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探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锅庄”,是藏族非常古老并广泛流传的传统歌舞之一,通常情况下,在领舞“卓巴”或“卓本”带领下,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一问一答,反复对唱中舞蹈。队形有“圆满自在”、“日月昭辉”、“蛟龙戏水”、“麦浪滚滚”等,每一种队形都有不同的寓意。锅庄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3号,类别:民间舞蹈,编号:Ⅲ-20,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藏族歌舞艺术起源、发展和流变的过程。
     随着时代发展,在全球化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锅庄依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发展出新的表现形式:如旅游业中的“旅游锅庄”,民众健身的“健身锅庄”等多种变量行为,受到群众的喜爱,不仅在藏区开始流行,而且随着人口的迁徙与流动,文化的交流和信息的传播,开始走出藏区,走向都市,走进大学校园。本文即关注“校园锅庄”,以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为例,探讨锅庄在校园中的传承现状,并对这种现象进行探视,试图发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由绪论、传统锅庄概况、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校园锅庄”之音乐和舞蹈、“校园锅庄”的功能和美学思考组成。笔者在探讨“校园锅庄”的同时,试图用民族音乐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对其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进行思考、探视。
     绪论:涉及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锅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传统锅庄概况”:是对传统锅庄文化的概览,包括其历史渊源和基本状况。锅庄产生的年代久远,其渊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却缺乏相对的阶段性总结,本文尝试对其历史渊源研究给予综述,分为文献资料考证、民间传说及舞种名称释义等几部分,并分别叙述传统锅庄的分类、特点和功能。
     第二章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分别论述中央民族大学锅庄产生的大(藏区)背景和小(校园)背景及参与人员的特点。
     第三章“校园锅庄的音乐和舞蹈”:描述了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的音乐和舞蹈,并对音乐、舞蹈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探析。
     第四章“校园锅庄”的功能和美学思考:对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锅庄”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探视,探讨它的功能和美学思考。
'Guozhuang' is a widespread traditional Tibetan dance,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oldest ones. Usually it danc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Zhuo Ba' or 'Zhuo Ben'. Men and women stand in two semicircles separately hand in hand, one group asks and the other answers repeatedly. It has many formations, such as circle-shaped, linear, wave-type and so on. In 2006, Guozhuang wa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lists of 123, Category: folk dance, ID: III-20.Research about it will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process of the Tibetan songs and dances. s the times,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 urbanization process,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Guozhua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orm of expression, such as 'Tourism Guozhuang','Fitness Guozhuang', and many other variants. They are loved by the masses, meanwhile they are not only popular in Tibet, but also have walked into the University of campus along with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mobility.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about the 'Campus Guozhuang' and takes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ampus Guozhuang' as an example to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campus and try to discover how it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hesis including five parts: the preface, the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Guozhuang, 'Campus Guozhuang Dance' in 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Music and Dance of 'Campus Guozhuang', and 'Campus Guozhuang'.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see 'Campus Guozhuang' as a reflection of Tibetan culture and to do some perspective using methods of ethnomusicology, sociology and folklore.
     The Part of Preface involves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research purpose and meaning, Guozhuang research summary, as well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 the content.
     Chapter I 'The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Guozhuang: including its historical origins and basic conditions. Guozhuang's origin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spot, but is lack of relative summar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ttempts to give one. And its basic conditions including its classification,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song and dance.
     Chapter II:'Campus Guozhuang' in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hich describes the context of 'Campus Guozhuang', generated background both in Tibet and school campus, and participants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II: The music and dance of 'Campus Guozhuang', 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ozhuang music and dance and described each other separately.
     Chapter IV: Functions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Campus Guozhuang, which describes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Campus Guozhuang'.
引文
1 汤亚汀:《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音乐艺术》2001年第4期,p91。
    2 汤亚汀:《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音乐艺术》,2001年第4期,p92。
    3 杨民康:《从学科方法论到文化哲学观:现代民族音乐学理论的转型与分层》,《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3期,p15-22。
    4 杨民康:《贝叶礼赞》,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p17。
    5 Merriam,1964:32-33,转引自杨民康:《论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立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向上》,《音乐艺术》2003年第4期,p49。
    6 丁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51。
    7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p630。
    8 张康林:《锅庄舞种名称考释》,《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3期,p47。
    9 嘉雍群培:《康巴藏族歌舞卓的风采》,《民族艺术》,1998年第1期,p160。
    10 丁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56。
    11 丹增次仁:《卓舞论略》,《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第4期,p5。
    12 丁平:《舞蹈文化与审美》,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p18。
    13 次旦卓玛:《论后藏“斯马卓”歌舞艺术特征》,《西藏艺术研究》,2007年第2期,p34。
    14 泽仁拉姆:《康巴卓舞及其艺术特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第27卷第2期,p23,转引自格勒:《藏族文化的起源及与周围的民族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15 泽仁拉姆:《康巴卓舞及其艺术特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第27卷第2期,p23,转引自敦煌古藏文,民族出版社,1983年10月。
    16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者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 魏强,周润年,嘉雍群培:《藏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次印刷,p215。
    18 土呷:《初论昌都卓舞艺术》,《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4期,p42,转引自斯大林《论语言学习中的马克思主义》。
    19 林堃:《四川藏族舞蹈概说》,《西藏艺术研究》,1988年第1期,p41。
    20 嘉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p131。
    21 嘉雍群培:《康巴藏族歌舞卓的风采》,《民族艺术》,1998年第1期,p162。
    22 阿旺克村:《雪域东部的民间歌舞“果卓”》,《西藏艺术研究》,1987年第4期,p17。
    23 李家平:《昌都‘锅庄'浅析》,《艺术动态》,1987年总第5期,p38。
    24 张康林:《“锅庄”舞种名称考释》,《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3期,p48。
    25 同上。
    26 同上。
    27 同上。
    28 同上,p49。
    29 董春美:《康定锅庄简述》,《文史杂志》,2006年第1期,p72。
    30 同上。
    31 同上。
    32 百度知道。
    33 林俊华:《康定锅庄的历史与特征》,《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4卷第5期2005年10月,p10。
    34 在康定金汤的拉脚沟一带则称有地有房的人家为“锅庄”。
    35 张康林:《锅庄舞种名称考释》,《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3期,p47。
    36 马成富:《一支独秀——嘉绒锅庄》,《中国西藏》,2004年第5期,p61。
    37 同上。
    38 百度百科。
    39 丹增次仁:《卓舞论略》,《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第4期,p5。
    40 马成富:《风韵独特的嘉绒锅庄音乐》,《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第3期,p18。
    41 杨碧娥:《浅谈嘉绒地区五屯与四土锅庄差异》,《四川戏剧》,2006年第5期,p87。
    42 嘉雍群培:《雪域乐学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p144。
    43 冯光钰,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藏族音乐史,京华出版社,p582。
    44 同上。
    45 嘉雍群培:《雪域乐学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p171。
    46 西饶江措:《云南藏区民间歌舞调查》,《中国藏学》,1994年第4期,p132。
    47 贾安林:《篝火之舞与联袂踏歌—藏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p102。
    48 土呷:《初论昌都卓舞艺术》,《西藏艺术研究》,1996年第1期,p23-27。
    49 更嘎才旦:《简论玉树卓舞艺术的特色区和风格差异》,《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第2期,p53-57。
    50 彦克、郭诚等收集记谱:《藏族民歌舞曲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
    51 彦克、郭诚等收集记谱:《藏族民歌舞曲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p16。
    52 同上,p54。
    53 同上,p64。
    54 同上,p39。
    55 同上,p29。
    56 同上,p35。
    57 同上,p36。
    58 同上,p48。
    59 同上,p52。
    60 同上,p52。
    61 马成富:《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嘉绒锅庄源流及故里探秘》,《西藏艺术研究》,2004年第4期,p14。
    62 彦克:《丰富多采的藏族歌舞音乐》,长江文艺出版社,1956年,p12。
    63 同上,p23。
    64 彦克:《丰富多采的藏族歌舞音乐》,长江文艺出版社,1956年,p15。
    65 嘉雍群培:《雪域乐学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p194。
    66 斯那农布,泽仁尼玛:《德饮藏族民间歌曲选》,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p50。
    67 何永才:《西藏舞蹈概说》,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p48-49。
    68 参考http://www.abaxhou.gov.cn/html/2007-4/5/content_20074510204596.html,2007年12月27日访问。
    69 参考http://www.abazhou.gov.cn/html/2007-4/5/content_20074510204596.html,2007年12月27日访问。
    70 泽仁拉姆:《康巴卓舞及其艺术特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p24。
    71 桑德诺娃:《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p26。
    72 江立成,阿米娜,史春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p6-8。
    73 载体移植型即一种文化随其载体的迁移而搬迁到与之相异的文化社群中,一般经过文化位移和文化根植两个阶段,在异质文化语境中,以自我社区为界形成自卫性的文化边际而维持原我文化生态系统并以之为生长点,获得相对独立的自我发展。
    74 文化身份是我国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包括Identity(身份)、Property (属性,特性)、Characteristic(特性,特征)、Particularity(特征,特点)等,是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
    76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分钟的节拍数。
    77 启唱:即舞曲开始处由男、女谁先唱,藏族锅庄尤其是宗教部分有男人先唱的传统。
    78 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p43。
    79 同上。
    80 觉噶:《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博士论文],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5。
    81 格尔兹·克里福德:《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p10。
    82 同上。
    83 阿旺克村:《雪域东部的民间歌舞“果卓”》,《西藏艺术研究》,1987年第4期,p16。
    84 德钦县民歌搜集整理小组:《邦锦花儿开了》(德饮藏族弦子、锅庄词曲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85 在佛陀涅磐100年后,不同背景的信徒对佛教教义和戒律产生了较大分歧,佛教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86 嘉雍群培:《藏族文化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p166。
    87[奥]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转引自p91。文良文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2月。赵立玮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88[法]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p36,43,477,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p84。
    89[美]克里福德·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p155,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转引自冯莉《东巴舞蹈传人习阿牛阿明东奇》,民族出版社,2007年6月,p93。
    [1]索代.藏族文化史纲.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9.
    [2]刘志扬.乡土西藏文化传统的选择与重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
    [4]星全成.藏族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青海: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10.
    [5]周炜.西藏文化的个性——关于藏族文学的再思考.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3第1版第1次印刷.
    [6]佟锦华.藏族文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12第2版第1次印刷.
    [7]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4北京第1版,2005年5月北京第3次印刷.
    [8]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9]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
    [10]马桂花.中国西部歌舞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王希华.西藏舞蹈与民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
    [12]阿旺克村.西藏舞蹈通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13]何永才.西藏舞蹈概说.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7.
    [14]马薇、马维丽.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5]纪兰蔚、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6]刘金吾.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17]刘金吾.从舞蹈王国中走来: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探奇.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18]马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19]陈为业等.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选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20]蒋亚雄.绿野探踪(岷山羌、减族舞蹈采风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2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舞蹈纪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22]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3]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4]马盛德、曹娅丽.人神共舞:青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与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5]彦克.丰富多彩的藏族歌舞.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6.
    [26]彦克、郭诚等收集记谱.藏族民歌舞曲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
    [27]张谷密.西海乐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2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 吴晓邦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3.
    [29]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北京: 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6.
    [30]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青海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1.
    [3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 聂乾先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9.
    [3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0.
    [1]王文韬.青海藏族舞蹈卓和卓曲浅探.音乐探索,1999,(4):36-38.
    [2]更嘎才旦.简论玉树卓舞音乐的艺术特色区和风格差异.西藏艺术研究,2001,(02):53-57.
    [3]罗敏.丰富多彩的甘孜州歌舞音乐“卓”.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6-8.
    [4]泽仁拉姆.康巴卓舞及其艺术特色.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23-25.
    [5]嘉雍群培.康巴藏族歌舞“卓”的风采.民族艺术,1998,(01):160-164.
    [6]丹增次仁.卓舞论略.西藏艺术研究,1999,(04):4-5.
    [7]土呷.初论昌都卓舞艺术.西藏艺术研究,1990,(04):42-51.
    [8]张康林.“锅庄”舞种名称考释.西臧艺术研究,1990,(03):47-50.
    [9]安珠多吉.对康定“锅庄”一词之我见.西藏研究,1990,(01):102-104.
    [10]山本宏子,薛罗军.对歌转圈舞和歌 轮踊的比较研究——以藏族的锅庄和奄美大岛的八月舞为例.中国音乐2006,(04):176-178.
    [11]李家平.昌都“锅庄”浅析.西藏艺术研究,1987,(03):36-51.
    [12]周瑾.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中国藏学,2002,(04):79-84.
    [13]黄银善.嘉戎锅庄歌词探析.音乐探索,1998,(02):3-11.
    [14]张昌富.也谈嘉绒锅庄.西藏艺术研究,1996,(01):77-80.
    [15]杨碧嫦.浅谈嘉绒地区五屯与四土锅庄的差异.四川戏剧,2006,(05):87-88.
    [16]周瑾.论藏区跳锅庄的社会功能:[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2.
    [17]贾安林.“篝火之舞”与“连袂踏歌”——臧缅语族圈舞文化特征和功能.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2):60-64.
    [18]李大纯.安多藏族歌舞音乐的艺术特色.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04):140-147.
    [19]杨向东.秦露 论“小邦时期”藏族舞蹈的发展与演变.青海社会科学,2007(03):123-127.
    [20]李菊.浅谈藏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的有机结合.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08):130-131.
    [21]贾安林.藏缅语族圈舞文化初探.北方论丛,2003(04):53-55.
    [22]林堃.四川藏族舞蹈概说.西藏艺术研究,1988(01):35-44.
    [23]杨曦帆.康巴藏区民俗乐舞考察与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03):23-36.
    [24]觉噶.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