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行经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末清初,经历了民族社会沧桑巨变与理学衰落的双重困厄,儒家学者沉痛反思社会治乱的根源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出路,普遍认为“学术不明”是造成社会衰亡之根源,而欲以复兴儒学为救治时艰之良方,或主张反王尊朱、或主张通经明道,理学批判与经世致用思潮交迭兴起;而在清初文教政策之下,朱子理学官方权威逐渐确立,经学考据也得到表彰,儒学的发展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习斋哲学正是在明末清初社会历史与儒学发展的双重背景之下产生。
     习斋哲学切于对现实民生社会及儒学未来发展的关注,从孟子论治而悟古圣“学、教、治一致之道”乃在于顺性中度而制为礼乐,从而知宋儒之论学、论治背离周孔之正学、正道,其论性有违人性自然,故而学亡道丧、乾坤湮晦;在继承孔、孟性善论的基本立场并吸取明代自然人性论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批判了宋明理学静敬、空虚无用之学、教及其严重危害,并对造成这种学、教之理论根源进行深入的批判。如批判宋明儒之理气观、人性论及格物致知论等思想观点,提出并阐述了“理、气一致”的理气观、“气质性善”论的人性论思想以及以“习行六艺”为主调的格物论思想,论证了古圣儒学“道在六艺”、“六艺总归(?)礼”、“道即是礼”的观点;依据古圣“学、教、治之道一致”的原则,主张以“习行六艺”为学、教之根本内容,复兴儒学礼、乐教化,实学实习“六艺”之文,践形尽性以实体实行“六艺”之道;进而主张以复古“礼治”经济民生天下为旨归。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基于气质性善论”的“习行经济”的实学思想。
     整个习斋哲学明显地遵循着“辨学”、“明道”、“致用”的内在逻辑理路,在每一个理论环节上都有完整的展开。习斋哲学切于现实民生社会的关注,坚持了儒学传统并吸取了前代哲学发展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独特的思想理论,对当时代社会政治与学术的发展作了积极有效的回应,产生相当的影响。
     本文正是参照这一时代背景,循着习斋哲学“辨学”、“明道”、“致用”的内在逻辑理路,分别从“‘理、气一致’的理气观”、“气质性善论”、“以‘习行六艺’为主调的格物论”、“复古‘礼治’的思想主张”等方面对其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最后本文还分析了习斋哲学复古“习行六艺”的思想对于探索儒学近代化、现代化道路的价值与意义。
At the end of Ming and beginning of the Ch'ing dynasties, the Confucianism scholar experienced the dual dilemma both a huge change of social life and Neo-confuciananism's decline, who learned to with reason, introspect deeply the society cured disorderly source and Confucianism'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widespreadly thought that "academic not clear"is to result in the source of the social decline, and desired with the renew Confucianism as a good method to cure the perils, and or laid claim to anti-Wang Yangming's learning and emphasize Chu Hsi's learning,or laid claim to ilustrate way through Classics.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current of the thought of the criticing the Neo-Confucianism and putting knowledge to practical use to society have raised. And in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policy under, Chu Tzu's Learning's official authority was established graduall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lso was given award to. The Confucianism's development has taken place a turn. Hsi-chai's philosophy was born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s.
    The Hsi-chai's philosophy had paid attention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o the realistic people's livelihood society. He awaked that the consistent way of ancient saint's "learning, teaching and governing" lies in rites through the illustration governning which was made by Master Meng. Thus knew that Sung Confucianists' speaking theory, learning and governing had deviated from the true way and the true learning of Duke of Zhou & Master Kong's and thought that was against the human nature, hence the learning annihilated and the way lost.
    Insisting in basic position inherited Master Kong's& Master Meng's theory of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Hsi-chai absorbed the theory of natural human nature of Ming Dynasty, criticized Neo-Confucianist laid emphasis on earnestness and quience determinedly is empty and useless and endangers seriously,hence he further cricticed the resource of the theory. Hsi-chai criticed the Neo-Confucianists' theories of the relative of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of human nature, of investigating things to extent knowledge,put forward theories of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ce is consistent", "physical nature is well"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igating things with "learn and practice six arts" as main content etc. Then he certified standpoints of "way lies in six arts", "six arts always return rite", "way namely is rit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which the way of ancient saint's "learning,teaching,governing" is consistent, Hsi-chai laid claim to take "learn and practice six arts" as basic contents of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renew Confucian enlightening by rite and music, actually to learn and actually to practice the writings of "six arts", actually to realize and actually to act the way of "six arts", labored man's body to develop his human nature; and then laid claim to take reviving ancient "governing by rites" and conduct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orld as an aim to return. In the end, formed a nearly complete theories system which basised on "the theory of goodness of physical nature".
    The whole Hsi-chai's philosophy followed the inner logic made of by "criticing learning", "ilustrating the way" and "putting knowledge to practical use". Clearly,there is integrity in the tops of each theories link launch. Hsi-chai's philosophy pay attention to livelihood of peoppl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absorbed theories result of antecessors, and put forward the exclusive theory creatively, produced certainly influence.
    This text is exactly according to that time background, follows the inner logic of Hsi-chai's philosophy, from "criticing learning" to "ilustrating the way", and to "putting knowledge to practical use". Respectively and overall investigated each one part deep, such as "the theory about relative between principle and material force", "the theory about goodness of physical nature", "the theory about investigating things with a main content of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six arts ",and "renew governing by rites".
    At the end of this text, we will emphatically analyze the value and the meaning to the modern age turn, which Hsi-chai's philosophy to revived the study of "learning and pacticing six arts" perhaps has.
引文
1 《望溪先生文集》卷十三《刁赠君墓表》。
    2 张伯行曾说:“今北地颜习斋出,不程朱,不陆王,其学以事功为首,谓身心性命非所急,虽子思《中庸》亦诋訾无所顾。呜呼!如此人者,不用则为陈同甫,用则必为王安石,是大乱天下之道也。”又说:“今以学习‘六艺’,以成其‘德’与‘行’者为‘格物’,是未能知之,先已行之。”(《正谊堂文集》卷九《论学》)
    3 方苞说:“夫学之废久矣,而自明之衰则尤甚焉。……浙以东则黄君梨洲坏之,燕赵间则颜君习斋坏之,盖缘治俗学者,懵然不见古人之樊,稍能诵经书,承学活古文,则皆有翘然自喜之心,而二君以高名耆旧为之倡,立程朱为鹄的,同心于破之,浮夸之士皆醉心焉。”(《望溪先生文集》卷六《再与刘拙修书》)
    4 袁枚著《小苍山房文集》卷十九《与程蕺因书》。
    5 程仲威著《颜学辩·序言》。
    6 章太炎著《适宜今日之理学》,摘自《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93页。
    7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东方出版中心 1989年3月第1版。
    8 《四存学会三周年纪念演说词》,载于《四存月刊》1923年18期。转引自姜广辉著《颜李学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12月第1版。
    2 习斋曾自述曰:“弱冠后便弃八股业,妄求所谓圣人之道者;愧资质庸劣,兼之生长于城市,习染秽恶,洗涤其故著,求进於纯正,甚难。初求之於陆、王、程、朱,则不惟与世间名利、博弈等人相远,即诗、丈字,画今世所尚为高致者亦相远;反求之孔、孟,则不惟与世间佛、老、申、韩、杂霸等相左,即与学王、陆、程、朱,辑语录、谈静敬、著书册亦相左。是以进道苦,愧志力之本薄,叹孤立之无朋,恐所求者诬而终废也。故向者果断弃家,谘访於四方,就正於有道。奔走八阅月,得会中州之高贤、大良,我贶(kuang,赏赐)实多;而终以吾乡人才寥寥,切磋寡俦为憾。”(《习斋记余》卷三《与易州李孝廉介石辛未》,《颜元集》第437-438页。时康熙三十年,习斋五十七岁。)
    3 “六经注脚陆非誇,只须一点是吾家,廿史作锨经作镢,诚敬桔槔勿间歇。去层沙壤又层泥,滚滚源头便在兹,溉田万顷均沾足,涤荡污尘如巵。小子勿惊言太远,试为阙塞负一畚。”(《年谱》“二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15页)
    4 《颜习斋先生年谱》记载:“辛未,复自录而识之曰:“暑月被棉驮麦,贫且劳矣,犹能自娱,不谓之穷措大微长不可;然即生许多妄想,为如许大言。尝论宋儒之学,如吹猪膀胱,以眇小为虚大,追录之,自惩自勉也。”塨以为此禅悦也,而宋儒误以为吾心之仁体,圣学之诚敬,所谓“主一无適”,“灑落诚明”者,皆此也,是指鹿为马矣。存养遂歧於异端矣,岂祗虚大哉!”(《年谱》“三十岁”条,《颜元集》第717-718页。)
    5 笔者注:正因为“六艺惟乐无传”,刚主才求学乐于毛河右。《李恕谷先生年谱》卷三“四十二岁条”《复浙江邵允斯书》:“以乐无传,入浙拜河右先生问乐,因从而学焉。”
    6 “顺性中度之谓礼,反性贼情之谓辜。礼全性于未迁,律制情于已放。故礼导其顺性,律恶其反礼,一也。”(钟錂《顾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问第二十》,《颜元集》第695页。)
    7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就明确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启蒙运动之代表人物,则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也。其时正值晚明王学极盛而敝之后,学者习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理学家不复能系社会之信仰.炎武等乃起而矫之,大倡‘舍经学无理学’之说,教学者脱宋明儒羁勒,直接反求之于古经;而若璩辨伪经,唤起‘求真’观念;渭攻‘河洛’,扫架空说之根据。于是清学规模立焉。同时对于明学之反动,尚有数种方向。其一,颜元、李塨一派,谓‘学问固不当求诸瞑想,亦不当求诸书册,惟当于日常行事中求之’。……其二,黄宗羲,万斯同一派,以史学为根据,而推之于当世之务,顾炎武所学,本亦具此精神。而黄、万辈规模之大不逮顾,故专向此一方面发展.……其三,王锡阐、梅文鼎一派,专治天算,开自然科学之端绪焉。此诸派者,其研究学问之方法,皆与明儒根本差异。”(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4页。)梁启超先生对于清初学术的论断,是后来学者研究清学的一个基本理据。在其论断中有这样几点可资我们的研究借鉴:一是“复古”是清初学界的职志;二是王学极盛而敝把理学导向了衰落,于是学界起而补偏救弊(“起而矫之”);三是理学不复能维系世道人心,也就是如习斋所讲的“学亡道丧”,因此,此时的儒学运动有一个深层的使命就是“明道”,所以有顾氏之“反求之于古经”、阎氏之“辨伪、求真”、胡氏之“攻‘河洛’”。——这一点梁启超这里没有明确指点。四是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是所举几派共同的。上述四点,是梁启超先生所不曾明确指出的,但都是明末清初学术发展的共同的特点。这也就是说,梁氏“反理学”的观点是否是解释清初学术思潮的唯一正确的观点,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所提炼出的这四点反映出了明末清初学术发展的特点。
    8 姜广辉教授在其《走出理学》中提出,“内在理路”说只能适用于理学占主导地位时期,不足以涵盖清代学术:反而“反理学”倒可以说是宋元明清儒学发展的“内在理路”。“内在理路”说认为思想发展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是思想发生、发展的“外缘性”因素;而思想的发展,却有其自身规律,或者叫做“内在理路”。对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的揭示,固然应紧紧把握住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主题,同时也应注重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外缘性”的因素对于思想发展的否定性的作用.诚如黑格尔所说:“思想是一种结果,是被产生出来的,思想同时是生命力、自身产生其自身的活动力。这种活动力包含有否定性这一主要环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导言》,第53-54页。)此外,作为一种,作为一种被产生出来的“结果”,又绝非单纯地从思想到思想、从观念到观念的产物,而是必然地要受到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制约。因此,在揭示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时,重视现实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的影响,显然是必要的,而不应简单地看作“外缘性”的解释,我们应该以多维的而非单一的视角来考察思想史。
    9 即“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善良,诚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弥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清圣祖实录》卷三十四,康熙九年十月癸巳条。)
    10 王源曾说到当时之社会状况:“今之所恃以征商者,榷关耳。税日增而无所底,百数十倍于旧而犹不足;官吏如狼虎,搜及丝忽之物而无所遗。商旅之困已極,其为暴不几杀越人于货哉?宜尽撒之,以苏天下,而通其往来。”(《平书订》卷十一,第81页。)
    11 君主专制政治的“集权”要求直接否定了理学所秉持的“得君行道”的经世理想,截断了儒家由“内圣”而“外王”的经世途径。按照余英时先生的观点说,这导致了明清儒学基调从“得君行道”的上行路线向“移风易俗”的下行路线的转变。余先生举乾隆《书程颐论经筵劄子后》予以佐证,其中说道:“夫用宰相者、非人君其睡乎?使为人君者,但深居高处,自修其德,惟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己不过问,幸而所用若韩、范,犹不免上殿之相争,设不幸而所用若王、吕,天下岂不乱者!此不可也。且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而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中也说到乾隆御制《书程颐论经筵劄子后》,他说道:“夫不为相则为师,得君行道,以天下为己任,此宋明学者帜志也。今曰‘以天下治乱为己任犹大不可’,无怪乾嘉学术一趋训诂考订,以古书为消遣神明之林囿矣。”(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自序》第2页。)自洪武废宰相之后,君主集权就截断了儒家知识分子“得君行道”的合法途径,这可以看作是理学(或者说儒学)衰落的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此一来,理学原有的社会功能被极大地弱化。这反映出君主集权专制政治与理学的相互异化,使得理学也伴随着君主集权专制政治的衰落,日趋衰落了,正其所谓的“学亡道丧”。
    12 “体”,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变的纲常伦理;“用”,以儒学理论建构现实的政治社会秩序,即所谓经世济民;“文”,指经史文献。参见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载在《论戴震与张学诚》。
    13 《顾端文公年谱》记载:“王曰:君家居且久,亦知长安近来有一异事乎?公曰:愿闻之。王曰:庙堂所是,外人必以为非;庙堂所非,外人必以为是。公曰:又有一异事。王曰:何也?公曰:外人所是,庙堂必以为非(?)外人所非、庙堂必以为是。相与笑而罢。”
    14 何俊先生在《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中指出:“王学本是对朱学的反动,但如果不囿于狭义的哲学史来看,……不如说是对朱学末流的,或官学化的朱学的反动。朱子学虽高标天理,但精神的着力处却是在天理之分殊(即万事万物上),强调的是人于社会伦理上的持久实践,追求的是形而上的哲学与实践的伦理学的贯通。但是朱学一旦成为制科取士的标准,其‘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天下’(《朱子文集》卷七十四《玉山讲义》)的宗旨便走向了反面,故《明史·儒林传序》中所谓的‘科举盛而儒术微’,就其对王学勃兴的根源而说,实是不刊之论。王学的革命是要还人以精神的自觉,这对于沉溺于功名的明代初、中期的社会,无疑是一种深刻的震撼。”此乃确论无疑!(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6页。)
    15 章太炎先生曾说:“亭林有言:今之理学,亦是清谈。试问今之哲学,竞有愈于当时之理学否?”(《适宜今日之理学》章太炎著,《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95页。)习斋则认为,宋明儒是集禅宗、乡愿、清谈、训诂于一身
    16 对理学之批判,自理学产生之后就已开始。马櫆隆先生在其所著《论清初哲学之新潮》中指出:“程朱以外的学派,多是由于不满意理学而激起的反动。这一迹象在朱子的时代已很明显。陆学是朱学的反动,水康学派也是朱学的反动,前者注重自我意识,后者注重社会事功。”(马櫆隆著《论清初哲学之新潮》,第15页。)至明代理学批判则出现了王阳明与王廷相的批判。陈亮、阳明的事功思想在习斋得到推崇。这是习斋理学批判的理论传统。
    17 陈祖武先生在其所著《清初学术思辨录》中说道:“王守仁的‘致良知’学说,标志着宋明理学对其历史课题的最终完成。它既是对宋明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正是王学本身,把整个宋明理学导向了没落。”(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14页。)但不否认阳明“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传习录》中)是王学末流超越名教纲常的台阶。
    18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综合清初学术思潮:“其所以致此的原因有四:第一,承明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沈实。第二,经大乱之后,社会比较的安宁,故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第三,异族入主中夏,有志节者耻立乎朝,故刊落声华,专集精力以治朴学。第四,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又说:“其研究精神,因环境之冲动,所趋之方向亦有四:第一,因矫晚明不学之弊,乃读古书,愈读而愈觉求真解之不易,则先求诸训诂名物典章制度等等,于是考证一派出。第二,当时诸大师,皆遗老也。其于宗社之变,类含隐痛,志图匡复,故好研究古今史迹成败,地理厄塞,以及其他经世之务。”第三,自明之末叶,利玛窦等输入当时所谓西学者于中国,而学问研究方法上,生一种外来的变化。其初惟治天算者宗之,后则渐应用于他学。第四,学风既由空返于实,于是有从书上求实者,有从事上求实者。南人明敏多条理,故向著作方面发展。北人朴悫坚卓,故向力行方面发展。此启蒙思想发展途径之大概也。(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第25页。)
    19 习斋曾谓:“误孔子学脉,误宋朝士风。”(《朱子语类评》,《颜元集》第313页。)说起理学无用,钱穆先生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习斋反对程、朱,只有一意,曰‘无用’。说,习斋评量宋儒,则不从其道德,学术著眼,即从其所轻之事功立论。并且评说道:“宋、明儒学,未必真祸国误国,祸国误国者乃科举八股耳。清代诸儒,诋排程、朱宋学者,其意颇多激於八股,颜李尤甚。”(《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9-180页。)钱先生所言只可从历史层面上看,确实如此!但透过史实我们可以看到,习斋等人反思明亡,直接批判的就是误人才、坏学术的八股制度,痛定思痛之后批判的矛头当直指构建制度的理论学术——宋明理学了。学术的批判是其思想理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斋曾说:汉、宋之儒亦不意祸世误民至此也,亦非有心叛故道,开新辙以为异也。但见孔子叙《书》传《礼》删《诗》,不知是裁成习行经济谱。(《四书正误》卷三,《颜元集》第174页。)
    20 《榕村语录续编》卷九《本朝人物》载:“汤潜庵亦向姚江,张成武(应为武承——笔者注)烈全主紫阳。张每于朝堂与汤辩,汤不甚与人争,但冷笑不然而已。一日,张在朝班向汤殷勤云:‘何许时不见?’汤曰:‘顷数日闭门格物。’(朝臣)哄然作笑。汤党大喜,以为妙语,至今笔之于书。其意盖谓朱子说过格过物才好修齐冶平,必须闭门格物了才好开门应事也。”(转引自萧萐父、许苏民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第276-277页。)
    21 余英时先生认为考据学也是儒家学者为复兴儒学而在“建制化”的一种努力,即“通经明道”。希望通过考证儒家经典,从而使得被后儒学术遮蔽了的儒学之“正道”得以彰显出来。
    22 余英时就认为,考据学作为经世思潮之一支同样是儒学发展的一种形态,它是对于儒家“建制化”的考证,即所谓的“通经明道”。
    23 “顺性中度”乃孟子论治的原则前提。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3月第1版,第130页。
    2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东方出版中心,1989年3月第1版,第63页。
    3 《居业堂文集》卷十二《颜习斋先生年谱序》,第191页。
    4 《习斋记余》卷十《巡捕朱公行实》,《颜元集》第583页。
    5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岁”条,《颜元集》第718页有载:“时往随东村看嫁母。”
    6 《颜习斋先生年谱》“八岁”条,《颜元集》第708页。
    7 见陈登原著《颜习斋哲学思想述》,第33页。
    8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2-523页。
    9 《颜习斋先生年谱》“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11页.
    10 陆世仪《复社纪略》,转引自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第7页。
    11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页。
    12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十岁”条,《颜元集》第711页.
    13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十岁条”记载:“讼后家落,告朱翁曰:‘时辈招筵搆会,从之丧品,不从媒祸;且贫不能搘(zhi,支撑)城费,不如旋乡居。’翁遂返乡。” (《颜元集》第711页)
    14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页。
    15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页。
    16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页。
    17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15页。
    18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87页。
    19 参见冈田武彦所著《王阳明与明末儒学》第16页。
    20 “塨按:此时正学(六艺之学),已露端倪矣,盖天启之也。”(《年谱》“三十一岁”条,《颜元集》第722页。)
    21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2-523页。
    22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398页。
    23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2-523页。
    24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一岁”条,第42页。
    25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26页。
    26 参见《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三十八岁”条。习斋三十八岁三月与陆桴亭书论学。
    27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33页。
    28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4页。
    29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30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3页.
    31 其办学规模充分体现了办学宗旨,据《年谱》记载,书院正厅三间名习讲堂,设经史、艺能、丈事、武备斋居左右,理学、帖括斋皆北向,以应时制。
    32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4页。
    33 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01页。
    34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96年8月第6次印刷。
    35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论戴震与章学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6月北京第1版。
    36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中指出:“(王学)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37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二。
    38 《习斋记余》卷九《驳朱子分年试经史子集议》,《颜元集》第565页。
    39 《清世祖实录》卷九十一,顺治十二年三月壬子条。转引自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33页注(?)。
    40 《完宗实录》卷五十二,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539-540页。
    41 《孝宗实录》卷五十四,《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第104页。
    42 《世宗实录》卷三十四,《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第106页。
    43 《兼济堂文集》卷一。
    44 《大学或问》卷一;《四书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8页。
    45 《答黄道夫书》,《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46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7页。
    47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21页。
    48 《王阳明全集》卷二《答顾东桥书》,第42页。
    49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15页。
    50 参见刘宗贤《从朱熹到王阳明:“性理”与“心性”的理论转换》,《阳明学研究2》,第93页。
    51 《王阳明全集》卷二《答顾东桥书》,第45页。
    52 《高子遗书》卷八上《答张鸡山》。
    53 《存治编·学校》,《颜元集》第109页。
    54 《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
    55 《刘子全书·年谱》。
    56 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十七《三教堂记》。
    57 《还经录》。
    58 《高子遗书》卷九上《崇文会语序》。
    59 《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60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9页。
    61 《小心斋劄记》。高攀龙提出:“本体本无可指,圣人姑拈一‘善’字;工夫极有多方,圣人惟拈一‘敬’字。”(《邹顾请益》)嵇文甫说这道出东林理论的核心。
    62 《小心斋劄记》卷三。
    63 《南岳商语》。
    64 《小心斋劄记》卷三。
    65 《商语》,在《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
    66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五《答臧介子书》。然而陆氏却并未把明亡归之于王学,恰恰相反他认为“明之衰,阳明之道行也。”(《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辩下》)见解独到!
    67 《明儒学案》卷五十八《东林学案一·端文顾泾阳先生宪成》。黄宗羲甚至提出:“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于龙溪者,又得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顾端文曰:‘心隐辈坐在利欲胶漆盆中,所以能鼓动得人,只缘他一种聪明亦自有不可到处。’羲以为非其聪明,正其学术之所谓祖师禅者,以作用见性、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68 《高子遗书》卷《答王仪寰》。
    69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第47页。
    70 《习斋记余》卷六《读刁文孝用六集十二卷评语》,《颜元集》第508页。
    71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91页。
    72 《存学编》卷一《总论诸儒讲学》,《颜元集》第41页。
    73 李顒:《二曲集》之《四书反身录》。
    74 《亭林文集》卷二《与人书三》。
    75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原作“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经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引自陈祖武著《清初学术思辨录》第45页注③。)
    76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第二十八《新刻十三经注疏序》。(四部丛刊本)
    77 阎若璩:《南雷黄氏哀辞》,见其《潜邱劄记》(眷西堂藏板本,出版年缺失)。
    78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第152页。钱穆先生言:“牧斋此言,即亭林‘经学即理学’之说。”所谓钱牧斋之言即谓“汉儒谓之讲经,而今世谓之讲道。圣人之经即圣人之道,离经而讲道,贤者高自标目,务胜于前人;而不肖者汪洋恣肆,莫可穷诘,则亦宋之诸儒扫除章句者导其先路也。修《宋史》者知其也然。于是儒林、道学,厘为两传。儒林则所谓章句之儒也,道学则所谓得不传之学者也。儒林与道学分,而古人传注、笺解、义疏之学转相讲述者,无复遗种。此亦古今经术升降绝续之大端也。”(钱谦益著《牧斋初学集》卷第二十八《新刻十三经注疏序》,四部丛刊本。)
    79 《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
    80 《东原集》卷九《与是仲明论学书》,经韵楼刊本。
    81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0页。
    82 《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83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一,集部三十四,别集类存目八08830《用六集》。
    84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4页,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
    85 《复吴衮仲书》,《陈确集》第96页。
    86 《居业堂文集》卷十二《颜习斋先生年谱序》,第191页。
    87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2页。
    88 章太炎:《检论》卷四《正颜》,引自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52页。
    89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北京,1996年3月第1版,第19页。
    90 王崑绳语,见《居业堂集》卷八《与壻梁仙来书》。
    9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8页。
    92 《艺风堂文漫存》卷二。
    93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
    94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3页,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
    95 《存学编》卷一《上征君孙钟元先生书》,《颜元集》第47页。
    96 《习斋记余》卷六《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4页。
    97 郭霭春:《颜习斋学谱》,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第1版,第14页。
    98 《存学编·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朱季友事见《东林列传》卷二,引(陈鼎云)“我太祖高皇帝,即位之初,首立太学,命许存仁为祭酒,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成祖文皇帝,益广而大之,令儒臣辑五经四书及《性理全书》,颁布天下。饶州儒士朱季友,诣阙上书,专诋周、程、张、朱之说。上览而怒曰:‘此德之贼也’。命有司声罪杖遣,悉焚其所著书。曰‘无误后人。’于是邪说屏息,迨今二百余年。”
    99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4页。
    100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吏·自序》,第3页。
    101 章太炎《检论》卷四《清儒》,引自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327页。
    102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8页。
    103 《四书正误》卷六《尽心》,《颜元集》第245页。
    104 《存学编》卷四,《颜元集》第93页。
    105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3页,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
    106 《存性编》卷二,《颜元集》第27页.
    107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2页。
    108 《恕谷后集》卷四《与方灵皋书》,第36-39页。
    109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子部十·兵家类存目04350条。
    110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398页。
    111 《存学编》卷三,《颜元集》第82页。
    112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7页。
    113 《朱子语类评·221》,《颜元集》第306页。
    114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颜元集》第174页。
    115 《朱子语类评·138》,《颜元集》第286页。
    116 《习斋记余》卷九《夫子志乱而治之滞而起之》,《颜元集》第557页。
    117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118 《朱子语类评·112》,《颜元集》第278页。
    119 《朱子语类评·94》,《颜元集》第272页。
    120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2-523页。
    121 《四书正误》卷二,《颜元集》第171页。
    122 《存学编·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7页。
    123 《存学编·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7页。
    124 《存治编·学校》,《颜元集》第109页。
    125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12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127 胡适:《清代学术概论》,第13页。
    128 《习斋记余》卷一《删补三字书序》,《颜元集》第401页,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1版。
    12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4页。
    13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3页。
    131 《存学编》卷一《学辨二》,《颜元集》第54页。
    132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一岁”条,第42页。
    133 《平书订》卷六,第48-49页。
    134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38页。
    135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136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4页。
    13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3页。
    138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8页。
    139 《存学编》卷一《学辩一》,《颜元集》第51页。
    140 《存治编序》,《颜元集》第101页。
    141 《圣经学规纂》卷二,第16页。
    142 《四书正误》卷一《大学》,《颜元集》第163页。
    143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7页。
    144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刚峰第七》,《颜元集》第645页。
    14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8页。
    146 《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51页。
    147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148 《朱子语类评》,《颜元集》第278页。
    149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第4-7页。
    150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第3页。
    151 《存学编》卷四,《颜元集》第93页。
    152 《恕谷后集》卷一,第1页。
    153 《平书订》卷三,第28页。
    154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7页。
    155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8页。
    156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五《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第31页。
    157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五《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第32页。
    158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第283页。
    159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160 《李塨年谱》卷三“五十一岁”,第127页。
    161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162 陈亮也说:“惟践形者为能尽其道也。”(《龙川文集》卷十四《西铭说》)
    163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下,第397-398页。
    164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39页.
    165 《存学编》卷三,《颜元集》第84页.
    16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16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4页。
    168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1-124页。
    169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170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171 《圣经学规纂》卷一,第10页。
    1 对于孟子论治,习斋说:“吾於孟子之论治而悟学矣。人之质性各异,就其质性之所近、心志之所愿、才力之所能以为学,则易成。圣贤而无龃龉扞格终身不就之惠,故孟子於夷、惠曰:不同道,惟愿学孔子。非止以孔子独上也,非谓夷、惠不可学也。人之质性近夷者自宜学夷,近惠者自宜学惠。今变化气质之说,是必平丘陵以为川泽,填川泽以为丘陵也。不亦愚乎?”(《四书正误》卷六《离娄》,《颜元集》第230页。)此章乃习斋读《四书》至《孟子》“故曰为高”节的笔记文字。其中所谈及的“孟子论治”与习斋“悟学”是很有启发的意思。我们知道,习斋所谓“悟学”当是指其戊中年三十四岁时居丧得悟朱学之非。而谓“孟子论治”在习斋的文字当中,除此之外未曾再见。习斋读《孟子·离娄》“故曰为高”节,得出的结论是“顺性中度之谓礼。”(《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问第二十》,《颜元集》第695页。)“圣人无他治法,惟就其性情所自至,制为礼乐,使之习乎善,以不失其性,不惟恶念不参,俗情亦不入,此尧、舜、三王所以尽人之性,而参赞化育者也。”(《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由孟子之“顺性情”而反求理据当是孟子“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不善,非才之罪”、“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形色,天性也”等等,乃是对于才、情、气质的肯定。孟子对于才、情、气质的肯定对于习斋反思宋儒学说之非不谋而合,所以习斋说:“凡孟子言才情之善,即所以言气质之善也。归恶于才、情、气质,是孟子所深恶,是孟子所亟辩也。”(《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5页。)在《存性编》中说道:“观告子或人三说,是孟子之时已有荀、扬、韩、张、程、朱诸说矣,但未明言‘气质’二字耳。其未明言者,非其心思不及,乃去圣人之世未远,见习礼、习射、习书、数,非礼勿视听言动皆以气质用力,即此为存心,即此为养性,故曰‘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故曰‘养吾浩然之气’,故曰‘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尽性’。当时儒者视气质甚重,故虽异说纷纷,已有隐坏吾气质以诬吾性之意,然终不敢直诬气质以有恶也。……噫!孟子於百说纷纷之中,明性善及才情之善,有功万世。”(《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3页。)
    2 习斋曾说:“顺性中度之谓礼,反性贼情之谓辜。礼全性于未迁,律制情于已放。故礼导其顺性,律恶其反礼,一也。”(钟錂《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问第二十》,《颜元集》第695页。)至戴震则有“达情遂欲”说也!
    3 《孟子·告子上》: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4 《存性编》载:“临川吴氏曰:‘孟子道性善,是就气质中挑出其本然之理而言。然不曾分别性之所以有不善者,因气质之有浊恶而污坏其性也。故虽与告子言而终不足以解告子之惑,至今人读《孟子》,亦见其未有以折倒告子而使之心服也。’”(《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5 “君子”人格的实现就是以对于道德规范“礼”的实践与遵循来界定的,而且如前文所述在孔子思想中,“礼”才是规定人性的实质性范畴,孔子就曾说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一说明“君子”、“小人”的区别在于“礼”不在于“仁”;其二说明人性的规定来自于道德规范“礼”而非理性精神“仁”。
    6 蒙培元先生说:“中国的心性论既是本体论,也是价值观。它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本性、本质、使命、价值、理想、自由等等为其根本内容。”(《浅论中国心性论》)
    7 孙复曾说:“复名晦迹沉,学夫子之道三十年,虽不为世之所知,未尝以此动摇其心,敢一日而叛去,所谓夫子之道者,治天下、经国家大中之道也。其道基于伏羲,渐于神农,著于黄帝、尧、舜,章于禹、汤、丈、武、周公。然伏羲而下,创立制度,或略或繁。我圣师夫子从而益之损之,俾协厥中,笔为六经,由是治天下、经国家大中之道,焕然而备。”(《孙明复小集》之《上孔给事书》。)
    8 何冠彪认为,儒学从经术而转向义理,其实是儒、释、道互相抗衡的结果。释、老两家讲求“涅槃”、“清净”,所以重视心性意识,儒家为了与之抗衡,便转向了“心性义理”的探索。于是,训诂考据的作风不得不改变了。
    9 可参见何冠彪著《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中国哲学丛书 台湾学生书局印行91年2月初版第1版。
    10 依徐洪兴教授的看法,这是理学思潮初兴时期学者在理学理论范畴体系上建树不大而且或许因此缘故以往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往往不太重视庆历之际理学思潮的初兴阶段,或一笔带过,或干脆不提。因此,徐教授对庆历之际的理学思潮作了详细地分析。其所著《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是研究这一方面问题的权威专著。而冯友兰先生认为,宋明“道学”(即“理学”)的基础及轮廓在唐代已由韩愈李翱确定,而李之贡献较韩为大,其学说所受佛学之影响更显然。李翱人性论思想对于宋明“道学”影响亦显然 其中李翱以情能害性,故主张复性於静与明之本然——即绝对的静,也就是《中庸》所谓的“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李翱此一界说直接启发了宋初以“理”范畴为“心性”学说之本体的理论建构。如周敦颐以太极之理为“纯粹至善”,是化生万物之本然,在人即所谓“诚”。
    11 笔者愚见,以“阴、阳”为两体难说“虚实、动静、聚散、清浊”,而说“虚”与“气”为两体,则可以说得通。
    15 习斋如是说:“谓气质有恶,是元、亨、利、贞之理谓之天道,元、亨、利、贞之气不谓之天道也。噫!天下有无理之气乎?有无气之理乎?有二气四德外之理气乎?”(《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1 页)又明言:“理气俱是天道,性形具是天命”(《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事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10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据认为,习斋本欲在人性论方面打破理学家“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分别,却因其对于“天则之正”的确认而未能跳出理学家“以气质解释恶之起源”的陈旧格套。(参见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86页。)
    17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习斋以理气‘融为一片’,故以为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不可以气质为恶之起源。”(《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85页。)
    19 习斋尝言:“吾尝见宗王子者,指朱子为门外汉,吾不与之深谈,其意中尊王而诋朱,未必不如是也。噫,果息工学而朱学独行,不杀人耶?果息朱学而独行王学,不杀人耶?”(《习斋记余》卷六《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4页。)此一点可见习斋《存性编》的立论宗旨,如《年谱》所说:“著《存性编》,原孟子之性善,排宋儒之言气质不善。画性图九,言气质清浊、厚薄,万有不同,总归一善;至于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习斋年谱》“三十五岁”)
    20 习斋“气质之性善”.“气质偏驳易于引染”等观点大概与张罗占占有相当的关系。习斋在三十一岁时,得识张氏,张氏曾谓习斋:“性皆善,而有偏全厚薄不同,故曰‘相近’,义理即寓于气质,不可从宋儒分为二”(《习斋年谱》“三十一岁”十二月)紧接着在三十三岁,习斋“辩性善、理气一致,宋儒之论不及孟子。”确矣!
    21 笔者认为.习斋所谓的“习染”不仅仅是指“恶”是由引蔽习染,“善”也是由于习染,积习既久而有善性.所谓“习与性成”。
    22 李二曲曾说:“学人贵识时务,……学贵实效,学而不足以开物成务,康济时艰,真拥衾之妇女耳。”(《二曲全集》之《历代名臣奏议注》。)章太炎也说:“向来儒家之学,止于人事,无明心见性之说,亦无穷究自然之说。……盖自古所称为圣人者,凡以其能开物成务而已。”(《适宜今日之理学》章太炎著,《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294页。)
    23 指“六艺”之学一一笔者注。
    1 梁启超:《颜李学派与现代教育思想》。转摘自陈登原著《颜习斋哲学思想述》第224页。
    2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0页。
    3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4月增订版,第984页。
    5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0-31页。
    6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1页。
    7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记载“次亭问明德、亲民”,《颜元集》第772页。
    8 《论学》卷一,第2页。
    9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2页。
    10 习斋在《存性编》卷二《图跋》中提到:“或曰:吾儒不言性道,将何以体性道、尽性道?余曰:吾儒日言性道而天下不闻也,日体性道而天下相安也,日尽性道而天下相忘也。……如上天不言而时行物生,而圣人体天立教之意著矣,性情之本然见,气质之能事毕矣,而吾之七图亦可以焚矣。故是编后次之以《存学》、《存治》。”(《颜元集》第33页。)
    11 《论语·公冶长第五》。
    12 具体数据来自于杨伯峻《论语译注》之《论与词典》。
    13 《论语·学而第一》。
    14 《论语·颜渊第十二》。
    15 《论话·雍也第六》。
    16 《论语·季氏第十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7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102页。
    18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告子上》:“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19 《孟子·公孙丑上》。
    20 《孟子·告子上》。
    21 “性”与“天道”相契合就是:“礼”——“君子”——“修己安人”、“修己治人”。
    22 《孟子·告子上》。
    23 《孟子·尽心上》。
    24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25 《荀子·正名篇》。
    26 《荀子·正名篇》:“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27 《荀子·性恶篇》。
    28 《荀子·礼论篇》。
    29 《荀子·性恶篇》。
    30 《荀子·性恶篇》。
    31 《荀子·性恶篇》。
    32 《荀子·非相篇》。
    3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04页。
    3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233页。
    35 《太炎文别录》卷二《答铁铮》。
    36 《孟子 告子上》。
    37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7页。
    3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6页。
    39 《孟子·离娄下》。
    40 《荀子·正名篇》。
    41 《荀子·非相篇》。
    42 所谓“人格”,是西方伦理哲学思想的范畴。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和品格的总和。
    43 参照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之《序》与《再序》。
    44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5页。
    45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第13页。
    46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十。
    47 《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经》。
    48 《语类》卷一百二十九《本朝三》,第3085页。
    49 《四库全书总目》卷二《经部二·易类二》。
    50 《易程传·序》,《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初版。亦可参见《四库全书》之《伊川易传·序》。
    51 《语类》卷一百二十九《本朝三》,第3090页。
    52 《语类》卷一百二十九《本朝三》,第3090页。
    53 《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第3097页。
    54 《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第3097页。
    55 《语类》卷一百三十《本朝四》,第3098页。
    56 《通书·诚上》。
    57 《太极图说》。
    58 《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70页。
    59 《正蒙·诚明篇第六》,《张载集》中华书局 1978年8月第1版,第22页。
    60 《张子语录中》,《张载集》第324页。
    61 《张子语录中》,《张载集》第321页。
    62 《正蒙·诚明篇第六》,《张载集》第23页。
    63 《吴文正集》卷二《答人问性理》。
    64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17页。
    65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东方出版社,北京,1996年3月第1版,第91页。
    66 《正蒙·太和篇第一》,《张载集》第9页。
    67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 1996年3月第1版,第74页注[6].
    6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862页。
    69 《正蒙·泰和篇》,《张载集》第8页。
    70 《正蒙·泰和篇》,《张载集》第8页。
    71 《正蒙·参两篇》,《张载集》第10页。
    72 《正蒙·泰和篇》,《张载集》第7页。
    73 《张子语录上》,《张载集》第313页。
    74 《张子语录下》,《张载集》笫333页。
    75 《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二程集》第10页。以下简称《遗书》——笔者注。
    76 参见《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207页有:问“生之谓性。”伊川说:“凡言性处,须看他立意如何。且如言人性善,性之本也;生之谓性,论其所禀也。孔子言性相近,若论其本,岂可言相近?只论其所禀也。告子所云固是,为孟子问他,他说,便不是也。”朱子也曾说到:“生之谓气,生之理谓性。”“性,孟子所言理,告子所言气。”(《朱子语类》卷五十九《孟子九》,第1376页。)
    77 冯友兰先生、陈来先生俱持此观点。
    78 《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第29页。
    79 《遗书》卷第一,《二程集》第10页。
    80 《河南程氏经说》卷第一《易说·系辞》,《二程集》第1029页。
    81 《河南程氏经说》卷第八《中庸解》,《二程集》第1152页。
    82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204页。
    83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204页。
    84 《遗书》卷第二十一,《二程集》第274页。
    85 《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二程集》第292页。
    86 《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二程集》第291页。
    87 《遗书》卷第一,《二程集》第10页。
    88 《遗书》卷第十九,《二程集》第252页。
    89 《论孟精义-孟子精义》卷十一。
    90 《遗书》卷第二上,《二程集》第14页。
    91 《遗书》卷第六,《二程集》第81页。
    92 《吴文正集》卷二《答人问性理》。
    93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7页。
    94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第93-94页。
    95 《论孟精义-孟子精义》卷三。
    96 《遗书》卷第二十二,《二程集》第292页。
    97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204页。
    98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91页。
    99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100 《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93页。
    101 《遗书》卷第二十一,《二程集》第274页。
    102 《遗书》卷第二十二,《二程集》第292页。
    103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第96-97页。
    104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194页。钱穆先生语参见《朱子新学案》。
    105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九《孟子九》第1387页。
    106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九《孟子九》第1387页。
    107 《朱子语类》卷第百十七《朱子十四》第2816页。
    108 [宋]朱缢《文公易说》卷十《系辞上传》。
    109 《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69页。
    110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8页。
    111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7页。
    112 《朱子语类》卷第百十七《朱子十四》第2816页。
    113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3-64页。
    114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4页。
    115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5页。
    116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7页。又说:“气不可谓之性命,但性命因此而立耳。故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非以气为性命也。”(《晦庵集》卷五十六《答郑子上》。)
    117 《晦庵集》卷六十一《答严时亨》。
    118 此说出自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206页。
    119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6页。
    120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九《孟子九》第1388页。
    121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7页。
    122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6页。
    123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8页。
    124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69页。
    125 《朱子语类》卷第四《性理一》第73页。
    126 《吴文正集》卷一《答人问性理》。可参照《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127 《孟子集注》卷一。
    128 《朱子语类》卷第五《性理二》第89页。
    129 《孟子集注》卷十三《尽心章句上》之“尽其心”条。
    130 《朱子语类》卷第五《性理二》第85页。
    131 《朱子语类》卷第一《理气上》第4页。
    132 钱穆先生说:“后人又多说,程朱主性即理,陆王主心即理,因此分别程朱为理学,陆王为心学。此一区别,实亦不甚恰当。理学家中善言心者莫过于朱子。”(钱穆著《朱子学提纲》第44页。)又说:“后人又称理学曰性理之学,依照上语,可见性理之学正即是心学。一切对性与理之认识与工夫,将全靠心。若抹去了心,将无性理学可言。”(钱穆著《朱子学提纲》第45页。)
    133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13页。
    134 《朱子语类》卷第二十《论语二》第475页。
    135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13页。
    136 《朱子语类》卷第九十八《张子之书一》第2513页。
    137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5页。
    138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2页。
    139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140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5页。
    141 《王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五《自讼长语示儿辈》。《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相传学案二·郞中王龙溪先生畿》。
    142 《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语录》。《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143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144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
    145 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第51页。
    14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2-13页。
    14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2页。
    148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四岁”条,《颜元集》第726页。
    149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0页。
    150 《存学编》卷一《上徵君孙钟元先生书》,《颜元集》第46页。
    151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7页。
    152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0页。
    153 《习斋记余》卷六《王学质疑跋》,《颜元集》第496页。
    154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四岁”条,《颜元集》第726页。
    15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2-623页。
    156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78页。陈来教授指出:“理学讨论的问题是通过概念范畴来表达的,如理气问题是通过‘理’和‘气’的讨论表达的因而构成上述主要问题的概念范畴亦即是宋明理学的主要范畴。在宋明理学中最重要而又比较容易引起理解上混乱的概念是理、气、心、性。”(陈来著((宋明理学)),第15页。)
    157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页。
    15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78页。
    159 《存性编》卷二《性图》第20-21页。
    160 习斋在《存性编·图跋》中指出:“语云,理之不可见者,言以明之;言之不能尽者,图以示之;图之不能画者,意以会之。”(《存性编》卷二《图跋》,《颜元集》第32页。)
    161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162 伊川也曾如此说,《遗书》记载:“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遗书》卷第二十二上,《二程集》第290页。)只是伊川之所谓“理”乃道德伦理之本体化,既是所以然之理,也是所当然之则;而习斋之“理”乃事物之所以然者。二者内涵不同。
    163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十二月”,第63页。
    164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原文》,《颜元集》第171页。
    165 《四书正误》卷三《子罕》,《颜元集》第200页。
    166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四,第140页。
    167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168 马序:《论颜元哲学的二重化本体论》。
    169 《存人编》卷二《唤迷途·第四唤》,《颜元集》第136页。
    170 参见李道湘文《论颜元宇宙论的实质》,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71 《朱子语类评·54》《颜元集》第262页。
    172 《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63页。
    173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齐家第三》,《颜元集》第627-628页。
    174 《存学编·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7-48页。
    175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尽心》,《颜元集》第246页。
    176 《论学》卷二,第11页。
    177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告子》,《颜元集》第237页。
    178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30页。
    179 姜广辉:《颜李学派》第45页。
    180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181 《论语传注问》,四存学会铅印本,页二十六。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90页。
    182 《存性编》卷一《驳气质性恶》,《颜元集》第1页。
    183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37页。
    184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185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2页。
    186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十二月”,第63页。
    187 《论学》卷二,第15页。
    188 《存性编》卷二《性图》第21页。
    189 《习斋记余》卷四《与何茂才千里书壬申》,《颜元集》第457页。
    190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191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192 《恕谷后集》卷十三,第164页。
    193 《论学》卷二,此处是“禮”;而《颜习斋与李恕谷》第187页处引用为“體”,仍据原著。一一笔者注。
    194 《论学》卷二,第15页
    195 《存学编》卷三,《颜元集》第84页。
    196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页。
    197 《存人编》卷一《第二唤》,《颜元集》第128页。
    198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0-21页。
    199 《存性编》卷一《明明德》,《颜元集》第2页。
    200 关于“理”范畴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习斋及其弟子李塨那里得到这样的认识,习斋说:“理者,木中纹理也。其中原有条理,故谚云顺条顺理。”(《四书正误》卷六,《颜元集》第246页。)李塨说:“夫理者,物之脉理也。物形既置。理安傅哉。”(《论学》卷二,第11页。)可参考关于习斋本体论部分的讨论。
    201 李道湘在《论颜元宇宙论的实质》一文中指出:“这个‘天道统体’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浑天说的天球硬壳,从广义上来讲就是指的整个浑浑沌沌的宇宙总体而言。它与周敦颐的无极或太极是根本不相同的。”(参见李道湘文《论颜元宇宙论的实质》,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02 《习斋记余》卷四《与何茂才千里书壬申》(习斋五十八岁时),《颜元集》第457页。
    203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孙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204 《四书正误》卷六《告子》,《颜元集》第237页。
    205 《国语·周语》太史过曰:“昭明物则,礼也.”张载曰:“物则不通,神妙万物。”
    20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207 《明儒学案》卷四十五。
    208 《河南程氏道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93页。
    209 《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1版,第8页。
    210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211 转引自《颜习斋学案》,黎建球著《中国百位哲学家》,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78年4月初版,第304页。
    212 见于《存性编》卷一《明明德》,《颜元集》第2页和《四书正误》卷四《颜渊》,《颜元集》第210页等处。
    213 《存性编》卷一《性图》,《颜元集》第21页。
    214 《存性编》卷一《性图》,《颜元集》第22页。
    215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21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5页。
    217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岁”条,《颜元集》第757页,载:“满州笔帖式关拉江问性、情、才。”
    21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6页。
    219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6页。
    220 见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
    221 转引自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173页。
    222 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第176页。
    223 参见蒙培元著《理学范畴系统》。
    224 将动宾词“明德”作为一个实词使用,这说明它指称的是一个实体——即具有明德属性的实体,这个实体是什么呢?就是“理性精神”、“道德理性”——或者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心”、“性”。这种用法现象,在《大学》中还有“亲民”、“止於至善”,都指向同一个实体:“心”!
    22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吾辈第八》,《颜元集》第650页。
    226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7页。
    227 《存性编》卷一《驳气质性恶》,《颜元集》第1页。
    228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1页。
    229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1页。
    230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1-22页。
    231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孙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232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5页。
    233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告子》,《颜元集》第238页。
    234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23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4页。
    23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2页。
    237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5页。
    238 《存人编》卷一《第二唤》,《颜元集》第128页。
    239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240 《明儒言行录》卷十。
    24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84页。
    242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2页。
    243 《正蒙·诚明篇》,《张载集》中华书局 1978年8月第1版,第23页。
    244 《二程外书》卷第十二,《二程集》第424页。
    245 《二程粹言》卷第一《论道篇》,《二程集》第1169页。
    246 《朱子语类》卷第五十九《孟子九》第1387页。
    247 《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70页。
    248 《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70页。
    249 [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三。
    250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251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252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4页.
    253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3页。
    254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17页。
    255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8页。
    25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3页。
    257 《存性编》卷一《驳气质性恶》,《颜元集》第1页。
    25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9页。
    259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0-31页。
    260 《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52页。
    261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19-20页。
    262 《存学编》卷一《上徽君孙钟元先生书》,《颜元集》第46页。对此一觉悟的经过,习斋自己在《存性编》卷二《性图》中这样说道:“康熙戊中,不幸大故,一一式遵文公《家礼》,罔敢陨越:身历之际,微觉有违於性情者,哀毁中亦不能辨也。及读《记》中丧礼,始知其多错误。卒哭,王子法乾采弔,谓之曰:‘信乎,非圣人不可制作,非圣人亦不可删定也!朱子之修礼,犹属僭越也。’盖始知其非圣人也。……於是检《性理》一册,至朱子《性图》,反复不能解。久之,猛思朱子盖为气质之性而图也,猛思尧、舜、禹、汤以及周、孔诸蒸皆未尝言气质之性有恶也,猛思孟子性善、才情皆可为善之论,诚可以建天地,质鬼神,考前王,俟百世,而诸儒不能及也。乃为妄见图凡七,以申明孟子本意,此则其总图也。”(《颜元集》第20页。)
    263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7页。
    264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2-13页。
    265 《孟子·告子上》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又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66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267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6-7页。
    26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15页。
    269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9页。
    270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2页。
    271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7页。
    272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7页。
    273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页。
    274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5页。
    275 《存性编》卷一《驳气质性恶》,《颜元集》第1页。
    276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49页。
    277 《四书正误》卷六《告子》,《颜元集》第237页。
    27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7页。
    27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颜元集》第668页。
    280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281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1页。
    282 《存性编》卷一《棉桃喻性》,《颜元集》第3-4页。
    283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26页。
    284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49页。
    285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9页。
    286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8-29页。
    287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9页。
    288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1页。
    289 《颜李学派》姜广辉著 第63页。
    290 果真如此吗?宋明儒把“恶”归咎于“气质之性”;而习斋则认为“气质性善”,把“恶”的问题置于人性之外,明显的是在努力寻求“恶”的现象的社会根源。
    291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2页。
    292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9页。
    293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3页。
    294 《存性编》卷一《明明德》,《颜元集》第12页。
    295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0-31页。
    29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吾辈第八》,《颜元集》第650页。
    297 《孟子·告子上》。
    298 将动宾词“明德”作为一个实词使用,这说明它指称的是一个实体——即具有明德属性的实体,这个实体是什么呢?就是“理性精神”、“道德理性”——或者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心”、“性”。这种用法现象,在《大学》中还有“亲民”、“止於至善”,都指向同一个实体:“心”!
    29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吾辈第八》,《颜元集》第650页。
    300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7页。
    301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3页。
    30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吾辈第八》,《颜元集》第650页。
    303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1页。
    304 《存人编》卷一《第二唤》,《颜元集》第129页。
    305 《存学编》卷一《总论诸儒讲学》,《颜元集》第41页。
    306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4页。
    307 《存学编》卷二,《颜元集》第57页。
    30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颜元集》第645页。
    30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禁令第十》,《颜元集》第655页。
    310 《存性编》卷二《图跋》,《颜元集》第33页。
    311 《存性编》卷二《图跋》,《颜元集》第33页。
    312 《朱子语类评》,《颜元集》第278页。
    313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
    314 《李塨年谱》卷四“五十一岁”,第129页。
    315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3页。
    316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4页。
    31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5页。
    318 《论语·泰伯第八》。
    319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32页。
    320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321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页。
    32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世情第十七》,《颜元集》第685页。
    323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39页。
    324 这一思想出自《孟子·告子上》。
    325 《四书正误》卷六《告子》,《颜元集》第239页。
    32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杜生第十五》,《颜元集》第677-678页。
    327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3页。
    32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6页。
    329 语见《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人必能斡旋乾坤,利济苍生,方是圣贤:不然,虽矫语性天,真见定静,终是释迦、庄周也。”(《颜元集》第672页。)
    33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33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332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333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笫771页。
    334 语见《中庸·哀公问》。
    335 《孟子·万章下》。
    336 《论语·里仁第四》。
    337 《孟子·离娄上》。
    338 《孟子·梁惠王上》。
    339 《四书正误》卷一,《颜元集》第163页。
    340 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卷十七《子罕上》[别解二]《论语补疏》[焦循撰],第567页。
    341 见《朱子语类》第948页。
    34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1页。
    343 《朱子语类》卷第十三《学七》,第224页。
    344 《朱子语类》卷第十三《学七》,第225页。
    345 《朱子语类评·71》,《颜元集》第266页。
    346 《习斋记余》卷六《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4页。
    34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学人第五》,《颜元集》第639-640页。
    348 《论语·里仁第四》。
    349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37页。
    350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37页。
    35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6页。
    35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353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1页。
    354 《王阳明全集》卷三二,第1171页。
    355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岁”、“三十三岁”条,《颜元集》第723、725页。
    356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49页。
    1 习斋曾谓:“乃其居恒传心、静坐主敬之外无余理,日烛勤劳、解书修史之外无余功,在朝莅政,正心诚意之外无余言,以致乘肩舆而出,轻浮之子遮路而进厌闻之诮。”(《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5页。)
    2 此说是针对朱子而言:“刚主李氏曰:朱注释‘文’,只合说‘文谓《诗》、《书》、六艺’,不应又复‘之文’二字,盖渠只理会《诗》、《书》、六艺的文字,故不觉处处露本色耳。[弟子入则孝]节”(《四书正误》卷三,《颜元集》第176页)
    3 钱穆先生说习斋“不从心性义理上分辨孔孟、程朱,而从实事实行为之分辨,此梨洲、亭林、船山诸家所未到。习斋谓即此是程朱、孔孟真界限,其实即此是习斋论学真精神也。”——习斋反对空言倡导实行实事,认为这就是孔孟真精神之所在。
    4 《二程集》载伊川语:“或问:‘进修之术,何先?’曰:‘莫先于正心诚意,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事接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生便(?)该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遗书》卷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6 习斋“习恭”见于人伦日常生活中,习行仪礼、定日记考功过、考常功常仪等。
    7 此乃习斋之“习恭”之主旨所在——“孔门之敬”(恭敬),而非“宋明之敬”(静敬)。
    6 姜广辉教授指出,恕谷在《大学辨业》,以《周礼·大司徒》之“三物”解《大学》之“物”,认为《大学》之“格物”即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事物,仍持守师说。毛奇龄告其弟子:“李生非畔吾教者,彼不过返其初服而已。”于是著《大学选讲笺》,极攻颜李之说。(《颜李学派》著第121。)
    9 朱子谓:“人之为学,却是要变化气禀,然极难变化。如‘孟子道性善’,不言气禀,只言‘人皆可以为尧舜’。若勇猛直前,气禀之偏自消,功夫自成,故不言气禀。看来吾性既善,何故不能为圣贤,却是被这气禀害。”(《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67-69页。)
    11 《言行录》载:“韩子垂问:‘道即在六艺乎?’曰:‘子、臣、弟、友,道之归宿。礼、乐、射、御等,道之材具。若无之,则子、臣徒具忠、孝之心,而无所作用。如明末死节之臣,不可见乎!’”(《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3页。)
    12 有一个反面的例证可以说明习斋的观点,习斋曾批驳说:“相率静坐顿悟‘验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曰‘以不观观之’,暗中二氏之奸诡,而‘明明德’之实功溷矣;相率读讲注释,合清谈、训诂为一堂,而习行礼、乐、兵、农之功废,所谓‘亲民’者无其具矣,又何‘止至善’可言乎!”(《习斋记余》卷一《大学辨业序》,《颜元集》第395页。)
    13 阳明曰:“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传习录·答罗整庵少宰书》,《王阳明全集》第76页。)章太炎先生曾谓:“盖《大学》所讲,为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为正心修身之本,此为知本,此为知之至也。上所云云,尤为根本之根本。心斋不曾读书,不知格字之义。《苍颉篇》:‘格,量度也。’能量度即能格物,谓致知在于量度物之本末。此义最通,无怪人之尊之信之,称为淮南格物论也。刘蕺山谓王阳明远不如心斋,此语诚非无故。”(《国学之统宗》,《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15—16页。)
    15 王源将其概括为“六艺总归一礼”,确实抓住了习斋思想的关键。
    16 参见《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31页。
    17 《习斋记余》卷一《代族人贺心洙叔仲子吉人泮序》,《颜元集》第410页。
    1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9页。
    19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原文》,《颜元集》第171页。
    2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21 《李恕谷先生年谱》卷五“五十八岁”条,第158页。
    22 《存学编》卷一,《颜元集》第48——49页。
    23 《李塨年谱》卷三,“四十六岁”,第102页。
    24 《论学》卷一,第2页。
    25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9页。
    26 《圣经学规纂》卷一,第4—5页。
    27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1页。
    28 《圣经学规纂》卷二,第16页。
    29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9——70页。
    30 《恕谷后集》卷十三,第164。
    1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哲学中人性思想之发展》,第516页。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35页。
    3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180页。
    4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9页。
    5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6-67页。
    6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页。
    7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学而》,《颜元集》第174页。
    8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9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2页。
    10 归除法即以除数首位对被除数首位,通过九归口诀,得出商数,随即以商数与除数首位以后的各数的乘积,从被除数中减去,如是逐位进行,直至被除数减尽或商数满足要求的位数为止。明代吴敬、柯尚迁的九归歌与现今通用的归除法相似,乃当时科学发展最新的成果。
    11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4页。
    12 《存性编》卷一《明明德》,《颜元集》第2页。
    13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4 《礼记注疏》卷六十《大学》记载:“致知在格物,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绿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音义。”(《礼记注疏》汉郑氏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
    15 啜大鹏:《试论颜元的认识论》,《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2期。
    16 《国学之统宗》,《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第15-16页。
    17 《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三,第1548页。
    18 《答江德功第二》,《晦庵集》卷四十四。
    19 《二程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20 《大学章句·补传五章》上,天津市古籍书店 1988年7月版,第3页。
    21 《二程遗书》卷第二十五,《二程集》第316页。
    22 《二程外书》卷第二,《二程集》第365页。
    23 见《大学章句大全》。
    24 《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12月版,第8页。
    25 《朱子语类》卷第十六《大学三·传五章释格物致知》,第323页。
    26 《朱子语类》卷第十六《大学三·传五章释格物致知》,第325页。
    27 《朱子语类》卷第十六《大学三·传五章释格物致知》,第324页。
    28 《大学章句·补传五章》上,天津市古籍书店 1988年7月版,第3页。
    29 《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第8页。
    30 《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第8页。
    31 《宋元学案》卷五十八。
    32 《四书或问·大学或问》上,第8页。
    33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大学二》,第291页。
    34 《朱子语类》卷第十五《大学二》,第292页。
    35 《朱子语类》卷第十《读书法上》,第162页。
    36 《二程遗书》卷第十八,《二程集》第188页。
    37 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引论》第13页。
    38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3页。
    39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3页。
    40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28页。
    41 《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年谱一》,第1230页。
    42 《王阳明全集》卷八《文录五·书诸阳伯卷[二]甲申》,第277页。
    43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页。
    44 《王阳明全集》卷四《文录一·与王纯甫二癸酉》,第155-156页。
    45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46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大学〉问》,第971页。
    47 “天泉证道”见于《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17页。
    48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49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第44-45页。
    50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第42页。
    51 阳明祢之为“理障”。参见杨国荣著《王学通论》,第31页。
    52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第48页。
    53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6页。
    54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25页。
    55 《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续编一》,第972页。
    56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160页。
    57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第45页。
    58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笫45页。
    59 《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第4页。
    60 《王阳明全集》卷六《文录三·答友人问》,第208页。
    61 《王阳明全集》卷二《语录二·答顾东桥书》,第41页。
    62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2-123页。
    63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35页。
    64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9页。
    65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98页。
    66 《李塨年谱》卷四“五十一岁”,第129页。
    67 《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41页。陆九渊也曾说:“扫俗学之凡陋,振 法之因循,道术必为孔孟,勋绩必为伊周,公之志也。”(《陆九渊集》卷十九《荆国王文公祠堂记》,第232页。)
    68 钱谦益:《初学集》卷第七十九《答唐汝谔论文书》(四部丛刊本)。
    69 钱谦益:《初学集》卷第二十八《新刻十三经注疏序》(四部丛刊本)。
    70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7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第977页。
    72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88、180页。
    73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2页。
    74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4页。
    75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66页。
    76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3页。
    77 《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1》,《颜元集》第249页。
    78 《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98》,《颜元集》第275页。
    79 《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8》,《颜元集》第250页。
    80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岁”条,《颜元集》第776页。
    8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禁令第十》,《颜元集》第655页。
    82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87页。
    83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772页。
    84 《存学编》卷一《总论诸儒讲学》,《颜元集》第41页。
    85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7页。
    86 《李塨年谱》卷五“五十六岁”条,第150-151页。
    8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7页。
    88 见《王阳明全集》卷三《语录三》第107页:“或问异端。先生曰:‘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89 《习斋记余》卷九《驳朱子分年试经史子集议》,《颜元集》第565页。
    90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岁”条《寓书费燕峰(密)论学》,第39页。
    91 《朱子语类评·138》,《颜元集》第286页。
    92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93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8页。
    94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学而》,《颜元集》第174页。
    95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3页。
    96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雍也》,《颜元集》第190页。
    97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8页。
    98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2页。
    99 《存学编》卷一《总论诸儒讲学》,《颜元集》第41页。
    100 《存学编》卷一《上征君孙钟元先生书》,《颜元集》第46页。
    101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39页。
    10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学人第五》,《颜元集》第634页。
    103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4页。
    104 《存学编》卷一《学辨二》,《颜元集》第54页。
    105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卫灵公》,《颜元集》第222页。
    106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3页。
    107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上·子罕》,《颜元集》第200页。
    108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雍也》,《颜元集》第190页。
    109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39页。
    110 《习斋记余》卷一《大学辨业序》,《颜元集》第395-396页。
    111 《四书正误》卷三《中庸原文》,《颜元集》第173页。
    112 《大学辨业序》,《居业堂文集》卷三十,第207页。
    113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40页。
    114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1页。
    115 陆陇其:《三鱼堂文集》卷二《学术辨》上。
    116 《与罗一峰书》,《明儒学案》卷八《白沙学案一》。
    117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9页。
    118 《晦庵集》卷三十二《答张钦夫》。
    119 《朱子语类评·129》,《颜元集》第283页。
    120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121 《习斋记余》卷九《夫子志乱而治之滞而起之》,《颜元集》第557页。
    122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89页。
    123 《李堞年谱》卷二“三十一岁”条,第42页。
    124 《周元公集》卷四《宋史道学本传》。
    125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93页。
    126 《习斋记余》卷二《漳南书院记》,《颜元集》第412页。
    127 《平书订》卷三,第28页。
    128 此段引文可参见《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十六《备考》。《经义考》卷九十四云:“《邵武府志》:李方子字公晦,光泽人,朱子高弟,自号果斋。嘉定七年进士第三人,累官国子录通判辰州。宝庆二年,真德秀袁甫取所著《禹贡解》以进,特授朝奉郎。”
    129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1页。
    130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6页。
    131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4页。
    132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5页。
    133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8页。
    134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135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13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法乾第六》,《颜元集》第640页。
    137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4页。
    138 《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九。
    139 《大学章句》五章辅注。
    140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上颜先生书》,第59页。
    141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上颜先生书》,第59页。
    142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下》。
    143 姜广辉:《颜李学派》,第72页。
    144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3页。
    145 高攀龙:《高子遗书》卷八下,《答方本庵》。
    146 《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87》,《颜元集》第270页。
    147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55页。
    148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7页。
    149 《平书订》卷三,第28页。
    15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王次亭第二》,《颜元集》第663页。
    151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91页。
    15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9-20页。
    153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154 《四书正误》卷一《大学》,《颜元集》第159页。
    155 《习斋记余》卷六《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集》第491-492页。
    156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子路》,《颜元集》第214页。
    15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3页。
    158 《大学辨业序》,《李塨年谱》“四十三岁”条,第83-84页。
    15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32页。
    160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16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笫674页。
    162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6页。
    163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尧曰》,《颜元集》第229页。
    164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9页。
    16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5页。
    166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64页。
    16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问第二十》,《颜元集》第694页。
    168 《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51页。
    169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1页。
    170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7页。
    171 《习斋记余》卷一《删补三字书序》,《颜元集》第401页。
    17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世情第十七》,《颜元集》第685页。
    173 引自《四库全书》经部、书类,《尚书讲义》卷三,宋史浩撰。
    174 《习斋记余》卷九《题哀公问》,《颜元集》第555页。
    175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176 《习斋记余》卷九《驳朱子分年试经史子集议》,《颜元集》第564页。
    177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17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3页:“道在六艺”也!。
    179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9页。
    180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雍也》,《颜元集》第190页。
    181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182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183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雍也》,《颜元集》第192页。
    184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24页。
    18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38页。
    186 《大学辨业》卷三,第8页,转引自《颜习斋与李恕谷》第192页。
    187 《圣经学规纂》卷一,第10页。
    188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189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述而》,《颜元集》第192页。
    190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191 《大学辨业》卷二,第11页,转引自《颜习斋与李恕谷》第171页。
    192 《圣经学规纂》卷二,第16页。
    193 《习斋记余》卷一《大学辨业序》,《颜元集》第396页。
    194 《圣经学规纂》卷二,第16页。
    195 《习斋记余》卷三《答五公山人王介祺乙巳》,《颜元集》第429页。
    196 《二曲全集》之《历代名臣奏议注》。
    197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3-774页。
    19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刚峰第七》,《颜元集》第645页。
    199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200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5页。
    201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6页。
    202 《习斋记余》卷一《删补三字书序》,《颜元集》第401页。
    203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204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4-45页。
    205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206 《习斋记余》卷六《论开书院讲学癸酉》,《颜元集》第519页。
    207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208 《四书正误》卷一《大学》,《颜元集》第158页。
    209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2页。
    21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言卜第四》,《颜元集》第631页。
    211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7页。
    212 《习斋记余》卷一《大学辨业序》,《颜元集》第396页。
    213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214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30页。
    215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中华书局1975年9月第1版,第3页。
    216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3页。
    217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宪问》,《颜元集》第222页。
    218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46页。
    219 《四书正误》卷三《里仁》,《颜元集》第183页。
    220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颜元集》第171页。
    221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2-43页。
    222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2页。
    223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53页。
    224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2-123页。
    225 《李塨年谱》卷二,第51页。
    226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1-124页。
    227 《习斋记余》卷一《删补三字书序》,《颜元集》第401页。
    22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世情第十七》,《颜元集》第685页。
    229 《汉书》卷三十,参照王启发著《礼学思想体系探源》引。
    230 《存学编·性理评》,《颜元集》第69页。
    231 《瘳忘编》。
    232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01页。
    233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颜元集》笫171页。
    234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子罕》,《颜元集》第200页。
    235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卫灵公》,《颜元集》第222页。
    236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3页。
    23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46页。
    238 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四《复礼上》,第27页。
    239 参考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第2页。
    240 《礼记·礼运》。
    241 《李塨年谱》卷三“四十三岁”条,第86页。
    242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五岁”,《颜元集》第763页。
    243 《存治编·济时》,《颜元集》第114页。
    244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70页。
    245 《朱子语类评·135》,《颜元集》第285页。
    246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5页。
    247 澳门中国哲学会编:《21世纪中国实学》,第61页。
    248 澳门中国哲学会编:《21世纪中国实学》,第62页。
    249 《四书正误》卷一《论语上·大学》,《颜元集》第158页。
    250 《存学编》卷一《由道》,《颜元集》第39页。
    251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1页。
    252 《论学》卷一,第2页。
    253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十二月”,第63页。
    1 李塨曾言:“礼一,而分有四:有心礼,致中斋明是也;有身礼,非礼勿视听言动是也;有随时而行之礼,冠婚、丧祭,士相见是也;有待用而行之礼,朝庙、宫府、军祃是也。吾子其渐次考焉。”(《李塨年谱》四十三岁条,第86页。)
    4 毛奇龄告其弟子:“李生非畔吾教者,彼不过返其初服而已。”于是著《大学逸讲笺》,极攻颜李之说。(参见姜广辉著《颜李学派》,第121页。)
    5 恕谷曾说:“窃不自揣,志欲行道,如不能行,则继往开来,责难谢焉。当此去圣既远,路岔论豗,非遍质当代夙学,恐所见犹设偏固,不足闲道。又挽世警众,必在通衢,僻谷引吭,其谁闻之?今四方君子,考证亦有人矣,高明如吾兄,亦深叹此学以为是矣。极思归里,聚乐家庭,但以吾兄之旷世奇伟而笃信正学,则体之于身,倡明于人,所望于有道者非浅鲜也。”(《李塨年谱》四十三岁条,第88页。)
    1 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第13页。
    2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3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三》。
    4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二,《初刻日知录自序》。
    5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2页。
    6 《存治编序》,《颜元集》第101页。
    7 语见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第7页,说:“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然其所以能著著奏解放之效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在梁启超先生看来清代学术有这么一个“以复古为解放”的思潮,是贯穿清代学术的一条线索。习斋哲学之复古主张,处在清初知识能够直追先秦孔孟,上溯尧、舜、成周,实为不易。
    8 郭霭春:《颜习斋学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初版,第61页。
    9 明清之际,在中国社会思想学术领域,除了中国固有的传统的儒家学术——其中主要以程朱理学为主流,一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思想通过传教士传入进来,但是影响并不深入、也不广泛。
    10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学而》,《颜元集》第175页。
    11 《居业堂文集》卷八,第133页。
    12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3页。
    13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3页
    14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3页。
    15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颜元集》第171页。
    16 《四书正误》卷三《论语上·子罕》,《颜元集》第200页。
    17 《圣经学规纂》卷一,第12页。
    18 《四书正误》卷二《中庸原文》,《颜元集》第171页。
    1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69页。
    2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2页。
    21 《习斋记余》卷一《代族人贺心洙叔仲子吉人泮序》,《颜元集》第410页。
    22 参见《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51页;《习斋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23 《圣经学规纂》卷一,第12页。
    24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39页。
    25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学人第五》,《颜元集》第638页。
    26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岁”条,《颜元集》第718页。
    27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岁”条,《颜元集》第722页。
    28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三岁”条,《颜元集》第724页。
    29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二岁”条,《颜元集》第724页。
    30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二岁”条,《颜元集》第745页。
    31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六岁”条, 《颜元集》第733页。
    32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二岁”条,《颜元集》第778页。
    33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4页。
    34 语见习斋所说:“三事三物之学可复,而诸为儒祸者自熄,故仆谓古来诗书,不过习行经济之谱。但得其路径,真伪可无问也,即伪亦无妨也。”(《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书》)姜广辉先生平说,颜元思想可以用“习行经济”四字概括,它象一条红线贯彻颜学始终。
    35 语见李塨说:“予自弱冠庭训外,从颜习斋先生游,为明德亲民之学。……迨年几四十, 始遇毛河右先生,以学乐余力,受其经学。后复益之王草堂、阎百诗、万季野,皆学穷二酉,助我不逮。然取其经义,犹以证我道德经济。”(《恕谷后集》卷十一,第136页。)
    36 《李塨年谱》卷二“三十九岁”条,第60页。
    37 见朱一新语“经济之学皆在四部,而读四部之书,又须权以义理。经济归史学,特举其多且重者记之,实则古来大经济有外于六经者乎?经济不本于义理,或粗疏不可行。义理不行诸经济,亦空谈而无所用。”(《无邪堂答问》卷四,第159页。)
    38 见朱一新语“今之所谓经济者,兵、刑、河、漕诸大端,因革损益具有成书,愈近愈切实用。兵法为学问中至精之事,亦儒生分内之事。”(《无邪堂答问》卷四,第159页。)
    39 《论晚清儒学的“汉宋兼采”》陈居渊著,《孔子研究》1997年第3期。
    40 《存治编·济时》,《颜元集》第114页。
    4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三代第九》,《颜元集》,第654页。
    4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6页。
    43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76页。
    44 《习斋记余》卷一《送张文升佐武彤含尹盐城序》,时习斋年五十八崴。《颜元集》第405页。
    45 《存治编·井田》,《颜元集》第103-104页。
    46 东方社会的古代土地公有制的存在,在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中,已经给予了证明。——笔者注。
    4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刚峰第七》,《颜元集》第646页。
    48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三岁”,《颜元集》第746页。
    49 《存治编·井田》,《颜元集》第103-104页。
    50 《拟太平策》卷二,第1-2页。
    51 《存治编·井田》,《颜元集》第104页。
    52 《平书订》卷十一,第84页。
    53 《平书订》卷三,第26页。
    54 《平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6页。
    55 《平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3页。
    56 《平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4页。
    57 《平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4页。
    58 《评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7页。
    59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2页。
    6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世情第十七》,《颜元集》第685页。
    61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2页。
    62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九岁”条,《颜元集》第776页。
    63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6页。
    64 《李塨年谱》卷一“二十四岁”条,第19页。
    65 《平书订》卷十,第78页。
    66 《平书订》卷十,第78-79页。
    67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一,第16页。
    68 《朱子语类评·57》,《颜元集》第262页。
    69 《存治编序》,《颜元集》第101页。
    70 《存治编·治赋》,《颜元集》第106-107页。
    71 《无邪堂答问》卷一,第15页。
    72 《朱子语类评·200》,《颜元集》第300-301页。
    73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8页。
    74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学人第五》,《颜元集》第638页。
    75 《存治编·治赋》,《颜元集》第107页。
    76 《平书订》卷七《制田第五》上,第56页。
    77 《习斋记余》卷一《未坠集序》,《颜元集》第398页。
    78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68页。
    7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7页。
    80 《李塨年谱》卷三“四十三岁”条,第79页。
    81 朱一新语:“人才者,国家之元气。”(朱一新著《无邪堂答问》卷一,第11页。)朱氏此论疑出自习斋,习斋曾言:“‘儒者,天地之元气’,以其在上在下,皆能造就人材,以辅世泽民,参赞化育故也。”(《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9页。)
    82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4-45页。
    83 《存治编·学校》,《颜元集》第109页。
    84 《李塨年谱》卷三“四十六岁”,第102页。
    85 《恕谷后集》卷九《书明刘户郎墓表后》第110页。
    8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8-669页。
    87 《平书订》卷六,第48页。
    88 《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52页。
    89 《存学编》卷一《学辨二》,《颜元集》第54页。
    90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告子》,《颜元集》第239页。
    9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杜生第十五》,《颜元集》第678页。
    9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1页。钟鲮按语说:洪武元年设文、武科。应文举者,察之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以观其能,察之经史时务以观其政。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但求实用,不尚虚文。先生以为良法,信哉!
    93 《朱舜水集》卷一《中原阳九述略》,第1页。
    94 《朱舜水集》卷七《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三》,第173页。
    95 《习斋记余》卷一《送王允德教谕清苑序》,《颜元集》第403页。
    96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97 《平书订》卷六,第45页。
    98 据萧一山考证,清康雍乾三朝,都曾有人提议废八股、改策论,终因清人束缚才智,牢笼士子的私心而不得行。(康熙时黄玑、雍正时张廷玉、乾隆时鄂尔泰三人都主张维持旧制,鄂并有“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的话。)”(见萧一山著《清代史》,第76页。)至清末八股制度终于得以废除,时在1898年戊戌维新。
    99 《存治编·重徵举》,《颜元集》第115-116页。
    10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刚峰第七》,《颜元集》第645-646页。
    101 《存治编书后》,《颜元集》第118页。
    102 《朱子语类评·71》,《颜元集》第266页。
    103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岁”条,《颜元集》第776页。
    104 《朱子语类评·208》,《颜元集》第302页。
    105 《平书订》卷六,第48-49页。
    105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七岁”条,《颜元集》第771页。
    10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5页。
    10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教及门第十四》,《颜元集》第671页。
    10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70页。
    110 《居业堂文集》卷八《与方灵皋书》,第121-124页。
    111 《论学》卷一,第2页。
    11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法乾第六》,《颜元集》第640页。
    113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9页。
    114 《四书正误》卷四《论语下·宪问》,《颜元集》第217页。
    115 《存学编》卷四《性理评》,《颜元集》第91页。
    116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刚峰第七》,《颜元集》第646页。
    117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9页。
    118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5-666页。
    11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问第二十》,《颜元集》第694页。
    120 《习斋记余》卷一《送王允德教谕清苑序》,《颜元集》第403页。
    121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49页。
    122 《存人编》卷二《唤迷途·第四唤》,《颜元集》第135页。
    123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九》。
    124 《习斋记余》卷一,《送张文升佐武彤含尹盐城序》(时习斋年五十八崴),《颜元集》第405页。
    125 “思学者经济天下,欲窥其大,尤欲切于时。古人治民之政,曰养与教,其计甚详,其法甚备,今皆荡然无存。辅相之所听览,九卿之所推勘,方伯有司之所经营,惟有钱谷刑名二端。学者今日,或自用,或佐人,不得格外行事,而思有益于民生者,亦惟在此二端耳。钱谷不扰,用一缓二,亦钱谷之养也。刑名得当,使民森然知有三尺,而不敢蹈于邪,亦刑名之教也。所谓经济欲窥其大,尤欲切于时者,此也。”(《李塨年谱》“三十九岁”条,第60页。)
    126 《习斋记余》卷二《彰南书院记》,《颜元集》第412-413页。
    12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5页。
    128 [元]赵汸《周易文诠》卷一。
    129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上《三代第九》,《颜元集》,第654页。
    130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王次亭第十二》,《颜元集》第666页。
    131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学须第十三》,《颜元集》第667页。
    132 《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刁过第十九》,《颜元集》第691页。
    133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1页。
    134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1页。
    135 《习斋记余》卷一《送张文升佐武彤含尹盐城序》,时习斋五十八崴,《颜元集》第405页。
    136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1页。
    137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1页。
    138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3页。
    139 姜广辉:《颜李学派》,第110页。
    140 《存治编·封建》,《颜元集》第112-113页。
    141 《平书订》卷二,第17-18页。
    142 《平书订》卷二,第17页。
    143 《存治编书后》,《颜元集》第118-119页。
    144 《恕谷后集》卷十一,第136页。
    145 《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与程蕺园书》
    146 《日知录》卷五。
    147 《明夷待访录·原臣》。
    148 《四书正误》卷上《大学》,《颜元集》第158页。
    149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9页。
    150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2页。
    151 《习斋记余》卷三《寄桐乡钱生晓城》,《颜元集》第440页。
    152 《朱子语类评·202》,《颜元集》第301页。
    153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岁”条,《颜元集》第776页。
    154 《平书订》卷三,第30-31页。
    [清]颜元.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清]李塨.春秋传注四卷.续修四库丛书,经部,第139册.
    [清]李塨.大学辨业四卷.续修四库丛书,经部,第159册.
    [清]李塨.恕谷中庸讲语.续修四库丛书,经部,第159册.
    [清]李塨.中庸传注一卷.续修四库丛书,经部,第159册.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卷.续修四库丛书,史部,第554册.
    [清]李塨.阅史郄视四卷续一卷.续修四库丛书,史部,第450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6月初版.
    [清]李塨.平书订十四卷.续修四库丛书,子部,第947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6月初版.
    [清]李塨.小学稽业五卷.续修四库丛书,子部,第947册.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李塨.圣经学规纂二卷.续修四库丛书,子部,第947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12月初版.
    [清]李塨.郊礼考辨一卷.四库存目丛书,经部,第108册.
    [清]李塨.大学传注一卷(附《论语传注》).四库存目丛书,经部,第173册.
    [清]李塨.学礼五卷,四库存目丛书,经部,第115册.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
    [清]李塨.论学二卷.四库存目丛书,子部,第24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
    [清]李塨.恕谷后集十二卷.四库存目丛书,补篇第6册.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12月初版.
    [清]李塨.周易传注七卷(附《周易筮考》)四库全书,经部,第47册.
    [清]冯辰,刘调赞撰,陈祖武点校.李塨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清]王源.居业堂文集五册.中华书局,1985.
    《平书》(已佚,参见恕谷《平书订》),《舆图指掌》、《兵法要略》、《读易通言》、《前筹一得录》均已佚,《习斋年谱》略有提及。
    [清]戴望.颜氏学记二卷.续修四库丛书,子部,第952册.
    张鹏一.颜李学考.陕西吏治研究所民国5年陕西教育图书社铅印线装,1916.
    徐誉庆.颜习斋动的哲学[M].1933.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9.
    金絮如.颜元与李塨[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张荫梧.颜习斋先生之精神生活[M].西安:西安拔提书店,1940.
    商鸿逵.颜元[M].1936.
    赵子凡.颜元传[M].民国间油印本.
    杨培之.颜习斋与李恕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郭霭春.颜习斋学谱[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郑世兴.颜习斋和杜威哲学及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M].台北: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李国钧.颜元教育思想简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姜广辉.颜李学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郑台燮.颜元的礼论[J].东洋史研究(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87,45(4):121-140.
    马序.颜元哲学思想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
    张西堂.颜习斋学谱[M].台北:台北明文书局,1994.
    陈山榜.颜元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论语》
    《孟子》
    《国语·周语》
    《墨子》
    [汉]郑氏注,孔颖(?)疏.礼记注疏.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礼类.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史浩.尚书讲义.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书类.
    [宋]朱熹.晦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宋]黎德敬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94.
    [宋]朱熹.论孟精义.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宋]朱熹.四书或问[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元]赵汸.周易文诠.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
    [明]曹端.曹月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明]高攀龙.高子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明]罗钦顺.困知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王畿.王龙溪先生全集[M].:华文书局,1970.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传记类,第457册.
    [清]顾炎武.日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第858册.
    [清]顾炎武.明夷待访录.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945册.
    [清]顾炎武.亭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朱之瑜.朱舜水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清]李颐.二曲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续修四库丛书,史部,第538-539册.长沙:岳麓书社,1998.
    [清]文献征存录十卷.续修四库丛书,史部,第540册.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儒类,第724册.
    [清]惠栋.易汉学·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第52册.
    [清]凌廷堪.校礼堂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M].近代史料丛刊续编,第775-780册.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清]朱一新.佩铉斋杂存.续修四库丛书,集部,第1565册.
    [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北京:中华书局,2000.
    [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北京:中华书局,1998.
    [清]沈佳.明儒言行录[M].:明文书局,1991.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黎建球.中国百位哲学家[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8.
    张舜卿.清人文集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5.
    清史编年第一卷(顺治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9.
    张舜卿.清儒学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1.
    何冠彪.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研究[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91.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李国祥、杨昶主编.明实录类纂(经济史料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吴雁南主编.心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思潮[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萧一山.清代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日]沟口雄三著,陈耀文译.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实学研究会编.中韩实学史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胡适.戴东原的哲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1999.
    马櫆隆.论清初哲学之新潮[M].著者自行印行.
    余英时.论戴震宇章学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路新生.中国近三百年疑古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汪学群.王夫之易学——以清初学术为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王茂,蒋国保等.清代哲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蒋国保、余秉颐、陶清著.晚清哲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杨国荣.王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澳门中国哲学会编.21世纪中国实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章太炎.正颜[A].见:章太炎学术史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52.
    黄启之.颜习斋——走向事物世界的北方之强[A].见:台湾文化[C],1947:2(5).
    祁森焕.颜元教育学说的研究[J].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7,(3).
    邱椿.颜元的教育思想[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1).
    谭佛佑.试论颜元的教育思想[J].天津:天津师院学报,1978,(4).
    赵宗正.论颜元的认识论[J].济南:孔子研究,1979,(8).
    陈璇.论颜元的教育思想[J].甘肃师大学报,1980,(3).
    赵宗正.论颜元的政治思想[J].辽宁大学学报,1980,(4).
    姜广辉.颜元的人性理论[J].贵阳:贵州社会科学,1981,(5).
    张锡勤.颜元思想简论[J].哈尔滨:求是学刊,1981,(1).
    姜广辉.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J].北京:学习与思考,1981,(4).
    张季平.论颜元的哲学思想[J]北京: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1,(4).
    颜震华.注重实践的教育家颜元[J].吉林教育,1981,(6).
    孙振华.颜习斋的“习动”[J].石家庄:河北教育,1981,(6).
    周国光.论颜元的教育思想[J].贵阳:贵州社会科学,1982,(5).
    佚名.颜元和他的“习行”[J]北京: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82,(9).
    段景莲,解成.(燕赵人物志)颜元[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3,(3).
    姜国柱.颜元教育思想述评[J].北京:教育研究,1983,(6).
    啜大鹏.试论颜元的认识论[J].北京:北京师院学报,1983,(2).
    黄育华.杰出的教育改革家颜元[J].石家庄:河北教育,1983,(12).
    朱永新.颜元心理学思想初探[J].锦州:锦州师院学报,1984,(4).
    泉蓉.实行派教育家颜元[J].郑州:河南教育,1984,(8).
    邹大炎.颜元心理学思想述评[J].北京: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4,(10).
    邵德祖.注重习行的教育家颜元[J].北京:人民教育,1984,(12).
    王越.稗朱踞墨而颜元宥墨[J].广州:暨南学报,1985,(4).
    何植敬.试评颜元对程朱人性的批判[J].南昌:江西大学学报,1986,(1).
    石彦伦.颜元教育思想的社会基础我见[J].北京:高教研究,1986,(2).
    钮福铭.颜元性论中的辩证法思维[J].上海:社会科学,1986,(2).
    陈正夫.试论颜元、李塨哲学思想的新因素[J].南昌:江西大学学报,1986,(4).
    陈祖武.〈颜习斋先生年谱〉评议[J].文献,文献书目出版社,1986,(4).
    解成.试论颜元思想的理学性质[J].太原:晋阳学刊 1986,(6).
    姜国柱,朱葵菊.颜元的人性思想探索[J].上海:社会科学,1988,(6).
    卢子震.颜元思想辨析[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7,(1).
    高娟,冯斌.试论颜元儒学中的墨学特征[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7,(3).
    李道湘.论颜元宇宙论的实质[J].兰州:兰州大学学报,1987,(3).
    马序.论颜元哲学的二重化本体论[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4).
    商聚德.颜元思想再评价[J].晋阳学刊,1987,(4).
    郭淑云.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1987,(5).
    解成.近代中国对颜元形象的两次改造[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8,(1).
    艾菲.颜元伦理思想述评[J].北京: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88,(1).
    陈增辉.颜元教育思想述评[J].曲阜:孔子研究,1988,(1).
    卢育三.从“体用兼全”看颜元的哲学体系[J].天津:天津师大学报,1988,(2).
    马序.试论颜元的社会政治思想[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8,(2).
    艾文锦.从尹会一对颜元的评价看颜学的影响作用[J].石家庄:河北师院学报,1988,(2).
    钮福铭.试论颜元的人性论[J].天津:中国哲学史研究,1988,(2).
    马序.论颜元哲学思想[J].上海:社会科学,1988,(6).
    陈瑶夫,黄培勇.试论颜元教育思想的实学特征[J].石家庄:河北学刊,1989,(2).
    彭长一.文武双全的颜元[J].北京:中华武术,1989,(8).
    曙梅.颜元的教育思想[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1991,(3).
    孙豹隐.颜习斋与文武之道[J].广州:武林,1991,(8).
    陈林.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与颜元实用思想之比较[J].南京:南京师大学报,1992,(4).
    邹大炎.试论颜元的教育心理思想[J].北京:心理学报,1992,(1-4).
    王艳丽.颜习斋与颜祠[J].文物春秋,1994,(3).
    欧阳柳青.孔子、颜元与“六艺”教育[J].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4).
    杨白云.颜元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区别[J].福州:教育评论,1993,(6).
    徐云望.论颜元的哲学变革[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1995(5).
    雷树德.颜元实学思想浅说[J].湘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徐云望.试论颜元的哲学变革[J].北京:中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3).
    肖永明.颜李学派的实学教育思想[J].长沙:湖南大学学报,1996,(3).
    李之鉴.从孙奇逢到颜习斋[J].黄淮学刊,1997,(1).
    康玉梁.颜元的为学求知思想[J].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
    陈居渊.略论晚清学术界的尊颜与反颜之争[J].石家庄:河北学刊,1997,(1).
    盛邦和.论颜元的新价值观[J].石家庄:河北学刊,1997,(2).
    赵磊,上官霞云.颜元教育经济学思想浅探[J].临沂:临沂师专学报,1998,(4).
    徐麟.试论颜元的人学思想[J].长沙:船山学刊,1999,(2).
    王晓华,钱丽欣.颜延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北京:教育研究,1999,(2).
    肖永明.论李顒与颜元体用思想之差异[J].南宁:广西大学学报,1999,(4).
    时旸.论颜元的教育思想[J].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相力.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J].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1).
    崔福林.颜元孝亲思想述论[J].保定: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
    张军,万强.浅谈颜元的人性论[J].集宁:集宁师专学报,2003,(3).
    王广.论颜元对儒家修身思想的创新[J].济南:理论学刊,2003,(3).
    蒋国保.儒学普世化的基本路向[J].北京:中国哲学史,2003,(3).
    梁励.论李塨教育思想体系建构[J].淮阴: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4).
    伯钧.继承与突破——试论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对理学的反动[J].渝西学院学报,2003,(4).
    陈山榜.颜元教学方法论探析[J].福州:教育评论,2003,(5).
    储朝辉.颜元对书院理念的变革及其启示[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2).
    陈山榜.颜元义利观及当代价值[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2).
    陈山榜.颜元的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论[J].福州:教育评论,2004,(4).
    李伟波.颜元的豪杰人格及其现代意义[J].石家庄:河北大学学报,2004,(5).
    夏国英.颜元实学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迪[J].长春:社会科学战线,2004,(5).
    刘兆伟,刘海涛.颜元与洛克教育思想的异同及其本因[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王炳照,周慧梅.关于颜元教育思想研究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郭丽萍,吴洪成.探寻教育新路的一代教育家——颜元[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高谦民.颜元实学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方玉芬,余子侠.论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王胜军,邓洪波.实学思潮影响下的彰南书院[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黄明熹.颜元对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突破[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李永贤.颜元的人才思想及实践[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袁德润.颜元教育哲学管窥[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檀慧玲.论颜元的人才观[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陈淑霞.颜元教育思想特征浅析[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单玉梅.颜元人性理论的教育学价值探析[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纪欣.颜元思想影响浅析[J].石家庄:河北师大学报,2004,(6).
    陈山榜.颜元军事思想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4,(3).
    李欣复,祝亚峰.“颜奇龚怪”哲学之现代解读[J].石家庄:河北学刊,2004,(6).
    李伟波.颜元的书院教育及其现代价值[J].石油大学学报,2004,(6).
    陈山榜.颜元礼仪思想简论[J].天津:道德与文明,2004,(6).
    何叙.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
    陈山榜.习斋:当代新教育之开端——论习斋的历史定位问题兼论中国教育史的改写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
    李伟波.颜元对书院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其价值[J].东疆学刊,2005,(1).
    余英时.清一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J].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76:9(1).
    冯天瑜.试论儒学的经世传统[J].济南:孔子研究,1986,(3).
    程伟礼.经世致用与当代中国文化矛盾[J].上海:复旦学报,1990,(3).
    刘继德.清初的经世致用之学[J].银川:宁夏大学学报,1993,(3).
    薛国中.中国早期近代化的成败[J].武汉:武汉大学学报,1994,(2).
    苗扬.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J].周口:周口师专学报,1995,(4).
    黄长义.略论晚明经世思潮的兴起[J].武汉:江汉论坛,1997,(6).
    赵宗正.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简论[J].北京:哲学研究,1983,(6).
    陈居渊.论晚清儒学的“汉宋兼采”[J].济南:孔子研究,1997,(3).
    陈祖武.儒学的经世精神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明[J].成都:中华文化论坛,1998(3).
    A. T. Roy: NOTES ON TIlE INNER STRUGGLE IN CH'ING DYNASTY CONFUCIANISM[J].香港:崇基学报.
    朱义禄.论刘宗周的唯意志论[A].见:吴光.阳明学研究[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
    王英志.崇理学与反理学及汉学[J].苏州:苏州大学学报,1999,(4).
    颜军.胡适清代思想史研究浅议[J].北京:近代史研究,2000,(1).
    陈寒鸣.戴震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5).
    杨树森.论儒家义利观的历史演变及现代意义[J].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01,(2).
    王杰.论明清之际的经世实学思潮[J].济南:文史哲,2001,(4).
    王杰.体情遂欲:戴震义理之学的政治目标[J].:思问,2002-9-7
    赵云田.清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J].:中国文艺网,2002-9-14.
    吴根友.明清之际三种人性论与中国伦理学的现代转向[J].上海:学术月刊,2004,(5).
    聂付生.清初学术的传承与创新[J].云梦学刊,2004,(5).
    吴根友.明清之际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J].:当代哲学网,2004-9-28.
    肖永明.北宋新学与理学为学规模的比较[J].北京:原道,(5).
    1 含《习斋年表》、《习斋著述目》。
    1 习斋在给李塨《未坠集》作序说:“子纂诸儒论学,名曰《未坠集》,盖忧子《存性》、《存学》,大翻宋、明之案,逆而难入,录其合道之言,欲使人信吾说不谬于先儒,而教易行,意甚盛也。……且所谓未坠者,非也。未坠者,在身世也;今诸儒之论,在身乎世乎?在口笔耳!则论之悖于孔、孟,坠也,即合于孔、孟,亦坠也!吾与子今日,苟言而不行,更忧其坠矣,而暇为先儒文饰,曰‘未坠’哉!”(《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八岁”条,《颜元集》第774页。)
    2 其主要表现是在对礼的践履。——笔者注。
    3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183页。
    1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十四岁”条,《颜元集》第712页。
    2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 30页。
    3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0页。
    4 《存治编·治赋》,《颜元集》第107页。
    5 《存治编·学校》,《颜元集》第109页。
    6 《存治编·学校》,《颜元集》第109页。
    7 《清世祖实录》卷九十一,顺治十二年(1655年)三月壬子条。是年习斋读《通鉴》弃举业;越二年习斋开塾课弟子,志复古儒学,作《王道论》。
    8 《存治编序》,《颜元集》第101页。
    9 《习斋记余》卷六《王学质疑跋》,《颜元集》第496页。
    10 《习斋记余》卷六《读刁文孝用六集十二卷评语》,《颜元集》第508页。
    11 《颜习斋先生年谱》“二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13页。
    12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岁”条,《颜元集》第718页。
    13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岁”条,《颜元集》第722页。
    14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1页。
    15 《存性编》卷二《性图》,《颜元集》第29页。
    16 《存性编》卷一《性理评》,《颜元集》第11页。
    17 《存性编》卷二《图跋》,《颜元集》第33页。
    18 《存性编》卷二《图跋》,《颜元集》第32页。
    19 《习斋记余》卷六《读刁文孝用六集十一卷评语》,《颜元集》第507页。
    20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8页。
    21 《存学编》卷一《学辨一》,《颜元集》第49页。
    22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9-60页。
    23 《四书正误》卷六《孟子下·离娄》,《颜元集》第233页。
    24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9页。
    25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8-69页。
    26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84页。
    27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2页。
    28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57页。
    29 《习斋记余》卷一,《颜元集》第395-396页。
    30 《存学编》卷三《性理评》,《颜元集》第77页。
    31 《存学编》卷二《性理评》,《颜元集》第62页。
    32 《朱子语类评·训门人类·8》,《颜元集》第250页。
    33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87页。
    34 《存学编》卷一《明亲》,《颜元集》第45页。
    35 《存性编》卷二,《颜元集》第32页。
    36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第337页。
    37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五岁,《颜元集》第764页。
    38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40页。
    39 《习斋记余》卷一《泣血集序》,《颜元集》第399页。
    40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
    41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宋明帝》。
    42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34页。
    43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34页。
    44 《四书正误》卷四《阳货》,《颜元集》第225页。
    45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34页。
    46 《习斋记余》卷七《季秋祭孔子文壬子》,《颜元集》第523页。
    47 《存人编》卷二,《颜元集》第138页。
    48 《颜习斋先生年谱》“七十岁”条,《颜元集》第793页。
    49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岁”条,《颜元集》第721页。
    50 《颜习斋先生年谱》“六十六岁”条,《颜元集》第787页。
    51 《习斋记余》卷六《读刁文孝用六集十二卷评语》,《颜元集》第508页。
    52 《习斋记余》卷七《祭李孝慤文》,《颜元集》第532页。
    53 《习斋记余》卷七《公奠李隐君谥孝慤先生文癸亥》,《颜元集》第531页。
    54 《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颜元集》第49页。
    55 《颜习斋先生年谱》“三十一岁”条,《颜元集》第723页。
    56 《习斋记余》卷三《答许酉山御史书》,《颜元集》第508页。
    57 《颜习斋先生年谱》“四十五岁”条,《颜元集》第749页。
    58 《颜习斋先生年谱》“五十九岁”,《颜元集》第775页。
    58 可参见冈田武彦所著《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之“第九章东林学与刘蕺山”。
    60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第185页。
    1 发表于《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总第39期)。
    2 发表于《河北学刊》1987年第1期。
    3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17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