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理念的变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是人类超脱动物性的一切劳动成果,是人类基本力量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类存在的特有方式,人类的历史就产文化生成、进化和发展的历史。学校课程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它的内容概括了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基本经验。因此从某种程度说,学校课程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当人类社会走到网络时代的边缘时,“网络”已不单指一种技术,而是扩展了它的内涵,它以一种文化形态展现了一个浩瀚的信息海洋。由数字计算机交往编织起来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注重个性价值的“个性文化”;是一种权力分散的文化。它将使人们在交往范围上进一步冲淡时空距离造成的地域群体的观念,网络作为另一种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实践基础。
     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的载体,并使教育置身于网络文化背景之下。由此,课程领域中,工具性课程理念将更难以适应人的发展及至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中信息的共享、交往的平等与开放、个性的淋漓发挥与表现、创新的要求与培养,使人们不仅要求课程能够传递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求课程要尊重网络文化环境中人的整体性、发展性与主体性。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理念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首先,它承认学习者不只是一种认知体,学习者是一个整体的人。其次,人是有创造、有自我、有意识的生命。此外,教育与课程应承认学习者个性的存在,每个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是生动的人、具体的人、发展的人,即便是在同一条跑道上奔跑,他们的速度、方式也不可能相同,特别是在网络这样一个高度自主与自由的氛围及时空中,这一点更为突出。因而,课程理念应承认和许可个性差异的产生与存在,将差异看作是每个人拥有的生命的不同的美丽与特色。
     本文从外显形态及内含意义上分析了网络对课程理念的促动,首先它改变了课程理念的表现形态使工具性课程理念向工具伦理统一的课程理念转变,更进一步来看,它改变了课程理念深层的本体论、知识观及认知方式。击碎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蕴含、进发了“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同时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使其仅成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描述、一种解释或一种假设,而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确定性和垄断性。思维方式的变化及对知识的意义的重新确定培植了理解——批判的认知方式,其获取价值的大小不仅仅局限于理清因果关系进而获得客观知识,更为本质的则在于这种因果关系后独特意义的探寻与开发。
     在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生存的一种空间和方式时,课程理念的重建应取向于何,本文认为首先应确立正确而合理的思想观念基础,即明确网络技术的非中立性、课程的非天然合理性及科学与人文的间的非对立性关系问题。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文化角度来认识网络,都不可否认网络对课程的影响。课程深层意义的倾向,决定了课程理念向着“伦理性”表现形态转向,这是网络文化背景下课程应持有的理念。这一理念之建构应取向于何?本文阐述了在此背景下课程理念重建应具有的基础、应持有的基本出发点、应具有的特征与品质,并提出了课程理念应具有对自身的批评意识。
culture is all the labor achievements of human-beings梥uper-animals, and embodiment of human' s basic force, as well as special existence way of human kind. Human history is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originatio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chool curriculum belongs to ideological culture. Its contents includes some fundamental experience accumulated by human society .To some extent, school curriculum are the epitome of human culture. When mankind approaches the periphery of the net-works times, "net-works" does not merely refer to a kind of technology but a kind of vast and connotation-enlarged sea information presented by one cultural ideology. The net-culture entwined with digital computer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individual culture" that cherishes individual value and a kind of power-distributed culture as well. It will make people dilute regional congregational ideas on the communication scope. The net-works have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human practical basis as a kind of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which
    human beings are
    living.
    It'll make people further dilut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idea resulted from space and time distance 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As another kind of cultural milieu in which mankind is to some extent.
    The net-works has become a carrier of educational in formation and put the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culture. So, during curriculum field , instrumental curriculum idea will make it harder for people to adapt themselves,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hare of ne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al equality and openness, individual complete development and express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re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make people not only demand the courses pass certain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demand the courses pass certain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but further demand the courses respect people's totality, initiative. And subjective in the net-culture environment. Thus, series of new alternations came into being in the courses idea.
     Firstly, it admits that the learners are not only a kind of cognitive entity, but a oneness. Secondly, human being is a kind of originative and sensitive creature. What's more, education and course should admit individual existence of the learners. Nor matter what milieu each person is in, he is active, concrete, developed, even if people are running a log the same path, they vary in rates, methods, especially, such features are obvious in the of mosphae of the high-deuelopul freedom of net-works. So, the course idea should admit and allow individual disparity to originate and exist, and consider such disparity as different beauty and feature possessed by each human being.
    The school curriculum with education at its core are, and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net-works. Net-works are changing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ing approaches, presenting means and implicit spiritual value with strong cultural ideological forces.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motion of curriculum idea brought by the net-works both from explicit and from implicit meaning. At first, the net-works altered the ideology of the curriculum idea so as to make the instrumental curriculum idea transform into that of the instrument combined with ethics. Furthermore, the net-works changed the ontology, cognitive views and cognitive methods, which implied in the deep curriculum ideas.
    The essential mind that has smashed "essence first, all is well" contains and bursts out the generative mind of "all will be well" ,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eterminism and relativity of the knowledge make it become a kind of description, explanation and hypothesis towards objective world, not contain absolute authority, determinism and monopoly. The alteration of mind-style as to gather with the re-establishment of literal meanings developed comprehension ?critical cognition, whose dimension in value does not confine to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as to obtain objective ken, the most essential lies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hind the unique meaning of the cause-effect.
    It is difficult to deny
引文
1、《大学讲演录》丛书编委会:《中国大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陈时见:《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许立东:《学习的浪潮》,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
    8、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张利群:《批评重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陶文昭、詹英:《网络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12、江怡:《走向新世纪的西方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吴季松:《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14、李克东:《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德胜:《扩张与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陈山:《痛苦的智慧》,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周浩波、迟艳杰:《教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2、程文超:《意义的诱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4、刁培萼:《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5、赵祥磷,王承绪:《社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6、[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葛洛蒂著,张国治编著:《数字化世界》,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30、S·拉塞克、G·维迪努著,马胜利等译:《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2、[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33、[美]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著,傅世侠、夏佩玉译:《右脑与创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尹传高、钟勇:《网络学校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36、汤一介:《“全球伦理”问题笔谈》,《新华文摘》2001年第1期。
    37、吴刚:《网络时代的课程理念及课程改革》,《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38、周宗伟:《网络文化与教育变革》,《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第1期。
    39、宋德如:《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40、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2期。
    41、钟启泉:《开发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42、范国睿、陈洁:《走近“网络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43、陈丽、李芒:《论“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关系》,《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2期。
    44、邓志伟、有宝华:《东西方教育文化与21世纪课程理论的重建》,《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1期。
    45、刘继平:《课程的迷失与回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46、程建家、殷正坤:《虚拟生存的意义性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2期。
    47、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48、周朝成、李敏:《网络化教育的几点哲学层面思考》,《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49、柳夕浪:《世纪跨越的课程理念》,《江苏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50、王萍:《教育信息网络化的若干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2期。
    51、陈勇:《西方专家谈教育技术的未来》,《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10期。
    52、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江苏高教》2000年第1期。
    53、何克抗:《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与目标》,《教育情报参考》2000年第12期。
    54、张人红:《“全球化课程”——2000年澳大利亚全国课程会议热点透视》,《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10期.
    55、郭元祥:《论“生活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5期。
    56、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7期。
    57、潘艺林:《论教育价值的分裂与统一》,《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
    58、张义兵:《论网络时代的教育理念》,《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10期。
    59、李超元:《略论虚拟性实践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60、默然:《网络时代的哲学问题评述》,《学海》2000年第6期。
    61、杜楚源、李艺:《虚拟现实:新的实践领域》,《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11期。
    62、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63、赵国栋、刘要悟:《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64、冯建军:《走向主体性的教育哲学观引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5期。
    65、天问:《网络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199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