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九曲河污染”早在二十多年就已经存在。随着L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F糖厂建立在九曲河上游之后,九曲河污染变得更加严重了。但是,由于沿河村民由九曲河水改饮地下水以及九曲河网箱养鱼功能的开发,“九曲河污染”只是一直被养鱼户当作获赔的一个“符号”提出来。尽管几乎年年都会发生九曲河污染死鱼事件,但是在索赔与赔偿的“共谋”下,“九曲河污染”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并未成为一个环境问题而得到有效地治理。直到最近五年来,随着村民的不断抗争、大众媒体的报道、政协委员的介入、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九曲河污染”才真正成为了一个的环境问题,九曲河治理也被当地政府提上了政治议程。
     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社会问题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被社会建构的过程。作为环境问题的“九曲河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共识、共建的过程和结果。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而长期存在的“九曲河污染”经过社会主体对其不断、反复的建构过程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并被当地政府纳入了制度化的政策议程。村民(主要是养鱼户)、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政协委员、政府、企业、科学、律师、社会大众等多种因素影响到了这个社会建构过程。其中,村民、政府、大众媒体是“九曲河污染”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文从社会建构论视角对“九曲河污染”问题被长期遮蔽、后又浮现出来并得到有效治理的过程进行了考察,重点分析了村民(主要是养鱼户)、政府、企业在互动过程中采取不同行动方式及其行动背后的逻辑。
     文章以“九曲河污染问题”为个案,以L县白沙镇桂鱼村为调查地点,通过对九曲河污染的多个故事的呈现,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九曲河污染”的问题化过程。第一方面,对九曲河所在的L县的经济社会环境、九曲河的生态环境以及调查地点桂鱼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介绍,旨在交代九曲河污染发生的背景;第二方面,对1990年代发生的三个九曲河污染故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九曲河污染”问题被发现但又被彻底淹没的原因;第三方面,在1998年发生的九曲河“3.5”污染事故发生后,对养鱼户求助新闻媒体、进行环境信访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他们呈现“九曲河污染”的策略;第四方面,在九曲河污染加剧而养鱼户急剧扩张的背景下,分析了养鱼户、政府、企业三者对2005年发生了九曲河“1.8”污染事故采取的不同态度,以及探讨了网民、政协委员呈现“九曲河污染”的方式和策略,揭示了“九曲河污染”问题被合法化、制度化的过程;第五方面,围绕2007年发生的九曲河“2.13”污染故事,重点分析了养鱼户在对“九曲河污染”重新建构过程中采取的“问题化”技术和手段,以及政府、企业等在面临环保压力增大的情况下的行动逻辑
     文章以田野调查的访谈资料、有关九曲河污染及治理等材料为基石,通过对上述五个维度的考察,得出了两个方面的结论:第一,“九曲河污染”问题是一个利益问题,而“九曲河污染”问题长期被遮蔽是村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利益共谋”的结果;第二,“九曲河污染”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s existed since last more than 20 years. With the high spee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L county, espec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F sugar factory in the upstream of Jiuqu River,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However, as the villagers near the river have drunk groundwater instead of the water of Jiuqu River and the function of fish culture in net pen in Jiuqu River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s not yet been raised as a problem. Although the accidents of dead fish caused by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ppened almost every year,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s not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been effectively managed during the more than ten years under the collusion of claim for compensation and compensation. Until the recent five years, with the constant oppose of the villagers, the reports of mass media, the intervention of political advisors, the abroad attention of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s really become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the management of Jiuqu River has been put on the political agenda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view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the outcom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a process constantly constructed by society.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as an environment problem is the process and result of a social consensus and co-construc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as a long-standing objective fact has gradually got its legal position, and been put on the institutional policy agenda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fter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ant and repeating construction by social subjects. Villagers who are mainly fish-farming households, news media, internet media, political advisors, government, corporations, scientists, lawyers, the public and so on all have influenced the proces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villager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proces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which was chronically shaded, emerged later and was effectively managed in the angle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t emphasiz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action manners, means and their backside logic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villagers who are mainly fish-farming household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This thesis takes the pollution problem of Jiuqu River as a case, selects Guiyu Village, Baisha Town, L County as a survey point,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problem from five aspects through presenting several storie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First, it describ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L County, the environment of Jiuqu River and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situation of Guiyu Village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Second, it describes three storie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ppened in 1990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problem was discovered but then was completely submerged. Third, it studies the process of the fish-farming households looked to news media and presented peti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 after the accident 3.5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ppened in 1998, and reveals the strategies that they presented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Fourth,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aken by the fish-farming household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towards the accident 1.8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ppened in 2005, discusses the manners and strategies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that the netizens and political advisors presented, and reveals the process that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problem is leg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rious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and the rapid expand of fish-farming households. Fifth, it stress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 techniques and means taken by the fish-farming households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of Jiuqu River pollution, and the action logics taken by the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facing the bigger press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t that time, encircling the accident 2.13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happened in 2007.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interview data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 documents about the pollution and management of Jiuqu River. It gets two conclusions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five aspects above. One is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problem was caused by interests, and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was not seen as a problem for a long period, which was the result of the common benefit pursued by villagers, government and corporations. The other is the essence of the pollution of Jiuqu River problem is a process and a resul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引文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陈秀兰:《交往中的建构——大学教学活动的社会建构论解读》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
    【5】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6】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7】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8】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9】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冯肃伟、戴星翼主编:《新农村环境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武汉:长江出版社,2001年。
    【12】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中国乡镇工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洪大用(a)《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洪大用:《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初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7】江莹:《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姜晓萍、陈昌岑:《环境社会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0】李强等:《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1】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梁从斌主编:《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3】刘文祥等:《水资源危机:21世纪全球热点资源环境问题》,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
    【24】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
    【25】曲革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26】沈殿忠,《环境社会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
    【27】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8】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49年。
    【2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1】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4】同春芬、李慧:《中国水危机事件的影响及其所反映的利益博弈》
    【35】王灿华:《环境纠纷处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王芳:《环境社会学新视野——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7】王书民等:《环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38】乌兰:《论政府环境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学术论坛》,2006年第9期
    【39】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1】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42】杨国枢、叶启政《台湾的社会问题》,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43】杨丽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4】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5】杨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46】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47】余谋昌:《当代社会与环境科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
    【48】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9】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5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2】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53】周学志、汤文奎等编著,《中国农村环境保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
    【54】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安维复:《科学哲学的最新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第11期。
    【2】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西方哲学》,2005年第9期。
    【3】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评价》,《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4】蔡萍:《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论阐释》,《兰州学刊》,2008年11期。
    【5】曹天予:《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14期。
    【6】陈阿江(a):《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2008年第4 期。
    【7】陈阿江(b):《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学海》,2008年第4期。
    【8】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
    【9】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0】陈阿江:《再论人水和谐——生态转型的契机与路径》,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南京,未刊稿。
    【11】陈阿江:《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13】陈涛:《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兴村个案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008年12月。
    【14】单光鼎:《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载陆学艺主编《社会学》,中高级读本,第13章,545~547页,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年。
    【15】冯仕政:《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载于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6】顾金土:《乡村污染企业与周边居民的策略博弈》,载于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7】顾瑞珍、吴晶晶:《中国环境问题已进入利益博弈阶段》,《北京商报》,2007年7月6日第1版。
    【18】郭爱妹、石盈:《“积极的老龄观”: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江海学刊》,2006第5期。
    【19】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20】洪大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2000年第5期。
    【21】洪大用:《公民环境意识的综合判断及抽样分析》,《科技导报》,1998年9期。
    【22】洪大用(b):《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社会学》,2001年第11期。
    【23】洪大用:《环境社会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4】洪大用:《试论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5】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第2期。
    【26】侯京林,《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挑战污染转移》,《世界环境》,2008年第1期。
    【27】胡杰容:《政策执行过程研究: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第3期。
    【28】华炬:《市场失灵——环境问题的成因》,《经济论坛》,2005年第2期。
    【29】江莹,秦亚勋:《整合性研究:环境社会学最新范式》,《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
    【30】江莹:《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评析》,《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31】姜纬:《国有企业改革与委托人——代理人问题》,《经济研究》,1994年第11期。
    【32】金小红:《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与建构主义思潮》,《江汉论坛》,2007第12期。
    【33】经纶、江莹:《大众媒介关注环境问题的动因浅析》,《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4】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政策与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广州,2005年。
    【35】雷洪:《试析社会问题范式及其理论见解》,《江汉论坛》,1996第5期。
    【36】李婵:《农村社区精英研究综述》,《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37】李春成:《地方环保部门职责履行中的两难》,《学海》,2008年第4期。
    【38】李璐:《社会建构论角度的虚拟社区舆论生发实例分析》,《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39】李三虎、赵万里:《技术的社会建构》,《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第10期。
    【40】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评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第5期。
    【41】李雯:《论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宣传策略》,《新闻传播》,2007年第10期。
    【42】李晓凤:《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第5期。
    【43】李亚玲:《对西方社会比较研究的新认识——社会建构主义视域》,《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第3期。
    【44】李洋、敬从军:《公众议题的媒介建构——以环境问题为例》,《青年记者》,2004年第6期。
    【45】李友梅、刘春燕:《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探索》,《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6】李友梅、翁定军编译:《马克思关于“代谢断层”的理论》,《云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7】连冬花:《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中西医之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5期。
    【48】林兵、陈希贵:《我国环境社会学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9】林兵:《西方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借鉴》,《吉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0】林兵:《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借鉴与反思》,《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51】刘成斌、雷洪:《社会问题的社会性》,《理论月刊》,2002第1期。
    【52】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53】罗亚娟:《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河海大学学报》,2008年12月。
    【54】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现代城市社区意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第2期。
    【55】麻国庆:《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5期。
    【56】马洁华:《环境社会学视野中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中国环境管理》,2006年第6期。
    【57】潘敏、卫俊:《环境社会学主要理论综论——兼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9期。
    【58】彭远春:《社会问题之建构过程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59】齐秦:《取消农业税后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60】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61】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过程分析》,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62】孙立平、王汉生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6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64】施国庆、周建、李菁怡:《生态移民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以新疆轮台塔里木河移民为例》,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南京,未刊稿。
    【65】谈卫军:《“过程——事件分析“之缘起、现状以及前景》,《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6期。
    【66】谭江华、侯钧生:《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与法学表达》,《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67】万本太:《中国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环境保护》,1999年第7期。
    【68】王芳:《环境纠纷与冲突中的居民行动及其策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9】王芳《文化、自然界与现代性批判——环境社会学理论的经典基础与当代视野》,《南京社会科学》,2006第12期。
    【70】王建明:《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政治问题》,《理论参考》,2006年第4期。
    【71】王书明:《沿海渔民因污返贫——建议成立环境法庭强化环保》,《绿叶》,2008年第8期。
    【72】王阳:《对工业化及城市化带来环境问题思考》,《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第6期。
    【73】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演变及其本质意含》,《科学技术辩证法》,2002年第5期。
    【74】徐国玲:《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第2期。
    【75】许放民:《社会建构主义:渊源、理论与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6】阎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第1期。
    【77】阎志刚:《社会建构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8】阎志刚:《社会问题研究的多维视角》,《汕头大学学报》,2003第6期。
    【79】阎志刚:《试论社会问题的主观性和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1997第4期。
    【80】姚望:《非理性利益表达的行动逻辑及矫正路径选择》,《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81】叶浩生:《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心理科学进展》,2003第1期。
    【82】叶凯、肖唐镖:《厂民关系的历史变迁:一种影响农村稳定因素的分析——侧重于制度分析与行动者分析相结合的解释》,《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
    【83】伊莎白、麦港:《分歧与协议:分析社会规范变迁的一种路径》,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
    【84】于建荣:《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85】于一,《新社会学与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学家茶座》,2002第1期。
    【86】袁华音:《社会意识与社会问题》,《上海大学学报》,1995第6期。
    【87】张敦福:《美国互动论者对社会问题的阐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6
    【88】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第4期。
    【89】张玉林,《“天地异变”与中国农村研究》,第二届中国环境社会学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4月25-26,南京,未刊稿。
    【90】张玉林、顾金土:《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91】张玉林:《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
    【92】张玉林:《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洪范评论》,2007年第9辑。
    【93】赵万里、蔡萍:《建构论视角下的环境与社会———西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评析》,《山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4】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社会转型课题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第5期。
    【95】周晓虹:《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96】朱力:《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
    【97】邹建中:《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观察与思考》,2007年12期。
    【1】陈丽霞:《网络媒介的意义建构功能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罗英豪:《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申静:《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四川省中部一个村庄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童志锋:《农民集体行动的困境与逻辑——以90年代中期以来的环境抗争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张雄,《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论纲——一个政治经济分析视角》,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赵惠星:《小岗典型的建构》,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恒、索昕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艾伦·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田佑中、刘江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伯格、乐格曼:《社会实体的建构——知识社会学》,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
    【3】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5】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
    【6】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7】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格力碧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8】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的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11】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1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
    【14】莫里斯·哈布瓦赫,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鸟越浩之:《环境社会学》,宋金文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策略与艺术》,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0】普利菲·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1】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22】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
    【23】詹姆斯·C·斯科特著:《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
    【1】Aronoff.M.andGunter.V. Defining Disaster: Local Constructions for Recovering in the Aftermath of Chemical Contamination, Social Problems, 9, 1992.
    【2】Becker, H. Social Problems: A Modern Approach.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6.
    【3】Best, J. Afterword: Extending the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a Conclusion and Introduction.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89 (b).
    【4】Blumer, H., Social Problems as Collective Behavior. Social Problem 18, 1971.
    【5】Burningham, K., A noisy road or noisy resident?: a demonstration of the uti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sism for analyz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ditorial Board of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Published by Blackwell PublishersOxfod,1998.
    【6】Buttel, F.H.,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978.
    【7】Buttel.F. and Taylo.P.r,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 Critical Assessment,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5, 1992.
    【8】Capek.S.M.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frame: Conceptual Discussion and an Application, Social Problems, 40, 1993.
    【9】Catton, W.R.Jr., Dunlap, R.E,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New Paradig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13, 1978.
    【10】Clayton A. Hartien , Possible Trouble-An Analysis of Social Problems ,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97,2006;
    【11】Clayton A. Hartien, Possible Trouble-An Analysis of Social Problem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97.
    【12】Dunlap, R.E.,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brief history and assessment of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Edited by Michclift and Graham Woodgat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Cheltenham, 1997.
    【13】Fox,N.,Green Sociology, Network(Newsletter of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50,1991
    【14】Freudenburg.W.R.and Pastor S., Public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Risks: Toward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3, 1992.
    【15】Fuller, R., and Myers, R. The Nature History of a Social Probl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 1941.
    【16】Hannigan, J. Environmental Sociology(secon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Loutledge, 2006.
    【17】Hannigan.J. EnvironmentalSociology: AsocialconstructionistPerspective.London: Routledge, 1995.
    【18】Hansen. A., the Media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3(4), 1991.
    【19】Hart.D.M. and Victor.D.G. Scientific Elites and the Making of U. S. Policy for Climate ChangeResearch, Social Studies ofScience, 23, 1993.
    【20】Jonathan Potter, 1996, Discours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e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n John T.E.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 Leicester, BPS Books.
    【21】JunJing, Environmental protests in rural China, in Elizabeth Perry and Mark Seldenedited,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Routledge/Curzon, 2004.
    【22】Mazur, A. and Lee, Jinling, Sounding the Global Alarm: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U.S.National New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93.
    【23】Peter Berger and Thomas Luckma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enguin Books 1967
    【24】Spector, M. &J.I. Kitsuse, 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1987.
    【25】Spector, M. &J.I. Kitsuse, Social Problems:a Reformulation, Social Problems,20,1973.
    【26】Spencer .J.W.and Triche.E, Media Constructions of Risk and Safety: Differential Framings of Hazard Events, Sociological Inquiry, 64(2), 1994.
    【27】Ungar.S. the Rise and (Relative) Decline of Global Warming as a Social Problem,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92.
    【28】Wittgenstein, 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Oxford: Blackwell, 1953.
    【29】Yearley S., the Green Case: Sociolog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rgument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1992.
    17李友梅、刘春燕:《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探索》,《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2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8页。
    37 Spector, M. and J.I. Kitsuse, Social Problems:a Reformulation, Social Problems,1973(20),p158
    38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9社会问题的特性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一种分为社会性和问题性(如何雪松,2007:4)。还有的分为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阶级性、时代性、文化差异性等等(如单光鼎,1991:545~551)。本文无意探讨社会问题的特性,只是从社会问题特性的入手来透视社会问题研究的一些特点。
    40 Clayton A. Hartien , Possible Trouble-An Analysis of Social Problems,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 1997, P9.
    41关于这七种理论范式的内容,具体参见(何雪松,2007:14~20;陆学艺,1991:551~558)。
    42其中,社会事实范式包括社会病理论、社会解组论、越轨论和批判论;社会定义范式包括价值冲突论、标签论;社会建构论范式主要是以Spector and Kitsuse为代表。
    44阎志刚:《试论社会问题的主观性和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4期。
    45转引自杨国枢,《绪论》,见杨国枢、叶启政主编《台湾社会问题》,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2年第11页。
    47李友梅、刘春燕,2004,《环境社会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第40~41页。
    48潘敏、卫俊:《环境社会学主要理论综论——兼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9期。
    54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55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5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58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8页。
    59参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刊出的一组文章。
    71资料来源:《L县九曲河城区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L县水利局编印,2006年12月。
    
    74 2009年2月24日对桂鱼村养鱼户罗贵福的访谈并进行了整理。
    75后来从L县畜牧水产局那里得知,在集体和国有水面从事网箱养鱼户原则上是要办养鱼证的。
    76资料来源:L县畜牧水产局文件:《关于L县水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通知》,2005年6月8日。
    
    91资料来源:《糖厂废水污染基村河的报告》,1996年5月15日。
    92在调查中,养鱼户所说的“满意”,就是赔偿价格不能低于市场价,至少不能低于市场批发价。
    98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第405页。
    99参见附录《基村河发生死鱼事件》,《柳州晚报》,1998年3月9日。
    102 2009年2月25日对养鱼户姚小辉的访谈。
    103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应星对“草根动员”的操作性界定为:它是底层民众中对某些问题高度投入的积极分子自发地把周围具有同样利益、但却不如他们投入的人动员起来,加入群体利益表达行动的过程。底层民众者那些发起动员的积极分子就是所谓的“草根行动者”。
    104鸟越浩之:《环境社会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页。
    
    114肖显静:《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15 1998年7月13日,柳州市环保局《关于L县白沙镇村民反映F糖厂污染九曲河一事情况调查报告》。
    
    124江永红、马中:《环境视野中的农民行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25资料来源:http://news.sina.com.cn/c/2005-03-11/06345328035s.shtml
    126参见L县环保局文件《L县环保局环境污染事故、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2005年1月1日。
    
    127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第405~423页。
    128参见附录《九曲河5万公斤鱼突然“翻白肚”事发L县白沙镇》,《南国今报》,2005年1月12日。
    129参见附录《河水被污染网箱鱼死光农民和制糖公司各执己见》,《柳州日报》,2005年1月14日.
    
    130参见附录《广西九曲河鱼翻白肚是否污染相关部门避而不谈》,《南国今报》,2005年3月11日
    131李雯:《论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宣传策略》,《新闻传播》,2007年第10期。
    132汉尼根:《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1页。
    138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39参见L县环保局文件《L县环保局关于加强2006年至2007年榨季环保工作的通知》(江环字[2006]12号),2006年年10月20日。
    140参见L县环保局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的通知》(江环字[2006]11号),2006年10月10日。
    141参见L县环保局写给柳州市人大的文件《关于九曲河污染事故汇报》,2005年4月27日。
    142参见《L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L县发展和改革局编印,2006年5月。
    143严功军、郑婷婷:《解构与建构:网络媒体与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新闻知识》2007第5期。
    144《互联网成为汇集民意新通道》,中国社科院互联网实验室http://www.xinhua.net.cn
    145广西新闻网红豆社区:http://hongdou.gxnews.com.cn
    146在红豆论坛的注册网友自称“豆友”。
    147‘发帖“指在互联网上的电子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等,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声音甚至视频。
    148汉尼根:《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2页。
    158 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7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159参见L县环保局内部文件。该规划提出了对九曲河进行疏浚、截污,合理开发利用滩涂,恢复生态,绿化、美化的措施,从而九曲河有望建成湿地公园或湿地保护区。
    160汉尼根:《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第83页。
    172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年第386页。
    173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74詹姆斯·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一书中,探究了市场资本主义的兴起对传统农业社会的冲击,用“生存伦理”来强调生存规则的道德涵义,并提出了农民的“日常抵抗”这一重要概念。这些日常形式的反抗通常包括: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怠工等等。这些被称为“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的日常抵抗形式具有共同特点:几乎不需要事先的协调或计划;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网络,通常表现为一种个体的自助形式;避免直接地、象征性地对抗权威。这些反抗形式虽然不那么激动人心,却经常性地体现在农民的日常生活技术中。参见[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175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78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82资料来源:L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江民初字第972号,2008年10月25。
    183阎志刚:《试论社会问题的主观性和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84资料来源:L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7)江民初字第972号,2008年10月25。
    
    185 2009年2月27日对L县环保局监察大队林大队长的访谈。
    186参见40名养鱼户的《民事上诉状》,2009年1月4日。
    
    187《南国今报》对此进行了报道:《一审分文未得二审获赔16万》2009年9月25日。
    188资料来源:二审养鱼户姚小辉的《上述人呈词》,2009年7月2日。
    189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订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190莫里斯·哈布瓦赫,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1资料来源: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http://www.lzszjfy.gov.cn/ShowArticle.asp?id=1226。
    
    192资料来源: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2009年8月11日。
    193《南国今报》的报道:《一审分文未得二审获赔16万》,2009年8月25日。
    194转引自顾瑞珍、吴晶晶:《中国环境问题已进入利益博弈阶段》,《北京商报》,2007年7月6日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