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权略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商品经济社会,可商品化的事物越来越多,如何认识这一现象,正确解决实践中发生的纠纷,法学界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科学界定了商品化权的概念,采用新颖的定义方式,阐明了商品化权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明确了商品化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的基本属性。从理论上解决了商品化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区分了商品化权与传统民法中的人格权、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的不同,以及对我国相关法律中商品化权保护不够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在比较研究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内法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众多国内外司法判例,提出了关于我国商品化权的立法建议,以期推动商品化权的立法进程。
     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历史借鉴分析方法、法经济学方法、法解释学方法等科学研究方法。
The thing can be merchandised more and more in society of commodity economy. How to know the phenomenon and solve the trouble in practice, there exists different opinions in law world. The article models scientifically the concept of Merchandising Right, and clarifies i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ent by new means. The article clears further its basic nature as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olves its status in law system. The article distinguishes it from personality of traditional civil, copyright, patent, trademark right and unfair competition law through different angle, aspect, and domai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its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in China law.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its legislative plan, to push ahead its course in China, by way of comparing the law of America, Japan, Britain and German, also through using the experience and case of other countries. The article applies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ring analyze, drawing lessons from history, law economy research, explaining law.
引文
① WIPO:Character Merchandising ,WC/INF/10847995/IPLD,p.6.
    ②【日】萩原·有里.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J].知识产权,2003(5).P62.
     ① 何英.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P6.
    
    ① 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P487.
    ② 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P134-135.
     ① 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398-399.
    
    ① 张今.英国:姓名、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权[J].中华商标,2000(8).P35-37.
    ② 张今.英国:姓名、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权[J].中华商标,2000(8).P35-37.
    ① 张今.英国:姓名、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权[J].中华商标,2000(8).P35-37.
    ②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J].中外法学,1998(1).P127-128.
    ③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J].中外法学,1998(1).P127-128.
    
    ①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J].中外法学,1998(1).P127-128.
    ②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J].中外法学,1998(1).P127-128.
     ① 林洁华.商品化问题研究[M]//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P406-408.
    ② ‘Alcolix’Decions,ⅡC,Vol.25,No.4/1994,pp.605-610.
     ① ‘Alcolix’Decions,ⅡC,Vol.25,No.4/1994,pp.605-610.
    ② 林洁华.商品化问题研究[M]//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P406-408.
     ① 谢铭洋.著作权法解读[M].台北:台北月旦出版社.1992.P170-172.
    
    ① 谢铭洋.著作权法解读[M].台北:台北月旦出版社.1992.P170-172.
    ② 杨崇森.著作权之保护[M].台北:正中书局.1977.P7.
    ③ 郑成思.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P300.
    ①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271.
    ② 三 军 仪 仗 队 “ 形 象 权 第 一 案 ” 一 审 获 赔 10 万 元[JB/OL].http://www.cnlaw.cc/article.action?id=TE9UZDBybUs3dkRFaDk0V01hQzh0Zz09&parentId=107&highlightText=[2006-11-30]
    ① 历史事件名称遭企业抢注成白酒商标引出话题——“遵义会议”能不能成为注册商标?[N].贵州日报,2008-3-17.“遵 义 会 议 ” 酒 商 标 被 国 家 工 商 总 局 驳 回 [N].贵州日报,2008-4-28.
    ① 薛虹.名人的“商标权”──公开形象权[J].中华商标,1996(3).P10.
    ② 梅慎实.试论影视作品“虚构角色”商品化之知识产权保护[J].版权参考资料,1989(6).P44.
    ③ 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J].中外法学,1998(1).P127.
    ① 普翔.商品化权论[D].对外经贸大学硕士论文,2002.P6.
    ② 刘春霖.商品化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P57.
    ③ 郑成思.版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P300-305.
    ④ 董炳和.论形象权[J].法律科学,1998(4).P69.
     ① 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397.
    ① 【日】萩原·有里.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J].知识产权,2003(5).P62.
    ② 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411.
    ③ 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411-412.
    ④ 董炳和.论形象权[J].法律科学,1998(4).P69-70.
    ① 熊伟.形象权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民商法博士论文,2002.P71.
    ② 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P508-511.
    ③ 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401.
    
    ① 刘银良.角色促销:商品化权的另一种诠释[J].法学,2006(8).P33.
    ② 长沙中级人民法院.湖南王跃文诉河北王跃文等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判决书.
    
    ① 吴汉东.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P37-38.
    ②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P111-112.
    
     ① 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P143.
    ② 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51.
    
    ① 袁雪石.姓名权本质变革论[J].法律科学,2005(2).P50.
    ② 王利明.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P5-8.
    ③ 王利明.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P13.
     ①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P3.
     ① 郑成思.再论知识产权的概念[M]//唐广良主编.知识产权研究:第二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P4-5.
    ① 朱妙春.知名人物的商品化权及其法律保护──鲁迅姓名、肖像商业使用引发的法律思考[JB/OL].http://www.xbplvshi.com/ShowArticle.shtml?ID=20061015166466334.htm[2006-12-11]
    ② 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P447.
     ① 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新世纪初的若干研究重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P56.
    1.【日】半田正夫、纹谷畅男主编:《著作权法五十讲》,魏启学译,法律出版社1990 年版。
    2.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郭禾主编:《知识产权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4.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7.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知识产权纵横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9.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王利明等著:《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日】小岛庸和:《无形财产权》,日本创成社1998年版。
    13.【日】星野英等编:《判例六法》,日本有斐阁1996年版。
    14.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15.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赵万一:《商法基本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17.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9.郑成思:《知识产权与国际贸易》,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20.郑成思:《郑成思文选》,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1.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2.董炳和:“论形象权”,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3.杜颖:“论商品化权”,载《民商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4.宫建新:“从‘吴良材’案看老字号的知识产权”,载《中华商标》2002年第5期。
    5.郭玉军:“论角色商品化权之法律性质”,载《知识产权》2000年第6期。
    6.【美】凯文·斯·马克斯:“姓名和肖像公开权案件中著作权模式的评价”,梅慎实译,郑成思校,载《版权参考资料》1989年第3期。
    7.【美】凯文·斯·马克斯:“姓名和肖像公开权案件中著作权模式的评价(续)”,梅慎实译,郑成思校,载《版权参考资料》1989年第4期。
    8.孔美兰、孔丁英:“‘奥特曼’纠纷案引发的思考──论对商品化权的保护”, 载《法学》1999年第7期。
    9.蓝蓝:“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以‘人格商品化’为视角展开”,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
    10.林洁华:“商品化问题研究”,载《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2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4月第1版。
    11.林雅娜:“美国保护虚拟角色的法律模式及其借鉴”,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刘春霖:“商品化权论”,载《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3.【日】萩原·有里:“日本法律对商业形象权的保护”,载《知识产权》2003年第5期。
    14.王伟:“电影作品名称的保护──从‘五朵金花’案谈起”,载《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4期。
    15.汪新蓉:“商品化权小议”,载《科技与法律季刊》2001年第2期。
    16.吴登楼:“论虚构人物形象的知识产权法保护”,载《著作权》1999年第1期。
    17.吴汉东:“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8.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形象权”,载《法学》2004年第10期。
    19.薛虹:“名人的‘商标权’──公开形象权”,载《中华商标》1996年第3期。
    20.杨远斌、朱雪忠:“论作品名称的法律保护”,载《知识产权》2000年第6期。
    21.余俊:“论商品化权之权利归属──商品化权与知识产权关系之考量”,载《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9期。
    22.张丹丹:“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载《当代法学》2007年9月第21卷第5期。
    23.张今:“英国:姓名、形象的商品化和商品化权”,载《中华商标》2000年第8期。
    24.朱槟:“关于角色的商品化权问题”,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1期。
    25.祝建军:“形象权的知识产权属性——‘三军仪仗队形象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载《知识产权》2007年第1期。
    1. Holyoak and Torrema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2th, Buterworths Press,1998.
    2. Julis C.S. Pinckaers, From Privacy toward a new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n Persona,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3. Steven D .Anderman, E.C. Competition Law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Regulation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WIPO,Character Merchandising, W O/M /1084 800S/IPLD.
    5. WIPO,Introduction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