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救济调解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现代法律制度,行政救济制度是一个国家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标志。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能够在促进纠纷更好地解决,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的行政救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行政救济的“类型呈多样化趋势,救济依据呈法典化趋势,救济范围呈扩大化趋势,救济标准呈合理化趋势”。目前我国行政救济的主要类型包括典型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以及行政补偿。文中笔者围绕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这两种行政救济的主要类型为主线展开了论述。
     调解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经验”,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行政救济制度中,调解也适用于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纠纷的解决过程中。但是,调解在其他行政救济类型中的应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基于“公权不可处分”的传统理念,行政诉讼排斥调解;行政复议在2007年引入了调解制度,然而在调解范围、调解适用的程序及调解书生效后的监督和救济等问题上存在着不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亟需在行政救济中引入并完善调解制度。
     本文首先通过行政审判中一个典型的案例谈起,引出当前行政审判中大量调解与和解适用的事实。分析了当前在行政救济中调解适用的基本范畴的同时,对行政救济中调解适用的范围和性质进行了界定。行政救济中的调解范围限于行政救济过程之中,但其既包含了法院调解的内容,也包含着行政调解的内容。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调解形式的一个显著特性。
     同时,本文在与传统理念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行政救济适用调解的历史背景介绍,论证了行政救济适用调解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其中主要包括:随着现代行政权发展,合作行政使得公权力变得并非完全不可处分的法理依据;随着实践的推进,《行政复议实施条例》开始引入调解制度的法律依据;以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呼吁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
     其次,本文选取了国外行政救济制度中对成功适用调解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考察,如美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德国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法国的行政调解专员制度和日本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等。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益于我国行政救济调解制度完善的启示。
     最后,文章围绕行政救济中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两个主要类型,分析了我国行政救济调解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缺位,行政复议调解制度适用范围的狭小等。在分析行政救济调解制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救济调解制度的思考。
As a modern legal system,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a country's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Establishe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dministr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s can better address the promotion of disputes,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relatives , promote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accelera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China's administrative system has a late start. However, with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China's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has been with a diverse types trend, based on the Code of the trend, scope be expensed trend and standards be rationalized trend ". At present, the main types of China's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system are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To start the discuss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r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as the main line.
     As the "Oriental Experience", mediation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Mediation also apply to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 disputes settlement process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in the mediation applications of other types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lief of "public power can not be punished", mediation is excluded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The mediation system has been introduced to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in 2007, but there are insufficiencies in such as the scope of the mediation, mediation procedures and to the supervision of the relief issues etc. The building of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in urgent need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and improving the mediation system.
     In the first, this paper will lead to the numerous application of mediation in current administrative adjudication by a typical case in administrative trial. At the same time of analyzing the basic application scope of mediation in current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this paper will define the nature of the mediation in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Mediation is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the mediation process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but its not only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court mediation. It also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It i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 from other forms of medi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ediation. The basics mainly inclu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xecutive power,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co-operation made the traditional relief of "public power can not be punished" can not fully appli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practice, the Implementing Acts of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Law begins to introduce mediation into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which become the legal ba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s calling for mediation system becomes the reality basis.
     Secondly, the articles selected some abroa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ich h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pplication of mediation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to study, such as the mediation of the court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s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ettlement, the French Commissioner for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and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n Japan. The articles will sum up the benefit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to the medi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perfect enlightenment on the base of learning.
     Finally, the articles focus on two main types--administrative remedies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and administrative review,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 mediation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Such as the absence of medi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 system, the narrow scope of mediation system in administrative reconsideration system. At last, the articles proposed thinking of our country's mediation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system in the foundation of anglicizing the system's questions.
引文
[1]毕可志著:《论行政救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案件详情见:《人民法院报》2009年1月15日版第3版。
    [2]详见罗豪才、湛中乐:《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0页。
    [3]何海波:《行政撤诉考》,载《中外法学》2002年第2期。
    [1]张小涛:《调解在行政复议中的制度性突破》,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施建辉:《行政救济中的和解与调解》,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2]孟鸿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与重构--基于法律文本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3]毕可志:《论行政救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1]王晨等编著:《行政救济新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2]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下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9页。
    [1]《中国大百科伞书》(法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589页。
    [2]参见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3]潘春兰:《行政复议适用调解方式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研究》,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施建辉:《行政救济中的和解与调解》,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2]赵会朝:《行政调解的困境及对策》,吉林大学法学硕十学位论文2007年4月,第3页。
    [3]张玉录:《行政协商: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救济法基础-兼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对接》,载《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张越:《行政复议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365页。
    [2]秦志斌:《对我国行政复议中适用调解的可行性探讨》,载《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年第3期。
    [3]王锡锌:《规则、合意与治理--行政过程中ADR适用的可能性与妥当性研究》,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5期。
    [1]杨解君:《契约文化的变迁及其启示(上)--契约理念在公法中的确立》,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6期。
    [2]施建辉:《行政救济中的和解与调解》,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3]罗豪才:《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趋势》,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1]李广宇:《<关于行政诉讼撤诉问题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载《人民法院报》2008年2月1日版第6版。
    [1]石国胜、黄庆畅:《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负责人就<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载《人民日报》2007年07月03日版。
    [2]杨海坤:《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探讨》,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1]李娉婷:《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构建》,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摘要。
    [2]高秦伟:《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现状与课题》,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潘春兰:《行政复议适用调解方式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研究》,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王学军、邓华平:《行政诉讼制度变迁的经济逻辑-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背景》,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2]姬晓红:《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载法律论文资料库:Http//www.Law-lib.com。
    [1]《周礼·地官》。
    [2]《论语·颜渊》。
    [1]张晋藩:《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3期。
    [2]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胡旭晟、夏新华:《中国调解传统研究-一种文化的透视》,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蔡从燕:《美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载《福建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林日华:《论行政复议适用调解》,载《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转引自王锡锌:《规则、合意与治理-行政过程中ADR适用的可能性和妥当性研究》,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5期。
    [1][德]弗里得德赫尔穆·胡芬著、莫光华译:《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律出版2003年版,第576页;
    [2][德]弗里得德赫尔穆.胡芬著、莫光华译:《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出版社2003年版,第576页。
    [3]翁岳生:《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3-1464页。
    [4]转引自[日]白石健三:《关于德国的行政裁判》,载《法曹时报》(日),1999年第11期。
    [5]李洪雷:《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载周汉华主编《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7页。
    [1]详见李洪雷:《德国的行政复议制度》,载周汉华主编《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442页。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1页。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545页。
    [3]苏力:《法治及其本七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70页。
    [1][日]南博方,杨建顺译:《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法理》,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1期。
    [2]同上。
    [1]王红卫、陈松:《行政协调机制初探》,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03月27日版理论与实践版。
    [1]姜明安:《“协调和解”:还需完善泫律依据》,载《法制日报》2007年04月04日版第3版。
    [2]沈福俊:《和谐统一的行政诉讼协调和解机制》,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孟鸿志主编:《行政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1]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8页。
    [2]孟鸿志主编:《行政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3]郑成良:《论法律理念和法律思维》,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页。
    [1]张越:《行政复议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1]郭志远、洪文林:《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经济分析》,载《安徽大学法学评论》2007年第2辑。
    [2]孟鸿志主编:《行政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1]曾繁正:《西方主要国家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2]陈立风:《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及程序设计的具体建构》,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1]孟鸿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与重构--基于法律文本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1]孟鸿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与重构---基于法律文本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1]卢护锋、王欢:《论行政纠纷的调解解决--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条为例》,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1期。
    [1]卢护锋、王欢:《论行政纠纷的调解解决--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条为例》,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1期。
    [2]王晓鸣:《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具体应用问题探讨》,载《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
    [1]卢护锋、王欢:《论行政纠纷的调解解决--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条为例》,载《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1期。
    [1]摘自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www.legalinfo.gov.cn 年11月版;
    1、叶毕丰:《行政和解与调解:基于公众参与与诚实信用》,载于《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5期。
    2、喻少如:《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行政调解》,载于《学术界》2006年第6期。
    3、王跃:《比较法视野中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载于《求索》2008年第7期。
    4、李全庆、苗永干:《试论行政诉讼中设立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依据》,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王仰文:《行政诉讼对适用调解原则的排斥探讨》,载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郭志远、洪文林:《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经济分析:兼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设置》,载于《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
    7、朱志权、吴晓军:《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构建》,载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8、杨海坤:《中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探讨》,载于《法学论坛》2008年第3期。
    9、郭志远:《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法理基础新构》,载于《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0、陈立风:《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及程序设计的具体构建》,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11、张芊芊:《行政诉讼建立调解制度的实践需要与可行性》,载于《广州市公安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2、郭岩杰:《论行政诉讼的完善制度-对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探讨》,载于《法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3、余保才:《浅谈域外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之启示-兼论建立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之必要》,载于《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4期。
    14、林日华:《论行政复议适用调解》,载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
    15、王建学:《论调解专员到基本权利保护专员-法国行政调解专员制度改革评述》,载于《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6、于博《略论行政过程中的ADR及其在中国的构建--立基于美国与韩国ADR 制度的比较研究》,载于《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7、潘春兰:《行政复议适用调解方式的正当性与可行性研究》,载于《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18、卢护锋、王欢:《论行政纠纷的调解解决--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为例》,载于《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1期。
    19、田飞龙:《思想性优越与制度性失衡--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首创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制度的一个评析》,载于《福建法学》2008年第1期。
    20、刘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模式及路径探析》,载于《前沿》2007年第9期。
    21、国庆:《论和谐社会下我国行政救济制度之完善》,载《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22、应彦芬、孙毅:《理性而务实: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解读》载于《<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3、邓海娟:《<行政复议实施条例>的创新与不足--以行政复议和解与行政复议调解为视角》,载《行政与法》2008年第9期。
    24、孟鸿志:《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与重构---基于法律文本的分析》载《法学论坛》2008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