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修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是以人文价值取向为依托的,而创作的行为轨迹却又离不开精神探索为指向,语言实验为基础的。心境观照中的文人自律精神是文化语境中的一次心语融合的过程,它既真实又赋予意味纯正的原创性,同时,又持有独立的人格境界和民族的文化身份。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表意写心的创作方式具备了深刻的人文自律情愫,即利用借物达意、挥写心象的笔墨语言使文人的本体精神和创造才能得以驰骋,从而以一种开放心灵的坦诚姿态与世人对话。文人画的兴起,首先缘于文人所处社会的政治属性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文人意识形态的改变,这使文人画家从精神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源自于儒、道、释思想影响下的艺术思维模式的改变,从而在中国画学理论的表述中体现出了与三家思想相一致的品质和特性。由于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的自律性表征当中自始至终伴随着传统文人画家自觉意识下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转换,他们在文化道德上的自我规范和约束,都连接着文人山水画在性情上的境界拓展以及在学理意义上的情感比兴和寄托。其自律性的表征又往往与儒家“反躬修已”之学养密不可分,他们的“修身”、“慎独”已将自家生命和宇宙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的道统思想,以及释家的“渐修”和“内省”的行为规范相一致,故其笔墨化境表现为理智和情感的统一。“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的三教融合的精神思想已经贯穿于他们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之中,并对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题就是本着透过文人山水画的图式表象去挖掘古代传统文人画家的自律精神,以多视角的“他律”对举,立体的思维和研究中国古代优秀文人画的本质内里,了解文人画家的心境和语境之间的联姻关系及互动作用,对于认知自觉意识下的中国画艺术创作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从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实践出发,探讨“自律性”的理论研究,梳理传统文人山水画的发展规律,挖掘和开创艺术创造的本体精神是本课题的重点。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 rely onhumanity value orientation,however the track of creation is inseparable with theorientation of the explore of spirit and on basis of language experiment.Self-restrictionspirit of literati in meditation is the process in cultural context's fusion of mind andlanguage,which is not only real but also with meaning and pureness originality,what'smore it ha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The special creationway of expressing both meaning and mind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has profoundhumanity self-cultivation emotion,which is to let literati's own spirit and creation talentfully express through ink expressing meaning and mind,even talk with people byopen-mind and honest attitude.Rise of literati painting firstly because of political naturechange of society that literati was in,and consequent change of literati's ideology,which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lead to the change in literati's art thinking mode influencedby Confucianism,Taoism and Buddhism Thought,and which embody consistent qualityand feature with this three thought in state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theory.Because therepresent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 alwaysaccompanies traditional literati painter's conscious human care and cultural change,theirself-restriction in cultural ethics connects the development in temperament and theoreticalsignificance in emotional support in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The representation of itsself-cultivation is always inseparable with Confucian cultivation of self-cultivation.Theirthought of self-cultivating and self-facing is in accord with the thought of having own lifeand all the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indiscrete and Buddha's action criterion of gradualcultivating and introspection.So its inkbrush meaning represents the unity of sense andemotion.Three religion's blending spirit of Buddhism to cultivate mind,Taoism tocultivate body and Confucian to cultivate society has already throughout their worldoutlook and art conception and deep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literati painting.The thesis tries to excavate ancient traditional literati painter'sself-cultivation spirit from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s image,contrast by heteronomy multiple angles,and by tridimensional thought and study of excellent ancient Chineseliterati painting's essence,and know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i painter's mindand language and mutual effect,which have special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realisticsignificance in comprehending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consciously.Discussingself-restriction's theoretical study,carding traditional literati landscape painting's law ofdevelopment,excavating and pioneering art creation's own spirit from the art practice of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are the emphases of this thesis.
引文
1.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源》,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5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第137页(此语为张氏转引,与谢赫《古画品录》刘绍祖一条相异),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3.明·董其昌《容台集》,见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第9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4. 《又跋汉杰画山》,见《东坡题跋》下卷第53页,古籍出版社,1983年。
    5.明·董其昌《画旨》(订补本)参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18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6.《赵孟颊研究文集》第8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
    7.严善罅著《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第10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8.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第1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9.见唐·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lO.任继愈译著《老子新译》七十章第2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1.同上,七十一章第215页。
    12.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中国画论类编》第73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13.宋·郭熙《林泉高致》之《画意》,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7l一7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7.明·王守仁《传习录》。王守仁(1477-1528),明代著名理学家,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弘治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因曾在阳明洞讲过学,所以又以阳明为号,世称王阳明。
    18.《孟子·公孙丑上》参见《中国哲学史》一卷第68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明·王守仁《传习录》。
    20。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4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2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87--8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丰产性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一词在心理学中又译为“创作性思维”,这里依据弗洛姆的原意译为“生产性思维”。
    23.《人的潜能和价值》第二部分(德)弗洛姆《当代人本主义思想——生产性的爱和生产性思维》第239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
    24.张怀璀《山水纯全集·后序》见于安澜编著《画论丛刊》第5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
    25.李来源、林木编《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第10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26、27.参见王伯敏先生著《中国绘画史》第1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2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第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29。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30.顾恺之:字长康,小名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传世论画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三篇。
    31.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第12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2.潘天寿著《中国画家丛书·顾恺之》第2页(此段引文均参见此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33。谢安:晋阳夏人,字安石,少有重名,隐居不出,时人说:“安石不出,其如苍牛何?”年四十余始出为桓温司马,与蛭玄等大败苻坚于淝水有功,官至太保。参见潘天寿著《中国画家丛书·顾恺之》第ll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34.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7-8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3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第15-1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36、37.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6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8.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9.俞剑华注译《宣和画谱》第3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40.见《论语·过而第七》。
    1.刘勰(约465一约532),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年曾依沙门僧祜,博通佛教经论。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晚年出家,更名慧地。《文心雕龙》是刘勰的一部“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的文学巨著。
    2.王廷相《与郭介夫学士论诗书》,《王氏家藏书》卷二十八。王廷相(1474—1553)是明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子衡,别号平崖,又号浚川,河南仪封人。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著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3.何景明《何大复先生全集》卷三十二。
    4.康德《判断力批判》第四十九节,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第564—56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5、6。《黄宾虹画论》第53—5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王弼(公元226—249)。字辅嗣,三国时期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人。曾任尚书郎,卒时年仅二十四岁。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淡之风。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
    8.清·刘熙载《艺概》卷二·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9.五代梁·荆浩《笔法记》,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4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0。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第2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11.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贞元九年进士,后官至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著有《刘宾客集》等,有为人熟知的《陋室铭》。
    12.王昌龄,字少白,太原(今山西)人。开元进士。唐代著名诗人,尤擅长七绝,有《王昌龄集》,诗论有《诗格》、《诗中密旨》等。
    13.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5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4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
    15.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第n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6、17.同上第16、99页。
    18.严忌编注《楚辞补注》第264页《哀时命》。中华书局,2002年。
    19、20.梅桐生、黄寿祺编译《楚辞全译》第111、24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21.见《太平广记》卷二第17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2.参见《中国名画家全集——吴道子·王维》第119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参见《中国文学史》(二)第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4.此官职唐书不载。见于王维《哭孟浩然》诗原注。
    2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第191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26.以上均转引《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
    27.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第14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28.此语应是王维《山水论》首句而被《新唐书》所引。
    29.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第12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30.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
    82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同上,第183页。
    32。《宣和画谱》卷十第217页,俞剑华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33.同上,223页。
    34.冯梦祯《快雪堂集》,见《王右丞集笺注》附录三。
    35。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1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6.同上,第218页。
    37.唐·王维《辋川画论》,同上,第67页。
    38.转引洪惠镇著《中国名画家全集一吴道子·王维》第19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9。唐·王维《辋川画论》(山水诀),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6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2.(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第8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3.(澳)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创造的动力》,见《艺术的涵义》第44页,学林出版社,1985年
    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第1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6.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14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7。《知北游》,见《庄子今注今译·中》第557页,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
    8。《老子》第三十九章第39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9。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98—29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0.《知北游》,见《庄子今注今译·中》第588页,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
    11.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第5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任继愈译著《老子新译》第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庄子今注今译·上》“养生主”第93页,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
    14.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9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16.列宁《哲学笔记》第199、365页,人民出版社,1956年。
    1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
    1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旧译本,第70-7l页。
    19.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19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梁濑溟曾批评熊十力的思想为“不事修证实践,而癖好著思想把戏”。
    21.荀子《正名篇》,参见唐君毅著《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1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2.同上,第179页。
    23.宋·朱熹《跋祁公与欧阳文忠公贴》,转引《新美术》1990年第2期第32页,浙
    24. 米芾《画史》,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406-40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5.清·翁方纲《米海岳年谱》“元丰七年甲子条”,转引莫武著《中国书法家全集·米芾》第1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同上第30页。
    27.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1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8.同上,第217-219页。
    29,米芾《画史》,同上,第399页。
    30.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第51页,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31.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2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32.转引《中国山水画通鉴·超以象外》第3l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1.(德国)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关于美的艺术》第151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2.(德国)叔本华《牛存空虚说·文学的美学》第197页,作家出版社,1987年。
    3.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后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典的研究。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研究古史,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考证和整理。生平著作共62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牛遗书》的有42种。编有《观堂集林》,主要美学著作有《人间词活》、《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等。
    4.《王国维学术随笔》第l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6。分别参见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一六和《人间词话》六。
    7、8.清·恽寿平《南田画跋》,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372页、36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9.(日)铃木大拙《禅与心理分析》第87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元·赵孟颁《松雪斋集》卷二,“罪出”。
    11.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686页,黄公望《写山水诀》,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
    1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第4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苟子·乐论》,转引叶朗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1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15.同上,第145页。
    16.《四书章句集注》第90页,中华书局,1983年。
    17、18.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70-7l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9.梁·萧绎《山水松石格》,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25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0.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202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1.宋·邓椿《画继》卷九《杂谈·论远》,见王伯敏、任道斌_丰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66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2。卢辅圣著《中国文人画通鉴》第20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3.清·恽寿平《南田画跋》,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368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4.明·唐志契《绘事微言》卷一“逸品”第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5.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20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6、27.同上,第234—235页。
    28。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505页作“奚玄郎”,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
    29。陈传席《倪元林生年考》(见《美术史论》)1986.1),认为倪赞生年应为1306年(大德十年)。
    30.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Yi,第234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1.陈雨杨著《中国书法家全集·倪瓒》第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2.转引陈雨杨著《中国书法家全集·倪瓒》第1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3.元·黄公望《写山水诀》,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68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4.《图绘宝鉴》卷一,《六法三品》(见《画史丛书》)。
    1.卫夫人《笔陈图》。后人一般无异论,唯宋人朱长文《墨池论》以为系王羲之所作,近人余绍宋又以其为六朝人所伪托。
    2.五代·荆浩《笔法记》,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50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3。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5l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4.同上。
    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49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6.同上,第254页。
    7.见清·石涛《画语绿》题画跋语。
    8.见《黄宾虹画语录》
    9。王履(1332 7),字安道,号奇翁,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博通群籍,教授乡里,精于医,能诗文,工绘事。有《华山图》传世。
    1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52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1.明·于慎行《毅城山房文集》,转引王伯敏著《中国绘画史》第444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12.卢辅圣“董其昌画集序”,见《董其昌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
    13.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转引《董其昌书画集》前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14.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17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第264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
    16.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21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7.《大珠禅师语录》,参见《南宗北斗——董其昌书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0页,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
    18.《画禅室随笔》卷一,第73页。
    19。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第12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20.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八“书绪阳卷”,故宫博物院藏清抄本。
    21.以上两句均见《王阳明传习录评注集解》卷上之《徐爱录》和《答罗整庵少宰书》。
    22.明·董其昌《容台文集》。
    23.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13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4.同上,第214页。
    25.同上,第214页。
    26.同上,第233-234页。
    27.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转引《董其昌书画集》前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28.明·董其昌《画旨》,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225-226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9.见《容台别集》卷四“题跋”,见影印本《容台集》第504页。
    30.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题董北苑画”,见《笔记小说大观》第十二册第121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1.《庄子集释·秋水》第561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2.《史记》第3293页,中华书局,1959年。
    3.4.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见《汉魏南北朝诗选注》第330页。《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第331页,北京出版社,1981年。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羲之》第2101页,中华书局,1974年。
    6.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一元)第292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7、8.同上。
    9.同上,第293页。
    10。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第14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ll、12.同上
    13.关于石涛的生卒年份历来说法不一。郑拙庐等人认为生年1636年,.卒年为17 10年。另一种说法是生年1642年(如黄廷海《历代名家山水画要析》)或1641年(如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卒年约1718年。还有一种是1642年一1707年(萧燕翼《石涛书画全集-叙论》)。王伯敏《中国绘画史》、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均认为1640年一1718年。因石涛自己在《庚辰除夜诗》中云庚辰(1700年)为“周花甲”,诗中还有“花甲之年谢上天”句。另一首题画诗庚午(1690年)自云:“五十孤行成独往”句。可知其生年应在1640年。
    14.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964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
    15。参见徐邦达《僧原济生卒年岁新订及其他》一文。
    16.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变化章》,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300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7、18、19、20.以上所有引文均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98—310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1.同上,第298页。
    22.转引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第968—96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2008年。
    24。《画学集成》注该题跋出自同年石涛《黄山图》、《举看云起图》两幅。本文《山水册》按《石涛书画全集》上卷叙论部分转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25.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一画章第一”,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98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气韵非师”,第1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27.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了法章第二”,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9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8.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变法章第三”,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29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29.同上。
    30.《石涛画跋》,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明—清)第323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1、32.转引谢稚柳《大江以南第一人——石涛绘画艺术成就简论》,《中国画名家经典画库——石涛》第4—5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33.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山川章第八”,见王伯敏、任道斌丰编《画学集成》(明一清)第303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4.黄廷海《历代名家山水画要析》第67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1.江吟主编《潘天寿常用印款》第4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2.本章所有画家的字号均参见《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3.本章所有画家的印章均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上、下),上海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1982年。以及《近现代书画名家印鉴》,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
    4.参见陈传席著《中国山水画史》第781—78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5.本章所有画家斋名均参考尾注2、3条等文献资料。
    6.“三吴一冯”:“三吴”指吴湖帆、吴徵、吴华源,“一冯”指冯超然。
    7.参见萧关鸿、徐锦江主编《吴湖帆词典》第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转引严善罅著《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第11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9.钟嵘评论陶潜之语,参见何文焕编《历代诗话》第13页,中华书局,1981年。
    10.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11.见俞剑华注释《宣和画谱》,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12.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13.清·秦祖永《桐阴论画》,同上。
    14.清·钱杜《松壶画忆》,同上。
    15.转引《书法研究》1983年第一期,第10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
    16.李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牛卒不详。好古,善属文,于唐代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秦李斯后小篆第一人。
    《楚辞补注》严忌 编注 中华书局(北京)2002年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著 余嘉锡 笺疏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文心雕龙》(梁)刘勰 撰 范文澜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58年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 辑 中华书局(北京)1981年
    《全唐诗》康熙扬州诗局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影印本
    《史记》(汉)司马迁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0年
    《二程遗书》(宋)程颐、程颢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四书集注》(宋)朱熹注 岳麓书社(长沙)1985年
    《古文观止》 中华书局(北京)1963年
    《老子·王弼集校释》(晋)王弼 注 中华书局(北京)1980年
    《宋书》(梁)沈约 中华书局(北京)1974年
    《诗经译注》程俊英 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老子新译》任继愈 译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注译 中华书局(北京)1983年
    《论语译注》杨伯峻 译注 中华书局(北京)1980年
    《东坡题跋》 古籍出版社(北京)1983年
    《传习录》(明)王阳明 著 邓阳 译注 花城出版社(广州)1998年
    《诗品》陈延杰 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0年
    《宣和画谱》俞剑华 注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图画见闻志》(宋)郭若虚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3年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3年
    《画继·画继补遗》(宋)邓椿 (元)庄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3年
    《益州名画录》(宋)黄休复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3年
    《画品丛书》于安澜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年
    《宋人画品》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 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0年
    《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 主编 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2年
    《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沈子丞 编 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年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5年
    《艺概》(清)刘熙载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绘事微言》(明)唐志契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4年
    《广艺舟双辑注》(清)康有为 著 崔尔平 校注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1年
    《美术丛书》黄宾虹、邓实 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故宫书画图录》 台湾故宫博物院编 1989年
    《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文物出版社(北京)1986年
    《中国书画全书》卢辅圣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
    《中国美学全集》绘画篇 文物出版社(北京)1985年
    《孔子家语译注》张涛译注 三秦出版社(西安)1998年
    《朱子语类》龙文玲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哲学史》肖萐父、李锦全 主编 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年
    《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
    《中国文人画之研究》陈衡恪天 津古籍书店影印1992年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纪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历代著录画目》福开森(美)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年
    《山水与美学》伍蠡甫 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
    《中国哲学之精神》冯友兰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5年
    《王国维学术随笔》王国维 著 赵利栋 辑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0年
    《中国文人画通鉴》卢辅圣 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儒家简史》钱发平著 华龄出版社(北京)2005年
    《儒家与艺术教育》聂振斌 著 南京出版社 2006年
    《中国绘画史》王伯敏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文人与画—正史与小说中的画家》严善錞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伦理学原理》王海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学与艺术讲演录》 上海美学研究会编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3年
    《十力语要》熊十力 著 中华书局(北京)1996年
    《哲学概论》唐君毅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中国哲学原论》唐君毅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仁学解释学》李幼蒸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年
    《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李来源、林木 编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启功丛稿》启功著 中华书局(北京)1986年
    《七缀集》钱钟书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顾恺之》潘天寿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美学散步》宗白华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德)雷德候 著 许亚民译毕斐校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年
    《南宗北斗—董其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艺术博物馆编 2008年
    《董其昌系年》任道斌编文物出版社(北京)1988年
    《中国书法家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中国山水画通鉴》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中国名画家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黄宾虹文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历代名家山水画要析》黄延海 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文物出版社(北京)1993年
    《书画书录解题》余绍宋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2年
    《元代画家史科》陈富华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
    《文人画与南北宗论文集》 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
    《童书业美术论文集》童书业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书画为寄—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许江、马以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美学》(德)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北京)1979年
    《人的潜能和价值》(德)弗洛姆 等 林方主编 华夏出版社(北京)1987年
    《意志和表象世界》(德)叔本华 商务印书馆(北京)1987年
    《生存空虚说》(德)叔本华 陈晓南译 作家出版社(北京)1987年
    《判断力批判》(德)康德 宗白华译 商务印书馆(北京)1985年
    《禅与心理分析》(日)铃木大拙 (德)弗洛姆 孟祥森译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北京)1986年
    《情感与形式》(美)苏珊·朗格 刘大基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年
    《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86年
    《艺术的涵义》(澳)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 孙浩良、林丽亚译 朱青生校 学林出版社(北京)1985年
    《艺术哲学》(法)丹纳 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3年
    《人本主义研究》(英)席勒著 麻乔志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奥)弗洛伊德 林尘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快乐的科学》(德)尼采 余鸿荣译 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1986年
    《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奥)弗洛伊德 张唤民、陈伟奇译 知识出版社(上海)1987年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英)奥兹本 董秋斯译 知识.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6年
    《论艺术里的精神》(俄)瓦西里·康定斯基 吕澎译 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
    《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
    《精神分析引伦》(奥)弗洛伊德 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北京)1984年
    《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 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
    《艺术与幻觉》(英)贡布里希 周彦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