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认同”为核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中央1941年在延安成立了第一所民族学院以来,民族院校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形成系统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共13所民族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十余万人,累计输送了5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和突出。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和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纯朴善良的爱国心,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问题实施“西化、分化”。切实加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防范和抵御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构筑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牢固思想防线势在必行。
     当前,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民族院校大学生族群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心理各异,受民族、家庭和宗教习俗影响,普遍存在民族情感浓厚、思维相对单纯和民族心理封闭等特点。所以,民族院校要以“三育人”为中心,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
     本文共分为导论和七章,主要通过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内涵和外延的比较及延伸,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规律与特点,分析成因,并就发展态势作一理论思考。笔者认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要以“三重认同”教育为核心,以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为切入点,以民主观、人权观、政党观、宗教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长点,针对当前社会形势和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十观”教育,打造有实效、起作用、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更好地指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首先对“三重认同”,即“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内涵通过近似概念比较与分析予以界定。同时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基础工程”,是集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于一体的综合体系,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笔者以中央民族大学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借鉴相关民族院校的数据,对当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高、价值取向积极,政治参与增强,民族心理健康发展。但由于生长环境、家庭因素、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影响,其“三重认同”意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呈多元、片面、现实和善变的特点。政治认同意识形态中政党认同与价值认同基本相符并互为借鉴,人权认同与民主认同意识中主体参与性增强,其程度受政治参与的被动性因素影响较大。他们对国家的概念有较客观的认识,祖国情感、国家尊严、民族自强思想依然浓厚,但对世界公民身份尚存好奇和怀疑。在广泛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前提下,民族认同意识仍然强烈,影响着对他民族或他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宗教认同亦有被动性、非自觉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宗教民族性和民族宗教性因素相互交织,影响着对宗教知识和政策的理解深度。所以,民族院校要正视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切实开展科学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社会实践、队伍培训、校园文化、民族政策、心理咨询等形式,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正是在“三重认同”教育过程中,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故“三重认同”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主线,贯穿于民族高等教育始终,并指导和引领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加强“三重认同”教育,对发挥民族院校在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等领域的基础保障作用奠定坚实基础,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增强政治自信、扩大政治参与、树立民族自尊等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功能,同时对宣传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国际交流和培养世界公民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高等院校必将发展壮大,更富创新性的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更富发展前景的建设者将从这里产生,我们有信心,世界亦有信心等待。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first Minzu College in Yan'an in 1941, our country's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is formally onto the political stage.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Minzu Universities have created and accumulated a lot of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excellent tradi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systematic,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 mode of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have trained lots of minority talents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ts development has mainly experienced three important periods:that is the three decad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period of today'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Nowadays we have 13 Minzu Universities which have more than 10 million students and have cultivated 50 million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modern era,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inzu Univers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national unity, promoting the unification of our motherland as well as in cultivating minority talents. Minority students' integrated qualities, especially their political, mor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s well as the system of regional autonomy and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in national regions.
     Influenced by the civilization clash and fusion,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llision, minority students' political ideas, value orientations, national consciousnesses and their faith have changed profoundl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hostile foreign forces who want to re-create our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by so-called national and religious issues are busy in seizing the students by their simple and pure love to the motherland. In this complicated situation, by improving the education for the minority students'correct politi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w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sist all sorts of separatist forces, furthermore construct the firm lines of patriotism and national unity.
     However,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or minority can't satisfy the demands of the new situation. Meanwhile, the minority students in Minzu Universities who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families and religions are mainly with deep love for their own ethic, relatively simple thoughts as well as closed national psychology etc. That's why the Minzu Universities must focus on the minority students'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ke new progress under its special and complicated circumstance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instruction and seven chapters, which mainly analyzes and forecasts the rule and its reason behind of the minority students'political thoughts by comparing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between political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my opinion,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Minzu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triple identity" as the core, the outlooks and values on lif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democratic, human, political and religion view as the extentio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ority students, we improve the "ten outlook" education and create an effective educational mode, in order to guide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Firstly, this paper give a definition to "triple identity", that is "political, national and ethical identify". At the same time, in Minzu Universities,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or Minzu students is a systematic "basic project" which includes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sociology. The project follows the basic higher educational rules as well as the special minority higher educational rules. Based on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i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survey data from other Minzu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takes a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of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Minzu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Overall, the minority students are with high political identities, positive value orientation, actu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y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ir living circumstances, their families and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and customs, the "triple identity" has got its specialty, that is diversity, fragmentary, reality and captious. For the political identity, party identity is mainly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 recognition, and for the human right and democratic identity, there is more and more participat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degre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inority students have an objective concept of "country", as well as the deep love for "motherland". But they have curiosity and skepticism for the world citizenship. In the religion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ivity, non self-consciousness and heredity.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religion knowledge and policy are influenced by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factors. So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inority students'political, count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Minzu University should face up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ir students in school and give them the proper political education by political theory instru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social practice, team training, campus culture, national policy and campus counseling. The "triple identity" is the theme as well as the guidelin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Minzu University, because it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olitical,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qualities. With the "triple identity" education, Minzu Univers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realizing the social harmony, safeguarding the unity of the motherland and opposing national separation. With the "triple identity" education, we can properly guide the minority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political qualities as well as their self-confidence.
     The Minzu Universities with innovation will no doubt be vigorous. Not only we, but also the world have the confidence that more and more minority talents with rich innovation will be cultivated in them.
引文
1 费惠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45页
    2 张双靠,《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第八卷二期,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2009,第56页
    3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第134.页
    4罗森堡姆,《政治文化》,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51页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第501页
    6 《光明日报》理论综合,第006版,关于“政治认同”的一点认识,2007,3月31日
    7 [英]休·希顿—沃森著,吴洪英、黄群译:《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政治的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8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mity. Routledge》
    9Lowell Dittmer&Samuel S.Kim.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1993,6-7
    10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2
    11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6
    12 赵建华,郑州大学,《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13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1913
    14 金炳镐,《新中国60年民族概念理论的发展—新中国60年民族理论发展》,黑龙江民族从刊,2010
    15 戈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试析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对其政治倾向形成的影响,2000
    16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291页
    17 轶名,增强国家意识,为新疆发展和长治久安增添动力,2010年10月
    18 魏娅楠,《中国民族宗教网》,民族感情的政治作用,2006年
    19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01页
    20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4页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2 张福记 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9,第56页
    23 丁纺维,贵州师范大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2009
    2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年
    25 楼焕甲等:《美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27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29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5
    30 张福记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3 罗布江村、陈玉屏,发展民族教育—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而奋斗,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2001.6
    34 西北民族学院院史(1950—1984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1—22
    36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政策培养,载于中思网www.sinoth.com,2009
    37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政策培养,载于中思网www.sinoth.com,2009
    38 张福记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出版集团,2009,第24页
    41 西北民族学院院史(1950—1984年),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1—22
    42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803页
    43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803页
    44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
    45 《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3页
    46 郑永廷 朱白薇,中山大学,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www.csscipaper.com
    46 郑永廷 朱白薇,中山大学,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www.csscipaper.com
    4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103页
    48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字出版社.2008
    49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0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2 刘献君,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83,(2)16
    53 教育部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课题,高等学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资料汇编(1992—1997),114
    54 苏颂兴,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上海社会利学院出版社,2000,84
    55 王涛 戴均,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
    56 教育部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课题,高等学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资料汇编(1992—1997)[G].74.
    58 袁建华,《贵州民族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效应之思考》,2010年
    59 袁建华,《贵州民族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效应之思考》,2010年
    60 丁访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2009
    61 丁访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2009
    62 《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2009
    63 [德]R·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64 孔德永,《社会主义研究》、《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变化的趋势与特征》、2008年第2期
    65 [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4页
    66 林秋英,《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2007年9月
    67 彭庆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现代政治认同与和谐社会》,2006年9月
    68 王浦劬,《政治学原理》,1995年
    69 马光焱,《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2006
    70 林秋英,《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2007年9月
    71 张怀重,《社科纵横》,《对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探析》,2008年6月
    72 林秋英,《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2007年9月
    73 孔德永,《社会主义研究》、《转型期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变化的趋势与特片》、2008年第2期
    74 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45~146页
    75 陈纪高永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政治认同概念的内涵研讨》,2009
    76 冯德华刘冠男郎翠艳,《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09-02
    77 郎翠艳 卢阳,《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78 郎翠艳 卢阳,《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79 陈文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80 孙杰,《四川文理学院》,《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与政党认同教育的思考》,2007
    82 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态势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道德与文明>,1999
    83 孙艳艳,大连理工大学,《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问题研究》,2002
    84 卫荣凡 黄知学,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大学生民主观教育的理论基石》2005年第3期
    87 王伟,中央民族大学宣传部,《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以及教育对策研究》,2011
    88 王伟,中央民族大学宣传部,《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以及教育对策研究》,2011
    89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0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1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2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3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4 许广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西藏大学,2003
    95 王伟,中央民族大学宣传部,《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以及教育对策研究》,2011
    96 王伟,中央民族大学宣传部,《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以及教育对策研究》,2011
    97 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关于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的通知,1995年
    98 陈达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2009
    100 赵必珊.试论民族的认同形态,前沿[M]2006(3)
    101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1).
    102 唐书明.认同理论中演变出来的民族认同,思想战线.2008(2).
    103 费孝通.边疆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3(1).)
    104 陈晓婧.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M].2005(4).
    105 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贵州民族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2003(4).
    106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研究[M].2007(2).
    107 周星.民族学新论[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第77页
    108 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论[J].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109 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第275页
    110 周佳 杨明东,浅论宗教信仰对民族认同形成过程的影响,2010,第32页
    111 王铭 赵建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2009年第1期
    112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北京大学学报》,1993,第1期
    113 王丹娟,河南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信仰教育对策研究》,2010
    114 张永和,《信仰与权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第59页
    115 (英)路易斯著,汪咏梅译《返璞归真一纯粹的基督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356页
    11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1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8 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1989年版,第280页
    119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第636页
    120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21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2009年
    122 袁贵仁,在2011年全团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年版。
    [8]《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1978年版。
    [9]《斯大林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0]《邓小平文选》(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2]《列宁文稿》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李维汉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李文山,《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俸兰、李步海,《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郑永廷、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牟钟鉴,《探索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5]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6]徐建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7]邓卓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
    [8]文学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9]彭晓玲、倪先敏、郭庆等,《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10]夏强,《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鄂义太,《加强教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12]张践,《民族宗教关系的社会理论考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13]马虎成,《宗教与民族问题研究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14]贺金瑞,《“以德治国”与道德建设》,民族出版社,2001。
    [15]周远清,《开拓进取、求索创新》,科学出版社,2007。
    [16]修德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7]陈志军、浦解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18]张福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19]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20]杨胜才,《中国民族院校特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21]李德平,《沟通与启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原子能人民出版社,2007。
    [2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
    [23]朱立人,《大学生政治心理特征分析与研究》,北京,2004。
    [24]张明澍,《中国政治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5]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26]曹杰,《社会主义现代人才素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27]王玄武、郑永廷、刘行焱,《政治观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8]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29]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0]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31]朴胜一、程方平,《民族教育史》,海南出版社,2001年。
    [32]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33]罗广武,《新中国民族工作大事概览》,华文出版社,2001。
    [34]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南出版社,1998年。
    [35]李德洙,《中央第三代领导与少数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6]刘先照主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
    [37]丁龙召、李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19791984),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39]黄蓉生,《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0]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1]徐玉圻,《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教育部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委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辅导阅读材料》,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4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4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6]《中国民族年鉴》(2005),中国民族年鉴社编辑出版,2005年版。
    [4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18题》,学习出版社,2004年版。
    [1]巴玉玺,“高校应充实和加强民黜与民燃的教育”,《高教研究》,2007年 第5期。
    [2]陈春萍、宋元林、尹杰钦,“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高小川, “试析民族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龚志祥, “改进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公共课教学的思考”,《中国民族》,2008年第5期。
    [5]何高娃、马尚云、谢高娃,“关于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观教育的思考”,《前沿》,1999年第12期。
    [6]胡良人,“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皖观教育”,《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7]洪雁、申莉、刘之皇,“论民族高校学生民族观教育”,《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黄仲盈,“中国特色民族定义的历史演化”,《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9]金炳镐,“有关民族定义的一些问题”,《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
    [10]金炳镐、乌小花、张谋,“论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一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1]金炳镐,““民族”新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
    [12]卢贵子,“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3]李鸿熙,“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社会功能解析,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14]李乐,“新形势下高校民族理论教学的新思路”,《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5]刘吉昌,“民族大学生民族观透视——对380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6]罗树杰,“浅谈当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广西 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17]来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改革一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0期。
    [18]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9]李振宏,“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20]孟令国、倪侃,“和谐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研究——以台州学院为例”,《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1]宁艳红、胡颖,“高校关于民族政策宣传教育问题的探讨”,《黑河学刊》2009年第3期。
    [22]陶斯文,“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0期。
    [23]吴大兵, “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4]王冬丽, “课堂上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中国民族》,2009年第7期。
    [25]王铭、赵建华,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9年第1期。
    [26]吴容,“论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0期,第240—242页。
    [27]王希恩, “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5年第5期。
    [28]马新林,“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东岳丛论》,1999年第2期。
    [29]张时空、丁龙召,“对当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中的几点粗浅认识”,《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年第4期。
    [30]张振华、蒋丽,“谈民族地区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31]《人民日报》2009年7月8日评论员文章《珍惜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利益》。
    [3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OⅢ工C).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ttp://www.cnnic.net.cn,2007年7月。
    [33]王继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论文。
    [34]孙剑坪,“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未来视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35]罗锴,“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兰州大学土硕士论文》2010年。
    [36]杜秀娟,“提高辽宁自主创新政治认同的理论分析”,《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
    [37]薛中国,“政治认同概念解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
    [38]王付欣,从“民族”、“认同”的概念探讨“民族认同”的内涵,《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年。
    [39]丁忠甫、郑林,“政治认同的合力论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
    [40]薛洁,“政治认同:基于多样性的和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
    [41]周伯伟,“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方法体系”,《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42]董重转,“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认识”,《中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
    [43]郭玉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4]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45]于永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建构研究”,《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46]唐丽娜,“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安 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7]范景,“论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8]程波辉,“政治认同的含义、特征与功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
    [49]胡建,刘惠,“社会公正:政治认同的制度性资源”,《理论探索》2009年。
    [50]张宝成, “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51]王建兴,“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2]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53]丁忠甫,“论政治认同与合法性的关系”,《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
    [54]张平、杨西锋,“当前中国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述评(上)”,《党政论坛》2007年。
    [55]丁忠甫、郑林, “论政治认同何以必要”,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
    [56]唐丽娜,“社会转型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弱化的原因分析”, 《科技信息》2009年。
    [57]邓星泽, “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企业家天地》2011年。
    [58]唐海君,“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
    [59]沈国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视野”, 《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
    [60]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1]龙小芹,“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2]赵世怀,“地方民族学院的教育定位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63]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64]陇兴, “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65]张京泽,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6]徐杰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互动过程述论”,《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
    [67]沈桂萍,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理论”,《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
    [68]赵铁锁、秦明月,“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理论学刊》,2009年。
    [69]买寿清、蒲卫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发展》2010年。
    [70]杨和祥,“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
    [71]田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演化及其基本经验”,《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
    [72]于玉宏, “邓小平时期高校德育政策分析”,《华章》,2009年。
    [73]张远权, “对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
    [74]张艳,“和谐社会构建中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
    [75]赵兰,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价值观念重建”,《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
    [76]罗月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
    [77]孙杰,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价值观与政党认同教育的思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
    [78]贾志斌, “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79]陈达云,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80]新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展望——访中央民族大学哈经雄教授,《教育研究》,2001年。
    [81]郭洪,“论高校“基础课”人生价值观的教育”,《职业圈》,2007年。
    [82]赵建平,“试论社会主义民主价值及其要素”,《求实》2004年。
    [83]赵建平,“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4年。
    [84]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
    [85]周平,“论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9年。
    [86]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
    [87]郭艳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88]王建仙,“高校专职辅导员加强师德修养之思考”,《成才之路》2010年。
    [89]朱青穗,“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90]林美琴,“先进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1]张安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
    [92]朱立元,“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学报》,2011年。
    [93]黄羽新、徐魁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学术论坛》,2006年。
    [94]李忠杰,“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怎样认识和把握当今的国际战略形势”之五”,《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
    [95]王莉, “民族认同研究综述”,《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
    [96]王付欣、易连云, “论民族认同与爱国主义的契合”《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
    [97]罗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研究”,《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98]王付欣,“论民族认同理论及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
    [99]王付欣,“民族认同:爱国主义理论的新拓展”,《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
    [100]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101]刘晓玲、梁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求索》,2007年。
    [102]王康,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
    [103]罗中枢,“论信、信念、信仰、宗教信仰的特征及意义”,《宗教学研究》,2007年。
    [104]王伟、卫俊栋,“试论新形势下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
    [105]吴容,“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
    [106]温少玲, “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07]吴爱军、吴勇,“当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机制研究”,《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
    [108]张晶晶, “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109]戚甫娟,“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
    [110]巴玉玺, “高校应充实和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育”,《文教资料》,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