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的民间陶瓷及其活态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年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当前我国“非遗”保护依然存在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特别是大量散落民间的“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整理和保护。其中,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的民间陶瓷便是如此。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民间陶瓷作为陶瓷生产的主要组成,就地取材,匠心独运,种类丰富,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它们是劳动人民手工创造并为普通民众所使用的艺术品,体现了民众的伟大智慧,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历史上,“大传统”的官窑瓷器经常见诸典籍,而“小传统”的民间陶瓷却鲜有记载或语焉不详。淄博陶瓷作为北方传统民间陶瓷的优秀代表,至今对其研究重视不够。正因如此,有学者提出,“在中国陶瓷史上,至今仍有两个空白,其中之一就是淄博窑”。
     本文从“非遗”保护和传承出发,以人类学理论方法为视角,充分发掘淄博传统民间陶瓷经典作品淄博鱼盘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与传承现状,探讨新形势下民间陶瓷类“非遗”活态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对淄博鱼盘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次将淄博鱼盘放在中国陶瓷文化、中国鱼文化和齐鲁区域文化的人类文化发展视野,对其基本概况、发展历史、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生态系统、遗产价值和发展现状等进行全面系统发掘和梳理。笔者认为,民间陶瓷类“非遗”独特个性和最大价值在于其民间性和活态性,作为活在民间的文化遗产,需要用活态保护的方式实现其传承发展,进而针对当前淄博鱼盘在内的民间陶瓷传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活态保护的具体路径。
     本文在理论层面做出以下探索:其一,在考察当前“非遗”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人类学符合“非遗”保护的方针原则,能够而且应该为“非遗”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其二,对淄博传统民间陶瓷代表作品淄博鱼盘进行深入发掘分析,将其放在人类文化发展视野,对淄博鱼盘界定与发展、起源与内涵、传统技艺与艺术特色、生态系统与遗产价值等进行系统阐释;其三、针对传统手工技艺独特个性,将“活态保护”应用于淄博民间陶瓷,针对性提出了具体实现路径;其四、开创性提出人文关怀是“非遗”活态保护的逻辑起点,田野调查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立足点,传承创新是“非遗”活态保护的活力之源,市场思维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现实应对的鲜明理论观点。
     从实践层面来看,本文也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淄博市提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打造“当代国窑”的目标。陶瓷作为淄博重要城市名片,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等综合价值。然而,淄博陶瓷研究明显滞后,特别是对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代表性作品的挖掘、整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景德镇、佛山等其它陶瓷产区相比,淄博陶瓷历史发展和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成果少、层次低,不利于淄博传统陶瓷的保护和淄博陶瓷品牌的塑造。本文的研究对于淄博陶瓷特别是淄博传统民间陶瓷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弘扬和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各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题,对论文写作背景和意义进行论述,回顾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研究的基本内容、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系统介绍了人类学发展概况,以及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普同观、文化适应观、文化整合观等学科观点和田野调查、“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跨文化比较、主/客位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非遗”研究中具有优势,“非遗”研究是人类学应有之义,之后分析了民间陶瓷类“非遗”的特点以及对民间陶瓷进行本土化人类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章:淄博陶瓷与淄博鱼盘概述。本章首先对淄博陶瓷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对其历史地位进行总结,对近现代以来淄博陶瓷生产繁荣期的主要陶瓷品种进行了分类介绍。进而指出淄博鱼盘是淄博传统陶瓷的经典作品,在对淄博鱼盘界定基础上,对传统鱼盘生产的窑炉和窑址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历代鱼盘实物对其发展分期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淄博鱼盘文化探源与文化内涵。本章追溯了淄博鱼盘起源的两个重要文化源头:中国陶瓷文化和中国鱼文化,对陶瓷文化发展、民窑与官窑、陶瓷造型装饰与文化表达,以及中国鱼文化发展演化、鱼文化与传统手工艺关系等进行了论述,指出陶瓷鱼盘是对这两种文化的融合、继承和发扬。然后对淄博鱼盘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对物质丰腴的期盼、对子孙繁衍的祈福、对幸福生活的祈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事业兴旺的向往等结合鱼盘实物进行阐释。
     第四章:淄博鱼盘传统技艺与艺术特色。本章首先对淄博鱼盘传统生产流程、传统绘画技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充分展示了传统淄博鱼盘的独特生产工艺。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上淄博鱼盘的不同形制和鱼纹绘画,将鱼盘进行了分类,分析了不同类别的淄博鱼盘的艺术特色,并将淄博鱼盘与景德镇等地所产鱼盘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五章:淄博鱼盘的生态系统与遗产价值。淄博鱼盘并非孤立存在的陶瓷文化现象,而是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生态密切联系的产物。本章对淄博鱼盘产生和发展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指出丰富的陶土、充足的燃料、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以及深远的齐文化、丰富的饮食文化、独特的鲁中习俗、繁荣的区域经济是淄博鱼盘产生发展的自然和文化基础。紧接着,从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经济等多个角度对淄博鱼盘的文化遗产价值进行了论述。
     第六章:淄博鱼盘的传承发展及其活态保护。本章首先对淄博鱼盘传承现状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困境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后,提出活态保护是陶瓷类“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分析了“非遗”活态保护的原则。最后提出淄博鱼盘活态保护的具体路径:挖掘文化价值,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借助陶瓷创新,实现鱼盘更新换代;顺应社会趋势,满足民众休闲需求;完善传承体系,建立生产性保护基地。
     余论部分:对人类学视角下“非遗”活态保护进一步做出理论思考,开创性提出人文关怀是“非遗”活态保护的逻辑起点,田野调查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立足点,传承创新是“非遗”活态保护的活力之源,市场思维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现实应对的鲜明理论观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研究对象上,第一次对淄博传统民间陶瓷的代表作品一一淄博鱼盘进行系统学术研究,深刻挖掘淄博鱼盘的起源发展、文化内涵、传统技艺、艺术特色、生态系统、遗产价值和传承发展,弥补淄博民间陶瓷代表作品研究的学术空白。以淄博鱼盘为研究对象,其“新”并不在于淄博鱼盘是新生事物,恰恰相反,淄博鱼盘有着悠久历史,但对淄博鱼盘在内的淄博民间陶瓷技艺与文化研究却是鲜见的,因而本研究体现出新意。本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丰富了淄博陶瓷历史文化研究。
     其次,在研究视角上,在系统梳理人类学学科观点和研究方法基础上,创新性地将其融入“非遗”活态保护研究,开创性提出人文关怀是“非遗”活态保护的逻辑起点,田野调查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立足点,市场思维是“非遗”活态保护的现实应对,传承创新是“非遗”活态保护的活力之源,丰富了“非遗”保护的理论成果。
     再次,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大传统”与“小传统”研究、跨文化比较、主/客位分析方法,结合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吸收各学科对“非遗”保护研究的优秀方法,实现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文中和附录还充分展示了从文献查阅和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几十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淄博鱼盘实物图片,为其他专家学者研究淄博民间陶瓷和淄博鱼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In2004, China joined UNESC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en years, our country has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owever,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till exist man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especially a particularly large number of folk cultural heritage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One of them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folk ceramics.
     We have a long history in ceramic production, Folk ceramics as a main composition of ceramic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quality, variety, both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They're working people manually created and used by ordinary people art, embodies the great wisdom of the people, expresses the people hope for a better life. In history,"great tradition" imperial porcelain has often been recorded, and the folk ceramic "little tradition" are rarely recorded. Zibo ceramics a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northern traditional folk ceramics, did no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explore the history,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Zibo fish plate in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theory.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research Zibo fish plate from the history, cultural connotation, artistic features, ecological system, the valu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lk ceramic character lies in its unique folk and living condition,need living protection way to achieve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as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 value:Firs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need anthropology theory instruction. Secondly, research on the Zibo fish plat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skills and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system and value.Thirdly, put the living protection to the study of folk ceramic in Zibo.Fourthly, put forward the humanism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fieldwork is the standpoi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inheriting and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vitality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market thinking is the real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is paper has practical value:At present, Zibo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but Zibo ceramic research obviously lag.Zibo ceramic history and culture mining is not enough, the research result is less.This paper for the Zibo ceramics especially Zibo traditional ceramic culture and art heritag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ontents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The introduction part:Presents the study purpose and theme, discusses the writing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views previous related research, introduced the basic content,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emphase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tudy.
     Chapter one: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anthropology.put forward to the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 has an advantage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udy,the folk ceramics need for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Chapter two:Overview of Zibo ceramics and Zibo fish plate.This chapter firs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Zibo ceramics, summarize its historical status, introduce the main varieties of modern Zibo ceramics.Then discuss the kiln of traditional fish production,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Zibo fish plate.
     Chapter three:Zibo fish plate's culture origi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Back to the two important cultural source of Zibo fish plate origin:Chinese ceramic culture and China fish culture,points out the ceramic fish plate is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of the two kind of culture,and then analyzed Zibo fish dishes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Chapter four:Zibo fish plate's traditional skill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Firstly introduce the uniqu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Zibo fish plate.On this basis, the Zibo fish dishes are classified, and introduces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compared with the Zibo fish plate and Jingdezhen fish plate..
     Chapter five:Zibo fish plate's ecosystem and heritage value.This part Analyz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ystem of Zibo fish plate,and then,discuss the value of Zibo fish pl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history, science, art, economy etc.
     Chapter six:The development and living protection of Zibo fish plate.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dilemma of Zibo fish plat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protection,analysis the path of Zibo fish plate living protection.
     Conclusion:The humanism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fieldwork is the standpoi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inheriting and innovation is the source of vitality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market thinking is the reality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main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on the research object, it is the first system academic research to Zibo fish plate,Make up for the research blank of Zibo folk ceramic.
     Secondly,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innovation to its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research.
     Thirdly, in the research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great tradition" and "small tradition" research method,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method of anthropology,and fully demonstrate the Zibo fish plate pictures.
引文
① 参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10-11/16/content_14245870.htm。
    ② 实际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前,我国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
    ③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职责是实施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委员会委员国由本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任期四年。2006年我国当选为首任18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之一。参见: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文化传通网”,http://www.chinaculture.org/focus/2009-05/31/content_331218.htm。
    ① 2003年至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成果保持着每年递增的态势:以中国期刊网2003年至今收录的期刊论文做统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共有文献17866篇,其中2003年88篇,2004年92篇,2005年145篇,2006年744篇,2007年1098篇,2008年1683篇,2009年2142篇,2010年2583篇,2011年2932篇,2012年3408篇,2013年不完全统计为2926篇,每年均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态势;以中国期刊网2003年至今收录的学位论文做统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共有文献17866篇,其中2004年1篇,2005年3篇,2006年10篇,2007年45篇,2008年74篇,2009年97篇,2010年403篇,2011年523篇,2012年570篇,2013年不完全统计为338篇,也保持着较高数量的增长。
    ② 语出我国古陶瓷、博物馆学家宋伯胤写给淄博市博物馆安立华的信,参见安立华所著《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卷首语。
    ③ 截至2014年4月18日,作者以“景德镇陶瓷”为篇名,查询论文共有878篇,以“淄博陶瓷”为篇名查询,论文仅55篇;以“景德镇陶瓷”为主题4692篇,论文共有,以“淄博陶瓷”为主题,论文仅176篇:以“官窑”为篇名,论文有458篇,以“民窑”为篇名,论文仅167篇:以“官窑”为主题1850篇,以“民窑”为主题,论文仅809篇。
    ① 作为淄博城市名片,陶瓷产业得到了淄博市政府大力扶持。2009年,淄博市经贸委、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联合制定《淄博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分析了淄博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和形势,制订了陶瓷产业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系列产品、品牌形象和企业集团等发展重点,并提出淄博陶瓷发展政策措施。2010年淄博市将“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文化品牌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从2001年起开始举办的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至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2届,为推广淄博陶瓷搭建了平台。
    ② 启洪:《淄博陶瓷步入品牌时代》,《走向世界》,2005年第6期,第55页。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正式通过,参见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外部为圆形,象征“循环,永不消失”;内部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寓意。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政府和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
    ②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1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
    ③ 王文章:《200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 刘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9页。
    ② 杨亮才:《中国民间文艺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276页。
    ③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7725.html?query=%E7%A3%81%E5%B7%9E%E7%AA%91。
    ① 刘波:《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② 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③ 何军,李会昌,高忠谦等:《中华百科要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7页。
    ① 朱正昌:《工艺》,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鱼盘直径26.8厘米,高4.5厘米。
    ① 远宏:《粗瓷杂器——基于民俗文化的淄博近代民窑陶瓷艺术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赵青锋:《淄博地区陶瓷文化的本土性价值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王晶:《博山刻瓷工艺的调查与研究》,渤海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 高岩,罗孝,宗英杰:《淄博陶瓷当代国窑——试论淄博窑的历史内涵》,《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2期。
    ④ 卢德国:《传承宗雅则创新有渊源——写在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一周年》,《山东陶瓷》,2012年第3期。
    ⑤ 除此之外,未见其他对淄博鱼盘的研究专著,其中《山东大鱼盘》在台湾地区出版,定价1000元新台币,《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主要向国外发行,定价860元人民币,两书定价都较高且很难买到,不利于淄博鱼盘研究和普及。
    ① 此外,安立华在其2004年出版的《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也有章节对淄博鱼盘进行论述,张茂荣在2003年出版的《博山散记》(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中,也有一篇名为《博山大鱼盘》的叙述性文章。
    ② 王百玲、周玉华:《谈淄博鱼盘的起源于发展》,《管子学刊》,2008年第3期。
    ③ 滕明堂:《谈民间瓷器中的艺术精品——淄博大鱼盘》,《今日南国》,2009年第5期。
    ④ 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
    ⑤ 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的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 吴琼:《近代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研究》,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 陈兴贵:《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③ 宋奕:《人类学空间视角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国名城》,2009年第7期。
    ④ 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⑤ 朱凌飞:《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探索》,2009年第3期。
    ⑥ 冯明智:《人类学整体论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以广西红瑶为个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① 索南措:《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开题暨研讨会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② 相关论文包括: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有四川民族学院向昭颖(2013)《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人类学理论视野》,荷兰莱顿大学威尔弗雷德-范-丹姆(2012)《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人类学》,西南大学田阡(2009)《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从影像人类学视角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有浙江大学庄孔韶,王剑利发表于2013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学电影摄制》和重庆邮电大学周兴茂(2010)《当前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旅游人类学视角分析的主要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陈素华(2009)《在旅游仪式展演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学视野中的黔东南郎德苗寨民族歌舞传承》等。
    ③ 肖丽晖:《保护“活态”与活态的开发——也谈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④ 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⑤ 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 常贵章:《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大众文艺》,2008年第3期。
    ① 武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实践》,2009年第3期。
    ②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③ 蒲姣:《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纪珊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机制与活态保护原则》,《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⑤ 周小岩:《“非遗”保护的“活态性”传承》,《语文学刊》,2011年第11期。
    ⑥ 黄燕:《打造群文品牌与非遗活态传承》,《神州民俗》,2011年第4期。
    ⑦ 赵海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保护浅谈》,《湘朝》,2011年第5期。
    ① 陈勤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生活中活态保护传承—再论现实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系》,《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8月。
    ② 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四川戏剧》,2012年第2期。
    ③ 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神州民俗》,2012年第3期。
    ④ 赵曰朋:《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分析》,《文学界》,2012年第8期。
    ⑤ 廖文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产品开发》,《商业时代》,2012年第14期。
    ⑥ 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① 郝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① 以高校为例,全世界大多数知名综合性大学都设有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如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均设有人类学研究机构,在台湾、香港主要高校以及大陆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著名高校也都设有人类学院系或研究机构,2011年11月山东大学正式设置人类学系,开设人类学本科专业和相关研究。
    ② 参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753页。
    ③ 参见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ume 2,1980, U.S.A, p43,转引自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 参见Lexicon Universal Encyclopedia, volume 2,1989, New York, p51转引自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参见New Age Encyclopedia, I,1981, U.S.A, p452转引自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 参见《苏联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091页。
    ③ 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9页。
    ④ 图片出处:笔者绘制。
    ① 如本研究所涉及的人类学整体观、相对观、普同观、整合观、适应观等基本学科观点,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是人类学各学科分支、各流派普遍认可和实践中普遍应用的。
    ②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③ [美]詹姆斯·皮科克:《人类学透镜(第二版)》,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174页。
    ④ 黄淑婢:《黄淑婢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11页。
    ② 温搏,张云龙,袁金宝:《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93页。
    ①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① 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131页。
    ② 卢卫红,刘兵:《科学史、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4页。
    ③ 李亦园,1931年生,福建泉州人,就读于台湾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1948年赴台从事人类学研究,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李亦园研究范围极广,涉及人类学、文化学、比较宗教学、家庭宗族研究、神话研究等,著有《人类的视野》、《文化的图像》、《文化与行为》、《信仰与文化》等专著。
    ④ 李亦园:《文化比较研究法探究》,《思与言》,1976年第5期,第1-13页。
    ① 叶舒宪:《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新华网理论频道,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10-06/24/c_12258541.htm。
    ②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③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5页。
    ① 潘年英:《本土人类学:重新发现的知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53页。
    ② 林杰:《异域文化向本土文化的回归——解释人类学的使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34页。
    ③ 周大鸣:《总序》,载黄淑婢著《黄淑婢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1页。
    ④ 黄淑婢:《黄淑婢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 吴文藻,《导言》,载王同惠:《花篮瑶社会组织》,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转引自黄淑婢:《黄淑婢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2页。
    ② 杨曦帆:《本土文化的觉醒与应用——对于艺术人类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实践的理论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4期,第148页。
    ③ 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5页。
    ① 冯骥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20/c_116224310.htm。
    ② 郝苏民:《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③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①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 赵海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保护浅谈》,《湘潮》,2011年第5期,第54页。
    ① [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5页。
    ② 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27-30页。
    ③ 索南措:《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12-17页。
    ④ 索南措,《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13页。
    ⑤ 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26-35页。
    ① 杨永善:《论民间陶瓷的属性与特征》,《新美术》,1988年第4期,第27-32页。
    ②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 杨亮才:《中国民间文艺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276页。
    ① 丘耿玉:《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311页。
    ②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① 安立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② 杨永善:《中国现代民间陶瓷及其文化内涵》,《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第26-30页。
    ③ 赵婀娜:《我国一年论文产量34万发表论文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0月31日。
    ① 参见淄博市政府“国窑网”网站,http://guoyao.zibo.gov.cn/art/2010/8/22/art_1534_62557.html。
    ② 高岩,罗孝,宗英杰:《淄博陶瓷当代国窑(一)——试论淄博窑的历史内涵》,《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2期,第9页。
    ③ 磁州窑创烧于北齐,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已经延续千年的窑火依然未断并沿用至今,成为生产历史最悠久的民窑。作为民间瓷窑,它的生产最注重从实用需求出发,大量生产以碗、盘、盆、罐、缸、瓶、枕等为主的民用器物,从而占领了北方的陶瓷市场,并以其简约质朴的造型,粗犷豪放的装饰风格,影响了河南、山西、山东、宁夏、内蒙等地的窑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系”。
    ①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178页。
    ② 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0页。
    ③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淄博先民们意境掌握了制陶工艺,已经发掘的张店浮山驿遗址、冢子坡遗址、淄川口头等,就有丰富的实物遗存。龙山文化时期,在淄博分布很广,已经发掘的桓台戏马台遗址、临淄桐林田旺遗址、博山石马、周村皇姑顶、水磨头等,都有这一时期陶器出土。
    ④ 图片出处:丘小君:《淄博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55页。
    ⑤ 赵青锋:《淄博地区陶瓷文化的本土性价值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① 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 图片出处:淄博市博物馆藏品,笔者拍摄。青釉莲花尊,1982年6月出土于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一座北朝晚期古墓,其体线优美,造型独特,口径13.1厘米,足径16厘米,高59厘米,1987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一级文物,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
    ③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为选料不同,陶器大多以黄土为原料,而瓷器则选用青(黄)粘土为胎质,烧成后,陶器质地疏松,吸水性高,瓷器则质地细密坚硬,瓷化程度高,吸水性低或者不吸水;其二为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制温度在千度以下,瓷器则需要1250度以上高温方可烧成,陶器大多部施釉,或用低温釉,瓷器大多施用高温釉,极少数不施釉。参见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④ 马骋,李剑敏:《中国名窑地图》,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169页。
    ① 图片出处:淄博市中国陶瓷馆藏品,笔者拍摄。
    ② 参见(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一百四十六食货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③ 郑庆华:《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④ 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① 图片出处:淄博市中国陶瓷馆藏品,笔者拍摄。
    ② 孙宜:《浅谈淄博民窑瓷器的发展与特点》,《中国文物报》,2009年3月4日。
    ③ 图片出处:淄博市中国陶瓷馆藏品,笔者拍摄。
    ① 参见(清)富申《博山县志》卷四,转引自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第92页。
    ② 山东陶瓷概述,山东省陶瓷协会网站,http://www.sdtaoxie.com/item/?id=1629。
    ③ 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④ 图片出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作品,淄博市中国陶瓷馆藏品,笔者拍摄。
    ⑤ 丘小君:《淄博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① 李菲:《淄博陶瓷品牌提升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6期,第52-53页。
    ② 王荣杰:《淄博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提升对策》,《陶瓷》,2013年第8期,第39-41页。
    ③ 丘小君:《淄博窑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④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554-555页。
    ⑤ 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2页。
    ① 图片出处:笔者拍摄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该镇现存的老街两边,均是用烧窑的匣钵等垒筑的墙体。
    ② 丘小君:《淄博窑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③ 图片出处:丘小君:《淄博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④ 图片出处: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福寿扁壶,一面为福字,一面为寿字。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6厘米,高2厘米。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6.2厘米,高4.5厘米。
    ④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30厘米,高4.7厘米。
    ⑤ 图片出处:丘小君:《淄博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页。
    ① 图片出处:丘小君:《淄博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高17厘米,宽8厘米。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长27.3厘米,宽11.5厘米,高14厘米。
    ④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长25.2厘米,宽11厘米,高13厘米。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腹径26厘米,高25厘米。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腹径27厘米,高25.2厘米。
    ③ 图片出处: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④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腹径16厘米,高19.3厘米。
    ⑤ 远宏:《粗瓷杂器:基于民俗文化的淄博近代民窑陶瓷艺术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① 图片出处: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高28.4厘米。
    ③ 有学者认为,坡地窑为淄博鱼盘的源头,其根据是淄博鱼盘主要产于福山窑,而福山与坡地临近,福山窑为坡地窑缺水衰败情况下兴盛起来的。况且,早期鱼盘多采用白地黑釉绘制图案,这可以在坡地窑所产器物中找到证据。参见安立华:《山东大鱼盘》,台湾:五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第107页。
    ① 从古至今,淄博的行政区划多有变化,现在淄博市五区三县的行政格局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确立的,因此对淄博鱼盘的界定应充分考虑此方面因素。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5.6厘米,高4.2厘米。
    ③ 张宙星:《收藏谈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68页。
    ① 述鼎:《民间艺术陶瓷》,台湾:艺术图书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② 杨永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③ 朱正昌:《工艺》,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参见山东省情资料库http://www.infobase.gov.cn陶瓷工业库。
    ② 图片出处:伯仲:《中国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③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534页。
    ④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533-534页。
    ① 图片出处:鲁中晨报网,http://news.lznews.cn/2012/1030/679811.html。
    ② 参见《拯救文化基因博山寻找“馒头窑”》,鲁中晨报网,http://news.lznews.cn/2012/1030/679811.html。
    ③ 参见《淄博馒头窑》,淄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http://www.zbeic.gov.cn/art/2012/11/23/art_2285_136323.html
    ① 图片出处:2014年2月笔者拍摄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镇。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1页。
    ③ 《淄博鱼盘:吃出来的陶瓷珍品》,参见淄博陶瓷网,http://zbtc.dzwww.com/gyjp/201307/t20130729_8701878.html。
    ④ 王颜山:《乡山风物旧年华——<吉庆有鱼>》序,载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14页。
    ⑤ 任相宏,张光明,刘德宝:《淄川考古》,济南:齐鲁书社,第222-237页。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元代白地黑绘鱼盘,直径29.8厘米,高4厘米。
    ② 谢治秀:《辉煌三十年 山东考古成就巡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③ 贾振国:《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文物》,1987年第9期,第13-22页。
    ④ 原图出自张光明:《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笔者在此基础上修改绘制而成。
    ① 图片出处:笔者绘制。
    ② 安立华:《山东大鱼盘》,台北:台湾五行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1厘米,高6.5厘米。
    ② 图片出处:张光明藏品,笔者拍摄。
    ③ 图片出处:张光明藏品,笔者拍摄。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6.5厘米,高5厘米。
    ②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7厘米,高5.1厘米。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3厘米,高3厘米。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1厘米,高5.5厘米。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7.5厘米,高5厘米。
    ③ 图片出处:王一君作品,淄博市中国陶瓷馆藏品,笔者拍摄。
    ④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6厘米,高5.2厘米。
    ①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5337.html。
    ① 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年代测定及早期制陶工艺的初步探讨》,《陶瓷学报》,2004年第4期,第228-234页。
    ②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7921.html。
    ③ 丘小君:《淄博窑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① 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②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4794.html。
    ③ 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①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115602.html。
    ①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②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③ 青青:《官窑和民窑的区别》,《景德镇陶瓷》,2010年第1期,第32页。
    ④ 图片出处:王健华:《明清官窑青花瓷识真》,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⑤ 图片出处:赵雪峰:《中国磁州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 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57页。
    ②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 孙学明:《从民窑官窑的艺术区别看民窑的艺术价值》,《新乡日报》,2007年10月13日第002版。
    ① 霍建瀛:《瓷器中的官窑与民窑》,《对外传播》,2001年第Z2期,第44-45页。
    ② 参见《张仃与淄博鱼盘》,《淄博日报》,2011年3月25日。
    ③ 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2页。
    ④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8599.html。
    ①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8702.html。
    ① 图片出处: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彩版31。
    ① 曹书华:《中国鱼文化》,《语文学刊》,2008年第10期,第155页。
    ② 人面鱼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等地发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图案,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甘肃马家窑文化陶器上都有这种纹饰。纹样为接近图案化的人面形象,常与鱼形纹相结合,学者们对此图案的解释众说纷纭,现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图腾说。通过考察仰韶文化地区原始人对人面鱼纹的崇拜,延伸至其他氏族图腾崇拜现象,可以得见远古时期人类的图腾崇拜是一种较为普遍和真实存在的现象,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各个氏族向祖先、保护神表示崇敬的一种仪式或精神文化,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和绘画创作的丰富想像。
    ③ 潘莉:《中华民俗中的“鱼”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52页。
    ④ 李华:《中国鱼文化初探》,《渔业现代化》,2003年第5期,第47-49页。
    ① 刘虹:《简析传统鱼纹装饰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艺术》,2012年第3期,第81页。
    ② 陈慧,张欣,郝珊珊,李海祥,张国勇:《磁州窑鱼纹装饰图案初探》,《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54-56页。
    ③ 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贝贝代表鱼和水在中国有象征繁荣及收获,她展示出我国的繁荣及寓意世界能收获不绝。
    ④ 宁波:《鱼文化的历史演化》,《中国水产》,2008年第2期,第79-80页。
    ⑤ 郭婷:《清代瓷器鱼纹装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① 图片出处:子房:《古蜀人的鱼图腾》,《文史杂志》,2012年第期,第52页。
    ② 吴效群:《历史角色的嬗变——“鱼龙化”考释》,《史学月刊》,1996年第6期,第20页。
    ③ 由于古时鲤鱼常与得道成仙相关联,因而道教自汉末将鲤鱼定为圣物。据西汉刘向《列仙传·子英》记载,子英乘坐鲤鱼升天成仙:子英者,舒乡人也,善入水捕鱼,得赤鲤,爱其色好,持归着池中,数以米谷食之。一年,长丈余,遂生角,有翅翼。子英怪异,拜谢之,鱼言:“我来迎汝,汝上背,与汝俱升天。”即大雨,子英上其鱼背,腾升而去。岁岁来归,故舍食饮,见妻子,鱼复来迎之,如此七十年。故吴中门户皆作“神鱼”,遂立子英祠云。骑坐鲤鱼被道教认为是得道成仙的标志。
    ① 殷伟,任玫:《中国鱼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② 图片出处:吴小燕:《“鱼化龙”纹溯源及嬗变》,河南省博物馆网站,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 WeekInfo.jsp?type=2&columnid=013537f601744028 84833521e7480370
    ③ 古时我国多将鲤鱼作为权力的象征,汉唐两代新任地方官到任,必须出示“左鱼”,与原任官的“右鱼”相合,作为凭证。
    ④ 鱼传尺素,指传递书信,最早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 图片出处:安立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① 蒲娇:《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② 图片出处:袁非,收藏鱼盘“年年有余”,新民晚报,2009-02-12。该盘为2008年12月举行的巴黎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鱼藻纹盘,该鱼盘拍出了165.515万欧元(约合146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比估价高出20倍,也是此次拍卖中瓷器拍品的最高价。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买家还能下此“狠手”,足见这件鱼盘的巨大魅力。
    ① 郭婷:《清代瓷器鱼纹装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论文,第2页。
    ② 郑军:《中国历代鱼虫纹饰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③ 图片出处: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网站,http://www.dpm.org.cn/shtml/117@)/19638.html。
    ④ 冯小娟,陈新华:《中国传统设计中的鱼文化》,《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120-123页。
    ① 图片出处: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网站http://www.gjdy.org.cn/main.asp。
    ② 图片出处:殷伟,任玫:《中国鱼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① 李卫:《西周青铜鱼尊(中华瑰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1月22日。
    ② 图片出处:中国收藏网http://www.socang.com/,该铜镜直径12.5厘米,厚0.7厘米,红绿锈,品相极佳,山东坑口。图案为四条鱼纹交叉而成,只有鱼身而无鱼尾,鱼头向外,嘴尖部每侧有两道胡须,应为鲤鱼,鱼眼呈乳钉状,鱼鳍从鱼鳃部向外呈放射状排列,鱼鳞呈括号状向镜钮整齐排列,每条鱼三行,四鱼中心是镜钮和柿蒂纹,四鱼外部空隙处衬有四只凤鸟;图案简洁流畅,外围宽缘无纹,其形制为典型的东汉铜镜。
    ③ 刘虹:《谈中国传统的鱼纹装饰与造型》,《装饰》,2002年第1期,第24页。
    ① 袁非:《收藏鱼盘“年年有余”》,《新民晚报》,2009年2月12日。
    ② 图片出处: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6页。
    ③ 图片出处: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8页。
    ① 图片出处:周淑兰主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精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② 图片出处:梁任生主编《中国现代民间陶器》,北京:外文出版社,1991年1月,第90页。
    ③ 图片出处:淄博市原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先生藏品,笔者拍摄。
    ④ 图片出处:《陶瓷(1949-1959)》,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版。
    ⑤ 图片出处:张光明藏品,笔者拍摄。
    ⑥ 图片出处:杨先让:《黄河十四走: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北京:作家出版
    社,2003年版,第54页。
    ① 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25页。
    ③ 谢琼梅:《中国传统鱼纹探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第75-79页。
    ④ 魏颖梅:《浅谈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鱼文化》,《决策探索》,2010年第6期,第76页。
    ⑤ 参见《淄博鱼盘》,《鲁中晨报》,2012年11月3日。
    ⑥ 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第91-95页。
    ⑦ 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0厘米,高5厘米。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6.5厘米,高4厘米,。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11.7厘米,高2.5厘米。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6.6厘米,高5.6厘米。
    ②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4厘米高,5厘米。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6.4厘米,高3.9厘米。
    ②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4厘米,高6厘米。
    ③ 陈慧,张欣,郝珊珊,李海祥,张国勇:《磁州窑鱼纹装饰图案初探》,《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54-56页。
    ① 20世纪后期以来,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则。澳洲地区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反对外来文化的侵略。新加坡开展“华语运动”以维护东方文化。日本、韩国把传统民间艺人视作国宝,称为“文化财”。我国台湾则实施了“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色,2012年版,第532页。
    ① 图片出处: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拍摄于淄博市中国陶瓷馆。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第265页。
    ① 图片出处: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绘制。
    ③ 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25页。
    ① 图片出处:作者拍摄于淄博市中国陶瓷馆。
    ② 《淄博鱼盘文化的现代追求从世俗到高雅》,江西在线,http://ciqi.jxzx.com.cn/2010/0724/4MMDAwMDU5MzI4MA.html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6.4厘米,高4.5厘米。
    ① 安立华:《山东大鱼盘》,台北:五行图书公司,2001年,第88-89页。
    ② 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25页。
    ③ 图片出处:笔者绘制。
    ① 图片出处:笔者绘制。
    ② 于嘉芳:《水肥土美 吉庆有鱼(余)—评介<山东大鱼盘>》,《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第172-176页。
    ① 王爱芳:《山东地区民间陶瓷鱼纹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6.9厘米,高4.8厘米。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6厘米,高3.5厘米。
    ③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9厘米,高5厘米。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9厘米,高5.6厘米。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6.6厘米,高4.7厘米。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3.7厘米,高3.1厘米。
    ② 殷伟,任玫:《中国鱼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38页。
    ③ 曹在堂:《陶缘鱼韵悟人生》,淄博人大网,http://www.zbrd.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99。
    ④ 孙廷铨(1613年-1674年),字枚先,明末清初山东益都县(今淄博市博山区)大街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考中举人,次年联捷庚辰科进士,任大名府魏县令,调直隶永平府抚宁县。清顺治二年(1645年),应召出仕,任河间府推官,分司天津卫漕运事务,升任吏部稽勋司主事。顺治三年(1646年),出任陕西乡试主考官,后升考功司郎中。顺治七年(1650年),升太常寺少卿。顺治九年(1652年)加太仆寺卿。次年升户部左侍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升兵部尚书。次年任户部尚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授光禄大夫。顺治十五年(1658年)加封太子太保,任吏部尚书。次年加少保。康熙元年(1662年),官秘书院大学士,参与机务。后以“患怔冲之疾”为由请归,回乡后闭门著述,著作有《南征纪略》2卷、《睁亭文集》、《亭诗集》、《颜山杂记》、《汉史月意》、《归厚录》、《琴谱指法省文》等,康熙十三年(1674年)卒,谥文定。参见淄博市史志办公室“淄博市情网”,http://www.zbsq.gov.cn/html/2007/10/17/20071017093007.html。
    ⑤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顺治十六年(1659年),任扬州推官,康熙十七年,受到康熙帝召见,转侍读,入值南书房,升礼部主事,康熙四十三年,官至刑部尚书。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著有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参见淄博市史志办公室“淄博市情网”,http://www.zbsq.gov.cn/html/2005/11/26/20051126151900.html。
    ⑥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淄博市博山秋谷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著述颇丰,流传至今的有《饴山诗集》、《饴山文集》、《谈龙录》、《声调谱》、《礼俗权衡》等。参见淄博市史志办公室“淄博市情网”,http://www.zbsq.gov.cn/html/2005/11/26/20051126151700.html。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34厘米,高6厘米。
    ②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19厘米,高4厘米。
    ③ 王青:《浅析景德镇康熙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景德镇陶瓷》,2012年第1期,第190-192页。
    ①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8厘米,高6厘米。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1页。
    ③ 图片出处: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直径26厘米,高5厘米。
    ④ 滕明堂:《谈民间瓷器中的艺术精品——淄博大鱼盘》,《今日南国》,2009年第5期,第135页。
    ① 安立华:《山东大鱼盘》,台北:台湾五行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13页。
    ② 乔会荣:《宋代瓷窑鱼纹艺术风格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③ 吕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8-79页。
    ① 朱正昌:《工艺》,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5.2厘米,高4.4厘米。
    ③ 图片出处:夏风:《古董瓷器青花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33页。
    ① 詹嘉,何炳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景德镇陶瓷的特征与功能》,《文艺争鸣》,2011年第22期;第128-131页。
    ② 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1-32页。
    ③ 淄博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淄博特委时开始的,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始于1945年8月23日中共鲁中区党委建立的淄博特区专员公署。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② 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第91-95页。
    ① 笔者根据《淄博陶瓷琉璃大观》、《博山区志》等相关地方史志资料整理而成。
    ② 山东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③ 官美堞:《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文史哲》,1988年第6期,第22页。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591页。
    ② 转引自官美堞:《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文史哲》,1988年第6期,第26页。
    ③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④ 铁道部业务课调查系编:《山东之矿业》,大正十年,转引自山东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⑤ 资料来源:山东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① 参见:淄博市河道基本情况,淄博市河道管理处网站,http://www.zbhd.gov.cn/html/baike/201101/13/79.html
    ② 图片出处:2014年2月笔者拍摄。
    ① 图片出处:笔者参考《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淄川考古》等相关资料绘制。
    ② 胶济铁路是德国对华政策的产物,1897年11月,“曹州教案”发生,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胶州湾,并与清政府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条约的第二部分为铁路矿务等事,规定中国允准德国在山东盖造铁路二道:其一由胶澳经过潍县、青州、博山、淄川、邹平等处往济南,及山东界。其二由胶澳往沂州,及由此经过莱芜县到济南府……。参见满霞:《胶济铁路与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以1899—1937年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③ 参见:《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建成通车》,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9-05/31/content_17857896.htm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① 刘健安:《富贵有余说鱼盘》,《收藏界》,2005年第5期,第52页。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636页。
    ②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638页。
    ③ 《淄博鱼盘:吃出来的陶瓷珍品》,参见淄博陶瓷网,http://zbtc.dzwww.com/gyjp/201307/t20130729_8701878.html。
    ④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633-634页。
    ⑤ 图片出处:安立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第66页。
    ① 王颜山:《乡山风物旧年华——<吉庆有鱼>》序,载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14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民国青花双鱼香字盘,直径19.4厘米,高4厘米。
    ① (元)于钦纂修,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齐乘》,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 图片出处:笔者摄于淄博市博山区颜文姜祠。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位于淄博市博山城郊西南境内凤凰山南麓。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一九九三年春夏经过建设整修,集声光电动功能塑制《颜文姜的传说》十组群像,整补描绘殿字,更新石阶,重砌南道,新植花草,增添钟楼,装点茶室,占地3660余平方米,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2006年05月,颜文姜祠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③ 参见《续修博山县志》,1936年印本,卷7,转引自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21页。
    ④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5.6厘米,高3.7厘米。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34页。
    ② 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第91-95页。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每个鱼盘直径约12.5厘米,高2厘米。
    ②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27.2厘米,高4.5厘米。
    ② 白庚胜,于法鸣:《中国民间陶瓷技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① 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② 蒲娇:《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7页。
    ③ 图片出处:2014年3月笔者拍摄于淄博市博山区山头、窑广等地。
    ① 王爱芳:《山东地区民间陶瓷鱼纹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第6页。
    ② 韩程:《透古通今——现代审美意识下的淄博鱼盘》,《今日湖北》,2012年第10期,第142页。
    ① 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② 潘海涛:《淄博记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第24页。
    ③ 曹在堂:《吉庆有余: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④ 课题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当代价值分析》,《淄博师专学报》,2010年第3期,第44-49页。
    ⑤ 白庚胜,于法鸣:《中国民间陶瓷技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前言。
    ① 邱耿钰:《陶瓷烧造》,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第272页。
    ② 梁漱溟(1893-1988),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③ 刘珂,农村社会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渭南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top.weinan.gov.cn/fwzwhyc/lwzz/13953.htm
    ① 曹建文,余志琴:《景德镇传统陶瓷兴衰历史原因之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第1期,第16-21页。
    ② 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2页。
    ③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8页。
    ① 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24页。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3.7厘米,高3.1厘米。
    ③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2.5厘米,高2.9厘米,。
    ④ 笔者在淄博和胶东地区收集到六七十年代淄博福山陶瓷厂生产的鱼盘18个,大小分为两种,一种17公分左右,一种21公分左右,瓷质更加洁白光滑,器型更加规整。
    ⑤ 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① 张守智:《堂知鱼乐玲听涛声》,载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2月,第9页。
    ② 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① 林雪娜:《“非遗”的活态之路》,《广西日报》2013年9月12日。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直径13厘米,高3厘米。
    ① 姜婉:《民间剪纸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3页。
    ② 上世纪90年代,我省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充分显现,工业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国有企业停产、半停产,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不下,众多职工下岗失业。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出现相类似的状况,形成了所谓”东北现象”。
    ③ 德国为掠夺山东矿产资源,于1903年开工修建张店至博山的张博支线,1904年建成通车,全长38.87公里。铁山支线由金岭镇至铁山,长6.58公里。淄洪支线由淄川至洪山,长6.5公里。支线主要用来运输煤炭,沿线的煤炭因为铁路运量的增加而得到大面积的开采。参见满霞:《胶济铁路与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以1899-1937年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④ 数据来源:《山东矿业报告》,山东省政府农矿厅印行,1930年版第11页;《第五次山东矿业报告》,山东省政府建设厅印行1936年版,第151-152页。转引自:满霞《胶济铁路与近代社会变迁研究——以1899—1937年为中心》,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① 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94-595页。
    ② 数据来源:山东矿务局、山东大学编:《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4-295页。
    ③ 潘海涛:《淄博记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第3页。
    ① 如2013年10月中旬,清理煤矸石山造成淄博市博山城区环境污染,参见:博山青龙山遭红色粉尘袭击清理煤矸石所致,鲁中晨报,http://news.lznews.cn/2013/1018/711569.html。
    ② 王世昌:《创新是淄博陶瓷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山东陶瓷》,2013年第1期,第38-39页。
    ① 冷启迪:《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贝不可一律走进“车间”》,《中山日报》2012年4月30日。
    ② 张栋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活态传承——以扬州漆艺为例》,《大舞台》2012年第2期,第291-292页。
    ③ 何新,王均,石夫,杨再立:《中外文化知识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 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第27-30页。
    ① 马盛德:《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浪财经,http://finace.sina.com.cn/hy/20120108/104711151219.shtml。
    ② 陈勤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生活中活态保护传承—再论现实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系》,《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8月,第123-129页。
    ③ 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④ 刘化军,郭佩惠:《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主题》,《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第25-28页。
    ①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4页。
    ② 综合当前研究成果,“非遗”保护研究中总结出的主要方法包括博物馆保护、法律保护、生产性保护、开发式保护等多种。
    ③ 参见《活态传承活在当下》,《中国文化报》,2012年6月11日。
    ① 吴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实践》,2009年第3期,第52-53页。
    ② 董大汗:《专家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开发》,《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3日。
    ① 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儿个关系》,《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第6页。
    ② 刘洪艳,王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探讨——以山东吕剧艺术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38页。
    ① 吴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实践》,2009年第3期,第52-53页。
    ② 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1页。
    ① 曹保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开发》,载白庚胜、许柏林:《文化产业兰州论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 程遂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民休闲产品开发》,《旅游学刊》,2010年第5期,第11-13页。
    ② 刘德谦,高舜礼,宋瑞:《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③ 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① 《“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坚持手工制作独特性》,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h/2012/0220/c226948-1675174735.html。
    ② 冷启迪:《“宝贝”,进博物馆还是进车间?》,《中山日报》,2012年5月6日。
    ③ 孙克:《“非遗”资源产业化支撑系统的反思与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137-140页。
    ① 王文章:《简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第9期。第14-17页。
    ② 图片出处:山东鱼盘博物馆网站截图。
    ③ 郑晓彤:《信息网络时代淄博陶瓷艺术档案利用宣传新思路》,《山东陶瓷》,2012年第2期,第46-47页。
    ④ 张荣威,胡海洋:《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取向》,《现代商业》,2012年第10期,第102页。
    ① 图片出处:笔者在百度网站创建的“淄博大鱼盘”贴吧截图。
    ② 胡娇娇:《嘉兴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模式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期,第43-44页。
    ① 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纵横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 图片出处:淄博福泰陶瓷有限公司(原博山福山陶瓷厂)生产的青花鱼纹陶瓷餐具,笔者拍摄于淄博福泰陶瓷有限公司展厅。
    ① 韩克新:《“当代国窑”强力拉动淄博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山东陶瓷》,2011年第3期,第41-42页。
    ② 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论界》,2013第4期,第67-68页。
    ③ 图片出处:笔者拍摄于淄博昃秀花刻瓷工艺研究所。昃秀花,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评比刻瓷行业首位金奖获得者。1963年生于山东淄博,1982年毕业于青岛美术学校,1991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刻瓷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博山区刻瓷家协会主席。
    ① 刻瓷工艺,一般需经起稿作图、雕刻、赋色三个步骤。所用工具主要有钻石刻笔、合金钢小凿(铲形、尖形)和小锤。赋色颜料分釉上陶瓷颜料和油画颜料两种,前者需经高温烤烧,后者则用特制固色剂固定,均经久不变。山东著名刻瓷艺人有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罗晓东、王长永、崔思烈、沈松龄、吕则泉、董善习和被誉为“军中刻瓷第一人”的解放军画家李世典。参见山东省情网站http://sd.infobase.gov.cn/。
    ② 淄博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页。
    ③ 淄博刻瓷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画面设计、构图布局严谨,色彩搭配得当,风格粗犷、活泼。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刻制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绘画的神韵,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刀刀见笔,笔笔见刀,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而有气魄,在中国自成一派,被国外誉为“有独特技术的刻瓷”。
    ④ 卢德国:《传承宗雅则创新有渊源——写在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一周年》,《山东陶瓷》,2012年第3期,第31页。
    ⑤ 图片出处:张彩霞新浪博客。
    ① 为弘扬淄博鱼盘艺术,其创作的花釉作品《原》,直径76厘米,是淄博最大的花釉大鱼盘,《原》系列鱼盘代表夫妻相濡以沫、相互关爱、永不分离,繁衍生命;表现男女、阴阳、和和美美;静影沉璧,渔歌互答的美好意境;寓意团结昌盛、富贵,象征风调雨顺、年年有余,多子多福,生命之原始,旺盛有活力,体现了“鲤鱼跳龙门”的吉祥心理,又完美展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和高远。高温窑变花釉艺术作品《原》系列古朴深远,高温烧成窑变后出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增加艺术想象力,注入了陶瓷鱼纹装饰的新元素,提了鱼纹美学新视野。参见《淄博最大花釉大鱼盘<原>系列张彩霞创作陶瓷鱼纹》,http://blog.sina.com.cn/s/blog 4ca5a5720100alkf.html。② 图片出处:张彩霞新浪博客。
    ③ 《淄博鱼盘文化的现代追求从世俗到高雅》,中华陶瓷网,http://www.ctaoci.com/html/2010-07-24/78254.html。
    ① 王巨山:《“物”与“非物”之辨——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的角色》,《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3期,第99页。
    ② 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们获得大量的闲暇,这促进了第三次消费革命的迅猛发展,居民基本需求相对缩减,休闲活动成为生活的主要部分,我国在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之时,也在走向全面“体闲时代”。1995年,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1998年旅游产业成为政府重点扶持的新经济增长点;1999年又实施“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长假日,全年的法定休息日已达114天:而《“十五”规划纲要》将增加人们闲暇;实施带薪休假等作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重要措施。目前,我们已有超过1,/3的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自由时间会越来越多。参见李仲广,定昌崇:《基础休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第5-6页。
    ③ 王文章:《序言》,克里斯多弗.R埃廷顿:《休闲与生活满意度》,杜永明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④ 李云安,谭忠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市民休闲因子》,《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13-16页。
    ⑤ 成林:《博古架上陈鱼盘》,《中国商报》,2001年2月3日。
    ① 根据笔者的实地考察,在淄博市的各大古玩市场,以及省内烟台、威海、德州、济南等地的古玩市场,均有不同时期的淄博鱼盘的身影,根据品相的不同,清末民国时期的淄博鱼盘每只在300元左右(左头鱼盘价格更高些,约500元),清末之前品相较好的的可达到千元以上。
    ② 图片出处:笔者拍摄于淄博中国陶瓷馆。
    ③ 李元元:《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的市场区别》,《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第9期,第25页。
    ① 休闲游中品历史:铜官陶艺村可容纳300人玩陶,http://roll.sohu.com/20120915/n353233672.shtml
    ② 2009年山东潍坊风筝大赛拉开帷幕,香港新闻网,http://www.hkcna.hk/content/2009/0417/9808.shtml
    ①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
    ② 图片出处:笔者藏品,笔者拍摄。
    ③ 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① 当前,淄博拥有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63名、山东省陶瓷艺术家26名、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60余名、国家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省、部、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0余名。数据来源:王荣杰:《淄博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提升对策》,《陶瓷》,2013年第8期。
    ② 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四川戏剧》,2012年,第102-105页。
    ①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第19-24页。
    ①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11页。
    ① 李建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力与新疆文化繁荣》,《东疆学刊》,2012年第4期,第51页。
    ① 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30页。
    ①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② 马广海:《文化人类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①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204页。
    ① 张荣威,胡海洋:《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取向》,《现代商业》,2012年第10期,第102页。
    ① 王世昌:《创新是淄博陶瓷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山东陶瓷》,2013年第1期,第38-39页。
    ① 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途径》,载《文化学刊》,2012年第5期,第119-121页。
    ②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①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① 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1.朱正昌:《工艺》,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版。
    2.陶洁:《传统手工技艺》,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
    3.杨亮才:《中国民间文艺辞典》,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丘耿玉:《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5.马骋,李剑敏:《中国名窑地图》,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6. 白庚胜,于法鸣:《中国民间陶瓷技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7.远宏,刘祥波:《中国民间陶瓷艺术》,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8.骆文亮:《中国陶瓷文化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9.编写组:《陶瓷工艺》,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10.远宏:《民间陶瓷》,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1.左汉中:《民间陶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12.李知宴:《中国古代陶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3.杨根,韩玉文:《窑火的魔力——中国陶瓷文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版。
    14.邱耿钰:《陶瓷烧造》,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8月版。
    15.邱耿钰:《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6.张宙星:《收藏谈艺》,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
    17.潘嘉来:《中国传统瓷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8.杨永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9.王健华:《明清官窑青花瓷识真》,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0.赵雪峰:《中国磁州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21.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版。
    22.述鼎:《民间艺术陶瓷》,台湾:艺术图书出版社,1994年版。
    2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4.伯仲:《中国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25.吕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26.梁任生:《中国现代民间陶器》,北京:外文出版社,1991年版。
    27.夏风:《古董瓷器青花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28.冯小琦:《磁州窑瓷器研究》,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年版。
    29.蔡子谔,侯志刚:《磁州窑造型艺术与民俗文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杨先让:《黄河十四走: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兴:《磁州窑史话》,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2.吴国钦:《民间古代陶瓷收藏》,福州:海风出版社,2008年版。
    33.郑军:《中国历代鱼虫纹饰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4.淄博市政协文史委:《淄博陶瓷琉璃大观》,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5.丘小君:《淄博窑古陶瓷集锦》,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版。
    36.任相宏,张光明,刘德宝:《淄川考古》,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37.曹在堂:《吉庆有鱼:在堂爱玲鱼盘收藏研究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年版。
    38.安立华:《山东大鱼盘》,台湾:五行图书,2001年。
    39.安立华:《乡野之风-----近代淄博民间陶瓷艺术》,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0.远宏:《粗瓷杂器:基于民俗文化的淄博近代民窑陶瓷艺术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版。
    41.岳长志:《淄博文化通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2.陶思炎:《中国鱼文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殷伟,任玫:《中国鱼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44.郑庆华:《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45.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博山区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6.谢治秀:《辉煌三十年 山东考古成就巡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7.潘海涛:《淄博记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48.张茂荣:《博山散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49.(清)孙廷铨:《<颜山杂记>校注》,,李新庆校注,济南:齐鲁书社,2012年10月版。
    50.淄博矿务局,山东大学:《淄博煤矿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51.许子森:《博山颜文姜祠》,博山历史文化丛书,2002年版。
    52.张茂荣:《博山散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53.[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刘王行、石毅、李昌银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54.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55.[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6.[美]J·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孙晓玲,罗萌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58.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9.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0.[美]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1.[美]詹姆斯·皮科克,人类学透镜(第二版),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黄淑婢:《黄淑婢人类学民族学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3.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4.瞿明安:《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上下册)》,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5.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6.[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0年版。
    6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8.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69.A.M.普罗霍罗夫:《苏联百科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70.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72.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马广海:《文化人类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郝苏民:《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75.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76.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7.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78.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79.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80.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纵横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81.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
    82.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4.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8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8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87.于海广、王巨山:《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于海广:《探寻追忆与再现:齐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9.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90.陶立璠,樱井龙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91.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9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93.王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经济学研究——基于上海弄堂文化的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牟延林、谭宏、刘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5.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05苏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王淼著:《把根留住: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思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7.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8.乔晓光:《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99.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0.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01. 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02. 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03. 北京市文化局社文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纵横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级研讨班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04. 覃业银,张红专:《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5. 刘慧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传承》,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6. 王文章:《200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07. 王德刚、王素洁:《经营遗产:齐文化开发与齐故城遗址公园建设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 冯骥才:《灵魂不能下跪:冯骥才文化遗产思想学术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9. 何军,李会昌,高忠谦等:《中华百科要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0. 张廷兴,岳晓华:《中国文化产业概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111. 严荔:《四川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2. 施惟达:《文化与经济:民族文化与产业化发展》,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3. 韩英,付晓青:《文化产业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版。
    114. 课题组:《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
    115. 亢清泉:《2010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报告》,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6. 王志东:《山东文化蓝皮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7. 童世骏:《文化软实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118. 刘婷著:《民俗休闲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9. 李仲广,定昌崇:《基础休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0. 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王志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1. 姚伟钧:《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欲开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22. 克里斯多弗.R埃廷顿:《休闲与生活满意度》,杜永明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23. 刘德谦,高舜礼,宋瑞:《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24. 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新文化变革(1998-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5. 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6. 白庚胜,许柏林:《文化产业兰州论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27. 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8.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南昌:江西人们出版社,2009年版。
    129. 谢家明:《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0. 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1. 唐任伍:《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2. 胡惠林:《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3. 范建华:《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4. 邹文广,徐庆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5. 马翀炜、陈庆德:《民资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6.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137. 何桂梅、王德刚:《山东省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138. 王德刚、宋旭文:《旅游强省战略: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9.王德刚、王蔚:《旅游资源学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0.《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1.许宪隆:《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欧阳昱伶:《民间陶瓷的现实意义》,《中国陶瓷》,2007年第3期。
    2.刘祥波:《刍议中国民间陶瓷的器用观念》,《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吴建青,肖丽华:《传统陶瓷升级换代与发展的若干问题》,《佛山陶瓷》,2010年第1期。
    4.江泓:《从景德镇民窑看中国民间陶瓷的若干审美特征》,《景德镇陶瓷》,2005年第1期。
    5.欧阳昱伶,《简论中国古代民间陶瓷》,《中国陶瓷》,2008年第3期。
    6.张慨:《简论中国古代民间陶瓷》,《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5期。
    7.蒋璐璐:《民间陶瓷的发展特征及意义》,《科技信息》,2011年第36期。
    8.施晓弘:《民间陶瓷简论》,《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9.陈飞,江伟贤:《民间陶瓷研究》,《民间美术》,2003年第1期。
    10.齐皓:《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情结》,《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1.杨志:《浅论民间陶瓷与民间陶艺》,《江苏陶瓷》,2005年第2期。
    12.鲍家虎:《山东民间陶瓷》,《走向世界》,1996年第5期。
    13.远宏:《山东民间陶瓷艺术风格的变迁》,《齐鲁艺苑》,1995年第4期。
    14.林梓波:《谈民间陶瓷的审美特性》,《艺术教育》,2009年第8期。
    15.王华:《试谈民间陶瓷的艺术特征》,《景德镇陶瓷》,2007年第1期。
    16.王滨:《谈淄博民间陶瓷的实用性特征》,《管子学刊》,2013年第4期。
    17.陆驰:《生活的艺术——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的特征》,《设计艺术》,2002年第4期。
    18.李砚祖:《陶瓷艺术的原点之美——读<中国现代民间陶瓷研究>有感》,《艺术设计》,2007年第2期。
    19.王群:《现代民间陶瓷研究及其文化内涵》,《景德镇陶瓷》,2011年第3期。
    20.郑斌:《真、善、美的世界——中国民间陶瓷的艺术特征》,《中国陶瓷》,2002年第5期。
    21.王舒冰:《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1985年第3期。
    22.胡水炜:《淄博市陶瓷产业竞争力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3.李菲:《淄博陶瓷品牌提升的探讨》,《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6期。
    24.樊震坤,石汝军,任允鹏,邵书青:《淄博陶瓷行业竞争力分析》,《山东陶瓷》,2005年第6期。
    25.钱景华:《淄博陶瓷节能减排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山东陶瓷》,2013年第1期。
    26.杨永善:《论民间陶瓷的属性与特征》,《新美术》,1988年第4期。
    27.杨永善:《中国现代民间陶瓷及其文化内涵》,《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
    28.王子平:《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9.青青:《官窑和民窑的区别》,《景德镇陶瓷》,2010年第1期。
    30.霍建瀛:《瓷器中的官窑与民窑》,《今日中国》,2001年第7期。
    31.吴忠信:《年年有余——我与鲤鱼盘的情结》,《景德镇陶瓷》,2001年第4期。
    32.于嘉芳:《水肥土美吉庆有鱼(余)——评介<山东大鱼盘>》,《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33.张从军,安立华:《博山大鱼盘》,《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
    34.李烨:《淄博青花鱼盘的历史与复兴的潜在市场优势分析》,《管子学刊》,2013年第1期。
    35.滕明堂:《谈民间瓷器中的艺术精品——淄博大鱼盘》,《今日南国》,2009年第5期。
    36.王百玲,周玉华:《谈淄博鱼盘的起源与发展》,《管子学刊》,2008年第3期。
    37.韩程:《透古通今——现代审美意识下的淄博鱼盘》,《今日湖北》,2012年第10期。
    38.成林:《博古架上陈鱼盘》,《中国商报》,2001年2月3日。
    39.田丕鸿:《青花鱼盘洋溢乡土气息》,《中国商报》,2004年12月2日。
    40.贾振国:《淄博市博山大街窑址》,《文物》,1987年第9期。
    41.王海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之我见》,《中外文化交流》,2012年第4期。
    42.高岩,罗孝,宗英杰:《淄博陶瓷当代国窑(—)——试论淄博窑的历史内涵》,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第2期。
    43.翟玮:《陶瓷美学研究之淄博陶瓷》,《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第20期。
    44.官美堞:《古代工矿市镇——颜神镇的形成和发展》,《文史哲》,1988年第6期。
    45.曹建文,余志琴:《景德镇传统陶瓷兴衰历史原因之研究》,《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第1期。
    46.孙学明:《从民窑官窑的艺术区别看民窑的艺术价值》,《新乡日报》,2007年10月13日。
    47.林雪娜:《“非遗”的活态之路》,《广西日报》,2013年9月12日。
    48.李丹:《知鱼之乐——民间青花鱼盘文化意蕴解读》,青岛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49.赵峰珂:《近代淄博民间陶瓷的时代化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0.赵青锋:《淄博地区陶瓷文化的本土性价值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1.郑晓彤:《信息网络时代淄博陶瓷艺术档案利用宣传新思路》,《山东陶瓷》,2012年第2期。
    52.吴琼:《近代博山传统陶瓷装饰纹样研究》,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53.崔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耀州窑制瓷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4.上官敏:《明代景德镇民窑鱼纹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硕士论文。
    55.张敬尧:《醴陵民窑土瓷工艺与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6.王爱芳:《山东地区民间陶瓷鱼纹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57.鲁春晓:《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产业化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58.王晶:《博山刻瓷工艺的调查与研究》,渤海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59.郭婷:《清代瓷器鱼纹装饰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60.卢德国:《传承宗雅则创新有渊源——写在淄博陶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一周年》,《山东陶瓷》,2012年第3期。
    61.王世昌:《创新是淄博陶瓷永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山东陶瓷》,2013年第1期。
    62.韩克新:《“当代国窑”强力拉动淄博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山东陶瓷》,2011年第3期。
    63.郑晓彤,王云庆:《当代淄博陶瓷艺术档案利用与宣传新思路》,《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64.杨金宝:《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淄博陶瓷工业发展》,《山东陶瓷》,2001年第1期。
    65.启洪:《淄博陶瓷步入品牌时代》,《走向世界》,2005年第6期。
    66.王荣杰:《淄博陶瓷产业发展方向及其提升对策》,《陶瓷》,2013年第8期。
    67.邱耿钰:《地理、经济、生活、生产方式——处于多层关系中的民间陶瓷研究》,《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68.向策:《“鱼”的生殖崇拜意义》,《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
    69.曹书华:《中国鱼文化》,《语文学刊》,2008年第10期。
    70.潘莉:《中华民俗中的“鱼”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71.刘虹:《谈中国传统的鱼纹装饰与造型》,《装饰》,2002年第1期。
    72.谢琼梅:《中国传统鱼纹探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73.魏颖梅:《浅谈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鱼文化》,《决策探索》,2010年第6期。
    74.冯小娟,陈新华:《中国传统设计中的鱼文化》,《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5.李华:《中国鱼文化初探》,《渔业现代化》,2003年第5期。
    76.刘虹:《简析传统鱼纹装饰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艺术》,2012年第3期。
    77.刘健安:《富贵有余说鱼盘》,《收藏界》,2005年第5期。
    78.吴效群:《历史角色的嬗变——“鱼龙化”考释》,《史学月刊》,1996年第6期。
    79.陈慧,张欣,郝珊珊,李海祥,张国勇:《磁州窑鱼纹装饰图案初探》,《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80.宁波:《鱼文化的历史演化》,《中国水产》,2008年第2期。
    81.潘年英:《本土人类学:重新发现的知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82.林杰:《异域文化向本土文化的回归——解释人类学的使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83.卢卫红,刘兵:《科学史、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4期。
    84.李亦园:《文化比较研究法探究》,《思与言》,1976年第5期。
    85.温搏,张云龙,袁金宝:《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其理论在武术研究中的应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86.杨曦帆:《本土文化的觉醒与应用——对于艺术人类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实践的理论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4期。
    87.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88.朱凌飞:《文化认同与主体间性——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探索》,2009年第3期。
    89.索南措:《人类学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开题暨研讨会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90.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
    91.冯明智:《人类学整体论视野下的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化——以广西红瑶为个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2.宋奕:《人类学空间视角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国名城》,2009年第7期。
    93.詹嘉,何炳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景德镇陶瓷的特征与功能》,《文艺争鸣》,2010年第22期。
    94.陈兴贵:《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95.李元元:《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的市场区别》,《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第9期。
    96.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
    97.陈华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98.刘金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传承》,《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9.张绪良,韩同欣,张萍:《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00. 刘洪艳,王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探讨——以山东吕剧艺术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01. 程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2. 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四川戏剧》,2012年第2期。
    103. 武俊平,伊丽:《把握活态特点重在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形式》,《实践》,2009年第3期。
    104. 肖丽晖:《保护“活态”与活态的开发——也谈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105.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民俗研究》,2013年第1期。
    106. 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神州民俗》,2012年第3期。
    107. 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08. 黄燕:《打造群文品牌与非遗活态传承》,《神州民俗》,2011年第4期。
    109. 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10. 郝亚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11. 常贵章:《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大众文艺》,2008年第3期。
    112. 陈勤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生活中活态保护传承—再论现实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关系》,《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8月。
    113. 廖文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文化产品开发》,《商业时代》,2012年第14期。
    114. 纪珊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机制与活态保护原则》,《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115. 赵曰朋:《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分析》,《文学界》,2012年第8期。
    116. 赵海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活态保护浅谈》,《湘朝》,2011年第5期。
    117. 周小岩:《“非遗”保护的“活态性”传承》,《语文学刊》,2011年第11期。
    118. 张舸,魏琼:《“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互动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119. 徐艺乙:《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120. 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遗产》,2012年第1期。
    121. 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途径》,《文化学刊》,2012年第5期。
    122. 王文章:《简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中华文化画报》,2010年第9期。
    123. 张荣威,胡海洋:《传统手工艺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生存取向》,《现代商业》,2012年第10期。
    124. 郑婕,李明:《“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研究——以腰鼓文化为例》,《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25. 赖文丽:《传统民间工艺的活态传承——广州玉雕为例》,《大众文艺》,2013年第5期。
    126. 张栋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活态传承——以扬州漆艺为例》,《大舞台》,2012年第2期。
    127. 曾祥慧:《活态文化活态环境活态保护———苗族多声部情歌的保护模式探讨》,《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6期。
    128. 李建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力与新疆文化繁荣》,《东疆学刊》,2012年第4期。
    129. 程原:《基于非遗特质的活态保护创生论———以连城四堡国家级非遗“雕版印刷技艺”保护为例》,《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30.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途径》,载《文化学刊》,2012年第5 期。
    131. 胡娇娇:《嘉兴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模式探究》,《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第9期。
    132. 刘锡诚:《文化产业是“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以蔚县高佃亮剪纸为例》,《美术观察》2006年第6期。
    133. 欧阳方怡:《重庆梁平木版的活态保护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34. 胡燕:《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35. 潘文竹,李萌:《胶州秧歌活态传承机制研究》,《东方论坛》,2010年第2期。
    136. 姜华敏《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研究——以浦江乱弹和什锦班的关系为例》(2006),
    137. 吴从瑞《论视觉美术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阜阳剪纸、界首彩陶图案创新为例》(2013)。
    138. 程遂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民休闲产品开发,旅游学刊,2010年第5期。
    139. 李云安、谭忠国:《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市民休闲因子》,《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40. 蔡文:《从休闲市场开发的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141.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价格与市场》,2003年第3期。
    142. 柳霞:《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平台建设》,《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43. 李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山东郎庄面塑为例》,《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第10期。
    144. 王文文、孙静:《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与旅游开发》,《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第11期。
    145. 谭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条新路径——从休闲消费到休闲产品》,《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5期。
    146.葛星、李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东岳论丛》,2007年第4期。
    147.王巨山:《“物”与“非物”之辨——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物”的角色》,《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3期。
    148.邱春林:《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造血”》,《中国文化报》,2012年2月21日。
    149.董大汗:《专家热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重点是保护,而不是生产性开发》,《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3日。
    150.岳青:《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5日。
    151.冷启迪:《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贝不可一律走进“车间”》,《中山日报》,2012年4月30日。
    152.冷启迪:《”宝贝”,进博物馆还是进车间?》,《中山日报》,2012年5月6日。
    153.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中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54.蒲姣:《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55.乔会荣:《宋代瓷窑鱼纹艺术风格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56.郝晓芳.:《淄博与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比较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