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与私权关系理论建构之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内部存在法治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人民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社会文化制度建设落后于经济高速运行等问题,从而造成了公权与私权关系的种种紧张局面,这种紧张状态在某些个案中甚至以极端化面貌呈现,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增强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并协调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并进行配套的理论建设与更新无疑成为了时代性的重要课题。
     公权与私权课题中宏观性与微观性并存,加之其在人类史上具有恒久而且重要的地位,探讨对公权与私权关系的全面协调并非易事,促使公权与私权和谐相处也并非一两项改革举措与制度建设可使其一蹴而就的,其更类似于一项“生态和谐”工程,需要宏观与微观各方面的理念、制度与实践的配套建设。公权与私权问题的深广性也使本课题具有了其自身特殊的研究属性。
     经过梳理,笔者发现学界关于公权与私权关系的传统理论构建与解决方案多立足于公权与私权的二元对峙,在理念根源上即预设了公权与私权的对立,如管理论、控权论对公权与私权的各执一端以及平衡论对两者的竭力协调。不得不说,这些理论的目标都在于协调公权与私权关系,只是立场与手段存在差异,但值得反思的是,公权与私权的对立真是如此绝对吗?如介入哲学思辨的视角,亦会发现事实恰好相反,公与私是密切相联的,真正的公存于普遍的私,真正的公即是普遍的私。其实公权与私权的二元对峙毋宁说是一种观念上的对峙,但当此种理念的对峙内化到执法者的血液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其行为模式的僵化时,其作为一种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建构,则不能不反思其实践弹性所在。因此有必要促进公权与私权的合作,消解这种对峙,进行理念提升,促使公民真正树立起健全的权利观念,懂得自我与他人权利的辩证关系,促使人们懂得增进私利与增进他人利益息息相关,并最终增进社会公益。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提高人权的关注度对消解公权与私权的对峙以及引导一种社会尊重是极有助益的。再者,无论公权与私权在现实对立的形态如何极端,民族的强盛与繁荣也不应以牺牲个人的权利、自由为代价,民族意识应与人权意识相统一。因此,笔者提出“超越对峙,聚光人权”的理念提升,这在世界以及中国人民权利意识日益增长、民意表达渠道日益拓宽以及权利保障手段日益法治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应是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
As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ition, legal development is left behind social development. Uneven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mong the people, social and cultural institution cause grave tension between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And in some concrete cases, it goes into extreme. Such tension has brought adverse effects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and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civil rights, how to properly handle and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and to support the theoretic construction undoubtedly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wer and private rights should be examined macroscopically and microscopically. Considering the eternal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uman history, elabo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full round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can not be easily achieved. And the reforms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can not be easily achieved either. In a sense, it is similar to ecological harmony engineering, which requires all aspects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concepts, systems and practice of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The broadness and deepness of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contributes to the special character of this paper.
     Afte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I find most scholars maintain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is confronting. And based on such theoretic ground, they put forward their solutions. We cannot deny that they are aiming to solve the tension, but we should ask ourselves whether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is so absolu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we will find that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are linked tightly. In fact,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in some sense, is a confrontation of conception, but this connectional confrontation will lead to the rigidity of their behaviors of the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theoretic construction, we should the reflect on the flexibility Therefore, we nee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lessen this confrontation, update the concept, and develop a sound civil rights conception and a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s of other people, and ultimately improve social welfare.
     Through this research, I believe that the increased attention on resolving the human rights of public and private rights of confrontation will help to dispel the confrontation of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 respect. Moreover, no matter how extreme of the confrontation of the public powers and private rights, the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 should not be achieved at the expense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freedom.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awareness of human rights should not contradict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transcending the confrontation, concentrating human rights"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rights, broadening of the channels of expression and the legalization and variety of means of rights protecting.
引文
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2孙笑侠:《论法律与社会利益》,《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
    3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第4页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9页
    5[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6页
    6甄自恒:《从公权社会到私权社会——法权、法制结构转型的社会哲学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页
    7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4页
    8梁慧星:《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时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3页
    9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309页
    10周涛:《公权与私权的和谐配置》,2006年4月10日,四川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11[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54页
    12甄自恒:《从公权社会到私权社会——法权、法制结构转型的社会哲学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页
    13汪渊智:《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29卷第4期
    14[意]桑德罗·斯奇巴尼.正义和法[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35页
    15[罗马1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6页。
    16 R.G.Gettell.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1924, P68
    17甄自恒:《从公权社会到私权社会——法权、法制结构转型的社会哲学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4页
    18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行政论坛》,2000, (4):第7-13页
    19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7):第5-7页
    20摘自中国政经信息网http://www.ccngov.cn/shengbujilingdaoguanzhushime/2010/0929/26505.html
    21[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331页
    22[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332页
    23[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53页
    24[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86-187页
    25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2页。
    26胡弘弘:《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之立宪发展》,《政法论丛》(济南)2010年3期,第18-26页
    27姜士林等:《世界宪法全书》,青岛出版社,1997
    28蒋银华:《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第38-44页
    29宗传军: 《英国宪法形成过程》,人大研究,2004,(4)
    30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人大研究,2004,(4)
    31[英]安德鲁·艾什沃思著,于志刚译,《论英国人权法对英国刑事司法程序的影响》,国外刑事法制(19)5
    32秦前红:《论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规定》,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3[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6页。
    34[美]罗纳德.德沃金: 《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243页
    35[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244-245页
    36郑春生:“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呐喊——1960年代美国学生运动原因论,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4期,第49页
    37[德]卡尔·施米特著:《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38甄自恒:《从公权社会到私权社会——法权、法制结构转型的社会哲学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8页
    39梁慧星:《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时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3页
    40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57页
    41梁慧星:《开放纳税人诉讼以私权制衡公权》,人民政协报,2007/0I/08
    42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页
    43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2页
    44汪渊智:《理性思考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29卷第4期,第64页
    45姜明安:《平衡公权与私权,兼顾公益与私益》,《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6年第4期,第二卷,总第11期第62页
    46雷振岳,让公权在监督和质疑中前进,浙江人大,2010年09期
    47谭宗泽著:《行政诉讼结构研究——以相对人权益保障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P195
    48[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P52
    49(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译者的话:从无政府走向世界治理,第11页
    50易继明:《私法》(第五辑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51孙笑侠:《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东方法学》(沪)2010年4期第3-13页
    52张健:《语言哲学视野中的“公民社会”》,《社会科学辑刊》2009-01-15
    53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35.
    54孙笑侠:《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东方法学》(沪)2010年4期第3-13页
    55谭宗泽:《反思与超越:中国语境下行政抵抗权研究》,《行政法学研究》(京)2010年2期第49-58页
    56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308页
    57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366页
    58[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92页
    59蒋银华:《论国家义务的基本内涵》,《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第38-44页
    60邱本:《认真对待私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6期
    61[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5-161页
    62([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01页
    63[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P293
    64[美]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等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第8页
    65[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66[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第268页
    67孙笑侠:《拆迁风云中寻找法治动力——论转型期法治建构的主体》,《东方法学》(沪)2010年4期第3-13页
    1、关保英:《行政法的私权文化与潜能》,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甄自恒:《从公权社会到私权社会——法权、法制结构转型的社会哲学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3、喻中:《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辨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5、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6、[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7、李庚香:《法美学》,大象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8、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9、[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10、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三版
    11、《宪法与行政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2008年9月版
    13、[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1997年8月版
    1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2月版
    17、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18、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9、[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版
    20、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1月版
    21、[英]A.J.M.米尔恩、夏勇、张志铭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3月版
    23、熊文钊主编,《公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24、Jeff Alan Weintraub, Krishan Kumar, Public and private in thought and practice: perspectives on a grand dichotom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25、Robert Henry Nelson, Public lands and private rights:the failur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5
    26、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27、王学辉主编:《行政法学论点要览》,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9、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0、杨奕华:《法律人本主义法理学研究诠论》,汉兴书局有限公司,1997年版
    31、湛中乐:《法治国家与行政法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吕世伦主编,《法的真善美——法美学初探》,法律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3、《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雷龙乾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4、[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5王学辉、宋玉波等:《行政权研究》,中国检测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6、[英]洛克著,《政府论》,上篇,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版
    37、[法]莱昂.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9年2月版
    39、[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I0月版
    40、陈慈阳:《人权保障与权力制衡》,神州文法工商专业主体书店书局,2001年3月版
    I、汪太贤:《法学视野中的权利问题—我国权利研究的法学检讨》,《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2期
    2、韩志红(美)、吴量福:《从行政执法组织的设置和运作看中美两国地方政府异同点》,《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张千帆:《“公共利益”的构成—对行政法的目标以及“平衡”的意义之探讨》,《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
    4、王俊:《城市房屋拆迁的行政权角色》,《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肖岁寒:《“市民社会”的历史考察》,《天津社会科学》, 1999年03期
    6、刘任平:《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7、冯俊:《城市规划中的公权与私权》,《法制日报》,2004年/02月/05日
    8、赵万一、叶艳:《从公权与私权关系的角度解读国家征收征用制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范利平:《从物权法草案看公法与私法的冲突与和谐》,《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0、胡德平:《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的价值偏差及其人文关怀的改革取向—公权与私权的分析视角》,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
    11、贾爱玲:《公法与私法融合的法律调整模式——环境管理中经济刺激手段的运用》,《行政与法》,2006年06期
    12、李显冬、高健:《公法与私法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角色定位——以《物权法》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第3期
    13、姜明安:《公权与私权的平衡是一个法治原则》,《北京日报》,2008年1月21日第18版
    14、吴志红、王菁、王镇彬:《2007年江苏省行政法学年会综述》,《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5、夏青:《公私法接轨视角下公序良俗原则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杨解君、赖超超:《公物上的权利(力)构成——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视点》,《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7、邓波:《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若干理论探讨》,《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7期
    18、高秦伟:《行政法中的公法与私法》,《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9、应松年:《行政权与物权之关系研究——主要以《物权法》文本为分析对象》,《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20、胡学瑾:《行政私法行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陈燕:《论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和协调》,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2、叶秋华、洪荞:《论公法与私法划分理论的历史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3、王景斌:《论行政权对私域的有限介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4、张冬立:《论私法对行政法的影响》,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5、方昀、曾祥生:《试论公法合同的契约基础——以公法与私法的关系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6、赵勇、周柯利:《私法理念与行政法的契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27、康考利:《我国不动产征收立法之私权保护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8、徐洪军、薛东琦:《私法公法化视野下的公权干预私权——从上海市政府介入“群租房”现象考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9、肖向荣:《个体自由与政府权力:市民社会组织的法治功能分析》,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30、姚蕾:《中国行政公权力对私权利侵害的现状分析——由深圳扫黄案引发的思考》,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1、张平:《人类本性与法律秩序》,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2、薛刚凌、吴雷:《WTO与中国行政法的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33、葛自丹、杨继慧:《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权与私权》,《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4、王晓波:《我国近年保障私权立法的实证分析》,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5、陈禹东:《城市房屋拆迁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和谐》,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6、吴志梁:《从行政法的角度看待拆迁的利益平衡》,华东政法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37、王峰峰、郭庆珠:《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我国法治转型现实课题的法理解析》,《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38、姒鹭:《行政伦理法治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9、戴永亮:《行政强制法治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0、孟昭武:《行政权力行为的伦理审视》,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1、葛明珍:《论权利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42、李晓明:《非强制行政的法理学思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3、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4、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5、于兵:《私权救济的时间限度》,《理论与现代化》,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6、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7、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8、杨淑萍:《行政分权视野下地方责任政府的构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9、胡德平:《当前我国行政执法的价值偏差及其人文关怀的改革取向——公权与私权的分析视角》,《和谐社会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2006年
    50、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1、盛美军:《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法文化意蕴》,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2、刘平:《强制执行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3、丁启明:《人权契约论》,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4、李元:《地方立法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5、张维:《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司法的视角》,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6、邹平林:《公权与私权的现实博弈》,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7、姜明安:《公权与私权需要平衡》,人民论坛,2006年16期
    58、沈岿:《行政法理论基础回眸——一个整体观的变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9、吴忠民:《谨防公权的扩张》,《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2007年
    60、梁慧星:《靠什么制约公权力的滥用?》,《时代法学》 ,2004年03期
    61、梁桂平:《论宏观调控中的私权保护》,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2、薛凯:《论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和谐互动》,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3、孙春华:《权利边界论》,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4、杨硕:《权利冲突的法理分析与求解》,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5、韩大元:《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规范分析》,《法学论坛》,2005年0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