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会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现代学者型女作家为研究课题,以20世纪前期陈衡哲、袁昌英、苏雪林、冯沅君、林徽因、沈祖棻、杨绛等现代学者型女作家群体为整体研究对象,重点观照陈衡哲、袁昌英、苏雪林和林徽因等女作家,通过对她们精神世界和创作世界的深入分析,力求揭示作家与学者双重身份带给她们的独特之处,为沟通文学与学术,进而促进文学发展和学术进步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参考样本,同时也为现代知识女性解决家庭与事业相冲突的角色困境提供值得参照的人生典范。
     陈衡哲等现代学者型女作家,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女性在文学和学术领域中的非凡创造力。一方面,凭借着女性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助推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世界在“五四”时期真正形成,女作家们开始以自由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之中;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传统也在20世纪初期新旧思潮的激荡碰撞中肇始并发展,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女性首次进入到这一历来由男性所垄断的学术研究领域,在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确立其主体性的同时,也在逻各斯(理性本质)世界中留下了女性拓荒者的足迹。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正是在这样两个层面上具有丰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女作家和女学者,作为古老中国的现代新身份,不仅以其“女性”的姿态昭示出女性解放运动的进展,更以其多领域的综合创造力体现出中国女性确立自我、实现自我的多种途径。她们不同于男作家和男学者,因为她们有着女性人格所带来的独特困惑和独特追求;她们也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女作家,因为她们以求真的学者本质和建设的学者使命,展示出更为豁达超越、稳健平和的文化观念和人生理想。同时,她们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学术素养、学术思维、学术追求等学者特质与其文学创作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之间形成一种融合与互动。因而,当以作家为出发点来观照她们的文学人生时,必然要将她们的学问人生作为一种关键的影响力量,来完成对她们整体人生的深入了解。集女性、作家、学者三种身份于一身,学者型女作家有着她们值得探讨的独特价值。
     本文分别从女性、学者和创作三个方面对学者型女作家展开研究。第一章阐述了学者型女作家研究的角度和背景,即中国文化中“文”“学”兼修的传统和现代知识分科的专业化趋势下“文”“学”互动的追求,进而对“女学者”这一现代新身份进行评述。学者型女作家研究是一种会通文章与学问,在“文”“学”互动视角下进行的女作家研究。“文”“学”兼修,这是中国文化的悠久传统,晚清民国时期,随着现代知识的细化分科和专业化,文章与学问之间存在着诸多在知识资源和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但是,“文”“学”兼修的传统还是得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文”“学”大家。此时,“文章”“学问”兼修体现的是现代知识者对专业化趋向的一种补充和制衡。其次,“兴女学”使女性获得了接受社会化教育的权利,在“女学生”这一现代新群体中,有志于学者努力于留学海外,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和专业学术训练——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致力于专门之学。中国女性由此开始涉足学术研究领域,“女学者”成为传统中国的现代新身份。另一方面,女性从事学术研究,是向一直以来被男性所占据的理性领域的进发与挑战。如果说文学创作是女性创造力的体现,那么理论创作是对女性缺乏创造力的更深入的反驳。陈衡哲等女学者在学术领域中展开创作,显现着女性的卓越创造力,初步实践着对父权制文化的反思和质疑;由此,她们开辟了确立女性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向为男性牢固把持的逻各斯世界——学术研究领域进发,向被视为男性专属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学术创造能力进发。
     第二章重点评述了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抗争,她们与同时代的大多数女性一样为争取种种“天赋人权”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作为较早觉醒的知识女性,她们的奋争更体现出一种对于文化控制的反抗和对于知识真理的执着,同时她们所受到的压制也更多是精神上的创伤体验。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与男作家、男学者相比,面对着女性所特有的家庭与事业难以兼顾的角色困境。她们对学术事业的追求与其为妻为母的家庭责任产生了冲突,乃至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角色困境,而这却是男性很少遭遇到也很难体会到的角色困境。对此,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在新旧思潮碰撞中采取均衡协调的态度,构建起一个新贤妻良母的女性人生形象:既反对旧式家庭女性的依附与无知,要求拥有现代文明知识与独立自主能力,又反对新女性中以操持家务为无价值无前途的偏激认识,建设和谐健全的家庭生活,承担为母为妻的家庭责任。坚忍的品格和奉献的精神帮助她们从这一角色困境中成功突围,既获得圆满的家庭生活又取得学术事业上的成就,这对现代职业女性的人生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同时也为女性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范本。
     第三章对学者型女作家以文化方式践行学者使命的“学者”特质展开了论述。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秉持着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过渡时代中理想与现实的断裂,以建设和贡献的人生信念,默默进行着艰苦持久的“造桥”工作,为文化和学术领域的进步铺设基石,增砖添瓦,实践并完成着自身的社会使命和人生追求。首先,在理想与现实断裂的过渡时代中,她们克服了“无桥可渡”所带来的种种失望与痛苦,以批判精神为建设工作扫清障碍,更承受了敢说敢做所带来的毁谤。进而,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将这个神圣庄严的学者使命落脚为具有积极意义的建设工作,既以积极的姿态通过文化的方式勇敢担当起自身的建设使命,又在建设的工作中遵循着均衡合理的建设准则。其次,学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承诺与实践其社会责任的方式也有其特殊性,学者应当以学问的方式,道德的方式来服务社会和造福社会。因而,从培养人格和完善道德的角度来践行其学者使命,是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介入现实担当责任的重要方式,她们将坚贞独立的人格作为一切社会改良和社会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另外,她们还在自身的研究领域中以一种真正富有使命感的科学研究,这样一种学问的方式来完成着她们作为学者的人生追求。她们以一种世界眼光,自觉肩负起中国文化守卫者和代言者的责任,致力于专业学术领域的整理积累和建设创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作出了中国现代女学者的努力与贡献。
     第四章主要对学者型女作家的创作特质展开论述。首先,学者型女作家,较其他专业作家而言,体现出一种“随遇而作”的创作姿态。她们更多地立足于学者的身份,从事专门之学的研究,因而更多地将文学创作视为治学之外的“余事”,情有所感,心有所得,不可不抒,发之为文。这样的主次之别,决定着她们的创作方式多是在心有所感时随事即兴,在生活之中随遇而作。其次,陈衡哲的小说《洛绮思的问题》和袁昌英的小说《玫君》表现了一个共同的创作主题:为学问而独身。这是她们作为女性学者的独特关注,叙述了有志于学的青年女性所面临的学业与婚姻相冲突的两难处境。相较于其他作家的形象化叙述,在陈衡哲和袁昌英的创作中,这个主题是作为一个需要得到论述得到解决的“问题”而存在的,因而她们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人物之间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性对话,作者自身针对这一问题的见解阐述,以及对解决方法的分析探讨等等。在此,学者型作家的独特创作思维得以显现,她们的关注重心在于描述问题,展开分析,寻求解决,是学术研究中的思维过程在小说创作中的复现。最后,从学者身份的角度切入作家研究,所关注的是学者创作特质与作家创作特质的不同,包括学者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学术思维与文学思维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互补与互动等问题。具体而言,学者型女作家“文”“学”互动的方式,一种表现为以学入文,以文释理,通过作品来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以阐述论辩的方式结构作品,以独出机杼、发人深省的思想价值见长;另一种则是以文入学,将深湛的艺术修养倾注到学术论著中,既体现为语言表达上的流丽多彩,又有艺术情怀对学术建构的滋养丰润。同时,“文”“学”之间的互动,也会表现为互相的束缚和遮蔽。这是就整体而言,具体到每位作家,既有“文”“学”的相互渗透,又有各自的偏重之处。
     第五章主要对学者型女作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论述。首先,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是现代知识女性值得尊敬与借鉴的人生典范,她们以一种更健全合理的生活轨迹,完成着更平实切近的人生梦想——家庭生活的和谐圆满,个性才能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价值的成功实现;她们的独特价值在于兼容并蓄,在于均衡平和,她们的难能可贵在于当女子教育和女性解放的起始阶段,身为为数不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学者、女教授,她们在顽固的性别偏见和艰难的社会处境中,尽力圆满地解决了家庭责任与事业追求的冲突。另一方面,她们的平衡兼顾和牺牲奉献,也阻碍了她们对女性独自承担家务的传统习俗和社会心理中的性别歧视进行更本质更深入的反思和批判。其次,学者型女作家研究在学科“会通”的层面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知识系统分化和学科分类细化的背景下,学科会通与互动对20世纪以来文学与学术分途发展的中国知识界具有补偏纠弊的价值。具体到陈衡哲等学者型女作家,她们都在其学术论著中融入进了超越于知识传播和理论表述之上的民族国家情感,不仅以文学家的笔触为学术论著的叙述风格开辟新路,更在根植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精神指向中袒露着她们赤忱真挚的心灵世界,实现着文学与学术之间的沟通交融。另外,学者型女作家研究,意在提示一种“文”“学”会通互动的为文与治学的理想境界,这一理想境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知识界的一种主动追求,并由此衍生出两个方向上的倡导与努力:学者作家化与作家学者化。前者主要是指学者通过对形象思维的加强,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上以更生动轻盈的形式来表现其学术观点,将会使其观点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建立于真诚与热情之上的学术研究,以敏锐的感受力和充沛的灵感为基础的学术研究,也会更好地达到理性升华的层面,从而有助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满。后者主要是指作家需要培养学者所特有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借鉴其严谨客观的观察视角和治学态度,涵养深厚扎实的学问功底,以此作为展开文学创作的精神基础和知识背景。由此,学者型女作家研究指出了会通“文章”与“学问”的重要性:即对作家和学者而言,不同精神特质和不同知识资源的优势互补,将会同时为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提升与深化的发展空间。
     现代学者型女作家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创新:第一,是在“文”“学”会通的切入角度上,对同时具有学者身份的作家而言,对其学术创作的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对作家的创作世界进行综合性的把握和整体性的分析。在这个方面,学者型女作家研究做出了一定的开拓。第二,是对文学与学术之间互动关系的阐述,学者型女作家研究指出了以文入学和以学入文两种互动方式,并对各自的优长与缺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第三,是学者型女作家研究通过对“文”“学”互动的创造性分析,指出了在专业化趋势下会通“文章”与“学问”的重要性,从而对文学发展和学术进步有着一定的推动意义。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研究的整体性有待提高,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为陈衡哲等四位学者型女作家,对其他学者型女作家的论述不够充分,对学者型作家的整体研究也不够深入。原因主要是对其他学者型作家的把握还不到位,对学者型作家这一作家类型的研究还不够完整。改进方法是扩充研究范围,提高研究的概括性和整体性,并通过对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之间不同创作规律的分析,来深化学者型女作家研究的内涵意蕴。
The study of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akes Chen Hengzhe, Yuan Changying, Su Xuelin and Lin Hui'in as subjects, probes into the world of their spirit and creation, and attempts to reveal their uniqueness as both writers and scholars, so as to provide a bridge between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research, a constructive samp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m, and a model of modern female intellectuals'lives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and career.
     Scholarly writers are different from mere writers. With the usual double identities of scholars and writers, they have their own independent research and whole theoretic system aside from the literary creation. There were several striking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Chen Hengzhe, Yuan Changying, Su Xuelin and Lin Hui'in, who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both literary and academic field. More importantly, the extraordinary power of creation of Chinese modern women can be found in them,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ale writers and scholars with their bemusement and pursuit unique to females; and different from mere female writers with their scholarly nature and constructive duty, showing broader, more stable and open cultural views and worldly ideals. Combining the identities of females, writers and scholars,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have their own uniqueness worth investigating.
     With this in mind, the thesis probes into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in respect of females, scholars and crea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background of studying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is expounded, that is, the tradition of combining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interactive pursuit of both of them. Then there is a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new modern identity "female scholars". The study of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takes the interactive point of view of both literature and academic research. Scholarly writers such as Chen Hengzhe, Yuan Changying, Su Xuelin and Lin Hui'in had all received higher moder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academic training. However, they retained the long-standing tradition of the combined study, and displayed the beauty of this combination in their wri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for women provided females with the rights to receive social education, and enabled them to learn about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 or even study overseas. This marked the entry of Chinese females in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appearance of "female scholars" in Chinese history. Chen Hengzhe, Yuan Changying, Su Xuelin and Lin Hui'in not only based their lives and pursuits on academic research, but took literary creation as the means of self-expression and self-realization. Literary creation is a demonstration of women's creative power, while theoretical creation is a further rejection of women's lack of creative power. With their creation in both literary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ese female scholars broke into the allegedly exclusively male field, and set their firm footprints on the road to self discovery, expression and realiz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on the hardships and struggles of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during the course of growth. Like most contemporary women, they strived for various human rights at vast expense. On the other hand, as female intellectuals, their struggles focused on the resistance against cultural control and the insistence on truth. Meanwhile, the oppression they suffered brought them more spiritual pains. In the next place,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were faced with the unique female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and care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females were supposed to fulfill the role of a good wife and loving mother before shoulder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refore, their pursuit of academic career was in inevitable conflict with the family roles. The female scholarly writers took a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attitude, constructing a new female image of independent wife and learned mother, so as to build a harmonious family.
     The third chapter centers around female scholastic writers'cultural fulfillment of their missions. With the scholastic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they strived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ideal,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academy. First, they overcame the disappointment and sadness about the reality, and devoted themselves actively in the constructive work, meantime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and reasonableness. Not only did they put emphasis on personal perfection and moral improvement, but based the observation and service of society on them. With their experience of overseas study and combined knowledge about both China and the West, they became the defender and spokeswomen of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learner and advocate of Western culture, making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ir efforts.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works. Firstly, their writing was rather spontaneous, aroused by certain events in life. Secondly, there was the reflection of academic thinking in their literary writing:the process of describing, analyzing the problem and finding the solution. Finally, the interaction and interpenetr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ir work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e study of female scholastic writers. For modern female intellectuals, they are respectable models to learn from, with their harmonious family life,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and talents, and successful fulfillment of their social value. The study of them also illustrates an ideal state of the combin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literature and academy, the mutual complement of whose advantages will provide developmental space for both literary writ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引文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980.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张国刚,乔治忠.中国学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2.
    唐金海,周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周晓明,王又平.现代中国文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苏光文,胡国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91.
    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徐瑞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包忠文.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荷兰]福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5.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李欧梵.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A].[美]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孔范今.中国现代新人文文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王晓明.潜流与旋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朱德发.五四文学初探[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张强.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M].上海:三联书店,2007.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陈平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M].北京:三联书店,2006.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汪晖.汪晖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郑春.精神与局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胡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陈惠芬,马元曦.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佩吉·麦克拉肯,艾晓名,柯倩婷.女权主义理论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李小江.让女人自己说话:独立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董芍素.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众学者谈当代职业妇女角色冲突与妇女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徐如麒.中国现代知名学者传世文典[M].团结出版社,1999.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M].北京:三联书店,1998.
    谢泳.储安平与《观察》[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王富仁.王富仁自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解洪祥.中国现代文学精神[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韩毓海.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震荡[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孙郁.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M].桂林:广西师范出版社,2006.
    孟长勇.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陈国恩.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贺立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知识分子人格精神[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杨春时.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梁志学.费希特著作选集[M].商务印书馆,1994.
    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尹康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张衍芸.春花秋月——中国五四女作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阎纯德.中国现代女作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阎纯德.二十世纪女作家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王绯.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陈学勇.才女的世界[M].昆仑出版社,2001.
    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M].学林出版社,2002.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序[A].现代中国学术论衡[C].长沙:岳麓书社,1986.
    姚永朴.文学研究法[M].合肥:黄山书社,1989.
    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续集[M].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
    潘光旦.政学罪言[M].上海:观察社,1948年.
    陈子善,张铁荣.周作人集[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
    文中生,张凤云.近现代名人学者生活录[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杨洪勋.闻一多:从诗人到学者[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郭良夫.完美的人格:朱自清的治学和为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张允和.最后的闺秀[M].北京:三联书店,1999.
    魏邦良.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耀杰.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陈远.斯人不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戴晨京.学者的悲哀——从政文人的最后结局[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
    王鸣剑.无希望的爱恋是温柔的——中国现代作家婚恋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
    李俊.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7.
    王一心.民国才女姻缘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李文亮.才女文章[M].哈尔滨出版社,2005.
    朝汛,天华.中国历代才女传[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石白.中国才女的红尘旧梦[M].哈尔滨出版社,2004.
    王鸣剑.民国的才子佳人——现代作家的婚恋与创作[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
    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手稿)第26册[M].黄山书社,1994年影印本.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胡适.胡适的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年.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任鸿隽陈衡哲家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杨静远.飞回的孔雀——袁昌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杨静远.让庐日记1941-1945[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沈晖.绿天雪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方维保.苏雪林:荆棘花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石楠.另类才女苏雪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严蓉仙.冯沅君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张清平.林徽因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美].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M].曲莹璞,关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岳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师林徽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陈学勇.林徽因寻真:林徽因生平创作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A].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梁从诫.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A].林徽因文集·文学卷[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梁从诫.薪火四代[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
    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
    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
    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陈衡哲.中国文化论集: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M].王宪明,高继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陈衡哲.欧洲文艺复兴小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陈衡哲.西风[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陈衡哲.新生活与妇女解放[M].南京:正中书局,1934.
    陈衡哲.说中年[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
    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袁昌英.袁昌英文选[M].台湾:洪范书店,1986.
    袁昌英.行年四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袁昌英.饮马长城窟[M].南京:正中书局,1947.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及其他独幕剧[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袁昌英.山居散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袁昌英.法国文学[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
    苏雪林.苏雪林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苏雪林.绿天[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
    苏雪林.棘心[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
    苏雪林.蝉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M].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86年.
    苏雪林.浮生十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
    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苏雪林.天问正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苏雪林.屈原与《九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苏雪林.楚骚新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苏雪林.屈原与《九歌》[M].台湾:广东出版社,1973年.
    苏雪林.唐诗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2.
    林徽因.林徽因文存(诗歌 小说 戏剧)[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
    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
    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
    沅君.春痕[M].上海:北新书局,1928.
    淦女士.卷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程千帆,沈祖棻.古典诗歌论丛[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沈祖棻.宋词赏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沈祖棻.涉江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沈祖棻.涉江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沈祖棻.沈祖棻诗词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沈祖棻.马嵬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杨绛.杨绛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杨绛.春泥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杨绛.关于小说[M].北京:三联书店,1986.
    郜元宝.“二马之喻”和“冰之喻”——略谈鲁迅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学的分途[J].天津社会科学,1997,(5).
    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和大众[J].文学评论,2003,(2).
    陈友康.论20世纪学者诗词[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刘士林.现代学者旧体诗词创作与其学术之关系[J].河北学刊,2006,(9).
    丛晓峰.试论新时期的学者小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喻大翔.知识分子·学者·学者散文[J].当代文坛,1999,(6).
    王晖.晚近学者散文批评的解读[J].文艺评论,2001,(2).
    叶公觉.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J].当代文坛,1995,(1).
    吴俊.斯人尚在 文统未绝——关于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1998,(2).
    喻大翔.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2).
    范培松.香港学者散文鸟瞰及评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董正宇.表象繁荣中潜隐的困境——论当下学者散文写作[J].求索,2004,(3).
    潘先军.论现代作家模式[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22卷第1期.
    吴世勇.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阎庆生.论胡适的艺术心理及其钝化趋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9,(12).
    王珂.马桥相逢谁真胜——作家理论家相争的思考[J].南方文坛,总69期.
    周成平.关于作家学者化的思考[J].学海,2002,(2).
    何黎萍.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J].文史哲,2002,(5).
    姚贤慧.妇女职业与儿童幸福[J].东方杂志,1937,(13).
    马方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知识女性独身原因的再探讨[J].长白学刊,2008,(3).
    赵晓铃.中国第一女教授陈衡哲四川行[J].红岩春秋,2001,(1).
    王东杰.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阿英.关于陈衡哲创作的考察[J].海风周报,1929,(12).
    沈卫威.《洛绮思的问题》的作者告白——关于陈衡哲致胡适的三封信[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欧阳军喜,李明.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以陈衡哲主
    编的《中国文化论集》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7卷第6期.
    何成刚,张安利.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历史教科书——陈衡哲著述《西洋史》教科书特色述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1).
    黄蕾.陈衡哲史学成就论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25卷第5期.李扬.作家、学者袁昌英[J].新文学史料,1981,(4).
    杨静远.让庐旧事——记女作家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J].新文学史料,1997,(3)(4).
    周睿.论现代学者型女作家袁昌英的文学创作[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7卷第2期.
    沈晖.跨文化研究的宏篇巨构——论苏雪林教授的《屈赋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
    王庆元.苏雪林与武汉大学及其屈赋研究述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邱瑰华.文坛名探发幽揭谜——谈苏雪林的古典文学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邓海.新文学研究的先行者——苏雪林[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1,(5).
    张京.百年徽因永恒记忆——林徽因1931年在协和小礼堂的演讲[J].出版参考,2004,(23).
    孙立春,王建浩.一个建筑学家营建的诗歌——浅析林徽因诗歌的建筑美[J].名作欣赏,2008,(3).
    缪倩.析林徽因诗歌中的建筑性灵[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第4卷第2期.
    彭丽.试从古建筑学和新文学来解读林徽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第22卷第8期.
    杨励轩.试论林徽因诗作的“建筑美”特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32卷第1期.
    ①陈友康.论20世纪学者诗词[J].云南社会科学,2003,(3).
    ①刘士林.现代学者旧体诗词创作与其学术之关系[J].河北学刊,2006,(9).
    ②丛晓峰.试论新时期的学者小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③何玉人.一个学者型剧作家的诗意情怀——林瑞武戏剧创作一席谈[J].中国戏剧,2007,(7).
    ④喻大翔.知识分子·学者·学者散文[J]当代文坛,1999,(6).
    ⑤周宁.学者作家文学的心理演进和复式解读[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9).
    ①刘士林.现代学者旧体诗词创作与其学术之关系[J].河北学刊,2006,(9).
    ②王晖.晚近学者散文批评的解读[J].文艺评论,2001,(2).
    ③周宁.学者作家文学的心理演进和复式解读[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9).
    ①周宁.学者作家文学的心理演进和复式解读[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9).
    ②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N].羊城晚报,1994年7月24日.
    ①叶公觉.九十年代散文面面观[J].当代文坛,1995,(1).
    ①吴俊.斯人尚在 文统未绝——关于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1998,(2).
    ②喻大翔.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综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2).
    ③范培松.香港学者散文鸟瞰及评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④董正宇.表象繁荣中潜隐的困境——论当下学者散文写作[J].求索,2004,(3).
    ①班业新.新时期以来林徽因研究综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7).
    ①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5页.
    ①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8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8-159页.
    ②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序[A].现代中国学术论衡[C].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第8页.
    ③姚永朴.文学研究法[M].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第68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16页.
    ②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462页.
    ③胡适.工程师的人生观[A].胡适演讲集(三)[C].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第98页.
    ①熊十力.纪念北大五十周年并为林宰平先生祝嘏[A].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一览[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第112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50-51页.
    ②李贽.李氏焚书卷二[M].上海国学保存会刊,1908年.第10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6页.
    ①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201-202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94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9页.
    ①陈衡哲.纪念一位老姑母——为东方杂志写“我的生活的一页”[A].陈衡哲早年自传[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5-206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①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5-126页.
    ①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1、121、126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页.
    ①苏雪林.棘心[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75页.
    ②苏雪林.棘心[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74页.
    ②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9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②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①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62-63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97页.
    ②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41-242页.
    ③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6-127页.
    ③苏雪林.棘心[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8页.
    ②[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胡敏.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①邓颖超.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N].光明日报,1997年3月5日.
    ②庐隐.庐隐自传[M].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第68页.
    ③女律师史良的回忆,见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99页.
    ④徐修梅对其在上海务本女中读书情况的回忆,见李小江.让女人自己说话:独立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48页.
    ⑤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63页.
    ⑥何黎萍.抗战以前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研究[J].文史哲,2002,(5).
    ①林恭绍.协和医学院对我一生的影响[A].杏坛忆旧[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②姚贤慧.妇女职业与儿童幸福[J].东方杂志,1937,(13).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72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84-185页.
    ①陈衡哲作为太平洋学会中国理事会的代表,将于1929年10月赴日本,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第三届常会
    ②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任鸿隽陈衡哲家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0页.
    ③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任鸿隽陈衡哲家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40页.
    ④胡适.胡适的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1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1-135页.
    ①杨静远.让庐旧事——记女作家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J].新文学史料,1997,(3)(4).
    ②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60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3-114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③[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第166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53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69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92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09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09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95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07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2-93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20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21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35页.
    ①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晚上致胡适,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82-83页.
    ②[美].艾德里安娜·里奇.当我们彻底觉醒的时候:回顾之作[A].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③苏雪林.绿天[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78-180页.
    ①[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9-40页.
    ①史景迁.前言[A].[美]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C].曲莹璞、关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1页.
    ②[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3-54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28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6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2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3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1-33页.
    ①陈衡哲.川行琐记——一封给朋友们的公信(二)[J].独立评论,1936年4月5日,第195号.
    ②陈衡哲.川行琐记——一封给朋友们的公信(二)[J].独立评论,1936年4月5日,第195号.
    ③陈衡哲.川行琐记——一封给朋友们的公信(二)[J].独立评论,1936年4月5日,第195号.
    ④胡先驌.蜀游杂感[J].独立评论,第70号.
    ①棉花匠.一定不能再往下去[N].新新新闻(本市增刊),1936年6月20日(1).
    ②任以都先生访问记录[A].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①念慈.读《四川的“二云”》后[N].新民报,1936年7月7日(3).
    ②吉爱黎.《川行琐记》中的陈衡哲[N].复兴日报,1936年7月8日(4).
    ③木鸡.论陈衡哲的“批判”态度[N].复兴日报,1936年7月9日(4).
    ①乡坝老.鄙视老百姓[N].新新新闻,1936年6月29日(16).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46-448页.
    ①[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页.
    ②[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21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6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85页.
    ④胡适.胡适的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9页.
    ⑤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0年.第296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10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26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9-42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92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95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32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45-247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42页.
    ②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484页.
    ③胡适.爱国运动与求学[J].现代评论,1925年,第2卷39期.
    ④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34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36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25-326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44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③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②[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0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18页.
    ②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17页.
    ③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18页.
    ④苏雪林.我的生活[A].沈晖.绿天雪林[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①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M].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54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诗歌 小说 戏剧)[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73-74页.
    ②[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4-45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1.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3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4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第131-134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69页.
    ④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72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34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6-47页.
    ②丁初我.女界之怪现象[J].女子世界10期,1904年.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9-90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36页.
    ③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136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03-104页.
    ②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6-7页.
    ①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A].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②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3页.
    ①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570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③[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2-173页.
    ②[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90、195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①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A].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②[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2-214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52页.
    ③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A].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②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95页.
    ①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4-175页.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①太平洋国际学会成立于1925年,是一个由关心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问题的知识界和商界人士组成的非政府的民间学术组织。总部最初设在檀香山,后来迁到纽约。最多的时候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菲律宾、苏联(时间很短)、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荷兰、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设有14个分会。1947年以后,太平洋学会不断受到有关“亲共”的指控,1952年又被美国参议院指控为应对“丢失中国”负责。学会也因此失去了合作者和财政援助,于1960年宣布解散,前后共存在了35年时间。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会员有胡适、丁文江、陶孟和、任鸿隽、陈衡哲等。
    ② Sophia H Chen Zen. Concluding Remarks[A].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C].Edited by Sophia H. Chen Zen, Publish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Shanghai,1931.p.360.
    ① Sophia H Chen Zen. Concluding Remarks[A].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C].Edited by Sophia H. Chen Zen, Publish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Shanghai, 1931.p.360-361.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97页.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59页.
    ③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59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0-11页.
    ①袁昌英.法国文学[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1页.
    ①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15页.
    ①苏雪林.屈原与《九歌》[M].台湾:广东出版社,1973年.第116页.
    ②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页.
    ③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①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③苏雪林.屈赋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03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①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J].文物参考资料,1953年,第5、6期.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③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3-34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③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第15-16页.
    ①袁昌英.山居散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7-8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03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61页.
    ②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A].陈钟英,陈宇.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林徽因[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5页.
    ③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
    ④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04页.
    ①苏雪林.归途[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142-143页.
    ②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08页.
    ③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77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第108-109页.
    ②方维保.苏雪林:荆棘花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①杨绛.杨绛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女子独立怎么样[J].北京大学学生周刊,1920年2月1日,第5号.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9-71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7-69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2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5-166页.
    ③石评梅.石评梅选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7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1页.
    ③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4页.
    ④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9页.
    ⑤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0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0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0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2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3-164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3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3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0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67页.
    ②冰心.西风[J].文学季刊,1936年7月1日,第1卷第2期.
    ①庐隐.胜利之后[J].小说月报,1925年6月10日,第16卷第6号.
    ①庐隐.胜利之后[J].小说月报,1925年6月10日,第16卷第6号.
    ①凌叔华.凌叔华(中国现代文学百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12页.
    ②凌叔华.凌叔华(中国现代文学百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第120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5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9-160页.
    ③周作人.是一种办法[A].陈子善,张铁荣.周作人集(上册)[C].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第672页.
    ④李宗武.独身问题之研究[A].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续集:第五册[C].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第55页.
    ①瑟庐.文明与独身[A].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续集:第五册[C].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第76页.
    ①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第14-15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202页.
    ①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手稿)第26册[M].黄山书社,1994年影印本.第105页.
    ②陈衡哲.小雨点[M].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第140页.
    ③阿英.关于陈衡哲创作的考察[J].海风周报,1929,(12).
    ①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9-120页.
    ②袁昌英.袁昌英作品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4-125页.
    ①苏雪林.蝉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苏雪林.蝉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诗歌小说戏剧)[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②梁从诫.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A].林徽因文集·文学卷[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07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395-396页.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208页.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397页.
    ③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397-398页.
    ①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78-79页.
    ②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①袁昌英.法国文学[M].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5-6页.
    ①张京.百年徽因永恒记忆——林徽因1931年在协和小礼堂的演讲[M].出版参考,2004,(23).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林徽因.林徽因文存(建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91-92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①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24页.
    ②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1页.
    ①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4-75页.
    ①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任鸿隽陈衡哲家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9页.
    ②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1页.
    ①马方方.传统与现代之间:近代知识女性独身原因的再探讨[J].长白学刊,2008,(3).
    ②一九二七年《西洋史》第六版序言,陈衡哲.西洋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③陈衡哲.陈衡哲早年自传[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①杨静远.让庐旧事——记女作家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J].新文学史料,1997,(3)(4).
    ②[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7-28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8-39页.
    ②一九四一年金岳霖致费正清费慰梅信,[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61页.
    ③[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①[美].费慰梅.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M].成寒.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②岳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第342-343页.
    ①杨静远.让庐旧事——记女作家袁昌英、苏雪林、凌叔华[J].新文学史料,1997,(3)(4).
    ②苏雪林.苏雪林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
    ③张伟.剑桥大学毕业的这位小姐[J].视野,2009,(1).
    ①林徽因.林徽因文存(散文 书信 评论 翻译)[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
    ①陈衡哲.衡哲散文集[M].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第424-426页.
    ①朱亦松.一个研究社会学的立场[J].再生,1934年4月1日,第2卷第6、7合期.
    ②张君劢.学海波涛之一——学然后知不足[J].再生,1947年5月24日,第165期.
    ①潘光旦.政学罪言[M].上海:观察社,1948年.第76-77页.
    ②鲁迅.科学史教篇[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①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61-162页.
    ②阎庆生.论胡适的艺术心理及其钝化趋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
    ①王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J].读书,1982,(11).
    ①吴世勇.沈从文的从教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学者化道路[J].广西社会科学,2005,(10).
    ②王珂.马桥相逢谁真胜——作家理论家相争的思考[J].南方文坛,总69期.
    ③周成平.关于作家学者化的思考[J].学海,2002,(2).
    ①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3页.
    ①袁昌英.袁昌英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