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 融合 共赢:新时期内地香港合拍片的历史与趋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时期以来,中国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双方电影的发展走过了20余年,从最初开始艰难的协作,发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里一个重要的商业合作拍摄形式与文化交流方式。在当今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对外合作拍摄也日益衍生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话语形态和重要的商业制作模式,内地香港合拍片为之提供了一种建设性参照。合拍市场在迅猛发展,但是相应理论却很匮乏。
     本文通过聚焦内地香港合拍片,探讨了内地与香港为解决合拍当中的冲突、走向融合与共赢应采取的多种制作策略、文化策略、意识形态策略和经济策略。本文首先运用电影史和政治经济学理论,采用史料文献等内容分析、访谈和个案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梳理了二十余年来中国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发展历史与演变规律。从中看到,两地电影业存在一种既彼此竞争又相互合作的难分难解的关系,同时又面临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文化观念转变等问题。失去了东南亚和台湾市场的昔日“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工业正在救亡图存,而刚刚走向复兴的内地电影产业也是玄机莫测,两者的合作无疑更耐人寻味。另外,内地香港合拍电影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五个方面的合力影响,而在全球化、跨国联合制作方兴未艾的语境下,这五大合力逐渐结成了新联盟,成为推动合拍电影往前发展的新动力。合拍双方应在结构与体制大调整的战略下,构建合适的资源优化模型,采取系统的辅助合拍支持方案,提升合拍电影品质,使合拍向广袤和纵深的国际舞台拓展。
     总之,合拍电影要实现融合与共赢,应把握几个内在规律与关键因素,这既对内地和香港电影双方都有促进,对共建华语电影有参考意义,同时也对文化创意产业有所启发。
Along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in China, the Mainland-HK film co-production has grown for more than 20 years. With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film industry in China becomes mature and both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benefit from the advantage of trans-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By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alliance, with the complementation of Hong Kong and Chinese film industries, the Mainland-HK film co-production creates herself a unique literate form and develops an important economic model.
     With the guidance of film history and political economic theory, the study shows how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filmmaking integrated with their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art environments. The bilateral environments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film industry and matur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owever,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systems, soci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Hong Kong and Mainland filmmakers even stopped their footsteps;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 union of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art environments creates a new seed to sprout again.
     To study the Chinese film property, production procedure will be an essential topic to investigate. Based on analysis, barriers have been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on process of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As a result, four areas of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sketching out; they are: production strategy, cultural strategy, ideology strategy and economic strategy. Besid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a trend for most of the industries nowadays; inter-country team-up is a matter of course. Meanwhile, under the attack of Hollywood films, HK film almost collapsed in the markets of South-east Asia and Taiwan. However, with the prosperity of Chinese economy, film industry is sprouting.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team-up filmmakers between Mainland and HK is inevitable. 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it’s still provided evidently that we have a precise reform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and good coordination in future.
     To sum up, the study emphasizes on three areas in film co-production between HK and Mainland China, which are conflict, integration and mutual advantages. The text also decomposes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being integrated of filmmaking; it highlights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co-operation. The study aims at studying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ese film property, so as to shed a light on the whole Chinese film as a whole and creative & cultural industries in future.
引文
①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Colin 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 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② 台湾电影笔记,http://movie.cca.gov.tw/CINEMA/basis_dic_result01.asp?tn=7&category=1。
    ③ 公元 1979 年是中国电影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之年。1979 年是完整意义上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起始之年。从此,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和全面繁荣的时期。见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 影文化思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年版。
    ① 见《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 31 号),自 2004 年 8 月 10 日起施行。
    ① 如张伟雄:“《炮制女朋友》与‘新埠片’的诞生”,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网,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mod=articles&task=show_item&cat_id=0030&item_id=00000038;汤祯兆:“CEPA 所带来的‘新埠片’变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mod=articles&task=show_item&cat_id=0050&item_id=00000096。
    ② 郑全刚(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沟通、理解、共振合拍片雄风”,《电影通讯》,1998 年第 4 期。
    ① 所谓“长凤新”,是指成立于 50 年代初的三家著名影片公司:资历悠久的“长城”、有“喜剧之家”美誉的“凤凰”及作为当年香港粤语片四大公司翘楚的“新联”。因三公司均为香港左翼电影机构,制作路线均沿袭中国进步电影传统,导人向上、向善,强调寓教于乐,故被统称为“长凤新”。后来联合组建香港银都机构。
     ① 2005 年 5 月 19 日于香港尖沙咀对吴思远的访谈。
    ① 耿天丽:“玩命导演的玩命艺术——观《海市蜃楼》随感”,《电影评介》,1987 年第 12 期。
    ② 汪国义:“血与泪的考验——电影《少林寺》拍摄纪实”,《中华武术》1995 年第 8 期。
     ① 张玞:“改革开放 20 年中国合拍电影的回顾和思考”,《新中国电影五十年》,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00 页。
    ① 陈播:“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创作致李翰祥先生”,《当代电影》,1997 年第 3 期。
    ② “观众谈《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大众电影》,1983 年第 12 期。
    ① 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79 页。
     ① 一之:“那些年 那些人 那座庙——《少林寺》特制导演解说音轨”,《电影评介》,2005 年第 6 期。
     ① 尹鸿,凌燕著:《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45 页。
     ① 黄式宪所著《文化胸襟与文化磨合——来自中国合拍电影风景线的报告》中认为,20 世纪 80、90 年代的中外合拍大体上可分作四个阶段:A、合作制片初兴期:探索与实验 (1979-1985 年);B、合作制片推进期:规模与气象 (1986-1989 年);C、合作制作高峰期:艺术与市场 (1990-1995 年);D、合作制片低谷期:危机与生机 (1996-90 年代末)。见黄式宪:“文化胸襟与文化磨合──来自中国合拍电影风景线的报告”,《电影通讯》 2000 年第 5、6 期。
     ① 饶朔光:“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90 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论纲”,《当代电影》,2001年第 1 期。
     ① 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93 页。
     ① 于冬:“亟待更新和发展的中国电影生产力”,《电影艺术》,1995 年第 3 期。
    ② 转引自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94页。
    ① 详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71-372 页。
    ② 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 年的观察”,《当代电影》,2005 年第 2 期。
    ③ 陈儒修:“90 年代台湾电影文化生态调查报告”,见《电影帝国——另一种注视:电影文化硏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版,第 22-23 页。
    ④ 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年版,第 358 页。
     ① 陈犀禾:“大陆电影和市场之‘手’——大陆电影的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当代文化研究,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chenxihe/200504/1012.html。
    ① 罗棣珍:《1994 年国产故事片发行盈亏情况》,载《中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编撰《中国电影年鉴 1995》第 170 页,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年版,本文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61 页。
    ② 刘帆:“新时期中国大陆电影体制变革述略”,西南师范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
    ③ 数据综合来自:童刚:“第八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实录”,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m/c/2005-01-10/ba623976.shtml;唐榕:“电影与电视:竞争·双赢·共享”(上),《中国电影市场》,2005 年第 6 期;《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经济变更和艺术分野》礼士:“今年制片产量正常吗?──浅析电影制片业的现状和走势”,《电影通讯》1997 年第 6 期。
     ①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72 页。
     ① 转引自《’ 94 大事回顾》,《电影双周刊》,1994 年 12 月 29 日刊,总第 410 期。
    ① 于冬:“港片北上乐与忧——析 2002~2004 年港产合拍片的内地市场状况”,《电影艺术》,2004 年第 6期。
    ②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2 页。
    ③ 1991 年香港电影《跛豪》在香港票房狂收 3800 万,更获评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
    ④ 李焯桃:《淋漓影像馆·抛砖篇》,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6 年版,第 41 页。
     ① 数据引自《西楚霸王》,《电影双周刊》,1994 年 6 月 2 日刊,总第 395 期。
    ① 李焯桃:《淋漓影像馆·抛砖篇》,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6 年版,第 86-87 页。
    ② 1996 年初春长沙会议以后,政府提出了关于电影生产的 9550 工程,强化了转型期中计划经济的成分。1996 年 8 月 25 日,在长春电影节期间,电影局召开了全国电影合拍工作座谈会,强调合拍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
     ① 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02 页。
     ① 胡克:“香港电影对大陆的影响(1976-1996)”,《电影艺术》,1997 年第 4 期。
    ① 需要指出的是,该片是由内地投资的低成本国产片,邀请文隽来内地监制,香港明星梁咏琪出演女主角。
    ② 参见《电影管理条例》第五条。
    ③ 参见《电影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① 包括《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审查暂行规定》、《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总局令第 18、19、20、21 号文件)。
    ② 参见《电影管理条例》第五条。
    ① 数据转引自唐榕:“电影与电视:竞争·双赢·共享”(上),《中国电影市场》,2005 年第 6 期;张燕:“2004 香港电影分析”,《电影艺术》,2005 年第 2 期。
     ① 杨彬彬:“市场加速度之港资、外资篇——一场未知的丛林探险”,《新京报》,2004 年 2 月 26 日版。
    ② 尹鸿,詹庆生:“2005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6 年第 2 期。
     ① 根据香港影业协会(MPIA)的统计,在 2004 年香港制作的 64 部影片中,有一半是合拍片。
    ① [美]巴里?R?李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3 页。
    ② 同上,第 73 页。
    ① 汤祯兆:“2004 年的旗兵死战——兼谈《旺角黑夜》、《爱·作战》及《大事件》”,《南方都市报》,2004年 9 月 11 日版。“旗兵”是 20 世纪 70、80 年代港人指来港犯案的“红卫兵”,后演化为对内地来港匪徒的通称。
    ① 电影局答记者问,见谢晓,陈弋弋:“中国电影 CEPA 实施:电影局解答八大质疑”,《南方都市报》,2006年 3 月 23 日。
     ① 《大只佬》获 2004 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刘德华更凭此再度成为影帝;《旺角黑夜》获 2005 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
    ② 谢晓,陈弋弋:“中国电影 CEPA 实施:电影局解答八大质疑”,《南方都市报》,2006 年 3 月 23 日版。
    ③ 转引自谢晓,实习生伍洁敏:“《江湖》改‘协拍片’ 发行经理谈‘被毙’主因”,《南方都市报》,2004年 4 月 8 日版。
     ① “香港与内地的牵手紧密 香港影人内地谈情”,《新京报》,2004 年 4 月 18 日版。
    ② 谢晓,陈弋弋:“中国电影 CEPA 实施:电影局解答八大质疑”,《南方都市报》,2006 年 3 月 23 日版。
     ① 据寰亚公司数据,《百年好合》的香港票房为 2500 万,《恋上你的床》2000 万,《老鼠爱上猫》也有 1500万。
    ② 袁媛:“《长恨歌》票房惨败 关锦鹏称始终没有找准感觉”,《北京晨报》,2005 年 10 月 27 日版。
     ① 2005 年 4 月 13 日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对严浩导演的访谈。
     ①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Colin 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 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② 同上。
     ① [美]巴里?R?李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174 页。
     ①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Colin 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 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② 引自《西楚霸王》,《电影双周刊》,1994 年 6 月 2 日刊,总第 395 期。
    ① “调查指影视展为亚洲首要业界商贸平台”,2005 年香港首届国际影视博览新闻发布。
    ② 《功夫足球》是由珠江电影公司和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协拍的影片,香港制作方拥有完全版权。但按有关规定,所有在中国内地放映或有内地电影机构参与制作的影片必须经国家电影局审查后才能公映。该片在没有送国家电影局审查的情况下就擅自在香港公映,严重违规。国家电影局获悉后,正式发文公布了对该片相关制作方的处罚意见,处理决定包括:暂停《功夫足球》主要制作方香港星辉公司、寰宇公司在内地的各项电影业务;该片内地协拍方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因监管不力,被通报批评;停止引进该片到内地公映等。
    ① 李兮:“欧洲影人来中国谋求合拍”,《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5 年 4 月 21 日第 17 版。
    ② 冯睿:“电影局表示:并没有发出通知整治电影双版”,《南方都市报》,2004 年 11 月 6 日版,转引自中国新闻网,http://fun.china.com/zh_cn/movie/news/205/20041105/11951714.html。
    ③ 杜文翰,百合:“一部电影三个版本——如何适应各地口味?”,见焦雄屏编著:《香港电影风貌(1975~ 1986)》,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 年初版二刷。
    ① 2005 年 4 月 13 日于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对严浩导演的访谈。
    ② [美]巴里?R?李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174 页。
    ③ 杨君:《现在:与 12 位媒介人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④ 香港导演黄志强曾经阐释说:“怎样才是典型的香港电影?一部非常卖力地去取悦观众的电影。”香港
     ① 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年版,第 360 页。
    ② 文隽:“我在大陆拍戏的日子“(一)(二),《电影双周刊》1993 年 3 月 25 日和 4 月 8 日报道,总第 364、365 期。
    ① 关雯,赵辉:“中欧合拍论坛搭鹊桥 2005 合拍新项目火热招商”,《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5 年 4月 21 日第 16 版。
    ② 罗卡:“香港新电影的‘少林寺’”,见焦雄屏编著:《香港电影风貌(1975~1986)》,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 年初版二刷,第 33 页。
    ③ 张西河口述,张悦采写:“少年英雄不是梦”,《新京报》,2005 年 7 月 5 日。
     ① 2005 年 6 月 27 日于香港铜锣湾广场寰亚综艺集团对集团副主席暨执行董事庄澄的访谈。
     ① 2005 年 6 月 27 日于香港铜锣湾广场寰亚综艺集团对集团副主席暨执行董事庄澄的访谈。
    ① 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83-300 页。
    ② 见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Colin 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 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56 页。
    ③ 同上。
    ①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② 侯柠柠:“《天下无贼》突破 8000 万 冯小刚今年不怕过长江”,《北京晨报》,2004 年 12 月 21 日版。
    ①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② 周美纯:“从文化接近性和差异性角度看韩剧的跨文化传播”,第二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见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55469/4207421.html。
     ① 姜静楠:《银幕叙事圈:中国电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11 页。
    ② 尹鸿,詹庆生:“制作高速粗放增长 发行正在变硬的腰”,《2006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① [美]巴里?R?李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① “内地与港合作制片机构不完全搜索”,《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5 年 3 月 17 日第 8 版。
     ① “中国电影业如何繁荣——导演何平访谈录”,《中国电影市场》,1994 年第 3 期。
     ① 转引自姜静楠:《银幕叙事圈:中国电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22 页。
    ① 日本在 20 世纪上半叶提出的“泛亚主义”(Pan-Asianism),但作为政治概念的泛亚主义大多一直附属和辅助于近代的民族主义,并没有构成亚洲民族之文化根基。此处“泛亚主义”借鉴的是“泛欧电影”的传统概念。在 20 世纪 20 年代,欧洲各国电影公司为收复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丧失的国内外电影市场,开始结盟,期盼靠着国际的大团结,来共同对抗好莱坞,于是形成了“泛欧”电影(pan-European)或“电影欧洲”(Film Europe)。1924 年,先是德国 Ufa 公司和法国发行商建立互惠的交流模式,跟着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也加入行列。两三年之间,不只影片交流日渐增加,还采用进口配额,以奖助各国联合制作“泛欧”电影。后来有声片崛起,而且 1929 年欧洲面临经济大恐慌,“泛欧”电影的合制与交流逐渐衰减。
    ② 伊人:“从柏林电影节参赛片看电影的‘全球化’产物:跨国合拍片”,《文汇报》2006 年 2 月 11 日
    Albarran, A.B. Media economics: Understanding markets, industries and concept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Albarran, A.B. & Chan-Olmsted, S. Global media economics: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world media markets.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8.
    David Bordwell 著;何慧玲译;李焯桃编:《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香港电影评论学 会,2001 年版。
    Entertainment Expo 2005, Screen International Press, Mar 18 2005
    Esther C.M. Yau, editor. At full speed: Hong Kong cinema in a borderless worl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1.
    Frey, Bruno. Arts and Economics: Analysis and Cultural Policy. New York: Springer, 2000.
    Hong Kong Urban Council. Hong kong cinema in the eigh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western cinema. Hong Kong: The Council, 1991.
    King G. New Hollywood Cinema: A Introduction.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w Kar, Frank Bren;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Sam Ho. Lanham. Hong Kong cinema: a cross-cultural view. Md.: Scarecrow Press, 2004.
    Litman, Barry R. The motion picture mega-industry.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8.
    Poshek Fu, David Desser, editor. The Cinema of Hong Kong: history, arts, identity.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Robert C. Picard 著;冯建三译:《媒介经济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 年版。
    Roy Armes 著;廖金凤,陈儒修译:《第三世界电影与西方》,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1997 年版。
    Sheldon Hsiao-peng Lu.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Stephen Teo.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s. London: BFI, 1997.
    Toby Miller, Nitin Govil, John Mcmurria and Richard Maxwell 著;冯建三译:《全球好莱坞》,台北,巨流,2003 年版。
    Vogel, Harol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 A Guide for Financial Analysis. 5th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Wolf M. The Entertainment Economy: How Meg-Media Forces Are Transforming Our Lives. London: Penguin, 2000.
    Yingchi Chu. Hong Kong cinema: coloniser, motherland and self.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Yingjin Zhan. Transregional imagination in Hong Kong cinema: questions of culture, identity, and industry. Hong Kong: David C. Lam Institute for East-West Studie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2003.
    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淸主编:《香港电影 80 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
    陈清伟著:《香港电影工业结构及市场分析》,香港,电影双周刊出版社,2000 年版。
    陈儒修著:《电影帝国——另一种注视:电影文化研究》,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版。
    陈耀成:《从新浪潮至后现代》,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1 年版。
    戴锦华著:《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戴锦华著:《斜塔瞭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版。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第 14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1990)特刊:《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香港市政局,1990 年版。
    第 21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市政局,1997 年版。
    第 24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跨界的香港电影》,香港市政局,2000 年版。
    第 27 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专题特刊:《香港电影面面观:2002-2003》,香港,艺术发展局出版,2003 年版。
    杜云之著:《中华民国电影史》,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8 年版。
    郭静宁编:《南来香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电影数据馆,2000 年版。
    韩炜, 陈晓云著:《新中国电影史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何思颖、何慧玲编:《剑啸江湖——徐克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2002 年版。
    黄升民,周艳主编:《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年版。
    黄式宪,张凤铸,胡智锋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黄淑主编:《穿梭光影 50 年──香港电影的制片与发行业展览(1947-1997)》特刊,香港,市政局香港电影资料馆,1997 年版。
    黄寤兰主编:《当代港台电影:1988-1992》(上、下),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2 年版。
    黄寤兰主编:《当代港台电影:1993》,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年版。
    黄寤兰主编:《当代港台电影:1994》,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 年版。
    黄寤兰主编:《当代中国电影:1995~1997》,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8 年版。
    黄一峰:《电影市场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版。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
    姜静楠:《银幕叙事圈:中国电影》,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焦雄屏:《风云际会:与当代中国电影对话》,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版。
    焦雄屏编著:《香港电影风貌(1975~1986)》,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8 年初版二刷。
    焦雄屏编:《新亚洲电影面面观》(第 36 届亚太影展专刊),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初版。
    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Colin 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刘丰海, 张慧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版。
    朗天:《后九七与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2003 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李天铎编著:《当代华语电影论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6 年版。
    李幼新编:《港台六大导演》,台北,自立晚报,1986 年版。
    李焯桃著:《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笔记》,香港,创建,1990 年版。
    李焯桃:《观逆集·香港电影篇》,香港,次文化堂,1993 年版。
    李焯桃:《观逆集·中外电影篇》,香港,次文化堂,1993 年版。
    李焯桃:《淋漓影像馆·抛砖篇》,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6 年版。
    李焯桃:《淋漓影像馆·引玉篇》,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6 年版。
    刘现成编:《拾掇散落的光影:华语电影的历史、作者与文化再现》,台北,亚太图书公司,2004 年版。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版。
    陆弘石, 舒晓鸣著:《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年版。
    陆绍阳著:《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 年以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罗卡,吴昊,卓伯棠合著:《香港电影类型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洛枫著:《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埃尔?李伯曼、帕特丽夏?埃斯盖特:《娱乐营销革命》,谢新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美]巴里?R?李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刘宏宇、肖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英]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孟建,李亦中,[德]Stefan Friedrich 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沈芸:《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版。
    史文鸿:《电影文化、理论和批判》,香港,次文化堂,1995 年版。
    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版。
    王海洲主编:《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年版。
    王玮:《意义与空白:当代香港电影观察》,台北,万象,1995 年版。
    吴涤非:《当代华语电影探索》,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年版。
    吴信训,金冠军主编:《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初版。
    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部著:《香港电影进军北美市场》,香港贸易发展局,2001 年版。
    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部著:Hong Kong’s Media Entertainment Industry: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香港贸易发展局,2005 年 3 月版。
    香港影业协会年鉴小组编:《香港电影(1989-1990),香港影业协会,1990 年版。
    香港政策研究所《政策评论》编辑委员会,《政策评论》:《·LOCAL ROOTS·扎根香港·GLOBAL VISION·放眼世界》,2003 年 3 月 21 日~5 月版。
    谢晓,陈弋弋:“中国电影 CEPA 实施:电影局解答八大质疑”,《南方都市报》,2006 年 3月 23 日版。
    薛后:《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 年版。
    叶月瑜,卓伯棠,吴昊编:《三地传奇:华语电影二十年》,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1999年版。
    尹鸿:《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年版。
    尹鸿:《尹鸿自选集:媒介图景·中国影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尹鸿,邓光辉:《世界艺术史话——世界电影史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年版。
    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 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年版。
    余慕云:《香港电影八十年》,香港区域市政局,1994 年版。
    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一至第五卷),香港,次文化堂,1996-2001 年版。
    余永定,郑秉文主编:《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 WTO 的中国产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张震钦,杨远婴主编:《WTO 与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版。
    赵曙光,史宇鹏:《媒介经济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中文简体版是在 1995 年台湾麦田公司的中文繁体版的基础上授权出版),2003。
    支廷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 年版。
    钟大丰,潘若简,庄宇新主编:《电影理论:新的诠释与话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版。
    钟大丰, 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年版。
    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主编:《香港电影回顾》,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年版。
    周星著:《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朱顺慈:《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香港电影资料馆,2001 年版。
    《电影双周刊》编:《2005 香港电影·录影黄页》,香港,《电影双周刊》,2005 年版。
    阿里夫·德里克著;李怀亮译:“市场、文化、权力:中国第二次‘文化革命’的形成”,见《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 2002,第 146~173 页。
    包同之:“注重合拍影片质量,加强合拍影片管理”,《电影通讯》1990 年第 9 期。
    边季平:“变化与等待:2002 年中国电影扫描”,《电影艺术》,2003 年第 1 期。
    蔡洪声,谭亚明:“大陆关于香港电影的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
    陈柏生:“港台大陆 三环相扣”,《电影双周刊》1993 年 1 月 21 日,总第 360 期。
    陈犀禾:“大陆电影和市场之‘手’——大陆电影的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当代文化研究,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chenxihe/200504/1012.html。
    陈晓云:“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传媒报告》,2003 年第 1 期。
    陈野:“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扫描”,《电影艺术》,2001 年第 4 期。
    春文:“合拍片:中国电影的一道风景”,《电影艺术》,1997 年第 6 期。
    丁一岚:“保利博纳遭遇三年之痒?”,《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 年第 25 期第 2 版
    冯建三:“论英韩法印和港台地区电影产业对文化交流的启示”,《中国传媒报告》,2004 年第 3 期。
    冯建三:“香港电影工业的中国背景:以台湾为对照”,见《中外文学》(台湾)2003 年第32 卷《全球化与文化研究》专辑,总 376 期。
    高卉佳:“2004 寰亚电影大打内地牌”,《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 年第 13 期第 7 版。
    “合拍片必须在境内制作”,《电影创作》1994 年第 3 期。
    胡克:“香港电影对大陆的影响(1976-1996)”,《电影艺术》,1997 年第 4 期。
    黄建宏:“合制电影中的‘感性分享’”,《电影艺术》,2006 年第 1 期。
    黄式宪:“文化胸襟与文化磨合──来自中国合拍电影风景线的报告”,《电影通讯》, 2000年第 5、6 期。
    李剑敏:“深论港片跨上内地直通车的利与弊”,中国《新闻周刊》2003 年 7 月 22 日。
    梁秉钧(Ping-kwan Leung):“民族电影与香港文化身份:从〈霸王别姬〉、〈棋王〉、〈阮玲玉〉看文化定位”,《今天》,第 26 期(1994 年秋季卷):193-204 页。
    列孚:“地理文化·文化密码·类型电影——后港产片、香港与内地合拍片的根本问题”,《电影艺术》,2006 年第 2 期。
    林锦波:“顾盼 92”,《电影双周刊》,1993 年 1 月 21 日,总第 360 期。
    林黎胜:“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经济变更和艺术分野”,《电影艺术》,1996 年第 3 期。
    林文淇:“断裂的历史·异质的空间:九○年代台湾都市电影中国家身分认同的消逝——九○年代台湾与香港后设历史电影的比较”,《中外文学》(台湾)1998 年 10 月号。
    刘嘉:“港产合拍片缘何风光不再——港产片一年来内地市场状况浅析”,《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 年第 20 期第 2 版。
    刘莹:“合拍片的商业合作模式”,《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 年第 34 期第 2 版。
    鲁晓鹏著;姜振华、胡鸿保译:“中国电影一百年(1896~1996)与跨国电影研究:一个历史导引”,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old/wencui/021014200/0210142010.htm。
    罗永生:“解读香港卧底电影的情绪结构和变迁”,去国?汶化?华文祭:2005 年华文文化研究会议,2005 年 1 月 8-9 日台湾交通大学。
    马伟豪:“同心·活力——寄语 CEPA 之后”,《电影艺术》,2004 年第 6 期。
    梅特·希约特:“丹麦电影与国际认可策略”,见 (美) 大卫·波德维尔,诺埃尔·卡罗尔主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 705~707 页。
    饶朔光:“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90 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论纲”,《当代电影》,2001 年第 1 期。
    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 年的观察”,《当代电影》,2005年第 2 期。
    如今:“透视〈中国电影市场调研报告〉”,《中国电影报·产业周刊》,2004 年第 40 期第 7版。
    王海洲:“以合拍创制华语新电影”,《电影艺术》,2004 年第 6 期。
    王英霞,徐敏:“香港:亚洲娱乐产业中心”,《综艺》(中文版),2005 年 3 月 21 日第 17~18 页。
    文隽:“我在大陆拍戏的日子“(一)(二),《电影双周刊》1993 年 3 月 25 日和 4 月 8 日报道,总第 364、365 期。
    吴思远:“合拍是双赢”,《电影艺术》,2004 年第 6 期。
    尹鸿:“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见叶月瑜,卓伯棠,吴昊编:《三地传奇:华语电影二十年》,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1999 年版。
    尹鸿:“世纪之交:90 年代中国电影备忘”,《当代电影》,2001 年第 1 期。
    尹鸿:“欲来山雨满楼风——2001 年中国电影备忘”,《电影》,2001 年第 2 期。
    尹鸿:“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 年第 4 期。
    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及其文化挑战性”,《中国文化报》,2001 年 4 月 17 日版。
    尹鸿:“2002-2003 中国电影产业备忘》”(上、下),《电影艺术》,2004 年第 2、3 期。
    尹鸿、王晓丰:“《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当代电影》,2005 年第 2 期。
    尹鸿,詹庆生:“2005 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6 年第 2 期。
    远婴:“阅读香港电影”,《当代电影》,1997 年第 3 期。
    张江艺:“浮现在 2002 年度中国电影中的市场意识——兼为 2002 年度中国电影市场综述”,《电影艺术》,2003 年第 1 期。
    张江艺:“‘小作坊’的飞跃——‘博纳公司’发展调查报告》,《当代电影》,2004 年第 3 期。
    张江艺:“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见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
    张晋锋:“电影制作 联合起来”,《中国电影报》,2003 年 12 月 11 日第 2 版。
    张燕、张江艺:“2003 年内地、香港电影市场概况”,《当代电影》,2004 年第 1 期。
    钟宝贤,“合纵与连横:香港电影业的百年盛衰”,《传媒透视》(香港),2005 年第 1 期。
    钟宝贤,“新放映窗户能否为电影业带来新机”,《传媒透视》(香港),2005 年第 3 期。
    汤祯兆:“2004 年的旗兵死战——兼谈《旺角黑夜》、《爱·作战》及《大事件》”,《南方都市报》,2004 年 9 月 11 日版。
    周美纯:“从文化接近性和差异性角度看韩剧的跨文化传播”,第二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55469/4207421.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