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已融人整个地区经济之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旅游产业研究确定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明确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效应,对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限制,完善区域经济体的内部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进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问题与微观基础、产业关联与产业贡献等重要的问题,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明显创新。
     论文应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方法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问题及其微观基础,分析了旅游市场的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旅游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决定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以及旅游供给结构等,得出了重要的结论,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对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最终需求型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这一方法不仅考虑了最终需求型产业部门本部门的产出增加值,而且考虑了该产业部门通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技术联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出增加值的带动部分,能更全面反映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论文首次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旅游产业关联分析,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模式,进行旅游业的关联分析。探讨了产业指标体系,确立了反应各个产业的关键指标,建立了旅游产业关联分析模型,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论文在对海南旅游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南旅游产业需求与供给研究;研究了海南旅游产业的环境承载与产业支撑;探讨了海南旅游产业链发展,提出了海南旅游产业关联及协调发展的对策。论文对海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我国其他地区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参考价值。
Entered for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tourism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ourismindustry has already melted the whole region econom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determines the status of tourism in the regionaleconomy and makes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between tourism and other industries sure, which it isimportant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mprove the internal structure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carry out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macro and micro issues, and other importantcontributions to the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industry and the paper has conducted the real diagnosisresearch also. This article has the obvious innovations in the below aspects.
     The paper which is applied economics analysis tool and method has analyzed the Chinesetravel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macroscopic question and its the microscopic foundation, and hasanalyzed the traveling market balanced quantity and the balanced price, the core driving force of thetraveling economy, the decision primary factor of traveling demand as well as the traveling suppliesstructure and so on. The paper has drawn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theorysupport for the Chinese travel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paper has made the improvement to contribu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partment andcomputational method of rate of contribution, and proposed the new final demand industrydepartment to the economical growth contribution and the technical progress factor computationalmethod. This approach not only considered the ultimate demand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s outputvalue added sectors,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but also the industrial sector to the national economyand technological ties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other industries production driven out someof the added value, we can more fully reflect the role of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economic growth.
     The paper will b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datamining technology, the use of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 model Correlation Analysis for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paper has discussed industry standards and established a reaction variousindustries, the key indicators, and valuable conclusions has been made.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Hainan's tourism industry, the paper has analyzed of the supplyand demand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Hainan, and studied the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support,argued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s tourism industry chain, proposed the Hainan traveling industryconnection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he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Hainan's tourism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But in other parts of the healthy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larger learn.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of our research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play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of great reference value.
引文
[1]吴国新.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2]钟勉、刘家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月第10期
    [3]罗明义.旅游业税收贡献的分类测算方法.旅游学刊.2001年第2期
    [4]翁瑾,杨开忠著.旅游空间结构的理论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5
    [5]王莹.政府作用与旅游区投资效益.旅游学刊.第19卷2004年第3期
    [6]陈绍友.旅游经济系统发展与发展系统.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7]王云才.旅游经济系统运行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探讨.旅游学刊.2002年第2期
    [8]宁士敏.影响中国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旅游学刊.2000年第3期.
    [9]陈文晖.我国国内旅游需求的空间特征与空间优化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5期。
    [10] (美)亚伯拉罕·匹赞姆,(以)优尔·曼斯菲尔德.舒伯阳,冯玮主译.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申葆嘉.关于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旅游学刊.第18卷.2003年第6期.
    [12]陈水波.我国旅游市场的特点及创新阻力的消除.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3]查军.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及对策.兰州学刊.2003年第2期
    [14]杨开忠.关于旅游科学研究的一点认识.旅游学刊.第19卷.2004年第1期.
    [15]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M辑第4号第3订正本
    [16](美)瓦格尔著.宋瑞,林红译.旅游经济学.金融分析指南.中信出版社.2003
    [17]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旅游法规规章汇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18]陶卓民,胡静主编.旅游市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9] [法]罗贝尔·朗加尔,董明慧,谭秀兰.旅游经济.商务印书馆.1998
    [20]潘宝明主编.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1]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2] (英)克里·戈弗雷,杰基·克拉克著.刘家明,刘爱利译.旅游目的地开发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3] Nezar AlSayyad.Consuming tradition, manufacturing heritage : global norms andurban forms in the age of tourism.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24] Martin Mowforth and Ian Munt.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 : development andtourism in the Third World.2nd ed.Routledge, 2003
    [25] (英)亚德里恩·布尔著.龙江智译..旅游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6] A.V.西顿, M.M.班尼特.张俐俐,马晓秋译.旅游产品营销概念、问题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7]罗明义著.旅游经济研究与探索.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28]钟契夫主编.投入产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29]徐嘀.中国旅游市场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30]世界旅游组织著.籍琰译.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1]胡国强、于向英编著.投入产出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2003
    [32] (美)密尔涅克(W.H. Miernyk)著秋同译.投入-产出分析基础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3]何其祥编著.投入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
    [34]李强主编.投入产出宏观经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35] (美)里昂惕夫(W. leontief)著崔书香译.投入产出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0
    [36]胡发胜.直接消耗系数最优调整的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7]冯英浚、康梅.描述不同行业投入产出差别的一种技术系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38]李银国.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在控制变量约束下的反馈控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1期
    [39]夏明,彭春燕.20世纪末期中国产业关联变动和结构升级.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40]刘小瑜著.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1]刘晓越、权积勋.建立中国投入产出宏观经济模型方法探讨.统计研究.1994年第2期
    [42]肖常纪.关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状态方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1994年第2期
    [43]韩志刚著.矩阵与投入产出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44]赵明清、张秀娟著.投入产出系统Petri网模型.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第1期
    [45]朱国兴.旅游消费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46]张璞,李秀筠著.地区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7]赵立民.生态旅游与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48]谢友才.基于典则相关分析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统计与决策. 2005年第3期
    [49]冯英浚、康梅.描述不同行业投入产出差别的一种技术系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50]周逸江编著.投入产出法简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1]马向前,任若恩.中国投入产出序列表外推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52]赵进文、温宇静.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投入产出分析.财经问题研究. 2004年第4期
    [53]刘颖范、陈晓红.关于连续型条件投入产出方程的一些结果——不动点与满射性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4年第3期
    [54]王玉潜.投入产出模型求解条件的经济内涵分析.统计研究. 2003年第2期
    [55]刘强、冈本信广.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及其问题.统计研究. 2002年第9期
    [56]刘起运著.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 2002年第2期
    [57]王嘉谟著.实用非线性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兼评列氏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失真性.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58] (美)Alex Berson, Stephen Smith, Kurt Thearling著.贺奇等译.构建面向CRM的数据挖掘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9]刘同明等编著,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Data mining techniques and itsapplications[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60] (美) George M. Marakas敖富江译.数据仓库、挖掘和可视化核心概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1]陈文伟,黄金才编著.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2]周根贵主编.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63]康晓东主编.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4]苏新宁著.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65]李雄飞、李军编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6]林杰斌,、刘明德,陈湘编著.数据挖掘与OLAP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7]邵佩英.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68]陈京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69]李德仁.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70]郭秋萍.企业数据挖掘理论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71]贺昌政.自组织数据挖掘与经济预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72]焦李成.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73]刘翔.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74]安淑芝.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75]派尔著,杨冬青等译.业务建模与数据挖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6]坎塔尔季奇著,闪四清等译.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77]贝里著,袁卫等译.数据挖掘[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78]罗伊格著,翁敬农译.数据挖掘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9]池太崴.数据仓库结构设计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80]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81]田孝蓉、李锋主编.旅游经济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82]保继刚.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J].经济地理,1991,11(2)
    [83]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84]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J].人文地理,1994,9(2)
    [85]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6]张辉著.旅游经济论.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87]顾培量.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88]罗明义.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89]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0(2)
    [90]吴国新.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4期
    [91]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主编.2002-2004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92]曹利军等.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93]肖潜辉.我国旅游业的产品反思及其战略[J].旅游学刊.1991(2)
    [94]张宗新.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分析.改革.2002.6
    [9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6]郭来喜,刘锋.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向高技术化、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N].科技导报.1999(10)
    [97]魏小安.旅游热点问题实说[M]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98]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99]黎沽,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家,1999(5)
    [100]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9)
    [10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2]侯晓丽.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2月.第16卷第4期
    [103]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估[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6
    [104]曹利军等.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105]王大悟,魏小安.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6]叶民强.双赢策略与制度激励-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博弈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107]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4)
    [108]林南枝,李天元.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109]颜丽丽,朱海森.促进我国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3月
    [110]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111]张建春等.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2]罗明义.国际旅游发展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13]高培勇.公共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14]张昕.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115]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116]王婉飞.分时度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117]聂华林.发展生态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18]李宗诚.发展—改革经济学[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 1996
    [119]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20]孙洛平.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121]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122]马云泽.产业结构软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123]蒋选.产业经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124]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125]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26]谭跃进,高世楫等.系统学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127]张逸民.经济控制论[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8]王建民.城市管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29]周俊.城市管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130]陈伟.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131]汉普顿D.R.著,陈星等译.当代管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6
    [132]王翔.当代管理学名著精粹[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5
    [133]杨砾.当代西方管理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134]苏东水.东方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35]尤建新.高级管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136]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37]苏保忠.公共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38]赵定涛.公共管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
    [139]德鲁克著,王永贵译.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40]侯光明.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141]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142]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43]潘建民:《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144]王起静.旅游产业经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145]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146]钟离剑.旅游资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
    [147]邸德海.旅游管理信息系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48]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2002-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