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念下的中国行政改革趋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为了摆脱政府本身所面临的诸如财政危机、信任危机、管理危机等困境,积极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诉求,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纷纷投入到了公共行政改革之中,力图寻找新的行政路径,行政模式和发展动力,使窘迫的行政活动重显魅力和生机,于是,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改造政府运动。在这场几乎席卷全球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中,治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新理论,成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巨大变革的强劲的政治理论话语,在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中逐步获得了大家的共识,并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今天,中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经济建设,摆脱市场化进程中公共管理低效的状态,在新的合法性基础上重建社会信仰,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现代化的改革尝试中。虽然我国同西方国家基于不同的国情,行政改革范围、内容、模式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透过西方行政改革复杂性、差异性的表象,我们仍可把握中外行政改革共同的基调和相似的脉络。因而,本文力图以治理理论为逻辑起点,希望在充分阐释这个可资利用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西方政府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并以中国行政改革现代化为实证研究对象,寻求中国行政改革与治理话语的最佳契合,提出中国应建立一个理性化的政府,要从培育市民社会和中介组织、重塑政府角色、推行依法行政以及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这四个方面着手,在总结提高、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善治之路。
In order to get rid of financial crisis, credit crisis, management crisis, etc which government confronts, and also to positively deal with the requests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most countries have been performing administrative reforms since the 1980s, with the aim to revive the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by finding out new administrative ways, modes and developing power. Therefore, a worldwide government reform has been raised. In this overwhelming trend all over the world, governance, as a new theory i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significant in word in political theory, respondent to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s among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begun to take some effect. Nowadays,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strengthen the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avoid the low efficienc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its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oriented system and rebuild the social belief, which is based on the new validity, China will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join this overwhelming attempt of modernization of administration. Thoug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the condition of China, and the range, contents, and the model of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on is obvious, we can still grab the same central theme and similar veins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s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surface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reforms. So, this essay tries to start logically from the governance theory, and hopes that by thoroughly explaining this academic resource and theoretical frame, by analyzing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western government reforms and also by tak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s as target, this essay can work out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s and governance theory, and raise the point that China should establish a reasonable government. With its focus on four aspects, that is, bringing up the citizen society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re-establishing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produc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and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China will actually bring out its better governance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its summary, improvement, reform and renovation.
引文
让—彼埃尔·戈丹:《现代的治理,昨天和今天:借重法国政府政策得以明确的几点认识》,《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玛丽—克劳德·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鲍勃·杰索普:《治理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证》,《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阿里·法拉斯曼德《全球化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评论》,1999年第6期。
    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张璋:《治理:公共行政的新理念》,《公共行政》,2000年第3期。
    郭济:《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9期。
    胡仙芝:《治理理论与行政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杨思斌、程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改革》,《江海学刊》,2001第1期。
    江秀平:《提高政府能力与治理有效性》,《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2期。
    吉永生:《市民社会、善治与政府机构改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王忠禹:《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几个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王名:《中国的非政府公共部门(上)》,《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孔繁斌:《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公共行政》,2001年第6期。
    程杞国:《从管理到治理:观念、逻辑、方法》,《公共行政》,2001年第6期。
    李景鹏:《中国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马庆钰:《中国改革怎样面对新公共管理》,《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
    蔡立辉:《中西方法治理念下的政府公共行政比较研究》,《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闫娟:《21世纪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足鼎立——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张志海:《论治理型的公共行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乔耀章:《从治民到官民互治——行政现代化历程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滕世华:《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政府改革》,《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2期。
    吴孝政、童小彪:《治理:公共行政的新视角》,《求索》,2002年第3期。
    [美]迈克尔·爱德华兹著,王玉强、陈家刚编译:《公民社会与全球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罗忠桓:《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与中国行政改革》,《行政论坛》,2002年第3期。
    张志海:《西方公共行政的治理模式》,《行政论坛》,2002年第3期。
    詹正华、宗破浪:《政府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与我国政府治理革新之现实选择》,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高尚全:《加入WTO后的政府治理改革》《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蔡立辉:《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行政模式的转换》,《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陈振明:《政府改革与治理》,《东南学术》,2002年第5期。
    麻宝斌、周光辉:《公共行政改革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
    
    第6期。
    谭和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杜乾、闫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基石》,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0期。
    曹永森:《集中与分化: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行政改革》,《行政论坛》,2002年第11期。
    潘彦宏:《论行政权的异化与治理》,《行政与法》,2003年第1期。
    赵永伟:《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推进行政法治进程》,《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库特塞·汤姆·立休:《治理与经济发展:变革与挑战》,周义程摘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郭洪波:《关于加强依法行政的思考》,《当代法学》,2003年第2期。
    梁莹:《治理、善治与法治》,《求实》,2003年第2期。
    赵永伟:《走向现代法治政府——略论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的树立》,《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马怀德:《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与热点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4期。
    郁建兴、吕明再:《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求是学刊》2003年第7期。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修订版。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朱贻庭等著:《当代中国道德价值导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下卷)》,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毛寿龙:《两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宋世明:《美国行政改革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杨冠琼:《政府治理体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刘智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干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荣敬本、崔之元等编:《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荣敬本、高新军等编:《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西瑙等编:《没有政府的统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安·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孙相东译,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非营利组织研究委员会编:《扩展中的公共空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