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道”与“艺”的关系是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核心与关键。本文以文献为依据,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道”“艺”关系进行了历时考察,总结了《老子》之“道”与艺术内在相通的三个维度以及体现在音乐美学史上的两大特征,阐释了《老子》之“道”逐渐与音乐艺术相通相融的历史轨迹,并进而延展至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艺术审美方式和审美理想。
     《老子》之“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历代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对于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故本文将儒道两家视为一个互补的整体来考察“道”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特征的内在关系。笔者将“道”“艺”关系分为“道艺相通”、“以艺求道”、“道以艺显”、“艺道相融”四章来叙述,分别通过论述“道”对艺术审美的本体、方法及评价的影响。
     首先,《老子》之“道”对于古代艺术本体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音乐中的“气”和“象”两个方面:一方面,“气”作为艺术的本源影响了古人对艺术本体的认识。古人普遍认为“气”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既是“道”运动和变化的体现同时也是音乐艺术的规律,因此“道”与“艺”是内在相通的。另一方面,“象”在古代美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本体范畴。《老子》首次指出“象”是“道”的显现,故“象”中有“道”,“象”也可寓“道”。这一思想经过王弼等人的发展对后世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之,“象”是“气”的感性表现,“气”是“象”的内在机心,“气”和“象”共同构成了古代艺术的本体理论。
     其次,《老子》悟道的方法对古代艺术审美方法具有重要影响。《老子》首次提出悟“道”的方法是“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也就是说主体通过去除一切欲望恢复到“无知”、“兀欲”的先天本性时就可以与“道”相通。《庄子》的“坐忘”、《吕氏春秋》的“节欲”、《淮南子》的“损欲从性”、《乐记》的“存天理,节人欲”等思想都是《老子》的悟道方法在音乐美学思想中的体现。笔者认为,“去欲”的方法使得《老子》影响下的中国美学成为一种内在美学、心灵美学。它更为注重音乐审美者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自由。
     再次,《老子》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对于“美”的认识。《老子》影响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评价出现了两大特征:一是“以和为美”的传统。“和”充分体现了古人对于“美”的辩证认识;二是将“合”作为最高追求,如“天人合一”、“艺道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道通为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是审美的极致,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追求的最高理想。总之,“以和为美”和“天人合一”所体现的“和”“合”精神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评价的两大根本特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子》思想影响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本体、方法和审美评价等诸多方面。《老子》之“道”与艺术的融合使得中国古代的艺术总是体现着回味无穷的韵意和对至善至美的追求。“艺”与“道”的合一,是艺术的人生化,也是人生的艺术化,是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的合一。这对于当今的艺术审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Art"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spirit of Chinese ar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histor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Art"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aesthetics, summed up the inherent similarities in three dimensions between "Tao" of Lao-tzu and music art, as well as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n history of music aesthetics, explained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linked "Tao" of Lao-tzu and music art, and thus extended to the related aesthetic method and aesthetic ideal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ssertion of "Tao" from Lao-tzu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aesthetics of Chinese ancient music. It's not only embodied in ancient Taoist music aesthetics, even had important influences to the Confucian music aesthetic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ook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s a whole to observ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ire ancient Chinese music aesthetics.The auth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 and "Art" from four aspects——connection of "Tao" and "Art", get "Tao" through "Art", show "Tao" in "Art", fusion of "Tao" and "Art"——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s of "Tao" to the ontology,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of art aesthetics.
     Firstly,"Tao" of Lao-tzu had impact on the ancient art ontology,which are from two dimensions as "Qi" and "Image".At first,as the origin of art, "Qi" had affected fundamentally the realization of ancient people about art ontology:Ancient people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the laws of move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Qi" reflects the movement and changes of "Tao", and it's also the regular pattern of music art at the same time, so "Tao" and "Art" are intrinsic interlinked. Second,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aesthetics,"Image"is an important ontology category. Lao-tzu demonstrated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ao" and "Image" for the first time. It considered that "Image" is the appearance of "Tao", therefore "Image" had "Tao" in it, and "Image" can represent "Tao". This idea developed through Wang Bi's research, and had impact on the later artistic theory.In summary, "Image" is the perceptional expression of "Qi", and "Qi" is the internal spirit of "Image", and both constructed the noumenon theory of ancient art.
     Secondly, the methods of understanding and attaining Tao in Lao-tzu had a deep affection on the method of Chinese ancient artistic aesthetics.Lao-tzu suggested to understand "Tao" must be "achieving extremely emptiness, keeping utmost quiet" and "to give undivided attention to collect Qi, bring it to the utmost degree of pliancy",which means the main body went back to nature of "ignorant" and "voiding desire" by discarding all desires, and this can be interlinked with "Tao". "Zuowang" in Zhuang-zi, "continence" in Master Lu's Spring and Autumn, "Sunyucongxing" in Huainanzi,"cherish heaven laws, deny human desires" assertion from Yueji, were the represent of meathods of understanding and attaining Tao in music aesthetic idea.The author considered that the method "Quyu" made Chinese Aesthetics affected by Lao-tzu become a kind of internal and spiritual aesthetics.I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ner cultivation and the spiritual freedom of the aesthete.
     Thirdly, the idea of Lao-tzu deeply affected the theory of Chinese ancient art on "beauty". With the effect of Lao-tzu, Chines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had two major features:the tradition taking "harmony" as "beaty",which present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 of "beauty" by ancient people; made "unity" the highest pursuit, acting as tradition of "unity of heaven and people" and "unity of Tao and Art".This kind of view is as"Dao tong wei yi","wu wo liang wang"as the superlative aesthetic,and it became the highest ideal of Chines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In summary, "harmony" and "unity" spirit were two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 evaluation.
     In conclusion,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idea of Lao-tzu had an impact on the noumenon,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esthetic appraisal of Chinese ancient art. The merge of "Tao" and "Art" in Lao-tzu always added profound meaning lingering charm and pursuit of perfection to Chinese ancient art. The unity of "Tao" and "Art" are both art of life and life of art, and it's the unity of aesthetic realm and realm of life. It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artistic aesthetics nowadays.
引文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页。
    ②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宗白华:《道、舞、空白: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载于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7页:“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②张丽:《道和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北京人学艺术学系硕士论文。
    ③刘纲纪:《“艺”与“道”的关系——中国艺术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载于《刘纲纪文集》,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2-694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7页。
    ①关于“道”与“艺”的专论专著,今有《艺之为道》(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这一专著,但该书只是以心境·意境·画境为基础,以传统·精神·超越为支撑,以陶瓷·文化·境界为视野,着力探求艺术理论与文化精神的特点和内涵,并没有对道、艺的关系有所论述,故本文不认为此书是“道”、“艺”关系的专论专著。
    ②李起敏:《希声·无形·意境·气韵》,载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至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24页。“芒芴”读同“恍惚”,指“道”“恍兮惚兮”的状态。原文如下: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存秋冬夏四时行也。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知北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46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山木》,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00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田子方》,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23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至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24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知北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46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齐物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8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人间世》,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9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8页。
    ③转引自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9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8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4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4页。
    ④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4页。《国语·周语下》记载: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十十二,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口黄钟,所以宣养刘气、九德也......凡人神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数合声和,然后可同也。”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秋水》,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5页。
    ②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天道》,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13-414页。
    ③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齐物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1页。
    ④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外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32-833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则阳》,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99页。
    ⑥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齐物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1页。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天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16页。
    ①[魏晋]王弼,楼宇烈校注:《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09页。
    ①[战国]荀子:《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80页: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馨廉制,竽、笙肃和,筦、籥发猛,埙、篪翁博,瑟易良,琴妇好,歌清尽,舞意天道兼。鼓,其0乐之君邪……故鼓似天,钟似地。
    ②[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83-684页。
    ③[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46页。
    ④[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0页。
    ⑤[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5页。《乐记·乐象篇》: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21-122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四十一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1-232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45-146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二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9页。
    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十四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6页。原文如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味,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46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19-120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47页。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18页。
    ④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41页。⑤《老子》曾在《三十七章》《四十八章》中提到“无为而无不为”。参见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12页,第250页。
    ①[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5页。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然则,四象不形,则大象无以畅:五音不声,则大音无以至。四象形而物无所主焉,则大象畅矣;五音声而心无所适焉,则大音至矣。故执大象则天下往,用大音则风俗移也。
    ②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天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26427页。
    ③李起敏:《国学概览》,未刊稿。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七十八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9页:足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①李起敏:《国学概览》,未刊稿。
    ②李起敏:《希声·无形·意境·气韵》,载于润洋主编《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骈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4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71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主今译·人间世》,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9页。
    ①李起敏:《藻鉴堂扫叶集》,香港天马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①此观点参考朱晓鹏:《老了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7-59页。朱晓鹏先生认为:老子所谓“德”,主要指德性,德性即事物的本性。高亨说:“今详审老氏之书,略稽庄生之言,而语以定义口:
    ‘德行万类之本性也。’”在老子那里,所谓“德”首先就是指“道”的德性,即道的本性以及这种本性的显现和外化。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五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4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十八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5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十九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7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天道》,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03-404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三十四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03页。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十六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4页。
    ④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四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43页。
    ⑤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十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8页。
    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二十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0页。
    ⑦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二十八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3页。
    ⑧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五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4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20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三章》,商务印书馆,2009版,第86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让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76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让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76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庚桑楚》,商务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15页: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意思是说,道为德所尊崇;生是德的光辉;性是生的本质。性的活动叫做为,有为流于人伪,叫做失。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骈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8-279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骈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8页。
    ②同上,第279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马蹄》,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90页。
    ④同上,第290页。
    ⑤同上,第290页。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胧箧》,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05-06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缮性》,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66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大宗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43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让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74-875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大宗师》,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7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秋水》,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01页。
    ⑤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至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24页。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山木》,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00页。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让王》,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73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76-177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骈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78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至乐》,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19-520页。
    ①[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页。
    ②[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8-41页。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引文意思是说:圣人深思熟虑天下大事,认为没有比生命更为贵重的。耳目鼻口,是生命的仆役,要为生命而受役使。耳朵虽然想听美妙的声音,眼睛虽然想看美好的颜色,鼻子虽然想嗅美好的气味,嘴巴虽然想吃美味的食物,但如所听、所看、所嗅、所吃对生命是有害的,那么就应该被禁止。
    ①[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13-1014页。
    ②[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9-81页。
    ①[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47-554页。
    ②[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12-513页。
    ③[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13-1414页。
    ①[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86页。
    ②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三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05页。
    ③[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26页。
    ④[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48-549页。
    ⑤[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26页。
    ⑥[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69页。
    ①[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86页、第1425页。
    ②[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3-114页。见《吕氏春秋·侈乐》:生也者,其身固静,感而后知,或使之也。遂而不返,制乎嗜欲,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天矣。
    ①[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8-279页。见《乐记·乐本篇》。
    ②[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4-285页。见《乐记·乐象》: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端”就是“本”。《史记正义》云:“性之端,本也。”以“德”为“性”之本,也说明《乐记》所说的“天之性”具有道德属性,足天赋善性。
    ③[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0页。见《乐记·乐本篇》。
    ①[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5页。《老子道德经注·二十五章》: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也。
    ②[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5页。
    ③[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7页。
    ④[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5页。
    ⑤[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页。
    ⑥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庚桑楚》,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13贝。
    ①[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3页。
    ②[魏晋]王弼著:《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40页。
    ③[魏晋]王弼著:《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页。
    ①[魏晋]王弼著:《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25页。
    ②转引自马会兰:《嵇康的“自然”思想研究》,文史新鉴,2010年第2期下旬刊·总第448期,第139页。
    ③[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74页。
    ①[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73页。
    ②[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68-169页。
    ③[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1-192页。
    ④[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76-177页。
    ①[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7页。
    ②同上,第168-169页。原文如下:夫嗜欲虽出于人,而非道之正。犹木之有蝎,虽木之所生,而非木之
    宜也。故蝎盛则木朽,欲胜则身枯。然则欲与生不并久,名与身不俱存,略可知矣。而世之未悟,以顺欲为得生,虽有厚生之情,而不识生生之理。故动之死地也。
    ③[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页。
    ④[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页。
    ①[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页。
    ②[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版,第16页。
    ③[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3-64页。
    ①[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4贝。
    ②[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77页。
    ③[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7页。
    ①[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9页。见《吕氏春秋·大乐》,原文如下: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也,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辟,乐乃可
    务。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②[英]R.G柯林伍德:《精神镜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③[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99页。
    ④[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33页。
    ①[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11-520页。
    ②[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7页。
    ③[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42页。
    ④[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9贝。
    ⑤[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89-1190业。
    ⑥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555—556页。
    ⑦[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79页。
    ⑧[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83-684页。
    ⑨[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0华书局,1998年版,第1025-1026页。
    ①[西汉]刘安:《淮南了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37-938页。
    ①[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4贝。见《乐记·乐象篇》: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小可以为伪。
    ②[西汉]刘德:《乐记》,载十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0页。见《乐记·乐本篇》。
    ③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2页。
    ④[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8页。见《乐记·乐言篇》。
    ①[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页。
    ②同上,第446页。
    ①[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73页。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77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天道》,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96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山木》,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00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齐物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8页。
    ③[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311页。见《乐记·乐礼篇》。
    ④[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315页。见《乐记·乐情篇》。
    ①[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1页。见《乐记·乐象》。
    ②[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2贝。原文如下: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于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
    ①[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73页。见《乐记·乐本篇》。
    ②[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339页。见《乐记·魏文侯》。
    ①[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300页。见《乐记·乐施篇》。
    ①[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5页。
    ①[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页。
    ②[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载十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46-447页。
    ①[魏晋]嵇康:《琴赋》,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92页。
    ①[魏晋]嵇康:《养生论》,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493页。
    ①彭峰:《试论中国美学的象本论》,载于包兆会主编《中国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②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6页。
    ①李泽厚:《中国美学及其他——美国通信》,载于刘纲纪主编《美学述林》第一辑,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骈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84页。
    ①皮朝纲:《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品格及其现代意义》,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4期,第21页。
    ②[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26-127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②本文第一章“道艺相通”主要是从古代音乐美学的本体角度来说的;而第二章“以艺求道”实际上涉及的是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方法;第三章“道以显”则是在说古代音乐美学审美的评价问题。第四章“艺道相融”则是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角度看待“道”“艺”合一的问题
    ③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二十五章》,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69页: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①见第一章第一节“《老子》中的‘道’‘气’说:‘道’中有‘气’”部分。
    ②[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43页。选自《吕氏春秋·音初》。原文如下: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26页、第135页。
    ②[西汉]刘德:《乐记》,载于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1页。《乐记·乐象》: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邪曲直各归其分,而万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③同上,第284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秋水》,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85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外物》,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832-833页。
    ①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18页。
    ②[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20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齐物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5-76页。
    ①转引自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464页。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王运熙、周锋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 [魏晋]嵇康:《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魏晋]嵇康:《声无哀乐论》,吉联抗译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5. [魏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
    6.[魏晋]王弼:《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
    7.[西汉]刘安:《淮南子》,顾迁注译,中华书局,2009年版。
    8.[西汉]刘安:《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2010年重印。
    9.[西汉]刘德:《乐记》,吉联抗译注,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10.[战国]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通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
    1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2版,增订版。
    12.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修订本。
    15.刘纲纪:《周易美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汤一介、胡仲平:《魏晋玄学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
    18.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中卷、下卷),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陈志春、侯富儒:《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陈竹、曾社祖荫:《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成复旺:《神与物游——中国传统审美之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成复旺:《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第环宁、鲍鑫等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范畴辑论》,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9. 丁来先:《审美静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范明华、彭万荣:《美学与艺术研究》,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黄柏青:《多维的美学史—当代中国传统美学史著作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黄念然:《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3.蒋孔阳:《美学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4.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刘纲纪:《刘纲纪文集》,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0.彭峰:《诗可以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3.万志全:《中国占代审美理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王文生:《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25.王元骥:《审美超越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王哲平:《中国占典美学“道”范畴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0.吴登云:《中国古代审美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1.徐复观:《游心太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徐子方:《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尔方出版社,2002年版。
    35.叶郎:《美学的双峰——朱光潜、宗白华与中国现代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7.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8.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9.于民、孙通海:《中国古典美学举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0.于民:《中国美学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曾祖荫:《中国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张法:《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3.张法:《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周来祥:《三论美是和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49.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修订版。
    50.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朱志荣:《中国美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5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蔡仲德:《<乐记>与<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蔡仲德:《音乐之道的探求——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5.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出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韩钟恩:《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问题研究》(上下册),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7.韩钟恩:《音乐存在方式》,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8.韩钟恩:《音乐美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9.韩钟恩:《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0.韩钟恩:《音心对映论争鸣与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1.韩锤恩:《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2.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蒋一民:《音乐美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14.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2版,修订版。
    15.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6.苗建华:《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7.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18.宋瑾:《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19.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0.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21.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2.叶明春:《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23.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2000年版。
    24.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25.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6.于润洋泽:《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7.于润洋:《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8.郑锦阳:《音乐史学美学论稿》(上下册),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9.张前:《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30.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1.[德]卡尔·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2.[德]谢林:《艺术哲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约瑟夫·克尔曼:《沉思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34.[苏]康斯坦丁诺夫:《音乐美学原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35.[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3.程至的:《绘画·美学·禅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4.邓乔彬:《中国绘画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郭因:《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郭因:《中国绘画美学史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8.何加林:《凝视的空间——浅识山水画境界的契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9.贺志朴:《石涛绘画美学与艺术理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孔新苗:《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1.潘运告:《中国历代画论选》,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2.庞欧:《中国画溯源与流变》,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3.秦梦娜:《中国绘画文化》,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
    14.邵彦:《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苏金成:《澄明之境:文备艺术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唐建:《中国画的精神家园》,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王永亮:《中国画与道家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18.王云亮:《话语的转型——以宗白华的中国画理论为解析案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9.徐书城:《绘画美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1997年重印。
    20.杨成寅:《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石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杨大年:《中国历代画论采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2.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2版。
    23.曾必:《中国写意画构成艺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4.张耕云:《生命的栖居与超越——中国古典画论之审美心理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张强:《中国绘画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6.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编:《形神与笔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2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8.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9.朱良志:《石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苏]叶·查瓦兹卡娅:《中国古代绘画美学问题》,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1.陈璧耀:《国学概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版。
    3.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高起学:《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7.蒋振华:《<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刘生良:《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
    10.彭峰:《诗可以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辛衍君:《意象空间——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杨义:《中国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007重印。
    14.易小斌:《道家与文艺审美思想生成研究》,岳麓出版社,2009年版。
    1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7.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古风:《意境探微》(上、下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3.胡雪冈:《意象范畴的流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版。
    4.李吕舒:《意境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彭吉象:《中国艺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张法:《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张方:《虚实掩映之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版。
    9.叶朗:《中国文化导读》,三联书店,2007年版。
    10.张晶:《神思——艺术的精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版。
    1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2.朱良志:《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上、下卷),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3.宗白华:《艺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1.冯友兰:《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三联书店,2007年版。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三联书店,2009年版。
    4.葛兆光:《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复口.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公木、邵汉明:《道家哲学》,长春出版社,2007年版。
    8.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第2版修订版。
    9.蒋振华:《<庄子>寓言的文化阐释》,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11.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版。
    14.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岳麓书社,2007年版。
    15.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文池:《在北大听讲座——思想的境界》,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0.杨宽:《先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詹石窗、谢清果:《中国道家之精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2003年版。
    23.张立文:《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张祥龙:《中华古学与现象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
    25.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蔡德予:《<乐记>音乐美学思想五题》,《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第24-31页。
    2.陈景娥:《从审美心理学角度谈<声无哀乐论>之“音心”问题》,《音乐艺术》2009年第2期,第129-132页。
    3.陈明礼:《“中和”思想与古代音乐审美观》,《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第65-68页。
    4.戴嘉枋:《俗乐观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观的层次构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第36-42页。
    5.杜洪泉:《嵇康是“儒”还是“道”》,《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37-40页。
    6.杜洪泉:《墨、道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交响》2004年第3期,第23-26页。
    7.费邓洪:《对一种主“静”的音乐美学观的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3-7页。
    8.冯长春:《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黄钟》1999年第1期,第91-96页。
    9.傅利民:《道教音乐美学思想与审美品格探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9-11页。
    10.龚妮丽:《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音乐文化意义解读》,《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第30-35页。
    11.郭锄非、卢新豫:《大音希声的传统审美视野和现实朝向》,《交响》2002年第2期,第41-43页。
    12.胡郁青、刘嘉:《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中国音乐》2000年第1期,第21-22页。
    13.黄君:《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研究现状与前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99-102页。
    14.李吴:《从对“大音希声”的误释析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本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6-20页。
    15.李健:《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83-89页。
    16.刘承华:《中国音乐美学的主体间性》,《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第56-63页。
    17.刘承华:《中国音乐养学的逻辑形态》,《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第35-41页。
    18.刘瑾:《“清和淡雅”的古琴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乐府新声》2000年第3期,第12-13页。
    19.龙珲:《二十世纪<乐记>研究综述》,《黄钟》2006年第2期,第62-69页。
    20.陇菲:《发于声音》,《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2-9页。
    21.陇菲:《立象尽意》,《星海音乐学院院报》2002年第3期,第27-33页。
    22.陇菲:《听之以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33-40页。
    23.苗建华:《古琴美学思想研究现状述评》,《音乐研究》,2000年第2期,第75-79页。
    24.苗建华:《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音乐研究》,2002年第2期,第7-13页。
    25.明言:《论“大音希声”研究中的“远化”与“本文”》,《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2期,第32-33页。
    26.彭锋:《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101-111页。
    27.蒲亨强:《阴柔清韵——道教音乐审美风格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63-74页。
    28.石应宽:《春秋战国时代的几种“非乐”思想》,《黄钟》1992年第1期,第11-14页。
    29.史弘:《手挥五弦心游太玄—古琴艺术与中国道家思想》,《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2期,第52-58页。
    30.[日本]淹本裕造:《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其与“养生论”的关系》,《黄钟》1993年第3期,第46-52页。
    31.宋瑾:《构建多元音乐美学的设想与呼吁》,《交响》,2008年第4期,第5-8页。
    32.宋瑾:《关于中国音乐学创新研究的思考》,《音乐研究》,2009年第5期,第5-15页。
    33.宋瑾:《音乐的意义》,《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第127-139页。
    34.苏木:《道家音乐美学源流探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第12-15页。
    35.孙佳宾:《试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中国音乐》2000年第1期,第19-20页。
    36.孙星群:《<乐记>研究百年回顾》,《中国音乐》,2000年第4期,第7-11页。
    37.滕春红:《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黄钟》2011年第1期,第86-91页。
    38.田耀农:《“大音希声”辨析》,《星海音乐学院院报》1998年第1期,第11-19页。
    39.汀春泓:《关于<毛诗大序>的重新解读》,《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79-88 页。
    40.王志成:《<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黄钟》2002年第2期,第96-100页。
    41.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中国音乐学》2011年第1期,第28-32页。
    42.徐复观:《徐复观谈“礼乐”》,《中国音乐》总第66期,第11-13页。
    43.薛冬艳:《“虚”“空”之辨》,《交响》2005年第3期,第88-91页。
    44.鄢化志:《先秦诗乐分合与中国诗歌发展》,《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第169-177页。
    45.杨赛:《乐者,乐也》,《黄钟》2008年第3期,第61-67页。
    46.杨赛:《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交响》2007年第2期,第61-65页。
    47.殷克勤:《老子“大音希声”刍议》,《交响》1996年第4期,第25-26页。
    48.于润洋:《关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人民音乐》,2002年第11期,第12-15页。
    49.余兰森:《苟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黄钟》1993年第4期,第17-24页。
    50.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8页。
    51.赵璐:《论道家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精神生态观》,《黄钟》2004年增刊,第58-60页。
    52.赵为民:《<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3期,第90-98页。
    53.赵玉静:《儒、道、释之音乐本体论思想探析》,《交响》2004年第2期,第92-96页。
    54.周海宏:《“音乐特殊性”及音乐艺术的本质与功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11-19页。
    55.朱峰玉:《<溪山琴况>“和”之解构》,《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1期,第117-121页。
    1.白晓东:《唐人意境说与唐代律诗》,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汉大学,2005年。
    3.陈见东:《中国古代画论逻辑结构论》,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4.陈立群:《先秦天人观念的变迁与审美意识的酝酿》,复旦大学,2003年。
    5.陈晓娟:《意境:艺术之为艺术》,东南大学,2005年。
    6.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郭继民:《庄子哲学的后现代解读》,山东大学,2008年。
    8.洪雪花:《意象主义在东西方文学中的回返影响研究》,延边大学,2006年。
    9.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金德三:《<庄子>外杂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1.雷文学:《老庄与中国现代文学》,四川大学,2008年。
    12.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3.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4.李晓冬:《感性智慧的思辨历程》,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15.刘爱敏:《<淮南子>道论探微》,山东大学,2006年。
    16.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7.刘剩良:《<庄子>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8.刘学:《先秦诸子思维研究》,扬州大学,2009年。
    19.马汉饮:《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0.宁国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道家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
    21.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
    22.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23.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4.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5.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6.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7.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浙江大学,2005年。
    28.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复旦大学,2004年。
    29.王丽梅:《<庄子>内篇思想与艺术研究》,苏州大学,2003年。
    30.王强:《老子与先秦思想》,河北大学,2009年。
    31.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2.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3.辛晓玲:《20世纪中国散文意境论》,兰州大学,2007年。
    34.辛衍君:《唐宋词意象的符号学阐释》,苏州大学,2005年。
    35.徐晨阳:《“意”与“物”》,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6.许兴宝:《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7.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暨南大学,2003年。
    38.于春媚:《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9.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山东大学,2007年。
    40.张沈安:《先秦文论范畴生成土壤和来源的考察》,辽宁大学,2008年。
    41.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吉林大学,2002年。
    42.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山东大学,2006年。
    1.蔡芝竖:《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陈春波:《王国维“境界”说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陈业静:《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子》,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陈哲:《王弼“言意之辨”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5.陈志霞:《<周易>之“象”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义》,河南大学,2005年。
    6.崔柯:《解释学视野中的庄子美学》,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丁艺:《庄子“游”的美学分析》,中南大学,2008年。
    8.董蕊:《由意象到具象》,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付雅辉:《意境:生命之思的审美建构》,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龚琰:《审美视野下的意象研究》,新疆大学,2005年。
    11.谷杨:《道家之道与艺术之美》,吉林大学,2009年。
    12.韩宾:《对绘画精神的再认识》,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3.何光顺:《从隐显之道看文学——<庄子>物化文学观初探》,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4.赫萱:《从绝句看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四川大学,2002年
    15.黄鸿枢:《古典审美精神的回归与生命意义的重建》,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6.黄瑞:《论中国当代汕画语言与传统文化意象的结合》,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7.姜薇:《庄子形神关系论》,吉林大学,2007年。
    18.焦中卉:《老子与庄子的比较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
    19.教富斌:《中国画意象浅说》,天津大学,2006年。
    20.李计珍:《中国审美意象理论的历史生成》,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1.李军良:《心象的自然》,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2.李强:《中国绘画艺术传神与写意的美学观和时代演进》,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3.李伟超:《意象、意境与诗思》,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4.李秀华:《庄子大生境界原论》,汕头大学,2004年。
    25.李艳玲:《解读意境》,苏州大学,2003年。
    26.梁小娟:《从立言到立象》,汉大学,2005年。
    27.梁兆卫:《空白与中国艺术精神》,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8.林伦伟:《论<庄子>的鲲鹏意象》,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9.林振湘:《<庄子>神话意象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0.刘国胜:《从写生到创作看中国工笔花鸟画的“意”与“象”》,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1.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西北大学,2002年。
    32.刘卓:《庄子“超功利”、“自然率真”的审美态度与油画创作》,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3.罗让:《论中国哲学“言-象-意”观对意境理论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4.裴咏梅:《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性》,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35.彭吕荣:《以“游”入“境”》,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6.秦晓慧:《试论<庄子>言与道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7.申合娟:《意境理论生成研究》,新疆大学,2007年。
    38.孙合倾:《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河南大学,2002年。
    39.孙文婷:《论徐复观“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0.孙莹:《老庄哲学中的“言不尽意”及其审美内涵》,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41.王绪琴:《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2.温辉:《意象和意境:英译唐人绝句》,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3.吴海伦:《观: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汉大学,2005年。
    44.夏涛:《徐复观艺术论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5.徐平:《庄子<齐物论>思想研究》,吉林大学,2007年。
    46.徐燕《艺术精神:自然人性的回归与超越》,苏州大学,2006年。
    47.闫薇:《以象尽意》,山东大学,2006年。
    48.阎伟:《原始思维对<老子>和<庄子>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9.张弛:《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0.赵星恒:《艺术意象分析》,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1.赵燕:《原始绘画艺术与现代绘画艺术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2.朱路昕:《中国山水画意境的特质与功能》,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