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化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理论框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内外新一轮“区域规划”或“城市地区(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研究”等行动,从实践方面也宣示了原有的国家/行政区区域层级体系已为当今以空间功能结点为枢纽、以流的通道为关联、以流量的大小为主辅的城乡经济社会网络体系逐渐取代这一趋势的出现。因此,作为区域空间功能结点的各级各类城镇建设,其向外辐射影响的规模大小、职能强弱及其空间联结完善度已超越传统的向内统一认知的空间完形、景观多样和人们心理行为感知度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世界性的城镇化进程对于区域自然资源、人类居住环境和城乡空间单元等物质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产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居住拥挤、城乡冲突加剧等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两大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人居环境科学的诞生,并相应产生了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大层级的人居环境建设体系。其中,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及其所涉及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PRED)之间的关系协调,即以城镇化的区域推进所涉及到的人口、产业和空间三大问题为导向进行综合融贯的研究,以实现区域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关于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选题研究即是由此产生。
     三峡区域是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区域,其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事关三峡工程巨大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经过十余年的举国投入和区域人民的艰苦奋斗,三峡区域已完成了相关的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建任务;但欠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严酷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区域人居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速提挡”的瓶颈,而且随着国家投入的结束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确立使三峡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压力骤增,也使其区域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新的战略选择。因此,论文结合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指向,总结和梳理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区域资源环境等学科的最新动向,以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核心,构建了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的人口、产业、空间“三位一体”分析框架;同时,论文采用史论文案法对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纵向梳理,并结合横向的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现状调查,完成了“资源环境容量制约下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缓解人地矛盾”、“结构优化基础上的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破解产业空虚化”、“基于地域格局特点的快速城镇化进程重组城乡空间结构”三方面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策略提出。
     第一,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支撑,而城镇化推进的本质特征即是城乡人口的迁移与再分布,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据人口容量确立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论文结合三峡地域开发背景中的人口增长及空间分布进程,在阐明三峡区域人地矛盾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值评价模型完成了三峡区域区县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性评价;同时,论文分析了三峡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与特征,并通过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与其人口容量之间的协调度指数计算,提出了人口集聚区、稳定区和疏散区中各区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再分布指引策略。
     第二,经济增长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城镇化进程也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在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并最终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论文以三峡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时期产业发展的分析入手,在对现状产业空虚化与结构同质化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及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对策,并结合区县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实践提出了构建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议和空间布局结构。
     第三,城镇化的推进与城乡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紧密相关,因此空间资源既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载体,其结构构型也是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状态的指示器。论文结合三峡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自然基础与历史进程,在对其区县城镇化空间分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峡西、峡中和峡东三地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组策略;并在整合三地带空间结构重组的“V”型—“W”型—“U”型模式演进序列基础上编制了三峡区域空间的发展战略构想。
     三峡区域的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是对三峡区域转型期人居环境建设的尝试性探索,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论文最后以区域人口再分布方案及相关区县产业集群建设和空间结构重组案例,冀望对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框架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hange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Regional plan”or“Urban district (Urban agglomeration, Metropolitan Area)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 and research”since the 1990s. It breaks the old base, the level system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completely. At the same time, it establishes the new urban-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system. Hub of the system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spatial functional node”. Link of the system is the corridor of flow.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which is suggested by Mr. WU Liangyo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comes an eminent study for the greatly change. Its base is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It builds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which takes human as the core and take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rural settlements as the body.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human settlemen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s just generated from the topic.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trends of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geography, demography, regional economics and so forth, on the bas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problem-oriented complex research method.
     It establishes the problem analysis framework of“architecture-landscape-urban plan”for regional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It does a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using the study method of historical document, taking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s the study object, which is very typical on the problems of human-land conflict, industry emptiness and environment sensitivity.
     It does a pertinent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spatial density, combin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oriented by the problems. In the stage, it gives solving paths that“Re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guides to relieve the human-land conflict”,“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cluster ends the industry emptiness”,“Development of priority zones recombines the urban-rural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 the paper do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form of“Construction Program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2008-2020)”
     In the end, the paper gets the conclusion from three levels of cases: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cities, districts and counties, special planning and research.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 the chapter one, which is on the topic selection, giv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ments,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puts forward the realistic proposition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hapter two, which is oriented by the three typical problems, proposes the problem analysis framework, and shows out the three pertinent solving paths.
     Chapter three, which is on the contradiction of human and land, illustr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human-land conflict in the region, promotes urbanization propulsion mod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lan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population capacity. It must develop from the current“V”mode to the“W”mode, and finally into the“U”mode.
     Chapter four, which is on th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rries on the coordinati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localization in national main-functional zones, suggests building the framework system of characteristic leading industries, and furthermore, giv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the industry cluster organization to improv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hapter five, which is o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patial structure to the western, middle and eastern region of the reservoir area, and finally accomplishes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plan by dividing main-functional zones in the region.
     Chapter six, which is on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ntegrates the analysis framework,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industry aggregation and space integrating, in the end , gets the conclusion from three levels of cases.
     Conclusion, the chapter seven, summarized the innovations and deficiencies.
引文
①吴良镛.序,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赵万民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序(6)
    ②据新华网2008年7月23日报道,三峡枢纽建设工程、输变电配套工程及移民安置工程已完成动态投资1638.8亿元。
    ①郝寿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
    ②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59
    ②李秀敏等.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
    
    ①陈秉钊等.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2~13
    ②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
    
    ①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②“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①郝寿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4
    ②2000年“五普”数据表明,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09%,东部(15个省市)46.11%,西部(12个省市)28.73%,两者相差近18%;而在城镇化发展速度方面,从1982~2000年期间全国城镇化水平上升15.26%,年增长0.85%,东部城镇化水平上升22.07%,年增长1.23%,西部上升12.12%,年增长0.67%。
    ③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11(3):1-6
    
    ①段炼.城市人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黄土高原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1-4
    ②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3):1-6
    ①D.C.North,“Location theory and rengional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5, Vol.63, P243-258
    ②J.R.Boude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
    ③J.Friedman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 Venesuela, MIT Press, 1966
    ①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65-73
    
    ①丹尼斯·伍德[美].地图的力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②其代表工程为1933年开始实施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规划主要围绕与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
    ①潘文灿等.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①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前言(1)
    ②人类聚落组织形式的第一次大变动出现于农业革命之后的由徙居到定居——农村聚落的出现;第二次大变动由工业革命产生——城市的出现。
    ①段炼.城市人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黄土高原案例研究[D].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8
    
    ①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即强调了此原理。
    ②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7-8
    ①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②波特在其《群集与新经济竞争》一文中对产业集群的定义:“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是机构对于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和顾客上,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和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料等方面的公司上。最后,群集还包括了政府和其他机构——像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智库、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等——以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资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
    ③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45
    
    ①钱运春.亚中心结构与区域平衡发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33
    ②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34
    ①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3-05,373
    ②据天顺五年(1461)编修的《大明一统志》载:重庆府治巴县有编户九十一里(“里”为明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今乡),长寿县有编户二十七里,涪州有编户十一里,酆都县有编户四里,忠州有编户四里,万县有编户四里,云阳县有编户九里,夔州府治奉节县有编户四里,巫山县有编户三里,巴东县有编户九里半,归州有编户六里,夷陵州有编户四里半。因此,当时三峡地区以巴县、长寿、涪州、云阳、巴东诸城人口为最多:这些城市人口不是从事手工业,就是经商。
    ③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2-84
    ①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78
    ②《渝报》第4册;周勇主编.重庆通史[M].重庆出版社.2003:487
    ①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5
    ①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480
    ②商周时期,今奉节县城东北3里的赤岬山上有一鱼国的都城。春秋初年鱼国为庸国所灭,改名鱼邑;其后巴、楚灭庸,改名鱼复;战国初,为楚占领,与此置杆关。
    ③亦称楚王城。《史记·楚世家》:周成王时,“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华芈氏,居丹阳。”《水经注》引《宜都记》云:“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括地志》云:归州巴东郡东南4里,楚子熊绎之始国也。这是当时三峡中最大的城堡。
    ④《华阳国志·巴志》:“汉世,郡治江州(重庆主城区)巴水(嘉陵江)北有柑橘官。”临江县“有盐官”《汉书·地理志上》:巴郡朐忍县“有桔官、盐官”,鱼复“有桔官”;南郡巫县“有盐官”。等等
    ①周勇.重庆通史(第三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334
    ①徐煜辉.历史·现状·未来——重庆中心城市演变发展及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0:89
    ①周勇.重庆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345-350
    ①薛新力.重庆文化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261
    ①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8
    ②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
    ③据《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李泽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P29)整理,得:1992年三峡区域部分区县城镇化水平一览表(单位:万人、%)
    
    ①王晖等.长江三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j].人民长江.2007(8)
    ②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讨论稿)[Z].2007
    ①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16
    ①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5-119
    
    ①王志国.一种基于比价体系的国际比较方法[J].统计研究,2005,11:8-16;
    ②任若恩.关于中国国际可比国内生产总值研究的一些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1996,J3:16-24
    ①耿莉萍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5-127
    ①隗瀛涛主编,近代长江煽诱城乡关系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03-12,2
    ④《万县之桐油业》,载《四川经济月刊》第3卷第3期;隗瀛涛,10
    ③《万县商业志》,121
    ④董汝州,中国农村经济崩溃及其救济方法,载《建国月刊》第8卷第4期,1933
    ①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1427
    ③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城市福利制度等一系列隔离城乡发展的成文与非成文的制度设计。
    ①转引自田永胜《统筹城乡重在以城带乡》,光明日报,2004-04-20
    ①[美]施坚雅.叶光庭等译.城市与地方体系层级,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中华书局.2000
    ②民国《巴县志》卷13载,“蜀西南北旁及康藏以至滇黔之一隅,商货出入输会必于重庆,故重庆者,蜀物所萃,亦四方商贾辐辏地也”。
    ①黄柄康、傅绶宁主编,四川省经济区划,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05,40
    ①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41-152
    
    ①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9
    ②重庆大学课题组.万州区建设宜居城市的规划指标体系与对策研究[Z].2008-11
    [1]联合国人居中心.城市化的世界——全球人类住区报告:1996[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郝寿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振华.崛起中的全球城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吴良镛.序;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99.
    [5]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水库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讨论稿)[Z],.2007.
    [6]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7]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吴良镛.建筑·城市·人居环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9]吴良镛.“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规划,1997(3)
    [10]吴良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11]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2]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1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5]陈甬军等.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6]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7]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8]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19]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0]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1]第二十届国际建协UIA北京大会科学委员会编委会.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北京宪章·分题报告·部分论文[Z],1999.
    [22]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3]吴志强.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4]吴良镛.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6]崔功豪.当代区域规划导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7]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8]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9]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0]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1]邹军等.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2]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五十年回眸——新中国的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3]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34]本书编委会.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上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5]潘文灿等.新时期国土规划探索:天津、深圳国土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36]雷亨顺.中国三峡移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7]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38]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9]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0]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9.
    [4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42]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43]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与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4]陈国灿.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5]刘传江等.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46]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7]左大康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发展及其利用和调查研究[J].地理新论.1989(2)
    [48]蔡运龙.持续发展——人地系统优化的新思路[J].应用生态学报,1995(6).
    [49]段炼.城市人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北京大学硕士论文[D],1994
    [50]毛汉英.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51]申玉铭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52]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5(3)2.
    [53]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54]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5]王桂新等.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6]刘长茂.人口结构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1.
    [57]杨吾扬.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58]北京大学哲学系.人与自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989
    [59] A.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0]毛汉英.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61]申玉铭等.区域PRED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4.
    [62]周哲等.中国区域PRED系统研究进展[J].干旱区地理, 2004.06(2).
    [63]段海澎等.可持续发展与PRED系统及人地关系[J]自然辩证法通讯, 1997(6).
    [64]晏磊.可持续发展基础:资源环境生态巨系统结构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65]乔家君.典型农区村域人地系统定量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6]陆大道,樊杰.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7]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断依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2)
    [68]毛芬芳.能源基地的人地冲突与协调[J].能源基地建设.1996(6)
    [69]吕鸣伦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J].地理研究,1998.17(2).
    [70]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7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2]潘纪一等.人口生态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73]张志良.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M].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1993.
    [74] L.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4)
    [75] W.A.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76]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7] Davis.K,The Urbaniza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In Breese, G.(ed.). The City in Newly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Jersy: Englewood Cliffs, 1968.
    [78] 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9]查瑞传.人口学百年[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80]邬沧萍等.世界人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81]马西姆·利维巴茨[意].繁衍:世界人口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83] A.J.Scot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 Divisions of Labor and the Firm’s Spatial Process[J].Economic Geography,1986(62).
    [84] J.R.Boude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M].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66.
    [85] 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Duchworth,1957.
    [86] Ranis Gustav,etc.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87]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8]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9]豆建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90]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91] M.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92] J.Friedmann.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auela.Cambeidge,Mass: MIT press.1966
    [93]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4]耿莉萍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95]仇保兴.论五个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J].城市规划,2004.28(1).
    [96] E.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97]杨吾扬.区位论原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98]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9] P.Geddes. Cities in Evolution[M].London:Williams and Norgate,1915.
    [100] W.Isard. 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M].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56.
    [101] McGill R.,1998.Viewpoint: Urban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ities[J].15(6):463-471
    [102] Fogarty and Garofalo.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Citie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8,23(Jan.):60-70.
    [103] Brotchie J. The Future of Urban Form[M]. London:Groon Helm,1989.
    [104]包亚明.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05]仇保兴.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企业集群[J].现代城市研究,2004(1).
    [106]陈振光等.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体系发展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 2001(1).
    [107]王辑慈.创新的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8]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109]姚士谋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110]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5)
    [111]何海兵.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及其演进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5)
    [112] Batten D.F. 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J]. Urban Studies,1987,32(2):313-327.
    [113] J.Fridmann. 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vol.17:69-83.
    [114] Krugman Paul. Scale Economic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vol.70(5),950-959.
    [115] J.Fricamann. G.Wolff. World City Form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2:309-344.
    [116] Arthur B.Gallion & Simon Eisner. The Urban Patt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M].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86.
    [117]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118]张京祥等.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9]聂华林等.区域空间结构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120]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1]柴彦威等.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2]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123]段进等.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24]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5]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126]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27]赵晓雷.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128]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29]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130]甄峰.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131]罗静.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13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2006.
    [133] P.霍尔[英].城市和区域规划[M].邹德慈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34] W.艾萨德[美].区域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135]彼得·卡尔索普等.区域城市[M].叶齐茂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36]刘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6.
    [137]孙海鸣等.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138]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39]周铁训.均衡城市化理论与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140]何念如等.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1]严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142]马保平等.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143]周牧之.大转折——解读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144]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45]江世银.西部大开发新选择——从政策倾斜到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46]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47]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48]卓勇良.空间集中化战略——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与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49]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0]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151]蓝勇.三峡经济开发的历史反思[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52]蓝勇.千古三峡[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153]田代贵.长江上游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154]王冰等.21世纪长江三峡区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55]周万钧等.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发展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
    [156]王钟.三峡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0.
    [157]郑敬东.长江三峡交通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158]郑敬东等.长江三峡旅游问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159]王顺克.三峡区域渝巫生态经济带产业构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160]邵怀勇等.三峡区域近5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8(2):453-458
    [161]周彬等.三峡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12).
    [162]王祥荣等.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景观生态研究[Z].2006.
    [163]赖亚兰.重庆三峡区域生态脆弱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1).
    [164]肖焰恒等.三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4).
    [165]侯学煜.论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学报,1988(3).
    [166]顾朝林.三峡区域移民安置生态村镇系统建设设想[J].生态经济,1998(5).
    [167]赵毅.新三峡旅游发展的新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68]颜帮全.论三峡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2002.08(2).
    [169]马文波等.重庆三峡区域产业空心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2008(9)
    [170]廖元和.加快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J].探索,200(4).
    [171]张干等.实施三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J].渝州大学学报,2001,18(5)
    [172]肖文发等.三峡区域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2)
    [173]孟庆华等.三峡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养分流失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6)
    [174]郑晓兴等.长江三峡区域(重庆段)沿江区域生态功能区划[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
    [175]董景荣等.重庆市三峡区域生态经济区产业空心化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3)
    [176]杨友仁等.不均等发展与中国政策分析——重庆直辖市的个案分析[J].城市与设计学报,2000(3)
    [177] M.P.托达罗.经济发展(第六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78]张艳.墨尔本2030发展战略规划[J].理想空间, 2006(4).
    [179]陈澍.重庆蓝皮书:2008年中国重庆发展报告[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
    [180]杨庆育.重庆市2007年发展改革白皮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81]蓝勇.清代三峡地区移民与经济开发[J].史学月刊,1992(5)
    [182]贾孔会.三峡地区经济近代化史略[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21(6)
    [183]李泽新.三峡区域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184]黄勇.三峡区域人居环境的社会学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9.
    [185]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2006
    [186]伍黎芝.三峡工程开发型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0.
    [187]刘柃妤.关于加快重庆三峡区域城镇化进程的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7(4)
    [188]马智利等.重庆三峡区域城镇化发展研究[J].西部大开发,2007(10)
    [189]王顺克.三峡区域城镇布局结构特征及发展框架构建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1(5)
    [190]刘易斯·芒福德[美].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峻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191]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192]伊利尔·沙里宁[美].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93] I.麦克哈格[美].设计结合自然[M].芮经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94]龙彬.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 2002.
    [195]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96]简·雅各布斯[加].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197]乔尔·达斯古普特[美].全球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198]尼格尔·泰勒[英].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199]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00]辛晓梅.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201]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02]牛凤瑞等.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03]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4]戴维·S.兰德斯[美].国富国穷[M].门洪华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205] W.克里斯塔勒[德].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206]艾·胡佛[美].区域经济学导论[M].郭万清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2.
    [207]保罗·克鲁格曼[美].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08]藤田昌久等.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09] W.W.罗斯托[美].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贺力平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210]哈特向[美].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评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11]约瑟夫·熊彼特[美].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12]刘安国等.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J].地理科学,2001(4).
    [213]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14]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215]保罗·艾里奇[美]等.人口爆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216] Clark W.A.V. Human migration[M]. SAGE Publications,1986.
    [217] StarkO,BIoomOE.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75:173-178.
    [218] C1ark GH, Meric Gertler. Migration and capital[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3,73(1).
    [219]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20]李玲等.人口发展与区域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21]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22]肖立见等.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23]王桂新等.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新动向[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9)4.
    [224]田雪原.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6 (2)
    [225]李仲生.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26]葛美岭等.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J].人口研究, 2008(1).
    [227]王桂新.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28]谢玲丽等.长三角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29]王世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30]钟韵.区域中心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231]郑凯捷.分工与产业结构发展——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32]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233]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34]吕力.产业集聚、扩散与城市化发展——理论探讨与中国的实践[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
    [235]蔡宁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资源-结构”观的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36]郝寿义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37]安虎森.城乡边缘区以及经济区域空间的三元分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
    [238]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39]金明善等.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40]钱运春.亚中心结构与区域平衡发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241] F.Perroux. A 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 Applied Economy, 1955(1&2):307-320.
    [242] [晋]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43]徐煜辉.历史、现状、未来——重庆中心城市演变发展与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0.
    [244]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6.
    [245]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46]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247]刘燕华等.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48]赫·乔·韦尔斯[英].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类的简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49]何一民.近代中国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50]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课题组.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报告[J].人口研究, 2008(3).
    [251]周勇.重庆通史(第一、二、三卷).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3.
    [252]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253]任桂园.大巫山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254]薛新力.重庆文化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
    [255]赵殿增等.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56]卢华语.川渝经济探研[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2.
    [257]卢华语.古代重庆经济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2.
    [258]郑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4.
    [259]赵万民等.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260]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4.
    [261]王少荃.四川内河航运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
    [262]黎小龙等.交通贸易与西南开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63]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下)[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264]吴朝弟.涪陵鸦片百年考[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65]黄炳康等.四川省经济区划[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66] Skinner,G.William.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M].Stai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267]隗瀛涛.近代长江上游城乡关系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03.
    [268]何一民.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7.
    [269]聂华林等.中国西部城乡关系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70]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271]重庆市人口普查办公室.重庆市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下卷)[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272]罗晓梅等.重庆移民实践对中国特色移民理论的新贡献[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
    [273]钟水映等.工程性移民安置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274]王桂新.区域人口预测方法及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75]景跃军.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46(4).
    [276]邵波等.浙江省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优化布局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77]高向东.大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78]苗建军.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79]肖金成等.打造中心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80]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81]徐维祥.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
    [282]段渝等.巴蜀文化的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283] Wenche E.Dramstad,James D.Olson,and Richaed T.T.Forma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M].Washington:Island Press.1966.
    [284] William M.Mash. Landscap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M].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98.
    [285] David E.Clark. National Parks of the West[M]. California:Lane Publishing Co.Menlo Park,1980.
    [286] Michael Hough.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Towards a New Urban Vernacular[M].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oany,1984.
    [287]赵炜.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
    [288]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重庆、武汉、南京地区为例[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6.
    [289]石柱县志编辑委员会.石柱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
    [290]长寿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长寿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91]宜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宜昌市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9.
    [292]秭归迁城志编纂领导小组.秭归迁城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93]兴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山县志[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294]巴东县志编纂委员会.巴东县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95]四川省奉节县志编纂委员会.奉节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
    [296]重庆市巴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巴县志(1986-1994)[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Z].2001.
    [29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Z].发改地区[2004]2039号.
    [299]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Z],1994.
    [300]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重庆市实施《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法,2002.
    [301]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6-2020)(送审稿)[Z].2008.
    [302]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规划文本·图集[Z], 2007.
    [303]重庆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渝东北地区城乡总体规划文本[Z], 2007.
    [304]重庆大学课题组.重庆东北部城镇发展区协调发展专题研究[Z]. 2005.
    [30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重庆市城镇发展战略研究[Z]. 2003.
    [306]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规划(简本)[Z]. 2007.
    [307]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计划委员会.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国土资源开发规划研究.1998
    [308]奉节县国土局,奉节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奉节土地.[Z].1995.
    [309]宜昌市规划局.宜昌市总体规划(2005-2020).
    [310]恩施州规划局.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311]四川省统计局.199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312]重庆市统计局.1990-1995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313]重庆市统计局.1998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314]重庆市统计局.2004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315]重庆市统计局.2007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316]重庆市统计局.2008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317]湖北省统计局.2008年湖北省统计年鉴.
    [318] 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319]宜昌市统计局.2004年宜昌统计年鉴.
    [320]宜昌市统计局.1998年宜昌统计年鉴.
    [321]恩施州统计局.2004年恩施统计年鉴.
    [322]中国人口发展战略.中国人口信息网[EB/OL].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asp.
    [323]中国农业信息网[EB/OL].http://www.agri.gov.cn/sjzl/nongyety.htm.
    [324]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EB/OL].http://www.ctgpc.com.cn/index.php.
    [325]三峡区域地址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EB/OL].http://www.sxdzfz.gov.cn/index.aspx.
    [326]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http://www.cq.gov.cn/today/news/84023.htm.2007-10-17.
    [327]重庆统计政府公众信息网[EB/OL].http://www.cqtj.gov.cn/szcq/.
    [328]重庆市规划局网站[EB/OL].http://www.cqupb.gov.cn/.
    [329]宜昌市规划局网站[EB/OL].http://www.ycupo.com/ghzlg01-2.asp.
    [330]巴东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bdtjj.com.cn/index.asp.
    [331]恩施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esz.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