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翻译是译者与作者沟通心灵的桥梁,翻译也是译语与译语文化发展的基石,它见证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它也诠释了人类的共存与对话。长期以来,传统理论思想将翻译禁锢在语言转换的“围城”中,将“忠实”与“对等”确立为译者必须恪尽职守的行为准则。然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启发我们,要跳出纯语言的藩篱,关注翻译所处的文化世界。从文化角度思考翻译,我们看到翻译永远不只是对原作意义的简单复归,翻译中充满了两种文化的交合、渗透与对抗。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在新的文化时空中的重构过程。本文所进行的主体性探索就是在这样一种话语语境中展开。
     本文选取实践哲学为理论视角,指出译者主体性研究要走出理论哲学视角下的观念世界,超越主体性那种自我、自我意识的主观理性的匡囿。同时,本文借鉴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主体与主体性概念,对译者主体及其主体性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强调译者是实践主体,突显译者主体的实践性。因为实践主体是一种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存在物,译者也由此获得了社会性与历史性的主体性本质。
     本文以译者作为实践主体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为论述的基点,通过描述与解释、理论诠释与个案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与论证译者主体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本文旨在揭示,译者作为实践主体是唯一性的。马克思实践哲学强调只有人,且必须是参与实践的人才能成为主体,由此,本文对主体的界定就排除了作者、读者、接受环境等成为主体的可能。同时,本文还通过对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阐释与论证,来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并非就是主观能动性或者创造性的主观自主与自为,社会性与历史性彰显了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要受到其自身所处的社会与历史现实境遇的影响与制约。本文在关注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什么的同时,也更突出强调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允许他(她)去翻译什么。在论证与分析中,本文始终将翻译与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考察译者翻译活动背后的现实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又是什么使译者对原作做出或增、或减、或删、或改的举措。
     本文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参与意义重构的过程。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不仅体现为译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的现实语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与制约;同时,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也决定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然反映自己身处其中的社会与历史的条件与主题。显然,我们对译者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考察,无疑将可以再现翻译与译者的一种社会真实性和历史真实性,由此,翻译成为了译者居停的现实社会与历史的缩影和照映。倡导译者发挥主体性,就是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具有一种社会意识与历史意识,因地制宜,适时而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译作成功地接受社会历史的检验。
Translation is a spiritual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ranslator and the writer. It witnesses the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ultures, and shows the dialogue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It also lays the footsto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e. For quite a long time, translation as the lingu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had imprisoned itself in "a besieged city", in which "faithfulness" and "equivalence" were rooted as do's and don'ts for the translator. However, the "cultural tur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gives us enlightenments to transcend the lingual boundary, and to divert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world in which translation takes place. Thinking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cultural aspect, we have found that translation is never a simple reversion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but is imbued with the hybridization, permeation, and counteraction between two cultures. And in a sense,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s essentially the reconstructing process of the textual meaning in a new space-time of culture. Our exploration on the subjectivity weighs anchor under such a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study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needs us to go out of the conceptual world as embodied in the theoretical philosophy, and meanwhile to get beyond the sense of subjectivity restricted to the self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subjective rationality.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s of subject and subjectivity in Marx's Practical Philosophy, we have redefined the subject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highlighting the translator as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and his/her practicality.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is a kind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existence, because of which the translator possesses his or her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as a subject.
     Based on the point of the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of the translator as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this thesis, through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as well as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ase studies,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the obtrusion of the subject's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t aims at revealing that the translator as a subject of practice is unique, and provides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subject without taking the author, reader, the reception context, etc. into consideration, which is because what Marx's practical philosophy stresses is that only human beings can be the subject, an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one who takes part in the practice. Meantime,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rgument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the thesis manifests that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s not merely the translator's self-determination and self-independence implied in subjective initiative or creativity. The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of the translator have shown that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s inevitably under the influence and restrain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lity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exists. The thesis is concerned with what the translator translates, but otherwise it focuses more attention on what the translator is allowed to translate by his or her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nalysis, the thesis constantl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translating and the translator's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and examines what is the real background behind the translator's activity, what factors have affected the translator to decide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and what has caused the translator to add, subtract, delete, or change what the source text originally means.
     This thesis holds that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is a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eaning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his or her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present. The translator's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on the one hand, can be embodied as the influences of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lity on the translator's practi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can be a proof to that the translator's practice will unavoidably be intertwined with the social,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ideological motifs of the very society he/she lives in. Obviously, the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lator's sociality and historicity can undoubtedly re-present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truthfulness of the translator as well as of translating. Translation therefore becomes an epitome of the society and a certain historical stage that the translator resides in. Thus, advocating the full play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requires the translator to obtain a kind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awareness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so as to adapt his or her translation to the space-time of the target culture, and it's only in this way that the works of translation can be tested effectively by the society and the history.
引文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37页。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53-54页。
    3梁启超,《论译书》,载《翻译通讯》编辑部编《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19页。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页。
    5John Dryden,"On Translation",in Rainer Schutle & John Biguenet,eds.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20.
    6John Dryden,"On Translation",p.24.
    1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载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27-228页。
    2杨武能,《尴尬与自如 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载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63页。
    3辜正坤,《序一: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载孙致礼《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ⅵ页。
    4参见辜正坤,《序一: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第ⅶ页。
    5参见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载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98页。
    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14页。
    2参见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载《中国翻译》2004第2期,第4页。
    3参见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第6页。
    4参见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第7页。
    5参见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第4页。
    6参见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21页。
    7参见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第10页。
    8参见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第14页。
    9参见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6期,第9页。
    10参见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10页。
    11参见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第11页。
    1参见穆雷,《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计中国翻译家研究》,载《中国翻译》2003第1期。
    2参见高宁,《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作》,载《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第1期。
    3参见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找《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4参见徐岚,《论译者的主体地位》,载《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3期。
    5参见吴波,《译者地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初探》,载《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
    6参见王玉括,《译者的身份建构》,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参见刘莉琼,《论文学翻译的主体》,载《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8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淡起》,第22页。
    1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第9页。
    2参见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第9页。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第9页。
    4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载《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1期,第40页。
    5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第51页。
    6廖志勤,《文化语境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1页。
    7廖晶、朱献珑,《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论的演变谈起》,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3期,第17页。
    8参见穆雷《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16页。
    9参见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23页。
    1参见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第24页。
    2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休》,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第4页。
    3参见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第4页。
    4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7期,第43页。
    5参见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7期,第44-45页。
    6罗琼、陈琳,《试论“译者”的主体性》,载《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64页。
    7参见董广才、刘佳,《受动中的能动--谈译者翻译主体能动性》,载《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参见裘姬新,《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9参见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10参见魏家海,《文学翻译的操纵性与主体性》,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1参见曹少森、冯文坤,《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双重性》,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参见喻锋平,《“破缚的普罗米修斯”--谈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和受限》,载《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3参见邓巨、秦中书,《阐释过程中译者的空间与限度》,载《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谢世坚,《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4参见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5参见唐洁、舒奇志,《相同人物 不同形象--从<红字>两译本的文字处理看译者社会历史视野对译作的影响》,载《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参见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载《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1期, 第41页。 2参见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第42页。 3参见正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肯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第43页。 4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第41页。 5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第41页。 6参见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第3页。
    1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第7页。
    2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第8页。
    3高宁,《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载《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第126页。
    4高宁,《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第126-127。
    5廖七一,《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第98页。
    6廖七一,《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第100页。
    7参见罗琼、陈琳,《试论“译者”的主体性》,载《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载《外国语》2006年第6期,第67页。
    1黄海军、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载《外语教学》2008年第1期,第91页。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3参见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载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6期。
    1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第11页。
    2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第13页。
    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第14页。
    4参见吴萍,《现代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文本翻译者的主体性问题》,载《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4期。
    5参见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参见黄龙胜,《阐释学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载《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10页。
    8参见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第11页。
    1参见徐来,《在女权主义的名义下“重写”》,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16页。
    2参见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参见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参见刘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参见耿强,《性别译者:主体性与身份建构》,载《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参见金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译者主体性》,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参见张艳丰,《从二元到多元--后现代主义对翻译主体性的解读》,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参见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9参见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第290页。
    2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第291页。
    3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第3页。
    4参见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第7-9页。
    5参见孙宁宁,《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参见胡开宝、谢丽欣,《论主体间性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参见刘小刚,《翻译研究真的要进行主体间性转向了吗?--兼与陈大亮先生商榷》,载《外语研究》2006年第5期。
    3参见王建平,《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载《学术界》2006年第1期。
    4参见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载《外国语》2006年第6期。
    5参见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第7页。
    1Andr(?) 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42.
    3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p.62.
    4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p.36.
    5参见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p.30
    6参见Susan Bassnett,ed.Translating Literature,D.S.Brewer,1997.
    7参见Susan Bassnett & Andr(?)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参见Theo Hermans,ed.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altion,Croom Helm,1985.
    1Lawra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148.
    2Lawr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Routledge,1998,pp.3-4.
    3邓红风、王莉莉,《翻译的窘境还是文化的窘境--评韦努蒂<翻译的窘境>》,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39页。
    4Douglas Robinson,Who Translates? Translator Subjectivities Beyond Reas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p.3.
    5卢玉玲,《翻译的幽灵--评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谁在翻译?--超越理性论译者的主体性>》,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第57页。
    1参见谢天振、陈浪,《导读: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载Douglas Robinson,The Translator's Tur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ⅷ.
    2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第5页。
    3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第4页。
    4参见Tejaswini Niranjana,Sit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5参见Roman Akvarez & M.Carmen-Africa Vida,eds.Translation,Power,and Subvers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6参见Susan Bassnett and Harish Trivedi,eds.Postcolonial 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Routledge,1999.
    7参见Luise Von Flotow,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8参见Sherry Simon,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Routledge,1996.
    1参见Kathleen Davis,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陈浪,《德里达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2期,第56页。
    1参见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第17页。
    2参见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载《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1参见穆雷,《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载《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12页。
    2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1Maria Tymoczko,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t.Jerome Publishing,1999,p.25.
    1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20页。
    2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21页。
    3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21-22页。
    4Douglas Robinson,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p.20.
    5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26-27页。
    6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28-30页。
    7转引自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64-67页。
    1转引自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29页。
    3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第105页。
    4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第133页。
    5参见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6参见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第29页。
    7参见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第242页。
    8参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第40-41页。
    9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页。
    1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第42页。
    2受陈浪的博士学位论文《当代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对语言学派的回顾与探索的启发,本文所提及的语言学派专指限于语言研究层面上的学派,在此借用陈浪所界定的“传统语言学途径下的翻译研究”这一说法来标注。根据陈浪的观点,当代语言学途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已经跳出了纯粹的语言层面。
    3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4参见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第176-177页。
    5参见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78页。
    6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56-57页。
    1Gideon Toury,"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in 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Routledge,2000,p.198.
    1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第14页。
    2西奥·赫曼斯,《翻译的再现》,田德蓓译,载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3西奥·赫曼斯,《翻译的再现》,第13页。
    4西奥·赫曼斯,《翻译的再现》,第13页。
    5参见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文化转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212页。
    1Susan Bassnett and Andr(?) Lefevere.ed.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Pinter Publishers,1990,p.7.
    2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载《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期,第3页。
    3Susan Bassnett and Andr(?) Lefevere.ed.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p.11.
    4Itamar Even-Zohar,"The Pos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in 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eis Readers,Routledge,2000,p.197.
    5Susan Bassnett and Andr(?) Lefevere.ed.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p.5.
    6Gideon Toury,"A Rationale for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o Hermans.ed.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t.Matin's Press,1985:16-41,p.18-19.
    1参见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载《外国语》2004年第4期,第54页。
    2参见Sherry Simon,Gender in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Routledge,1996,pp.7-8.
    3参见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载《外国语》2004年第4期,第53-54页。
    4参见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参见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载《外国语》2004年第4期。
    6参见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载《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7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第9页。
    8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第56页。
    9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第95页。
    10谢天振,《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载《中国翻译》2008年第5期,第9页。
    1谢天振,《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第9页。
    2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第9页。
    1参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2参见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第49页。
    1参见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文化转向》,第217-218页。
    2转引自Luise von Flotow,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pp.28-29.
    3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第17页。
    1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文化转向》,第227页。
    2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载《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57页。
    3参见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文化转向》,第231页。
    4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第94页。
    5孙宁宁,《实践哲学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载《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第78页。
    1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4页。
    2参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84页。
    3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3页。
    2笛卡尔,《方法谈》,载《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148页。
    3参见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载《齐鲁学刊》第2期,第73页。
    4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6页。
    5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1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2参见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47页。
    3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1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72页。
    2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下册),第373页。
    1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三联书店,1994年,第125页。
    2参见候江陵,《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7年,第7页。
    1参见候江陵,《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第7页。
    2陈立胜,《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3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09页。
    1王振林,《“主体间性”是一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念吗?》,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6页。
    2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3俞吾金,《“主体间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页。
    4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0页。
    1参见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王建平,《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载《学术界》2006年第1期;孙宁宁,《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等等。
    2参见刘小刚,《翻译研究真的要进行主体间性转向了吗?--兼与陈大亮先生商榷》,载《外语研究》2006年第5期。
    1参见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12页。
    2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载《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
    3参见李长成、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围境》,载《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1页。
    1安·史蒂芬森,《关于后现代主义--与弗雷德里可·詹姆逊德一次谈话》,载《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德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87页。
    2维·库利岑,《后现代主义:一种新的原始文化》,载《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3曼·弗兰克,《正在到来的上帝》,载《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等,赵一凡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4参见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第209页。
    5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6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第29页。
    1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第1页。
    2曼·弗兰克,《正在到来的上帝》,载《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等,第38-39页。
    3龙柏林,《主体性黄昏:特指还是泛指?》,载《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37页。
    4俞吾金,《实践诠释学》,第197页。
    5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第22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0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1谢永康,《论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及其合理性》,载《学海》2002年第3期,第118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8页。
    1转引自欧阳康,《实践哲学思想溯源--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8页。
    2转引自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3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第82页。
    4参见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8-129页。
    1参见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5页。
    2张汝伦,《历史与实践》,第95页。
    3参见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4参见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第11页。
    5巴恩斯,《亚里士多德》,李日章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119页。
    1参见欧阳康,《实践哲学思想溯源--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8页。
    2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上),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3参见康德,《判断力批判》(上),第6页。
    4转引自俞吾金,《一个被遮蔽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载《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7-18页。
    5参见俞吾金,《一个被遮蔽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第18页。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7张汝伦,《历史与实践》,第147页。
    1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2参见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第24页。
    3参见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第100页。
    4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第100页。
    5参见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第28页。
    6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下),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529页。
    7参见曾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第29页。
    1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第103页。
    2参见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第29-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6页。
    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页。
    6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5页。
    8参见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第107-108页。
    1参见王南湜,《进入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第24页。
    2参见王南湜,《进入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第24页。
    3参见王书道,《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哲学意蕴》,载《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36页。
    4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第115页。
    1马克心、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6页。
    2参见王南湜,《进入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第24页。
    3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载《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第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页。
    5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51页。
    6参见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56页。
    7参见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49页。
    1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页。
    3吴育林,《实践主体与马克思哲学的生存维度》,载《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第18页。
    1吴育林,《实践主体与马克思哲学的生存维度》,第20页。
    2参见李为善等,《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0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4张登巧、赵润林,《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体性哲学》,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第40页。
    1张长明、刘清华,《立足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载《湖湘论坛》2004年,第13页。
    2吴友军、黄志刚,《实践作为历史性范畴的哲学内涵》,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第1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4参见谢龙主编,《现代哲学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3-74页。
    5参见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第61页。
    1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载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页。
    3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第17页。
    1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第17页。
    2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3参见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00页。
    4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第100页。
    5参见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第100页。
    6参见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的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7Walter Benjamin,"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in Harry Zohn,trans.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awrence Venuti,ed.Routledge,2000,p.18.
    1J.Derrida,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 in trans.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2~(nd)Edition),Ed.Lawrence Venuti.Routledge,2004,p.426.
    2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年,第22页。
    3参见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8-311页。
    4参见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5参见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第101页。
    6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第101页。
    7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第101页。
    1蔡新乐,《翻译还是它本身吗?--“通化翻译”辨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第52页。
    2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第28页。
    3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第38页。
    4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1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第94页。
    2孙宁宁,《实践哲学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载《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第78页。
    3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页。
    1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119页。
    2孙宁宁,《实践哲学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影响》,第78页。
    3参见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123页。
    4参见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122页。
    5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第122页。
    1 转引自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 参见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第8页.
    1 参见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第96页。
    2 参见杨镇源,《哲学实践转向的启示:后解构主义时代的译学反思》,载《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59页。
    3 参见Rog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2001,p.13.
    4 参见俞吾金,《实践诠释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9页。
    1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6页。
    4 参见贺善侃,《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1 谢龙,《现代哲学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2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页。
    1 吴友军、黄志刚,《实践作为历史性范畴的哲学内涵》,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2页。
    2 吴友军、黄志刚,《实践作为历史性范畴的哲学内涵>),第13页。
    3 参见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4 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第149页。
    5 许钧,《三十年实践与思索--香港刘靖之先生论翻译》,载《出版广角》1996年第6期,第70页。
    1 俞吾今,《实践诠释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页。
    2 参见俞吾今,《实践诠释学》,第9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3卷),第30页。
    4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74页.
    5 许钧,《生命之重与翻译之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
    1 参见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98页。
    2 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第87页。
    3 参见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4 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第46页。
    1 参见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第7页。
    2 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第48页。
    1 参见王先霈、 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52页.
    2 参见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328-387页。
    1 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 张清祥,《“他者”话语的遮蔽--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男性大师笔下“女性被讲述”文本剖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26页。
    2 参见张清祥,《“他者”话语的遮蔽--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男性大师笔下“女性被讲述”文本剖析》,第126页。
    3 西蒙·波娃,《第二性》,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1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48页。
    1 参见张荣翼,《阐释的魅力》,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2 参见江正云,《空间,文学史的另一叙述视角》,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第2期,第100页。
    3 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4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
    5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4页。
    6 转引自林晓珊,《空间生产的逻辑》,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2期,第94页。
    1 爱德华·W,苏贸,《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评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2-129页。
    2 Lefebvre,Henri,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Blackwell,1991,pp.38-39.
    3 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机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页。
    4 邓红、李承坚.,《建立翻译中的第三中间--论霍米·巴巴“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84页。
    1 邓红、李承坚.,《建立翻译中的第三空间--论霍米·巴巴“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第86页。
    2 Homi K 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Routledge,2004,p.56。
    3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第30页。
    4 史安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合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5页。
    5 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p.55.
    1 Homi,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p.55.
    1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1 参见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7页.
    1 傅允生,《试论历史功能》,载《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3页。
    2 参见苏琪,《“他者的抵抗”--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对“东方”形象的消解>),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朋,第25页。
    1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273-2274页。
    2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44-45页。
    3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载郭建中编《文化与差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第8页。
    4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载郭建中编《文化与差异》,第9页。
    1 参见唐日新.《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载《求索》1996年第3期,第84页。
    2 参见唐日新,《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第84-86页。
    3 参见唐日新,《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第87页。
    4 参见唐日新,《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第86页。
    1 参见彭仁忠,《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载《外语学刊》2008年第4期,第123页。
    2 参见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6期,第24页。
    3 参见王东风,《归化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载《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5页。
    1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in 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ed.Schulte,R.& Biguenet,J.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p.42.
    2 参见 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Routledge,1995,p.20.
    3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91页。
    1 崔永禄,《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44页。
    2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outledge,1993,p.43.
    3 参见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2页.
    4 鲁迅,《论睁了眼看》,载《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9页。
    1 参见谭素琴,《从多元系统论看文学转型期的归化异化》,载《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2-114页。
    1 参见李静,《异化翻译:陌生化的张力》,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511页。
    2 钱冠连,《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http:www.clal.org.cn/personal/glqian/TYYCY.htm,2008-9-28.
    1 钱冠连,《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2008-9-28。
    2 钱冠连,《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2008-9-28。
    3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载《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第287页。
    1 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2 转引自方平,《序二》,载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第191页.
    2 参见汪滔,《“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Asian tigers”吗?》,载《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第2期,第52页。
    1 金元浦,《文学的意义:交互建构的第三生成物》,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第3页。
    2 金元浦,《文学的意义:交互建构的第三生成物》,第6页。
    3 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4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三联书店,1988年,第50页。
    1 参见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第91页。
    2 参见盛宁,《新历史主义》,台湾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年,第77页。
    3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页。
    4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第99页。
    5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第127页。
    6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7 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2页。
    8 参见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第93-94页。
    1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第44页。
    2 参见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第172页。
    3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第283页。
    4 刘富华,《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孙维张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5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第92页。
    1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
    2 参见H.Aram Veeser,ed.New Historicism,Routledge,1989,p.21.
    3 杨劲松,《后现代视野下文本读解的规约性与意义的重构》,载《中国外语》2008年第3期,第104页。
    4 金元浦,《文学的意义:交互建构的第三生成物》,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第3页。
    1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8页。
    2 吴南松,《“第三类语言”画面观--文学翻译中译作语言探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页。
    3 杨晓荣,《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载《外国语》1999年第3朋。
    1 B.Godard,"ATranslator's Diary",in Sherry Simon,ed.Culture in Transit." Translation and the Changing Identities of Ouebec Literature,V(?)hicue Press,1995,p.77.
    2 参见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3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4 转引自谢天振,《译介学》,第132页。
    5 谢天振,《译介学》,第141页。
    1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页。
    2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第1页。
    3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65-166页。
    1 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2 参见 Ro(?)mn(?)lvarez and M.Carmen-Africa Vidal,"Translating:A Political Act",in Ro(?)mn(?)lvarez and M.Carmen-(?)frica 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6.
    3 参见 Ro(?)mn(?)lvarez and M.Carmen-(?)frica Vidal,"Translating:A Political Act",p.5.
    1 参见瞿秋白,《<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载《瞿秋白文集·文学篇》(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48页。
    2 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载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60页.
    3 Andr(?) Lefever,Translation,Rewir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1-10.
    1 转引自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2 Ovidio Carbonell,"The Exotic Spac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in Ro(?)mn Alvarez and M.Carmen-Africa 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88.
    3 Theo Hermans,"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A Theoretical Framework",in Ro(?)mn Alvarez and M.Carmen-Africa 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27.
    4 参见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百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5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第51页。
    6 Theo Hermans,"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A Theoretical Framework",in Ro(?)mn Alvarez and M.Carmen-Africa 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p.30.
    1 Theo Hermans,"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A Theoretical Framework",p.36.
    2 Theo Hermans,"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A Theoretical Framework",p42.
    3 参见李晶,《当代中国翻译考察(1966-1976):“后现代”文化研究视域下的历史反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4 参见李晶,《当代中国翻译考察(1966-1976):“后现代”文化研究视域下的历史反思》,第5页。
    5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第3页。
    1 叶维廉,《中国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2 Ovidio Carbonell,"The Exotic Spac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in Ro(?)mn Alvarez and M.Carmen-Africa 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86.
    3 Susan Bassnett,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Oxford & Cambridge:Blackwell,1993,p.161.
    4 王建平、卢薇,《倾听“他者”的声音--试析后现代语境下女性主义批评对翻译研究理论的解构与重建》,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311页。
    1 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34页。
    1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 转引自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1 李广熙,《德莱塞小说述评》,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第83页。
    2 主万,《漫谈德莱塞的<谈我自己>》,载德莱塞《谈我自己》,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 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第13页。
    4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第114页。
    5 蒋道超,《重读德莱塞<珍妮姑娘>》,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第44页。
    6 参见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2页。
    1 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第112-113页。
    2 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第34页。
    1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5-36页。
    2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36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41页。
    4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63页。
    5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10页。
    1 德萊塞,《谈我自己》,主万译,上海泽文出版社,2003年,第5页。
    2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38页.
    3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62页。
    4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89页。
    5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112页。
    6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288页。
    1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360页。
    2 德莱塞,《谈我自己》,第471页。
    3 陈世旺,《替身的体验--评德莱塞笔下的爱情世界》,载《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62页。
    4 通过检索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馆藏的《珍妮姑娘》全译本书目统计而得。
    5 该译本是傅东华在1935年出版译作《珍妮姑娘》之后的一次重译。
    6 傅译本于195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后,分别于1979年、1990年、2001年、2007年被上海译文出版 社再次出版。由于资料获取的困难,本文选取1990年版傅译本作为译例范本,而在后文的译本分析中,我们仍以1959年为时间背景.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26,p.32.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21页。
    3 德莱塞,《珍妮灿娘》,范文美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43.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29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详,第36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44.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30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37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95.
    5 德莱塞,《珍妮灿娘》,傅东华译,第64页。
    6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78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41.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92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13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72.
    2 德莱寒,《珍妮姑娘》,傅东中译,第115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41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73.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15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42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41.
    5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58页.
    6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95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88.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88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233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338.
    5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218页。
    6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270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00.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31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62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430.
    1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275页。
    2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340页。
    3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369.
    4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237页。
    5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294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47.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97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19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7.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5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6页。
    4 参见 http://www.zdic.net/cd/ci/6/ZdicE5ZdicBAZdic84334809.htm.
    5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9.
    6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3页。
    1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6页:
    2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0.
    3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3-14页。
    4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6-17页。
    5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78.
    6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中译,第53页。
    1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65页。
    2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第154-155页。
    3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31.
    4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87页。
    1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07页。
    2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第166页。
    3 孙海瑞、 王芳,《读<珍妮姑娘>看消费主义下爱情的虚伪》,载《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第164页。
    4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第159页。
    5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31.
    6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乐华译,第87页.
    7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07页。
    8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38.
    1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91页。
    2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12页.
    3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44.
    4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96页。
    5 德莱塞,《珍妮灿娘》,范文美译,第117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32.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89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233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398.
    5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255页:
    6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316页:
    1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144.
    2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96页。
    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17页。
    4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15.
    5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42页。
    6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76页
    1 艾迪生·维斯理·朗文出版公司辞典部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缩印本),朱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
    2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32.
    3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53页:
    4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188页。
    5 Theodore Dreiser,Jennie Gerhardt,p.299.
    6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第195页。
    7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译,第241页。
    1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2 参见易银珍、蒋璟萍等著,《女性伦理与社仪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3 王凤华、贺江平等着,《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4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第185页。
    5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別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第183页。
    1 江泽民,《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载《中国妇女报》1996年3月8日。
    1 朱贻庭,《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23页。
    2 参见郗杰英,《新状态--当代城市青年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1 王艳玲编著,《一部小说创下出版史上德奇迹:米切尔与<飘>》,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 参见黄建人,《飘不散的梦 飘不走的人》,载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 参见王艳玲编著,《一部小说创下出版史上德奇迹:米切尔与《飘》》,第11页。
    4 参见 http://www.nongli.com/today/todayxx-2993.htm
    1 参见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7/01/content_4776268.htm.
    2 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7/01/content_4776268.htm.
    1 李惠诠,《评美国小说<飘>》,载《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第44页。
    2 丰捷,《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飘>的争论》,载《光明日报》1999年1月8日。
    3 转引自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16/2687.html.
    4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论傅东华翻译策略及具制约因素》,硕士毕业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第11-17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7,pp.53-54.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61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2007年改版),第41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02.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21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79页。
    7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40.
    8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27页.
    9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21页.
    10 参见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58.
    1 文章对《玫瑰经》的介绍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AB%E7%91%B0%E7%BB%8E
    2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37.
    3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44页。
    4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29页。
    5 王伯恭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第9卷),全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6904-6905页。广义的中表婚包括三代以外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狭义仅指三代以内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中国长期都是处于小生产经济状态,尤其是在农村,聚族而居,中表婚有利于生产和经济上的相互帮助。农业人口大多聚族而居,安土重迁,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接触,因此,“中表为婚”比较流行。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9.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79-80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3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26.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53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98页。
    7 参见秦秀白主编,《当代英语习语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46.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79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16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71.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13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37页。
    7 文章对“西洋镜”的介绍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86400.htm.
    1 文章对“骑士精神”的介绍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462.htm.
    2 参见王伯恭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第8卷),第5744页。日本武士是随着封建庄严武装发展起来的了后来更形成地区性武士集团,受地方豪强势力指挥,参与权力争夺,并在此基础上缠上了以幕府政治形式出现的武家政权。
    3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7,p.222.
    4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81页。
    5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79页。
    6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载《鲁迅文集》(第四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7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24.
    8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84页。
    9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81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02.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771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492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08.
    1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779页。
    2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496页。
    3 参见王伯恭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第5卷),第3700页。“门户开放”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在落后国家瓜分势力范围的侵略主张。中日战争后,日、英、法、德、意、俄等国胁迫清政府承队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为了钳制欧洲诸国就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主张。主要内容为: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美国要在一切势力范围内取得通商自由、享受低税率和一切特权利益。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64.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57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40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913.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159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此建人译,第739页。
    4 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67页。
    5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2.
    6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4页。
    7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6页。
    8 孔子,《论语》,岳麓书社,2000年,第150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21.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48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95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306.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392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249页。
    7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15
    8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6页。
    1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2页。
    2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90.
    3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86页。
    4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60页。
    5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47.
    6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36页。
    7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26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62.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55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38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48.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53页。
    6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 36 页。
    7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55.
    8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323页。
    1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205页。
    2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l19.
    3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44页。
    4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93页.
    5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09.
    6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64页.
    7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68页。
    8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229.
    9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291页。
    10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185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61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853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37页。
    4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585.
    5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748页。
    1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479页。
    2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661.
    3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853页。
    4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538页。
    5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875.
    6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116页。
    7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710页.
    1 Margare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p.779.
    2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006页。
    3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第632页。
    4 文章对“旧礼教”的介绍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92310.
    1 王树山、王健夫主编,《毛泽东书信赏析》,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第399页。
    2 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91页。
    3 傅东华,《译序》,载马格丽特·密西尔《飘》,傅东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页。
    4 参见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71页。
    5 参见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朋,第91页。
    6 傅东华,《译序》,载马格丽特·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3页。
    7 傅东华,《译序》,载马格丽特·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1页。
    8 参见黄万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第621页.
    1 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第94页.
    2 转引自章绍祠,《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运动和创作》,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72页。
    3 转引自杜伟,《沦陷中成熟--论沦陷区的文艺“大众化”讨论》,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第94页。
    4 傅东华,《译序》,载马格丽特·密西尔《飘》,傅东华译,第3页。
    5 傅东华,《译什么和叫谁译》,载《山核桃集》,上海生活书店,1935年,第351页.
    6 许钧,《翻译动机、翻译观念与翻译活动》,载《外语研究》2004年第1期,第52页。
    7 黄建人,《译本前言:飘不散的梦 飘不走的人》,载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2007年改版),第8页。
    1 黄建人,《译本前言:飘不散的梦 飘不走的人》,载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2007年改版),第8页。
    2 杜维斌,《<红楼梦>与<飘>》的爱情悲剧主题之比较》,载《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第52页。
    3 参见冯庆华、王昱,《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飘>的译本研究》,载《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53页。
    1 王秉钦,《论中西人名文化比较与翻译》,载《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5期,第31页.
    2 潘炳信,《姓名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载《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71页。
    3 孙云梅、倪静,《英汉取名模式比较研究》,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21页。
    1 参见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之文化透视》,载《时代文学》2007年第1期,第58页。
    2 参见张彦,《<红楼梦>中的称渭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011页。
    1 Rom(?)m,(?)lvarez and M.Carmen-(?)frica Vidal."Translating:A Political Act",p.5.
    2 参见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牛,第203页.
    1 D.凯尔纳、S.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62页。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Pinter Publishers, 1990.
    ——.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Bassnett, Susan and Harish Trivedi. eds.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Bassnett, Sus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 CambridgeCambridge:Blackwell, 1993.
    
    ——. ed. Translating Literature, Cambridge: D.S. Brewer, 1997.
    
    ——. Translation Studies (Third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1.
    Benjamin, Walter.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trans. Harry Zoh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ed.Lawrence Venut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Carbonell, Ovidio. "The Exotic Spac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Roamn Alvarez and M. Carmen-Vidal, eds.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Derrida, J. "What is a 'Relevant' Translation?", trans.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ition) Lawrence Venuti. E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Dreiser, Theodore. Jennie Gerhardt, Cleveland and New York: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26.
    
    Dryden, John. "On Translation", Rainer Schutle & John Biguenet, eds.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Even-Zohar, Itamar. "The Pos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Flotow, Luise Von.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1993.
    Godard, B. "A Translator's Diary", Sherry Simon, ed. Culture in Transit: Translation and the Changing Identities of Quebec Literature, Montreal: Vehicue Press, 1995.
    Hermans, Theo. "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Rodmn Alvarez and M. Carmen-Africa Vidal, eds.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 e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altion, London and Sidney: Croom Helm, 1985.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 Cambridge:Blackwell, 1991.
    
    Lefever,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Mitchell, Margaret. Gone with the Win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Niranjana, Tejaswini. Sit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Robinson, Dougla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Robinson, Douglas, Who Translates? Translator Subjectivities Beyond Reas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Alvarez, Romam and M. Carmen-Africa Vidal. "Translating: A Political Act", eds. Roman Alvarez and M. Carmen-Africa Vidal,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Schleiermacher, Friedrich,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eds. Schulte, R. & Biguenet, J,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Simon, Sherry.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Toury, Gideon. "A Rationale for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ed. Theo Hermans,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New York: St. Matin's Press, 1985.
    
    ——. "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ed.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Veeser, Aram. Ed.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Venuti, Lawra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8.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2.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86400.htm.
    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7/01/content_4776268.htm.
    http://www.nongli.com/today/todayxx-2993.htm.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16/2687.html.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58.
    http://www.zdic.net/cd/ci/6/ZdicE5ZdicBAZdic84334809.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AB%E7%91%BO%E7%BB%8E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92310.
    钱冠连,《人与人的同一与差异--哲学家对翻译的追问》,
    http://www.clal.org.cn/personal/glqian/TYYCY.htm.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泽,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艾迪生·维斯理·朗文出版公司辞典部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缩印本),朱原等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中批评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安·史蒂芬森,《关于后现代主义--与弗雷德里可·詹姆逊德一次谈活》,让-弗·利奥塔德等,《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99。
    巴恩斯,《亚里士多德》,李日章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利、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蔡新乐,《翻译还是它本身吗?--“通化翻泽”辨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
    曹少森、冯文坤,《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双重性》,《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曹小荣,《实践论哲学导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陈大亮,《翻泽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中国翻译》2005年第2期。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陈浪,《当代语言学研究途径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陈浪,《德里达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戴维斯的<解构主义与翻译>评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12期。
    陈立胜,《自我与世界:以问题为中心的现象学运动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6期。
    陈世旺,《替身的体验--评德莱塞笔下的爱情世界》,《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崔永禄,《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戴桂玉,《从文化学派角度看女性主义翻译主体性》,《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
    德莱塞,《谈我自己》,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德莱塞,《珍妮姑娘》,范文美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德莱塞,《珍妮姑娘》,傅东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邓红、李承坚,《建立翻译中的第三空间--论霍米·巴巴“杂合”概念在翻译中的运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邓红风、王莉莉,《翻译的窘境还是文化的窘境--评韦努蒂<翻译的窘境>》,《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邓巨、秦中书,《阐释过程中译者的空间与限度》,《中华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笛卡尔,《方法谈》,《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丁立群,《论人类学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性质》,《学术交流》2005年第7期。
    董广才、刘佳,《受动中的能动--谈译者翻泽主体能动性》,《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杜维斌,《<红楼梦>与<飘>》的爱情悲剧主题之比较》,《池州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杜伟,《沦陷中成熟--论沦陷区的文艺“大众化”讨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方平,《序二》,《译介学》,谢天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丰捷,《无法飘逝的记忆--追踪20年前一场关于<飘>的争论》,《光明日报》1999年1月8日。
    冯庆华、王昱,《从文化交流的宏观角度研究翻译--<飘>的译本研究》,《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冯文坤,《由实践哲学转向理论哲学的翻译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傅东华,《译什么和叫谁译》,《山核桃集》,上海:上海生活书店,1935。
    傅东华,《译序》,马格丽特·密西尔,《飘》,傅东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傅允生,《试论历史功能》,《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高宁,《论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兼论翻译标准的设立原作》,《上海科技翻译》1997年第1期。
    高宁,《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耿强,《性别译者:主体性与身份建构》,《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辜正坤,《序一: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孙致礼,《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韩震、孟鸣岐,《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黑格尔,《逻辑学》(下),杨一之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候江陵,《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7。
    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胡开宝、谢丽欣,《论主体间性与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翻译》,《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外国语》2006年第6期。
    黄海军、马可云,《解构主义翻译:影响与局限》,《外语教学》2008年第1期。
    黄建人,《译本前言:飘不散的梦 飘不走的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梓林:漓江出版社,1999(2007年改版)。
    黄龙胜,《阐释学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东华电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黄万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江泽民,《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妇女报》1996年3月8日。
    江正云,《空间,文学史的另一叙述视角》,《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第2期。
    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蒋道超,《重读德莱塞<珍妮姑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金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泽者主体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金元浦,《文学的意义:交互建构的第三生成物》,《人文杂志》2006年第1期。
    瞿秋白,《<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瞿秋白文集·文学篇》(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凯尔纳,D、S.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张志斌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克罗齐,《美学原理》,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孔子,《论语》,长沙:岳簏书社,2000。
    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查正贤译,《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袁伟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长成、陈立新,《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围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李广熙,《德莱塞小说述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李惠诠,《评美国小说<飘>》,《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李晶,《当代中国翻译考察(1966-1976):“后现代”文化研究视域下的历史反思》,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李静,《异化翻译:陌生化的张力》,《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李楠明,《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为善等,《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梁启超,《论译书》,《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翻译通讯》编辑部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廖晶、朱献珑,《论译者身份--从翻译理论的演变谈起》,《中国翻译》2005年第3期。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廖七一,《硬币的另一面--论胡适诗歌翻译转型期中的译者主体性》,《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之文化透视》,《时代文学》2007年第1期。
    廖志勤,《文化语境视阈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列斐伏尔,《空间政治学的反思》,《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包亚明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林晓珊,《空间生产的逻辑》,《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2期。
    刘芳,《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忠实性及译者主体性》,《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刘富华,《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孙维张译,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刘莉琼,《论文学翻译的主体》,《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
    刘全福,《当“信”与“化境”被消解时》,《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刘小刚,《翻译研究真的要进行主体间性转向了吗?--兼与陈大亮先生商榷》,《外语研究》2006年第5期。
    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泽》2002年第6期。
    龙柏林,《主体性黄昏:特指还是泛指?》,《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卢玉玲,《翻译的幽灵--评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谁在翻译?--超越理性论译者的主体性>》,《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文集》(第四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吕俊,《论翻译研究的本体回归--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反思》,《外国语》2004年第4期。
    吕俊、候向群,《翻译学--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罗枫、沈岚,《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的身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
    罗琼、陈琳,《试论“译者”的主体性》,《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马格丽泰·密西尔,《飘》,傅东华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4。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黄建人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2007年改版)。
    曼·弗兰克,《正在到来的上帝》,《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等,赵一凡等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穆雷,《翻译主体的“发现”与研究--兼评中国翻吗译家研究》,《中国翻译》2003第1期。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994。
    欧阳康,《实践哲学思想溯源--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潘炳信,《姓名的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彭仁忠,《论异化翻译策略与跨文化传播》,《外语学刊》2008年第4期。
    秦秀白主编,《当代英语习语词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裘姬新,《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全增嘏主编,《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0。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4。
    盛宁,《新历史主义》,台北:台湾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
    史交斌,《“边界写作”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扎西达娃合拉什迪的跨文化“对话”》,《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舒奇志、杨华,《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6期。
    苏琪,《“他者的抵抗”--论后殖民语境下翻译对“东方”形象的消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孙海瑞、王芳,《读<珍妮姑娘>看消费主义下爱情的虚伪》,《安徽文学》2008年第7期。
    孙会军,《普遍与差异--后殖民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孙宁宁,《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孙宁宁,《实践哲学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孙宁宁,《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孙云梅、倪静,《英汉取名模式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机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谭素琴,《从多元系统论看文学转型期的归化异化》,《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唐洁、舒奇志,《相同人物 不同形象--从<红字>两译本的文字处理看译者社会历史视野对译作的影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兼谈<魔戒>译者主体性发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唐日新,《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求索》1996年第3期。
    铁省林,《西方哲学中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嬗变》,《齐鲁学刊》第2期。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中国翻译》2003年第6期。
    汪滔,《“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Asian tigers”吗?》,《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第2期。
    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王秉饮,《论中西人名文化比较与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第5期。
    王伯恭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全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中国翻译》2003年第4期。
    王东风,《归化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王凤华、贺江平等著,《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设与文化转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王建平,《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趋向》,《学术界》2006年第1期。
    王建平、卢薇,《倾听“他者”的声音--试析后现代语境下女性主义批评对翻译研究理论的解 构与重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王南湜,《进入现代实践哲学的理路》,《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书道,《人的生存方式的实践哲学意蕴》,《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王树山、王健夫主编,《毛泽东书信赏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2期。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汇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艳玲编著,《一部小说创下出版史上的奇迹:米切尔与<飘>》,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王友贵,《当代翻译文学史上译者主体性的削弱(1949-1978)》,《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第1期。
    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王玉括,《译者的身份建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王振林,《“主体间性”是一个应该给予消解的无意义的概念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郭建中编,《文化与筹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维·库利岑,《后现代主义:一种新的原始文化》,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让-弗·利奥塔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魏家海,《文学翻译的操纵性与主体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魏小萍,《“主体性”涵义辨析》,《哲学研究》1998年第2期。
    沃伦,《理解诗歌》(第4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吴波,《译者地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初探》,《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论傅东华翻译策略及其制约因素》,硕士毕业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5。
    吴南松,《“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译作语言探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吴萍,《现代阐释学视野下的文学文本翻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第4期。
    吴友军、黄志刚,《实践作为历史性范畴的哲学内涵》,《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吴育林,《实践主体与马克思哲学的生存维度》,《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
    西奥·赫曼斯,《翻译的再现》,田德蓓译,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西蒙·波娃,《第二性》,桑竹影、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郗杰英,《新状态--当代城市青年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谢龙主编,《现代哲学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谢世坚,《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谢天振,《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中国翻译》2008年第5期。
    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3划。
    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泽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谢天振、陈浪,《导读: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Douglas Robinson,The Translator's Tur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谢永康,《论实践哲学的理论方式及其合理性》,《学海》2002年第3期。
    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中国翻译》2004年第4期。
    徐岚,《论译者的主体地位》,《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3期。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
    许钧,《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许钧,《翻译动机、翻译观念与翻译活动》,《外语研究》2004年第1期。
    许钧,《三十年实践与思索--香港刘靖之先生论翻泽》,《出版广角》1996年第6期。
    许钧,《生命之轻与翻译之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许钧,《译事探索与译学思考》,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杨耕,《马克思如何成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杨劲松,《后现代视野下文本读解的规约性与意义的重构》,《中国外语》2008年第3期。
    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杨武能,《尴尬与自如 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杨晓荣,《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对翻译标准问题的哲学思考》,《外国语》1999年第3期。
    杨镇源,《哲学实践转向的启示:后解构主义时代的译学反思》,《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叶汝贤、李惠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易银珍、蒋璟萍等,《女性伦理与礼仪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北京:三联书店,1988。
    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俞吾金,《“主体间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俞吾金,《一个被遮蔽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喻锋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谈译者主体性的介入和受限》,《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张柏然、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曾利沙,《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曾文雄,《“文化转向”核心问题与出路》,《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张长明、刘清华,《立足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湖湘论坛》2004。
    张登巧、赵润林,《交往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体性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张清祥,《“他者”话语的遮敝--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男性大师笔下“女性被讲述”文本剖析》,《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张荣翼,《阐释的魅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张汝伦,《历史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艳丰,《从二元到多元--后现代主义对翻译主体性的解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6年第3期。
    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章绍祠,《抗战时期的通俗文学运动和创作》,《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7期。
    朱贻庭,《现代家庭伦理与传统亲子、夫妻伦理的现代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主万,《漫谈德莱塞的<谈我自己>》,德莱塞,《谈我自己》,主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邹振环,《抗战时期的翻译与战时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