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合理的生态民居评价体系,是西北乡村建设规范与科学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本文以西北生态民居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探讨生态居住建筑评价体系的地区适应性。
     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探讨现代西北民居在自发演进中的困境,并基于生态建筑的多样化理论,提出西北民居的生态评价目标,即居住质量优先,提倡不同经济成本的方案组合,找到经济投入与建筑性能的最佳平衡点。
     以此评价目标出发,确立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的方法,并对相关评价内容进行比对,进行技术信息分析,提出“居住质量”、“能源”、“材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废弃物”、“社会效应”等七条评价项目,在此基础上优化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基于西北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际情况,以及西北民居实现生态化目标的途径,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德尔斐(Delphi)法,对指标权重进行基本排序,并针对乡村民居生态化建设的推广方式,明确西北生态民居评价方法。
     通过实例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西北民居生态化建设的目标,应当追求性能与投入的最佳平衡点,即在保证居住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灵活的方案组合,实现经济投入与建筑性能的最佳平衡。
     (2)西北民居生态化建设的途径取决于社会成本,包括住户个人经济承受能力,以及社会资源与能源成本。西北生态民居评价内容,应当优先鼓励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实现优良的建筑性能,并宜结合生产生活,就地处理环境负荷。
     (3)“生态建筑”在各种约束条件下有多种表达方式,西北生态民居评价标准的设立应取决于外部条件对乡村居住建筑的影响与约束。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西北乡村生态民居的评价内容,通过对示范项目进行评价,为西北乡村民居的生态化建设提出设计建议。期望对丰富民居研究理论,推进西北民居建设的良性发展,科学规范乡村民居化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A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orthwest China. Taking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logical rural house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as research object, the paper try to discuss the adaptability of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Northwest rural area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assessing aim. By this aim, the paper analysis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by the way of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relevant indexes weight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extension pattern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 of the rural area in the Northwest China, design the assessment method.
     Make such conclusions by assessing an ecological rural house demonstration projec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im of rural house in the Northwest China should be the equilibrium point of building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 The quality of habitation must be guaranteed first, and try to make the perfect balance of habitation quality and investment by ways of combining the conditions flexibly.
     The way of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ural house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depends on the social cost, such as affordability of the house owners, the cost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energy. The evaluation contents of ecological rural house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should encourage achieving the habitation quality by way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firs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nditions of life and work to deal with the environment loads.
     There are so many ways to expres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by ways of architecture.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of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logical rural house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should depends on the exterior restrictive conditions of rural houses.
引文
1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3.
     2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建筑学报》,2007年第11期,P66-P69.
    3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p4~6.
    4《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327.
    5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研究》,《建筑师》,1997年第4期,P4~6.
    6 Paul Oliver.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7何泉:《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p5.
    8荆其敏,张丽安.中外传统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p1~2.
     9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p18.
    10丁一汇,王守荣:《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气象出版社2001年版,P5-P9.
    1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持续利用》,《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3期,P54-P58
    12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分析》,《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6期,P1-P6.
    13于法稳:《西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第2期,P27-P30.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6童玉芬,尹德挺:《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2期,P10
    17宋仕平,娜拉:《宗教文化浸润中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政治发展研究》,《民族论坛》,2009年第8期,P32
    18娜拉,宋仕平:《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P51
    19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p28-29.
    2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5蒋高宸.多维视野中的传统民居研究——云南民族住屋文化·序[J].华中建筑1996,VOL14,,P22.
    26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7陈晓扬.地方性建筑与适宜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
    28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天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2.
    29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P207.
    30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1李远远:《多属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综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年第2期,P306-P309.
     32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P13.
    33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P36.
    36于法稳:《西北地区生态贫困问题研究》,《当代生态农业》,2005年第2期,P27-P30.
    37张文军:《生态住宅的经济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P23.
    
    
    38张文军:《生态住宅的经济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P62.
    39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P13.
    40俞立平:《科技教育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第4期,P154-P161.
    41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277.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郭梁雨,郝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与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建筑节能,2009,37(1):56-59.
    [3]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绿色建筑论坛.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江亿,秦佑国,朱颖心.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J].建筑节能,2004,37(1).
    [6]秦佑国,林荣波,朱颖心.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J].建筑学报,2007(3):68-71.
    [7]韩宇.黄土高原地区居住绿色设计评价指标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8]李钰,王军.1934-2008:西北乡土建筑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41(4):556-560.
    [9]范涌,胡昊.我国生态建筑评估体系应用现状与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34(02):231-234.
    [10]刘秀花.中国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综合区规划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11]丁一汇,王守荣.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5-9.
    [12]高布权.论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取向[J].甘肃农业,2009,总271(02):76-78.
    [13]王文欢,李慧民,马昕,张玉玲.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陕西建筑,2009,总170(08):1-3.
    [14]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持续利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03):54-58.
    [15]魏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途径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9,总90(03):76-78.
    [16]汤庆国,王群英,沈上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99-101.
    [17]童玉芬,尹德挺.西北地区贫困人口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9,总174(02):10-15.
    [18]陕西省生态学会.大西北生态环境论丛[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8-9.
    [19]梁积江,吴艳珍.西部生态区划与经济布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99-102.
    [20]李景侠.西北主要乔灌木[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5.
    [21]牛飞亮,张卫明.西北地区战略能源——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J].科学·经济·社会,2008,26(3):3-6.
    [22]李梅,王英.加快我国西北地区能源发展的构想[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30-33.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4]李宁.浅析西北民居及民居文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02):40-45.
    [25]周伟洲,王曙明.西部大开发与现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构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4):96-103.
    [26]娜拉,宋仕平.宗教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01):50-53.
    [27]宋仕平,娜拉.宗教文化浸润中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政治发展研究[J].民族论坛,2009,(08):31-33.
    [28]谭良斌.西部乡村生土民居再生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9]常涛.生态社区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30]袁冰.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1]张小波.西安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综合评价体系及相关政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2]宋宏.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3]李金云.节能建筑评价体系研究——以寒冷地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4]张智.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管理系统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35]韩宇.黄土高原地区居住区绿色设计评价指标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6]张新.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4.
    [37]刘文婷.普通商品住宅评价标准的构建研究——从企业角度[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38]杨建平,孟军,刘加平.西藏高原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系统评价体系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9,41(2):201-206.
    [3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4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200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1]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2]聂梅生,秦佑国,江亿,张庆风,蔡放.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4]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5]周若祁等.绿色建筑体系与黄土高原基本聚居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6]叶齐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图解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7]GB 50445-2008.村庄整治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8]张文军.生态住宅的经济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49]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50]王怡,赵群,何梅,杨柳,刘加平.传统与新型窑居建筑的室内环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04):309-312.
    [51]叶海.室内环境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01):31-34.
    [52]黄国安.满意度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与应用[J].市场研究,2010,(04):31-33.
    [53]邓蓉,黄漫红.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现代化农业,2009,(10):29-32.
    [54]张清廉,于长立,王秀丽.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经营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05):63-67.
    [55]侯玉亭.浅议新农村建设中的耕地保护问题[J].中国农垦,2007,(07):40-41.
    [56]张宝香.生态农村建设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8,08(03):91-93.
    [57]王荣珍.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业考古,2008,(03):115-117.
    [58]王云,李荷香,吴国玺.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整合与土地资源利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6):30-31.
    [59]张恒嘉.我国雨水资源化概况及其利用分区[J].灌溉排水学报,2008,27(5):125-127.
    [60]马建刚,籍明明.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的有关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10):282-283.
    [61]龚孟建.浅谈西部地区的雨水集蓄利用[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1,(01):2-4.
    [62]朱强,李元红.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和实用意义[J].水利学报,2004,(3):60-65.
    [63]虞江萍,崔萍,王五一.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SO2、NOx及TSP的排放量估算[J].地理研究,2008,27(3):547-555.
    [64]张培栋,王刚.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对减排CO2、SO2的贡献分析与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2):147-151.
    [65]姚伟,曲晓光,李洪兴,付彦芬.我国农村厕所及粪便利用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01):12-14.
    [66]姚伟,曲晓光,李洪兴,付彦芬.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26(1):10-12.
    [67]杨晓波,奚旦立,毛艳梅.农村垃圾问题及其治理措施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6(01):39-41.
    [68]王会肖,蔡燕,王海龙,李鹏.再生水农业利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及水利科技,2009,7(4):98-101.
    [69]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1.
    [70]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71]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72]周伟.建筑空间解析及传统民居的再生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73]王军.西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4](日)浅见泰司编著,高晓路,张文忠,李旭,马亚杰,管运涛,王茂军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与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5]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76]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J].建筑学报,2007,(11):66-69.
    [77]杜文光.建筑本体论[J].华中建筑,2003,31(01):15-21.
    [78]田蕾,秦佑国,林波荣.建筑环境性能评估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新建筑,2005,(03):89-91.
    [79]张滨,李桂文,赵健平.住宅天然光环境视知觉感受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建筑,2010,(01):21-23.
    [80]王登甲,刘艳峰,刘家平,王莹莹.西北村镇建筑热工及冬季室内热环境分析[J].工业建筑,2010,40:24-27.
    [81]刘玲,张金良,姜凡晓.我国农村室内空气污染干预状况综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7(03):35-39.
    [82]李文菁,陈歆儒.人体舒适度与室内热环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03):72-76.
    [83]王久臣,董仁杰.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对西部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5,(05):1-4.
    [84]陈玲,曾向阳.开放式办公室声环境评价、预测和设计方法[J].电声技术,2009,33(08):16-20.
    [85]毛建西.居住声环境的结构与维度探讨[J].声学技术,2009,28(05):634-639.
    [86]胡影峰,华虹,陈孚江.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控制改善与灰色聚类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01):96-100.
    [87]赵祥,梁爽.改善生态住宅声环境的设计措施浅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02):238-242.
    [88]刘丛林.东北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89]高翔翔.北方农村传统采暖方式与室内热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90]肖敏.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规划对策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1]朴春花.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92]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与应用[D].沈阳:东北大学,2005.
    [92]范涌.基于TOPSIS的生态建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93]刘成明.面向复杂系统决策的层次分析权重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94]王颖.基于TOPSIS法的多元质量特性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95]胡青龙.求解区间数AHP判断矩阵的权重的一种新方法[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2(04):122-126.
    [96]王俊英,李德华.群决策专家权重自适应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02):532-540.
    [97]李桥兴.多属性决策中指标权重确定的理论研究与应用[D].南宁:广西大学,2004.
    [98]薛会琴.多属性决策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99]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教育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9,30(04):154-161.
    [100]运迎霞,唐燕.对生态住区评估系统中权重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汇刊,2004,(02):81-84.
    [101]李远远,云俊.多属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02):305-309.
    [102]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7(02):69-79.
    [103]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0.
    [104]谭斌,毛军.几种客观赋权的企业竟争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应用实例[J].经济纵横,2006,(02):39-43.
    [105]黄一翔,栗德祥.关于国内生态住宅评价标准的指导性分析——从《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J].华中建筑,2006,24(10):107-109.
    [106]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07]梁锐,张群,刘加平.西北乡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实践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42(04):584-588.
    [108]Rui Liang,Qun Zhang,Jia-ping Liu.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C].Berlin:Elsevier,2010.
    [109]Qun Zhang,Rui Liang,Jia-ping Liu.Rural houses with appropriate strategies in northwest China: a practice of ecological houses in Ningxia Province[J].Front.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China,2010,4(04):483-489.
    [110]张群,梁锐,刘加平.西北民居景观环境生态设计实践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26(01):195-198.
    [111]张群,朱轶韵,刘加平,梁锐.西北乡村民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实践与实测分析[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26(04):477-481.
    [11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200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6]王书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117]何泉.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18]Paul Oliver.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119]Bernard Rudofsky.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Architecture[M].New York:The Museum of Modem Art,1964.
    [120]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