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复仇母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所谓复仇就是个体或群体在利益遭到损害或人格、名誉、尊严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受害者或第三方对实施侵害的一方进行报复的行为。因此,复仇必然是一个事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所涵盖的作品必然是叙事性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是在现代性这一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中国的现代性是植入型并且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之冲突”和“中西之冲突”这两种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矛盾的逻辑体系,这样一种文化语境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必然既与古代文学不同又与西方文学中的同类母题存在差异。
     从复仇对象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可以分为三类:个体复仇、文化复仇和社会复仇。从现代复仇母题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来看,我们还可以尝试着按照复仇故事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对现代文学中的个体复仇来做进一步的分类。从新文化运动的发端到30年代,以鲁迅的《铸剑》为代表的复仇母题所体现的是对现代性的热切呼唤、对现代文化的张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批判;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中期,以曹禺的《原野》为代表,作家们重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复仇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传统与现代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夹缝中痛苦挣扎;40年代中期之后,以汪曾祺的《复仇》为代表,作家们在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的理想、渴望与心愿。
     从横向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复仇母题的根本特质在于:在生命的极境中考问人性,以此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个体生命的重视;第二,在生存的绝境中实验人性。
     从纵向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复仇母题的发展呈现出黑格尔的正反合的事物发展轨迹,第一个阶段是正题,第二个阶段是反题,第三个阶段则走向了合题。
The concept of revenge , is that as a person or a group being hurt or his/their interests , honor or pride being injured, his/their relatives, friends, other people unrelated to acts of vengeance. Therefore, revenge must be an event. The Motif of Revenge work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must be covered by the narrative work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otif of revenge is produced in the modern context of the culture. Chinese modernity is being implanted and presents "the Conflict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nd " the conflict of West and China", and both of the conflicts exists internal relations and mutually-contradictory. Such a context of the culture determines the work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not only different with ancient literature but also with Western literature in the similar motif.
     The works of the revenge moti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dividual revenge, social revenge, and cultural reve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at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works reflects, we can also do further classification: the first, beginning from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to the 1930s, to Lu Xun's Sword Forg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venge motif is reflected in the enthusiastic call of modernity, the acclamation of modern culture and strongly criticiz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mid-1930s to mid-1940s, to Cao Yu's Wilderness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e writers re-saw the positive fo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se works successfully reflected the perplexity in the hero’s deep heart of the story of revenge in the crack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es; from mid-1940 later, with Wang Zengqi’s Revenge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e writers found a meeting point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Western cultures, what reflected the people’s ideals of peace and stability.
     From the horizontal perspective,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 Revenge Moti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to question the humanity in the life of the very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value and meanings of life.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lives; second, explore the humanity in a living desperate state.
     From the vertical perspect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enge Motif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resents as Hegel's“Three-in-One Pattern”. The first stage is a thesis, the second stage is the antithesis, and the third stage, to the synthesis.
引文
①章太炎《复仇是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0页。
    ①文化复仇的代表作品有鲁迅的《孤独者》、魏金枝的《报复》等。
    ②社会复仇的代表作品有巴金的《灭亡》、《死去的太阳》、茅盾《参孙的复仇》、老舍的《忠烈图》等。
    ③即短篇小说集《复仇》,新中国书局,1931年8月出版。
    ④即《高渐离》,创作于1942年,1946年上海群益出版社印行,名为《筑》。后来,作者对这部作品多次做了较大的改动。现在收入《郭沫若全集》中的《高渐离》,定稿于1957年。
    [1]姚乃强.现代主义[M] //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51.
    [2]张光芒.新的突破与新的困境——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08(1):10.
    [3]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7-210.
    [4]赵一凡.现代性[M].//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41.
    [5]杨春时.文学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宋剑华.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0.
    [6]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青年,第1卷第4号//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3]杨德煜.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复仇主题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14]钱理群.文学本体与本性的召唤[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17(4):15.
    [15]王立.论现代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兼与传统文学复仇主题比较[J],学习与探索,1994,(5):109.
    [16]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代主义”(1942-1976)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7]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18][法]萨特.萨特文集[M],第7卷,沈志明、艾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9]杨鼎川.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188-189.
    [20]鲁迅.鲁迅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1]龙永干.生命极境中的抗争与救赎——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4.
    [22]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23]鲁迅.鲁迅全集[M],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4]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上海文学,1994,(1):70.
    [25]孔庆东.黑色的孤独与复仇——鲁迅《孤独者》和《铸剑》艺术表现之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1988,(8):68.
    [26]杨晦.曹禺论[M]//潘克明.曹禺研究五十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77.
    [2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17.
    [28]唐弢.我看《原野》[G]//王兴平等编《曹禺研究专集》(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177.
    [29]辞源(修订本)[M],1-4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749.
    [3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07.
    [3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25.
    [32]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M]//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3][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4][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6.
    [35][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88.
    [36][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37]杨春时.生存与超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5-36
    [38]鲁迅.鲁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1.
    [39]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代序)[M] //巴金.巴金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1.
    [40]巴金.关于《家》[M] //巴金.巴金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41]张全之.论战争记忆与老舍创作的国家复仇意识[J],齐鲁学刊,2001,(5):130
    [42]常昌富.导论:当代修辞学批评模式概述//[美]大卫·宁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批判模式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
    1、王一川.修辞论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王一川.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一川.通向本文之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6、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7、王一川.语言乌托邦——20世纪西方语言论美学探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8、[美]大卫·宁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批判模式与方法[M].常昌富、顾宝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法]A.J.格雷马斯.结构主义语义学[M].吴泓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3、[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M].冯学俊、吴泓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4、[法]尤瑟夫·库尔泰.叙述与话语符号学[M].怀宇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王立.中国古代复仇文学主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6、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丛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7、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8、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9、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1、宋剑华.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2、杨春时.生存与超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3、杨春时.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24、[德]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退隐[M].陈良梅、夏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法]茨维坦·托多洛夫、罗贝尔·格勒罗、[比]贝尔纳·福克鲁尔.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M].鲁京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7、[法]萨特.萨特文集[M].沈志明、艾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8、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29、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0、王兴平等.曹禺研究专集[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31、潘克明.曹禺研究五十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
    32、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3、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4、[德]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M].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5、[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36、[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王立.论现代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兼与传统文学复仇主题比较[J],学习与探索,1994,(5).
    2、杨经建.论中国文学中的“复仇”叙事[J].人文杂志,2004,(3).
    3、张光芒.新的突破与新的困境——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现代性”[J],中国文学研究,2008(1).
    4、钱理群.文学本体与本性的召唤[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4).
    5、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6、孔庆东.黑色的孤独与复仇——鲁迅《孤独者》和《铸剑》艺术表现之比较[J],鲁迅研究月刊,1988,(8).
    7、李彪.鲁迅笔下的复仇形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2,(5).
    8、李怡.“渴血渴血,复仇复仇”——《铸剑》与鲁迅的复仇精神[J],名作欣赏,1991,(6).
    9、林晖.从《复仇》看鲁迅对“旁观者”的批判[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
    10、肖同庆.超越死亡:受难与复仇——鲁迅生死观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2,(12).
    11、[日]丸尾常喜.基于鲁迅思考之上的“复仇”与“末日”[J],秦弓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3).
    12、[日]代田智明.基于鲁迅思考之上的“复仇”与“末日”[J],鲁迅研究月刊,2007,(10).
    13、张全之.论战争记忆与老舍创作的国家复仇意识[J],齐鲁学刊,2001,(5).
    14、何云贵.试论老舍小说中的“复仇”主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5、袁振声.巴金作品中的复仇者形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6).
    16、杨玉静.复仇火焰中的疯狂舞蹈——谈曹禺早期戏剧中的复仇情结[J],克山师专学报,2001,(2).
    17、张天佑、甘庆祖.焦母形象应重新定位[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1).
    18、陈留生、贡献.可怕、可叹、可怜的焦母形象[J],南京社会科学,1997,(4).
    19、伊甸.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评曹禺的《原野》[J],名作欣赏,2007,(6).
    20、蒋潇.论《高渐离》[J],唐都学刊,1986,(1).
    21、王耘、王大敏.《高渐离》得失论[J],郭沫若学刊,1988,(1).
    22、李畅.《筑》(《高渐离》)之初版本与修改本比较[J],戏剧,2008,(3).
    23、曾平.论郭沫若新编历史剧的精英立场与民间想象[J],郭沫若学刊,2007,(2).
    24、万杰.忧患时代的心灵漫游——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复仇观[J],山东文学,2009,(7).
    25、潘超青.复仇女神原型的现代置换——现代女性剧作复仇女性形象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4,(4).
    26、闫秋红.论东北作家群抗战小说中的复仇意识[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7、王家琳、乔相军.论蒋光慈小说中的复仇意识[J],作家,2009,(18).
    28、杨鼎川.关于汪曾祺40年代创作的对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
    29、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上海文学,1994,(1).
    30、杨德煜.希腊神话传说中的复仇主题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1、龙永干.生命极境中的抗争与救赎——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复仇”母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4.
    32、储继红.永恒的潜在的结——试析中西复仇文学中的复仇情结[D],山东师范大学,2001.
    33、蔡安延.中西方复仇文学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4.
    34、宣阁.中国古代复仇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6.
    35、曹养元.永恒主题里的文化投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36、宗敏.元明清叙事文学中的复仇主题[D],复旦大学,2008.
    37、吴红莲.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D],延边大学,2003.
    38、石晓霞.论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复仇母题[D],河北大学,2004.
    39、陈巍.血亲复仇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延伸和变异[D],河南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