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法理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们的时代是民主法治的时代,是人权的时代,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时代。以人为本,尊重、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权,保证每个公民自由、权利和利益的行使和实现,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法律的灵魂,成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护法的内在价值,成为所有公权力运作的基础,成为法律人的社会使命。
     我们认为,在社会转型进程中,体制转换、制度变革、结构调整、利益整合等等因素错综交互,导致利益关系和结构的失衡、失序、失常,加深了社会矛盾、冲突和纠纷,引发了众多的群体性事件,使社会、政府、公民时时面对重大的利益冲突,考验社会的制度建设和创新,考验和检测执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应急能力、解纠纷能力,考验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协调和整合机制。建构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多元解决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现实难题,成为制度创新和重构的基本环节。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立足于法治、人权、民主,以人权至上、民主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法律至上、和谐至上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为内在基础为灵魂,建设和发展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保护民主、民权、民生、民利,促进社会和谐。群体性事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其特有的方式、形式、模式、途径、机能为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具体的现实的有效的渠道,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协调,推动了社会利益结构和秩序的保障和调整。我们应该整合资源,推动制度、体制变革,建设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公力、社会公力、私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和改善群体性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形成专门化、理性化、人性化的非诉解决体系,借以进一步促进法治建设、人权保障、民生发展,推动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互动。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群体性事件一般性问题。第二部分分析社会转型进程中的群体性事件的特质,分析群体性事件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着重对非诉讼解决机制进行法理分析,探索非诉解决机制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功能和意义。第四部分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具体分析协商谈判、和解、调解、仲裁、信访、行政裁决等非诉讼解决机制,分析各种具体方式在群体性事件中可发挥的优势及其实践价值。第五部分在致力于解决群体性事件前提下着重论述完善非诉讼解决机制的意义和方式,以理念为基点,从具体措施入手,重塑机制。最后进行了相关制度的研究,使群体性事件解决机制更全面。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和分析角度。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大都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即使从法学角度分析的,也局限在诉讼方面,非诉讼解决机制理论虽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与具体问题衔接上略显苍白。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立足于社会转型,从法理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非诉讼解决机制,探索现实可行的人本化、民主化、理性化、专门化的群体性事件非诉解决机制的基本方式和具体方法,力图建构良性的群体性事件非诉解决机制的体系,借以进一步推动执政党、政府的执政能力、应急能力、解纠纷能力的建设和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公民的沟通、协调、整合能力和机制的发展。本文运用了社会分析方法和法理分析方法等,从实证中归纳法理,获得一般性的认识。
Our epoch is a democracy epoch. Our country has built up ideality and faith of“People-oriented”definitely, established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tems about“state respect and guarantee human right”. People-oriented, respect, guarantee, maintain, realize human rights, ensure the exertion and realization of every citizens freeness, rights, interests has become the main rhythm of society and epoch, become the internal value of legislation, law execution, judicature, law-abiding, law-guard, become the base of operate all public power operation, become the social mission of legal operator.
     We believe tha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institutional reform, restructuring integration, these factors of interest intricated, lead relationships and structure of interest to imbalance disorder, deepene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conflicts and disputes, and causes many group events, society, government, citizens often face serious conflicts of interest from time to time, test the community's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est the ruling party,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 test the emergency response of capacity, ability dispute solution, the tes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itizens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multi-events group settlement mechanism is a complex system of social engineering,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of building rule of law, a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basic links. We should be based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democracy,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democracy and supremacy, emphasis the people's interests first, the supremacy of law, supremacy ,the concept of harmony and intrinsic values as the basis for the sou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to protect democracy, civil rights, livelihood, promote the harmony of social. The non-litigation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of mass incidents use its unique way, form, mode, channel, function provide concrete reality of the effective channel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promot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order of protection and adjustment. We should integrate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system, institutional reform,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mass public events, social and public power, private power of non-complaint 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building and improving pre-event mass, matter, the subsequent non-dispute resolution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rational, humane non-complaint resolution system,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romote social relationships of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first described the general problem of Group Events. Furth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events under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n lead out the necessary to use diverse settlement mechanism to resolve the Group Events.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legal analysis of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including concepts, classifications, functions, principles, values and so 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mediation, conciliation, arbitration, letters, administrative rulings and other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practical value to settle the events in the group. Part V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significance, in the premise of solving mass incidents effectually. Basis some theories , and starting with the specific measures, in order to remodel the system. Finally, a related system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consummate th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mass incident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topic and view. Domestic incidents of mass from a sociological point of view most, ev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was limited in the litigation, although the theory of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recent years, but was pale when it comes to interface with the specific issues, This Thesis convergence of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and mass incidents under the point of legal, in the supremacy of human rights, justice, fair and equitable, limited enforcement, rational premise of such values, using Non-litig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 to settle mass incidents, and to seek the improvement of non-lawsuit settlement mechanism Perfection. The view of this paper is extensive and do not limited to a single perspective, and take a clear prioritize. In this paper, social analysis methods are be used, legal inducted from example, in order to obtain general knowledge.
引文
1公安部《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发【2000】5号)称“群体性治安事件”。
    2 2004年11月8日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称“群体性事件”。
    1良性向恶性转化的群体性事件即同时存在良性和恶性特征,主体所采取的方式有暴力的趋势已然采取了小范围的暴力行为。
    1 2004年12月,在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要求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群体性诉讼应急处置等机制,尤其要慎用警力。
    1经过整合的数据来自于国家经济与发展课题阶段性成果。
    1经过整合的数据来源于汤维建著《群体性纠纷诉讼解决机制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1美国的达玛什卡教授将司法分为纠纷解决性和政策实施型这两种最基本的类型。
    [1][美]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6页。
    [2][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刘云德、土戈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567页。
    [3]吕世明:《警察对群众事件的应有认识》,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89年6月。
    [4]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6]《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公发[2000]5号)。
    [7]http://bbs.wangjing.cn/thread-44018-1-1.html 2009年12月1日访问。
    [8]http://tieba.baidu.com/f?kz=374646506 2009年12月1日访问。
    [9]http://news.163.com/09/1126/11/5P1U7NSG00011SM9.html 2009年12月1日访问。
    [10]《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8页。
    [1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97页。
    [12]《牛津法律大辞典》中文版,第45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页。
    [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年版,第184—185页。
    [15]刘彦成:《浅析暴力事件群体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载《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6]扬森:《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分析》,载《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7]陈晏清:《当代社会转型轮》,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8]李钢:《论社会转型的本质与意义》,载《求实》2001年第1期。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20]张阳升等:《关于社会中介组织问题的宏观研究》,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21]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页。
    [22]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23]邵道生:《国民心态危机:六大病态社会心理》,载莎莲香:《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24]参见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5]http://topic.csdn.net/t/20041101/14/3510461.html 2009年12月5日访问。
    [26]此段数据作者根据以下文献整理:李忠信:《世纪初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熊一心、李健和主编:《治安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27]熊一心、李健和主编:《治安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28]丁国光:《解决农民增收减负问题已刻不容缓—江西丰城“8·16事件”调查》,载张佑才主编《财税改革纵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3—436页。
    [29]王艳萍、宋宜繁:“勾画2006年新疆和谐社会蓝图”,新疆天山网,2009年12月7日访问
    [30]刘彦成:《论样体性暴力事件的概念和特征》,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第2期
    [31]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3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34]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35]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101页。
    [36]庄释:Walter K. Olson. The litigation Explosion: What Happened WhenAmerica Unleashed the Lawsuit Truman Tally books,1991。
    [37]Austin Starat and Joel B. Crossman. Court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Problems in the Mobilization of Adjudication . Sheldon Coldman,Austin Starat. American Court Systems W.H.Freeman and Company,1978。
    [38]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39]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载于《现代法学》,2001年第2期。
    [40]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9页。
    [41]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42]参见http://www.hfsf.gov.cn/site/fddb/contents/986/10496.html, 2009年12月10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43]参见湛江晚报相关报道,http://www.gdzj315.gov.cn/news.asp?id=2023, 2009年12月10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44]参见http://www.yangzhou.gov.cn/neirong.php?newsid=176714,2009年12月10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45]来源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6/102816988830.shtml,2009年12月20日访问。
    [46]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6/102816988830.shtml,2009年12月20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47]资料来自王学军:《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的几问题》,《信访条例》专题研讨班讲稿。
    [48]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49]参见http://news.sohu.com/20070927/n252378693.shtml,2009年12月21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50]参见http://www.nbsfj.gov.cn/12class/dtxx.jsp?aid=9632,2009年12月21日访问,资料经过整合。
    [51][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期,第87页。
    [52]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9-12-01/042616694484s.shtml,2009年12月29日访问。
    [53]200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当事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批复》中指出: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就补偿安置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可以按照《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16条的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裁决。
    [54]案例参见范愉《非诉讼程序(ADR)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309页。
    [55][英]A·J·M·米尔恩:《人权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译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56]威廉·韦德:《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8页。
    [57]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1999年版,第51页。
    1、【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2、魏建、黄立君、李振宇《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何兵:《利害的分配——我们身边的法律》,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郭道晖:《法理学精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朱景文:《比较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俞荣根:《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9、雷振扬:《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埃里克?波斯纳:《法律以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蔡宝刚:《社会转型与法理回应——以21世纪初中国为背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3、吴卫军:《现状与走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4、胡铭、黄锫、沈琪、陈俐茹:《转型中国法治进路的选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5、兰久福:《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日】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李秀清、曲阳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05年版。
    2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2、马怀德主编:《国家赔偿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3、黄文艺:《全球结构与法律发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4、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26、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方世荣、石佑启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匡武英:《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张秀丽:《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体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邹乙:《群体诉讼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颜娟:《法律信任建立社会基础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傅贤国:《民间调解在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6、门丽:《社会公平的法律调解机制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丁曙光:《我国社会转型下的社团法律规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魏兵:《群体诉讼制度比较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陈颖:《我国行政ADR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李敏:《论中国法治的渐进性与推进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赵树坤、付子堂:《论“有限度:的法律发展观——以中国转型期非现实性社会冲突为分析对象》,载于《求是学刊》2007年第5期。
    2、蒋立山:《迈向“和谐社会”的秩序路线图》,载于《法学家》2006年第2期。
    3、雷振扬:《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初探》,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仲大军:《和谐社会与竞争社会的矛盾冲突》,载于《改革内参》2005年第10期。
    5、赵清文:《制度建设的正规化与冲突解决方式的多样化——一种与中国实际相适应的法治模式》,载《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3期。
    6、邓红蕾:《对峙?对话?合流?和谐——中国法律思想史轨迹回顾及现代启示》,载于《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
    7、邓红蕾:《多元一体,和而不同》,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8、高和荣:《社会学视野下的贫富差距及其社会控制》,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9、朱智勇:《群体事件:中国社会生态的替讯》,载于《凤凰周刊》2004年第32期。
    10、蔡定剑:《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发展》,载于《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郑鹏程:《法律的经济逻辑》,载于《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2、辛国清:《公力救济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之间——法院附设ADR的法理阐释》,载于《求索》2002年第3期。
    13、于语和、刘志松:《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及其重构》,载于《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4、赵明:《先秦儒家论和谐社会的构建——兼论其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法制建构的精神意义》,载于《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5、李琼:《社会冲突的新视角:边界冲突》,载于《学术探索》2004年第10期。
    16、徐昕:《论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交错》,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17、瞿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再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载于《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8、张星:《论我国非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载于《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0期。
    19、郭臻:《社会利益失衡困境及出路:三维路径的视角》,载于《求索》2008年第5期。
    20、郑布英:《仲裁制度的价值与价值的实现》,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21、湛中乐、苏宇:《我国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22、戴袅毅:《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行政裁决制度——以房屋拆迁裁决为切入》,载于2008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