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基础教育”视角看资深教师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发展问题一直都被世界各国教育学者所广泛重视。在这个领域中,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或实证研究,也建立了很多的理论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曾在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教师发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2305条检索结果;但是,以“资深教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却只得到了8条检索结果,其中有5条还是以报导、介绍国外相关经验为其内容的;以“资深教师发展”作为关键词来检索时,显示的检索结果数为0。这些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证明目前的教师发展研究存在着下列局限性:第一,很多研究都是为了解决“新手教师的发展”这一问题而开展的,相比之下,对于“熟练教师”和“资深教师”的发展研究就显得比较少;第二,我国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曾经一度充斥着“拿来主义”的风气,一味地向国外学习,而不甚重视研究和发展基于本国实际的教育学理论,这一状况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开始有所改善。因此,基于中国本土教育现实的教师发展研究还有着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第三,教师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教育发展水平,而资深教师的发展则在其中起着带动和引领的作用,但这个问题由于教育观念、社会环境、相关物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而未能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基于这样的局限性,开展一系列基于本土化视角的教育学研究、尤其是针对资深教师发展的研究就显得迫切而有必要。
     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开展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是一项为期十五年的、完全扎根于当代中国教育现实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所提出的“人本位”的、“激发人的生命自觉”的观点,对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启示意义,并且也将继续影响着未来中国教育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师发展”亦是该研究中相当重要的、占据核心地位的一块研究内容,研究者们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这两个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也获取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资深教师发展”的问题上,相关的论述及成果还比较少。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带来了突破的可能性。
     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上海市明强小学——一所“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中的三位资深教师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开展参与式观察、结构式访谈等方式,重现了他们教学、教科研、班级管理等日常教学的场景,并试图通过对现象的还原再现,归纳出“新基础教育”实验中资深教师的发展情况,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广西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
For quite some time,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have been emphasized by scholars of the pedagogy. In this field, it had been already done a lot of theory researches or empirical researches, and it also had been set up a lot of theory systems. Many great achievements had been got, too. The author had used "teachers'development" as the key word to search in VIP periodical data base, and got2305results. But when I used "senior teachers" as the key word to search, I got8results, and5of them introduced foreign experience as their details. Then I used "senior teachers'development" as the key word and found no resul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data could prove tha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recent researches of teachers'development:Firstly, most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es were around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new teachers'development", compare with that, researches which were around of "proficient teachers'development" or "senior teachers' development" is lesser. Secondly,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education, researches were once filled of "Bring Ideology" and ignored to develop our own education theory which based on local facts of our country.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dn't been improved until1990's. So, teachers'development researches which base on Chinese local facts of education still have a wide developing space. The end, teachers'developing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it would be l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enior teachers. But, this problem didn't be noticed because of the limits of education opinions, social environments,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so on. So, basing on these kinds of limitations, it is stringency for us to do a series of local education researches, especially to do some senior teachers'development researches.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research, which is led by Ye Lan, Professor of ECNU, is a research which used15years and totally based on the education facts of recent China. The key posit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person-based and life-awareness. These positions had made a great rev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it would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pedagogy. Still,"teachers'development"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researchers have made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s in education theories and education practice. They have got many valuable results. But, to the problem of "senior teachers' development", we still need more analyses and results. And this brings my research some new views and some possibility break-through.
     This research used the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make a case study, researched three senior teachers of Shanghai Mingqiang primary school, which is a base school of the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structured interview were used to reproduce their teaching, researching, class-managing and so on. And these methods would help to restore the education phenomenon, summarize the situations of senior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provide some significant reference to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researches of our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Guangxi.
引文
Bell B, Gilbert J:Teacher development as 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4.10(5).转引自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4)。关于此概念的具体论述请参见本文第10页,这里不作详细阐述。
    2王枬等著:《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20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资料来源:《七宝明强小学2008学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由明强小学人事档案科提供,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
    4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3-4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这里的体制指的是学制和入学、升学政策以及其在改革中所发生的变化。以上海为例,现行的基础教育学制是“5+4”,区别于通用的“6+3”学制;户籍不再成为入学的唯一标准,拥有该地区居住证或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子女也可以进入公立中小学就读;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学业考试,采用就近分配入学的原则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等。
    6王枬:《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385.htm,2011/6/14。
    7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5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著,张园译,陈向明审校:《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2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加]D·简·克兰迪宁,F·迈克尔·康纳利著,张园泽,陈向明审校:《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7-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张斌贤,王晨主编:《外国教育史》,2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学校改革试验总方案》,公开发表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张荣伟:《发展之中的中国八大教育学派》,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8日。
    13李政涛:《从“实践”到“生命·实践”——当代教育如何表达实践》,载《江苏教育》,2009(10)。
    14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1332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5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1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63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7 Hargreaves A, Fullan M:Understanding Teacher Developmen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转引自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4)。
    Nias J:The defin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elf in primary teach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1984,5(3).转引自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4)。
    19具体论述请参见本文第3页,这里不再赘述。
    20“十新”内容来源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19-30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选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224-22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2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154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3叶澜:《在现实中携手走出建设新型学校的创业之路——“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报告》,选自叶澜等著:《“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2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4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序,9-10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5本节内容原始出处均来自于叶澜著:《“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选自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40-53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叶澜著:《“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选自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4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7本节内容原始出处均来自李政涛著:《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选自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163-17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李政涛著:《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选自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16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同上,166页。
    30李政涛著:《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选自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170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1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2 Zhongyi Yuan:An analysis of the ongo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rincipals identified in the initial year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December 1998.转引自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3转引自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4 Helen Marx and David M. Moss:Please mind the culture gap:intercultural development during a teacher education study abroad program.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1162:35.
    35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3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6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13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7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215-22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9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40王秋绒著:《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在教育实习设计上的意义》,33-48页,台北:师大书苑,1991。
    41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4-5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2申继亮等:《关于中学教师成长阶段的研究》,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
    43叶澜、白益民、王机、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30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4陈永明著:《现代教师论》,186-18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5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载《中国教育学刊》,1996(6)。
    46李瑾瑜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261、296页,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7百度百科“教学反思”,http://baike.baidu.com/view/914520.htm,2011/3/20。
    48百度百科“行动研究”,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88.htm,2011/3/20。
    49百度百科“校本课程”,http://baike.baidu.com/view/1218508.htin,2011/3/20。
    50余闻婧:《论成熟教师的课程选择》,载《教育科学研究》,2011(6)。
    5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191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转引自余闻婧:《论成熟教师的课程选择》,载《教育科学研究》,2011(6)。
    52金美福著:《教师自主发展论》,55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转引自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101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Bell B, Gilbert J:Teacher development as professional, pers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4(10).转引自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问题基本辨析》,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4)。
    54王长纯著:《教师发展学校研究》,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5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6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19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7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00-20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8勰叶澜、白益民、王柑、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0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9时晓玲:《创造,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叶澜教授如是说》,载《教师博览》,2000(12)。
    60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载《(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2)。转引自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29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1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31-241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2余慧娟:《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记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载《人民教育》,32-37页,2009(17)。
    63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23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4叶澜著:《教育概论》,217-218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5叶澜著:《教育概论》,21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6叶澜著:《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选自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243-244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7百度百科“七宝古镇”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64615.htm,2011/6/27。
    68百度百科“七宝”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6609.htm#sub5110502,2011/6/28。
    69同上。
    70资料来源于明强小学人事档案科、校长室所提供的资料,以及明强小学网站的“学校概况”介绍。http://mqxx.mhedu.sh.cn/item.asp?num=M 111,2011/6/28。
    71选自与明强小学一位资深教师的谈话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27日。
    72同上。
    73选自与S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4日。
    74选自与明强小学一位资深教师的谈话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19日。
    75由明强小学人事资料室提供数据,为2009年9月的统计数字。
    76选自与明强小学一位资深教师的谈话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19日。
    77同上。
    78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79同上。
    80同上。
    81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82选自课间与明强小学三年级某班学生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16日。
    83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84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85选自对L老师的课堂观察实录。课文《不知疲倦的人》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
    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3课。
    86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87同上。
    88选自对L老师的课堂观察实录。课文《他从火里跑出来》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1课。
    89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90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91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92同上。
    93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94同上。
    95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96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97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98选自与Z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5月31日。
    99余闻婧:《论成熟教师的课程选择》,载《教育科学研究》,2011(6)。
    100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01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02[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杨秀玲审校:《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3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04同上。
    105同上。
    106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07选自与J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08选自与Y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2日。
    109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10选自与L老师的访谈记录,访谈时间:2011年6月8日。
    111选自我的调研日记,记录时间:2011年5月9日。
    112引自《张凯瑞妈妈写给区教育局领导的表扬信》,http://mingqiang.mhedu.sh.cn/,查询时间:2011年8月3日。
    113吴黛舒著:《“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指导纲要》,72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4百度百科“濡化”,http://baike.baidu.com/view/657874.htm,2012/2/15。
    115《明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由明强小学人事资料室提供,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
    116资料来源于《明强小学教师“学习霍懋珍老师”读书征文活动成果汇编》,由明强小学档案室提供,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
    117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载《基础教育》,2004年第5期。
    118[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杨秀玲审校:《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39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9引自李政涛教授讲座笔记,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
    [1]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教师指导用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杨小薇、李家成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上)——学校管理·班级建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吴亚萍、吴玉如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教师发展·学科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7]叶澜等著:《“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三辑——基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l。
    [16]叶澜:《叶澜自选文集》,内部资料,未正式出版。
    [17]张斌贤,王晨主编:《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8][美]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詹姆斯·菲泽著.于三东,张传有,邓晓芒等译:
    《西方哲学史(第七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9][英]F.C.S.席勒著,麻乔志等译:《人本主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0]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2][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4][法]保罗·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25][德]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附系科之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8][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9]桑新民:《呼唤新世界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3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33][英]华兹华斯著,谢耀文译:《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译林出版社,1995。
    [34][法]萨特著,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5]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36]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7]王秋绒著:《教师专业社会化理论在教育实习设计上的意义》[M],台北:师大书苑,1991。
    [38]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9]陈永明著:《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0]李瑾瑜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1][加]D·简·克兰迪宁, F·迈克尔·康纳利著,张园译,陈向明审校:《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2][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杨秀玲审校:《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3]王枬等著:《教师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4]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6]傅建明著:《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学校改革试验总方案》[G],载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R],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3]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G],载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1)。
    [5]叶澜:《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J],载《思想·理论·教育》,2000(5)。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G],载于《“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结题报告》[R],载于《“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叶澜:《在现实中携手走出建设新型学校的创业之路——“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总报告》[R],载于叶澜等著:《“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引论(下)——关于以“生命·实践”作为教育学当代重建基因式内核及其命脉的论述》[G],载于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李曙华:《生成的逻辑与内涵价值的科学——超循环理论及其哲学启示》[J],载《哲学研究》,2005(8)
    [1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J],载《基础教育》,2004(5)。
    [12]袁德润:《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关怀与“新基础教育”的草根底色》[G],载于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四辑——命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李政涛:《追寻中国教育学重建的原点:“生命·实践”——叶澜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述要》[G],载于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创设五彩斑斓的教室文化(案例集锦)》[G],载于杨小薇、李家成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上)——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2004。
    [15]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G],载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6]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学科立场”的询问与探究》[G],载于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二辑——立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G],载于叶澜主编:《“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第一辑——回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8]吴永军:《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维度》[J],载《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19]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5)。
    [20]朱玉东:《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载《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21]申继亮等:《关于中学教师成长阶段的研究》[J],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
    [22]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载《中国教育学刊》,1996(6)。
    [23]余慧娟:《为了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记叶澜与她的“新基础教育”》[J],载《人民教育》,2009(17)。
    [24]饶从满:《教师发展若干基本问题辨析》[J],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4)
    [25]张荣伟:《发展之中的中国八大教育学派》[J],载《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8日。
    [26]李政涛:《从“实践”到“生命·实践”——当代教育如何表达实践》[J],载《江苏教育》,2009(10)。
    [27]余闻婧:《论成熟教师的课程选择》[J],载《教育科学研究》,2011(6)。
    [1]百度百科“教学反思”[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914520.htm,2011/3/20。
    [2]百度百科“德性”[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9530.htm,2011/3/16。
    [3]百度百科“行动研究”[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88.htm,2011/3/20。
    [4]百度百种‘校本课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218508.htm,2011/3/20。
    [5]王枬:《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385.htm, 2011/6/14.
    [6]百度百科“七宝古镇”词条[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64615.htm, 2011/6/27
    [7]百度百科“七宝”词条[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09.htm#sub5110502, 2011/6/2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