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事物都是一种表现形态。任何一种事物形态都是结构和性能的统一。生物形态学是研究生物机体外形和内部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形态学研究事物的表现形式、内部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从结构和性能两个方面把握事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种形态,也应当在形态学视野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形态学视野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这一论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从理论上看,通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产生、内涵、特征、历史方位、价值等方面理论的提炼和创新,提升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认识;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有助于澄清党内外、国内外、政界、学术界和民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各种误解、疑惑,纠正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各种歪曲,使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从实践上看,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形态的关系,防止混淆各种形态,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有助于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形态的建设,发挥出各种形态的积极作用;有助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本质规定和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发生学和过程论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着自己的产生条件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中国的周边一些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遭受严重挫折的历史教训、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科学革命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理论、基本国情、理论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实践基础、民族文化等方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主客观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世界视野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源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模式到多国模式的发展。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而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发展之路,经历了从1956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初步探索阶段、从1978年到1989年初步形成阶段、从1989年到2002年完全形成阶段和2003年到现在的不断成熟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存在方式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的有机统一,这四种表现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而这四种表现形态又有自己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
     实践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政治基石、基本国情、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发展动力和奋斗目标等方面构成。从其功能看,能够实现经济大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人民当家作主、文化大繁荣以及社会和谐。
     理论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逻辑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原理和行动纲领三个层次。在形式结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其功能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成功,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的精神支柱。
     制度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从其结构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这四种制度形态又各有自己的结构及其性能。在经济制度形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济运行体制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制度和体制。在政治制度形态方面,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制度形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社会制度形态方面,大力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从其功能看,它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保障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价值形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理想是一种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在结构上,它是由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感情、信心、信仰和追求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从其功能看,它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奠定了万众一心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激励斗志的精神武器,还具有创新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和价值形态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四种形态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成为社会形态。
     从社会构成要素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这四种表现形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而这四种表现形态又有自己的结构及其相应的性能。
     关于经济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从其功能看,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政治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其功能看,能够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关于文化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由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构成的。思想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的基础。从其功能看,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提升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于社会形态。从其结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由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结构。从其功能看,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增强应对国际环境挑战和风险的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种形态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构成了社会的有机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具有丰富的特性,它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从根本上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方面,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其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色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之中,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真正统一。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原则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它又具有开放性,富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既有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因素,也有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现实性是其理想性的基础,理想性是其现实性的精神动力和方向。其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
     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等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基本原则,又具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特殊性,因而是对经典社会主义形态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和新民主主义形态虽然在发展人民民主、多种经济成分和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相同点,但是二者的根本任务、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方面有很大不同,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和发展;中国曾经“照搬照抄”了苏联社会主义形态的东西,但是在改革开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形态的扬弃和跨越,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根本任务、开放性和封闭性等方面显著不同;民主社会主义形态在实质上是一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相背离的社会改良主义,二者的指导思想、对待资本主义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民主政治建设、生产资料所有制等方面有根本的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吸收利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方法来发展生产力,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的实质不是当代资本主义形态,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形态。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它是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旗帜,证明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为第三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希望。应该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
Everything is a display form. Any kind of form is the unity of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Biological morphology is the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configuration and inside structure of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ir functions. Morphology researches on manifestation,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ings,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 exploring thing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lso a kind of form and should b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Research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is an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lie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oretically, it promot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aspects including extra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generation,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position, value of socialist fo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promote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fo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ummary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t advances the level of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It contributes to clarify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nd doubts about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mong people in and outside the Party, at home and abroad, in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 folks, providing people with an exact ide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 it helps us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socialist fo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void confusion of various forms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t helps u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lay an active role of various forms. It helps us to strengthen socialism conviction. And it helps us to grasp essential stipulation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of various socialist fo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inue to insist on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perspective of genetic principle and process theory,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its own production condition and historical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perspective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the current world theme, the fast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s surrounding countries, the historical lesson of serious setback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countries suffer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cientific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theory of oriental society of Marx in his later years, the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the country, the theoretical basi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the of the tort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 basis and our national culture;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riginates from socialist development from utopian to science,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rom one country mode to multinational model.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xperiences hardships and explores it in the long-term socialist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goes through four stages:the primary exploring stage from1959to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11th Central Committee, the primary forming stage from1978to1989, the complete formation stage from1989to2002, the gradually mature stage from2003to present.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rich connotation. From the way of existenc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organic unity of practical appearance, theoretical form, system form, and value form, which constitute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And the four display forms have their own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The practical appearance manifests as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way of its structure,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stone, the fundamental realities of the country, the basic task, the overall layout, the development power, and the struggle target. From the way of its function, it will realiz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common prosperity, people as masters,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social harmony.
     The theoretical form manifests as the socialist theore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must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theore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aoism. From the logic structure, the socialist theore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composed of three levels including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Marxism,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ogram of action. From the form structure, the socialist theoretic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including the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strategic thoughts. From its function,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m and guides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to head for success. And it has become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Chinese nationon on the way to rejuvenation.
     The system form manifests as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ts structure, it i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of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cultural system and the social system. And the four system forms have their ow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rom the form of economic system,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formed comparatively perfect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system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mode of distribution,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ystem and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system, and the self-governance system of the primary society layers. From the form of cultural system,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ways grasp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advanced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to fulfill people's increasing needs in spiritual culture. From the form of social system, it vigorously promote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that focuse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cultivates and regulates all kind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its function, it is of mandatory and normative nature, it can concentrate our forces on a major task, it is the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The value form manifests as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 ideal is the pursuit of valu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mmon pursuit of value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common ideal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common core valu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 structure it is is composed of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 of the five aspects including people's cognition, emotion, confidance, faith and pursui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ts function, it points the common orientation of unity and struggle out for all ethnic groups of the country and lay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whole nation to work with one heart and one mind. It provides the thinking weapon to inspire our fighting spirit and has innovation function.
     The practical appearance, theoretical forms, system form, and valu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closely inherent connection. The four form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ir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is the social form.
     From the factors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ety,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organic unity of the economic form, political form, cultural form and social form. The four forms constitute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of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ur forms have their own structure and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On the economic form. From its structure, the economic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m,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the market economy. Socialism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on each other, forming an organic whole. From its function, it can liberate and develop productivity,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On the political form. From its structure, the political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s the need to uphold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o ensure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with the need to rule the country by law.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ensuring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and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at the people are the masters of the country.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is the fundamental strategy of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by peopl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its function, it ca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productivity. It can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masses and maintain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On the cultural form. The socialist cultur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undergone a long process of exploration. Reform and opening-up mark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structure, the cultural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s of morality,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Morality is the soul of the cultural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ultural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ts function, i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realizing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enhancing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of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From its characteristics,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affinity to peopl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nd nationality.
     On the social form. From its structure,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sists of the aspects including social life, social relations, social consciousness,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From its function, it ca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t can safeguar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consolidate the social basi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enhance the capacities to cop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 and risks.
     The economic form, political form, cultural form and social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in close internal relation to each other, the relation of interdependence, mutual restraint and mutual transformation, constituting the social organism.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remarkably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First,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ndamentally includes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the unity of practice and theory. Second, the duality of nationality and internationality, unified in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alizes the true unity of nationality and internationality. Third,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s principle with openness. It 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Marxism. It is open and has distinct characters of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of the times. Fourth,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unification of unity and diversity.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the character of inclusivenes, including socialist factors that occupies a leading position as well as non-socialist factors. Fifth,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unity of ideality and reality. The reality of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ideality, and the ideality is the spiritual motive and direction of the reality. Sixth,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integration of regularity and purpose.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llows the law of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insisting on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proceeding from actual conditions, adapt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ized production, adher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 Socialism including sticking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etting the Marxism ideology as the guiding thought, persisting in the methodolog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putting reform as the motive force of socialist development, and develop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form of Classic Socialism.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rm of New Democracy are similar in aspect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democracy, development of diverse economic sectors and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two forms are different in aspects includ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the social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and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orms. The former is a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latter. China once copies the form of Soviet socialism, but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realizes the sublation and leap of the form of Soviet socialism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two forms are notably different in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cultural system, the fundamental task, openness and closeness. The form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is in essence a kind of society reformism that deviates from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undamentally differing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the treatment of capitalism, the attitude towards Marxism,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and owner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 has absorbed and utilize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methods in various fields from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to develop productivity. But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 essence not the form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orms lies in aspects including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cultural system. So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special an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kind of socialist 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theory,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banner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It demonstrates that socialism is superior to capitalism,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World, and presents the prospect of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We should adhere to and develop the socialist 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ractice.
引文
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002年增补本),第1410页。
    ②参见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①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②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②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许庆朴,李爱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吴杰明,齐彪:《历史探索与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参见郑德荣,梁继超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②参见肖启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 《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③参见包心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
    ④参见商志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参见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见李会滨:《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②参见李向阳、贺小强和李青清的《透过经济危机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0期。
    ③刘建军:《追问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④刘建明,宋增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评价标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
    ⑤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4期。
    ⑥参见公方彬:《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几点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2期。
    ①商红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论要》,《理论探讨》,1993年第3期。
    ②徐明善,石家铸,车跃丽:《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维体系”》,《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③朱炳元:《对中共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考察与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④梅荣政,王飞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与理论体系》,《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11期。
    ⑤荣开明:《科学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5期。
    ⑥韦加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维度》,《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参见张建祥:《理论·实践·价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四维解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①何庚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考量》,《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②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多维解读》,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
    ③贺方彬:《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形态》, 《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④赵汉平:《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学术交流》,2009年第6期。
    ①戚书平:《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兼容性》,《探索》,2001年第3期。
    ①罗任权:《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丁冰:《坚持公有经济主体地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兼析指责国有企业垄断的各种观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陈蔚:《六十年来中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④庄聪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原则》,《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⑤郭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沈阳干部学刊》,2004年第4期。
    ⑥韦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内涵与功能分析》,《理论月刊》,2006年第3期。
    ⑦李建国的《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⑧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认识》,《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10月第4期。
    ①参见张继国,江新国著:《和谐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重构》,学苑出版社。
    ②卢卫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科学内涵解读》,《东岳论丛》,2009年第10期。
    ③窦孟朔等:《论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④参见张秀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试析》,《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①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序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参见郑德荣,梁继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③陶济:《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6期。
    ④董朝霞:《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野下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统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⑤韩立新:《混合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 《经济观察》,2011年第7期。
    ⑥许振:《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
    ①段华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岭南学刊》,2003年第2期。
    ②杨谦,郭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第4期。
    ③赵传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学习论坛》,2010年第5期。
    ①韩振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②苗菊芳,王雅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特色》,《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③邓磊的《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战略思维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④王耀宗:《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天水师专学报》(混合版),1988年第2期。
    ⑤唐德武:《论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学术交流》,1985年第3期。
    ⑥石书臣:《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⑦马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⑧张兰英:《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⑨王南湜:《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⑩唐永泽,朱冬英:《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1张天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①沈阳:《构建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②贾绘泽:《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视阈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③参见赵尚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④参见徐艳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9期。
    ⑤参见张光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社会主义的亚形态》, 《探索》,2008年第2期。
    ⑥张雪梅,黄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理论学刊》,2008年第12期。
    ①参见魏志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形态》, 《求实》,2010年第4期。
    ②黄楠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5期。
    ③龙德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一般社会主义的比较研究》,《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④孙祈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求实》,2008年第1期。
    ⑤沈郑荣:《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⑥翟梅凤:《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理论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6期。
    ⑦张高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民主主义的超越和发展》,《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⑧郭毅:《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⑨黄宗良:《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7期。
    ⑩莫小丽:《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探析》,《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1高继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关系》,《理论学刊》,2011年第4期。
    ①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第5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1页。
    ③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④参见王同娟,林德根:《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及特征》,《求实》,2010年第11期。
    ⑤张英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前沿》,2010年第23期。
    ⑥吕薇洲:《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红旗文稿》,2010年第4期,第11页。
    ⑦吕薇洲:《民主社会主义的流变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红旗文稿》,2010年第4期,第12页。
    ⑧参见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
    ⑨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
    ①严书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1994年第2期,第70页。
    ②参见王景荣和王素兰:《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1期。
    ③参见唐旭昌:《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对当下一种较为流行观点的回答》,《宁夏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④赵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①徐崇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红旗文稿》,2009年第15期。
    ②杨根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意义》,《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③周贤山:《世界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④转引自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⑤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①秦宣:《“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8日。
    ②参见李兴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12期。
    ③张峰:《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两种看法》,《国际社会与经济》,1995年第10期。
    ④参见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⑤周艳辉:《中国走进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法国《国际通讯》主编多雷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8期。
    ①转引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47页。
    ② Thomas Heberer, Reviewing of Several Problems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
    ③转引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46页。
    ④ Chaohui Hong, The China Uniqueness-Dilemmas and Directions of China's Developmen, New York:Cozy House Publisher.2004.
    ①转引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48页。
    ②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5页。
    ③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④门三姗:俄罗斯学者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2期。
    ⑤[美]阿里夫·德里克著,吕增奎译:《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第31页。
    ⑥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①参见转引王东,成龙:《变相资本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理论战线》,2003年第10期。
    ②参见常辉:《大卫·科兹的社会主义观》《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2期,第49页。
    ③范强威:《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核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④转引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6期,第90页。
    ⑤《国外政党政要谈中国共产党》,《人民日报》,2007年9月28日。
    ① Yasheng Huang, Capit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160.
    ② Ian Bremmer, The End of the Free Market:Who Wins the War between States and Corporations?, Portfolio Hardcover, May 2010.
    ③[波]亚当·沙夫:《我的中国观》,《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4期。
    ④ Peter Nolan, China at the Crossroad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UK, Jan.2005.
    ⑤[苏]亚诺夫斯基:《为了共同的利益一道前进》,《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1991年4月。
    ⑥《国外热议“中国道路”及其启示》,《参考消息》,2008年3月27日。
    ①转引《西方社会思潮的中国应对》,《人民论坛》,2009年第6期。
    ②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③周艳辉:《中国走进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法国《国际通讯》主编多雷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8期。
    ④[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⑤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5-9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①《人民日报》,2000年6月15日,第7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6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7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3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243页。
    ①《古代社会》一书,阐述了在原始氏族组织中不存在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页。
    ③《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5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日报》,1981年7月1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3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0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①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15页。
    ②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6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
    ②卢少求:《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第5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目特色牡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8-519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3-1644页。
    ①傅新禾,廖红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第17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1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73页。
    ①李国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和本质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第26页。
    ②《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光明日报》,2000年2月26日第1版。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4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57页。
    ①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和本质特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3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第25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李承宗,张忠良,谢翠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⑤李承宗,张忠良,谢翠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52-15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②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0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②参见邵锦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解析》,《学理论》,2009年第13期。
    ③参见刘爱莲,彭恩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15期。
    ④参见韩庆祥,田志亮:《“中国问题”与“中国理论”——从学术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⑤参见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紫光阁》,2008年第10期。
    ⑥参见何毅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参考,2007年第12期。
    ①李国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和本质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第27页。
    ②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第12页。
    ③刘振清:《探索的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第64页。
    ④任冬梅:《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第27页。
    ⑤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第11页。
    ①丁鹏:《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40页。
    ②袁秉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0页。
    ③商志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④江洋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⑤聂运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第5页。
    ⑥《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①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版年,第225-226页。
    ②参见科斯等著,胡庄君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①张树桐:《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有范畴》,《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8、19页。
    ②曹怀瑾:《关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历史命运的思考》,《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73页。
    ③参见刘峰:《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践基础》,《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②姚洋:《国有经济成份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第29-35页。
    ①黄安心:《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经济发展的边界》, 《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3-364页。
    ●李少斐,李冬俐:《“非公”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统一性》,《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第5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聂月岩:《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鼎立”制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第33页。
    ②李良栋:《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求是》,2010年第11期,第3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①李良栋:《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求是》,2010年第11期,第31页。
    ②聂月岩:《为什么我国坚持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2期,第17页。
    ③王一程:《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4期,第7页。
    ④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征》,《求是》,2010年第18期,第7页。
    ⑤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征》,《求是》,2010年第18期,第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②聂月岩:《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3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①谢晶莹:《基层群众自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77页。
    ②林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第70页。
    ①转引《西方社会思潮的中国应对》,《人民论坛》,2009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叶汝贤:《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第25页。
    ③叶汝贤:《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第23页。
    ①张存娟,蒋娇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构社会主义和功能社会主义的统一》, 《传承》,2009年第9期,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6页。
    ③[苏]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
    ④李承宗:《从价值论看“生态人”的合法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9期,第8-10页。
    ①王峻,彭京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依据和意义》,《首都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106页。
    ②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375页。
    ③董朝霞,张绍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立论依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第78页。
    ①张建祥:《理论·实践·价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四维解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第70页。
    ②杨宇静:《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第61页。
    ③李崇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0页。
    ①蔡秀敏:《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9页。
    ②蔡秀敏:《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9页。
    ①皮坤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6期,第70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第2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④刘慧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意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
    ⑥[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①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7页。
    ③陈甄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97页。
    ④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梅荣政:《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个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第1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蒋桂芳:《论社会主义的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4页。
    ③王喜明:《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本质与制度模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页。
    ④黄志高:《社会主义价值问题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5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9页。
    ⑥黄志高:《社会主义价值问题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7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781页。
    ②胡承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范畴、表现形式及其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22页。
    ①胡东升:《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第22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70页。
    ④黄志高:《社会主义价值问题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54页。
    ①胡承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范畴、表现形式及其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22页。
    ①张国良:《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40页。
    ②史伟刚:《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第25页。
    ③刘建明,宋增伟:《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评价标准》,《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第109页。
    ④王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与制度模式之关系》,《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44页。
    ①戚书平:《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兼容性》,《探索》,2001年第3期,第60页。
    ②郭严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市场经济的发展》,《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34页。
    ①转引徐觉哉:《国外学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46页。
    ② Tony Andreani,La Chine est-elle encore socialiste?La Pensee NO.1 2005.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牡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①转引吴波:《中国特色牡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杜,1993年版,第37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149页。
    ①周向军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杜,1994年版,第15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口]大木一训.中国经济の发展と现段階をどうみるか[J].经济,2004-11。
    ①柯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②秋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求是》,2010年第12期,第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8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③庄聪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原则》,《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第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③陈蔚:《六十年来中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探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第11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1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目特色牡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1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目特色牡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8-389页。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高占祥:《文化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①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4日第2版。
    ①参见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88-89页。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7日第1版。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①参见吴邦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0日。
    ②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①吴忠民:《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第1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美]查尔斯·斯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页。
    ②[日]佐伯启思:《世界经济的政治化》,《日本经济学人》,1994年第5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杨谦,郭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1页。
    ①《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②郑必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④《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⑤叶险明:《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世界历史性》, 《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增刊,第18页。
    ⑥江丹林:《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第1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②赵传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学习论坛》,2010年第5期,第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②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何以可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第34页。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民族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①《列宁选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126页。
    ②[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①陈绪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73-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②王耀宗:《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天水师专学报》(综合版),1988年第2期,第51-52页。
    ①石书臣:《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176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唐德武:《论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学术交流》,1985年第3期,第54页。
    ①马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4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8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董四代:《传统理想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术语探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2页。
    ②张兰英:《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第52页。
    ③张兰英:《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第52页。
    ①王南湜:《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第13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4页。
    ②姜迎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0页。
    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①郁建兴:《论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前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页。
    ②朱冬英,唐永泽:《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4-22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③张天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第6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②俞可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第29页。
    ③沈阳:《构建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第100页。
    ④朱旭红: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①徐艳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9期。
    ②赵尚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张光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社会主义的亚形态》,《探索》,2008年第2期。
    ④张雪梅,黄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 《理论学刊》,2008年第12期。
    ⑤郑德荣,梁继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④张雪梅,黄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理论导刊》,2008年第12期,第3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页。
    ①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1页。
    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9-84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1年10月19日第1版。
    ②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析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第5页。
    ③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之比较》,《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第8页。
    ④王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2期,第7页。
    ⑤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②秦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第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我国防御力量的基础》,[苏]《红星报》1971年11月7日。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皮坤乾:《从经验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向》,《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第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夺取建设小康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3页。
    ②邹升平:《怎样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求实》,2008年第9期,第75页。
    ①许红缨:《科学社会主义仍是时代的主流和方向——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1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③干鹏:《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10期,第1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②徐崇温:《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第41页。
    ①徐崇温:《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第41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①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②房宁:《民主还是中国的好》,《红旗文稿》,2009年第2期,第8页。
    ①房宁:《民主还是中国的好》,《红旗文稿》,2009年第2期,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540页。
    ③ Macfarquhar, "The Post-Confucian Challenge", in The Economist, February 9,1980, pp.66-82.
    ①《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美]尼克松:《超越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③[美]尼克松:《超越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④赵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第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②[日]山口二郎:《世界政治进入新循环周期》, 《世界》,2008年第11期。
    ③[委]查韦斯:《社会主义道路可“拯救全人类”》,《环球视野》,2008年第219期。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①参见聂运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第6页。
    ②贺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46页。
    ③贺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47页。
    ④贺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4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页。
    ③夏兴有,颜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27页。
    ④聂运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第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页。
    ③俞可平:《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第4页。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光明日报,2007年6月26日第1版。
    ①周建超,孙进:《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21页。
    ①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④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实践路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7页。
    ⑤兰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论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3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74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全集》第1-60卷,人民出版社,1984-1990年版。
    6.《斯大林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
    9.《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1987年2月—7月),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5.《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江泽民思想年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
    2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年版。
    2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2000、2001、2003年版。
    2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2005、2006、2007年版。
    2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6.《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民族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8.商志晓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袁秉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0.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孔祥云,刘敬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周新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6.卞敏:《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37.赵麟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界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唐家柱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40.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王荣栓:《重读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2.吴杰明,齐彪:《历史探索与伟大旗帜》,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靳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4.郑必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5.梅荣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6.[日]山口重克:《市场经济:历史·思想·现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7.陈甄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李延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世界——科学共产主义原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50.[德]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社会主义文化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1.刘成:《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2.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3.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周中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版。
    55.周向军等:《精神文明发展规律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依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傅治平著:《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59.成龙:叶启绩: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黎鸣著:《道德的论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61.《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63.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64.方雷:《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巩庆海,柳耀福,孙熙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徐崇温:《世纪之变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赛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69.周向军,李春明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李延明等:《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1.徐艳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美]丹尼尔·辛格:《谁的新千年——他们的还是我们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卢之超,王正泉:《斯大林与社会主义——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剖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4.许庆朴,李爱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源》,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5.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76.李君如:《“三个代表”思想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77.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兼论新中国综合国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李铁映:《论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0.[美]迈克尔·罗斯金著,林震等译:《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81.周向军等:《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2.谭培文:《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0年版。
    83.杨雪冬,薛晓源:《“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4.胡连生,杨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新课题》,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5.[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6.马启民:《国外邓小平理论研究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7.刘建军:《追问信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8.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9.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0.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
    91.[美]尼克松:《超越和平》,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92.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3.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94.[美]查尔斯·斯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95.[苏]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6.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97.[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8.[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99.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0.《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9期,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01.《陈独秀文章选编》第2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2.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与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1965年版。
    1.雷江梅:《邓小平的世界历史眼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石》,《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6月。
    2.徐艳玲,申森:《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6月。
    3.侯远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探析》,《中州学刊》,2011年6月。
    4.包心鉴:《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视野》,2011年6月。
    5.李红军,梅荣政:《关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关系的思考》,《江汉论坛》,2011年12月。
    6.严兴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12月。
    7.徐军:《苏联模式反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创造性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23月。
    8.杨丹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再思考》,《学习论坛》,2011年11月。
    9.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实践路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0.傅新禾,廖红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探索》,《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11.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征》,《求是》,2010年第18期。
    12.秋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求是》,2010年第12期。
    13.李良栋:《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求是》,2010年第11期。
    14.李国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和本质特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
    15.肖启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 《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16.祖嘉合:《再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7期。
    17.卢肖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式的特性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18.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9.林怀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中国化》, 《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20.林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21.刘振清:《探索的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22.胡东升:《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中国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5期。
    23.谢晶莹:《基层群众自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4.赵传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学习论坛》,2010年第5期。
    25.王一程:《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4期。
    26.王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与制度模式之关系》,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27.马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包容性》,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28.罗文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和本质特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29.郭严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市场经济的发展》,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30.聂运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31.张建祥:《理论·实践·价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四维解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32.陈绪林:《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色》,《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3.任冬梅:《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34.柯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5.董四代:《传统理想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术语探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6.刘爱莲,彭恩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层次结构》,《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第15期。
    37.邵锦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解析》,《学理论》,2009年第13期。
    38.刘书林:《连续性稳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0期。
    39.张存娟,蒋娇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构社会主义和功能社会主义的统一》,《传承》,2009年第9期。
    40.郑德荣,梁继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和基本特征》,《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1.夏兴有,颜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42.陈蔚:《六十年来中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探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43.许耀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4.梅荣政:《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个范畴之间的内在 联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45.陈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性精神的特征》,《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6.李厚银:《试论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贡献》,《理论界》,2009年第3期。
    47.丁鹏:《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48.韩庆祥,田志亮:《“中国问题”与“中国理论”——从学术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49.张兰英:《社会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福州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50.姜迎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1.王南湜:《社会主义:从理想性到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52.彭爽,刘海潮:《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3.陈运普,范颖:《论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多种社会思潮》,《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54.黄志高:《社会主义价值问题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
    55.黄有璋:《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56.魏建斌,苏志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7.李林:《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8.荣长海、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地位和实践要求》,《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59.房宁:《民主还是中国的好》,《红旗文稿》,2009年第2期。
    60.周建超,孙进:《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61.袁银传、杨永东:《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与理论贡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2.李芬:《“始于毛,成于邓”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63.李承宗,张忠良,谢翠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64.肖贵清,刘爱武:《整体性视阈中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65.冯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66.杨金海,吕增奎,郭兴利:《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北京日报》,2008年12月29日。
    67.张雪梅,黄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理论学刊》,2008年第12期。
    68.[日]山口二郎:《世界政治进入新循环周期》,《世界》,2008年第11期。
    69.苏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紫光阁》,2008年第10期。
    70.屠静芬:《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贡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0期。
    71.胡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基本目标和战略策略》,《求实》,2008年第10期。
    72.干鹏:《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第10期。
    73.张天学:《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74.邹升平:《怎样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求实》,2008年第9期。
    75.郑德荣,姜淑兰:《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8期。
    76.胡承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范畴、表现形式及其构建》,《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77.赵存生:《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7期。
    78.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79.吴东华:《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80.王峻,彭京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依据和意义》,《首都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81.姜迎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辩证特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82.皮坤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6期。
    83.董朝霞,张绍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立论依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年第5期。
    84.杨凤城:《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
    85.杨谦,郭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整体性审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6.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4月10日。
    87.刘慧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意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8.庄聪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原则》,《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89.石书臣:《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90.皮坤乾:《从经验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向》,《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91.肖贵清、刘爱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92.贾建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93.张光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社会主义的亚形态》, 《探索》,2008年第2期。
    94.贺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95.兰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论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96.李英田:《“科学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
    97.杨宇静:《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98.蔡秀敏:《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现状调查及思考》,《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9.徐崇温:《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
    100.何毅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参考,2007年第12期。
    101.王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否定》,《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2期。
    102.冯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之比较》,《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103.徐艳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当代形态的社会主义》,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9期。
    104.《国外政党政要谈中国共产党》,《人民日报》,2007年9月28日。
    105.吴恩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关系析论》,《马克思主义研 究》,2007年第8期。
    106.贺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探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7.俞可平:《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108.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4期。
    109.徐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初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110.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1.李少斐,李冬俐:《“非公”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统一性》,《晋阳学刊》,2007年第2期。
    112.李崇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 《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13.吴忠民:《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14.房宁,王炳权:《民族主义何以可能》,《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115.沈阳:《构建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2期。
    116.陈先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117.李承宗:《从价值论看“生态人”的合法性》,《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9期。
    118.张国良:《社会主义:价值与制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19.韦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内涵与功能分析》,《理论月刊》,2006年第3期。
    120.范强威:《论“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价值核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121.张树桐:《非公有制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有范畴》,《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22.史伟刚:《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123.雷厚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论胡锦涛同志的“和谐社会论”》,《当代贵州》,2005年第14期。
    124.周艳辉:《中国走进世界,世界走进中国——法国《国际通讯》主编多雷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8期。
    125.华学成:《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6期。
    126.[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127.俞可平:《社会公平和善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光明日报》,2005年3月22日。
    128.刘建明,宋增伟:《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及价值评价标准》,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2期。
    129.秦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130.秦宣:《“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8日。
    131.叶光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探析》, 《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32.卢少求:《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
    133.王喜明:《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本质与制度模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34.郁建兴:《论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前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135.贺才乐,李闻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透视》,《求索》,2003年第2期。
    136.任皑:《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137.聂月岩:《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鼎立”制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138.郁建兴:《马克思与自由主义民主》,《哲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39.李会滨:《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40.俞可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
    141.戚书平:《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兼容性》,《探索》,2001年第3期。
    142.张阳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兼容的可能性——一种纯学说史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5期。
    143.刘峰:《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践基础》,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44.黄安心:《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私营经济发展的边界》,《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45.聂月岩:《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46.赵尚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147.聂月岩:《为什么我国坚持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不实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2期。
    148.崔海今,刘贤奇:《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49.朱冬英,唐永泽:《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50.李兴耕:《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进步性》,《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12期。
    151.姚洋:《国有经济成份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152.门三姗:俄罗斯学者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国外理论动态》,1998年第2期。
    153.叶险明:《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实践活动的世界历史性》《北京党史研究》,1998年增刊。
    154.林今柱:《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规律性的新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155.叶汝贤:《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5期。
    156.蒋桂芳:《论社会主义的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57.杨思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制度》,《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58.张峰:《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两种看法》,《国际社会与经济》,1995年第10期。
    159.《就毛泽东的探索和邓小平的业绩薄一波答中央文献研究室问》,《党的文献》,1995年第1期。
    160.朱旭红: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61.江丹林:《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世界历史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
    162.[日]佐伯启思:《世界经济的政治化》,《日本经济学人》,1994年第5期。
    163.曹怀瑾:《关于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历史命运的思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64.许红缨:《科学社会主义仍是时代的主流和方向——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批判》,《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65.丰宗楼:《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辩证思考》,《安徽师大学报》,1992年第 1期。
    166.王耀宗:《关于统一性和多样性》, 《天水师专学报》(综合版),1988年第2期。
    167.哥特瓦尔德:《论我们捷克斯洛伐克走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捷克斯洛伐克关于政治与经济体制的重要文献选编》,1986年版。
    168.唐德武:《论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学术交流》,198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