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施行,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具有文化法制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一脉相承,是我国积极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促进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但是,这部法律仅仅提供了行政法性质的法律保护,这显然不足以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该法放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问题做出直接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归属问题依然是立法空白。目前,我国“非遗”普查基本结束,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名录和4315项省级名录;评定公布了3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90名省级传承人;相继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兴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这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了极大的比重。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岌岌可危的弱势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处在更加艰难的境地。
     作者的研究目的有三,一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一系列现有法律文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立法存在的空白,初步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二是通过田野调查进行客观观察,实际掌握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三是为切实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主,进而实现各族人民的文化平等和文化多样性,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这就首先需要界定诸多法律文件以及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从概念分析入手,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对国际国内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实践进行归纳,初步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空间,带着这些问题,从实践中寻找答案。其次,作为民族法学的理论研究类论文,充分运用人类学分析方法,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案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关系,构建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本章首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概念入手,通过国内外法律文件中不同时期的定义比较,以及与之相关概念的辨析,归纳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第二章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进而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了明确的回答。本章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梳理,寻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理依据,并对国内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整理和分析,掌握我国现有法律对其保护状况,进而发现目前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诸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原则的质疑,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性质的探讨。带着这些从理论和法律文件中发现的问题,进入下一章的实证研究。第三章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本章的内容基于笔者对我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进行的调研,结合该县申报文本等材料,对雷山县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重点对雷山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大成者之鼓藏节和雷山苗族芦笙制作工艺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莫厌学专利侵权纠纷进行研究,发现实际工作中暴露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制度的缺失,将之与第二章发现的问题相印证。第四章是“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模式”。本章通过传统公法保护模式和私法保护模式的效果分析,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专利权发生冲突的案例进行简单分析,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方实际情况,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摆脱对现有知识产权法的路径依赖,构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保护制度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章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本章将从主体、客体、权利内容三方面论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关系。第六章为“研究结果”。这一章将总结本文研究结果,并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完善建议。
     作者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本质属性。公法旨在限制国家权力,私法以保护个人排他性权为宗旨,作者突破了二者择其一的传统,以全新的角度论证了非物质文化的权利性质。第二,分析论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顺利纳入现有的法律体系当中,特别是知识产权法体系不足以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因此,认为应该在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基础上,设立特殊保护机制。第三,明确社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的前提下,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外来改编者、搜集者等在传承、利用、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而产生的智慧成果依然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换句话说,即承认、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保护、规范其传承发展的“流”,并试图使这个制度能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互相配合,来保护从这条河流上汲取营养而诞生的其他成果。第四,作者对目前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倾向进行了批判。首先针对一概而论的“生产性保护”或“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其次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和“传承性”这两个重要特征进行了与之前学者不同的解读。
This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legal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CH) of national minor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pitomizes a nation's culture and wisdom. China has56ethnic groups, each with its own rich and colorfu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reated during its long history. As a result of the rapid pace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people's lifestyle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This has, to a greater or lesser extent, disrupted the environment on wh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ies for existence. Thu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states hav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the safeguarding of ICH. However, a lot of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were born alongside the safeguarding programs relating to the ICH going on.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number of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zones to save and protect parts of ou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at are on the brink of extinction or having difficulty surviving. In June1,2011,"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me into force. This is the first law in China in twenty-first Century promulgated the culture field, which has milepost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cul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law, marks the safeguarding of ICH in China has entered a stage of the legal framework."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irit come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China actively fulfill its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under the Convention,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of ICH, maintain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human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law is far not enough to the ICH of our country to provide adequate protection. Especially the method has no problem of civil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make direct regulation, subject of right belongs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still blank. At present, China's safeguarding of ICH census basic end, announced the two batch of1028state-level list and the4315provincial-level directory; assessment announced the3batch of1488state-level project representative successors,5590provincial heritage; four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experimentation area were successively established in Southern Fujian, Huizhou, Regong and Qiang, where build a batch of ICH Museums and schools. Among these, ICH of ethnic minorities accounted for a great proportion. The research has three purposes:the first,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a series of existing legal documents, the gaps found in existing legislat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The second,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ICH, achieve the cultural awareness and cultural autonomy of minorities, so as to realize the equality of cultures and cultural diversity of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build the system of legal safeguarding of ICH. With objective observation by the method of field work, the actual control inheritance of safeguarding of ICH belongs to ethnic minorities. The third, for realiz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independence, and making sure that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al equality, cultural diversity. Therefore, it requires to define various legal document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ept, using the method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the legislativ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rotection of ICH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induction,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space, with these questions, look for the answer from the practice. Secondly, a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apers in national law, make full use of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method, to obtain first-hand information by the method of field work. Last but not least, analyze the legal relationship of the ICH in that case, to construct the legal safeguarding system of ICH of ethnic minorities.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hat the right of the ICH is a kind of social law type of right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ublic law which aimed at restricting state power, unlike the traditional private law to protect individual exclusive rights for the purpose, but to the collective rights and relative exclusive features such as social law rights. The point two,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right, that the rights of minority's ICH belong to the origin of community and population whose ancestors created it. The point three,"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act being developed in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 well as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f the relevant laws of the curr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ystem convergence with each other. Point four, although the ICH attributable to source and ethnic groups. One ICH may belong to more than one nation. These common holder may cross-administrative regions, cross-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even exist. In other words, the rights vested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odern and outside a particular community is the owner of Total ICH is actively moving from a time cross-section view, the number of people of a particular community is specific, clear, and in the interests of private rights on the border closed the main requirements. They constitute the main body of the ICH have the right to use and benefit of all of it. But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ty group is the preservation, inheritance, is not really complete the owner. Therefore, against those who use modern spread dow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benefit and be in the right and self-confident, put all the income attributable to the small family, but not into a certain proportion to the community and future generations to use. Point five, the st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subject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ive point of view, the st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subject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essence, i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guarante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provides protection to the work of the finance, policy and other security. Point six, i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igh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not be successful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existing legal system. The legislation should be to acknowledge the value and promote respect, to prevent abuse and empowerment, encouraging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fair exchange as the goal,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protection, flexibl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respect the common principle, the main content of right object, subject of rights, the right content, right management, limitation, the term of protection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to make regulations. Point seven, as the premise of communit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wners, recogni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people, external adapter, collectors in inheritance, use, collection, coll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cess, and the creative wisdom achievement still belongs to the scop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oint eight, the current protection work in some inclination to criticize. The first is to lump together "productive safeguarding" or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The second i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 living " and " inheritance " of the two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scholars. Finally,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specific as owners, they will want to first get respect, at least not to use force to violate its intention. T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although the cultural heritage is heritable, but we should recognize that as a community cultural rights, including of course choose to continue to develop or let it die free. Second, respecting the subject's intention, it will be 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afeguarding.
引文
① UNESCO, A Legacy for all:the world's major natural, cultural, and historic sites, The UNESCO Courier,1982, pp.137.
    ② 余达忠:《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以黔东南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 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③ 余达忠:前引书,第13页。
    ④ 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504、540、535、546、554页。
    ① 高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6页。
    ① Sarah Harding, Value, Oblig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31 Ariz. St. L.J, 291,1999, pp.352.
    ①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光明日报》,2006年6月10日,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4475153.html,最后访问2011年1月22日。
    ① 余达忠:前引书,第33页。
    ① 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6页。
    ② 约翰·汤姆林森:前引书,第117页。
    ③ 崔之元:《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新保守主义》,《读书》2003年第8期。
    ④ 佩里·安德森等:《三种新的全球化国际关系理论》,《读书》2002年第10期。
    ⑤ George Walker Bush:President Bush Delivers Graduation Speech at West Point,
    http://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news/releases/2002/06/20020601-3.html,19:15,12/22/2012.原文为:"The 20th century ended with a single surviving model of human progress,......The requirements of freedom apply fully to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and the entire Islamic world. The peoples of the Islamic nations want and deserve the same freedoms and opportunities as people in every nation. And their governments should listen to their hopes."
    ① 田青:《守望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及现状》,2008年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第58讲。
    ① 白庚胜、向云驹主编:《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全21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至2009年。
    ② 文日焕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全37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③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 高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
    ① 包桂荣:《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② 徐中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③ 田艳:《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④ 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⑤ 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⑥ 王鹤云、高绍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⑦ 严永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法令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① 陈静梅:《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② 余澜、朱祥贵、杨春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法评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第5期。
    ③ 文永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转引自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①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参见2005年6月26日西南政法大学讲座记录。
    ① 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52页,本文所引的国内法和国际公约中文文本均引自此书正文及附录。
    ①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2005年6月26日 西南政法大学讲座记录。
    ① 李世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与规范问题》,《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9期。
    ②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分类认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45-160页。
    ① 蔡达峰:《文物学基础》,《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② 李世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与规范问题》,《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9期。
    ③ 苑利:《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 信春鹰:前引书,第6页。
    ② 彭延炼:《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③ 薛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之我见》,《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7卷。
    ①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② 王玉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特性及其遗产保护》,http://www.gzfwz.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4,访问时间:2012年9月2日。
    ③ 宋俊华:前引文。
    ① 马建华:《世界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福建艺术》,2007年第4期。
    ② 马建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福建艺术》,2007年第4期。
    ① 李世涛:前引文。
    ② 乌丙安:前引书,第37-38页。
    ① 范道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艺术研究》,2007年第6期。
    ②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③ 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① 余达忠,《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② 韩小兵:前引书,第54-55页。
    ③ 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 唐小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② 安学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云南巍山彝族打歌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③ 韩小兵:前引书,第59页。
    ④ 韩小兵:前引书,第63页。
    ① 廖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2008年8月24日演讲记录,民间文化论坛。
    ② 韩小兵,前引书,第65页。
    ③ 祁庆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光明日报》2005年6月17日。
    ① 金林:《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① 孟慧英:《如何认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郝苏民、文化主编:《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31-34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6页。
    ② 何东平、关今华:《论基本人权保障和实现路径的若干重要问题》,《东南学术》,2008年第5期。
    ①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89页。
    ① 《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中文版)》,原住民族传统智能创作保护数字网,http://indigenous.teldap.tw/resource/international/26-20l0-01-26-08-16-23.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3月1日。
    ② 周秀娜:前引书,第32页。
    ① 黎宏河:《<非遗法>出台记:民事保护在争议中搁置》,《中国文化报》,2011年6月8日。
    ① 黎宏河:前引文。
    ② 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 刘杰:《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私权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法学院,2007年。
    ① 韩小兵:前引书,第193页。
    ② 郭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模式的质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① 《雷山开发与保护并举,文化与旅游融合》,黔东南人民网_http://www.qdnrm.com/a/wenhualvyou/20130204/9240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2月4日。
    ① 《苗族银饰、刺绣地方标准出炉》,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shehui/2012/11/20/17253983.html
    ① 李烨昂、李雪:《雷山邀数百义工赴“银饰之约”》,《黔中早报》,2012年8月1日。
    ① 雷山县文化体育局编:《雷山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专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① 本部分内容综合参考了杨培德的《鼓魂》,雷山县文体局编写的鼓藏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中“基本内容”与书中描述的极为相似。杨培德:《鼓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① 余达忠:《文化薪传:千户苗寨鼓藏头》,《杉乡文学》,2001年第6期。
    ① 《2010中国雷山苗年暨西江鼓藏节开幕》,《贵州日报》,2011年11月10日。开幕式在贵州省雷山县城举行,开幕式游方活动以该县获得的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主线,以苗族原生态的歌舞为表现形式。3313人组成巡游队伍,由《远古记忆》、《开辟苗疆》、《来自游方场上的歌声》、《多彩服饰》、《银河人间》、《继往开来》6个板块组成。西江鼓藏节祭鼓演绎大型民族歌舞展演由《祭鼓》、《古乐飞扬》、《远古的乡音》、《苗族史书》、《蝴蝶魂》5个章节组成。
    ① 张希才、李雪:《万人陶醉西江鼓藏节》,http://news.qq.com/zt2010/gzj/guzangtou.htm,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9月4日。
    ① 余达忠:《文化薪传:千户苗寨鼓藏头》,《杉乡文学》,2001第6期。
    ① 《突出政府农户主体,造热苗家文化中心——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创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奇迹的启示》,http://www.qdnds.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1,访问时间2013年2月4日。
    ① 《雷山开发与保护并举,文化与旅游融合》,黔东南人民网,http://www.qdnrm.com/a/wenhualvyou/20130204/92402.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3月21日。
    ① 《突出政府农户主体造热苗家文化中心——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创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奇迹的启示》,http://www.qdnds.cn/Article.asp?ArticleID=181,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3月19日。
    ① 王良范:《文化复兴与文化认同——黔东南苗族文化的变迁与现代转型》,《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1期。
    ① 梁锺承:《韩国的文化保护政策:无形文化财及其持有者》,李斯颖译,苑利校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118,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12月13日。
    ① 汪涤:《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概况》,《上海艺术家》,2010年第02期。
    ② 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① 王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① 詹婷婷、熊润频:《民俗专家:民俗活动忌单靠政府“打造”》,《中国文化报》,2010年5月9日。
    ① 龙文:《从社区案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权利保护的法律路径》,王云霞主编《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4-197页。
    ① 刘玉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② 管育鹰:前引文。
    ③ 李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社会科学》,2006第5期。
    ① 彭金山:《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的若干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② 富勒:《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台北:五南文库,2010年,第45-47页。
    ① 徐圻:《构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11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专题论坛论文。
    ① 翁敏华:《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中国民俗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News/news_detail.asp?id=1717,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3月1日。
    ① 星野紘:《日本保护文化财产60年经验:传统不宜乱改造》,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GB/87423/11582907.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1月11日。
    ① 梁治平:《谁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次参与国际公约制定的经验》,梁治平西南政法大学讲座记录,2005年6月26日。
    ① 田钒平:《民族平等的实质内涵和政策限度》,《民族法学评论》第八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② 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6-37页。
    [1][美]安守廉:《窃书为雅罪——中华文化中的知识产权法》,李琛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2]安学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云南巍山彝族打歌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白庚胜、向云驹主编:《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全21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至2009年。
    [4]包桂荣:《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5]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的对接点——兼论无形文化标志权》,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2007年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蔡尚伟、温洪泉等: 《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蔡达峰:《文物学基础》,《文化遗产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陈静梅:《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分类保护——基于贵州的田野调查》,《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
    [9]崔之元:《布什原则西方人文传统新保守主义》,《读书》2003年第8期。
    [10]党和苹、景浮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探讨》,《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第123-126页。
    [11]达里尔·A.波塞和格雷厄姆·杜特费尔德:《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许建初等译,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12]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13]戴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制度环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4]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
    [15]方慧、黄琪、周芳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6]范道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艺术研究》,2007年第6期。
    [17]富勒: 《法律的道德性》,郑戈译,台北:五南文库,2010年。
    [18]冯彤: 《和纸的艺术:日本无形文化遗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9]费安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2-16页。
    [20]郭玉军、唐海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8-54页。
    [21]郭玉军、唐海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人权保护研究——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视角》, 《法律科学》,2009年第6期。
    [22]甘明、刘光梓: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建设》2009年第10期。
    [23]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编: 《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24]管育鹰: 《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25]高轩: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法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
    [26][印]甘古力: 《知识产权:释放知识经济的能量》,宋建华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27]韩小兵: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韩小兵: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一种超越知识产权的新型民事权利》, 《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第35-41页。
    [29]何东平、关今华: 《论基本人权保障和实现路径的若干重要问题》, 《东南学术》,2008年第5期。
    [30]黄玉烨: 《论国家人权法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权》,载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年刊》(创刊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黄玉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第136-145页。
    [32]贾银忠: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3]金林: 《值得关注的濒危语言》, 《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第7期。
    [34]李发耀: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人权利保护的内容及其形式——当前立法焦点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5]李发耀:《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36]李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37]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38]李季莲等编:《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年。
    [3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40]李世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与规范问题》,《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9期。
    [41]李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社会科学》,2006第5期。
    [42]李梅: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3]李宗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 《知识产权》,2005年第6期,第54-57页。
    [44]刘杰:《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私权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法学院,2007年。
    [45]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46]刘玉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7]刘仁: 《依靠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6月6日。
    [48]雷山县文化体育局编: 《雷山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文本专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49]吕钰秀: 《传统的延续或摒弃——关于台湾原住民的流行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0]马建华: 《世界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 《福建艺术》,2007年第4期。
    [51]孟慧英: 《如何认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郝苏民、文化主编: 《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52]牟延林、王天祥: 《诉求与可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选择》, 《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53]彭延炼:《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研究——以德夯苗寨民俗风景区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54]彭金山: 《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能的若干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5]佩里·安德森等: 《三种新的全球化国际关系理论》, 《读书》2002年第10期。
    [56]齐爱民:《论知识产权框架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庆大学学报(补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77-82页。
    [57]齐爱民、赵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模式》, 《知识产权》.2006年第6期,第63-66页。
    [58]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 《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59]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0]司马俊莲:《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61]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湖南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36-141页。
    [62]唐广良、董炳和:《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63]唐小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64]田艳:《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
    [65]田艳:《中国少数民族基本文化权利法律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田圣斌、蓝楠、姜艳丽: 《知识产权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思考》.载《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7] 王鹤云、高绍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
    68] 王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律》,《江西社会科学》.201n年第8期。
    69] 汪涤:《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理论研究概况》,《上海艺术家》,2010年第02期。
    70] 文永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71] 王良范: 《文化复兴与文化认同——黔东南苗族文化的变迁与现代转型》,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7卷第1期。
    [72]吴汉东主编: 《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73]吴汉东、胡开忠: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修订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74]吴汉东: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35页。
    [75]文日焕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列》丛书(全37册),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76]乌丙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77]乌丙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分类认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45-160页。
    [78]卫欢: 《传统知识保护的法理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79]信春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80]徐中起、田艳、王瑛等: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益保障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81]徐万邦、祁庆富: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82]薛文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之我见》, 《贵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7卷。
    [83]徐辉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公法与私法保护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
    [84]肖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求索》,2008年第2期,第53-55页。
    [85]余达忠: 《文化薪传:千户苗寨鼓藏头》, 《杉乡文学》,2001年第6期。
    [86]苑利: 《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认识》, 《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87]杨解君、赖超超: 《公物上的权利(力)构成——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视点》, 《法律科学》,2007年第4期。
    [88]杨艳、肖京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第65--67页。
    [89]杨永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法学界定》, 《行政与法》,2007年第7期,第85-90页。
    [90]严永和: 《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91]严永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法令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92]严永和: 《我国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述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3]余澜、朱祥贵、杨春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比较法评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第5期。
    [94]余达忠:《原生态文化:资源价值与旅游开发——以黔东南为例》,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3页。
    [95]约翰·汤姆林森: 《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6]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第1版)》,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97]赵方: 《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契合》,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12-117页。
    [98]周方:《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99]卓仲阳、韩林、杨正文: 《民间文化立法保护的理念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00]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01]张树兴:《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02]Rachel E. Maxson, A Ka china by Any Other Name:Linguistically, Contextualizing Native American Collectionsb,June 2010.
    [103]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s Circumstance and Problems", Tokyo, Japan, February 14-16,2007.
    [104]Matthew Rimmer:LEGAL PROTECTION OF INDIGENOUS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EXPRESSION——Blame it on Rio:Biodiscovery, Native Title,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 Law Review, volume 7,2003.
    [105]Robert K. Paterson, Dennis S. Karjala:LOOKING BEYO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RESOLVING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 Cardoz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Summer 2003.
    [106]Robert K. Paterson, Dennis S. Karjala, looking beyo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resolving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 Cardoz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Summer 2003
    [107]Paul Kuruk, protecting folklore under moder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gimes:a reappraisal of the tension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mmunal rights in Afric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April,1999.
    [108]Sarah Harding, Value, Obliga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31 Ariz. St. L.J,291,1999, pp.3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