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问题是伴随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在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思想意识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形成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紧迫性为导入,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对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形成条件、形成机理、形成路径,以及与中国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力求在这几方面论证清楚自己的一些见解和观点,以推动社会在该领域的研究。
     本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本选题的原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为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概述,包括基本内涵阐释、理论指导、理论借鉴、历史考察四个部分,理论指导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理论借鉴包括中国和西方的相关理论,历史考察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形成的一系列基本共识进行经验分析。这一章主要回答当代中国社会共识“是什么”的问题,为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问题提供理论框架。
     第三章从全球化、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社会成员思想意识的嬗变四个层面对社会共识形成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阐述形成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时代背景,提出“为什么”要形成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问题,为分析“怎么形成”的问题打下基础。
     第四章着重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条件,包括实践基础、思想前提、目标指引三个方面。实践基础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四个领域;思想前提包括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三个层面;目标指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内容。这一部分旨在说明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前提,借以阐明社会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准备条件。
     第五章主要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机理,包括基本维度、基本过程、基本规律三个方面。其中,基本维度是求真、求善、求美及其辩证统一;基本过程包括了激发、凝聚、升华三个基本环节,每一个环节在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上又各有侧重;基本规律包括竞争与协同的互动、激进与渐进的交替、无序与有序的转化、循环与超越的统一。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是诸多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理往往掩藏在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现象背后。研究形成机理就是为了从现象背后探究本质,为后文分析形成的具体原则、途径和策略做理论准备。
     第六章分别从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的基本原则、基本途径、基本策略的角度,阐述当代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路径。主要原则包括在指导思想上要凸出实践性、主要内容上提高针对性、话语方式上注重亲和性三方面;基本途径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涵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不同主体;策略主要有正面灌输、疏通引导、主动认同、实践强化。这一部分主要是论述不同的思想意识要素在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从实践的角度解答当代中国社会共识到底如何形成的问题。
     第七章着眼于中国梦对当代中国社会形成的促进作用,阐述了中国梦的时代蕴含、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条件,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共识与中国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社会共识新境界的观点。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实际,探讨当下中国社会共识形成的具体着力点,为研究未来中国社会共识的形成问题略作前瞻性分析。
Social consensus of contemporary China form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 consensus at a time when interests-allocation patterns, social structure and ideologies change profoundly. Beginning with the urgency to form social consensus and following the main line of What-Why-How",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content, guiding theo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 consensus, as well as its formation conditions, mechanisms,shaping path and its relation with Chinese Dream. This essay strives to clearly present my insights and opinions, hoping to promote related research in this field.
     Chapter1:Introduction. This part states the reasons why I choose this essay topic. Besid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methods and major originalities are introduced.
     Chapter2:Sketches of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 consensus. Four parts are included. Part one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tent. Part two introduces guiding theories, which are related theories from Marxism-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ory reference is in Part three, including related theory from home and abroad. Part four is an inspection of related history,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onsensus formed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This chapter answers "What is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 consensus" and offers theory frame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topic.
     Chapter3:This chapter analyz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consensus is faced with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globalization, contemporary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upsurge of the Internet as well as the variability of social members'ideology. The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is introduced. This chapter answers "Why there should be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How it forms".
     Chapter4: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includ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practice basis, ideological premise and target guidelines. Practice basis involves economics,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 life.Ideological premise includes ideals and beliefs, value-orientation and morals. Target guidelines involve economics, politics and culture. This chapter aims to illustrate basic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thus figure out what preparations should be made to help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Chapter5: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ensus, including main dimensions, general process and basic rules. Main dimensions are the seeking of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and their dialectical unity. The general process includes excitation, condensation and sublimation of three basic links, every link have emphasize particularly in the object and work way; the basic rule including the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radical and gradual alternate, disorderly and orderly transformatio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and beyo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consensus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y different elements;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s hidden behind the complicated phenomenon of ideological problems.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ide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forming proces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rming path in later analysis.
     Chapter6:This chapter discourses the forming basic pat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from the main principle, the main way, the main strategy. The main principles include main content on the guiding ideology to enhance realism, discourse enhance pertinence, enhance the affinity; the main way include macro, meso and micro levels, as well as society, school, family and individual subjects; the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positive infusion, dredging and guiding,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different ideological elements from the angle of practice, exploring what how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problem.
     Chapter7: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hinese dream on promotion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and expounds the era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the funda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drea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Based on these discourses, it put forward that the Chinese dream is the new symbol of the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key points of 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consensus, to provide some p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引文
①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②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乔新生:《公民社会需要重新凝聚共识》,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9期。
    ② 潘中伟:《思想共识与利益多元时代的社会团结》,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 竹立家:《改革与新发展共识》,载《中国改革》2007年第11期。
    ④ 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⑤ 管新华、李前进:《中国共产党构建改革共识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探索》,载《理论探讨》2008年第5期。
    ⑥ 寇东亮:《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⑦ 盖元臣:《关于社会转型期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思考》,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① 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② 魏长领:《社会公正与思想共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 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两极思维——以中道理性为基础重建社会共识》,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10期。
    ④ 胡士平、张光辉:《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整合》,载《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第4期。
    ⑤ 吕元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⑥ 郭彦森:《建讧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这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⑦刘海静、张静:《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思潮引领》,载《理论导刊》2008年第7期。
    ⑧ 刘明厚:《论多元社会的共识基础——兼论我国和谐社会的共识建设》,载《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
    ① 左宪民:《“北京共识”与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解析》,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l期。
    ② 李萍:《社会共识是管理伦理的规范基础》,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③ [美]安德鲁·瓦尔德著:《失序的稳定:中国政权为什么有力量》,张文成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6期。
    ④ [美]彼得·拉兰特著:《后社会主义国家与新的发展模式的变化》,王王新颖编译,转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2期。
    ⑤ 李佑新、陈龙:《探寻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迈斯纳关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1期。
    ⑥ [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十问题的研究》,转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⑦ 覃火杨:《海外人士谈中国的社会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0页。
    ① [德]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吕增李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② [法]包和帝著:《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与和谐世界》,赵超摘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7期。
    ③ Geremie R. Barme: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China's Avant-Garde Nationalism, in Jonathan Unger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mnk, N.Y.:M. F. Sharpe,1996), chapter9.
    ③ 转引自杨会海、吕增奎:《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
    ④ 杨金海、吕增李:《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
    ⑤ [美]彼得·拉兰特著:《后社会主义图家与新的发展模式的变化》,王新颖编译,转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2期。
    ① [美]乔舒亚·库珀·雷莫著:《不可思议的年代》,何帆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①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57页。
    ② 张洪兴:《社会共识论》,香港:中固图联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小版礼,2012年,第134页。
    ① 张洪兴:《社会共识论》,香港:中国图联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① 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5页。
    ① 夏征农:《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185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9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05--60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9页。
    ①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
    ②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6页。
    ⑤ 《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9灭。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3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选集》(1932-1933),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第269页。
    ②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20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⑤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朴,1993年,第381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0页。
    ⑦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9页。
    ① 《邓小平年谱》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17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②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第1版。
    ③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7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5页。
    ③ 《十七火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版社,2009年,第12页。
    ④ 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94页。
    ①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
    ① [英]莱斯洛夫:《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9页。
    ② 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①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53页。
    ②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46页。
    ③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① 董富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载《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① 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4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
    ②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5
    ① 杨兴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现状与思考》,载《理论探索》2010年第1期。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页。
    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吐界》,吴缘婴、梁赤民详,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① 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② 肖频频:《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创新路径》,载《网络传播》2013年第11期。
    ③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
    ① [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
    ①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8页。
    ②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页。
    ③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年,第55页。
    ① [美]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咏、范海燕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② [美]阿尔温·托犬勒、海蒂·托大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9页。
    ① N·Moore:Developing the use of a neglected resources:The growt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9,15 (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5页。
    ① 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62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① 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36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7页。
    ① 《十七大以来来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① 胡锦涛:《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7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③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93、195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33、464页。
    ⑤ 胡锦涛:《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7年9月7日第2版。
    ⑥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07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2页。
    ②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6页。
    ③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87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5页。
    ② 朱剑红:《基尼系数总体符合中国实际——收人分配还何很大改进余地》,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21日第10版。
    ① 李海涛、杨义芹:《公平正义的时代内涵及其制度保障》,载《求索》2007年第6期。
    ②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页。
    ① 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载《理论参考》2005年第4期。
    ② 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③ 胡鞍钢:《中国地区差距的变迁情况》,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22期。
    ④ 张威:《行业间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载《财会研究》2013年第4期。
    ①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2版。
    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8页。
    ③ 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35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① 颜晓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页。
    ① 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0年,第240页。
    ① 韩震:《关于当代中国道德重建的思考》,载《新视野》2010年第5期。
    ① 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41.
    ① 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46页。
    ②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14页。
    ③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① 熊建生、张振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意蕴探析》,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2期。
    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43页。
    ①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美]塞缪尔·亨延顿等:《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① 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① 范毅:《论宪法精神的概念》,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
    ① 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12门5日第2版。
    ② 李炳辉、周叶中:《论我国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找当代中国的共识基础》,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4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1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①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第2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9页。
    ②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① 姜玲玲:《社会意识的自组织过程》,载《学术界》2010年第8期。
    ① 熵,这一概念源于热力学,原是度量分子不规则热运动的单位,系统科学理论用以表示体系无序度(或混乱度)的量度——作者注。
    ① [德]M·艾根、P·舒斯特尔:《超循环论》,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② 姜玲玲:《社会意识的自组织过程》,载《学术界》2010年第8期。
    ① 《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03页。
    ①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54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82页。
    ①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62页。
    ② [德]施莱尔·马赫:《诠释学讲演(18191832)》,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8页。
    (?)·德弗勒、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03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5页。
    ① 《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72-1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9-140页。
    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32页。
    ①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载《人民口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① [德]马克斯·韦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李修建、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礼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50页。
    ① 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①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页。
    ①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探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6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66页。
    ① 熊建生、万佳妮:《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骆郁廷:《论精神动力的共生规律》,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期。
    ②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20日第1版。
    ① 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①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① 严于龙:《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载《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
    ② 《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6日第2版。
    ③ 朱剑红、张芳曼:《2013国民经济:稳、进、好(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21日第10版。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①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页。
    ① [美]塞缪尔·P·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43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32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5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10、11、12、13、16、19、25、30、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5]《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2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8]《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
    [9]《邓小平年谱》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3]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1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6]《中共中央文献选集》(1932-1933),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
    [1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1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003年。
    [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2006年。
    [2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2011年。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2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年。
    [22]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24]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7]骆郁廷:《精神动力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骆郁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9]吴潜涛:《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0]欧阳康:《社会共识论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3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3]李斌雄:《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4]覃火杨:《海外人士谈中国的社会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5]颜晓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6]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7]何怀宏:《底线伦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38]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9]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0]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2]张洪兴:《社会共识论》,香港:中国图联出版社,2010年。
    [43]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44]俞吾金等:《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45]郑万耕等:《中国哲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7]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8]王永贵等:《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王晓升:《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0]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1]赵敦华:《人学理论与历史·西方人学观念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52]李中华:《人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人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53]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54]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5]冯刚、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2》,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56]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万光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吕振宇,李明:《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59]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60]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年。
    [61][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
    [6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3][英]莱斯洛夫:《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4][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6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6][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李修建、张云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7][英]乔治·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8][美]M·德弗勒、E·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6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70][美]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咏、范海燕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1][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陈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7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7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4][美]塞缪尔·亨廷顿等:《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7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76][美]乔舒亚·库珀·雷莫著:《不可思议的年代》,何帆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77][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7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79][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0][英]贝尔纳著《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81][德]M·艾根、P·舒斯特尔:《超循环论》,曾国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
    [82][英]佩里·安德森:《思想的谱系:西方思潮左与右》,袁银传、曹荣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83]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84]骆郁廷:《论精神动力的共生规律》,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第1期。
    [85]胡士平、张光辉:《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整合》,载《思想政治工作》2005年第4期。
    [86]吕元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例》,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87]严于龙:《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载《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2期。
    [88]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89]乔新生:《公民社会需要重新凝聚共识》,载《人民论坛》2009年第9期。
    [90]潘中伟:《思想共识与利益多元时代的社会团结》,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1]李斌雄、李平贵:《试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价值观》,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92]竹立家:《改革与新发展共识》,载《中国改革》2007年第11期。
    [93]管新华、李前进:《中国共产党构建改革共识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探索》,载《理论探讨》2008年第5期。
    [94]寇东亮:《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5]盖元臣:《关于社会转型期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思考》,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96]姜锡润、王曼:《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冲突的根源与价值观重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7]魏长领:《社会公正与思想共识》,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98]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两极思维——以中道理性为基础重建社会共识》,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10期。
    [99]郭彦森:《建立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00]刘海静、张静:《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思潮引领》,载《理论导刊》2008年第7期。
    [101]项久雨;《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载《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
    [102]李海涛、杨义芹:《公平正义的时代内涵及其制度保障》,载《求索》2007年第6期。
    [103]杨金海、吕增奎:《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
    [104]李佑新、陈龙:《探寻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一迈斯纳关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的研究》,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1期。
    [105]左宪民:《“北京共识”与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解析》,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106]杨金海、吕增奎:《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期。
    [107]蒙培元:《朱熹关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一分殊说”》,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08]孙来斌:《“灌输论”思想源流考察》,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09]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载《理论参考》2005年第4期。
    [110]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11]胡鞍钢:《中国地区差距的变迁情况》,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22期。
    [112]张威:《行业间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载《财会研究》2013年第4期。
    [113]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论争和文化对话》,载《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114]胡敏中:《论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载《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
    [115]王幼英、孙壮:《情感教育育全—球化时代教育视阈的拓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1期。
    [116]沈壮海:《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
    [117]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118]韩震:《关于当代中国道德重建的思考》,载《新视野》2010年第5期。
    [119]姜玲玲:《社会意识的自组织过程》,载《学术界》2010年第8期。
    [120]熊建生、万佳妮:《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情感效应》,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121]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分层——再论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22]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载《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123]范毅:《论宪法精神的概念》,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
    [124]李炳辉、周叶中:《论我国宪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找当代中国的共识基础》,载《法学论坛》2012年第4期。
    [125]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126]佘双好、李顺彦:《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观念发展的总体变化》,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27]张雷声:《论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128]刘明厚:《论多元社会的共识基础——兼论我国和谐社会的共识建设》,载《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
    [129]吴潜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载《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6期。
    [130]倪愫襄:《我国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发展轨迹》,载《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5期。
    [131]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2]孟浩明:《关于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战略思考》,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133]李萍:《社会共识是管理伦理的规范基础》,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134]王玉梁:《论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35]熊建生、张振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意蕴探析》,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2期。
    [136]邓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37]倪洪章:《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四重意蕴》,载《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
    [138]熊建生、张振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及其对中国梦的价值启示》,载《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39][美]安德鲁·瓦尔德著:《失序的稳定:中国政权为什么有力量》,张文成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6期。
    [140][美]彼得·拉兰特著:《后社会主义国家与新的发展模式的变化》,王新颖编译,转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2期。
    [141][德]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转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142][法]包和帝著:《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与和谐世界》,赵超摘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7期。
    [143][德]海克·霍尔比格:《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重构:决定因素、进展和局限》,吕增奎译,转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2期。
    [144]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第1版。
    [145]胡锦涛:《推进全面合作,实现持续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商业峰会上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7年9月7日第2版。
    [146]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
    [147]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第2版。
    [148]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14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5日第2版。
    [150]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版。
    [15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152]《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载《人民日报》2014年3月6日第2版。
    [153]朱剑红、张芳曼:《2013国民经济:稳、进、好(读数·发现经济运行的轨迹)》,载《人民日报》2014年1月21日第10版。
    [154]Geremie R. Barme:To Screw Foreigners is Patriotic:China's Avant Garde Nationalism, in Jonathan Unger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mnk, N. Y.:M. F. Sharpe,1996), chapter9.
    [155]N · Moore:Developing the use of a neglected resources:the growth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89,15 (2), P67-70.
    [156]Immanuel Kant:Critique of the Power of Judg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57]David Morriee:Philosophy Science and Ideology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e.1996.
    [158]Maurice Meisner:The Deng Xiaoping Era:An Inquiry Into the Fate of Chinese Socialism,1978-1994, New York:Hill and Wang,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