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苏州地区历史悠久,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发展至明代,该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格局愈加不可动摇;随着经济的进步,文人大贾齐聚于此,文风日盛,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吴文化,同时集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江南名镇,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经济、文化格局,江南明清民居建筑门窗艺术特色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长起来的。
     环苏州分布着西山、东山、周庄、同里、用直、木渎、西塘、乌镇、南浔等历史名镇,精美的清代民居几乎遍及各镇。香山派工匠的精湛技艺、聚集于该地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以及吴文化的深层底蕴都在民居门窗中留下了痕迹,同时折射出清代苏州地区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状况。因其社会内涵和艺术价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典型性,笔者尝试对苏州地区清代民居门窗艺术作深入探讨。
     本文以田野调查及文献收集为立足点,横向展现了本地域民居门窗的种类、构件的艺术特色、雕刻题材的内容以及典型的辟邪文化;纵向研究民居门窗艺术产生、发展、转变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
     全文共分六个章节:
     “序”和“导论”阐述了本论文选择门窗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并对研究的时间范围、地域范围及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同时对中国建筑门窗发展历史做一概括梳理,结合考古资料总结每一历史时期建筑门窗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结合大量图片和历史照片,总结了使用于传统民居中的不同门窗类型;通过对历史文献以及明清版画的研究,再现明清苏州地区传统民居格扇形制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利用力学原理分析门窗主要构件的受力状况;结合测绘实例,总结不同榫卯形式的适用范围以及格扇的安装方式;介绍香山帮漆作工艺。
     第三章以门窗装饰图像为研究对象,从棂格图案和雕刻图案两个方面入手,阐述装饰图案的类型;进而阐述作者对门窗装饰图像的几点认识。
     第四章介绍了作者在苏州地区传统民居门与窗研究工作中得到的成果:门与窗设置的一般规律;门窗与自然环境、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第五章是对苏州地区传统民居民间造门风俗的研究。堪舆、鲁班尺、装饰图案的使用、镇物厌胜以及门楣辟邪物大多与习俗、巫术等民间无形文化息息相关,发展渊源多出自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文章通过调查和分析,从中探索本地普通民众的信仰和民俗文化。
     苏州地区民居的门窗艺术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历史文化作底蕴,各个艺术门类的繁荣和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它的兴盛,最终在苏州地区形成独树一帜的明清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群。传统民居的门窗艺术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它有永远值得发掘和探询的价值。
The Suzhou area,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Wu Yue Civilization, consolidated its status as the country' s economic center in the Ming Dynast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economy, literators and rich merchants all gathered in this area, and the automosphere of literature prevailed. Thus formed the Wu culture that was notably peculiar to the region. And simultaneously, a large number of Jiangnan-famous-towns started to come into existance, centering on which, its own economic and cultural pattern was built complete, and based on that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prospere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of the Ming Qing Dynasty in Jiangnan.
     Revolving about the Suzhou area stand the West Mountain, the East Mountain, and some famous historical towns such as Zhouzhuang, Tongli, Guzhi, Mudu, Xi tang, Wuzhen, Nanxun, etc. There are traces in the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of the ingenious skills of the Xiangshan craftsmen, the esthetic sentiments of the scholar-bureaucrats assembling in the area, and the profound background of the Wu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state and social condition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area are also reflected. Due to the independence and typicality of its social connotation and artistic value, the author tries to give a thorough discussion on the art of the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of Qing Dynasty in the Suzhou area.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 as the basic stand, this paper horizontally exhibits the assortments of the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in the area,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the content of the enchasing subjects, and the typical apotropaic culture. It also longitudinally studies the natur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appearance, the development and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The whole passage can be de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Preface and Introduction expatiate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 doors-and-window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n this paper and limit the research boundaries concerning time, space and object of the study. They also give a regulated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rchitectural doors-and-windows, and, combining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geneliz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ors-and-windows in every historical period.
     Chapter 1 combining a large mumber of pictures and historical photos, demonstrates the assortments of the doors-and-windows and their components, and through the studying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prints of Ming-Qing Dynasty, makes the evolvement of the doors-and-windows redivivus.
     Chapter 2 using the mechanics to analyse the main frameworks' carrying capacity. Combining the mapping examples, summarizes the using-field of different kinds of joints. And introduces the lacquer technics of XiangShan faction .
     Capter 3, with the decoration pattern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beginning with the lattice patterns and the enchasing patterns, expatiates the styles of the decoration patterns respectively and expatiates the viewpoints about the decoration patterns of the author.
     Chapter 4 narrates the production of the author in investigating the doors-and-windows in SuZhou area,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designing the doors-and-window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oors-and-windows, entironment andpeople.
     Chapter 5 is the study on the local door-building customs for traditional residences. The Kanyu measurement, the Luban rul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coration patterns, and the lintel talismans were all most closely linked to the intangible folk cultures such as the customs and the sorcery, most of which came from the old myth or legen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cal people' s belief and folk-custom cultur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its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art of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in Suzhou area was prospered with the flourishing of all art categorie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al craftsmenship, and eventually formed in the Suzhou area the unique historical villages and towns of the Ming Qing Dynasty and a complex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s. The art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doors-and-windows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houses. It is also a window through which we can study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which the enriching human connotation and the profound cultural accumulation are always worth the efforts of exploring and probing.
     Afterdissertation part records the interviews of the author and the designers who involved in the work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also records the actuality of the three kinds of antique workshops .Take the traditional doors-and-windows'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s an example, this part derivat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town' protecting and renewaling and giving the problem-solving direction.
引文
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p21。
    3 高明,《古文字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p88.
    4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建筑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p138。
    5 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形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p450。
    6 这一部分内容由作者参考《中国古代建筑史》卷一至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考古》杂志、《文物》
    7 《长沙象鼻嘴一号西汉墓 湖南省博物馆》,《考古学报》,1981,第1-4期,p117.
    8 《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简报 孝感地区第二期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文物》,1976,第6期,p2。
    9 粱思成先生为《营造法式》中提到的门注解为:版门:是用若干块板拼成一大块板的门,多少有些防御性质,一般用于外层院墙的大门以及城门上,但也有作殿堂门的。乌头门:是一种略似牌楼样式的门。软门:是构造上和用材上都比较轻巧的门.在构造上与版门相同,只是板较薄,外面加牙头护缝.详见《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 技术类参考文献:《营造法原》,姚承祖·张至刚·刘敦桢,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营造法式》,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李戒,联经出版公司,1976《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85《园冶》,计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工程做法注释》,汪璞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粱思成全集——第六卷》,《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中国古代建筑史》,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6 “文化中心”的概念详见: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出版社,1991年3月“在一个文化区域内的部落有的在中央,有的在边境,其文化虽大体相同,但也有差异。在边境(marginal area)的常和别区域的文化混杂渐脱离本区文化的性质。在中央(central area)的最可为本区文化的标准。因为本区的文化原是从这里传出来的,故这里又称为“文化中心”(culture centre)。其余在中心与边境之间的,其文化也依次减少,故一个文化区域可依其标准文化特质的多少而分为“文化带”(culture zone)。标准的文化特质最多的地方便是中央带,也即文化中心,中央的四周特质较少的为一个带,更少的又为一个带,最后以边境为最外面的带,其间特质必最少,这样研究起来便能明晰各地方或民族的文化真相。”
    17 详见周庆云纂,《南浔志》(民国),《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8 摘自段进,季松,王海宁著,《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5
    19 徐明复,《台湾传统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台北:胡氏图书,1990年,p22
    22 《蔬果争奇》版画,明天启年间建阳书林萃庆堂刊本。详见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图版》,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p121。
    23 《吴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p91。
    24 《吴歌》,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p84。
    25 崔晋余主编,《苏州香山帮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p217。
    26 姚承祖·张至刚·刘敦桢,《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p96。
    27 姚承祖·张至刚·刘敦桢,《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p111.
    28 姚承祖,《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p42。
    29 详见施谦纂,《乾隆吴县志.卷14坊巷》,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
    30 陈从周,《陈从周散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p193。
    31 吴宽,《媲耕隐翁墓表》,《家藏集》卷72。
    32 吴宽,《思耘处士墓表》,《家藏集》卷73。
    33 吴宽,《耕隐翁墓表》,《家藏集》卷72。
    34 黄省曾,《吴风录》(不分卷)。
    40 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p47。
    41 郭华瑜,《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研究》,东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p58。
    42 肘版:构成版门的最靠门边的一块板,整扇门的重量都悬在肘版上,所以特别厚,清代称“大边”。详见《梁思成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p167
    43 李浈,《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4 《古建园林技术》,2002/03,p39。
    45 《古建园林技术》,2002/03,p34.
    46 《古建园林技术》,2000/01,p7。
    47 本图表整理参考徐锦华,徐培毅,《立体图解木工技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8 本节内容集录了作者实地调研资料,同时参考相关书籍,例如:《木工学》(许志杰,科教图书出版社,民国69年),《建筑木工》(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等。
    57 参见杨慧,《匠心探原—苏南传统建筑屋面与筑脊及油漆工艺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p131。
    58 梁思成,林徽因,《平郊建筑杂录》,见《中国营造学社会刊》第三卷四期,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翻印版,1997,p98.
    63 《红楼梦》一百十二回.清曹雪芹撰,高鹗续。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91)程氏萃文书屋刊木活字本。程伟元绘图.
    64 参考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p61.
    69 苏州大石头巷吴宅砖雕门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详见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编著,《苏州古民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9 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编著,《苏州古民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80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
    82 光绪《青浦县志》卷三风俗。
    83 乾隆《吴县志》卷二三,《物产》。
    84 《韵鹤轩杂著·戏馆赋》。
    85 光绪《江阴县志》卷8,《祥异》,见“丛书·华中”,第457种,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第3册,第927页。
    86 蓼村遁客;《虎窟纪略》,见《太平天国史料专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7页.
    87 沈梓著:《避寇日记》卷2,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86页。
    88 民国《钱门塘乡志》卷12《杂录志·灾祥轶事》,见乡镇志专辑,第4本,第68页.
    89 同治《安吉县志》卷18,《杂记》,同治十三年刊本,第40a页。
    90 沈梓著:《避寇日记》卷5,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313页。
    91 正间1丈4尺,两次间1丈2尺,共开间3丈8尺。内四界1丈6尺,前后双步共1丈6尺,共进深3丈2尺.一套稍微像样的普通民居用房面积共合12方丈1尺6寸。此尺是鲁班尺.鲁班尺长度各地不同,苏州鲁班尺每尺合27.5公分,则每方丈合7.5625平方米。参见姚承祖:《营造法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9年版,2页.
    92 参见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1992年,第29、98页。一般一步架长5~6尺.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和林光征、陈捷:《中国度量衡》(中国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以清朝工部营造尺计,每尺合32公分,则一步架为160-192公分.苏式一步架为8尺,以苏州鲁班尺计,则为220公分。故苏州一般一步架比他处一般一步架大28-60公分。
    93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报》,1988年2期.
    94 方行:《清代江南农民的消费》,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3期。
    97 《潘天寿美术文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p20。
    98 昆曲中的一板三眼与一板一眼相当于西乐的4/4及2/4拍子,一板三眼用于较慢的节奏,而一板一眼则用于快速的节奏,西乐中经常用的3/4拍子则为昆曲所无。昆曲中的赠板及全板(流水板)为西乐中极少使用:赠板则相当于8/4拍子,是所有节拍中最慢的,但一般可以两节4/4拍子取代:全板相当于1/4拍子,用于节奏极快的舞蹈身段。但是昆曲在节拍上最大的特色是散板,也就是说只有音符而没有节拍,散板是演唱者依剧情的需要而自订曲词的长短按照音符的高低唱出,这完全是由诗词的吟唱演变而来。
    99 龙庆忠,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他从事教育和古建筑、古园林技术研究教学50多年,先后在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任教。解放后,任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建筑领域中,被人们冠以“北梁南龙”的美誉。(“北梁”指梁思成先生)
    100 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p197.
    101 李泽厚,《美育与技术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87,p4。
    102 根据论文《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在民用建筑自然通风研究中的应用》得出结论。作者为李晓锋,朱颖心。
    105 传统计算命理的方法可以简化为这样的公式:计算男命公式,(100—出生年份)÷9.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获得一个余数,余数所属的卦象,视为该人的命卦。一属坎;二属坤;三属震;四属巽;六属乾;七属兑:八属艮;九属离.余数是五的男性视为坤,女性则视为艮。五行所属为:震属阳木;巽属阴木;离属阴火;坎属阳水;乾属阳金;兑属阴金;艮属阳土:坤属阴土。
    106 蔡达峰,《历史上的风水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p265.
    107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p60。
    109 顾颉主编.《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堪舆集成(2)》,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p248.
    110 铢庵,《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
    111 杨迎春,《青海农村居住建筑习俗》,载自《民俗研究》,1996/1,p74。
    112 午荣,李峰,《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p316。
    113 参考收录于《吴县民间习俗》(吴县政协文艺史资料委员会编,1991年)中,李洲芳同志关于发禄袋的文章.
    114(明)午容编,《绘图鲁班经》,台中:瑞成书局,1999,p17-18。
    115 详见陶思炎,《中国镇物》,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8,p56-329。
    116 冯桂芬纂,《苏州府志》卷三风俗,清光绪8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
    117 曹允源等,[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上,民国二十二年<1933>苏州文新书局铅印本。
    “。详见沈益民,童乘珠著,‘中国人口迁移>。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p74~142。
    “'李伯重。‘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明中叶至清中叶的苏州(中)》,见‘清史研究>,2002年第l期,p64。
    啪康熙五十九年‘长洲吴县踹匠条约碑>,见苏州历史博物馆著,‘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1981,p586.
    比‘康熙三十二年‘永禁踹匠齐行增价碑>,见苏州历史博物馆著,<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1981,p55.
    田‘雍正朱批谕旨)卷200,雍正元年四月五日苏州织造胡凤晕奏。
    m洪焕椿,‘明清史偶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p537。
    Ⅲ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t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p42。
    瞄郑若曾,‘苏松浮赋>,收于同氏‘郑开阳杂著>。
    啪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p184。
    u'‘雍正朱批谕旨>卷200,雍正元年四月五日苏州织造胡风晕奏:“闾门南濠一带,客商辐辏,大半福
    建人民,几及万有余人”.
    128 曹允源等,[民国]《吴县志》卷五十二风俗上,民国二十二年<1933>苏州文新书局铅印本。
    129 陈从周,《说园(三)》.原文为:“……今厕所皆饰以漏窗,宛若‘园林小品'。余曾戏为打油诗,‘我为漏窗频叫屈,而今花样上茅房'。漏窗功能为泄景,厕所有何景可泄?……”。
    130(日)和辻哲朗,《风土》,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p175。
    1.沈撰,沈守义刻,《吴江水考》,清雍正刻本。
    2.施谦纂,《乾隆吴县志》,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
    3.范成大撰,汪泰亨汀补,《吴郡志》,清道光间金山钱氏《守山阁丛书》本。
    4.冯桂芬纂,《苏州府志》,清光绪8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
    5.《吴郡西山访古记》,民国十八年(1929)曲石精庐李氏家木刻本。
    6.曹允源,《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苏州文新书局铅印本。
    7.顾震涛,《吴门表隐》,《江苏地方文献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8.东山志编委会,薛利华主编,《洞庭东山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徐傅,王镛,沈藻采,柳商贤,孔陟岵,徐翥先,张郁文,朱福熙,程锦熙编,《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7,香山小志,木渎小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0.徐崧、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1.袁黄,《劝农书》,万历十九年刻本。
    12.潘奕隽,《三松堂集》,同治十一年刻本。
    13.潘钟瑞,《西圃集》,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14.钱泳,《履园丛话》,《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计成原著,陈植注释,陈从周校阅,《园冶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6.李渔,《闲情偶寄》,长沙:岳麓书社,2000。
    17.苏州博物馆等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7。
    19.《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清)顾么燮,陈去病,《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21.《东园徐氏宗谱;八卷》,(清)徐明琚,徐正科纂修,清嘉庆7年(1802),刻本。
    22.《西山叶氏宗谱:五卷》,(清)叶学智等纂修,清嘉庆9年(1804),木活字本。
    23.同治八年修《大阜潘氏支谱》,潘遵祁、潘钟瑞纂修,同治八年潘氏松鳞庄刻本。
    24.光绪三十四年修《大阜潘氏支谱》,潘承谋等纂修,光绪三十四年潘氏松鳞庄石印本。
    25.《东山张氏族谱:一卷》,张武镛纂修,民国6年(1917)。石印本。
    26.《洞庭东山葛氏第四次重修宗谱:十卷》,葛揆中总纂,民国13年(1924)石印本。
    27.民国十六年修《大阜潘氏支谱》,潘承谋等纂修,民国16年潘氏松鳞庄铅印本。
    28.《蔡氏宗谱爱日堂苏州洞庭西山西蔡:八卷》,蔡华春等纂修,1995年,手写复印本。
    29.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30.刘敦桢,《苏州古建筑调查记》,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民国二十五年九月[1936.9]发行。
    31.建筑工程部设计所·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合编,《中国古建筑参考图集》,北京:中国建 筑工程出版社,1955。
    32.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33.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3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5.《刘敦桢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3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7.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8.王弗,《鲁班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9.曹焕旭,《中国古代的工匠》,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40.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1.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42.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3.李嘉球,《香山匠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4.《梁思成全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5.崔晋余,《苏州香山帮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6.张仲一·曹见宝·傅高杰·杜修均,《徽州明代住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47.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研究室,《苏州旧住宅参考图集》,1958。
    48.郭翰,《苏州砖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
    49.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浙江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50.陆元鼎、杨谷生,《中国美术全集·民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1.徐民苏,詹永伟,梁支厦,邵庆编著,《苏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2.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3.中国建筑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编著,《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54.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5.鲁杰,鲁辉,鲁宁,《中国古建筑艺术大观——门窗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6.周君言,《东阳明清民居木雕精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7.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台北:南天出版社,1998。
    58.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9.张燕.王虹军编著,《扬州建筑雕饰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60.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1.宋艳刚,《关中古建筑雕刻艺术》,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
    62.楼庆西,《户牖之美一“乡土瑰宝”系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3.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4.苏州市房产管理局编著,《苏州古民居》,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5.何晓道,《江南明清门窗格子》,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66.顾玉振,陈敬濂,徐晋镛,《苏州风俗谈》,[出版者不详]民国二十年十二月[1931.12]。
    67.马宗霍,《中国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1937。
    68.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69.周振鹤,《苏州风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70.马湘泳,虞孝感,《太湖地区乡村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出版社,1991。
    72.吴县政协文艺史资料委员会编,《吴县民间习俗》,1991年。
    73.叶瀚,《中国美术史》,见《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
    74.徐建融,《中国美术史标准教程》,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
    75.王伯敏,《“四王”在画史上的劳绩》,《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76.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
    77.《老房子——江南水乡民居》,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78.东南大学建筑系,《徽州古建筑丛书》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79.阮仪三,《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0.周心慧,《中国古版画通史图版》,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81.蔡利民,《苏州民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82.国家图书馆,《清代报刊图画集成(全十三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
    83.《点石斋画报·大可堂版》,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84.段进,季松,王海宁著,《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5.阮仪三《江南六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6.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7.柳宗悦,译者:孙建君、黄豫武、石建中;主编和校注:徐艺乙,《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88.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三联书店,2003。
    89.任放,陈锋,李伯重,《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90.陈晓燕,包伟民,《江南市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91.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
    92.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93.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94.吴建华,《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苏南历史与社会丛书》,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95.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
    96.姚承祖·张至刚·刘敦桢,《营造法原》,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9。
    97.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李诫,《营造法式》,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
    98.午荣,李峰,《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99.杜仙洲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台北:丹青图书有限公司民国73[1984]。
    100.叶平安编绘,《古建筑砖木雕刻图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101.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02.林会承,《传统建筑手册——形式与作法篇》,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5。
    103.路玉章,《木工雕刻技术与传统雕刻图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04.路玉章编著,《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5.刘一鸣,《古建筑砖细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6.过汉泉编著,《古建筑木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07.李浈,《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08.李浈,《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109.叶菊华,《江苏住宅建筑史》,南京工学院研究生论文,1959。
    110.何建中,《东山明代住宅》,南京工学院研究生论文,1982。
    111.荣斌,《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屏障》,南京工学院研究生论文,1986。
    112.刘建,《建筑造型艺术研究—窗》,东南大学硕士论文,1997。
    113.都铭,《东阳明清民居木雕装饰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1999。
    114.杜鹏,《隐喻的世界——建筑符号及其现象学诠释》,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1。
    115.张兰,《历史城镇的调查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1。
    116.彭湘舸,《窗的设计依据与要素》,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2。
    117.苏坤,《上海豫园地区建筑与环境色彩要素特质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118.李铁,《同里古镇保护中公众利益保障策略的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3。
    119.刘晓东,《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城镇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同济大学博士论文,2003。
    120.陶莎,《中国传统民居的乡土工艺性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121.尤霞,《中国传统图式的符号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
    122.李学,《江南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和适宜性生态技术初探》,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3.李新建,《苏北传统建筑工艺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4.李嫒莉,《试论苏州传统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艺术特点》,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5.居晴磊,《苏州砖雕的源流与艺术特点》,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6.卢醒秋,《透过门窗看传统居住建筑的精神世界》,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7.赵霞,《云南民居门窗技艺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8.李炅,《门说——门的视觉艺术文化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9.石红超,《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小木作匠艺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130.《古建园林技术》,主办单位: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
    131.《建筑学报》,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132.《时代建筑》,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33.《建筑技术》,主办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4.《中国经济史研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135.《历史研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136.《民俗研究》,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137.《东南文化》,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
    138.《史林》,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39.《平准学刊》。
    140.《中国史研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