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妆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妆奁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首先出现于南方的楚国,经秦的发展,至汉代,漆奁的装饰非常豪华。本文拟对战国漆奁、秦漆奁、汉漆奁,以及纹样、装饰技法、形制演变做出综合研究,并探讨其中的相关问题。
     除绪论外,本文分为八章。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交代战国秦汉时期漆器发展简史、早期文献记载及漆器的主要种类。其次,界定本文所指“漆质妆奁”的概念,奁的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并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方法。指出战国秦汉妆奁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经战国秦汉时期的发展,妆奁无论在形制上还是装饰工艺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妆奁的综合研究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第一章,对战国秦汉漆奁的胎骨及内部物品进行分析。漆器成型主要是靠制胎,漆器胎骨或称为器骨,是漆饰的依托。漆奁作为小型日常器具,其胎骨应以轻便为宜,主要有木胎、布脱胎,以及少量的复合胎骨。本文着重探讨了布脱胎的命名及其出现时代,指出布脱胎轻巧结实,造型稳定,适宜制造形状复杂且不规则的器物。
     墓葬所出的漆奁,内部存放的物品主要分面部化妆品、梳妆工具、发饰及其他一些物品。梳妆用具的形状直接影响到了汉代多子奁内部子奁的形状。笔者把秦汉时期的面部美容用品细化为基本护肤、粉妆、点唇、胭脂、眉饰等几个方面。梳妆工具分为铜镜、梳、篦、铜刷、镊子、刮刀、眉笔、黛板等。最后介绍了常见的发饰如笄、簪等固定发髻的束发用具,以及假发、花椒等。
     第二章,对漆奁的纹样类型及构图形式进行分析。纹样是装饰艺术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按照一定图案结构,经过写实、抽象等方法而逐渐定型化的图形。战国秦汉时期漆奁上的装饰纹样,类别和数量非常多,纹样更加繁复多变。战国时期漆奁的装饰技法以彩绘为主,有写实和变形夸张两种表现手法。汉代的漆奁还借助于锥画、贴饰金箔片纹样来进行装饰。纹样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自然景象纹样、几何纹样、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纹样。纹样总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这种组合方式称为纹样的构成形式。适合纹样、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这三种构成形式是漆奁最基本的纹样构成形式。漆奁的适合纹样是依据漆奁的造型,描绘出与器形相适合的纹样。独立纹样是指在漆器的器物中心位置或某一面上,描绘独立的个体单位或几个单位的装饰纹样。当独立纹样由几个单元组成时,其基本组合形式有对称、旋转、平衡、辐射等几种。漆奁的中心纹样周围,往往饰以连续的带状纹样,增加了器皿的层次感及美感。这种纹样以二方连续居多,绝大多数是横式的左右联系。漆奁盖与壁上的连续纹样之所以醒目,离不开色线和色带。它们能够使零散多变的纹饰归于统一。
     第三章,对漆奁的装饰工艺进行分析。战国、秦汉时期的漆奁,其器表的装饰几乎都在黑(褐)这类深色地漆上进行的。漆奁上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是通过彩绘、锥画、金属嵌、贴饰金银箔片等装饰工艺表现出来的。从器物艺术装饰的角度看,不同时代的漆奁,其装饰方式的侧重点,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工艺技术的变化。彩绘是漆器最基本的装饰手法。楚国出土的漆奁往往是用多种颜色的漆液或油彩在漆奁上绘制纹样。彩绘主要分为线描、平涂、堆漆和渲染四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线描与平涂。锥画是用尖锐的针或锥作绘画笔刻划而成的纹饰。锥画漆器经过了战国时期的草创期,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期以前。西汉中期以后,漆奁上的锥画逐渐让位于新兴的嵌金属扣、贴金银箔片、镶嵌宝石等工艺,装饰性更强。
     第四章,对战国时期的漆奁产生的背景、漆奁资料的来源、漆奁的种类和形制以及楚式漆奁的特征进行分析。漆奁作为日用小型用具是战国中后期以后,在楚国首先出现的。秦攻占楚郢都之前,江汉平原出土的楚国漆奁是典型的楚式漆奁。秦取楚国郢都之后,楚式漆奁的资料来源于湖南地区的楚墓、安徽及周边地区的楚墓、巴蜀的楚移民墓葬。由于漆奁出现较晚,楚墓中出土的漆奁数量并不多。从漆奁出现到楚国灭亡,历时百余年,这期间漆奁型制变化不是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形体的大小、纹样、胎骨等方面,但是,楚国漆器中崇尚红色、崇尚凤鸟、巫风盛行这三大特点,却对汉代漆奁的制作、装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对秦漆器的考古发现、秦墓出土漆奁的形制与特征、相关问题以及秦漆器的新特征进行分析。秦国本土的漆器制作水平相对楚地来说显得相当落后。秦取郢都后,漆奁在江汉地区秦墓中已成为日用漆器的重要品种。秦墓出土的漆奁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两种,椭圆奁是新出现的器形。漆奁的胎骨全部为木胎,不见布脱胎。秦漆奁有一半以上素髹无纹饰,漆奁上多见的烙印铭文成为秦漆奁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了秦手工业生产“物勒工名”的制度。秦圆奁秉承楚国漆奁扁圆形的造型。秦漆奁纹样除写实性的凤鸟外,更多的是各种变形鸟纹,尤其是各种鸟首纹、云鸟纹、“B”字形纹样。秦占据楚地之后,不但占有了丰富的漆树资源,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漆工艺者。秦将许多漆工艺者迁到咸阳,咸阳成为了新的漆器制作中心。秦统治期间,楚文化的一些器形消失了,而实用漆器有所增加。秦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如“物勒工名”制度、设立市亭管理工商业等都被汉代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汉代的蜀汉漆器的高度发展离不开秦在巴蜀的经营管理,正是秦在巴蜀的早期开发,才使蜀汉工官漆器成为汉代漆器的代表。
     第六章,对汉代漆奁的形制演变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汉代漆奁出土。汉代漆奁的器形与装饰工艺较战国、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代漆奁有圆形、方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类。方奁与椭圆奁常常用来盛放非梳妆用具,圆奁以盛放梳妆用具为主。就妆奁来讲,汉代除了扁矮的单层奁外,出现了双层妆奁,并且流行多子奁。采用圆形、多子奁的形制,且镶嵌金属扣、贴饰金银箔片、盖顶镶嵌柿蒂纹银片,并通过饰云气纹、动物纹共同构建一个神仙世界的漆奁最具汉代特色。两汉时期,蜀郡与广汉郡漆器在全国同时期漆器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四川的漆手工业是受楚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秦政府移民入蜀、修建成都城,这些措施促使了四川地区的开发。巴蜀在汉己成为重要工业地区,汉代的金银铜器的主要材料也主产于巴蜀,这些都导致汉以后全国漆器制造重心转移到四川地区,并促使了漆器与金属制造业的结合,从而产生了名贵的“蜀汉扣器”。广陵地区在两汉四百余年间创造了发达而瑰丽的漆文化。在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这里的漆器风格主要延续了楚国漆器的特色。西汉中后期以后,广陵的漆器制作已经十分发达,漆器的品种以常见的日用器为主。西汉中后期的豪华漆奁主要出土于广陵地区,代表了西汉中后期以后漆奁制作的最高水平。
     第七章,对漆奁体现出来的汉代的厚葬之风及神仙思想进行初步分析。西汉中期以后镶嵌银扣、贴饰金银箔片的漆奁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昂贵的奢侈品。此类漆奁的使用,反映了汉代在强盛国力的支撑下滋生的奢侈与厚葬之风。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是那个时代器物发展的土壤,而一个时代的器物,又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汉代人的神仙世界主要是由云气、神山、仙人、祥瑞等主要元素构成的。汉代社会的求仙思想在汉代漆奁上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烙印,多子奁寄寓了汉代人祈求多子多孙的愿望。
     第八章,作为余论,简述了两汉以后妆奁的发展。三国、两晋到隋唐时期,从考古资料来看,漆奁的数量不多,漆奁延续了汉代漆奁的传统造型,漆艺在日臻成熟中又有所演进。汉代流行的多子奁到五代及宋元时期,演变成逐层套起的套奁。明清妆奁的设计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类妆奁继承了战国以来漆奁小巧便携的特点;另一类已演变成不易搬动的家具。
Lian toilet box is the apparatus of ancient to lay up toilet articles, which first appeared in the Chu State, developed in Qin Dynasty, and bloomed with decorated luxurious in Han Dynasty.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accompanied with their patterns, decorative techniques, shape evolution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the brief history of lacquer in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together with early literature records and the main types of lacquer, is introduced firstly. Second, th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 concept referred in this article, lian toilet box related literature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are defined, followed with the description about the selection purpose of the article topic and research methods. Subsequently, the calendar,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lian toilet boxes in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is pointed out. There were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ir development, both in shape and in decoration.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ian toilet box had a academically necessary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value.
     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fetus and internal material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the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Lacquer forming mainly depends on body samples, and lacquer decoration relies on bones of body sample or lacquer fetus. As small daily appliances, the fetu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 should be light, and mainly include wooden body, cloth-born-out body, and a small amount of compound fet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aming of cloth-born-out body and its emergence age, which is appropriate to create complex shapes and irregular objects for its light, strong and stable. In excavated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the main deposited objects are facial cosmetics, dressing tools, hair accessories and other items. Dressing appliances directly affected the shape of sub-lian toilet box of the Han Dynasty multi-lian toilet box. The author refines facial cosmetics to the basic skin-care products, powder makeup, lipstick, rouge, eyebrow jewelry and other aspects. Dressing tools are divided into bronze mirror, comb, comb, copper brush, tweezers, scrapers, eyebrow pencil and Dai panels. Finally the common hair accessories, such as hairpiece, Chinese red pepper, hairpins and other fixed beam hair tools are introduced.
     In ChapterⅡ, the pattern type and the pattern composition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s analyzed. Patter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decorative arts, which is the graph structure according to certain patterns, through realism, abstract and other methods to gradually shape.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in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are complex in type, amount and pattern design. Decorative techniqu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Warring States mainly are two kind performances, realism and exaggerated distortion.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Han Dynasty have also used the cone painting and attached gold foil sheets to decorate patterns in addition. Patterns are divided into animal patterns, plant patterns, patterns of natural scenes, geometric patterns, patterns of social life and mythology. For patterns are always combined together in a serial manner, this combination is called the composition manner of patterns. Fitting pattern, independent pattern and continuous pattern are the three most basic pattern composition manner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Fitting pattern is the pattern designed based on the shape and physiognomy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dependent pattern is the individual unit or several separate unit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in the center or a surface of lacquer. When the independent pattern is made up of several sub-modules, its basic form includes symmetry, rotation, balance, and other types of radiation. Continuous patterns are usually decorated around the main pattern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to increase its sense of vision contrast and beauty utensils. One of the majority of continuous patterns is consecutive binary squares, most of which are horizontal links from the left to the right. The successive eye-catching of continuous patterns on the cover and the wall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comes with the color line and the ribbon. The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unification of the fragmented and varied ornamentations.
     ChapterⅢdiscusses decorative craft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Warring States,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were decorated almost in dark primer paint, such as black or brown in color. The rich variety of patterns was performed by colored drawing, cone painting, metal inlay, gold and silver foil sticker attachment and other decor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rative arts, focus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 decorative forms in different periods, have more distinctive flavors of the times and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ng changes in technology. On the whole, colored drawing is the most basic decorative techniques. Th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excavated in Chu States were often painted with a variety of color paint solutions or greasepaints. Colored drawings are divided into line drawing, flat painted, paint and rendering stack, the most common of which are line drawing and flat coated. Cone painting is decoratively carved through the needle or cone drawing pen. Cone painting passed the threshol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populated in the middl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After the middle of Western Han Dynasty, Cone painting on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gradually gave way to the emerging embedded metal buckle, laced gold and silver foil pieces, mounted gems and other technologies which are more decorative.
     In chapter IV,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emergent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s about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the types and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and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 in Chu State. It is first that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as small appliances, came into being in Chu State after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Before Ying capital of Chu State captured by Qin State, the unearthed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Jianghan Plain are in typical Chu-style. After Qin State taking Chu Ying capital, data about Chu-styl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came forth from the Chu Tomb in Hunan, Anhui and surrounding areas Chu State and Chu-Shu immigration burial. For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appeared at later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are no much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unearthed from Chu Tombs actually. From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appearance to Chu State demise, which lasted over a hundred years, the types and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were not changed greatly. Some changes during this period mainly reflected in body size, patterns, fetus, etc. However, red hue, advocating phoenix and witchcraft as the thre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u style, produced a profound impaction Han Dynasty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Chapter V makes an exploration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Qin Dynasty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the sha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m, new arisen features of them and more lacquer-related issues.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have become a an important species daily lacquer in Qin Dynasty tomb in Jianghan Plain, after Qin State taking Ying captal of Chu State. The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excavated from Qin tomb have two types that are round and oval, and the oval shape ones is an emerging shap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s fetuses in this period are all wooden body, but non cloth-born-out one. More than half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Qin Dynasty are plain Xiu without painted decoration, on which, imprinted inscription becam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Qin Dynasty, and that reflecting the "objects imprinted workers name" system of the Qin handicraft production.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Qin Dynasty inherited the flat round shape style of that of Chu State. In addition to realistic patterns of phoenix birds, the more variety of deformation bird, in particular, the pattern of bird's head, cloud bird, "B"-shaped patterns were present in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Qin Dynasty. Qin state not only owned more lacquer oak resources, but also got a lot of paint technologists after it occupied Chu State. Qin moved many lacquer craft technologists to Xianyang, and then Xianyang has become a new center of the lacquer craft. During the reign of Qin, some of the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Chu culture disappeared, and practical lacquer increased as a counterpart. Some experience of Qin Dynasty in production management, such as "objects imprinted workers name" system, establishment of municipal management for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kiosks and so on w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Han Dynasty. High level and quick development of lacquer in Han Dynasty in Sichuan area was inseparable from the management of Qin Dynasty in this area. It is Qin's early development in Sichuan that made Shu-Han official lacquer work became the representative one of that period.
     In chapterⅥ, the evolution of the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Han Dynasty and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Most provinces of China have unearthed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of Han Dynasty. There were dramatic changes at the shapes and paint decoration technology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Han Dynasty than tha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at of Qin Dynasty. Shapes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Han Dynasty include round, square (including rectangular, square), and oval-shaped three categories. The ones of square and oval-shaped were often to hold non-dressing equipments, while the round ones to hold dressing appliances. Th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of Han Dynasty got the emergence of a double layer box, in addition to flat short single one, and the population of multi-layer one. Through round type, multi-sub-box's shape, inlaid metal buttons, decorated gold foil pieces, the covered top inlaid fine silver pieces, and the clouds pattern decorated with animal patterns together to build a fairy world as the most characteristics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in Han Dynasty. In Han Dynasty, Shu County and Guang Count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acquerware industry in the count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acquer handicraft in Sichuan in Han Dynasty was influenced by Chu culture and developed by basing on it. That Qin government drove people to Sichuan and constructed the Chengdu Cit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Sichu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Chinese region of the Han Dynasty. Gold, silver and copper were mainly produced in Sichuan, which have led to the Han Dynasty national lacquerware industry shifted to the Sichuan region later, and promoted a combination of lacquer and metal manufacturing, resulting in a rare "Shu-Han buckle device." Guangling have created a well-developed culture and magnificent paint in the four hundred years of the whole Han Dynasty. From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lacquer lacquer features mainly continued Chu style. After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lacquerware industry in Guangling was well developed, and the common varieties of lacquer-based were household devices. The major luxury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of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were unearthed in Guangling region, which represent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late Western Han.
     ChapterⅦ, author further analyzes the grand funeral and the immortal ideas in Han Dynasty. After the mid-Western Han Dynasty, burying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decorated with inlay silver buckle and gold foil stickers, which were extremely expensive and luxury at that time, reflects the grand funeral and luxury life style by the strong support of the Han dynasty's strong development. Culture of an era is the soil of artifacts of that era to develop on, and artifacts of that era also reflect the culture of that era to look for. The immortality thought in the Han Dynasty has a very distinct brand of the times on the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Han's fairy world mainly were made up by clouds, mountain, immortal, and other major elements of good fortune. Han' multi-sub-box ignited people's desire for more children and more descendants.
     ChapterⅧ, as complementary discussion,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lian toilet boxes after Han Dynasty. In Three Kingdoms, Jin Dynasty, Sui 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from the view of archaeological material and data, there were only a small quantity of lacquer lian toilet boxes, which continued the traditional style in Han Dynasty evolving with more mature craft technology. The type of multi-sub-box populated in Han Dynasty turned into a set of layer type in Five Dynasties,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The design of lian toilet boxes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evolved to two directions:one inheri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portable paint lianes since the Warring States; the other has evolved into unmovable furniture.
引文
1王琥:《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2参见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见其《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3《诗经》,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15页。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65-474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3页。
    6参见《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金石类·金石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1见黎翔凤撰、梁连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401-402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292页。
    3参见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5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2页。
    6(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4页。
    7(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8-3259页。
    8(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9(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9页。
    1参见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2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2页。
    4陈振裕:《云梦西汉墓出土木方初释》,《文物》1973年第9期。
    1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146页。
    2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3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十上《光烈阴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7页。
    5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陈春生:《西汉漆奁概述》,《南方文物》 2001年第1期;黄纲正:《湖南楚墓出土的漆奁和漆樽研究》,载《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董天坛:《中国古代奁妆演变初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高志强:《论古代漆奁设计的历史演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10月;刘芳芳:《小议盛妆器的演变》,《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20日第6版;刘芳芳:《浅析西汉多子奁盛行的原因》,《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10日第6版。
    1参见张理萌:《汉代漆器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3期。
    2(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26页。
    3参见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163页。
    1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2欧谭生:《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88页。
    5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6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7(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髹器》记:“凡造椀、棵、盘、盂之属,其胎骨则梓人以脆松劈成薄片,于旋床上胶黏而成,名曰捲素。”中华书局1959年,第375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五O《张释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07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146页。
    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9期。
    4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88页。
    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2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
    3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第44页。
    4大葆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3-54页。
    5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6扬州博物馆等:《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7湖北省博物馆编:《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1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1(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2页。
    3(五代)马缟撰:《中华古今注》,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31页。
    4(元)伊士珍撰,席夫辑:《琅嬛记》卷上,中华书局1991年,第27页。
    5(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三,(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03页。
    6(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847页。
    7(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143页。
    8(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1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535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75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32页。
    4(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三《广川惠王刘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29页。
    6(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91页。
    7(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21页。
    8(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五十三《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84页。
    1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
    2见隋树森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卷二,中华书局1955年,第3页。
    3(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6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 《考古》1974年第3期。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54页。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 《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65页。
    2(梁)萧统编:《文选》卷十九,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99页。
    3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392页。
    4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 《文物》1986年第8期。
    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6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俑及有关问题》, 《文物》1993年第3期。
    7汪维玲:《中国古代妇女面妆概述》, 《浙江学刊》1990年第2期。
    8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页。
    9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 《文物》1993年第4期。
    10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发掘报告》, 《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1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147页。
    2(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第2页。
    3(明)田艺蘅撰,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2页。
    4《诗经》,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22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8页、3531页。
    6(汉)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1页。
    7(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五行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270-3271页。
    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 中华书局2006年,第222页。
    1(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297-298页。
    2(东汉)刘熙撰, (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3(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七一九《服用部·黛》引《通俗文》,中华书局1960年,第3185页。
    4(明)田艺蘅撰,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81页。
    5(明)张萱撰:《疑耀》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4页。
    6(五代)马缟撰:《中华古今注》,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30页。
    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8年第9期。
    1(东汉)刘熙撰, (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59页。
    2(东汉)刘熙撰, (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63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96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57页。
    1(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54页。
    2(东汉)刘熙撰, (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159页。
    3湖北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09页。
    4《诗经》,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14页。
    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2王从礼:《从考古资料看楚国服饰》, 《文博》1992年第2期。
    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96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0-155页。
    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6除了作为药物、调味品外,楚墓棺内也常放花椒,可能是因为古人发现花椒的气味具有抑菌、杀虫之功效,棺内置花椒,具有防腐之功效。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的棺内、楚墓的棺内与竹笥内、满城刘胜墓的铜枕内都有花椒。
    7《诗经》,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362页。
    8(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5页。
    1(匈)乔治·卢卡契著,徐恒醇译:《审美特性》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57页。
    2这几种纹样出现在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上。见河北省博物馆台西发掘小组、河北省文管处台西发掘小组:《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3年的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8期。
    3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艺》,见《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8·漆器》,文物出版社1989年。
    4因为整个战国秦汉这个历史阶段的漆奁的纹饰是以彩绘为主的,西汉流行的锥画与贴饰金银箔片,是换一种方式来表现纹样,所以把纹样分类这一部分放在彩绘里叙述。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2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9~80页。
    1(汉)许慎撰,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2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手出版社1973年,第87页
    3陈振裕、左德承:《论秦汉漆器的两种纹饰》,《全国漆器信息》1987年第11、12期合刊。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9-31页。
    2驻马店地区文馆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3湖北省博物馆编:《随县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9-31页。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6张闻捷:《包山二号墓漆画为婚礼图考》,《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第2期。
    1襄阳地区博物馆:《湖北襄阳擂鼓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2期。
    2(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六十四《赵岐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4页。
    3参见《朝鲜的文化遗物》,朝鲜外国文出版社1957年,第86~87页。
    1见俞绍初校点:《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第35页。
    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3陈松长:《马王堆锥画漆奁盒上的狩猎纹图像解读》,《江汉考古》2008年第3期。
    4参见巫鸿:《三盘山出土车饰与西汉美术中的“祥瑞”图像》,载《礼仪中的美术一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三联书店2005年。
    5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1参见陈振裕:《楚国漆器的装饰艺术》,《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1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椁墓》,《考古》1963年第6期。
    1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83页。
    1(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21页。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29~31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3页。
    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5南京博物院等:《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77页。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88-89页。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63年第2期。由于此墓被盗,墓中出土的漆奁并没有在报告中涉及到。此墓中出土了多件漆奁,纹饰都是从相关图录中收集到的。
    4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55页。
    5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14-26页。
    1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2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55页。
    3李正光:《汉代漆器图案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1从目前福州地区漆器制作来看,针刻法所用之漆地宜硬不宜软,漆地软则难以刻划与研磨,行刀时也会因为漆地软而使线条拉毛或破损,破坏线条的流畅质感。笔者推想汉代锥画也是在比较硬的漆地上刻划的。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07页。
    3(东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第221页。
    4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简二七一“布曾检一,锥画,广尺二寸”就是指的墓中出土的一件锥画狩猎纹漆奁。参见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5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第1期;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1期;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7马承源:《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第10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0页。
    2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墓葬年代为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一号汉墓的年代为文帝十二年之后的数年
    3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3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第3期。
    1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2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3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文物》2007年第7期。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
    5扬州博物馆编:《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6扬州博物馆:《江苏邢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9湖北省博物馆:《光化五座坟西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1《后汉书》中有“蜀汉釦器”的记载,见(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2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05页。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十上《和熹邓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2页。
    1由于铜扣涂金层极薄,经千年后,涂金容易脱落,出土时,常呈斑驳之状。
    2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山西洪洞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
    1“詹事”,为秦国专为太后、王后、太子诸宫所置,负责宫内庶务,到汉代仍沿用。“工师”丞其副官为工官之长,工为造器者。
    2龙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3《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3-34页。
    4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 《文物》1974年第5期。
    5驻马店地区文馆会等:《河南泌阳秦墓》, 《文物》1980年第9期。
    1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0-3071页。
    4(汉)卫宏:《汉旧仪》,见《四部备要·史部·汉官六种》,上海中华书局据金坛刻本校刊,第15页。
    1参见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2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32页、第139-140页。
    3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又见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981年第4期。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76页;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3、117页。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2003年第1期。
    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63年第2期。
    3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 《文物》2010年第4期。
    4有学者考证,墓主可能是汉皇室的某位公主,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而适长沙王, “渔阳”乃墓主所食封邑之称。见黄展岳:《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墓主推考》,《先秦两汉考古论丛》,科学出版社2008
    1(明)黄成著,杨明注:《髹饰录》,坤集,1927年紫江朱氏刊本。
    2诸葛铠:《墨朱流韵:中国古代漆器艺术》,三联书店2000年,第84页。
    3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94-95页。
    1安志敏、安家瑗:《中国早期黄金制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
    2陈振中:《先秦金器生产制作工艺的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明)黄成著,杨明注:《髹饰录》,坤集,1927年紫江朱氏刊本。
    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巴蜀书社1989年,第349页。
    3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简史》编写组:《中国冶金简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4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6期。
    5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6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出版1956年,第15-16页。
    7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90页。
    8(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78页。
    9(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 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92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2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三十《平准书》, 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8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四十七《文三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11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88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63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下《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68页。
    7(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44页。
    1参见本文附表三《汉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2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88页。
    3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第3期。
    4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第11期。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
    2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中国本土不产袋鼠。但是从金箔的形状来看确实很像袋鼠。何以中国不产袋鼠而有袋鼠形象的金箔,或者是这个图形比较抽象,是古人想象中的怪兽而己,却恰巧与袋鼠相似。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2-123页。
    4报告从漆痕推测原器为一个“圆形的大漆盒”。笔者就器内置一面铜镜来看,认为此漆器更可能是一件圆形漆奁。
    5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6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椁墓》,《考古》1963年第6期。
    1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1相关墓葬出土漆奁参见本文附表三《汉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2相关墓葬出土漆奁参见本文附表三《汉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3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63号汉墓清理简报》,《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1991年。
    4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247页。
    5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考古》1972年第5期。
    6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302-303页。
    2大葆台汉墓发掘组:《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4页。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第1期。
    4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5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考古》1966年第3期。
    1曹金柱:《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至战国时期的漆树地理分布》,《陕西生漆》1979年第3期。
    2(战国)庄周撰,(清)郭庆藩集解,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第186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四十《楚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89页。
    4《左传·昭公九年》载周詹桓伯语。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08页。
    1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第149页。
    2楚国在占领了许多地区以后,为了充实这些广虚之地,往往迁徙一些楚国贵族前往。《吕氏春秋·贵卒》载“吴起谓荆王(楚悼王)日:‘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这些贵族,或为戍守与长期驻屯,或为内部矛盾而远徙至此,或为有罪谪居,带领私属和动产,到新的地方居住,传播了楚文化。
    3战国楚墓出土漆奁详见本文附表一《战国楚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4这段时期内的漆奁笔者将在秦墓出土漆奁这章叙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一二》引《蜀记》,中华书局1960年,第809页。
    1(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2关于巴蜀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本文将在四川漆器这一段进行阐述,此处从略。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31页。
    4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547页。
    5高至喜:《马王堆汉墓的楚文化因素分析》,见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博物馆文集》,岳麓书社1991年。
    6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墓》,《文物》1979年第3期。
    1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东周漆器》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盛妆器就是盛放梳妆用具的一种日用容器。
    3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146页。
    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5参见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50-155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8-319页。
    1沙市市博物馆:《沙市罗场高家坟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2荆沙铁路考古队:《江陵秦家咀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7期。
    3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408页。
    4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9期。
    5湖北省博物馆编:《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85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7日照市博物馆:《山东日照市大古城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1参见陈振裕:《楚国的竹器手工业初探》,《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又见于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54-164页。
    2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529页。
    1参见胡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见《历史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3张正明、王劲:《凤及其与龙的沉浮》,《长江文化论集》第一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4(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177页。
    5张正明、滕壬生、张胜琳:《凤斗龙虎图像考释》,《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6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页。
    7(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143页。
    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189页。
    9(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29页。
    10(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34页。
    11参见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63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第16页。
    2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44页;荆州博物馆:《江陵李家台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5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64-565页。
    1、凤纹奁 包山二号楚墓.(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第44页)
    2、云纹漆奁 四川青川郝家坪50号墓 (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样》第75页)
    3、三凤纹漆奁 江陵九店M712 (图片采自《江陵九店东周墓》第288页,图一八九,3)
    4、蟠凤纹漆奁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 (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样》第43页)
    5、凤纹漆奁 四川青川郝家坪41号墓 (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第50页,图61)
    6、小马蔓草纹漆奁 长沙楚墓M1195 (图片采自《长沙楚墓》第366页,图二九四)
    7、变形凤鸟纹奁 四川青川郝家坪26号墓(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第61页,图75)
    8、四龙纹漆奁 四川青川郝家坪41号墓 (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第16页,图21)
    9、三尾鼠纹漆奁 四川青川郝家坪23号墓 (图片采自《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第36页,图45)
    1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76页。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93页。
    3后德俊、陈赋理:《楚国漆制品生产与使用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生漆》1983年第1期。
    4张飞龙:《中国漆文化历史渊源研究》,《中国生漆》2006年第3期。
    1苏秉琦:《斗鸡台东区墓葬图说》,中国科学院1954年。
    2陕西省文管会、大荔县文化馆:《朝邑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2期,文物出版社1978年。
    3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秦墓》,《考古》1965年第5期。
    4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7林剑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漆的发现和利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第1期。
    8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9期。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10这三次发掘分别为1975-1976年发掘的睡虎地12座秦墓,均有漆器出土,共186件,见《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编:《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1975年、1977年发掘的睡虎地10座秦汉墓,有8座出土了漆器,共168件。见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1 期;1978年发掘睡虎地27座秦汉墓,有9座墓出土了漆器,共200件。见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4期。
    1驻马店地区文馆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2郭德维:《试论江汉地区楚墓、秦墓、西汉前期墓的发展与演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年~1984年)》
    文物出版社,1988年;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钻探试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5期。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6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又见于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文物》1992年第1期。
    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扬家山135号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
    8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9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0荆州市荆州区博物馆:《荆州擂鼓台秦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3年第2期。
    1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编:《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12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详见附表二《秦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2按类型学原理,式与式之间存在着随时代演变的关系。本文以器形的大小来分式,是运用的《长沙楚墓》中漆奁分期的标准。参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58页。
    3材料来自于湖北省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报告中所说有抵牾之处,叙说这批墓葬出土的漆奁,最小者口径为8.4厘米,然而所举例子中如睡虎地M47:96的口径才7.8厘米。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 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07页。
    2何清谷校释:《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第93-95页。
    3(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第120页。
    4(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续汉书·百官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2页。
    5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
    6转引自裘锡圭:《啬夫初探》,见《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301页。
    7市令、市长之职于《史记》、《汉书》中有记载,《史记·太史公自序》传述其先世,谓“冒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同书《循吏传》叙述孙叔敖为楚庄王相时,“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背去其业。市令言之于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市顷平?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关。”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0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257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四下《严安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12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四上《主父偃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00页。
    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07页。
    5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14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6-1127页。
    2裘锡圭:《啬夫初探》,见《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页~301页。
    3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04页。
    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编:《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61页。
    2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附录二,文物出版社1981年。
    3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旧仪》,秦爵共二十级,“上造”为二级。
    4《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编:《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61页。
    1(战国)荀况撰,(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等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169页。
    2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第218页。
    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5页。
    4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
    5于豪亮:《四川涪陵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铜戈》,《考古》1976年第1期。
    1也有研究者认为是“东工之师”。见罗运环:《论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耳杯文及墓主和竹简的年代》,《考古》2000年第1期。
    2秦时的楚移民墓葬出土的漆奁上烙印“成亭”二字,笔者认为这是因为蜀地早在江汉楚地归秦之前,蜀地就为秦所有,秦在四川的经营,刺激了四川地区的漆器制作业的发展,并引入了秦生产上烙印文字标明产地的传统,关于四川漆器,笔者将在下章阐述。
    3龙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9页。
    2云梦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云梦睡虎地秦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3战国晚期,巴蜀归秦,秦政府经营巴蜀及其影响,笔者将在下一章进行叙述。
    1参见杨宽:《战国史·战国大事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6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页。
    3“秦灭楚,徙楚严王之族于此,故谓之严道”。见(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部一二》引《蜀记》,中华书局1960年,第809页。
    4参见陈振裕:《略论湖北秦墓》,《文博》1986年第4期。又见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9-219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五《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页。
    6参见陈振裕:《略论湖北秦墓》,《文博》1986年第4期。又见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9-219页。
    参见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组:《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6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殷玮璋:《记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西周漆器》,《考古》1984年第5期。
    2驻马店地区文馆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3龙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4《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编:《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33-34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0页。
    1、2.椭圆形双层多子奁(图片采自《广州汉墓》第354页,图二一六,3;图版一一五,1)
    3.长方形十一子奁(图片采自《文物》1979年第3期,第14页,图四二)
    4、5.银扣长方奁、正方奁(图片采自《文物》2010年第1期,第9页,图一六;第12页,图二四)
    6.双层十子奁下层(图片采自《文物》1981年第11期,第7页,图一九)
    1(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7页。
    2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3页。
    3云梦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云梦秦简释文(三)》,《文物》1976年第8期。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7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4页。 文管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12期。
    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8期。
    2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3四川省博物馆:《成都西郊战国墓》,《考古》1983年第7期。
    4四川省文管会等:《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文物》1985年第5期。
    5四川省文管会:《蒲江县战国土坑墓》,《文物》1985年第5期。
    6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犍为县巴蜀土坑墓》,《考古》1983年第9期。
    7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91页。
    8(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113页。
    1田心:《江苏宝应发现楚国“郢爰”金币》,《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2扬州博物馆:《江苏扬州市西湖镇果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2002年第11期。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五福楚墓》,《文物》2007年第7期。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8页。
    5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40-146页。
    7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358页。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五《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1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三十五《吴王濞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04页。
    2扬州博物馆编:《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6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60-2761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62页。
    6(南朝宋)范哗撰:《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48页。
    1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江苏省扬州博物馆:《扬州地区农科所汉代墓葬群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从刊》第9期,文物出版社1985年:盱眙县博物馆:《江苏东阳小云山一号汉墓》,《文物》2004年第5期;南京博物院等:《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扬州西湖山头1号西汉墓出土漆奁,参见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1-32页;仪征新集庙山村赵庄西汉墓出土漆奁参见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2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4详见附表二《秦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5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144~146页。
    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第2期。
    3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文物》2007年第7期。
    4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5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6苏北治淮文物工作组:《扬州凤凰河汉代木椁墓出土的漆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1扬州博物馆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扬州博物馆等:《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2扬州博物馆:《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第1期。
    3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19、121页。
    4扬州博物馆:《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2年第3期。
    5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6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7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2号汉墓》,《考古》2000年第4期。
    8扬州博物馆:《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考古》1980年第5期。
    9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
    10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11南波:《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侍其繇墓》,《考古》1975年第3期。
    12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13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孔望山吴窑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14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疃庄汉木椁墓》,《考古》1963年第6期。
    1李则斌:《汉广陵国漆器艺术》,见扬州博物馆:《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三十《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20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1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8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3页。
    1(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6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32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42页。
    4(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42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十《成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4~325页。
    6(汉)班固撰:《汉书》卷五《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1页。
    7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8(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6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3页。
    2(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第137-138贝
    3(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8页。
    4(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又见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 《文物》1975年第9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17页。
    2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76页。
    3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4湖北省博物馆等编:《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46页。
    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3详见附表三《汉墓出土漆奁一览表》。
    4李家瑞.《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十漆器复原》,《文物》1964年第12期。
    s(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77贞。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68-1369页。
    2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29页。
    3(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5页。
    4史载:“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黄帝由封禅而后仙,于是欲封禅。封禅不常,时人莫知。元封元年,上以方士言作封禅器,以示群儒,多言不合古,于是罢诸儒不用。三月,上东上泰山,乃上石立之泰山颠。遂东巡海上,求仙人,无所见而还。四月,封泰山。恐所施用非是,乃秘其事。”见(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补:《续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3页。
    5王勤金等:《扬州出土的汉代铭文铜镜》,《文物》1985年第10期。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8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1页。
    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90页。
    5山东省博物馆等:《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6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7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1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101-103页。
    3(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283-284页。
    4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第101页。
    5(汉)班固撰:《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 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9页。
    1(汉)贾谊撰,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437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2页。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8页。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7~88页。
    2(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457页。
    3张闻捷:《包山二号墓漆画为婚礼图考》,《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第1期。
    1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2(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368页。
    3(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第47页。
    4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5扬州博物馆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扬州博物馆等:《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1(汉)赵晔撰,周生春辑校汇考:《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5-106页。
    2(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286-287页。
    3龚廷万等:《巴蜀汉代画像集》图380,文物出版社1998年。
    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05页。
    5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文物》2007年第7期。
    6(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3页。
    7(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5页。
    8(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115页。
    1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410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四十四《淮南王刘安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3巫鸿著,李清泉等译:《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7页。
    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89页。
    2(晋)葛洪撰:《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20页。
    3(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455页。
    4卢央:《京房易传解读》,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520页。
    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77页。
    1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3期。
    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
    3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第10期。
    4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清理小组:《合肥西郊乌龟墩古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1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和龙市龙海渤海王室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6期。
    2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脱漆器及银铅胎漆器》,《文物》1961年第11期。
    3圈叠法是在薄木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木片裁成条,水浴加温,弯曲成圈,烘干定形,一圈圈累叠,胶粘成形,经打磨后,再上灰髹漆”。见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艺》,载《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8·漆器》,文物出版社1989年,前言第26页。
    4陈晶、陈丽华:《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考古》1986年第3期。
    5原报告中称为“漆盒”
    6福建省博物馆:《福州茶园山南宋许峻墓》,《文物》1995年第10期。
    7陈晶、陈丽华:《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考古》1986年第3期。
    8上海博物馆:《上海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记述》,《文物》1982年第7期。
    1安徽六安文物工作组:《安徽六安县花石咀古墓清理》,《考古》1986年第10期。
    2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吴张上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3马未都:《闺中妆奁》,《东方养生》2007年第2期。
    4王世襄:《谈几种明代家具的形成》,《收藏家》1996年第4期。
    01[春秋]左丘明撰,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
    02[春秋]管仲撰,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03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04[战国]庄周撰,[清]郭庆藩集,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05[战国]荀况撰, [清]王先谦集,沈啸寰等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06[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07[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08[战国]吕不韦著,许维遹集释:《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
    09袁珂校译:《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汉]贾谊撰,阎振益等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11[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12[汉]刘安撰,张双棣校释:《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3[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中华书局,1992年。
    14[汉]扬雄著,张震泽校注:《扬雄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5[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等校注:《西京杂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7[汉]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18[汉]王充撰,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小组注释:《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
    19[汉]班固著,[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2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2[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
    23[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
    24[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中华书局,2008年。
    25[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7[汉]王粲著,俞绍初校点:《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
    28[汉]赵晔撰,周生春辑校汇考:《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9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
    30[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
    31[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33[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商务印书馆,1936年。
    34隋树森集释:《古诗十九首集释》,中华书局,1955年。
    3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36[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37[五代]马缟撰:《中华古今注》,商务印书馆,1956年。
    3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 中华书局,2006年。
    39[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
    40[宋]高承撰:《事物纪原》(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
    41[元]伊士珍撰、席夫辑:《琅嬛记》,中华书局,1991年。
    42[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
    43[明]汪瑗撰,董洪利点校:《楚辞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44[明]黄成著,杨明注,王世襄解说:《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
    45[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巴蜀书社,1989年。
    46[明]方以智:《物理小识》,见王云五主编:《四库全书·珍本十一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47[明]田艺蘅撰、朱碧莲点校:《留青日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8[明]张萱撰:《疑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4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50[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
    5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01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02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
    03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
    04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05陈明芳:《中国悬棺葬》,重庆出版社,1992年。
    06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07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08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09龚廷万等:《巴蜀汉代画像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10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11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
    12后德俊:《楚国科学技术史稿》,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13后德俊:《湖北科学技术史稿》,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14后德俊:《楚国的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
    16黄展岳:《先秦两汉考古论丛》,科学出版社,2008年。
    17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增补第三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8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文物出版社,1992年。
    19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李砚祖:《装饰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21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22林剑鸣:《秦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刘兴林、范金民著:《长江丝绸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4(匈)卢卡契:《审美特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5卢央:《京房易传解读》,九州出版社,2004年。
    26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7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8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4年。
    29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0宋治民:《宋治民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
    31孙机、杨泓:《文物丛谈》,文物出版社,1991年。
    32孙机:《汉代物资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33谭红:《巴蜀移民史》,巴蜀书社,2006年。
    3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知识出版社,1985年。
    3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36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文物出版社,1983年。
    37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三联书店,2008年。
    38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39(美)巫鸿著:《礼仪中的美术》,三联书店,2005年。
    40(美)巫鸿著:《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1王世襄:《锦灰堆》,三联书店,1999年。
    42徐中舒:《论巴蜀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4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44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45俞伟超:《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46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90年。
    47张学锋:《中国墓葬史》,广陵书社,2009年。
    48张燕:《扬州漆器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49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0张正明:《楚文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51诸葛铠:《墨朱流韵:中国古代漆器艺术》,三联书店,2000年。
    52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商务印书馆,1997年。
    53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简史》编写组:《中国冶金简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
    54云梦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云梦睡虎地秦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
    55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56临沂市博物馆编:《临沂汉代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年。
    5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01安志敏、安家瑗:《中国早期黄金制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
    02陈松长:《马王堆锥画漆奁盒上的狩猎纹图像解读》,《江汉考古》2008年第3期。
    03陈振裕:《楚国漆器的装饰艺术》,《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04陈振裕:《略论湖北秦墓》,《文博》1986年第4期。
    05陈振裕:《楚国的竹器手工业初探》,《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06陈振裕、左德承:《论秦汉漆器的两种纹饰》,《全国漆器信息》1987年第11、12期合刊。
    07陈振中:《先秦金器生产制作工艺的初步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08陈直:《两汉纺织漆器手工业》,《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
    09陈直:《贵州清镇县汉墓发现漆耳杯漆盘汇考》,《贵州文史丛刊》1983年第5期。
    10陈元生、谢玉林等:《史前漆膜的分析鉴定技术》,《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年第2期。
    11曹金柱:《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至战国时期的漆树地理分布》,《陕西生漆》1979年第3期。
    12董天坛:《中国古代奁妆演变初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3丁永芳:《楚疆述略》,《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14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出土的平脱漆器及银铅胎漆器》,《文物》1961年第11期。
    15傅举有:《中国古代漆器的锥画艺术和鎗艺术》,《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4期。
    16傅举有:《描金银漆器——中国漆器金银装饰工艺之五》,《紫禁城》2007年第9期。
    17高炜:《汉代漆器的发现与研究》,见《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18高志强:《论古代漆奁设计的历史演进》,《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第4期。
    19高至喜:《马王堆汉墓的楚文化因素分析》,见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博物馆文集》,岳麓书社,1991年。
    20郭维德:《试论江汉地区楚墓、秦墓、西汉前期墓的发展与演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21后德俊、陈赋理:《楚国漆制品生产与使用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生漆》1983年第1期。
    22胡雅丽:《包山2号墓漆画考》,《文物》1988年第5期。
    23胡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的遗迹》,见《历史论丛》,中华书局,1984年。
    24江章华:《巴蜀地区的移民墓研究》,《四川文物》1996年第1期。
    25李晶寰:《马王堆一号汉墓漆器的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3期。
    26李霞、王风雷:《由马王堆汉墓出土漆器看汉代漆器的艺术特色》,《艺海》2010年第10期。
    27李曰训:《山东章丘女郎山战国墓出土乐舞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3年第3期。
    28李则斌:《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见《201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1年。
    29雷从云:《三十年来春秋战国铁器发现述略》,《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30李学勤:《谈祝融八姓》,《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
    31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
    32林剑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漆的发现和利用》,《西北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33刘芳芳:《小议盛妆器的演变》,《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20日第6版。
    34刘芳芳:《浅析西汉多子奁盛行的原因》,《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10日第6版。
    35刘芳芳:《舒缓沉稳富贵典雅——记张士诚母曹氏之银奁》,《文物天地》2011年第4期。
    36刘芳芳:《樽奁考辨》,《东南文化》2011年第4期。
    37龙朝彬:《湖南常德出土“秦十七年太后”扣器漆盒及相关问题探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38卢密:《楚漆器彩绘》,《装饰》2000年第6期。
    39罗运环:《论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耳杯文及墓主和竹简的年代》,《考古》2000年第1期。
    40马承源:《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文物》1961年第10期。
    41马金玲、王尚林:《中国古代漆器纹样研究》,《中国生漆》2006年第2期。
    42马金玲:《浅谈汉代漆器人物纹的意趣》,《文博》2008年第1期。
    43马未都:《闺中妆奁》,《东方养生》2007年第2期。
    44裴文中:《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文节略)》,《文物春秋》2002年第2期。
    45裘锡圭:《啬夫初探》,见《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46邵学海:《楚国的雕塑与绘画》,《美术》1993年第9期。
    47沈仲常:《新都战国木椁墓与楚文化》,《文物》1981年第6期。
    48宋治民:《略论四川的秦人墓》,《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49孙机:《关于汉代漆器的几个问题》,《文物》2004年第12期。
    50汪维玲:《中国古代妇女面妆概述》,《浙江学刊》1990年第2期。
    51王从礼:《从考古资料看楚国服饰》,《文博》1992年第2期。
    52王勤金等:《扬州出土的汉代铭文铜镜》,《文物》1985年第10期。
    53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杂述》,《文物》1979年第3期。
    54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工艺》,见《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8·漆器》,文物出版社,1989年。
    55王世襄:《谈几种明代家具的形成》,《收藏家》1996年第4期。
    56吴荣曾:《秦的官府手工业》,见《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
    57夏晓伟:《从楚墓出土丝织品的色彩看楚人“尚红”》,《江汉考古》2003年第3期。
    58徐中舒、唐嘉弘:《古代楚蜀的关系》,《文物》1981年第6期。
    59杨权喜:《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探讨》,《江汉考古》1989年第12期。
    60于豪亮:《四川涪陵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铜戈》,《考古》1976年第1期。
    61俞伟超:《汉代的“亭”“市”陶文》,《文物》1963年第2期。
    62俞伟超、李家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从成都市府作坊到蜀郡工官作坊的历史变化》,《考古》1975年第6期。
    63俞伟超:《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索》,《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64俞伟超:《楚文化中的神与人》,《民族艺术》2000年第3期。
    65殷玮璋:《记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西周漆器》,《考古》1984年第5期。
    66院文清:《楚与秦汉漆器的几个问题》,《江汉考古》1987年第1期。
    67张正明、王劲:《凤及其与龙的沉浮》,见《长江文化论集》第一辑,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68张飞龙:《中国漆文化历史渊源研究》,《中国生漆》2006年第3期。
    69张飞龙:《中国古代漆器造型艺术衍变研究》,《中国生漆》2009年第1期。
    70张理萌:《汉代漆器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3期。
    71张启彬:《包山楚墓<车马出行图>新探》,《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72张闻捷:《包山二号墓漆画为婚礼图考》,《江汉考古》2009年第4期。
    73张永山:《西周漆器概述》,《华夏考古》1988年第2期。
    74章海英:《扬州漆器工艺史探述》,《中国生漆》1983年第4期。
    75周琍:《汉代江南漆器制造业初探》,《南方文物》1996年第3期。
    7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001《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的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9期。
    002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清理小组:《合肥西郊乌龟墩古墓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2期。
    003俞伟超:《西安白鹿原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
    00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005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龙生岗43号东汉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 期。
    006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文登县的汉木椁墓和漆器》,《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00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第1期。
    008金学山:《西安半坡的战国墓葬》,《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
    009苏北治淮文物工作组:《扬州凤凰河汉代木椁墓出土的漆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7期。
    010田心:《江苏宝应发现楚国“郢爰”金币》,《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011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1期。
    012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市东北郊古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12期。
    013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湖北发掘队:《湖北圻春毛家嘴西周木构建筑》,《文物》1962年第1期。
    01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三元里马鹏岗西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62年第10期。
    01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第2期。
    016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网瞳庄汉木椁墓》,《考古》1963年第6期。
    017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考古》1963年第9期。
    018李家瑞:《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复原》,《文物》1964年第12期。
    019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020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秦墓》,《考古》1965年第5期。
    021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吴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考古》1965年第6期。
    022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和二、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65年第10期。
    023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考古》1966年第3期。
    024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考古》1966年第4期。
    025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026洛阳博物馆:《洛阳庞家沟五座西周墓的清理》,《文物》1972年第10期。
    027湖北省博物馆等编:《湖北云梦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028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
    029南京博物院等:《海州西汉霍贺墓清理简报》,《考古》1974年第3期。
    030四川省博物馆等:《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文物》1974年第5期。
    031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
    032河北省博物馆台西发掘小组、河北省文管处台西发掘小组:《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1973年的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8期。
    033南波:《江苏连云港海州西汉侍其繇墓》,《考古》1975年第3期。
    034山东省博物馆等:《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035纪南城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
    036湖北省博物馆:《光化五座坟西汉墓》,《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037湖北省博物馆等:《盘龙城1974年度田野考古纪要》,《文物》1976年第2期。
    038四川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文物》1976年第3期。
    039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一六七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
    040襄阳首届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襄阳蔡坡12号墓出土吴王夫差剑等文物》,《文物》1976年第11期。
    041山东省博物馆:《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
    042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墓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043张先得:《北京丰台区出土战国铜器》,《文物》1978年第3期。
    044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钻探试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5期。
    045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046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9期。
    047陕西省文管会、大荔县文化馆:《朝邑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2期,文物出版社,1978年。
    0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1969—1972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049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050长沙市文化局文物组:《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女巽墓》,《文物》1979年第3期。
    051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考古》1979年第4期。
    052南京博物院:《江苏盱眙东阳汉墓》,《考古》1979年第5期。
    05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6期。
    054扬州博物馆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
    055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3期。
    056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文物》1980年第3期。
    057扬州博物馆:《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考古》1980年第5期。
    058河姆渡遗址考古队:《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1980年第5期。
    05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的数据集》,《文物》1980年第5期。
    060驻马店地区文馆会等:《河南泌阳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
    061雍城考古工作队:《凤翔县高庄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0年第9期。
    062宝鸡市博物馆等:《宝鸡县西高泉村春秋秦墓发掘记》,《文物》1980年第9期。
    063烟台地区文物管理组、莱西县文化馆:《山东莱西县岱墅西汉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064扬州市博物馆:《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文物》1980年第12期。
    065安徽省博物馆:《安徽和县城北西汉木椁墓》,《文物资料丛刊》第1期,文物出版社,1981年。
    066临沂文物组:《山东临沂金雀山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06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杨家山304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068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1期。
    069扬州博物馆等:《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070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071湖北省博物馆编:《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文物出版社,1981年。
    072荥经古墓发掘小组:《四川荥经古城坪秦汉墓葬》,《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文物出版社,1981年。
    073严平:《贵州安顺宁谷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文物出版社,1981年。
    07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
    075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076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
    077襄阳地区博物馆:《湖北襄阳擂鼓台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2年第2期。
    078扬州博物馆:《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1982年第3期。
    079上海博物馆:《上海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记述》,《文物》1982年第7期。
    080陕西茂陵博物馆、咸阳地区文管会:《陕西咸阳茂陵西汉空心砖墓》,《文物资料丛刊》第6期,文物出版社,1982年。
    081湖北省博物馆:《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082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西周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
    083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08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烧沟西14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4期。
    085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犍为县巴蜀土坑墓》,《考古》1983年第9期。
    08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
    08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琉璃河考古队等:《1981-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5期。
    088殷玮璋:《记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西周漆器》,《考古》1984年第5期。
    08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09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马鞍冢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0期。
    091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金雀山周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092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第11期。
    093四川省文管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考古》1984年第12期。
    094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85年第1期。
    095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096荆州博物馆:《江陵李家台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097江苏省扬州博物馆:《扬州地区农科所汉代墓葬群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9期,文物出版社,1985年。
    098四川省文管会:《蒲江县战国土坑墓》,《文物》1985年第5期。
    099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孔望山吴窑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6年第1期。
    100雍城考古队李自智、尚志儒:《陕西凤翔西村战国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101欧谭生:《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102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考古》1986年第3期。
    103陈晶、陈丽华:《江苏武进村前南宋墓清理纪要》,《考古》1986年第3期。
    10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
    105湖北省博物馆:《1978年云梦秦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6年第4期。
    10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
    107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108安徽六安文物工作组:《安徽六安县花石咀古墓清理》,《考古》1986年第10期。
    109扬州博物馆:《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87年第1期。
    110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等:《山西洪洞凝堡西周墓葬》,《文物》1987年第2期。
    111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112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113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等:《桃源三元村一号楚墓》,《湖南考古学辑刊》(4),1987年。
    114屈盛瑞:《山西朔县西汉并穴木椁墓》,《文物》1987年第6期。
    115潍坊市博物馆等:《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116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考古》1987年第9期。
    117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广汉县文化局:《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0期。
    118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119沙市市博物馆:《沙市罗场高家坟楚墓清理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120荆沙铁路考古队:《江陵秦家咀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7期。
    12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9年第2期。
    12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荥经县文化馆等:《四川荥经曾家沟21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89第5期。
    1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长安张家坡M183西周洞室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6期。
    12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张家口地区文化局:《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报告》,《文物》1990年第1期。
    12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12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阳原县北关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
    1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陕西长安张家坡M170号井叔墓发掘简报》,《考古》1990年第6期。
    128宜昌地区博物馆:《湖北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
    129舒城县文物管理所:《舒城县秦家桥战国楚墓清理简报》,《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书社,1990年。
    130徐鹏章:《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考古》1991年第5期。
    131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霍山县西汉木椁墓》,《文物》1991年第9期。
    132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包头召湾63号汉墓清理简报》,《包头文物资料》第二辑,1991年。
    133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文物》1992年第1期。
    134南京博物院等:《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135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92年第9期。
    13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二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
    13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138徐州博物馆:《徐州后楼山西汉墓发掘报告》,《文物》1993年第4期。
    13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扬家山135号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
    14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文物》1993年第9期。
    141杨鸠霞:《安徽长丰战国晚期墓葬》,《考古》1994年第2期。
    142咸宁地区博物馆等:《湖北阳新县半壁山一号战国墓》,《考古》1994年第6期。
    143徐州博物馆:《连云港市唐庄高高顶汉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144福建省博物馆:《福州茶园山南宋许峻墓》,《文物》1995年第10期。
    1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墓》,《考古》1998年第8期。
    146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147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2号汉墓》,《考古》2000年第4期。
    148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149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8期。
    150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六安市文物管理处:《安徽六安市九里沟两座西汉墓》,《考古》2002年第2期。
    151扬州博物馆:《江苏扬州市西湖镇果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2002年第11期。
    152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
    153荆州市荆州区博物馆:《荆州擂鼓台秦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3年第2期。
    154盱眙县博物馆:《江苏东阳小云山一号汉墓》,《文物》2004年第5期。
    155无为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无为县甘露村西汉墓的清理》,《考古》2005年第5期。
    15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潜山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潜山彭岭战国西汉墓》,《考古学报》2006年第2期。
    157日照市博物馆:《山东日照市大古城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15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渠县城坝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159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
    16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安吉五福楚墓》,《文物》2007年第7期。
    161江苏泗阳三庄联合考古队:《江苏泗阳陈墩汉墓》,《文物》2007年第7期。
    162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望城风篷岭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2期。
    163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
    164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和龙市龙海渤海王室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第6期。
    16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166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苏扬州西汉刘毋智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3期。
    167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长沙望城坡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01苏秉琦:《斗鸡台东区墓葬图说》,中国科学院,1954年。
    0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
    03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出版,1956年。
    0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0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2年。
    0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浚县辛村》,科学出版社,1964年。
    07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0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09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10《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11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1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
    1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15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年~1984年)》,文物出版社,1988年。
    17大葆台汉墓发掘组:《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18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19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0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2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
    2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
    2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塚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24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宜黄公路荆州段田野考古报告之一》,科学出版社,2000年。
    25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
    2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
    2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01《朝鲜的文化遗物》,朝鲜外国文出版社,1957年。
    02陈振裕:《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
    03湖北省博物馆:《秦汉漆器——长江中游的髹漆艺术》,文物出版社,2007年。
    04湖北省博物馆:《九连敦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05李正光:《汉代漆器图案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06(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京都桑名文星堂,1943年。
    07商承祚编著:《长沙出土楚漆器图录》(修正版),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
    08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09伍嘉恩:《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10扬州博物馆编:《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左德承编绘:《云梦睡虎地出土秦汉漆器图录》,湖北美术出版社,1986年。
    01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