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被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思想家,而轴心时代产生的思想几乎蕴涵了后世所有文化观念的因子,从而能够长久惠及后世并具有永久的价值。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现实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促使庄子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些思考呈现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总体特征,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古典形态的生态美学智慧。为了准确地揭示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本论文分以下几个部分:
     "导论"说明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写作思路。"选题依据"包括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说明进行这项研究是建设当代生态文明和生态美学观的需要。"研究方法"说明本文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统帅下,借助当代存在论哲学为指导,认为只有立足于"存在论"的"此在与世界"的在世方式才能获得人与自然、生态与人文的统一。同时它也是架通中西美学研究的桥梁。"研究现状"既概括综述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的前期成果,又指出了本文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点努力。"写作思路"主要说明了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本文大致的思路。
     第一章分析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首先,本章分析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文化背景。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巫术仪式都是在理论形态的"天人合一"观念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文化现象,但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传递了"万物一体"、"天人相通"的观念,传递了万物"共生共荣"的观念,这些观念蕴涵的生态智慧影响了庄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其次,本章分析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易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之一,它所包含的"天人合德"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道",蕴涵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再次,本章分析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中原地区长期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但是也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有效利用生态资源的思想或智慧。春秋战国时期剧烈变化的时代背景又进一步激发了社会生态方面的危机。这些都为庄子生态审美智慧的产生准备了丰厚的现实条件。
     第二章分析了庄子"天道观"的生态美学思想。"道为万物之本"的观点说明了"道"是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最根本的概念。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本根说"和"道法自然说",在此基础上对道的看法又有一些新的发展,提出了"道无所不在"的思想。庄子在老子更多地关注"道的本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道的遍在性",强调"道"的整体作用、并提出"自然化生"的思想。"道无所不在"的思想成为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重要根源之一。"以天为宗"的观点说明了"天"是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另一个最根本的概念。人们一般将其作为道的从属范畴来理解,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庄子将"天"提升为一个与道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范畴。天的自然性是最突出的特征。"天"代表着自然事物的原生态或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本性,但是庄子的"天"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神秘性特征,天的自然性和神秘性是浑然融为一体的。庄子所提出的"以天为宗"、"天而不人"、"人与天一"、"无以人灭天"等思想都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观念。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也是其"宗天"观念的体现。
     第三章分析了庄子"齐物观"的生态美学思想。"齐物观"所蕴涵的平等内涵和理想境界是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等共生"的和谐关系。"齐物观"是"道无所不在"思想的最好说明,丰富了"万物一体"的生态审美观念。庄子的"齐物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本章探讨了诸子有关人与万物关系的思想对庄子的影响,并且从文字源流的角度阐述了"齐"字的初始内涵。庄子站在"道"的立场上看待人类和万物的生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生态平等"蕴涵的思想观念。"天钧"与"天倪"的思想蕴涵着古典生态环链意识和审美境界观念。"吾丧我"与"物化"的思想蕴涵着对"自我中心"的自觉放弃。"无用之用"的思想蕴涵着一种符合生态的价值观念。"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则蕴涵着倡导"平等共生"的生态情怀。"以遂群生"的思想则蕴涵着为了使其他生命能够理想化生存应该对人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观念。
     第四章分析了庄子"重生观"的生态美学思想。"重生观"所蕴涵的尊重人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思想也是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本章主要论述了庄子对个体生命的重视。"重生观"更多地体现于如何通过现实的生活实践和人生的修养去实现所追求的境界。这也是一个生态审美实践的话题。庄子"重生观"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首先,庄子重视"养生"。庄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之所以存在不和谐的现象,是因为人不能站在"道"的立场上看问题。为了到"重生"的目的,庄子认为必须通过"心斋"、"坐忘"等精神修养的方式,回归自然之道。其次,庄子重视"游世"。现实社会中充满了令人极度压抑和愤懑的现象,生命在那个时代显得脆弱和微不足道,如何从乱世中求得生存,庄子主张游于"人间世"。庄子"游世"思想的背后还包含着"遥游"这层意思。"遥游"更加侧重于精神境界的超越性。"游世观"体现了一种生存的策略和方式。最后,庄子重视"乐生"。乐生蕴涵着一种生态之乐,它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生命的关爱与欣赏、对人生死现象的观以及对于理想生态社会的向往。"乐生"是"重生"的最高理想和现实归宿。
     第五章分析了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这种当代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人追求审美的生存所具有的启示:首先,庄子智慧地预言了生态灾难,对于人们生态危机意识的形成具有警示作用:其次,庄子的"齐物观"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平等"意识和审美境界;第三,庄子的"重生观"有助于人们从事生态实践活动和审美生存;最后,庄子"天道观"促使人们对大自然保持适度的尊重和敬畏,限制和削弱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妄自尊大的任意征服行为。
     结束语: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对于当代人的审美生存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其还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庄子生态美学思想毕竟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直观性。如果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掘其积极的一面,使其与当代形态的生态理论相结合,实现一种现代性的转换。
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China's Pre-qin Taoism, Zhuangzi was known as the thinker of the Axial Age named by Jaspers. These thoughts which emerged in the Age contain the factors of almost all afterlife cultures so that they have the long-term benefi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permanent value. Ancient Chinese farming social reality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urbulence and intranquility made Zhuangzi pondered deeply on Man and Nature's relationship. His thoughts demonstrate the total characteristics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verything on the Earth Being of the Same Body) which deposit abundant ecological aesthetics wisdom of classical form. In order to reveal accurately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cludes some parts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s the topic-choosing reasons, researching method, today's researching level and general plan on the studying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The topic-choosing reasons" includes realistic reasons and theoretical reasons and show that this research is the need of constructing pres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aesthetics view. "Researching method" shows that this article is under the leading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 contemporary existence philosophy as the guide, and we can get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ecology and humanities only by the way of basing on "being and world" of "view of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bridge of connec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research. "Today's researching level" not only generalizes former period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but also points out the efforts of this article's new try basing on former people's achievement. In the part of "general plan", I mainly explain the necessary fo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general writing plan of the articl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s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coming into being. First,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coming into being. Myth, totem and witchcraft are all still-beingcultural phenomena before the view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all givesout the view of "Everything on the Earth Being of the Same Body",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of Heaven and Man", and "the Same Existence". In some degree, these opinions' ecological wisdom had changed Zhuangzi's life style and thinking habits from long ago. Secondly,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coming into being. "Yijing", as one of Chinese classic cultural sources,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wisdom as "heaven and man have the same morals". The idea of Laozi who was the founder of Taoism, esp. his "Tao", contains rich ecological wisdom. Thirdly, the chapter analyzes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s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coming into being. Although central China's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created a brilliant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t also had destroyed the regio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ad caused some thought or wisdom of the effectively using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 backgrounds of great change in Chunqiu and Zhanguo period had further stimulated the social ecology crisis, which had prepared a huge real base for the birth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wisdom.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of "view of tiandao". The view of "Tao is the base of all things" shows that "Tao" is the most basic concept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Zhuangzi had gotten Laozi's view of "Tao's base" and "Tao learns from nature", and had gotten some new development on this base about Tao so that he raised the idea of "Tao exists in everywhere". On the base of Laoz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ao's base", Zhuangzi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ao exists in all things", which focuses on the Tao's overall effect and raises the idea of "all comes from nature". The idea of "Tao exists in everywhere" is an important base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The idea of "Tian is the beginning" shows that "Tian" is another most basic concept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People usually understand it as a subordinate concept of Tao, which has some limitation. Zhuangzi promotes "Tian" to the same level of Tao. Tian's nature is the most prominent feature. "Tian" represents natural things' origin or all tings' ecological nature. But, Zhuangzi's "Tian" has a secret feature, to a large extent,_Tian's origin and secret feature is linked closely. Zhuangzi's idea of "Tian is the beginning", "not man but tian", "man and tian is one" and "not destroying tian for man", etc. all have rich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Zhuangzi's thoughts of "being calm in all time and conditions" is also the showing of "zongtian" idea.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of "view of qiwu". Equality and ideal level existing in the "view of qiwu" i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re should be a kind of equal symbiotic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the natural world. The "view of qiwu" is the best illustration to "Tao's existing in everywhere", which makes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view of "all things, one body" rich and has deep cultural bas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Scholars'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everything to Zhuangzi, and explains its original meaning of "qi" from the perspective view of this word. Standing on "Tao", Zhuangzi looks on the survival of humanity and all living things and raises a series of ideas full of "ecological equality". The view of "tianjun" and "tianni" contains classical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chain and aesthetic concepts. The view of "wusangwo" and "wuhua" has the meaning of giving up of "egocentricism". The view of "usage of not using" has a value view of being harmony with ecology. The view of "tian and di lives with me, all things unify with me" has the ecological feeling of advocacy of "being equal and symbiotic". The view of "basing on qunsheng" contains the concept of restrict to human activity for other lives' idealistic survival.
     The forth chapter analyzes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of "view of zhongsheng". The view of respecting human and natural lives existing in the "view of zhongsheng" is also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Zhuangzi's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lives. The "view of zhongsheng" mainly embodies as the way of how to realize the level we want by real practice and life training. This is also an ecological aesthetic practice topic. Zhuangzi's "view of zhongsheng" has very rich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Firstly, Zhuangzi pays much attention to "yangsheng". His opinion is that the reason of disharmony exists among people or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is that people can not look on problems from the view of "Tao".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zhongsheng", Zhuangzi thinks that people must return to the "Tao" of nature by "xinzhai" and "zuowang". Secondly, Zhuangzi pays much attention to "youshi".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society full of extreme depression and frustration phenomena, life in that era was fragile and small. On how to exist in the times of trouble, Zhuangzi thinks that we should play games in the "human world". Zhuangzi's "view of youshi" also has the meaning of "xiaoyaoyou" , which focuses more on spiritual transcendence. The "view of youshi" embodies a kind of survival strategy and way. Finally, Zhuangzi pays much attention to "lesheng", which contains a kind of ecological happiness, which primarily reflects in the love and appreciation to natural lives, the optimistic view on the phenomena of being or not being and the longing for ideal ecological community. "Lesheng" is the highest ideal and the practical home of "zhongsheng".
     The fifth chater will study on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view's present value and meaning. This kind of present value and meaning is mainly reflected as enlightment to contemporary people's want for aesthetic existence: Firstly, Zhuangzi had Wisely predicted ecological disaster, which plays a warning role for the birth of people's sense of ecological crisis. Secondly, Zhuangzi's "view of qiwu" can help people get correct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equality and aesthetics; Thirdly, Zhuangzi's "view of zhongsheng" can help people engage in e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aesthetic existence; Finally, Zhuangzi's "view of Heaven and Tao" can help people maintain moderate respect and reverence to nature, and restrict and weaken people's arbitrary arrogance as conquest to nature.
     In conclusion,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have a certain realistic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people's aesthetic existence, but we also should not forget its considerabl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fter all, Zhuangzi's ec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are the product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which is very empirical and intuitive. If we want to get its due role, we should get explore the positive side and unify it with contemporary form of ecological theory, which means a modern conversion.
引文
①[德]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田汝康译,《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第39页。
    ②代表性专著有:刘绍瑾的《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陶东风的《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张样龙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论庄部分(三联书店1996年版),张世英的《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第十四章(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叶舒宪的《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包兆会的《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
    ①鲁枢元认为,生态学是否大体上也可以这样划分,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页。其实人与自然、社会、精神(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里只是借用鲁先生的生态学三分法表述一下当今时代人们所遭受的全面的生态危机。
    ②潘乐《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光明日报》,2003年10月30日。
    ①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44页。
    ②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东方论坛》,2004年第5期,第4页。
    ③汤一介:《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第9页。
    ④杨振宁:《(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自然杂志》,2005年第1期,第1-2页。
    ①转引自曾繁仁:《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文史哲》,2006年第4期,第5页。
    ②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 30 volumes, Macropaedia Volumes 6, 1980, P. 197: The word ecology was coined by a German Zoologist, Ernst Haeckel…… The word comes from the Greek Oikos.Meaning "househotd, home, or place to live.";Academic American Encyclopedia, Aret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rinceton, New Jersey, 1980, P. 42: The word ecology (Greek, oikos,"house," and loges,"study of")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have been coined by Ernst Hacekel, who used and defined it in 1869.
    ①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5页。
    ②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38-39页。
    ③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48-51页。
    ④这八条纲领是:①地球上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的健康和繁荣有其自身的价值(内在价值,固有价值)。就人类目的而言,这些价值与非人类世界对人类的有用性无关。②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并且它们自身也是有价值的。③除非满足基本需要。人类无权减少生命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④人类生命和文化的繁荣与人口的不断减少不矛盾,而非人类生命的繁荣则要求人口减少。⑤当代人过分干涉非人类世界,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恶化。⑥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政策,这些政策影响看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结构,其结果将会与目前大有不同。⑦意识形态的改变主要是在评价生命平等(即生命的固有价值)方面,而不是坚持日益提高的生活
    ??标准方面。对数量上的大(big)与质量上的大(great)之间的差别应当有一种深刻的意识。⑧同上述观点的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义务来实现上述必要的改变.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年7月版,第53页。
    ①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26页。
    ①曾繁仁:《生态存在论荚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70-71页。
    ②曾繁仁:《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第59页。
    ③吴承笃,徐瑾琪,叶莎莎:《美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首届全国生态荚学研讨会"综述》,《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①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第14-15页。
    ②张皓:《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前言),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3页。
    ①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笫197页。
    ③[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外围美学》(第4辑),商务印书馆,1987年12月版,第235-236页。
    ④徐良:《本体论: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西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第20-21页。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修订,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版,第98页。
    ②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页。
    ③宋祖良译海德格尔的话:《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④[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35页。
    ⑤[德]海德格尔:《葡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第106页。
    ⑥宋祖良认为,海德格尔的《论Humanismus的信》(《论人类中心论的信》)被错误地翻译成《论人道主义的信》。他说,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欧洲许多世纪以来,一直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宰,把大自然看成征服和进攻的对
    ??象,无限制地通过近现代技术去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和剥削,势必最终破坏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危及人类生存。因此,他在后期集中反对欧洲统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共生共荣,其思想境界十分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无论在海德格尔本人的著作中,还是德国学者的大量有关的解释中,海德格尔反对Humanismus都是明确地指反对人类中心论。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4页。
    ①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②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③[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第210页。
    ①下文几个方面说法参考林可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1月。
    ②张世荚:《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99页。
    ③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第199页。
    ④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48-349页。
    ①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99页。
    ②郝志功:《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学杂志》,1986年第1期:吴忠希:《试论生态哲学》,《内蒙古杜会科学》(汉文版):李平:《文艺选择中的心理生态与社会对策》,《上海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汪柏江:《文思之奥妙——试论楚辞产生的一个生态因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张云飞:《生态伦理学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第4期等。
    ③鲍延毅:《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国文化论坛》,1995年第3期。
    ①[美]叶维廉:《反控制:向自然道歉者斯耐德》,载《中国文本(The Chinese Text)》,周英雄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5-84页。
    ①[美]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60-164页。
    ②庄庆信:《一体与和谐——庄子与马秀丝的环境哲学》,台湾比较哲学研讨会,《第一届比较哲学研讨会论文集》,1983年,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主办。
    ③[法]阿尔贝·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2月版,第34-35页。
    ④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76页。
    ①[美]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0页。
    ②《普里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湛垦华等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中文版《序言》。
    ③《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苟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版,第287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7-49页。
    ①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世界书局,1929年1月版,第37-38页。
    ②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第2页。
    ④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5页。
    ⑤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9页。
    ①郑元者、胡缨编著:《崇高之始——中国图腾》,1997年,第2页。
    ①苏联科学院民族研究院:《原始社会史——般问题、人类社会起源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437页。
    ②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3页。
    ③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82页。
    ①黄文山:《图腾制度及其与中国哲学起源之关系》,台湾《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60年第9期,转引自郑元者、胡缨编著:《崇高之始——中国图腾》,1997年,第74页。
    ①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2页。
    ②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2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第607-608页。
    ①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9页。
    ②闻一多:《道教的精神》,《闻一多精选集》,2005年12月版,第243页。
    ③庞朴:《蓟门散思·道家与巫术》,1996年8月版,第151页。
    ①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36页。
    ②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322页。
    ①[美]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2002年8月版,第161页。
    ②曾繁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文史哲》,2006年第4期,第9页。
    ③曾繁仁∶《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文史哲》,2006年第4期,第9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3-194页。
    ①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40页。
    ①卡普拉:《转折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10页。
    ②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204页。
    ①王庆节据唐朝《李约道德真经新注》的重新断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分析说:"在这一解读里,不存在宇宙间的道、天、地、人的等级阶梯。道、天、地、人之间只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老子宣称'人'是宇宙间的'四大'之一。这样,作为'四大'之一,'人'的自然,或者'自己而然'就在于效法地之为地('地地'),天之为天('天天'),'道之为道'('道道'),这也就是法自然."见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田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150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93-194页。
    ③刘笑敢∶《老子哲学的中心价值及结构体系》(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辑)。
    ①王宇信、杨宝成:《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探讨》,《甲骨探史录》,三联书店1982年9月版,第467页。
    ②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本,第1分册。
    ①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20页。
    ①吕文郁:《华夏文明与先秦时代的生态环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9期,第59页。
    ①朱松美:《周代的生态保护及其启示》,《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2卷第2期,第34页。
    ①汪国栋:《庄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6页。
    ①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320-323页。
    ①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85页。
    ②约翰·布里格斯,F·戴维·皮特:《混沌七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①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59页。
    ②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29-230页。
    ①程习勤:《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态观”的文艺理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35页。
    ①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27页。
    ①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第152页。
    ①张立文主编:《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32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版,第1页。
    ①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493页。
    ①李锦全、曹智频:《庄子与中图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版,第326-327页。
    ②张恒寿认为《大宗师》中那段对道进行描述的话是老子学派的思想。
    ③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320-329页。
    ①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29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30页。
    ③蒙培元:《人与自然——中田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32页。
    ①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69页。
    ①李锦全、曹智频:《庄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8页。
    ①张皓:《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07页。
    ①《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萄春生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版,第425页。
    ②《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萄春生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版,第425-426页。
    ①论文中涉及《庄子》原文的引用皆以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为准。
    ②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407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第895页。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版,第759页。
    ①藏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订》,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版,第456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第143页。
    ③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9月版,第336页。
    ④朱活:《齐鲁考辩》,《齐鲁学刊》,1980年第5期,第48页。
    ①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北京,荣宝斋,1979年11月版,第495页。
    ②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北京,荣宝斋,1979年11月版,第496页。
    ③刘敦愿:《释齐》,《文史哲》,1984年第5期,第29页。
    ④刘敦愿:《释齐》,《文史哲》,1984年第5期,第30页。
    ⑤刘敦愿:《释齐》,《文史哲》,1984年第5期,第30页。
    ①王树明:《齐地得名推阐》,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
    ②赵缊:《说"齐"与"济"》,《管子学刊》,2001年第4期,第28页。
    ③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604页。
    ①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8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第32页。
    ③章太炎:《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付杰编校,1997年版,第251页。
    ④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160-161页。
    ①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02页。
    ②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62-73。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页。
    ②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73-74。
    ③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15-116页。
    ④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29-130页。
    ①范曾:《老庄心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85-86页。
    ②锡昌:《庄子哲学》,成都古籍书店复制,1988年8月版,第8页。
    ③胡适:《中田哲学史大纲》,2001年版,第193-195页。
    ①张(日告):《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第135页。
    ①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19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21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31页。
    ①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76-177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58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25页。
    ②《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385页。
    ③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10月版,第194页。
    ①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355页。
    ①刘成纪:《物象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页。
    ①余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第11页。
    ①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8页。
    ②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244页。
    ③余谋昌:《生态学与文艺学》,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①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175页。
    ②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杜,2004年5月版,第292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06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111页。
    ①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6年1月版,第106-107页。
    ②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07页。
    ③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6年1月版,第108页。
    ①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10月版,第30-31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第121页。
    ②皮朝纲:《审美与生存》,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526页。
    ①陈绍燕:《庄子与<庄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106页。
    ①陈望街:《中田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82页。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版,第17页。
    ②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90-91页。
    ①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33页。
    ①范曾:《老庄心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87页。
    ②程习勤:《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态观"的文艺理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248页。
    ①严灵峰:《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18)第22页。
    ①陈鼓应:《庄了的悲剧意识和自由精神》,胡道静主编《十家论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390页。
    ②庄子表示游世高手思想的说法还有:"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遗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鹗炙。漫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等。
    ③《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其学无所不窥"。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95-96页。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第226页。
    ③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30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进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第15页。
    ①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页。
    ②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231页。
    ①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18页。
    ②徐复观:《中园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7页。
    ①修海林:《乐之初义及其历史沿革》《人民音乐》1986年第3期。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34-235页。
    ②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8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4页。
    ①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363页
    ①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第103页。
    ②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14页。
    ③皮朝纲:《审美与生存》,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451页。
    ①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280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34-235页。
    ②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383-384页。
    ②傅伟勋:《超脱心灵、齐物心灵和环保心灵的哲学奠基》,《哲学杂志》,1995年第13期,第143-149页。转引自朱喆:《天人关系与生态智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11月。
    ①陈鼓应认为此处与庄子思想不合而将其放在注文中,我认为它仍是庄子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1990年8月版.第76页。
    ③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1990年8月版,第612页。
    ④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朱润生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03页。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1990年8月版,第619页。
    ②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朱润生译,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78页。
    ①H·罗尔斯顿:《科学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邱仁宗主编《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版。
    2、张默生:《庄子新释》,齐鲁书社,1993年12月版。
    3、《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1986年7月版。
    4、王夫之:《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年10月版
    5、钱穆:《庄老通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
    6、张恒寿:《庄子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
    7、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
    8、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9、吴怡:《遥的庄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0、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月版。
    11、颜世安:《庄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12、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13、范曾:《老庄心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4、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5、陈绍燕:《庄子与<庄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16、汪国栋:《庄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17、李锦全、曹智频:《庄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王树人、李明珠:《感悟庄子——"象思维"视野下的<庄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9、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与后现代的视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1、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23、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4、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2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7、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8、陶东风:《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涂光社:《庄子范畴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3、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34、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
    3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版。
    36、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37、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
    38、许慎:《说文解字(附检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
    39、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年9月版。
    40、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北京,荣宝斋,1979年11月版。
    41、《四书五经》,韩路主编,1996年6月版。
    42、《进入澄明之境》张世英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4月版。
    4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44、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5、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6、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7、张祥龙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论庄部分(三联书店1996年版)。
    48、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49、张立文主编:《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5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51、刘小枫:《拯救与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
    5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版。
    53、章太炎:《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付杰编校,1997年版。
    54、庞朴:《蓟门散思·道家与巫术》,1996年8月版。
    55、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2月版。
    5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问》,陈嘉映修订,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版。
    57、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版。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9、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世界书局,1929年1月版。
    60、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61、郑元者、胡缨编著:《崇高之始——中国图腾》,1997年版。
    62、陈其荣:《自然哲学》,复旦大学出社,2004年6月版。
    63、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4、余谋昌:《生态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5、余某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66、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67、鲁枢元:《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69、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70、张皓:《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武汉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1、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72、刘成纪:《物象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程习勤:《老庄生态智慧与诗艺——“态观”的文艺理论》,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7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75、曾繁仁主编:《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76、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
    77、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8、乐爱国:《道教生态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80、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81、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版。
    82、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庄晨燕、邱寅晨译,
    ??三联书店,2005年1月版。
    83、卡罗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4、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5、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6、格里芬主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87、R.G.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88、普利高津等《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9、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90、阿尔贝·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2月版。
    9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7月版。
    92、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11月版。
    93、H·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94、Academic American Encyclopedia,Aret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Princeton, New Jersey, 1980.
    95、J. Baird. Callicott, Earth’s Insight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96、Daoism and ecology, edited by N. J. Girado, James Miller, and Liu Xiaogan,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