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重构及其当代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抗衡当下英美流行的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知识论思潮,詹姆逊从解释学视域出发重构了马克思主义。本文首先廓清了解释学视域的重要性,指出了詹姆逊的理论视野,在此基础上,又考察了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具体理论的解释学重构。在解释学视域下,詹姆逊所谓的“政治无意识”不过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变种,他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也不过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此外,詹姆逊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建构了自己的文学阐释学。詹姆逊从解释学视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构,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当代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Jameson reconstructs Marxism from Hermeneutics horizon in order to confront the knowledge thought which is popular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s represented by positivism.This paper first clarifies the importance of Hermeneutics horizon and points the Jameson's theoretical vision, on this basis, it also inspects Jameson's Hermeneutics reconstruction of some Marxist specific theories.Under the horizon of Hermeneutics Jameson's so-called "political unconscious"is only the contemporary variety of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and his so-called "post-modernism is the cultur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is just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Marxist theory of social modality.Jameson's reconstruction of Marxism from Hermeneutics perspective stresses the revolutionary and contemporaneity of Marxism and displays the era meaning of Marxism.
引文
[1] 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M].孙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2]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2003,122.
    [3] 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
    [4] 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
    [5] 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26.
    [6]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3.
    [7] 何卫平.解释学与认识论——一种历史眼光的透视[J].人文杂志,2004,第3期.
    [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序言,9.
    [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序言,2.
    [10]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284.
    [1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285.
    [12]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6.
    [1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 版社,1997,316.
    [14] 季广茂.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
    [1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17] 姚建斌.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核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第2期
    [18] 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21.
    [1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4.
    [20]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6.
    [21]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R].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2.
    [2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2-43.
    [23]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
    [2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5.
    [2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8.
    [26]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9.
    [27]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
    [2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2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272.
    [3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83.
    [3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81.
    [32]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37-138.
    [33]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87.
    [34]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190.
    [3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6.
    [36]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92.
    [37]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6.
    [3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44.
    [3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4.
    [40] 詹明信著.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7.
    [4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8,132.
    [4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
    [4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276.
    [44]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195.转引自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56.
    [4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323.
    [46]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2003,123.
    [47] 张亮.晚期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晚期资本主义”:一种历史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2004,第5期.
    [48] 理查德·罗蒂.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M].黄宗英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57.
    [49] 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M].陈永国,汪民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6.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R].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M].钱佼汝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 版社,1997.
    [6]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C].马丁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 詹姆逊.詹姆逊文集(1-4卷)[M].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2]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3]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宁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4]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5]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6] 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7]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8]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9]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0]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2] 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M].孙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3] 理查德·罗蒂.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M].黄宗英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24] 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M].陈永国,汪民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5] 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D].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6] 季广茂.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7] 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8]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9] 陈学明,马拥军.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0] 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1] 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2] 王国有.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D].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3] 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4]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C].北京:三联书店,2003.
    [35] 臧佩洪.难以回避的:不是文化霸权.而是资本逻辑——詹姆逊对作为他者的现代性的晚期马克思主义抗争[J].南京大学学报,2004,第5期.
    [36] 胡大平.“后现代”的政治思索——析杰姆逊后现代式马克思主义话语[J].福建论坛,2002,第1期.
    [37] 毛崇杰.论杰姆逊文化阐释学的哲学基本点[J].哲学研究,1996,第1期.
    [38] 王金福.从解释学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哲学动态,2000,第10期.
    [39] 王金福.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多维视野[J].哲学研究,2005,第3期.
    [40] 丁立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J].哲学动态,2003年,第3期.
    [41] 吴学琴.詹姆逊元批评解释学的理论视角评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第2期.
    [42] 吴学琴.批判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第4期.
    [43]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第25卷第6期
    [44] 胡亚敏.后现代社会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第11期.
    [45] 李世涛.还原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J].外国文学,2003,第3期.
    [46] 李世涛.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学[J].河南大学学报,2006,第3期.
    [47] 郝建国,关春柱.“回到马克思”: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种路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第10期.
    [48] 洪晓楠,杨海艳.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特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第5期.
    [49] 俞吾金.知识论哲学的谱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第2期.
    [50] 陈学明,卢晓红.马克思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论证[J].教学与研究,2001,第8期.
    [51] 马良.论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理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6期.
    [52] 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释——解释学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研究中的运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第1期.
    [53] 张军华.詹姆逊:历史与文本——作为一种“历史地形学”的美学阐释理论[J].学术论坛,2004,第2期.
    [54] 杜平.建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新模式的尝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第3期.
    [55] 王雨辰.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第1期.
    [56] 张志忠,陆世宏.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J].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
    [57] 张一兵,胡大平.从本真性到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解释学”转向[J].江海学刊,2003,第1期.
    [58] 胡潇.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J].哲学研究,2006,第8期.
    [59] 唐正东.在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超越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二元对立[J].南京社会科学,2002,第12期.
    [60] 聂锦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创新与哲学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05,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