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般来说,今日之父母就是昨日之青年,而今日之青年就是明天青年之父母。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青年都是思维最为活跃、对新兴事物反映最为敏捷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社会历史变迁的晴雨表,并为社会历史的变迁提供一个真实的记录。
     现年15—30岁的当代青年群体,无论现在是在校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他们都是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其道德信仰的研究,弄清楚他们的道德信仰问题,小而言之,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大而言之,关乎社会未来发展的大事、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
     当代青年群体多为独生子女。他们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见证了社会经济翻天覆地变化的奇迹,也见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伦理道德转型的阵痛。这种成长背景,给他们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文化标志”。“他们笑,因为幸福来的太简单;他们哭,因为再得到幸福太困难。他们麻木,对关心视而不见;他们敏感,对伤害记忆犹深。他们在学业、爱情、事业、生活中跌跌撞撞。他们疼痛地思考着,他们孤独地成长着”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化,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一时代有-时代之道德信仰。当代青年群体道德信仰,一方面具有社会主流道德信仰的基本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其鲜明的时代个性特征,青年个体的道德观念及其道德信仰呈现出复杂多元性。
     由于受社会道德信仰负效应、道德信仰教育与社会现实区隔的影响,当代青年群体中的部分青年,其道德信仰陷入了一个迷失的境况。即,已认同的道德信仰与步入社会后所见之道德信仰产生了隔膜,导致对既有的道德信仰产生怀疑、动摇乃至抛弃,但同时又没有形成新的道德信仰的一种空虚的精神状态。
     道德信仰的对象是道德、是善,是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是精神之我对物质之我的超越,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它在对青年精神的激励和慰籍上是其它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在选择和构建人生方面,它比科学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加强青年群体道德信仰教育,牢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青年群体中的地位,是道德信仰教育的当务之急。
     道德信仰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培养道德个体完善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满足、激发受教育者自我完善需要的过程。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以启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良知和道德冲动,即道德直觉,将道德直觉作为道德信仰的原点;二是构建科学的、大众的道德体系,其价值取向与受教育者的现在和将来紧密相连,坚定其对道德价值、理想目标和规范的信奉。
     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信仰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在信仰中生活。就青年道德信仰教育问题而言,确立以道德信仰为中心的教育机制,激发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需求;建立健全合理的道德奖惩制度,从制度层面建立起有效的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才是解决青年道德教育问题的关键。
Parents today used to be the youth in the past, and the young today likewise will be parents in the future. In all ages and societies, the youth are the most vigorous and the most curious. Their thoughts, values and faith mirror the social changes.
     The youth aging 15 to 30, at school or at work, will be the main force in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n the empower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our nation. Conducting research over their morals and belief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sure their moral growth and the future of our nation.
     Most of the youth nowadays are the only-children generation. They have witnessed the drastic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borne witness to the pains of social and ethical changes. Such experiences have left distinct cultural inscription in their mind. They joys because happiness comes to them to easily and they are in tears because happiness is too hard to re-obtain; they are callous, with little concern over others; they are sensitive and gnawed by traumatic experiences; they encounter various obstacles in study, love, career and life; they contemplate in pains and grow up in loneliness.
     Each era is marked by its own culture, zeitgeist and value systems.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contemporary youth shar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mainstream morals and ethics, and are also distinguished with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at particular time. Their individual values and beliefs are complex and multiple.
     Due to the negative social values and the gap between eth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reality, some of the youth are disillusioned morally. Their acquired morals come into conflicts with the vulgar morals they witness in society. As a result, they have doubts over and even give up their acquired morals; at the same time no new value system is developed to replace the old one. They suffer in the void of faith.
     Morality and goodness is the target of morals and beliefs, in which the social self transcends the ego, the spiritual self rises above the materialistic self, the idealistic self takes over the realistic one, and the infinite self wins over the finite one. Nothing can replace morals in educating and encouraging the youth, and nor can science compete with morals in the role of life building and life choice. It is imperative th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ethical education among the youth and reinforce socialist moral values with uniquel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our young people.
     Moral and ethical education intends not only to develop moral sense among the individuals but also to promote their self perfection. To fulfill the goal, we have two jobs at hand:one is to cultivate moral conscience, moral impulse or moral instinct, as the basis of moral values; another i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popular moral system which is linked with the present and future life of the educated in order to encourage them to follow the norms.
     Keeping faith is a way of life; to have faith is not to take possession of material things but to live in faith. As to moral and ethical education for the youth, our emphasis should be given to moral-oriented educational mechanism so as to urge the youth's awareness of ethical needs in life, and stress should also be give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und moral rewarding system so as to create a social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give-and-take in social morals.
引文
①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47.
    ②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91.
    ③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及其文化根源.北京: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52.
    ④顾伟康.信仰探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7.
    ⑤冯天策.信仰导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31.
    ⑥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43.
    ①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47.
    ②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279.
    ③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100.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八).四库全书本.
    ②刘建军.论三种非宗教的信仰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18.
    ①这一段引述康德对道德信仰的论述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566-567.
    ②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③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浙江社会科学,2001,(1):49.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2.
    ①本论文将当代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5-30岁,详第二章关于青年群体的年龄界定一节.
    ②马赫列尔.青年问题与青年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36.
    ①刘魁,卓文玲.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建设论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 28.
    ①八十年代青年的动向.雷永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2.6.
    ①孙志强.青年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学术视野.http://www.lngqt.com/html/2009/200912/20091221_6858_1.html。2009-12-2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38.
    ①相关论述参见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①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辩.南京:东南学术,2007,(2):50.
    ②牟钟鉴,安乐哲.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反思.北京:中国读书评论,2007,(1):26.
    ③刘魁,卓文玲.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当代中国道德信仰建设论略.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
    ①有关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论述,详见周晓虹.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社会,2008,(2):50.
    ②何培忠.千石保先生谈日本的青年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4):35.
    ③吴端.对日本青年研究之理论的探讨与借鉴:一个历史与思想文化的视角.当代青年研究,2007,(4):44.
    ④阎晓军.日本青年心理研究概述.青年探索,2003,(2):38.
    ①吴端.对日本青年研究之理论的探讨与借鉴:一个历史与思想文化的视角.当代青年研究,2007,(4):45.
    ②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1995,(5):20.
    ③刘成彬.苏联青年研究概述(续).当代青年研究,1987,(2):30.
    ④N·布利诺夫.六十年来苏联青年研究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献良译.青年研究,1984,(1):15.
    ①刘成彬.发展中的苏联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89,(1):45.
    ②N·布利诺夫.六十年来苏联青年研究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献良译.青年研究,1984,(1):25.
    ③刘成彬.发展中的苏联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89,(1):44.
    ④N·布利诺夫.六十年来苏联青年研究的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献良译.青年研究,1984,(1):16.
    ①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②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
    ①张会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
    ②康德.纯粹理性批评.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21.
    ③李健立.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50.
    ①苏振芳.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简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33.
    ②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1995,(5):48.
    ③张晓明.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2,(1):29.
    ④魏贤超.欧洲应用伦理学课程述评.比较教育研究,1995,(5):30.
    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
    ②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4.
    ③“青年”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常有所见。如,《全唐诗》卷467牟融有“青年俱未达”之句,《宋元诗会》卷94有“爱尔青年气”之句,《元诗选》卷54有“青年坐失荣华乐”,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3有“青年美才”等句。这些诗句中的“青年”都是一个年龄阶梯的概念,即,年轻人.
    ①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②雷永光.八十年代青年的动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2.19.
    ③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①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4.
    ①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社会变迁.解放日报.2005-09-01.http://www.neworiental.org/publish/portal0/tab500/info412860.htm。按:关于青年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类别的历史性变迁及中国“神圣青年”角色的解体,看参考陈映芳《国家与‘青年’:中国‘神圣青年’角色的解体》,《南风窗》2008年第10期.
    ②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5.
    ③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5.
    ①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20-22.
    ②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5-6.
    ③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7-10.
    ④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
    ①中国新闻网.《2009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09-26/2554903.shtml. 2010-09-26.
    ②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0.
    ①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5.
    ②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38.
    ①荆楚网.逾七成“独一代”只生不养,拿“独二代”宝宝没办法.http://news.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04/201104/t1661281.shtml.2011-04-04.
    ②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5.
    ③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6.
    ④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6.
    ⑤调查称近六成广州女大学生愿意嫁富二代,http://edu.sina.com.cn.2010-04-12.
    ⑥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10.
    ⑦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10.
    ⑧2010年中国青年网民婚恋观报告.电子版,2010.16.
    ①共青团江苏省委课题组.当代大学生公民参与状况及对策研究//“十一五”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55-101.
    ②张岷,唐洁.青年群体的角色差异与青年工作.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ID=17&ID=7582.2008-06-10.
    ①关于互联网对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见第5章第3节网络文化对青年道德信仰的影响.
    ①涂龙峰,蒋凌霄.蚁族、蜗居: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中国青年研究.2010,(3):63.
    ②南楠.别拿“80”后说事·“成长篇题词”.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
    ①自2006年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就业率也成逐年下降趋势,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基本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如媒体报道中所云:“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于是,出现了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争饭碗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同样,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还多19万人。可以说,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避免“毕业即失业”,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性问题.
    ②柳建云.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天堂,什么地方是我们的梦想.包头日报,2010年3月12日,第6版.
    ③廉 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8-39.
    ①罗大佑.现象七十二变.大学语文.陈洪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7-259.
    ②步德胜,李勇.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9,(1):52.
    ①北望.大众流行文化与价值重构.http://vip.bokee.com/20080808585772.html,2008-8-8.
    ②步德胜,李勇.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9,(1):50.
    ①黄明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信仰危机辨识.社会科学战线,2004,(3):20.
    ②李虹.《我国道德现状与道德建设的哲学思考.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3.
    ③檀传宝,黎鸣.访谈实录:中国人的道德现状与道德教育.http://learning.sohu.com/20050216/n224310521.shtml。
    ④李萍.中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分析.理论学刊,2004,(7):45-46.
    ①卢风,肖巍主编.应用伦理学导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32.
    ②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伦理学,2001,(10):2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
    ②荆学民.关于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www.e23.cn 2010-8-14.
    ①姚靓.苏州市吴中区青年道德信仰状况调查报告,http://www.szyouth.net/news_show.asp?id=46573, 2010-3-31.
    ②任建东.道德信仰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5.
    ③查尔斯·L·坎默.基督教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4.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1.
    ①休谟.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92.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6.
    ①秦裕.忏悔与虔诚——论道德真诚.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94.52.
    ②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暑假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2005-09-01.
    ③侯卫国,李献忠.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语思考.福建高教研究,2002,(4):39.
    ④李志.重庆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被调查的青年学生,只有24.5%的人认为“道德理想”在个人理想中最为重要,而“生活理想”占36.2%,职业理想占31.6%。《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①《看看当代大学生九宗罪》云:罪名一是生活腐化,罪名二堕落傍款,罪名三是玩物丧志,罪名四是寄生依赖,罪名五是理性的侏儒,罪名六是政治的冷漠与投机,罪名七是学术精神的失落,罪名八是道德素质低下,罪名九是生理和心理缺憾。http://campus.chinaren.com/20050815/n226668709.shtml, 2005-08-15.
    ②文萍,李红,马宽斌.不同时期我国青少年价值观变化特点的历时性研究.青年研究,2005,(12):35.
    ①高楠.别拿“80后”说事.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9-11.
    ②高楠.别拿“80后”说事.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10-11.
    ③彭宇事件:2007年,南京一名叫彭宇的青年扶起跌倒在地的徐寿兰老太太并将之送到医院治疗,却被老太太一口咬定彭宇就是撞倒她的人而成了被告,彭宇因此被法院一审判决赔偿老太太4万多元治疗费。这一事件,媒体称之为“彭宇事件”。彭宇事件引发了严重的“破窗效应”。全国也发生了同类事件,或者老人摔倒,只有人围观,而无人敢上前搀扶,更不要说送到医院治疗了。参见殷晓章《南京“彭宇撞人案”事件追逐》,《今晚报》,http://www.jinbw.com.cn/jinbw/xwzx/fcda/20070914668.htm, 2007-9-14.
    ①胡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及对策.当代经理人,2009,(9):34.
    ②樊和平.善恶因果律与伦理合理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季刊,1999,(3):33-36.
    ③雅阁女:2006年8月9日,网上出现了一段视频:《蛮横白领美女自述:我开本田砸你破车》,在视频中,一个女孩声称自己是“高贵、有品位的高级白领”,而她开的是“豪华、高贵的本田雅阁轿车”。一天,一辆QQ车把她超了,她就把QQ车拦下来,砸烂了。此女子很快遭到大量网友的抨击,网友们给她取了个绰号——“雅阁女”。“烧钱男”:2006年10月,一个在博客上炫耀奢侈生活、鄙视穷人的上海男青年遭到网友炮轰。雅阁女和烧钱男,虽然是极为个别的现象,却让人深思,也折射当代青年的道德价值观及其道德信仰。参见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2日01:33
    ①肖鹏英.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的思想信仰教育.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2008,(4):426.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刚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64.
    ①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①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8-279.
    ①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
    ④谢地坤.从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读阿多罗《道德哲学的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14.
    ①道德的多层次实际上时之道德行为的多层次。因为道德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实现的,而人的道德行为是人们经过自主意识选择并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道德行为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道德和非道德;五个层次,即,不道德、准道德、底线道德、一般道德和高尚道德。关于道德底线的内涵,我国学者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将底线道德归纳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底线道德是基础性道德;第三,将底线道德理解为道德底线,底线道德就是善的最低、最基本的层次;第四,认为底线道德在各个道德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如在社会公德领域,道德底线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公共准则。参见张鹏,黄爱教.底线道德的内涵与特征新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2期,2007(6):36-37.
    ②李建华.论道德情感体验.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1):9-15
    ①张远山.反道德的道德高标:子贡赎人.东方,2001,(10):15.
    ①曾钊新.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②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14.
    ③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9.
    ①李太平,全球问题与道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35.
    ②薛晓阳.希望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4-325.
    ③任建东.道德信仰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28.
    ④刘玉梅,徐建军.论道德教育新目标:人格整合.山西财政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84.
    ①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27.
    ②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6.
    ③William. K. Frankena, PhIiosophic View of Moral Education,The Encylopedia of Education,Volume6,LeeC.Deitor-in-Chief.The MacMillan Company&Free press,1974.394.
    ①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4.
    ②詹栋梁.德育原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13.
    ③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24.
    ①按,理想与信念是两个概念,二者关系密切。信念是指人们对现存食物和观念等的正确性的坚定不移地确认和笃信,是理想的强化状态。信念对于理想的形成和实现起着强大的精神保证和精神动力,转化为信念的理想才能是坚定的理想。如果说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那么,信念就是理想的精神支柱。有美好的理想而无坚定的信念,理想就成了空想,反之亦然。正确的理想只有在成为行动的内在动力并获得肯定的情绪体验之后,才会被纳入个人的观念体现,进而转化为信念。不过,我们现在一般情况下,都将理想信念合在一起讲,尤其是涉及理想信念的社会性特征,即理想信念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如邓小平同志说的:“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本文这一小节主要探讨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之间的关系,所以按照通常的讲法,通称为“理想信念”
    ②曹阳.新世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讲话.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22.
    ①刘玉梅,徐建军.论道德教育新目标:人格整合.山西财政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84.
    ①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道德.刘春琼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62.
    ②黄向阳.德育原理.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9.
    ③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7.
    ④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236.
    ①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四库全书本.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四库全书本.
    ④廖申白.我们的“做人”观念——涵义、性质与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30.
    ①《中国教育报》,1998-6-25.
    ①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31.
    ②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300.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3.
    ①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180.
    ②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2.
    ③约翰·黑尔.西方文化中的道德缺口.学术月刊,2003,(4)::45.
    ①约翰·黑尔.西方文化中的道德缺口.学术月刊,2003,(4)::45.
    ②张夫伟.迷失于追寻:选择与道德教育的哲学之思.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6.49.
    ③陈瑛.人生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前言.
    ①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31.
    ①李学林,谭祖雪.毛泽东荣辱观与新中国道德信仰的转型.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2):48.
    ②R·赫斯利普.美国人的道德教育.王邦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1]曹阳等编著.新世纪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讲话.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陈瑛.人生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陈奎德.中国大陆当代文化变迁(1978-1989).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1.
    [4]陈中立.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程立显.社会公正论:当代青年的新道德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董仲舒.春秋繁露.四库全书本.
    [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8]冯天策.信仰导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9]冯天策.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
    [10]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11]冯周卓.走向柔性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傅才武.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3]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高兆明.道德生活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15]高楠:别拿"80后”说事.西安:长安出版社.2008.
    [16]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7]顾伟康.信仰探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18]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19]贺笠.论道德,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0]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1]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2]黄向阳.德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4]黄蓉生.青年学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5]胡振平、贺善侃主编.心中的律令——道德建设论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6]贾高建.市场经济与道德流变——当前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7]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四库全书本.
    [28]李萍:中国道德调查.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29]李建华.道德情感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一种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30]李建华.德性与德心——道德的社会培育及其心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1]李建华.公共伦理案例与分析.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32]李建华.腐败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33]李建华.罪恶论——道德价值的逆向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34]李太平.全球问题与道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5]李德顺.价值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6]刘立夫.佛教与中国伦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7]刘立夫.弘道与明教——弘明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8]刘建军.追问信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9]刘智峰主编.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0]刘俊英.青年道德建设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1]刘吉金吾伦.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2]刘一虹主编.信仰与理性.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
    [43]吕锡琛.道德经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44]吕锡琛.道家与民族性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45]吕耀怀.越轨论——社会异常行为的文化学解析.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46]罗国杰.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7]罗国杰主编葛晨虹.中国特色的伦理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48]罗秉祥万俊人.宗教与道德之关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50]卢 风肖巍主编.应用伦理学导论.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51]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53]钱广荣.中国道德国情论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54]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5]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1996.
    [56]邱玉霞王章煌主编.道德建设与青年人格塑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7]邱泽奇.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的变迁.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58]秦裕.忏悔与虔诚——论道德真诚.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94.
    [59]任建东.道德信仰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0]时雨梅子编选.道德建设新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6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2]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3]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4]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5]唐汉卫张茂聪编著.中外道德教育经典案例评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6]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7]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8]魏长岭.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69]吴群主编.社会主义道德论.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70]吴奕新.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1]王晓朝.传统道德向现代道德的转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2]王小锡郭广银.伦理学通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73]武经伟方盛举.经济人·道德人·全面发展的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4]汪应曼.经济转型与道德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5]汪荣有.青年道德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6]肖川.主体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7]薛晓阳.希望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8]谢泽明.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00.
    [79]席廉.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0]郗杰英.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81]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3]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84]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上海:上海书店,2006.
    [85]杨慧林.追问上帝——信仰与理性的辩难.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
    [86]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
    [67]张锡金.人生哲语:信仰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88]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89]张晓东.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90]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9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2]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与构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93]詹栋梁.德育原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94]曾钊新李建华.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95]曾钊新.伦理十讲——伦理的现实问题研究及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96]曾钊新吕耀怀.伦理社会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97]曾钊新.道德心理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98]曾钊新.道德认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9]曾钊新.教育哲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100]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四库全书本.
    [102]朱熹.晦庵集.四库全书本.
    [10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04]郑永和.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5]郑永廷徐建军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6]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07]周原冰.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与探索.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109]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10]左高山.战争镜像与伦理话语.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
    [1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12]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113]塞缪尔·斯迈尔斯.信仰的力量.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14]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5]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道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6]查尔斯·L·坎默.基督教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7]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118]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19]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20]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21]路易斯·波伊曼.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
    [122]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3]弗洛姆.自为的人.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24]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一个新社会的精神基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25]乔治·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26]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7]康德.纯粹理性批评.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12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9]康德.逻辑学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0]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1]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32]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133]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34]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35]迈可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136]埃利希·诺伊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37]J.B.默茨.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对一种实践的基本神学之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38]乔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的道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39]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140]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41]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2]Murray Stein.Solar conscience Lunar conscience:An essay on 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orality Lawfulness and the Sense of Justice.Chiron Publications Wilmette Hlinois,1993.
    [143]Wlater sinnott-Armstrong.The Neuroscience of Morality:Emotion,Brain Disorder,and Development.A BradfordBookThe MIT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2008.
    [144]Robert L.Park.Belief in the Age of Science.Prince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and Oxford,2008.
    [145]Michael.J.Murray.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Cambridge Univesity press,2006.
    [145]白先同吴佩杰.道德观念论纲.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4.
    [146]陈升磊.试论道德信仰及其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47]陈新夏.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新视野.2002.3.
    [148]陈晏清.荆学民.中国社会信仰的危机与重建.江海学刊.1998.4.
    [149]樊和平.善恶因果律与伦理合理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季刊.1999.3.
    [150]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伦理学.2001.10.
    [151]黄明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信仰危机辨识.社会科学战线.2004.3.
    [152]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153]黄明理.道德信仰论纲.江海学刊.2005.1.
    [154]黄明理.道德信仰研究综述.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6.
    [155]侯惠勤.信仰的问题最终要靠信仰的力量来解决.党的生活.2001.5.
    [156]侯卫国李献忠.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语思考.福建高教研究.2002.4.
    [157]贺平.道德需要:现代道德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石.教育研究.1992.2.
    [158]金生鲮.现代性价值位移与现代人的道德困惑.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59]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比较教育研究.1995.5.
    [160]李冰.走出道德困境——社会转型下的道德建设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61]李萍.中国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分析.理论学刊.2004.7.
    [162]李虹.我国道德现状与道德建设的哲学思考.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63]李颖.“人肉搜索”约束道德还是纵容粗暴.广州,广州日报,2008.06.26.
    [164]李志等.重庆市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165]李健立.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2.
    [166]廖申白.我们的“做人”观念——涵义、性质与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167]刘玉梅徐建军.论道德教育新目标:人格整合.山西财政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
    [168]刘建军.论三种非宗教的信仰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169]李德顺.人生与信仰.湖湘论坛.2001.1.
    [170]李本松.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哲学内涵.天府新论.2006.1.
    [171]秦红岭.高校德育困境中的信仰教育及其基本构想.前沿.2007.3.
    [172]任建东.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唐都学刊.第22卷第1期.
    [173]任建东.道德信仰的两重规定性及其限度.伦理学研究.2004.1.
    [174]苏振芳.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简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
    [175]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光明日报.2005.5.10.
    [176]魏长领.道德信仰简论.伦理学研究.2003.4.
    [177]魏长领.道德信仰危机的表现、社会根源及其扭转.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78]魏长领.和谐社会与道德信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79]魏贤超.欧洲应用伦理学课程述评.比较教育研究.1995.5.
    [180]吴康宁.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3.
    [18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及其文化根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
    [182]肖 云.用新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视野.2005.6.
    [183]谢地坤.从道德的“至善”到道德的“底限”:读阿多罗<道德哲学的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2.
    [184]肖立斌刘树宏.多维度诠释道德信仰的信仰基础.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85]杨桦.时代呼唤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
    [186]赵晓胡媛.网络编辑:我们在反思.法律与生活.2006.13.
    [187]张鹏黄爱教.底线道德的内涵与特征新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2.
    [188]张远山.反道德的道德高标:子贡赎人.东方.2001.10.
    [189]约翰·黑尔.西方文化中的道德缺口.学术月刊.2003.4.
    [190]张晓明.美国大学的道德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2.1.
    [191]张会永.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192]张丹丹.对缺失道德信仰的道德教育的批判.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
    [193]张柱山.道德信仰:学校德育的终极关怀.教学与管理.2006.9.
    [194]张夫伟.迷失于追寻:选择与道德教育的哲学之思.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6.
    [195]张康之.论信仰、道德与德治.甘肃社会科学.200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