞洁:《上海城市的当代解读——评王安忆的两个长篇<长恨歌>与<富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8、张旭东:《“启蒙的精神现象学”——谈谈王安忆<启蒙时代>里的虚无与实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59、张新颖:《“我们”的叙述——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写作》,《文学报》,1999年9月16日
    60、张新颖:《坚硬的河岸流动的水——<纪实与虚构>与王安忆写作的理想》,《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
    61、张雅秋:《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看知青文学》,《小说评论》 1999年第6期
    62、钟本康:《她表现了一个完整、统一的世界——读王安忆小说随想》,《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6期
    63、詹玲:《另一种向度看城乡——以王安忆新作<骄傲的皮匠>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汪政、晓华:《王安忆论》,《钟山》2000年第4期
    2陈思和:《双重叠影·深层象征——谈<小鲍庄>里的神话模式》,《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3陈思和:《对古老民族的严肃思考——谈<小鲍庄>》,《文学自由淡》,1986年第2期
    4李洁非、张陵:《“小鲍庄”与我们的“理论”》,《文学自由淡》,1985年创刊号
    5李劫:《是临摹,也是开拓——<你别无选择>和<小鲍庄>之我见》,《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6程德培:《结构:作为一种现实的态度——评王安忆小说近作的结构艺术》,《作家》,1985年11期
    7黄子平:《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重读<小鲍庄>》,《北京文学》,1989年第7期
    8刘小平:《仁义·现代性·欲望——重读王安忆的<小鲍庄>》,《江淮论坛》,2003年第2期
    9许莉:《死亡哲学:重返<小鲍庄>》,《小说评论》,1996年第4期
    10王雪瑛:《农村:影响了我的审美方式——王安忆谈知青文学》,《解放日报》,1998年9月2日
    11张新颖:《“我们”的叙述——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写作》,《文学报》,1999年9月16日
    12王雪瑛:《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90年代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01年第2期
    13张雅秋:《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看知青文学》,《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14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5吴俊:《王安忆的叙事技艺——<富萍>阅读札记》,《百花洲》2001年第2期
    16李庆西:《卑微人生的破茧之旅——王安忆小说<富萍>阅读笔记》,《读书》,2008年第2期
    17王德威:《前青春期的文明小史》,《读书》,2002年第6期
    18詹玲:《另一种向度看城乡——以王安忆新作<骄傲的皮匠>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9刘传霞:《论王安忆乡土小说创作的演变》,《东方论坛》,1999年第2期
    20陈江平:论王安忆乡村书写的叙述方式及其变化》,《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1崔旭光:论王安忆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城乡视域》,《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
    22郭春林:《上海:乡土中国的他者——王安忆部分小说中的上海镜像分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5期
    23李海燕:《王安忆乡村书写论》,《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4陈丹丹:《“都市”与“乡村”的辩证法——从张爱玲到王安忆》,《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2期
    25《钟山》2000年第4期
    26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5版,第60、61页
    27王安忆:《停车四分钟的地方》,《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39页
    28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84页
    29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09页
    30《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247-248页
    31王安忆:《广阔天地的一角》,《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71页
    32同31
    33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75页
    34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2页
    35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77页
    36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98页
    37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38页
    38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39页
    39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71页
    40同39
    41王安忆:《69届初中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74页
    42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38页
    43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11页
    44王安忆:《冷土》,《海上繁华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40页
    45同44
    46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67页
    47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77页
    48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70页
    49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68页
    50同49
    51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5版,第66页
    52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76页
    53王安忆:《大刘庄》,《小鲍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83页
    54王安忆:《大刘庄》,《小鲍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38页
    55王安忆:《大刘庄》,《小鲍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70页
    56黄子平:《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重读<小鲍庄>》,《北京文学》,1989年第7期
    57王安忆:《乌托邦诗篇》,《钟山》,1991年第5期,第76页
    58王安忆:《大陆台湾小说语言比较》,《上海文学》,1990年第3期
    59王安忆:《大陆台湾小说语言比较》,《上海文学》,1990年第3期
    60王安忆:《大陆台湾小说语言比较》,《上海文学》,1990年第3期
    61因笔者家乡正是在王安忆插队的安徽身五河县,王安忆使用的淮北方言是笔者最为熟悉的,关于“仁义”作为口头语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比王安忆在文章中列举出的涵义更为宽泛。
    62王安忆:《小鲍庄》,《小鲍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47页
    63“亲热人”“恬静人”“喜眉喜眼”都是安徽省五河县人们使用率颇高的口头语,尤其常见于乡村农夫农妇的口中。
    64李劫:《是临摹,也是开拓》,《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1期
    65王安忆:《经验的检讨》,见王安忆著《独语》,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版,第127-128页
    66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54页
    67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55页
    68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10页
    69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42页
    70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35页
    71王安忆:《歌星日本来》,《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35页
    72王安忆:《神圣祭坛》,《神圣祭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121页
    73王安忆:《悲恸之地》,《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39页
    74王安忆:《悲恸之地》,《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出,第141、147、158页
    75王安忆:《悲恸之地》,《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57页
    77王安忆等:《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关于王安忆十年小说创作的访谈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78王安忆:《妙妙》,《香港的情与爱》,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95页
    79王安忆、刘金东:《我是女性主义者吗?》,《王安忆研究资料(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58页
    80王安忆、郑逸文:《作家的压力与创作冲动》,《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43页
    81王安忆:《稻香楼》序一,《稻香楼》,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页
    82王安忆:《姊妹们》,《隐居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257页
    83王安忆:《姊妹们》,《隐居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279页
    84王雪瑛:《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90年代的小说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01年第2期
    85王安忆:《我与<收获>及其他刊物的关系》,《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版,第227页
    86王安忆:《姊妹行》,《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47页
    87王安忆:《姊妹行》,《王安忆短篇小说编年》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168页
    88同86
    89王安忆:《要说爱你不容易》,《小说月报2004年获奖作品集最新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76页
    90王安忆、郑逸文:《作家的压力与创作冲动》,《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42页
    91王安忆:《稻香楼》,《稻香楼》,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88页
    92王安忆:《稻香楼》,《稻香楼》,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89页
    93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04页
    94梁丽芳:《从红卫兵到作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5版,第69页
    95王安忆:《富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1页
    96王安忆、郑逸文:《作家的压力与创作冲动》,《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243页
    97王安忆:《富萍》,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5页
    98王安忆:《妹头》,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第1版,第52-54页
    99王安忆:《骄傲的皮匠》,《2008年文学中国》,花城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0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