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性司法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恢复性司法作为近几十年来在西方新兴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各国的刑事司法走向。它主张通过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协商来解决犯罪问题,修复被害人因为犯罪所受到的伤害,鼓励加害人承担责任并以积极的姿态重返社区,并鼓励社区力量参与处理犯罪。如何将恢复性司法制度与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统一协调成为目前中国学者关切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恢复性司法制度为对象,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全文一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恢复性司法制度进行了概述。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列举出各国学者对恢复性司法概念的理解,以及联合国对于恢复性司法的定义,然后具体归纳出恢复性司法所具有的四个特征;第二节则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恢复性司法制度与传统的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充分彰显恢复性司法制度所具有的优点。
     第二章介绍了恢复性司法制度在当代的发展,从理论基础和立法实践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论述恢复性司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文章从刑事被害人学理论、程序分流理论、刑法谦抑思想以及非犯罪化与非刑罚化的运动、重新融合性羞辱理论四个方面探讨了恢复性司法缘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着重介绍了现代西方各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运作模式,主要介绍了被害人与加害人调解模式、家庭团体会议模式以及量刑小组模式,以对各国立法实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第三章采取对比的方法,对恢复性司法制度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探讨其所具有的价值和缺陷。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以公正和效率为视角,分别从维护社会正义和节约司法资源角度论述了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巨大价值,以体现我国引入恢复性司法制度之必要性;第二节则从反面论述了恢复性司法制度所面临的挑战,揭示其有待完善的地方。第四章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对如何将此外来思想移植于中国土壤进行了探讨。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论述了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的可行性,文章分别从儒家关于“和”的观念、人民调解制度的广泛应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具有恢复性司法价值取向的规定以及我国宽严相济、轻轻重重的刑事政策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四个方面论述了恢复性司法在我国所具有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法制基础和政策基础,以此得出结论:我国可以引入恢复性司法制度;第二节则详细论述了我国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具体设计,文章从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适用阶段、适用前提、提出与受理、过程、以及恢复性司法协议的备案、司法审查和确认制度等七个方面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制度设计、程序运作,勾勒出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轮廓。
引文
1 Marshall, T.(1996), The Evolu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Britain,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Vol.4:P21-23.
    2 Braithwaite, J.(1999), Restorative Justice: 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 Crime and Justice, Vol.4:P21-43.
    3 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载于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 年卷,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12 页。
    4 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载于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 年卷,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12 页。
    5 Tony F. Marshall (1998), Restorative justice: An overview, 转引自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于《江苏公安专科学报》,第 16 卷第 3 期,第 70 页。
    6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 页。
     7 郭建安,郑霞泽主编:《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版,4-5 页。
    8 霍华德·泽赫(Howard Zehr)著,章祺等译:《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32 页。
    9 霍华德·泽赫著,章祺等译:《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李志刚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2 页。
    10 Handbook on probation service: Guidelines for probation practitioners and managers P38. 转引自郭建安﹑郑霞泽著:《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11 页。
    
    11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8 页。
    12 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公报,第 16 卷第 3 期,第 71 页。
    
    13 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1 页。
    14 杨正万著:《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版,第 61 页。
    
    15 许永强著:《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31 页。
    16 [德]汉斯·约阿希德·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19 页。
    17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56 页。
    
    18 张小玲《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载于《政法论坛》2003 年第 2 期,第 98 页。
    19《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 页。
    20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8 页。
    21 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第 3 版,第 7 页。
     22 同上。
    
    23 王俊:《恢复性司法及其本土化改造》,载于人民检察,2006 年第二期,第 42-43 页。
    24 郭建安、郑霞泽著:《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20 页。
    25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18 页。
    26 丹尼尔·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8 页。
    27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18 页。
    28 丹尼尔·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8 页。
    29 侯其峰:《论恢复性司法》,南京理工大学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第 13 页。
    30 侯其峰:《论恢复性司法》,南京理工大学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第 14 页。
    31 赵玉刚:《恢复性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第 16 页。
     32 赵玉刚:《恢复性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第 17 页。
    33 Marwell, G and Moris,A (1993), Family, Victim and Culture : Youth Justice in New Zealand, Social Policy Agenc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ington, ,New Zealand, Institution of Criminology, P134.
    
    34 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评论》,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5-2 第 16 卷第 3 期,第 78 页。
    35 赵玉刚:《恢复性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 年 4 月,第 19 页。
    
    36 郭建安、郑霞泽著:《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16 页。
    37 赵玉刚:《恢复性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 年 4 月,第 20 页。
    38 闾刚:《恢复性司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功能》,转引自狄小华、李志刚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3 页。
    39 同上。
    40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版,第 261 页。
     41 闾刚:《恢复性司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功能》,载于自狄小华、李志刚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56-157 页。
    42 Tannenbaum, F (1988), Crime and the Community ,New York, Cinn and Company.
    
    43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和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于中国法学 2003 年第 6 期,第 115 页。
    44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和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于中国法学 2003 年第 6 期,第 115 页。
    45 甄贞、黄京平、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年第 5 期,第 110 页。
    46 陈光忠、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于中国法学,2006 年第 5 期,第 9 页。
    47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58 页。
    48 Susan M. Olson & Albert W. Dzur. Revisiting Informal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Democratic Professionalism , Law and Society Review(2004), P139.
     49 [英]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角度分析》,张守东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42页。
    
    50 诸葛旸、陈丽玲:《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载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 年第 6 期,第 61 页。
    51 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6 页。
    52 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载于法学杂志 2006 年第 5 期,第 15 页。
     53 魏良培:《刑事司法视角下的“正义恢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第25 页。
    54 参见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于《政治与法律》2003 年第 4 期,第 119 页。
     55 刘青、钱兴红:《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恢复性司法的角度》,载于法制与社会,2006 年第 4 期,第94 页。
    56 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于《政治与法律》2003 年第 4 期,第 118 页。
     57 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法学杂志 2006 年第 5 期,第 13 页。
    58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29 页。
    59 刘东根:《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6 年第 5 期,第 241 页。
    
    60 甄贞、黄京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年第 5 期,第 114 页。
    61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载于《法学研究》,2000 年第 5 期。
    
    62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62 页。
    63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第 4 期,第 62 页。
    64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构造及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于《中国法学》2003 年第 6 期。114 页。
    65 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载于《法学杂志》,2005 年第 5 期,第 15 页。
    
    66 郭建安、郑霞泽著:《社区矫正通论》,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66 页。
    67 同上。
    
    68 马明亮:《恢复性司法的程序化》,国家检察官学院报 2005 年第 6 期,第 13 页。
    69 马明亮:《恢复性司法的程序化》,国家检察官学院报 2005 年第 6 期,第 13 页。
     70 李邦友、姚兵:《轻罪和解模式研究》,载于《法学杂志》,2005 年第 4 期,第 6 页。
    1. 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 2005 年卷。
    2. 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3. 郭建安,郑霞泽主编:《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版。
    4. 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 年版。
    5. 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6. 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7. 杨正万著:《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版。
    8. 陈兴良著:《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修订第 3 版。
    9. 许永强著:《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年版。
    10. 联合国:“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载于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 年卷,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
    11. [德]汉斯·约阿希德·施奈德:《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2.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13. [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年修订版。
    14. [英]斯普林克尔:《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角度分析》,张守东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5. [美]霍华德·泽赫(Howard Zehr)著,章祺等译:《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年版。
    16. Marwell, G and Moris,A (1993), Family, Victim and Culture : Youth Justice in New Zealand, Social Policy Agency,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ington, ,New Zealand, Institution of Criminology.
    17. Handbook on probation service: Guidelines for probation practitioners and managers(1998).
    18. Tony F. Marshall (1998), Restorative justice: An overview
    1. 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公报,第 16 卷第 3 期。
    2. 唐芳:《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载于《法律科学》,2006 年第 4 期。
    3. 张小玲:《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载于《政法论坛》2003 年第 2 期。
    4. 王俊:《恢复性司法及其本土化改造》,载于人民检察,2006 年第 2 期。
    5. 闾刚:《恢复性司法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功能》,转引自狄小华、李志刚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
    6. 向朝阳、马静华:《刑事和解的价值和中国模式的构建》,载于中国法学,2003年第 6 期。
    7. 甄贞、黄京平、刘凤岭:《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刑事和解》,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 年第 5 期。
    8. 陈光忠、葛琳:《刑事和解初探》,载于中国法学,2006 年第 5 期。
    9. 诸葛旸、陈丽玲:《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探讨》,载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 6 期。
    10. 甄贞、陈静:《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思考》,法学杂志 2006 年第 5 期。
    11.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载于《法学研究》,2000 年第 5 期。
    12. 马静华:《刑事和解制度论纲》,载于《政治与法律》2003 年第 4 期。
    13. 刘青、钱兴红:《自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恢复性司法的角度》,载于法制与社会,2006 年第 4 期。
    14. 刘东根:《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6 年第 5 期。
    15. 马明亮:《恢复性司法的程序化》,国家检察官学院报 2005 年第 6 期。
    16. 魏良培:《刑事司法视角下的“正义恢复”——刑事和解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
    17. 侯其峰:《论恢复性司法》,南京理工大学大学 2006 年硕士论文。
    18. 赵玉刚:《恢复性司法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年硕士论文。
    19. 丹尼尔·凡奈思:《全球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转引自狄小华《刑事司法前 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 2005 年版。
    20. Tannenbaum, F (1988), Crime and the Community ,New York, Cinn and Company.
    21. Marshall, T.(1996), The Evolution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Britain,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 Vol.4.
    22. Braithwaite, J.(1999), Restorative Justice: 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Accounts, Crime and Justice,Vol.4.
    23. Susan M. Olson & Albert W. Dzur. Revisiting Informal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and Democratic Professionalism , Law and Society Review(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