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刍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On Our Nation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 作者:熊先杰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张锐昕
  • 学科代码:1204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虽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作为一项新的管理实践,它仍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之中。但由于它在电子政府建设中所体现的现实价值,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IT界、管理学界以及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主体上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阐释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涵义,明确了信息、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三者的关系,从共享的视角来理解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分类、来源和归属。从定义上看,政府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一个分支,主要是政府部门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是国家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在内涵上要比信息、信息资源丰富;从内容上看,它包含政府决策信息、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反馈信息及政府间交流信息四个方面。从分类上说,主要从共享与保密角度将其归纳为两大类,全社会共享的信息和内部共享的信息。
    第二部分是对共享的涵义进行剖析,资源共享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它体现了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共享要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前提条件,同时在共享过程中要遵循贡献和防范两大原则,既要无偿的贡献又要严密的防范才能达到合理、合法的共享。
    第三部分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即: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信息网络也初步构建完成,信息内容数量庞大但开发深度不够,总体上看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阶
    
    
    段。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例,介绍了国外政府信息资源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新生和现存政府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商品化,再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技术,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是大势所趋。
    第四部分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借鉴比利时政府的共享模式,从七个方面提出我国政府在资源共享中应采取的对策:一、从政府信息管理体制角度看,要建立统一、有效的行政CIO管理体制,主要由行政CIO、全国政府信息协调委员会和政府信息机构三级组织构成,纵向上实行统一领导,横向上要相互配合。二、从运行机制看,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信息资源运行机制。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信息市场平等主体的身份参与信息交易活动,促进信息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政府信息机构要转变职能,将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不同种类的信息由不同部门来收集,外部信息能由市场收集的交由市场来完成,内部信息要在部门间建立起通畅的内部信息交换制度,实现政府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最后,要大力扶持社会信息机构和商业信息中心参与市场竞争,以完善信息市场的发展。三、从信息内容看,要不断挖掘政府信息资源潜力,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提供成熟的信息产品。主要是要建成一批国家级标准化、国际化和大容量的公共信息库;开展政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及时捕捉网络信息和处理反馈信息;通过建立特色化政府信息资源和专题信息资源指引库,加大对政府信息资源内容的开发利用。四、从法律法规制度上,要抓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立法工作,以保证政府信息资源安全、高效地开发利用。目前主要制订信息公开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同时还要完善统计法。五、从技术平台支持上看:其一,共享与保密平台的设计应当采用在物理上完全独立的两套系统,把
    
    
    面向公众的服务系统和完全封闭的政府内部使用系统应当完全隔离;其二,政府应用系统要尽可能共享;最后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规范和标准的管理。六、政府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亟须加快和完善,使政府部门的局域网与系统的广域网和因特网互通,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纵横交错、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七、从人员素质看,人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实践者,要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第五部分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有利方面在于丰富的信息内容;现代化的处理手段;先进的技术设备;便捷的网络。不利方面在于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封建和等级观念的限制;法律制度滞后;信息市场不健全;语言和信息库标准问题;指导思想上和资金投入上重硬轻软;行动上缺少统一规划;体制上的制约。通过对以上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促使我们在进行资源共享的建设中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六部分阐述了在共享过程中要注意的两大问题,即政府信息资源公开的尺度和政府信息资源保护问题,只有合理的公开与适度的保密相结合,才能促使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活动顺畅、健全地向前发展。
    总之,我们知道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高素质而可靠的人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充足的资金、完备的法律、快捷的网络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要这几方面相互融合,信息资源共享一定会实现的。
The sharing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a new idea in public management field. As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still in developing and variation. Owing to its actual value in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s government, it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in all parts of the world.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parts.
    Part 1 illuminates the defini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specify the relation amo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understanding ownership, classification, source, content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from the point of sharing and the description of concepti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essential for a country because they belong to information produced by government sectors, need using, transmitting, preserving and handling to perform their responsibility. As a branch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t is richer in content than in that of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ntent, it contains government decision information , ordinary information among departments,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society, which is summed up into two kinds in the light of sharing and protecting:the sharing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sharing information among differe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Part 2 discus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haring. Resource sharing is the ideal view of human beings, which has embodied the management thought that people can make great effort to us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assessment, a prerequisite condition is put forward, that is, opening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will follow two principles of contribution and guard in the course of resource sharing, for complete sharing is based on free contribution and strict guard.
    Part 3 includes two kinds of content. On the one hand, it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haring situ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We have the basic condition in the aspect of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t the same time, information network is also founded preliminarily. There is a lar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but quality is not high. In general, our country is at its primary developing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haring condition of foreig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such as America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f the new and extant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have passed through commercialization, network and the digitalization, and resources sharing must be finished under the aid of moder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Part 4 studies the sharing patter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ferring to the sharing pattern of Belgium government, many measures are taken on seven aspects. Firstly,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nified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CIO will be set up,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CIO, nation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ordinative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hey cooperate with one another and are led into union. Secondly, referring to operation mechanism, our country will quickly establish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 Our government will form equal ideas in information market, participating in information trade and developing the healthy information market; (b)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will change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that is, different department collects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External information will be bought from market while internal information will be collected through the exchange system of intern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haring among different departments; (c) Many social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commercial information companies are supported to take part in market competition. Thirdly,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we will excavate the potential resourc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引文
(1)见张学福:《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载于《情报科学》,第20卷第3期,第275—278页。
    (2)赵培云:《试论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及其市场化》,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第3期,第33—35页。
    (3)章秀英:《加入WTO和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变革》,载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第16卷第3期,第93—96页。
    (4)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20页。
    (5)关于“信息”和“信息资源”的定义,请参见吴江主编:《电子政务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6)关于“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请参见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20页。
    (7)陈秀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载于《学会月刊》,2002年第4期,第59—60页。
    (8)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第2—5页。
    (9)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0)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第2—5页。
    (11)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
    
    
    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第2—5页。
    (12)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9页。
    (13)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14)赛迪顾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与趋势》,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4期,第16—18页。
    (15)杨健/杨志翔/李强:《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的思考》,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4期,第23—25页。
    (16)娄策群:《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若干政策建议》,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1期,第7—9页。
    (17) 《政府上网工程简介》,摘自http:/www.cpe.com.cn.中国私营经济网,2003年11月26日。
    (18) 《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摘自http://www2.online. ha.cn/ssfq.htm 河南站点,政府上网工程,2004年5月24日。
    (19)赛迪顾问:《我国政府门户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摘自http://www.ccidnet.com赛迪网,2004年04月09日。
    (20)柳国炎:《强化政府信息采集管理 发挥决策支持系统作用》,载于《INFO CONSTRUCTION》,2001年第7期,第12页。
    (21)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页。
    (22)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20页。
    
    (23)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24)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25)聂永瑜/张立厚/李海玲:《政府网资源的开发策略》,载于《工业工程》,2002年第5卷第2期,第11—14页。
    (26)薛艳荣:《论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资源》,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6页。
    (27)陈秀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载于《学会月刊》,2002年第4期,第59—60页。
    (28)赵培云:《试论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及其市场化》,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第3期,第33—35页。
    (29)薛艳荣:《论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资源》,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6页。
    (30)陈秀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载于《学会月刊》,2002年第4期,第59—60页。
    (31)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32)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第2—5页。
    (33)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34)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20页。
    (35)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页。
    (36)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7—20页。
    (37)薛艳荣:《论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资源》,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5—6页。
    (38)赵培云:《试论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及其市场化》,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第3期,第33—35页。
    (39)王磊/杨雪:《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9期,第15页。
    (40)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第2—5页。
    (41)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参 考 文 献
    
    1.秦铁辉/王延飞:《信息分析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娄成武主编:《行政管理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顾爱华:《公共管理》,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费云良等编:《政务信息科学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卢泰宏/沙勇忠:《信息资源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李黎明:《关于专业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1期。
    9.胡昌平/李枫林/杨成明:《网络信息服务的监督》,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2期。
    10.付立宏:《论国家网络信息政策》,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年第2期。
    11.吕志孔:《关注政府上网后的数据挖掘》,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9期。
    12.晓科:《新加坡的电子政府》,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9期。
    13.胡萍:《德国的咨询服务业》,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9期。
    14.安筱鹏/杨春志:《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评析》,载于2000年第9期。
    15.武夷山:《要重视信息业的基础性研究》,载于2000年第9期。
    16.许明金/杨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策》,载于2000年第12期。
    17.陈庆云/王明杰主编:《电子政务行政与社会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18.张锐昕主编:《电子政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张怀涛/索传军/代要兴主编:《网络环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王强/陈易难编写:《学习型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卢宏/孙金华:《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载于《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2.司有和主编:《行政信息管理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高纯德:《信息化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24.周健/赖茂生:《政府信息开放与立法研究》,载于《情报学报》,2001年第20卷第3期。
    25.黄如花:《Internet 上美国政府信息的检索》,载于《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第3期。
    26.赵培云:《试论政府信息资源上网及其市场化》,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第3期。
    27.黄奇/王玲:《关于美国政府信息政策的思考》,载于《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4期。
    28.彭伶:《论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载于《现代法学》, 2000年第22卷第6期。
    29.徐虹/何嘉:《市级人大常委会信息查询系统》,载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16卷第2期。
    30.黄瑞华/朱莉欣/汪方军:《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获取权》,载于《情报
    
    
    学报》,2001年第20卷第6期。
    31.杨永红:《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年第12卷第1期。
    32.彭鲜红:《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综述》,载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第13卷第2期。
    33.王磊/杨雪:《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9期。
    34.杨宙飞:《公开政府信息资源 改善社会经济秩序》,载于《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年第6期。
    35.薛艳荣:《论电子政府与政府信息资源》,载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6.查先进:《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保密》,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4期。
    37.陈秀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载于《学会月刊》,2002年第4期。
    38.章秀英:《加入WTO和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变革》,载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第16卷第3期。
    39.吴江主编:《电子政务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0.张学福:《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载于《情报科学》,第20卷第3期。
    41.娄策群:《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若干政策建议》,载于《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1期。
    42.陈波/王浣尘:《各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与意义》,载于《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2002年第12卷第4期。
    43.《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摘自http://www2.online.ha.cn/ ssfq.htm 河南站点,政府上网工程,2004年5月24日。
    44.杨健/杨志翔/李强:《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的思考》,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4期。
    45.赛迪顾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与趋势》,载于《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4期。
    46.《政府上网工程简介》,摘自http:/www.cpe.com.cn.中国私营经济网,2003年11月26日。
    47.聂永瑜/张立厚/李海玲:《政府网资源的开发策略》,载于《工业工程》,2002年第5卷,第2期。
    48.柳国炎:《强化政府信息采集管理 发挥决策支持系统作用》,载于《INFO CONSTRUCTION》,2001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