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代中国是以皇权至上和宗法伦理所维系的高度集权的国家,但是,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治理能力等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国家对广大农村社会的实际控制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长期以来,乡里社会是由以乡村士绅为领导核心的乡村社区,依据社区成员共同订立的乡规民约来进行具体治理的。作为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治理手段,传统乡规民约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乡村社会包括经济生产规范和互助、社会关系调整、生活救济和救助、生态环境保护、文明风尚倡导等各个方面,它对于维护古代乡村社会既有社会秩序,维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而保持整个国家范围内社会结构的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传统乡规民约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传统乡规民约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评估其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历史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为当代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规民约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为了使得研究的对象更有针对性,本文首先界定了乡规民约的概念,分析了乡规民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将传统乡规民约根据不同的角度划分为行政和自然村落乡规民约、宗族乡规民约、会社乡规民约和某一特定群体或组织乡规民约等若干不同的类型。其次,梳理了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演变脉络,厘清了传统乡规民约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性质。作为一种“广教化而厚风俗”的文化形态和非正式制度,传统乡规民约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其形式从口耳相传、约定俗成发展为文本化和系统化。其内容从生产生活互助扩展到乡里教化、秩序维护、生态治理、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与这种发展相对应的则是官方力量的强力渗透和乡村自治权力的逐渐减退。接着分析了传统乡规民约的思想文化渊源。传统乡规民约是以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为其思想渊源,因此,其价值取向呈现出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体一致的趋势。近代以来的西方宪政思想赋予传统乡规民约以“民主、自由、平等”等新的元素,并使当代乡规民约打上深深的法制烙印。此外,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乡民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当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对传统乡规民约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转而考察了传统乡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通过对古代乡村社会结构和组织的探讨认为,在“以礼为主,礼法兼治”的传统乡里社会,以“乡村精英”面目出现的士绅阶层成为乡规民约的倡导者、制定者、监督者与实施者。在其具体执行过程中明清以后,表现为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权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各地民间组织纷纷积极“邀请”国家进入,以取得官方力量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使乡规民约具有更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国家政权为了延伸其在乡村社会的统治,也大力认可和支持传统乡规民约,并将其作为一种协调乡村社会关系、稳定乡村社会秩序的软控制手段。继而探讨和分析了传统乡规民约的作用和历史局限性。通过对古代乡村社会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的考察,提出,作为时代的产物,传统乡规民约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国家行政权力缺位的情况下,它对古代乡村社会经济生产的稳定、社会风气的净化、社会秩序的维护、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均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传统乡规民约中也充斥了大量的扭曲人性、压抑个性自由、限制社会进步的封建糟粕,它们虽然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社会总体的持续性健康发展起到了一种钳制作用。最后在对传统乡规民约进行历史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当代启示。乡规民约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乡村治理的重要形式,其德业相劝的教化理念,过失相规的惩罚机制,礼俗相交的治理模式,患难相恤的救助体制至今仍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内核和保障。以乡规民约为纽带,理顺国家政权、乡村精英和农民阶层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降低国家管理成本,增强民众的自主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通过研究发现,传统乡规民约是在国家政权、乡村精英阶层以及农民阶层三方力量的博弈和互动中得以发展的,任何一方的错位或缺失都有可能导致乡规民约的流产和失败。传统乡规民约的演进历史尤其证明了:一方面,国家政权的支持和引导是乡规民约发挥效用的有力保障,但全面的介入和有意图的控制却使得乡村自治趋向弱化,并且导致乡规民约走向异化和扭曲,从而降低了乡规民约效用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漠视和忽略了农民阶层在乡规民约制定、执行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的表达,传统乡村社会的乡规民约仅仅是乡村精英阶层出于实践道德理想而设计的一种蓝图模式,体现的是乡村精英阶层的意志和心声,因此,仅仅是“部分、少数人的有限自治”,而绝非真正的村民自治。因此,保证国家政权、乡村精英和村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正确的角色分配,特别是确保农民阶层在乡规民约制定、实施过程中话语权和参与权的有效性,方能保证乡规民约健康、正常的向前发展,也方能从根本上确保村民自治制度的成果。
In ancient China, the imperial power and patriarchal ethics were maintained long-standing. However, the actual control of the state power for the rural society was absent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governance capacity. For a long time, the rural society was managed by the local communities in which the village elites were the core leader power with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village control,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covered many aspects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such as economic production, social lif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existing social order, preserving healthy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rural society, keeping relative stability within the whole count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analyzes its origin of idea and culture, evaluates its efficiency for the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nd analyzes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warning to modern society. Firstly,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analyzes their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Secondly,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clarifi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natur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s a culture pattern and an unofficial system,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have undergone through a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 In this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evolved from previous oral forms to the written forms and the contents extended to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managing common resources and educating villagers, the mutual aid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daily life between villagers. This transformation corresponded to the penetration of the state power. Third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headwater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were built on the Confucian doctrine.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 values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corresponded to the state's ideology because of the re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However, this change weakened th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After the later Qing dynasty, some new elements such as "democracy", "freedom" and "equality" were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due to the spread of the western legal thought. In addition, other elements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value of the local people and traditional moral-ethical ideas all affect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in different degrees. Fourthl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rmul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s of the ancient rural society, we thought that the elites especially the gentries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advocated constituted and execut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 the rural communities interacted with governments in the course of enforci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On one hand, the rural communities invited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to participate in the formulating and enforcing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so as to gain their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and gain mor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 power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actively so as to extend its control for the rural society. Fifth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and historical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As historical product,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were like a double-edge sword. On the one hand, i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production, rectifying social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out intervening the state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included many feudal contents which distorted human nature, suppressed individual freedom and obstructed social development due to their historical limitation. Sixthly,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thought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and provides a warning for modern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are still the core of the modern rural management. So, the way that smooth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llage elites, governments and peasants,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informal system maximally, decreasing the costs of management, increasing self-awareness of villagers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rural communities.
     In sum,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evolved and developed continually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village elites, governments and peasants. Within this system, these three groups played different roles. Village elites advocated, constituted and executed these rules;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were supervisors and supporters of them; and the peasants determined whether or not these traditional rules were successful. Absence of and the unbalance among their powers might cause failure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The evolution of t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proved that:1) the support of the state power could guarantee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village rules. However, interference and control of the state power declined "self-governance"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2)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were ideological patterns designed by village elites, so they expressed just village elites' wishes and aspir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ordinary members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still were in the lower class. While they had the right to say no to a common project, they did not think it was worthwhile, they could not get leading positions in local rural community because they were poor in knowledge, prestige and poverty. Their right to participate was still low. 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eir right was infringed repeatedly. The lesson for present times is tha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execution of modern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depend on smooth relationships and the correct allocation of function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Notably, peasants must have rights to speak and participat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of village regulations and rules.
引文
①对于此问题的说明,参见第一章。
    ②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成俗、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
    ①《后汉书·钟离意传》。
    ②《后汉书·儒林传序》。
    ①《后汉书》卷二七《王丹传》。
    ②《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
    ③《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
    ④《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附子奋传》。
    ⑤《后汉书》卷七六《循吏列传·童恢传》。
    ⑥汉代的牛耕生产已经扩大到以关中地区为中心,西北达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北部达内蒙的河套地区,东部达山东,东北到辽东半岛,南及长江以南的洞庭湖一带的广大地区。但另一方面,“盐铁贾贵”的现实和动辄数千钱的牛价,却使得因为工商业的盘剥而陷入极端贫困境地的农户根本无力置办齐备农业生产所需的所有农具和耕牛。关于汉代的农户户均人口,李根蟠、王利华、许倬云、杜正胜等多位学者都先后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论述,虽然在枝节问题上上述几位学者的意见有所不同,但一致断定了西汉普通农民家庭规模较小,不会超过五人。在此研究基础上,喻长咏等学者通过对《居延汉简》甲乙编中较为完整的22则家庭材料进行整理后认为,汉代农户的户均劳动力应该不会超过两个人。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
    ①《宋史》卷192,《兵志六》。
    ②司马光:《传家集》卷48,《乞罢保甲状》。
    ③苏轼:《东坡全集》卷64,《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二首》
    ④所谓《周礼·十二教》具体是指: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乖;五日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武;八口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绿则民兴功。
    ①张载:《张子全书》卷14。
    ①《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
    ②《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第二十七卷《乡里部汇考》。
    ③《圣训六谕》的主要内容是:“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个安生理,毋作非为”。
    ④《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第二十七卷《乡里部汇考》。
    ⑤王樵:《金坛县保甲乡约记》,《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交谊典》第二十八卷。
    ⑥《明史》卷281,《循吏传》。
    ⑦章懋:《枫山集》卷2,《答罗一峰书》,四库本。
    ①何珊:《柏斋集·卷十·宿州吏目仇公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心即理”说、“致良知”说和“知行合一”说。所谓“心即理”即认为心与理是一个,心外无物、无理、无善,只有心才是世界的本源,是唯一的真实存在。所谓“致良说”是指“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善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所谓“知行合一”是指“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走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③《王阳明全集》卷十七《别录九》
    ①嘉靖《祁门三四都护林乡约会议约合同》,原件藏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②朱淛:《天马山房遗稿》卷6,《誓禁屠牛乡约》,四库本。
    ③雍正《岩镇志草》贞集,《艺文志下·岩镇乡约叙》。
    ④雍正《岩镇志草》贞集,《艺文志下·岩镇备倭乡约》。
    ⑤[明]姜宝:《姜凤阿文集》卷20,《议行乡约以转移风俗》,四库存目集部第128册:第65页。
    ①陈宏谋:《五种遗规》卷1,同治七年版。
    ②[明]文林:《文温州文集》卷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0册第350页。
    ③[明]唐灏如:《葬亲社约》,见[清]陈宏谋:《五种遗规—训俗遗规》(卷三)。
    ④吕坤:《去伪斋文集》卷5《老实会约序》。
    ①吕坤:《去伪斋文集》卷3《孝和会序》。
    ②《礼部·风教·讲约二》[A]《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98)。
    ③[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11《泛叶寄·故老杂记》。
    ④清道光四年五月初一日婺源县洪村光裕堂公议茶规碑[Z],碑现嵌于婺源县清华镇洪村光裕堂外围墙上,
    ①此段部分观点参考了卞利先生《明清徽州乡规民约论纲》一文,在此表示感谢。
    ①譬如信用庄仓合作社,其章程就明文规定:“各庄有地之家,除一户有地不足三亩,所收仅可自给,或不敷用度,又无其他生产,经管理委员会认为情形特殊者得免予加入。”话虽说的很婉转,但实际上明确的把贫苦农民排斥在合作社之外。
    ①[清]邵懿辰:《礼记通论·论孔子定礼乐》。
    ①《易经·家人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②《礼记·祭统》,
    ③绩溪《华阳邵氏宗谱》,卷一八。
    ④歙县《金山洪氏家谱》,卷一《家训》。
    ⑤婴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庭训八则》。
    ⑥衙州《孔氏家规》。
    ⑦白芋《朱氏宗谱》,光绪十五年本,卷二,《奉先公家规》。
    ⑧安徽寿州《龙氏家规》。
    ①宜兴《卢氏宗谱》,光绪十八年本,卷一,《宗祠戒约》。
    ②绩溪《龙井派宗谱》卷首。
    ③《重修古歙城东许氏世谱》卷七。
    ④寿州《龙氏宗谱·家规》。
    ⑤江南宁国府太平县《馆田李氏宗谱》。
    ⑥《唐会要》卷三十八《葬》。
    ⑦衙州《孔氏家规》。
    ①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祠规》。
    ②休宁《宣仁王氏族谱·宗规》。
    ③黟县《环山余氏宗谱》卷一。
    ④桐城《刘氏家规》。
    ⑤合江《李氏族谱》,光绪二十一年本,卷八,《族规》、《族禁》。
    ⑥湘阴《狄氏家谱》,1938年本,卷五,《家规》。
    ⑦江旭奇:《萧江全藉》仁集卷一《祠规》,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①光绪二十九年《常熟丁氏义庄规条》。
    ②江夏《义庄规条》。
    ③吴翟:《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
    ④《史记》。
    ⑤《礼记·曲礼上》。
    ⑥《荀子·修身》。
    ①浙江《顾氏宗族规约》。
    ②番禺《简氏宗谱》卷三《族约》。
    ③婺源《武口王氏统宗世谱·庭训八则》。
    ④休宁《茗洲吴氏家典》。
    ⑤休宁《宣仁王氏族谱》。
    ⑥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一。
    ⑦黟县《环山余氏宗谱》卷一。
    ⑧歙县《岩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卷十一《族约》。
    ⑨长沟《朱氏宗谱》,光绪三十三年本,卷二。
    ⑩歙县《岩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卷十一《族约》。
    ①歙县《潭渡孝里黄氏家训》。
    ②休宁《宣仁王氏族谱·宗规》。
    ③上虞《雁埠章氏宗谱》,1925年本,卷十四,《家训二十四则》。
    ④歙县《东门许氏家规》。
    ⑤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伦书局宣统二年本。
    ⑥绩溪《上川明经胡氏宗族新定祠规二十四条》。
    ①《朱子语类》卷十三。
    ②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祠规》。
    ③婺源《武口王氏宗规》。
    ④绩溪《华阳邵氏宗族家规》。
    ⑤江西武宁县大洞乡彭坪村保存的清光绪三十三年《奉宪严禁碑》,此碑现立于江西武宁县大洞乡彭坪村港子口。
    ①盘古《高氏贵六公房谱》,1935年本,不分卷,《盘古新七公家训》。
    ②婺源《武口王氏家范十条》。
    ③休宁《宣仁王氏宗规》。
    ④黟县《环山余氏家规》。
    ⑤歙县《潭渡孝里黄氏家训》。
    ⑥歙县《泽富王氏宗规》。
    ①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家规》。
    ②宣仁《王氏宗规》。
    ③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祠规》。
    ④锡山《邹氏家乘》,光绪二十一年本,卷首,《旧谱凡例》。
    ⑤绩溪《明经胡氏龙井派祠规》。
    ⑥衙州《孔氏家规》。
    ⑦余姚《江南徐氏宗谱》,1916年本,卷八,《族谱宗范》。
    ⑧休宁《宣仁王氏宗规》。
    ①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卷2康熙三十九年吴苑《方氏族谱序》,清乾隆十八年刻本。
    ②成化十八年《重定拜扫规约》,弘治《休宁陪郭程氏本宗谱》附录《休宁陪郭程氏赡茔首末》,明弘治十年刻本。
    ③绩溪《黄氏家庙遗据录》卷1《祠制·与祭燕饮》,清咸丰元年刊本。
    ④绩溪《华阳邵氏宗谱》卷首《凡例》,清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⑤绩溪《黄氏家庙遗据录》卷1《祠制·给发章程》,清咸丰元年刊本。
    ①祁门《清溪郑氏家乘》卷4《规训》,明万历十一年刻本。
    ②休宁《商山吴氏宗法规条》,明抄本。
    ③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4《嘉靖二十八年五月十七日邑父母公示稿》,清雍正九年刻本。
    ④《宋户令》。
    ⑤径川《万氏家规》。
    ⑥歙县《潭渡黄氏家训》。
    ⑦婺源《严田李氏族谱》。
    ⑧江西《临川孔氏族规》。
    ①[清]林则徐:《四洲志》。
    ①[清]魏源:《海国图志》。
    ②[清]冯桂芬:《校庐抗议》。
    ③[清]王韬:《重民下》。
    ①《魏书》卷114,《释老志》。
    ②《宋书》卷53,《谢方明传》。
    ③[清]赵翼:《除余丛考》卷27。
    ④《元史》卷93,《食货一》。
    ①《管子》卷八,《小匡第二十》。
    ②《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条。
    ③《汉书》卷一上《高帝记第一上》。
    ④《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
    ⑤《魏书》卷68,《甄琛传》。
    ⑥《魏书》卷82,《常景传》。
    ⑦《周书》卷22,《柳庆传》。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
    ②《永乐大典》,载《吴兴继志》。
    ①宋濂:《元史》(卷九十三)[A].食货志(一)。
    ①[元]王祯:《农书》卷3,《锄治篇第七》。
    ②董裕:《蓉山公行状》,《董氏乡贤录》,卷三。
    ①休宁《崇祯十年——康熙四十九年祝圣会簿》。
    ②休宁《道光廿四年——三十年祝圣会簿》。
    ①嘉庆祁门环溪《王履和堂养山会簿》。
    ①江西《陈氏大成谱》,1924年本,卷首,《义门家法》。
    ②交河《李氏八修族谱》,第一本,1937年本,《谱例》。
    ③商山《吴氏宗法规条》,明抄本。
    ④民国《平阳汪氏宗谱》卷一《家规》。
    ⑤民国《济阳江氏统宗谱》卷一《江氏家训》。
    ⑥民国《歙县志》卷一《舆地志·风土》。
    ①民国《古黟环山余氏宗谱》卷一《家规》。
    ②虞东《戚氏宗谱》,1928年本,卷首,《议规》。
    ③西清《王氏族谱》,1934年本,卷一,《坟祠祭典条规》。
    ④按照日本学者寺田浩明对这个词语的用法,“首唱和唱和”关系指的是在缔约时,通常有一个或一些人首先提出主张,然后其他人群起而相和之。
    ①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论书局宣统二年本。
    ②交河《李氏八修族谱》,第一本,1937年本,《谱例》。
    ③明万历《茗洲吴氏家记》卷七《家典记》。
    ④商山《吴氏宗法规条》。
    ⑤明万历祁门《窦山公家议》,卷1《管理议》。
    ⑥交河《李氏八修族谱》,第一本,1937年本,《谱例》。
    ⑦余姚《江南徐氏宗谱》,1916年本,卷八,《族谱宗范》。
    ⑧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论书局宣统二年本。
    ①[明](嘉靖)《许州志·卷四》。
    ①[明]陆世仪:《治乡三约》。
    ②素尔纳等:《钦定学政全书》(二)。
    ③[清]田文镜,李卫:《钦颁州县事宜》[A]《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第111页。
    ④殊批奏折:《乾隆元年四月初十八日河南按察使隋人鹏奏》,《内政类·保警》。
    ①[明]隆庆《文堂乡约家法》。
    ①《长沙毛氏族谱》,1916年本,卷首,《家规》。
    ①清雍正《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
    ②苏州《吴县湖头钱氏宗谱》,光绪十七年本,卷首,《谱例十八条》。
    ③剡溪《朱氏宗谱》,同治七年本,卷一,《家规》。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7《南赣乡约》。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17《南赣乡约》。
    ②山西襄汾盘道村《修井碑记》(1828年立)。
    ③山西芮城陌南镇庄上村《合村公议禁止诸条碑》(1776年立)。
    ④虞东《蒋山夏氏宗谱》,宣统元年本,卷一,《公立禁单》。
    ①[明]吕坤:《实政录》,卷五,《乡甲约》,《乡甲事宜》。
    ②江阴《任氏宗谱》,周治七年本,卷四,《家规》。
    ②南岐《陈氏族谱》,1916年本,《凡例》。
    ③交河《李氏八修族谱》,第一本,1937年本,《谱例》。
    ④民国绩溪《鱼川耿氏宗谱》。
    ①《清浊二河各渠则例》。
    ②《清峪河源澄渠记》。
    ③《泾渠用水则例》。
    ①[明]宋濂:《元史》,卷九十三《食货志》(一)。
    ①《国语·周语》。
    ②《礼记·月令》。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①石台县珂田乡源头里村《清道光八年(1828年)输山碑》
    ②黟县枧溪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禁垦种碑》
    ③江西乐安流坑董氏《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樟木坑禁约》。
    ④安徽绩溪县桐坑源村《清同治九年(1870年)桐坑源禁碑》。
    ①祁门县滩下村《道光十八年(1838年)永禁碑》。
    ②福建永安县《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永禁》,引自裘树荣纂修:《永安县志》(清雍正)卷二。
    ③贵州张家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名播万年碑》。
    ④[清](乾隆)《龙溪县志》,卷二一《杂记》。
    ⑤光绪《祁门善和程氏仁山门支谱》第三本,卷一,《村居景致·驱棚除害记》。
    ⑥同治《祁门县志》卷一二《水利志·水碓》。
    ①祁门县横联乡社景村一本堂《嘉庆九年(1804)“奉府宪示禁碑”》。
    ②林佩纶等:《续修天柱县志》(卷三),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
    ①[唐]王梵志:《王梵志诗校辑》,(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②《全唐文》卷一五四。
    ①康熙《祁门县志》,卷2《名宦》。
    ②乾隆《攀县志》,卷1《纪事》。
    ③万历《休宁范氏族谱》,《统宗祠规》。
    ①周月阳,周思松:《重修城北周氏本宗谱》,卷九《宗规》。
    ②吴翟:《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
    ③乾隆《重修古款东门许氏宗谱》,卷8《许氏家规·救家恤患》。
    ④清同治祁门《武溪陈氏宗谱》,卷一《新编凡例》。
    ⑤嘉庆歙县《桂溪项氏族谱》,卷首《凡例》。
    ⑥清光绪《三田李氏宗谱》,卷末《家规·睦乡里》。
    ⑦雍正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4《潭渡孝里黄氏家训·亲睦》。
    ①嘉庆歙县《棠樾鲍氏宗氏宣忠堂支谱》,卷19《义田·体源户田记》。
    ②嘉庆歙县《棠樾鲍氏宗氏宣忠堂支谱》,卷17《祀事》。
    ③光绪绩溪《南关许余氏惇叙堂宗谱》卷5《撑叙堂家政·服贫之用》。
    ④光绪《婺源县志》,卷16《食货志·储蓄》。
    ⑤乾隆《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8《宗祠新置义田规约》。
    ⑥光绪绩溪《南关许余氏撑叙堂宗谱》,卷8《悼叙堂家政·助学之用》。
    ⑦雍正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4《潭渡孝里黄氏家训·亲睦》。
    ⑧雍正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6《公议规条》。
    ⑨明休宁《商山吴氏宗法规条》。
    ①雍正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卷1《家规》。
    ②乾隆《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8《许氏家规·振作士类》。
    ③[明]许铤:《地方事宜疏·通商》,载同治《即墨县志》卷十,“艺文志·文类(中)”。
    ④道光《荣成县志》卷三,“食货志”。
    ⑤道光《胶州志》卷十二,“山川”。
    ⑥光绪《海阳县续志》卷二“盐法门”。
    ⑦[清]郁永和《采硫日记》卷上
    ⑧[明]郑鸿图《蟠蜻考》,引自民国福建《硬浦县志》卷十八
    ⑨黄叔橄《台海使搓录》卷二
    ①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
    ②《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二。
    ③[明]李光邵:《二列传》。
    ④在长期的海洋开发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类与海洋发生密切关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带有浓郁的海洋色彩的人群,我们称之为海洋群体。海洋群体并非仅仅指单纯从事海洋产业的群体,那些以海洋产业为主的人群也属于海洋群体。海洋群体是随着海洋活动的进行而逐渐产生。根据从事海洋活动的属性,海洋群体一般包括渔户、盐户、盐商、海商和海盗等,他们是海洋活动的主力军。一般认为,随着明清海洋开发的深入和拓展,海洋群体呈大幅扩大之势。
    ①[清]石成金:《传家宝》,卷一,第32页。
    ②隆庆《文堂乡约家法》。
    ③[明]姚舜牧:《药言》,《丛书集成新编》,第33卷,第197页。
    ①[清]江辉祖:《汪龙庄先生遗书·双节堂庸训》,卷3,《治家》,同治元年望三益斋藏版。
    ②[清]石成金:《传家宝》,卷一,第20页。
    ③《上虞雁埠章氏宗谱》,1925年版,卷十四,《家训二十四则》。
    ④《朱子家礼》,同治四年本,卷一,《司马氏居家杂仪》。
    ⑤《寿州龙氏宗谱》,光绪十六年本,卷一,《家规》。
    ⑥《合江李氏族谱》,光绪二十一本,卷八,《族规》、《族禁》。
    ①[明]姚舜牧:《药言》,《丛书集成新编》,第33卷,第201页。
    ②《上虞雁埠章氏宗谱》,1925年本,卷十四,《家训二十四则》。
    ③《衢州孔氏家规》。
    ④《寿州龙氏宗谱》,光绪十六年本,卷一,《家规》。
    ⑤《毗陵新安刘氏宗谱》,1948年本,卷一,《乐隐公家劝录》。
    ⑥《长沟朱氏宗谱》,光绪三十三年本,卷二,《族范》、《祠规》。
    ①《合江李氏族谱》,光绪二十一年本,卷八,《族规》,《族禁》。
    ②[元]郑太和:《郑氏规范》。
    ③《衙州孔氏家规》。
    ①《大明律》,卷二十六《刑律九·杂犯·赌博》。
    ②清乾隆《大清律例通考》,卷三四《刑律·杂犯·赌博》。
    ③山西河津樊村镇魏家院村《清雍正二年(1724)阖庄公立禁赌碑》。
    ④《辛省北牌公议禁赌碑记》,原立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省庄华岩寺旧址,现藏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
    ⑤《祁门文堂禁赌碑》,原碑现嵌于安徽省祁门县镇下文堂村陈氏一本祠前照壁上。
    ①《清嘉庆二十五年婺源延村弥赌杜窃碑》,原碑现铺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汪松林宅地面上
    ②寿州《龙氏宗谱》,光绪十六年本,卷一,《家规》。
    ③雍正《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
    ④永兴《张氏族谱》,1929年本,卷二,《合族禁条》。
    ⑤长沟《朱氏宗谱》,光绪三十三年本,卷二,《族范》、《祠规》。
    ⑥上湘《龚氏支谱》,1915年本,卷二,《族规类》。
    ①《知新报》,第五十九册,光绪二十四年六月。
    ②宁乡《熊氏续修族谱》,光绪十年,卷八,《祠规》、《禀词》。
    ③清光绪《武宁大洞乡彭坪村奉宪严禁碑》,此碑立于离城八十里的港子口。
    ④盘古《高氏贵六公房谱》,1935年本,不分卷,《盘古新七公家训》。
    ⑤湘潭《白沙陈氏宗谱》。
    ⑥江西《九江岳氏宗谱》,1920年前后刻本,卷三,《家规》。
    ⑦湖南《宁乡熊氏续修族谱》,光绪十年本,卷八,《祠规》、《禀词》。
    ⑧山阴《吴氏宗谱》。
    ①郑观应:《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第160页。
    ②广西《西林岑氏宗谱》。
    ③[清]陈宏谋:《训俗遗规·讲宗约会规》。
    ④寿州《龙氏宗谱》,光绪十六年本,卷一,《家规》。
    ⑤岭南《冼氏宗谱》,宣统二年本,卷一,《族规》。
    ①锡山《邹氏家乘》,光绪二十一年本,卷首,《旧谱凡例》。
    ②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伦书局宣统二年本。
    ①白苧《朱氏宗谱》,光绪十五年本,卷二,《奉先公家规》。
    ②宛山《卫氏宗约》。
    ①[清]石成金:《传家宝》。
    ②[清]金敞:《宗约》,《丛书集成续编》第61卷,第57页。
    ①水利规约,亦属传统乡规民约之一种,主要是对乡村社会水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的非正式制度。
    ①[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57《水利一》。
    ②[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61《水利五》。
    ①[民国]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凡例》。
    ②董维干:《重修通利渠册跋》,《洪洞县水利志》,第312页。
    ③[清]刘丝如:《高门通渠水册·序》。
    ①[民国]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57页。
    ①[清]刘大鹏:《晋祠志》,卷30《河例》一。
    ②[清]刘大鹏:《晋祠志》,卷30《河例》三,录《晋水碑文》。
    ①此段中除专门标注之外,其余渠册均引自《洪洞县水利志补》一书。
    ②[民国]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57页。
    ③[民国]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89页。
    ④[民国]孙焕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99页。
    ①[民国]孙焕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78页。
    ②以上渠册均引自《洪洞县水利志补》一书。
    ③同上,第68页。
    ①同上,第100页。
    ②同上,第100页。
    ①山西祁县古恋村关帝庙内的《院宪通饬兴修农田水利条示》。
    ②宣统《续修泾阳县志》卷4《水利》
    ③宣统《续修泾阳县志》卷4《水利》。
    ④《坊舍渠章程碑碑文》,载于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58《水利二》。
    ⑤《漫泉河水利章程碑文》,载于渭南地区水利志编纂办公室:《渭南地区水利碑码集注》(内部资料)第47页。
    ⑥[民国]孙焕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109页。
    ①[民国]孙焕仑:《洪洞县水利志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78页。
    ②同上,第125页。
    ③光绪《泾阳县志》卷三《水利》。
    ①山西省闻喜县郝壁村《嘉庆七年十字井记》。
    ①山西省霍县南杜壁村《清乾隆二十三年南杜壁波池碑记》。
    ②此部分内容是在拙作《论传统水利规约对当代干旱地区村民用水行为的影响——以山西“四社五村”为例》一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详见党晓虹:《论传统水利规约对当代干旱地区村民用水行为的影响——以山西“四社五村”为例》,《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①此部分内容是在拙作《明清晋陕地区乡规民约对水资源的管理及其作用探析》一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详见党晓虹:《明清晋陕地区乡规民约对水资源的管理及其作用探析》,《农业考古》2010年第6期,第10-12页。
    ①请参阅任宏伟:《水资源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控制—以清代汉中府的堰渠水利为中心》,史学月刊,2005(4)。
    ①此部分内容是在拙作《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反思——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互动的视角》一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详见党晓虹:《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反思——乡村精英、国家政权和农民互动的视角》,《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该文发表后,已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中国农村研究网》、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主办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三农中国网》全文转载。
    ①《丹阳县劝捐查户章程》,《王苏州遗书》,卷七。
    ②美国学者包弼德撰文指出,由唐至宋,社会的一大重要变迁就是形成了一个“地方精英,,集团(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中文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林文勋指出,乡村精英是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根本力量,自唐宋以来,乡村精英逐步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林文勋,《乡村精英·土地产权·乡村动力—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启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4)。
    ①《合肥李氏宗谱》,1925年本,卷二,《家范》。
    爱必达.1987.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77.
    安广禄.1998.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农村发展论丛,(4):9.
    白钢、林广华.2005.宪政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4.
    卞利.2007.作为村规民约的明清徽州族规家法初探.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340-361.
    卞利.2004.明清徽州地区乡规民约论纲.中国农史,(4):97-104.
    卞利.2004.明清徽州社会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62.
    卞利.2002.明清时期徽州的乡约简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34-40.
    卞利.2006.明清徽州村规民约和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与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77-83.
    卜宪群.2007.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2-76.
    曹景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国庆.1997.明代乡约推行的特点.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17-23.
    常建华.2005.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58.
    常建华.2004.明代江浙赣地区的宗族乡约化.史林,(5):53-59.
    晁福林.2003.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26.
    陈锡文.2005.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农村发展.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810418.htm [2005-03-14].
    陈瑞.2004.以歙县虹源王氏为中心看明清徽州宗族的婚姻圈.安徽史学,(6):68-76.
    陈瑞.2008.清代徽州族长的权力简论.安徽史学,(4):95-101.
    陈琪.2005.祁门县明清时期民间民俗碑刻的调查与研究.安徽史学,(3):72-81.
    陈柯云.1990.略论明清徽州的乡约.中国史研究,(4):44-55.
    陈宝良.1996.中国的会与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89.
    陈俊民辑校.1993.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567.
    程维荣.2008.中国近代宗族制度.上海:学林出版社:3.
    程伟礼.1997.对中国古代村社组织历史和理论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6-91.
    党晓虹.2010.论传统水利规约对当代干旱地区村民用水行为的影响——以山西“四社五村”为例.兰州学刊,(10):84-90.
    丁华东.2004.会社在徽州区域社会研究中的意义——以明清之际的徽州民间会社为分析中心.探索与争鸣,(12):34-35.
    董建辉.2006.“乡规民约”不等于“乡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1-58.
    董晓萍、[法]蓝克利.2003.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四集).北京:中华书局:18.
    杜正胜.1980.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15.
    段友文.2007.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北京:中华书局.
    段自成.2009.清代北方官办乡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
    段自成.1996.清代前期的乡约.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5):13-16.
    段自成.2006.清代北方官办乡约组织形式述论.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七卷:291-306.
    段自成.2003.清代乡约长的官役化与乡约教化的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3):15-17.
    范文山.2007.越南农村管理中的乡规民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费成康主编.2003.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33.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3-29.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
    傅衣凌.1988.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3):2-7.
    高文.1997.汉碑集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关传友.2003.徽州宗谱家法资料中的植树护林行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8-13.
    郭剑鸣.2003.试论卢作孚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兼谈民国两类乡建模式的比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03-108.
    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1995.中国传统道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
    韩茂莉.2006.近代陕山地区地理环境与水权保障系统.近代史研究,(1):
    洪洞县水利志编撰委员会.1993.洪洞县水利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12.
    胡英泽.2004.水井碑刻里的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0-45.
    胡杨.2006.中国农村精英研究的问题域及其整合.河南社会科学,(1):11-15.
    胡庆钧.2001.从蓝天乡约到呈贡乡约.云南社会科学,(3):41-45.
    虎丙.1919-06-19.热心公益之村长.山西日报.
    黄霞.2009.浅析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转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41-43.
    焦进文、杨富学校注.2001.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6.
    金滢坤.2008.论唐五代宋元的社条与乡约(二)——以吕氏乡约、龙祠乡社义约为中心.敦煌研究,(1):69-76.
    李可.2005.论村规民约.民俗研究,(6):16-28.
    李朝晖.2001.民间秩序的重建——从乡规民约的变迁中透视民间秩序与国家秩序的协同趋势.学术研究,(12):131-135.
    李晓英.2006.论汉代的乡规里约.中州学刊,(1):189-192.
    李德芳.2001.近代翟城村自治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6-41.
    李景汉.1935.定县农村经济现状.民间(半月刊),1月.
    梁漱溟.1944.怀念卢作孚先生.载《名人传记》,1987(5).
    梁漱溟.1937.乡村建设理论:一名中国民族之前途.乡村书店:26-413
    卢作孚.1935.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见:凌耀伦、熊甫编.卢作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3.
    卢作孚.1934.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见:章开沅著.卢作孚集.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3.
    栾爽、邵钧.2008.西方宪政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54-59.
    罗子为.1937.邹平各种合作社二十五年度概况报告.乡村建设(半月刊),6卷17、18合刊.
    柳唯本.1981.两汉农业生产发展探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8-63.
    米迪刚、尹仲材.1925.翟城村志.北京:中华报社:172-178.
    宁可.1985.述社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12-24.
    宁可、郝春文.1995.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32-40.牛铭
    实.2006.中国历代乡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1-17.
    秦亦文.1937.邹平实验县合作指导委员会报告.乡村建设(半月刊),5卷4期.
    任敏.2003.精英流出与农村稳定.甘肃理论学刊,(5):39-42.
    山西村政处.1928.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山西村政处铅印本.
    盛邦和.2007.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发展观叙论.江苏社会科学,(3):150-154.
    石元康.2000.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6.
    宋恩荣编.1989.晏阳初全集(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75.
    宋恩荣、熊贤君.1994.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374.
    孙冕.2006.试论乡规民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功能.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1-4.
    唐雁群、肖宪.2008.论乡规民约在当代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企业家天地,(9):215-217.
    陶琳.2003.西方宪政思想流变及其制度演进中的政府权力制约.理论月刊,(8):43-44.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1997.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18.
    王勇.2009.论汉代下层民众的互助活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11-15.
    王文涛.2010.论基于救助的汉代社会保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33-36.
    王日根.2003.论明清乡约属性与智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9-76.
    渭南地区水利志编纂办公室.1988.渭南地区水利碑碣集注(内部刊物):182.
    闻钧天.1935.中国保甲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70.
    萧正宏.1999.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48-64.
    萧公权.1981.中国政治思想史(下册).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570-571.
    厦门大学历史系抄录.1980.徽州会社综录.见:刘淼.1993.清代祁门善和里程氏宗族的“会”组.文物研究(第八辑).合肥:黄山书社.
    谢晖.2004.当代中国的乡民社会、乡规民约及其遭遇.东岳论丛,(4):49-56.
    谢长法.1996.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3):53-58.
    许娟娟.2008.新型乡约若干问题探讨.法学论坛,(1):107-113.
    徐秀丽.2006.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安徽史学,(4):69-80.
    徐大同总主编.2005.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09.
    杨天宇.2004.十三经注释——仪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杨开道.1937.中国乡约制度.济南:山东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
    杨华.2006.战国秦汉时期的里社与私社.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28.
    杨建宏.2006.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
    杨建宏.2006.张载的礼学思想及其社会实践.湖南大学学报(哲社版),(3):38-42.
    杨建宏.2005.<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5):126-129.
    杨念群.1993.论十九世纪岭南乡约的军事化——中英冲突的一个区域性结果.清史研究,(3):1 14-121.
    杨富学、焦进文.2001.河南濮阳新发现的元末西夏遗民乡约.宁夏社会科学,(5):79-82.
    喻长咏.1992.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社会学研究,(1):117-124.
    俞伟超.1988.中国古代公社组织的考察——论先秦两汉的“单-僤-弹”[M],文物出版社:178.
    张泽想.1992.当前村规民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外法学,(4):28-30.
    张金光.2004.有关东汉侍廷里父老僤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10):17-25.
    张俊峰.2008.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表达与实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15-120.
    张俊峰.2009.油锅捞钱与三七分水: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的水冲突与水文化.中国社会经济史,(4):40-50.
    张静.1999.乡规民约体现的村庄治权.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4-48.
    张广修.2000.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25-29.
    张明新.2006.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的嬗变.江苏社会科学,(4):169-175.
    臧知非.1994.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68-75.
    赵秀玲.1998.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4.
    赵华富.1999.两驿集.合肥:黄山书社:308.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2006.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5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9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334.
    朱鸿林.2000.明代嘉靖年间的增城沙堤乡约.燕京学报,(8)
    朱延秋.2007.村规民约惩戒性条款的静态分析——以人权保障为视角.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12-16.
    祖秋红.2007.浅析民国初期山西“村政”运动.晋阳学刊,(2):128-129.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等译.200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0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1965.北京:商务印书馆:168.
    [日]寺田浩明.1998.明清时期法秩序中“约”的性质.见: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49-156.
    [日]井上彻.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钱杭译.200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1961.北京:商务印书馆:153-158.
    [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1980.北京:商务印书馆:3.
    [美]J.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琦、袁宁译.1996.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60.
    [美]孔飞力.1990.中国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rthur H. Smith.1899. Village life in China. New York:F.H. Revell: 226.
    Hardin, Garrett.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1243-1248. 227.
    John Locke.1967.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7.
    Maurice Freedman.1958.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London:Athlone Press:2.
    Peter C. Perdue.1982. Official Goals and Local Interests:Water Control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Periods. Asian Studies. (4):747-765.
    Prasenjit Duara.1988.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