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咏物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诗研究中,有很多尚待开发的领域,清初咏物诗研究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清初顺治至康熙四十年约六十年间的咏物诗创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艺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涵。
     本文的结构分上编“总体论”和下编“作家论”,由绪论和正文九章构成。
     上编中之绪论,主要揭示论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考察咏物诗的源流和传统。主要从咏物诗的产生、艺术手法的演变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为咏物诗探源,指出咏物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体之一,最早可追溯到《南风》、《卿云》等古逸诗。原始歌谣中的《弹歌》,是最古老的咏物诗。《诗经》的赋比兴传统和《易经》中的“观物取向”、“立象以尽意”,都对咏物诗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咏物诗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与生俱来的亲密,是由农耕民族的性质决定的。第二节围绕赋、比、兴的艺术传统展开,讨论其产生、内涵以及在咏物诗艺术表现中的主导作用和发展演变。第三节从儒、释、道三家的自然观中论,分析其所赋予咏物诗的不同审美内涵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清初咏物诗思想通论。本章将清初咏物诗作者分为遗民、贰臣、承平诗人三个创作群体进行研究。第一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遗民精神。首先对清初遗民咏物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清前尤其是宋代遗民咏物诗的思想进行对比,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第二节,讨论清初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在对清前贰臣咏物诗思想略作考察之后,选取清初贰臣中最具代表性的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三家咏物诗中的贰臣心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当下贰臣文学研究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进行了反思。第三节,探讨承平诗人的咏物诗,从宦海沉浮和润饰太平两方面,选取宋琬、施闰章、王士禛、朱彝尊等人的咏物诗创作展开分析。第四节,对清初咏物诗思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
     第三章,清初咏物诗艺术研究。第一节为清初咏物诗题材论。从清初咏物诗的题材概况、时代特征和对传统咏物诗题材内涵的丰富和深化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二节,将清初咏物诗的艺术特征归纳为如下三方面:比兴为上的艺术追求、“人情”与“物理”的完美结合、体物与抒情兼顾的典故运用。第三节,讨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意识,指出清初咏物诗的审美,经历了“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和“澄怀味象”三个阶段。
     第四章,清初咏物诗学研究。清初诗学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儒家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其次,清代又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阶段,具有数千年文学创作的丰厚积淀,诗歌传统的艺术精神也无疑得到继承和强调。王夫之诗学是诗歌现实精神与艺术美的统一。他于文学讲求“匡维世教”,于咏物崇尚“比兴”,同时又提出“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艺术追求。其关于情景关系所作的探讨,是对古代诗歌抒情性和艺术性的高度总结。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承上启下的诗学观。从含蓄蕴藉地抒情,超远平淡地写景,到最终无病呻吟、言之无物,正好阐释了康熙年间诗歌的发展趋势。康熙御制的《佩文斋咏物诗选》,以诗教为先,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但因此对咏物诗文学特质的论述,打破了前人将咏物诗与齐梁宫体诗相提并论的偏颇,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这部咏物诗选集,对于了解古人的咏物诗观念意义重大,其体例也多被后来的选本所继承。
     下编中之第五章,为王夫之咏物诗专论。《落花诗》是王夫之的代表作,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而著称。第一节缘此展开,从诗学观念和情感诉求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内涵作出分析。第二节,从创作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三方面,对王夫之咏物诗和屈骚所蕴含的共同文学品质进行发掘,揭示在共同的地域文化哺育下两位末世英才人格与追求上的暗合与默契,以及传统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异彩。
     第六章,钱谦益咏物诗专论。咏棋诗是牧斋独具特色的诗歌题材,不仅记录了其在抗清各个时期的情感历程,且围棋特殊的文化和哲学内涵,正是对其人格性情的最佳阐释。此外,钱谦益尚有红豆诗、雁字诗、落叶诗和咏柳诗等,都具有探讨的价值。
     第七章考察吴伟业“梅村体”诗歌中的咏物诗,揭示其中极为突出而往往被评论家所忽视的生命意识。“梅村体”将咏物诗篇幅拉长,其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都有极大的丰富和创新。本章选取其《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和《白燕吟》作了思想和艺术的集中探讨。
     第八章,王土禛咏物诗专论。王士祺被称为开一代风气的“骚坛宗主”,不论其在诗坛或政坛所取得的成就,都与《秋柳诗》有极大的关系。对于《秋柳诗》解读,历来各执一词,本章于此也试加分析。《秋柳诗》的出现,在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哀婉悲情的基调、怀旧伤今的主题,赢得了遗民诗人的赏识;其含蓄蕴藉的表达和温柔敦厚的美感,则与康熙所倡的诗教观念相契合。可以说,此诗既是对清初遗民诗主题和情感的继承和总结,也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王士禛入仕之后诗风大变,从意气奋发到歌颂升平,最终变为无病呻吟,了无趣味,被后人称为“一代宗师才力薄”。本章对其“神韵”观在咏物诗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晚年的创作进行了平议。
     第九章,探讨清初三位重要遗民诗人的咏花诗。咏花是清初遗民咏物诗中最为普遍的题材,其中既包含着遗民共同的心理诉求,也表现出不同创作者的个性特征。归庄通过逐花、看花的疏狂,忘记现实痛苦,实现眼前美好的生命体验;余怀“看花诗”则具有一种浓重的伤感和怀旧情绪,表现对旧朝繁华的赞美和对青春放浪生活的留恋。屈大均诗中的梅、菊,在更多时候则是其人格象征和生命的体验。
In the studying poems of Qing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fields are yet to be explored and the studying di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is one of them. This paper targets the dinggedicht creation of almost 60 years from Shunzhi, an emperor in early Qing dynasty to Kangxi, an emperor in 1701 and discovers the connotations of humanity, art, ideology and culture embodied in the poem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and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and 9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art I mainly discusses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studying this topic and the situation of study.
     In chapter one, it traces the roots and traditions of the denggedicht and is extended by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origins of the denggedicht, the transformations of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the influences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roots of the denggedicht, one of the forms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and the early traces of denggedicht can be found in the poems, such as Nanfeng, Qingyun and etc. Tan Ge is the first denggedicht in original ballad. The traditional figures of speech, Fu, Bi and Xing,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main idea of "image obtained from observing the object" and "image established to show inner meaning"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ll have the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denggedicht. The inborn intimacy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embodied in the denggedicht is decided by the character of farming nations.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Fu, Bi and Xing and its guiding rule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s of denggedicht. The third section states the outlook on nature respec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aesthetic connotation and humanism entrusted by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nature on the denggedicht.
     The chapter two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denggedicht in early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divides the denggdedicht into three writing groups to study, including remnants of former dynasty, turncoat officials and ad vocation of peaceful and stable period. The first section states the remnant spirits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ideology connotation of remnant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compares the ideology of remnant denggedicht betwee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pre-Qing dynasty, especially Song dynasty to discover the spirit of time. The second section talks about the mentality of turncoat officials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ideology of denggedicht of turncoat officials in pre-Qing dynasty, the author chooses Qian Qianyi, Wu Weiye and Gong Dingzi,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urncoat officials in early Qing dynasty to analyze the mentality of turncoat officials and discuss the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in the current literary studies of turncoat officials. The third section goes in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nggedicht in peaceful and stable periods and also divides the poems into two parts inclu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eunuch and retouching the peaceful periods. It extends its analysis through the denggedicht from Song Wan, Shi Runzhang, Wang Shizhen and Zhu Yizun. The forth section is the general summary of the tendency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rtistic study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denggedicht themes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m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ages and enrich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mes of traditional denggedicht; the second section divid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into three aspects:artistic pursuit of mainly using Bi and Xing,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between human feelings and objects and the original applications of allusions;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experiences three phases including "image established to show inner meaning", "identity of object and self"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object by purified mind".
     The chapter four is the research of the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Firstly, the poetics of early Qing dynasty influenced by unstable society is the return of Confucian realism poetic spirit; second, the Qing dynasty, as the last phase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inherits profound and rich literal accumulations and definitely emphasizes and carries out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spirit of poems. The poetics from Wang Fuzhi is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realistic spirit and artistic beauty of poems. For literature, he thinks that it should correct the wrong ideology and support the orthodox; for denggedicht, he advocates the Bi and Xing and he also requires the artistic pursuit of "the nature of outside objects can be reflected by inner subjective creativ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cenes and the emotions discussed by him are the general summaries of lyricism and artistry of ancient poems. The "theory of verve" from Wang Shizhen is the transitional poem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of poems first is to express one's emotion implicitly and then insipidly describe the scenes and finally just put on an act but no ideas and is just the best illustration of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poems in Kangxi period. The collection of denggedicht in Pei Wenzhai made by the emperor, Kangxi gives priority to the poem teaching and is pervaded with the strong politic utility. However, the discussions of the literal features of denggedicht break the prejudice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denggedicht and court poems in Qi and Liang, so it has considerable high value on understandings. This anthology of denggedicht is signific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denggedicht of the ancients and its styles are often carried forward by the later selected works. The chapter five in the part II is the monograph for the denggedichr from Wang Fuzhi. The fallen flower is the representative poem from Wang Fuzhi and is famous for its strong politic awareness. Based on this problem, the first section mainly explores it from the concept of poetics and emotional appeal and also analyzes the politic connotations embodied in the works. The second s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ve spirit,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digs the common literary characters embraced in denggedicht from Wang Fuzhi and Li Sao from Qu Yuan to uncover the tacit cooperation and coincidence of two poets cultivated by the same culture and the incredible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irit and its spectacular glories in the new era.
     The chapter six is the monograph for denggedicht from Qian Qianyi. The poems about Weiqi, as the unique themes in Muzhai collections not only record the emotional history of each period in the war of anti-Qing dynasty but the special culture and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of Weiqi is the best reflection of its personality and disposition. Besides that, the poems depicting the red bean, the geese, deciduous leaf and willow trees written by Qian Qianyi all possess higher art value.
     The chapter seven targets the denggedicht from the poems with "Meicun style" of Wu Weiye to disclose the highlighted life consciousness but often neglected by critics. The poem with "Meicun style" spreads the pages of the dneggedicht and it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are greatly enriched and innovated. This chapter chooses the song of cricket basin with gold inlay made by Xuan Zong and Bai Yanyin and focuses the discussion on the ideology and art.
     The chapter eight is the monograph for denggedicht from Wang Shizhen wh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hailed as suzerain in the poetic circle. The achievements both in poetic circle and politics are all greatly related to the Qiu Liu Poem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oem, each sticks to his argument and the author also makes some simple analysis about it. The appearance of this poem is 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poem with tones full of pathetics and sentiments, the themes with nostalgia for the past and sorrow for today wins the approvals of the remnant poets and its implicative expression and gentle aesthetic feeling just coincides with the poetic education concept proposed by Kangxi. But more than that, the poem inherits and summarizes the themes and emotions of remnant poems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also embraces the new spirit of the times.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style of his poems since Wang Shizhi became an official and he was also called "a master with weak ability" because his poems degraded from the high-spirit and vigorousness to compliments of peaceful world and finally to making a fuss and boringnes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of Qiu Liu Poem,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the romantic charm" described in the work and gives some comments about the writings of his later years.
     The chapter nine is both the monograph for themes and for writers. Flower poems are the universal themes in the remnant denggedicht of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y include the common psychological appeals and depict the individualities of the authors. Gui Zhuang temporarily forgets the pains of the world through indulging himself into appreciating the flowers and finally realizes his wonderful life experience; "observing flowers poems" of Yu Huai with strong sentiments and nostalgic emotions imply the compliments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old kingdom and attachments for the free life in the youth. The plums and chrysanthemums in the poems from Qu Dajun are more of the symbols of personalities and life experience. The flourish of observing flowers poem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elements of southern climate and continu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later Ming dynasty on the remnants.
引文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③王飚《清诗历史地位再评议》,《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①胡行之《中国文学史讲话》,光华书局,1932年版。
    ②蒋寅《清代文学论稿》,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转引自蒋寅《清代文学论稿》,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王利民《传存三千灵鬼的心魂——评严迪昌著<清诗史>》,《南阳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①于慧《近六年清诗研究综述》,《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②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①刘逸生《唐人咏物诗评注》,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前言第2页。
    ①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版。
    ②古远清《诗歌分类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③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0页。
    ④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293页。
    ③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化的诗性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④吴中胜《原始思维与中国文化的诗性智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⑤叶嘉莹《迦陵论诗从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⑥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5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
    ②[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3、34页。
    ①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②[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0页。
    ③米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3页。
    ④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8页。
    ⑤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32页。
    ⑥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7页。
    ①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②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0页。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0页。
    ②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③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④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323页。
    ①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2、323页。
    ②陈世骧《原兴:兼论中国文学特质》,本文转引自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第10页。
    ③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7页。
    ④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①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②汪裕雄《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③汪裕雄《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1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①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2-140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③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8页。
    ④汪裕雄《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①叶嘉莹《迦陵论诗从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叶嘉莹《迦陵论诗从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朱熹《诗集传》中称《下泉》是比而兴,《汉光》足兴而比。
    ②赵沛霖《性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③叶舒宪认为:“比兴用于诗歌创作,最初并非出于修辞学上的动机,而是由比兴所代表的诗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这种引譬连类的思维方式正是神话思维的产物,是神话时代随着理性的崛起而告终结以后所传承下来的一种类比联想的宝贵遗产。”
    ④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2页。
    ①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8、49页。
    ③[德]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8、49页。
    ①育松《咏物诗的兴盛及其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②杨宿珍《观物思想的具现》,选自蔡俊英编《中国文化新论·文学篇二》,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7页。
    ③覃召文《中国诗歌美学概论》,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④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第03期。
    ①胡寅《崇正辩 斐然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6页。
    ①郭绍虞等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839页。
    ①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3页。
    ②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魏耕原《谢朓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①王德明《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5-227页。
    ①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5-227页。
    ②(美)宇文所安,《初唐诗》,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57页。
    ③(美)宇文所安,《初唐诗》,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57页。
    ①(美)宇文所安,《初唐诗》,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57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①周啸天《隋唐五代诗词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页。
    ①李洋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4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235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235页。
    ③李洋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④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①佚名《杜诗言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页版。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②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①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2、113页。
    ②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2、113页。
    ③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12、113页。
    ①刘成纪《自然美的哲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1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①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61页。
    ①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①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页。
    ②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
    ②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①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3页。
    ①朱熹《诗经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②邰延采《思复堂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三。
    ③任士林《松乡集》,四库全书本,卷四。
    ④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70页。
    ⑤郑思肖《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①本文所引宋遗民诗皆出自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刘埙《隐居通议》,四库全书本,卷七。
    ②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③吴渭《月泉吟社》,清咸丰间浦江吴氏家刻本。
    ①余吉生《宋代文人的琼花书写》,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张兵《遗民及遗民诗之流变》,《西北师人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②归庄《归庄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页。
    ③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91页。
    ①梅花在严冬盛开,传播着春天的消息。而春天,在遗民笔下,往往代表着复明的希望。这一问题将在第九章详细论述。
    ②归庄《归庄集》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9页。
    ①关于王夫之的《落花诗》,本文将在第五章中作专题研究
    ①参见第八章第二节。
    ①王翼民《顾亭林诗笺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3页。
    ②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清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2页。
    ③田崇雪《遗民的江南——中国文化史上的遗民群落》,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王翼民《顾林亭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1页。
    ①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了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33页。
    ①屈大均《翁山文外》,嘉业堂丛刊本,卷十六。
    ①朱克敬《儒林琐记 雨窗消意录》,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8页。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②归庄《归庄集》卷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页。
    ①转引自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④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63页
    ①本文中所引庾信诗均出自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②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①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赵翼《瓯北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②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③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页。
    ①参见第七章第一节。
    ①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②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6页。
    ③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65页。
    ④孟森《心史丛刊二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⑤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中国书店,1984年版。
    ①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封底。
    ②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①张仲谋《忏悔与自赎——贰臣人格》,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③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8页。
    ①以上均引自蒋寅《学术年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150页。
    ②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5页。
    ①梁实秋《关于白璧德大师》,巨浪出版社,1977年版,第5页。
    ①周作人《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③陆是仪《答徐次桓论应试书》中写道:“主辱臣死,故为臣之大义,至于分谊不必死者,则不过等于至亲之丧。”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②文中所引宋琬诗,皆出自《安雅堂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①以下施闰章诗,皆引自《学余堂诗集》,《四库全书》本。
    ①赵永纪《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江淮论坛》,1985年第3期。
    ②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②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页。
    ①王镇远《朱彝尊诗词选注》,第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①严迪昌《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①严迪昌《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①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5页。
    ①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5页。
    ②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③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①转引自陶今雁《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87页。
    ①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①麻守中《试论古代咏物诗》,《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②刘继才《略论中国古代咏物诗》,《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①顾炎武著、王翼民撰《顾亭林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02页。
    ②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①此诗作于顺治十四年,时永历王朝未亡。
    ①严志雄《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咏梅诗探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
    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0页。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14页。
    ②转引自王翼民《顾林亭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3页。
    ③转引自王翼民《顾林亭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3页。
    ①参见王士禛著、李毓芙等整理《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②朱则杰《清代诗歌用典从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第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国嘉业堂丛刊本,卷九。
    ①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4页。
    ②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5页。
    ③孔国安传、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①郑朝宗语,转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8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34页。
    ①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9页。
    ②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4页。
    ①霍松林《中国诗论史》,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霍松林《中国诗论史》,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68页
    ①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页。
    ②李学勤《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①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762页。
    ②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
    ③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①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①周振甫《周振甫目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①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①霍松林《中国诗论史》,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460页。
    ①魏征等编《隋书》(第五册),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44页。
    ②陈子昂《陈伯玉文集》,明弘治间杨澄校刻杨春本,卷一
    ①转引自[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①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②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页。
    ③霍松林《中国诗论史》,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510页。
    ①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页。
    ①李商隐著、冯浩笺注《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03页。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1页。
    ②黄宝华、文师华《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①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36页。
    ①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7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页。
    ②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页。
    ①黄宝华、文师华《中国诗学史》,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②霍松林《中国诗论史》(中册),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557页。
    ①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
    ②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1页。
    ③罗根洋《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④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页。
    ①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卷221页。
    ②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黄宝华、文师华《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②阮阅《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3贝。
    ③丁福保《历代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0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0页。
    ②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6页。
    ②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72页。
    ③胡仔《苕溪渔隐从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①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8页。
    ②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1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7页。
    ②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5页。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1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1页。
    ②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1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3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5页。
    ②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6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66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4页。
    ①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4页。
    ②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90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02页。
    ①文中所引王若虚《滹南诗话》皆出自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①文中所引元好问诗皆出自《元好问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①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7页。
    ①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8页。
    ②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7页。
    ③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4页。
    ①文中所引《瀛奎律髓》中句,皆出自方冋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①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②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1页。
    ①康有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①李春光《论清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吸收及其社会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①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凡例》第3页。
    ②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凡例》第4页。
    ①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凡例》第4页。
    ②陶今雁编选《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凡例》。
    ③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8页。
    ①魏庆之《诗人玉屑》,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5页。
    ②杨庆华《咏物诗刍议》,《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①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凡例》第3页。
    ②笔者认为边塞诗与咏物诗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反映战争和边塞生活,是依题材来划分的。而咏物诗除了纯粹咏物的诗歌可作为诗歌的一种题材,更多时候咏物是指通过吟咏客观事物来抒写主观情志的手法。所以二者并不对立,可以相互交叉。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一首咏物的边塞诗。
    ③送别一类,也属十题材范畴。咏物也可送别,如《偑文斋》中所选,唐孤独及《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和明谢肇淛《赋得新栁送别》,便是咏物送别诗。
    ④杨庆华《咏物诗刍议》,《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⑤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⑥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4页。
    ①俞琰《咏物诗选》,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凡例》第3页。
    ①陈廷敬《御选唐诗》,四库全书本。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编》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页。
    ①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年版。
    ②以下所引王夫之诗论皆出自《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①《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②《金圣叹选批唐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①周弼《三体诗选》,四库全书本。
    ②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7页。
    ③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50页。
    ①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①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②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页。
    ①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①今按,“杨柳依依”句以“乐景写哀”,甚为恰切。而“雨雪霏霏”句,以“哀景写乐”犹值得商讨。
    ①谢赫《古画品录》,四库全书本。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5页。
    ②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65页。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26页。
    ①王士禛《唐贤三昧集》,四库全书本。
    ②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26页。
    ③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83页。
    ④钱钟书《管锥编》,三联书店,2008年第2版,第2109页。
    ⑤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滴版,第400页。
    ①王士禛《分甘余话》,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2页。
    ①王士禛《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5页。
    ①以下所引叶燮诗论皆出自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①刘诚《中国诗学史》(清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①本文所引王夫之诗论皆出自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
    ②刘诚《中国诗学史》(清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①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8页。
    ②文中所引王夫之《落花诗》皆出自《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③王夫之《王船山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5页。
    ①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86页。
    ③朱则杰《清诗选评》,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④陈田《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3页。
    ①萧萐父、许苏民《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81页。
    ①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知录集释》(卷十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90页。
    ②李清《三垣笔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7页。
    ③赵园《明清之际士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5页。
    ①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9页。
    ①顾炎武著,王翼民笺释《顾亭林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866页。
    ②严迪昌《清史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③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4页。
    ①杨春时《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224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31页。
    ①邓乐群《王船山<雁字诗>的遗民情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②[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③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7-488页。
    ①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②钱穆《中国文学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9页。
    ③刘春建《王夫之学行系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3页。
    ①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19页。
    ①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91页。
    ②王夫之《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311页。
    ③萧萐父《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①邓乐群《王船山<雁字诗>的遗民情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①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②王夫之《船山全书》,岳簏书社,1988年版,第824页。
    ①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五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3页。
    ②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五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43页。
    ③文中所引钱谦益诗歌皆出自《钱牧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①陈祖言《从金陵到虞山:钱谦益围棋诗中的心理路程》,《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②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八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46页。
    ③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65页。
    ④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65页。
    ①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①裴世俊《钱谦益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8页。
    ②裴世俊《钱谦益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8页。
    ③裴世俊《钱谦益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38页。
    ④以下所录唐诗皆出自《全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⑤以下所引宋诗皆出自《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②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①莫林虎《儒佛融合对钱谦益诗歌创作的影响》,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页。
    ①裴世俊《钱谦益诗选》(《河间城外柳二首》题解),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7页。
    ①裴世俊《钱谦益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页。
    ①高章采《官场诗客》,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4页。
    ①丁功谊《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①霍有明《清代诗歌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②伍福美《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①吴伟业著、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②伍福美《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吴伟业著、程穆衡原笺、杨学沉补注,《吴梅村诗集笺注》,第161页。
    ②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梅村体”中亦有《洛阳行》,咏福王朱常恂,其封地在洛阳。此诗中直书其事,咏物成份较少,故不取。
    ①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21页。
    ①张稔穰《袁凯<白燕>诗及其白燕意象的创造》,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张稔穰《袁凯<白燕>诗及白燕意象的创造》,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①梅村《白燕吟》序中写与单恂会于陈征君山管,强调“有歌者在席”。诗中亦云:“征君席上点微波,双栖有个凝妆靓”。均展示其年少风流和晚明才子的风采。
    ②笔者以入清为界,此处指明末。
    ③转引自张稔穰《袁凯<白燕>诗及其白燕意象的创造》,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①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①张延玉《明史》(卷189),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21页。
    ①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1贝。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了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
    ③文中所引此数篇皆出自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2页。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84页。
    ③王利民《王士禛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7-48页。
    ④李圣华《王士禛<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⑤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3页。
    ⑥李圣华《王士禛<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王利民《王士禛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页
    ①以上均引自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①转引自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
    ②见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①胡晶晶《论王士祯的痛苦内容和解脱方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②黄河《王士禛初登诗坛心态与诗学观念》,《江海学刊》,2001年第期。
    ①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1页。
    ①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2页。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21页。
    ③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8-349页。
    ①孙康宜《成为典范:渔洋诗歌及诗论探微》,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顾炎武著、王翼民撰《顾亭林诗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01页。
    ①孙康宜《成为典范:渔洋诗歌及诗论探微》,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②孙康宜《成为典范:渔洋诗歌及诗论探微》,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①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②孙康宜《成为典范:渔洋诗歌及诗论探微》,文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
    ①蒋寅《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②蒋寅《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③霍有明《清代诗歌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贝
    ④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⑤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①刘世南《清诗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②黄河《王士禛与清初诗歌思想》,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①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05页。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4页。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3页。
    ①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②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①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②转引自《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①[美]梅尔清著,朱修春译《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②[美]梅尔清著,朱修备译《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③王利民《王士禛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页。
    ①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9页。
    ②王士禛《渔洋精华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5页。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1页。
    ①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②以上三条均引自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310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233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232页。
    ③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232页。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84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 页。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 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 页。
    ③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④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232页
    ①以下所引归庄诗文皆出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②以下所引余怀《戊申看花诗》及《序》皆出自黄裳《金陵五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8页。
    ①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①钟继刚《<板桥杂记>“遗民情怀”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张兵《遗民与遗民诗之流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归庄《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579页。
    ②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页。
    ③刘红娟《归庄交游考述——兼谈清初士人思想》,《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④刘红娟《归庄交游考述——兼谈清初士人思想》,《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⑤张履祥《张元先生全集》,道光庚子刊本,卷四。
    ①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②钟继刚《<板桥杂记>“遗民情怀”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③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贝。
    ④马甲《花都青楼往事一八三○至一九三○》,《万象》,2003年第4期。
    ⑤马甲《花都青楼往事一八三○至一九三○》,《万象》,2003年第4期。
    ⑥黄裳《关于余淡心—<金陵五记>后记》,《读书》,1982年第3期。
    ①钱仲联《清诗纪事·明遗民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61页。
    ②黄裳《关十余淡心—<金陵五记>后记》,《读书》,1982年第3期。
    ③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④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1页。
    ①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7页。
    ②余怀《板桥杂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③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页。
    ①王英志《论屈大均的山水诗》,《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②屈大均《屈大均全集》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4页。
    ①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国嘉业堂丛刊本,卷九。
    ②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国嘉业堂丛刊本,卷九。
    ③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国嘉业堂丛刊本,卷十三。
    ①严志雄《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咏梅诗探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
    ②余宾硕《金陵览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合订本,第17页。
    ①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0页。
    ①参见《屈大均诗词编年笺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陈浩《礼记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①屈大均《翁山文外》,民国嘉业堂丛刊本,卷八。
    ②梁志成《论屈大均》,《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2期。
    汉书 班固撰 中华书局1962年版
    宋史 脱脱等撰 中华书局1977年版
    隋书 魏征等撰 中华书局1973年版
    明史 张廷玉等撰 中华书局1974年版
    明遗民录 孙静庵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明季北略 计六奇撰 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季南略 计六奇撰 中华书局1984年版
    清史稿 赵尔巽等编 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
    清史列传 王钟翰点校 中华书局1987年版点校本
    中国通史 范文澜等著 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明诗纪事 陈田辑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诗纪事 钱仲联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万年少年谱 罗振玉撰 永丰乡人杂著本
    钱谦益年谱 方良撰 线装书局2007年版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著 三联书店2001年版
    吴梅村年谱 冯其庸叶君远撰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吴伟业评传 叶君远撰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方文年谱 李圣华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顾炎武年谱 周可真撰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顾炎武评传 许苏民撰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宗羲年谱 黄炳垕撰 中华书局1993年版
    黄宗羲评传 徐定宝撰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夫之年谱 王之春撰 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
    王夫之评传 萧萐父 许苏民撰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夫之学行系年 刘春建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屈大均年谱 邬庆时撰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士禛年谱 王士禛撰 惠栋补 中华书局1992年点校本
    王渔洋事迹征略 蒋寅撰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儒林琐记 雨窗消意录朱克敬著 岳麓书社1996年版
    三垣笔记 李清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
    板桥杂记 余怀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广东新语 屈大均著 中华书局1985年版
    救狂砭语 金陵览古 余生纪略潘耒 余宾硕 陈孚益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金陵五记 黄裳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尚书正义 孔国安传 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诗经集传 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毛诗正义 李学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论语注疏 何晏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礼记集说 陈浩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老子校释 朱谦之撰 中华书局1984年版
    庄子集释 郭庆藩撰 中华书局1961年版
    楚辞章句疏证 黄灵庚编 中华书局2007年版
    全汉赋 费玉刚等校释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文选 萧统编李善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先秦汉魏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校 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玉台新咏笺注 徐陵编穆克宏点校 中华书局1985年版
    增订注释全唐诗 陈贻焮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全宋诗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佩文斋咏物诗选 张玉书等编 四库全书本
    御选唐诗 陈廷敬等编 四库全书本
    三体诗选 周弼选编 四库全书本
    唐贤三昧集 王士禛选编 四库全书本
    咏物诗选 俞琰选编 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
    金圣叹选批唐诗 金圣叹选批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 陶今雁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唐人咏物诗评注 刘逸生选评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隋唐五代诗词鉴赏 周啸天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明遗民诗 卓尔堪辑 中华书局1961年版
    晚晴簃诗汇 徐世昌辑 中华书店1988年影印本
    清诗别裁集 沈德潜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清诗选评 朱则杰注评 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清诗选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 陶渊明著袁行霈撰 中华书局2003年版
    杜诗详注 杜甫著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1979年版
    崇正辨 斐然集 胡寅著 中华书局1993年版
    郑思肖集 郑思肖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月泉吟社 吴渭编 清咸丰间浦江吴氏家刻本
    元好问集 元好问著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钱牧斋全集 钱谦益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钱谦益诗选 裴世俊选注 中华书局2005年版
    吴梅村全集 吴伟业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吴梅村诗集笺注 吴伟业著程穆衡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黄宗羲全集 黄宗羲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顾亭林诗笺释 顾炎武著王翼民笺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日知录集释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船山全书 王夫之著 岳麓书社1996年版
    王船山诗文集 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84年版
    归庄集 归庄著 中华书局1962年版
    余怀集 余怀著 广陵书社2005年版
    吴嘉纪诗笺校 吴嘉纪著杨积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屈大均全集 屈大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屈大均诗词编年笺校 陈永正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翁山文外 屈大均著 嘉业堂丛刊本
    嵞山集 方文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渔洋精华录集释 王士禛著 李毓芙牟通李茂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蚕尾后集 王士禛著 康熙刻本
    赖古堂集 周亮工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安雅堂全集 宋琬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雪翁诗集 魏耕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居易堂集 徐枋著 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愚庵小集 朱鹤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朱彝尊诗词选注 朱彝尊著王镇远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思复堂文集 邵延采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霜红龛集 傅山著 续修四库全书本
    变雅堂遗集 杜溶著 续修四库全书本
    魏叔子集 魏禧著 续修四库全书本
    独漉堂集 陈恭尹著 续修四库全书本
    曝书亭集 朱彝尊著 四库全书本
    学余堂诗集 施闰章著 四库全书本
    文心雕龙注 刘勰著 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古画品录 谢赫著 四库全书本
    历代诗话 何文焕辑 中华书局1981年版
    历代诗话续编 丁福保辑 中华书局1983年版
    清诗话 丁福保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诗话续编 郭绍虞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宋诗话考 郭绍虞著 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诗话考 蒋寅著 中华书局2005年版
    诗人玉屑 魏庆之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诗话总龟 阮阅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瀛奎律髓汇评 方回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诗数 胡应麟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诗源辨体 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四溟诗话姜斋诗话 谢榛、王夫之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带经堂诗话 王士禛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池北偶谈 王士禛著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分甘余话 王士禛著 中华书局1989年版
    原诗一瓢诗话说诗晬语叶燮薛雪沈德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艺概 刘熙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瓯北诗话 赵翼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中国诗论史 霍松林主编 黄山书社2007年版
    中国诗学史(清代卷) 刘诚著 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诗学史(明代卷) 朱易安著 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诗学史(宋金元代卷)黄宝华文师华著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中华书局1996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 张毅著 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张少康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朱东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罗根泽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思想史论 李泽厚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美学三书 李泽厚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杂文全编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关于白璧德大师 梁实秋著 巨浪出版社1977年版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艺术与生活 周作人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闻一多全集 闻一多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朱光潜全集 朱光潜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管锥编 钱钟书著 三联书社2007年版
    谈艺录 钱钟书著 三联书社2007年版
    诗词例话 周振甫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
    周振甫讲《文心雕龙》 周振甫著 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诗学 叶维廉著 三联书社1992年版
    中国文学论丛 钱穆著 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学与意境 宗白华著 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美学 吴功正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文学概论 杨春时俞兆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迦陵论诗丛稿 叶嘉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神话意象 叶舒宪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诗经的文化阐释 叶舒宪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诗学原理 徐有富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诗歌分类学 古远清著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意象探源 汪裕雄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自然美的哲学基础 刘成纪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自然美系统 李丕显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诗歌美学概论 覃召文著 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赵沛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陶文鹏韦凤娟著 凤凰出版社2004年
    中国山水诗研究 王国缨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王德明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禅宗诗歌境界 吴言生著 中华书局2001年版
    谢朓诗论 魏耕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原始思维与中国文论的诗性智慧吴中胜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王德华著 中华书局2004年版
    古代社会 [美]摩尔根著 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文镜秘府论校注 [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诗史 [日]吉川幸次郎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初唐诗 [美]宇文所安著 三联书店2004年版
    美学 [德]黑格尔著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 [俄]普列汉诺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文学史讲话 胡行之著 光华书局1932年版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学史新著 章培恒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诗史 朱则杰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清代诗歌发展史 霍有明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清诗史 严迪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词史 严迪昌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清诗流派史 刘世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清代文学批评史 邬国平、王镇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康有为著 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清代文学论稿 蒋寅著 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学术年轮 蒋寅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清初诗歌 赵永纪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潘承玉著 中华书局2004年版
    论唐诗繁荣与清诗演变 霍有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文艺的复古与创新 霍有明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版
    清代文学研究 季羡林主编 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贰臣人格 张仲谋著 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官场诗客 高章采著 中华书局2004年版
    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方勇著 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 罗宗强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晚明清初思想十论 王汎森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赵园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山魂水魄——明末清初节烈诗人山水诗论时志明著 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
    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 马大勇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清代诗学话语 李剑波著 岳麓书社2007年版
    清代诗学研究 张健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船山诗学研究 陶水平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谦益文学思想研究 丁功谊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 伍福美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士禛诗歌研究 王利民著 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士禛与清初诗歌思想 黄河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王飚《清诗历史地位再评议》,《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王利民《传存三千灵鬼的心魂——评严迪昌著<清诗史>》,《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于慧《近六年清诗研究综述》,《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蒋寅《清代诗学研究之我见》,《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育松《咏物诗的兴盛及其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6、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7、张兵《遗民及遗民诗之流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8、方勇《南宋遗民对陶渊明形象的重新阐释》,《文史知识》,2001年第12期。
    9、赵永纪《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江淮论坛》,1985年第3期。
    10、李春光《论清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吸收及其社会影响》,《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11、杨庆华《咏物诗刍议》,《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12、于志鹏《中国古代咏物诗概念界说》,《济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3、邓乐群《王船山<雁字诗>的遗民情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4、钟继刚《<板桥杂记>“遗民情怀”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5、张兵《遗民与遗民诗之流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6、刘红娟《归庄交游考述——兼谈清初士人思想》,《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7、马甲《花都青楼往事一八三○至一九三○》,《万象》,2003年第4期。
    18、黄裳《关于余淡心—<金陵五记>后记》,《读书》,1982年第3期。
    19、王英志《论屈大均的山水诗》,《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20、严志雄《体物、记忆与遗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咏梅诗探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
    21、梁志成《论屈大均》,《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22、陈祖言《从金陵到虞山:钱谦益围棋诗中的心理路程》,《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23、莫林虎《儒佛融合对钱谦益诗歌创作的影响》,《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4、张稔穰《袁凯<白燕>诗及其白燕意象的创造》,《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
    25、李圣华《王士禛<秋柳四首>“本事”说考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6、胡晶品《论王士祯的痛苦内容和解脱方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7、黄河《王士禛初登诗坛心态与诗学观念》,《江海学刊》,2001年第期。
    28、孙康宜《成为典范:渔洋诗歌及诗论探微》,《文学评论》,2001年第一期。
    29、蒋寅《王士禛与江南遗民诗人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30、余吉生《宋代文人的琼花书写》,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1、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