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唐代的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及经济增长的方式为主要内容,考察了唐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考察了唐代技术应用的自然环境。对于农业社会而言,自然力是极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它的变化与波动直接影响着技术应用。同时技术应用的后果也在改变着资源存量并使其处于连续变动状态,制导着社会进行新的技术适应。在资源波动与技术适应中,唐代人构建出技术发展的新社会基础,产生了新的农业技术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考察了唐代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技术进步的历程本身构建了生产活动的一般模式,由此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行业繁荣与地区繁荣,形成区域经济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态势以及由分散走向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部分考察了唐代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的关系。技术进步既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也是制度变革推动发展的结果。通过一系列法律制度,提供了技术成长的环境,为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空间,又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演生出新的制度,进一步推动着技术的新发展。
     第四部分结论,总结唐代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耦合发展给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他们对环境控制能力的增强、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新调整,成就斐然可观,所取得的历史进步显而易见,在唐人的历史进步中,展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强烈脉动。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echnology progress,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ang China(618-907).
    Climate, light, heat, water and soil are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extractive industry, any changes of the above elements caus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ang Dynasty the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ombinational mode of water and light energy lead to agrotechnical conversion.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in T'ang Dynasty created a new method of economic growth. People in T'ang Dynasty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echnical innovation.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technology, the specialized production began to replace the subsistence production, along with the appearance of trade prosperity and area prosperity, which led to the constant emerging of new regional economic centers. New traffic technology result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formation from the ancient pattern to the pre-modern one. The commercial capital infiltrated into the productive fields.
    The available institutions in T'ang Dynasty supplied free space to th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improvement set a demand on a new economic system, s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ade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引文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 1959。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1962。
    (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1965。
    (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4。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2。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2。
    (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1。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唐)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3。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1975。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1956。
    (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 1961。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 1988。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6。
    (北魏)贾思勰撰,缪啟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8。
    (唐)韩鄂撰,缪啟愉校释《四时纂要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9。
    (北魏)郦道元注,陈桥驿校点《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 1983。
    (清)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 1960。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 1955。
    (唐)长孙无忌,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日]仁井田陞,栗劲等译《唐令拾遗》长春:长春出版社 1988。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 1983。
    (唐)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 1992。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7。
    (唐)陆羽撰,蔡嘉德等语释《茶经语释》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4。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82。
    (唐)苏敬撰,尚志钧辑复《唐·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唐)孟诜撰,尚志钧辑复《食疗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唐)陈藏器撰,尚志钧辑复《本草拾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唐)刘恂撰,鲁迅辑校《岭表录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唐)玄奘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唐)姚汝能撰,曾贻芬校点《安禄山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唐)李石《司牧安骥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丛书集成初编第1646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唐)王士元《亢仓子》丛书集成初编本第0560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唐)杨晔《膳夫经》丛书集成续编本第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9。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1960。
    (宋)苏轼《苏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1987。
    (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影印 2000。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 1986。
    (东汉)崔寔著,缪啟愉校释《四民月令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
    (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天工开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6。
    (宋)陈旉撰,万国鼎校注《陈旉农书校注》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5。
    (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 2004。
    (南宋)韩彦直《橘录》丛书集成初编第1470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南宋)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丛书集成初编第3018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南宋)范成大撰,陆振岳点校《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元)王祯撰,缪啟愉译注《东鲁王氏农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明)包汝楫《南中纪闻》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114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清)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114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5。
    (梁)宗懔撰,宋金龙校释《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
    (汉)赵晔撰,苗麓校点《吴越春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薛梅卿点校《宋刑统》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中华书局 1963。
    陈恒力编著,王达参校《补农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95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唐长孺编《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1987。
    冻国栋《唐代的商品经济与经营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赵文润《隋唐文化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翁俊雄《唐代人品与区域经济》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94。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张泽咸《唐代工商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
    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张泽咸《隋唐时期农业》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9。
    唐任伍《唐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杨远《唐代的矿产》台北:学生书局 1986。
    陈伟明《唐宋饮食文化发展史》台北:学生书局 1995。
    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卢华语《唐代蚕桑丝绸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路兆丰《中国古代农书的经济思想》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1。
    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葛金芳《宋辽夏金经济研析》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1。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9。
    李伯重《多角度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三联书店 2003。
    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李文澜《湖北通史·隋唐五代卷》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六辑,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0。
    李璠《中国栽培植物发展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
    潘守永《佛教与工艺杂项》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
    游修龄《中国稻作史》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宋正海《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群发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潘吉星《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1989。
    马大正《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1。
    王进玉《漫步敦煌艺术科技画廊》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9。
    张锡厚校辑《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 1983。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 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 2001。
    王仁波主编《隋唐文化》上海:学林出版社,香港:中华书局 1990。
    胡戟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孙宏安《中国古代科学教育史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 1996。
    梅汝莉《中国科技教育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李瑶《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张奎元,王常山《中国隋唐五代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董英哲《科技与古代社会》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8。
    祝慈寿《中国工业技术史》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5。
    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9。
    刘玉峰《唐代工商业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 2002。
    张剑光《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
    王鸿生《中国历史中的技术与科学——从远古到今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唐启宇《中国农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5。
    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6。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铁和钢的文明》郑州:大象出版社 1999。
    袁运开,周瀚光主编《中国科学思想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文史研究丛刊之 99,1996。
    马德《敦煌工匠史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
    乐爱国《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北京:中华书局 2003。
    代钦《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数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朱亚宗《中国科技批评史》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
    方广铝主编《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李申《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赵载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竺可桢《竺可桢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6。
    杨富学《回鹘文献与回鹘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历史地理·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张国伟等《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隋唐五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0。
    李根蟠等主编《中国经济史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叶笃正等著《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85-913项目课题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第二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
    85-913项目课题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论文》第一集,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6。
    张家诚《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王馥棠等著《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翟忠义等《中国人文地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农业科学院编《中国农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周建斌《木材热解与活性炭生产》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3。
    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佚名撰,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张泽咸《唐代赋役史草》北京:中华书局1986。
    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等著王鸣阳译《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E.Huntington.The Pulse of Asia. Boston. 1919.
    李根蟠等主编《中国经济史的天人关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长江水利史略》编写组《长江水利史略》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李敬珣《唐代四川的商品经济》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卢华语主编《古代长江上游的经济开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葛金芳《宋辽夏经济研析》第六章《东北与内蒙地区》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叶茵主编《中国蚕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卢勋,李根瑶《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技术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王宏昌编译《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8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谭徐明《都江堰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物理学及相关技术》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李约瑟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六分册《军事技术:抛射武器及攻守城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约瑟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纸和印刷》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卢嘉锡总主编,潘吉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卢嘉锡总主编,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卢嘉锡总主编,陆敬严,华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卢嘉锡总主编,席龙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卢嘉锡总主编,杜石然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卢嘉锡总主编,陈美东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卢嘉锡总主编,周魁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卢嘉锡总主编,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卢嘉锡总主编,戴念祖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卢嘉锡总主编,丘光明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卢嘉锡总主编,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卢嘉锡总主编,唐寰澄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卢嘉锡总主编,唐锡仁,杨文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卢嘉锡总主编,廖育群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卢嘉锡总主编,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卢嘉锡总主编,金秋鹏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人物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卢嘉锡总主编,王兆春《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卢嘉锡总主编,赵匡华,周嘉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中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熊达成,郭涛《中国古代水利技术史概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陆龟蒙《耒耜经》丛书集成初编第146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陈焕良,罗文华校注《农政全书》长沙:岳麓书社2002。
    裴安平,熊建平《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祝亚平《道教文化与科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谢成侠《中国养马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王进玉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3·科学技术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2001。
    马德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6·交通画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英)R.K.G.坦普尔著,陈养正译《中国的创造精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周成编著《中国古代交通图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
    翟光珠《中国古代标准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张春辉等《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二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金秋鹏《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
    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美]希提著《阿拉伯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谢和耐《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周魁一,谭徐明《中华文化通志·水利与交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堂坤,赵丰《中华文化通志·纺织与矿冶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王渝生《中华文化通志·算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杨文衡《中华文化通志·地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常青《中华文化通志·建筑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戴念祖《中华文化通志·物理与机械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周嘉华,王治浩《中华文化通志·化学与化工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余瀛鳌,蔡景峰《中华文化通志·医药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汪子春,范楚玉《中华文化通志·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江晓原《中华文化通志·天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祁守华《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利用轶闻趣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齐东方《唐代金银器研究》第六部分《唐代金银工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文物出版社1985。
    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文物出版社1983。
    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第一册,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黄惠贤,李文澜主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
    《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
    《韩昌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程喜霖《唐代过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0。
    [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至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罗伟等著《技术创新与国家政策》人民出版社1996。
    Dosi.Giovanni.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 London: Pinter Pub. 1988.
    李志贤《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金健民《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自然科学思想》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修订版,长沙:岳麓书社2003。
    李天石《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秦晖《传统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张中秋《唐代经济民事法律述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朱亚宗(王新荣《中国古代科学与文化》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李志超《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
    周世德《雕虫集(造船·兵器·机械·科技史)》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日]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刘君灿《科技史与文化》台北:华世出版社1983。
    [澳]约翰·默逊《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科技史论集·第3辑·综合集(1)》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的演讲集(1944—1984)》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杜石然主编《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李迪《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第一集)》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
    冯玉钦(张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1)》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
    陈美东主编《(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管成学《宋辽夏金元科学技术史》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0。
    郭志猛《中国宋辽夏金科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李迪《唐代天文学家张遂(一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蔡景峰《孙思邈》天津:新蕾出版社1993。
    李迪《中国数学通史——上古到五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数学史组《科技史文集·第八集·数学史专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章巽《中国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
    刘南威《中国古代航海天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熊达成,郭涛《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杨鸿年《隋唐宫廷建筑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萧默《隋唐建筑艺术》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田长浒《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刘仙洲《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张春辉编著《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补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谢海平《唐代留华外国人生活考述》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小野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编《气思想——中国自然观人间观展开》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8。
    佐中壮《战国·宋初间信仰技术关系》伊势:皇学馆大学出版部1975。
    刘仙洲.儒法斗争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学1974(6).
    罗嘉昌.儒法斗争和我国古代自然科学(J).中国科学1975(1).
    郑学檬.简论隋唐科学技术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1978(2).
    刘珺珺.略论科技史研究的方向与方法(J).南开学报(哲社)1980(3).
    郭正忠.试论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社会原因(J).北方论丛1980(5).
    陈国符.《道藏》经中若干可供研究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与技术之史料(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3).
    董英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理论思维(J).西北大学学报1985(2).
    张涛光.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6(4).
    纪志刚.北朝科技成就与特点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1987(3).
    薄树人.试谈孔孟的科技知识和儒家的科技政策(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4).
    林文照,郭永芳.“格物致知”学说及其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8(4).
    王进玉.敦煌石窟中的古代科技成就(J).科学1988(4).
    王进玉.敦煌壁画中的科学技术(J).自然杂志1988(11).
    许康.敦煌算术透露的科学与社会信息(J).敦煌研究1989(1).
    王国忠.论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中的地域因素(J).大自然探索1989(1).
    孙国华.敦煌遗书中的科技文献(J).中国科技史料1990(2).
    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J).自然杂志1990(12).
    李以渝.试论中国古代科学的方法论(J).大自然探索1992(4).
    周瀚光.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基本模式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6).
    李政道.科学的发展——从古代中国到现代(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93(4).
    王星光,张达.试论宋代科学技术兴盛的原因(J).郑州大学学报1993(5).
    吾淳.中国科学知识及其思想的发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3).
    张涛光.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J).大自然探索1997(1).
    丁贻庄.道教与中国古代科技(J).四川大学学报(哲)1987(37).
    李申.略谈道教与古代科技(J).文史知识1987(5).
    董英哲.从《诗经》看科学思想的酝酿(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89(2).
    祁洞之.有机过程论与全息逻辑—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重新定性(J).江海学刊1989(3).
    李申.儒学、儒教与自然科学(J).文史知识1989(4).
    罗长海.试论中国古代的科学实验思想(J).大自然探索1990(4).
    何丙郁.试从另一观点探讨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J).大自然探索1991(1).
    姚远,董英哲.中国科学思想史与科技史.思想史与哲学史的几个问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1).
    董英哲,姚远.隋唐儒学与自然科学(J).齐鲁学刊1991(3).
    范楚玉.儒学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J).大自然探索1991(4).
    乐爱国.《周易》中的理论评价标准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周易研究1992(2).
    吴彤.儒家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4).
    王前.中国古代科技思维方式刍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3).
    张青棋.安徽古代道家科技思想及科技成就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6(1).
    罗见今.“天行健”与自强哲学—古代科学观对传统思想的影响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3(1).
    关增建.中国古代的空间观念(J).大自然探索1996(4).
    黄麟雏.论《史记》反映的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传统(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
    何俊华.略谈儒学对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J).文史杂志1997(5).
    王前.中国传统科学中“取象比类”的实质和意义(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4).
    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J).敦煌研究1986(1).
    马天丽,高希尧.试论中国唐代数学专业教育(J).唐都学刊1993(3).
    周川.唐宋科学教育述要(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1993(3).
    陈家佶.古代中国两千年间发展科技的普及教育(J).文史杂志1994(4).
    周丕显.敦煌科技书卷丛谈(J).敦煌学辑刊1982(2).
    江晓原.六朝隋唐传入中土之印度天学(J).汉学研究(台北)1992(2).
    蔡景峰.唐以前的中印医学交流(J).中国科技史料1986(6).
    缪祥山.海上丝路与古代农业科技文化交流(J).中国农史1993(4).
    季羡林.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J).文献1988(2).
    黄赞雄.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技术的外传(J).海交史研究1992(1).
    罗桂环.唐代长安城绿化初探(J).人文杂志1985(2).
    萧瑶.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J).中国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1993年63本1分.
    金秋鹏.宇文恺修长城之役考略(J).中国科技史料1989(4).
    关中尧.略论孙思邈和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75(3).
    吴信建.孙思邈的医学伦理和医生的职业道德(J).江淮论坛1982(5).
    谢文宗.试论孙思邈对桂枝汤方系的临床研究成就(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85(1).
    李育华.孙思邈在医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继承(J).人文杂志1990(4).
    陈明光.唐人姜师度水利业绩述略(J).中国农史1989(4).
    付志芳.刘晏与唐代漕运(J).学术月刊1982(6).
    席振伟.刘晏经济工作中的数学思想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2).
    杨志玖.一行发起测量子午线长度的问题(J).科学通报1956(4).
    张剑光.杜佑农业管理思想初探(J).农业考古1994(3).
    尹承琳,许晓秋.贾耽及其在地理学上的成就(J).辽宁大学学报1978(4).
    徐瑜.唐代潮汐学家窦叔蒙及其《海涛志》(J).历史研究1978(6).
    王愚.我国古代的茶叶专家——陆羽(J).人物杂志1946(9).
    杜石然.传统数学和中国社会(J).自然辩证法通迅1984(5).
    王渝生.我国封建社会中数学与天文历法的关系(J).自然辩证法通迅1984(5).
    郭书春.中国古代数学与封建社会刍议(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2).
    王宪昌.试论中国古代数学的评价标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5).
    胡戟.唐代度量衡与亩里制度(J).西北大学学报1980(4).
    郭正忠.唐宋权衡“字”名考(J).文博1993(2).
    孟乃昌.汉唐消石名实考释(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
    金正耀.唐代道教外丹(J).历史研究1990(2).
    叶茂.唐代学术文化发展述论(J).南都学刊(哲社)1994(1).
    龚胜生.汉唐时期南阳地区农业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2).
    赵荣.试论影响隋唐地理学发展的原因(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1).
    杨文衡.试论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
    龚胜生.中国宋代以前矿泉的地理分布及其开发利用(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4).
    陈瑞平.风力等级和二十四方风的记述早于唐代(J).中国科技史料1994(3).
    张纪亮.唐代的十道图和图经(J).四川大学学报1990(3).
    袁钟.论中国古代生殖文化与传统生命哲学(J).大自然探索1989(3).
    汪子春.中国古代对生物遗传性与变异性的认识(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3).
    萧正洪.新旧唐书所载若干植物名实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3).
    周肇基.中国古代对植物物质运输的认识和控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3).
    杨樟能.《玄真子》中的物理知识(J).中国科技史料1990(4).
    江晓原.中国十世纪前的性科学初探(J)。大自然探索1986(2).
    齐心.中国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唐朝的一例假眼安装手术(J).史学月刊1987(4).
    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中的生产之道(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1996年67本3分.
    李贞德.汉唐之间求子医方试探——兼论妇科滥觞与性别论述(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1997年68本2分。
    马继兴.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考(J).文物1964(6).
    冯汉镛.从两部《千金》看医书中的史料(J).文献1987(1).
    王旭蕴.中国古代对于几种主要燃料的发现和应用以及在提高燃烧效率等方面的发明创造(J).清华大学学报1962(3).
    杜明达.我国史料中有关石油与天燃气的记载(J).自然科学1952(4).
    王仲荦.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J).文史哲1956(12).
    戴裔煊.中国历史上对石油天燃气的认识利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J).学术研究1983(4).
    李晓岑.南诏大理国的冶金技术述论(J).思想战线1995(1).
    一冰.唐代冶银术初探(J).文物1972(6).
    赖廷谦.论中国传统技术观及与古代技术发达的背反(J).大自然探索1994(1).
    高至喜.长沙出土唐五代白瓷器的研究(J).文物1984(1).
    张志刚等.扬州唐城出土青花瓷的测定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陶瓷1984(3).
    李辉柄.《茶经》与唐代瓷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3).
    朱戢.试论唐代青花瓷器的产生与演变(J).江西文物1990(2).
    罗学正.青花瓷产生与发展规律探讨(J).江西文物1990(2).
    李再华.对唐代青花瓷的初步认识(J).江西文物1990(2).
    陈显求等.唐耀州青瓷和黑釉瓷(J).中国陶瓷1990(4).
    陈尧成.唐代青花瓷用钴料来源研究(J).中国陶瓷1995(2).
    韩金科,卢建国.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秘瓷的意义及相关问题(J).文博1995(6).
    王仓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几个问题的探讨(J).文博1995(6).
    周晓陆.秘色瓷.耀瓷和汝瓷——思考与手记(J).文博1995(6).
    朱伯谦.上林湖窑晚唐时期秘色瓷生产工艺的初步探讨(J).文博1995(6).
    林士民.谈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J).文博1995(6).
    汪庆正.唐越窑秘色釉和艾色釉(J).文博1995(6).
    胡悦谦.寿州窑瓷器的科研成果(J).文物研究1995(10).
    林汝钦.唐寿州窑黄釉瓷器(J).文物研究1995(10).
    陈尧成.唐代青花瓷器及其色料来源研究(J).考古1996(9).
    杨文山.唐代邢窑遗址的发现和初步分析(J).河北学刊1982(3).
    朱建明.隋唐德清瓷窑址初探(J).中国古陶瓷研究1990(3).
    王文强.唐越窑及其相关诸问题(J).江西文物1991(4).
    刘毅.晚唐宋初越窑若干问题思考(J).江西文物1991(4).
    顾风.唐代扬州与长沙窑兴衰关系初探(J).东南文化1993(5).
    陈文学,张慧琴.长沙窑的产品特点及其兴衰探微(J).南方文物1996(2).
    杨瑞余.论佛教文化对耀州窑的影响(J).文博1996(3).
    林剑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漆的发现和利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78(1).
    曹元宇.关于唐代有没有蒸馏酒的问题(J).科学史集刊1963(6).
    吴德铎.唐宋文献中关于蒸馏酒与蒸馏器问题(J).科学史集刊1966(9).
    陈靖显.黄酒勾竞技术的起源(J).中国酿造1987(6).
    李斌.唐宋文献中的“烧酒”是否是蒸馏酒问题(J).中国科技史料1992(1).
    李斌,石云里.唐宋酿酒工艺中的加热处理(J).微生物学通报1992(5).
    祝亚平.从“滴淋法”到“钓藤酒”——蒸馏酒始于唐宋新探(J).中国科技史料1995(1).
    袁翰青.我国制糖的历史(J).化学通报1955(8).
    李治寰.从制糖史看石蜜和冰糖(J).历史研究1981(2).
    季羡林.蔗糖的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J).社会科学战线1982(3).
    赵匡华.我国古代蔗糖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史料1985(5).
    陈传明,戴云.唐宋时期的食糖及其生产制作工艺(J).中国科技史料1991(3).
    吴天颖.《新唐书·食货志》有关井盐记载释疑——兼与古贺登氏商榷(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朱去非.唐宋海盐制法考(J).盐业史研究1991(1).
    林树涵.中国海盐生产史上三次重大技术革新(J).中国科技史料1992(2).
    马新.汉唐时代的海盐生产(J).盐业史研究1997(2).
    吉成名.先秦到隋人食盐产地考略(J).盐业史研究1997(3).
    张发柱.豆酱.面酱.酱油历史资料辑要(J).中国酿造1983(1).
    陈伟明.唐宋食品贮存加工的技术类型与特色(J).中州学刊1990(5).
    孙佩兰.丝绸之路上的刺绣与缂丝(J).西域研究1995(2).
    武敏.吐鲁番出土丝织物中的唐代印染(J).文物1973(10).
    武敏.唐代的夹版印花——夹缬——吐鲁番出土印花丝织物的再研究(J).文物1979(8)。
    王明.隋唐时代的造纸(J).考古学报1956(1).
    刘青峰,金观涛.从造纸术的发明看古代重大技术发明的一般模式(J)大自然探索1985(1).
    陈富良.试述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条件和时间(J).东南文化1988(6).
    赵永东.雕版印刷始于唐初贞观说的两个论据驳议(J).南开学报1989(6).
    朱晓秋。唐都长安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J).西北大学学报1991(1).
    朱晓秋.试说唐代印刷术的几个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94(2).
    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J).北京大学学报1956(4).
    傅熹年.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J).文物1995(3).
    林汀水.唐以来福建水利建设概况(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2).
    吴庆洲.唐长安在城市防洪上的失误(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3).
    王双怀.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3).
    施由民.唐宋时期江西的水利建设述论(J).农业考古1996(3).
    李国春.唐朝时期南诏的水利事业(J).中国农史1997(4).
    郭黎安.魏晋隋唐之间江淮地区水利事业发展述论(J).江海学刊1988(3).
    马德.敦煌壁画交通工具史料述论(J).敦煌研究1995(1).
    王进玉.敦煌文物中的舟船史料及研究(J).中国科技史料1994(3).
    王月桂.牵星法与天文导航(J).文史知识1992(7).
    孙机.唐代的马具与马饰(J).文物1981(10).
    冉万里.唐代蜡烛小考(J).人文杂志1994(1).
    范楚玉.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天时.地宜.人力观(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3).
    殷南根.五行之理与战国秦汉人的四时教令说(J).中国农史1990(1).
    王进玉.敦煌文物中的农史资料(J).古今农业1991(2).
    赵敏.中国古代农时观初探(J).中国农史1993(173-78).
    莫翼翔.中国农学中的生理生态学思想(J).农业考古1994(1).
    樊志民.秦霸西戎的农学史考察(J).敦煌学辑刊1995(1).
    常丽华,王乃迪.唐诗中的农事活动(J).农业考古1995(3).
    曾雄生.儒学与中国传统农学(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6).
    敦文韬.中国传统农业哲学略论(J).古今农业1996(1).
    郭宁生.三至六世纪:中国南方农业发展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1997(4).
    梁家勉.“地力”与“人功”——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中国农史1982(1).
    林立平.唐代主粮生产的轮作复种制(J).暨南大学学报1984(1).
    郭文韬.中国北方旱地耕作的历史经验(J).中国科技史料1987(4).
    郭文韬.略论中国古代南方水田的耕作体系(J).中国农史1989(3).
    彭世奖.我国传统农业国对生物间相生相克因素的利用(J).农业考古1992(1).
    陈良文.唐代麻产地之分布及植麻技术(J).农业考古1990(2).
    俞庸器.从陆羽茶经看我国古代的茶叶生产科学技术的成就(J).茶叶通报1957(1).
    王潮生.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初探(J).农业考古1983(2).
    缪啟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农史1982(1).
    范楚玉.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地的认识(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
    焦彬.论我国绿肥的历史演变及其应用(J).中国农史1984(1).
    陈良佐.我国历代农田施用之绿肥(J).大陆杂志(台北)1978(5).
    易曼晖.唐代农耕的灌溉作用(J).食货1936(3卷5期).
    阎守城.唐代的农田水利建设(J).晋阳学刊1986(2).
    周魁一.《水部式》与唐代的农田水利管理(J).历史地理1986(4).
    杨荫楼.秦汉隋唐间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与经济区域重心的转移(J).中国农史1989(2).
    张芳.中国古代的灌溉技术(J).古今农业1991(1).
    张芳.夏商至唐代北方的农田水利和水稻种植(J).中国农史1991(3).
    唐耕耦.唐代水车的使用与推广(J).文史哲1978(4).
    杨希义.唐代的水车(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3(4).
    梁忠效.唐代的碾硝业(J).中国史研究1987(2).
    王进玉.敦煌壁画中的粮食脱粒及扬场工具(J).农业考古1994(1).
    潘孝伟.唐代减灾思想和对策(J).中国农史1995(1).
    卜风贤.中国农业灾害史料灾度等级量化方法研究(J).中国农史1996(4).
    张剑光,邹国慰.唐代的蝗灾及其防治(J).南都学刊(哲社)1997(1).
    林鸿荣.隋唐五代林木培育述要(J).中国农史1992(1).
    林鸿荣.隋唐五代森林述略(J).农业考古1995(1).
    邹介正.唐代兽医学的成就中国农史1981(1).
    赵丰.唐代的蚕桑生产技术(J).中国农史1991(4).
    阎文儒.唐陆龟蒙《耒耜经》注释(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2).
    权奎山.陆羽《茶经》与洪州窑瓷器(J)。文物1995(2).
    薮内清.官僚政治中国中世科学(J).科学史研究196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