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事和解是当前西方社会新的刑事解决纠纷模式理念,也称为被害人与加害人的和解,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会议、当事人调停或直接就叫恢复正义会议。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主体利益需要、被害人与侵害人之间矛盾纠纷得到充分化解,能弥补当前传统的刑事司法体制解决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刑事和解制度的探索研究,为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刑事和解在西方存在了几十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对比较完善,但在我国司法体制内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既对我国传统的刑事司法解决纠纷模式有了补充,也提起了的挑战。刑事和解制度理论包含了对被害人情绪恢复、加害人的恢复及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恢复等提供了一种相对平衡保护,是一种在非刑罚惩罚化下,对充分考虑被害人权益保护、加害人的再社会化,和平式的恢复等方面极具创意。在西方国家,被害人权益保护学的兴起及传统的监狱教育模式的失败促进了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它在西方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一起案件中,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和平解决纠纷方案,此后逐渐在世界各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我们国家明确要求在刑事诉讼中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因此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新的模式逐渐进入法学理论界的实务界工作者的视野。在我国当前国情,改革开放程度化越来越大,引入刑事和解制度解决模式,在解决当前犯罪率居高、司法机关办案效率低下、刑罚执行社会效果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刑事和解作为刑事纠纷矛盾一种解决模式,为我国在司法改革,特别是刑事司法领域改革提供了新的道路。
     刑事和解作为刑法界一种新的理念,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慢慢受到了学者和法律实务界人士关注,在实践中“刑事和解”解决矛盾纠纷的尝试也屡屡出现。对于这种没有成熟法律法规而又充满活力的解决方式,既不能用缺乏法律依据而否定,也不能任由这种方式无序发展,应该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规范,使它能够充分展示解决纠纷的功能。世界各个国家的学者已经对开始传统刑事司法滞后反思,对刑事司法解决问题方式进行探索和改革,而刑事和解作为其中耳目一新方式,给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和整个刑法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刑事和解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刑事和解与相关概念及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第四部分是目前我国刑事和解的现状和问题;第五部分是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引文
[1]《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作者:刘守芬,出处:《人民检察》:2006年第7期(下)
    [1]《构建中国式诉辩交易制度的法理思考》,作者:薛剑祥,2005年01期《学海》178页
    [1]夏勇著《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326页
    [2]陈玉范、屈广臣:《“私了”问题的法律思考》,载《当代法学》1995年第1期
    [3]宋振远:《犯罪私了现象为何愈演愈烈》,载《半月谈》2003年09月05日
    [1]《“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刑事和解的实践经验》,法律教育网2006年8月31日
    [2]张立文:《中国文化的精髓——合和学的考察》,载《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第43页
    [3]《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
    [1]陈光中《刑事和解的理论基础与司法适用》载《人民检察》2006年5月(下)第5页
    [1]马静华:《刑事和解论纲》载于《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4期
    [2]王运生、严军兴著《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1]李松、范玲莉、高雪松:《北京朝阳检察院对轻伤害案件相对不起诉:推行刑事和解满意率是100%》,载《法制日报》2006年1月17日
    [1]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实践》,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王运生、严军兴:《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版
    4.陈光中:《辩诉交易在中国》,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6.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7.郭建安、郑霞译:《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2004版
    8.《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1.刘守芬:《刑事和解机制建构根据简论》 载于2006年第7期(下)《人民检察》
    2.薛剑祥:《构建中国式诉辩交易制度的法理思考》载2005年第l期《学海》
    3.陈玉范、屈广臣:《“私了”问题的法律思考》,载1995年第1期《当代法学》
    4.宋振远:《犯罪私了现象为何愈演愈烈》,载2003年09月05日《半月谈》
    5.张立文:《中国文化的精髓——合和学的考察》,载1996年第1-2期《中国哲学史》
    6.李松、范玲莉、高雪松:《北京朝阳检察院对轻伤害案件相对不起诉:推行刑事和解满意率是100%》,载2006年1月17日《法制日报》
    7.杜宇:《“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制度设计与司法实践》,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8.《“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研讨会——刑事和解的实践经验》,法律教育网2006年8月31日
    9.桑东辉:《刑事和解与和谐社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