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得到强化,环保总局与升格为环保部。但环境保护仅仅依靠政府是行不通的,它需要所有公众的参与,这就需要法律与制度给予公众参与的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环保在立法与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公众参与缺乏程序制度保障。本文基于程序价值的理念,从公众参与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具体实践,详细分析了我国以环境评价为中心的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制度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建议。
     本文首先对公众参与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立法状况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其次,对我国近年发生的五起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事件进行了参与方式的考察与反思,认为我国公众参与在参与程序及其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对公众参与程序及其制度进行完善;再次,根据程序价值理念,对公众参与方式与程序的契合进行了分析,并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中心,通过对域外有关经验的比较和我国现实立法的分析,详细阐明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并从参与的对象、参与的范围与阶段、对参与回应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最后,从环境信息制度这个前提及最后的司法救济角度建议对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
At present ,there are increasing emphasis being put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China .The governmental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is upgraded in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However,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lying on government solely will not work .It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the public ,which requires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means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What’s more, 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and deficiencies for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lacks the procedure systematic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procedural value, started from the view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combined with specific practices ,this paper detaily analys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institutional deficiencies in Chinese Public Participation centered with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puts up with some concrete improving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narrates mainly on the basic concepts, basic theory and legislative status concerned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Secondly,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in and reflection from the five cases concerned with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ppened in China recently ,the writer holds the idea that there are various of participation procedural and institutional problems for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which need an urgent improvement. Thirdly, after analyzing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ways and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al values and ideas, and analyzing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relevant experiences in the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realistic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deficiencies in Chines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mprehensive proposals from five participative aspects of target, scope, stage, response and so on. Lastly, from the premise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angle of the final judicial relief,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引文
1 章轲:《潘岳:环境问题挑战中国未来》,引自人民网,http://env.people.com.cn/GB/1072/4012240.html。
    2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7 页。
     3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 页。
    
    4 参见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16 页。
    5 王金南编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00 页。
    6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1 页。
     7 候明光:《论公民环境权》,《法律科学》,1991 年第 3 期,第 4 页。
    8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02,103 页。
    
    9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年版,前言第 4 页。
    10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35 页。
    11 详见 ECOSOC,Human Rights and the Environment , Final Report ( 1994),UN Doc.E/ CN.4/ Sub.2/ 1994/ 9, p.59.
    12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2 页。
     13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2 页。
    14 《云南农民守护滇池生态 28 年 告倒数十官员》,《法制日报》,2007 年 05 月 31 日,引自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5/31/content_6177234.htm
     15 《环污赔偿案引发博弈 是什么迫使最高检亲自抗诉》,《法制日报》,2007 年 02 月 02 日,引自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2/02/content_5686012.htm
    16 顾瑞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达 2768 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5-07,第 04 版。
     19 黄娴,尹晓宇:《公众参与的新颖形式:圆桌对话 点燃公众环保热情》,《人民日报》2007 年 07 月 14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7/14/content_6373054.htm
     20 (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0-22 页。
     23 (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第 6 页。
    24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6 页。
     26 徐正详:《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变革和创新》,载自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12 页。
    27 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5 页。
     28 王羲:《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22 页。
    29 参见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3-155 页。
     30 参见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62-163 页。
    31 同上书,第 181-191 页。
    32 这些相关分析主要是:潜在的环境影响是否包括在分析中;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是否予以明确和恰当的分析;是否提出可供选择方案的范围并进行了评估;是否充分确认和评估了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否有合适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分析中所使用的方法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是否合适。
    33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1 页。
    34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2003 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36 页。
    35 参见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4 页。
     36 参见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09-215 页。
    
    37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12 页。
    38 参见李艳芳著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29-231 页。
     39 林萍:《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海峡科学》,2007 年第 6 期。
    
    40 邵道萍:《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兰州学刊》,2006 年第 2 期。
    41 同上文。
     42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2 页。
    43 在美国可供选择方案的主要是两类:(1)建议的行动;(2)替代方案。替代方案是可以代替建议的行动并实现建议的行动的预期目的的行动方案。而按照替代方案的性质,替代方案可分为基本替代方案、二等替代方案和推迟行动三类。参见:王羲:《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28 页。
     44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8 页。
     46 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08 页。
    47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04 页。
    48 同上书,第 198 页。
     49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93 页。
    50 参见李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王树义主编:《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 233-235 页。
    51 章剑生著:《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00-203 页。
    52 同上书,第 207 页。
    53 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诉讼制度构想》,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23 页。
    54 国内学者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界定是不完全一致的。有学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将分为不同环境公益诉讼和环境公诉。而环境公益诉讼又包括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即公民或组织,针对其他公民或者组织侵害公共环境利益的行为,请求法院提供民事性质的救济,它表现出“私人对私人,私人为公益”的特点。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或法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环境行政行为危害公共环境利益,向法院提起的司法审查之诉。就主体而言,它表现出“私人对公权,私人为公益”的特点;就诉求而言,它以私人请求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撤销或者变更环保部门具体环境行政行为为目的。见(别涛:《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及其立法设想》,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 页。)有学者则依据起诉主体的不同,将环境公益诉讼分为公民之诉、国家环境公诉、后代人之诉和自然物种之诉。其中,公民之诉着重解决激励机制和诉讼援助规则 ,即如何保证诉讼目的的实现,同时又不导致滥诉现象的出现。(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诉讼制度构想》,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6 页。)
    
    55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41 页
    56 同引上书,第 240 页。
    1. 叶俊荣:《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2. 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年版。
    3. 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4. 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5. 杨海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6.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7. 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元照出版社,2006 年版。
    8. 肖蔚云,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宪法学 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9.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2003 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0. 王树义主编:《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1.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2. 别涛主编:《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
    13. 王金南编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14. 汪劲:《中国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15. 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16. 王羲:《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17.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
    18. 赵国青主编:《外国环境法选编》(第一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9. 高家伟:《欧洲环境法》,工商出版社,2000 年版。
    20. [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出版社,2002年版。
    21. [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2. [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23. [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24. [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25. [美]欧内斯特·盖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著,黄列译:《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1. 候明光:《论公民环境权》,《法律科学》,1991 年第 3 期。
    2. 《云南农民守护滇池生态 28 年 告倒数十官员》,《法制日报》,2007 年 05 月31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5/31/content_6177234.htm。
    3. 《环污赔偿案引发博弈 是什么迫使最高检亲自抗诉》,《法制日报》,2007 年 02月 02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7-02/02/content_5686012.htm。
    4. 顾瑞珍:《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达 2768 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5-07,第 04 版。
    5. 《厦门:PX 项目建设与否取决于环评结论》,《新华每日电讯》,2007-06-08,第 1 版
    6. [美]L.B.斯图尔特著,苏苗罕译:《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法》,《环球法律评论》,2004 年夏季号。
    7. 黄娴,尹晓宇:《公众参与的新颖形式:圆桌对话 点燃公众环保热情》,《人民日报》2007 年 07 月 14 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7/14/ content_6373054.htm。
    8. 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报告》,《环境保护》,2006 年第 5 期。
    9. 林萍:《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海峡科学》,2007 年第 6 期。
    10. 邵道萍:《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兰州学刊》,2006 年第 2 期。
    11. 江必新,李春燕:《公众参与趋势对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挑战》,《中国法学》,2005 年第 6 期。
    12. 王克稳:《论我国环境管制制度的革新》,《政治与法律》,2006 年第 6 期。
    13. 黄学贤:《听证笔录在行政决定中的意义》,《苏州大学学报》,1999 年第 4 期。
    14. 钟卫红:《论我国公民程序性环境权的完善》,《汕头大学学报》,2006 年第 4 期。
    15. 王明远:《环境行政程序法论》,《环境导报》,1999 年第 2 期。
    16.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04 年第2 期。
    17. 张春莉:《公民行政参与研究状况回顾与展望》,《湖南社会科学》,2005 年第5 期。
    18. 宋国君,黎思亮:《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 年第 4 期。
    19. 苏江丽:《我国听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 期。
    20. 陈富智:《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 11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