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训练为中心的儿童组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初,英人贝登堡基于本国的社会状况和现实需求,结合已有的诸多儿童教育理念、活动实践设计了童子军这一儿童组织。随后,社会各界对于国家民族前途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共同关注使得童子军运动风靡全球。1912年,中国的教会学校中也诞生了模仿西式并习用英语的童子军训练。贝登堡曾提出“童子军不是学校化;童子军不是军事化;童子军不是政党化”的发展原则。但中国的社会现实、国族需求与政治运作都无法让童子军按照贝氏的预期发展。
     中国教育界和政界人士先后注意到了童子军组织,并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对其训练活动加以改造,进行了建设中国儿童组织的尝试。各地学校纷纷组建童子军,继而诞生了由不同力量支持或组织的地方童子军联合会。军国民思潮后,诸童子军联合会基于训练新一代“国民”的鹄的,积极探索童子军的编制、课程,童子军训练逐渐切合中国的国情与现实。但在军阀割据、南北分裂的现实下,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屡次议定的推广童子军决议案难以施行,地方办理童子军事业的师资经费难以解决,各地童子军组织、训练的实况是各自为政,甚少关照。
     1926年,国民党统一领导童子军后,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童子军行政组织。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党根据政治统治和具体国情的需要最为强调童子军的政治训练,为童子军誓词规律等增添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牢牢地控制着童子军的行政组织、经费师资和诸多活动。种种举措使得中国童子军的质与量均有提升,但执政党掌控童子军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以此来维持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秩序。民国特殊、复杂的客观环境之下,童子军也只有“政党化”与“主义化”,符合国民党统治和国家形势的需要才能生存发展下去。
     时局又临动荡,国民政府于1934年将童子军定为初中必修科,并给予了衔接军事训练的任务。论文归纳了童子军必修科的内容、制度和方法,探讨了学校设置童子军课程流于形式的原因所在。偏重军事训练的童子军强调道德、纪律、礼仪、卫生等诸多内容,与彼时所倡行之“新生活”运动多有关联。抗日战争爆发后,接受童子军训练的许多少年儿童在民族危亡时勇于挺身而出,表现出强烈的国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民国政治局势风谲云诡,社会思潮涌动,童子军引入中国特别是被纳入政府领导之后的组织机构、训练内容尤其受到政治、军事因素的左右,呈现出政党化、“三民主义”化和军事化的发展趋势,难免有所缺失。但中国民间和官方所办理的童子军事业,可以视作是国人先由模仿西式继而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实际之儿童组织的尝试。通过民国童子军的组织训练,可以一窥民国社会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理念。从建国后最大的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设情况来看,样是中央统一领导,以学校为主阵地,追溯民国办理童子军的种种极有必要。
     童子军作为民国学校内的儿童组织,可以视为课外活动之一种,但无法涵盖课外活动的所有内容;其训练内容、方法、成效都与体育有所重合,但更为丰富。西式童子军强调户外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生活教育之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层次,顾及了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服务意识等方面,并将种种教育内容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与传递给儿童,对于今天的儿童组织、儿童教育极有借鉴意义。最需要说明的一点在于,除却受时代影响的军事色彩,政治性和教育性是现代儿童组织最突出的特征。无论是办理童子军还是任一儿童组织,其关键并非是否“学校化”、“政党化”,而是在于其运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Early1900s, Robert Baden Powell designed, based upon the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s well as various theories of childhood education, an children's organization, namely Boy Scouts. As a movement, it was widespread because of the worldwide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tates and individual children. In1912, scouting was generated in the Missionary Schools in China. Baden Powell proposed a principle that "non-school, non-army, non-political party". Yet due to the specific societal situation, needs and political economy, Boy Scouts in China did not function as Baden Powell expected.
     People i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and politics both paid attention to this children's organization, and tried to shape its practices from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iming at constructing a true Chinese children's organization. Local schools were created, supported by various organizations. After the spreading of Military Country Education thoughts, those explored the institutions and curriculums of scouting,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new citizens". Accordingly, scout training became increasingly fit with the societal situations in China. However, although the National Union of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attempted to implement some acts, it failed constantly, because of the division of political powers and territories. As a result, there were a number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funding and scout teachers.
     In1926,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unified local Boy Scouts, and established a system that linked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agencies. Further,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Government, KMT emphasized the political training in Scouting. Specifically,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s were added to the Law of scout, 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fees and daily activities were under KMT's control altogether. As a result, the number of Boy Scouts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was enhanced, yet it did not change the nature of justifying the regime. In a word, only by obeying the political rules and controls could Boy Scouts maintain itself as a legitimate organization.
     In1934,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set scouting as the compulsory subject in schools, and designed a complete set of subject matter. In addition, the military training was also involved in the subject. Highlighting morals, disciplines and hygiene, Boy scouts associated itself with the then-popular advocacy of "the Campaign of New Lif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children in the Scouts showed strong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ies.
     After the liberation, Chinese Young Pioneers became the largest children's organization in China. Although the political agenda was different, the organization was l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s well and based on the schooling systems. In terms of curriculum, it could be seen as one typ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but it could not cover all the aspects of children's daily activities. It was more enriched than physical education, though many aspects were overlapped. In particular, scout training included the material, societal, and mental dimensions of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he major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s paly.
     In conclusion, the Boy Scout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highly political,military-oriented and focused on "Nationalism, Civil Rights and People Livelihood". Yet overall, it could be viewed as a localization of children's organization both at the levels of local and central agencies. Most importantly, the dual nature, political and pedagogical, is the major feature of modern children's organization. Therefore, the key issue is not how political or pedagogical a children's organization is, but whether its structure, content, and pedagogy fit with the needs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societal living.
引文
1 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第47页。
    2 在德国,最早的青少年自发组织是“游鸟运动”,1896年由德国柏林市郊的基督里兹古中学的学生发起,集体到野外露营,“游鸟运动”以奔向自然为目标,于1904年订立了正式规章。1913年,12个游鸟组织联合召开德意志青年大会,在宣言中可看到自主的倾向。1926年,“游鸟运动”与德国童子军运动结合而消失。段镇著:《少先队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8页。
    3 取自18世纪意大利热那亚一位爱国儿童的姓名—卑拉索·巴里拉。1846年12月,奥地利侵犯热那亚,年未满14岁的巴里拉,藉一块黄石之力,把奥军的一名重大将领击毙,极大地鼓舞了热内亚人民击退外侵。“故今日的巴里拉少年团,所以名为巴里拉,无非把巴里拉的爱国精神,灌输到少年的脑海中去。”钱崇惠:《意大利巴里拉少年团之概述》,《文化月刊》,1934年第1卷第14期,第95页。
    4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175页。
    5 1949年10月13日,青年团中央常委扩大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会议并通过了《中,国少年儿童队章程草案》。1953年8月21日,青年团中央发出关于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决定及对这一决定的说明。1967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中 央文革批转北京市香厂路小学取消少先队、建立红小兵的一份材料。据此,全国小学以“红小兵”取代“少年先锋队”达11年之久。1978年10月27日,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通过决议:我国少年儿童组织仍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名称(简称“少先队”),并通过了新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参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5页,第85页。
    1 杨亮功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32页。
    2 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3 此处特指解放后党中央委托共青团创建的全国统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
    4 刘菁华著:《童子军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第4页。
    1 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9页。
    2 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第16页。
    3 魏兆鹏:《加强对团的少年儿童工作历史的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第16页。
    4 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89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三十年的中国童子军》,重庆:中国童子军总会1941年,第36-37页。
    2 如: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与青年运动》,上海:商务出版社1935;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教育原理》,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
    3 治永清著:《童子军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4 吴耀麟著:《童子军全书》,上海:黎明书店1935年。
    5 刘澄清著:《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6 沈雷渔著:《童子军教育概论》,南京:正中书局1939年。
    1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0卷第1期,第62页。
    2 吴家煦:《参观江苏省立学校第二次联合运动会记及感言》,《中华教育界》,1915年第4卷第12期。
    3 庸钺、朱经农、高觉敷编:《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216页。
    4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549页。
    1 蒋晓星、孟国祥:《中国童子军问题研究》,《学海》,1993年第4期,第81-85页。
    2 张晓辉、荣子菡:《民国时期童子军的中国化及其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23-125页。
    3 杨品吉:《中国童子军史略》,《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汇报》,1934年第16期,第6-7页。
    4 王晋丽:《童子军在中国—中国近现代童子军兴衰史的初步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 张晓辉、荣子菡:《民国时期童子军的中国化及其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23-125页。
    1 张洪波:《1927-1937年中国童子军教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 于雪娟:《童子军运动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 刘秀云:《我国童子军体育考论》,《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第12期,第127-131页。
    4 袁成亮:《民国时期的童子军》,《民国春秋》,1994年第5期,第29-31页。
    1 孙玉芹、刘敬忠:《抗日战争时期童子军社会服务活动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81卷第3期,第66-76页。
    2 如:范晓六编:《新编初级童子军》(新教育纲领增订本),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1年;范晓六编:《新编童子军中级课程》(新教育纲领增订本),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0年。
    3 田耕:《新生活运动缘起新探——以南京政府童子军运动为视角》,《理论界》,2011年第3期,第124-126页。
    4 荣子涵:《广东童子军研究:1915-1938》,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 翟海涛、何英:《民国上海的童子军教育及其影响》,《历史档案》,2009年第4期,第112-117页。
    1 孙玉芹:《江苏童子军研究:1915-192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27卷第1期,第76--81页。
    2 程礼东:《论戴季陶的童子军教育思想》,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中文研究者使用“身体史”、“身体史学”的称谓,英文亦有‘'Body in History", "Body as History", "History of the Bodies"的研究。
    4 黄金麟:《近代中国的军事身体建构,1895-1949》,《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年第43卷第3期,第173-221页。
    1 蔡连裕:《成为公民:童军教育的知识与技艺(1945-2011)》,台湾:东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 梁雯晶:《从新生活运动看国民改造—以儿童为中心》,《中正历史学刊》,2010年第13期,第1-37页。
    3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 David L. Peavy. A Bibliography of Guiding/Scouting inAsia, India and the Pacific Rim[EB/OL].[2012-06-30]http:///www.paxtu.org/html/bibliographies.html
    5 Robert Joseph Culp. Schooling and the Social Body:Ideology and the New Hegemony in China's Lower Yangzi Region Secondary Schools,1911-1937[D]. Cornell University,1999:489-496,743.
    1 Robert Joseph Culp. Articulating Citizenship:Civ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Politics in Southeastern China, 1912-1940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 高一涵:《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和社会意识》,《新史学》,2000年第11卷第4期,第17-63页。Kathleen E. Denny和Sarah Mills分别研究了美国和英国男、女童军训练的区别特别是性别意识的问题,参见:Kathleen Denny. Gender in Context, Content, and Approach:Comparing Gender Messages in Girl Scout and Boy Scout Handbooks[J]. Gender &Soceity,2011,25(1):27-47. Sarah Mills. Scouting for girls? Gender and the Scout Movement in Britain[J]. Gender, Place & Culture,2011,18(4):537-556.
    3 如李燕、方巍:《童子军:遍及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组织》,《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第45-47页。徐宇清:《美国女童子军述评:价值观、领导能力和多样性》,《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6期,第35-39页。
    4 如陈世用、蔡素燕:《第三部门青年组织的社会功能研究》,《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9卷第1期,第47-50页;李燕:《世界两大青少年组织特点与启示》,《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4卷第4期,第1-3页。
    5 仅加拿大童军协会(Scouting in Canada)赞助的电子资源网站中便收录了341项关于童军活动的影音书籍"TheDump"FullInventory[EB/OL].[2012-06-30]http://www.thedump.scoutscan.com/dumpinventoryview.php另有民间志愿者整理了相关童军的研究的参考目录,参见:PAXTU Bibliography Collections[EB/OL]. [2012-06-30]http://www.paxtu.org/html/bibliographies.htm
    1 Richard Owen Miller. The New Feudalism:The Origins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Edwardian England[D]. 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1981.Michael Rosenthal.The Character Factory:Baden-Powell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6. Robert H. MacDonald. Sons of the Empire:The Frontier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1890-1918[M].Toronto:Univerisity of Toronto Press,1993.
    2 Edwin Nicholson. Educaiton and the Boy Scout in America[D].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41. David I. Macleod. Building Character in the American Boy:The Boy Scouts, YMCA, and Their Forerunners,1870-1920[M]. 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3.
    3 Sam Pryke. The control of sexuality in the early British Boy Scouts movement[J]. Sex Education,2005,5(1): 15-28. Chalmers F. Graeme, Dancer Andrea A. Art, Boys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Lord Baden Powell[J].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A Journal of Issues and Research in Art Education,2007,48(3):265-281. Rachel SternemanHintz.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D]. 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2009.
    4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5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44页。
    6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第319页。
    1 段镇著:《少先队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2 段镇著:《少先队学》,第65页。
    3 高尚志:《体育童子军训练与青年训练》,《图书展望》,1937年第2卷第7期。
    4 如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5 陈伶:《师范童子军教练法》,《福建教育》,1935年第4、5期合刊,第119页。
    6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17页。
    7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55页。
    1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2 黄孝南:《对于今后童子军组训改进之管见》,《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8页。
    3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前言第1页。
    4 吴泽著:《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53页。
    5 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著,姚伟译:《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 陈学军:《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组织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22卷第7期,第25页。
    1 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497-498页。
    2 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第15页。
    3 高华著:《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1页。
    4 熊秉真著:《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第69页。
    5 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1 杨品吉:《中国童子军史略》,《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汇报》,1934年第16期,第6-7页。
    1 乔恩·萨维奇著,章艳等译:《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长春:吉林出版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8页。
    1 乔恩·萨维奇著,章艳等译:《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第79页。
    2 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第162-163页。
    3 有趣的是,“十九世纪初,‘男子气概’的理想对中产阶级来说也是‘男女不分’的特质,刚好与十九世纪末居于支配地位的‘雄性’观点呈现出对比”,如:“都市街帮的气氛充满了强烈的男子气概,帮派藉由护卫自己的领域防止临近教区或城区的敌人入侵,藉此建立认同感”。详见: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第164页;乔恩·萨维奇著,章艳等译:《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第79页。
    1 A Chronology of Robert Baden-Powell[M]//Robert Baden-Powell. Scouting for Boys:A Handbook 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 英格兰的安布尔赛德,夏洛特·梅森在此创办了“教育之家”(The House of Education)来培训女家庭教师,这所学校后来主要作为家长联盟学校(Parents'Union Schools)的教师培训基地。Charlotte Mason[EB/OL].[2012-10-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otte_Mason
    3 夏洛特·梅森,英国儿童教育家,“教育之家”创始人,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国内主要研究见高云肖:《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思想研究》,《才智》,2010年第25期;高云肖:《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思想及实践探寻》,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 《警探术一助》即《警探手册》(Aids to Scouting)。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3页。
    5 国内有译作“少年团”。“起源于大不列颠的组织,它为那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在初等学校受完教育的青少年,提供一定种类的道德训练和公民训练,以及高尚行为的典范。几乎所有的童子团都按军队的体制组织,而且很多童子团还和宗教团体有联系。除了军事操练之外,圣经课、礼拜日服务和基督徒游行,以及体育俱乐部、体操、运动会、散步,也被用作进行训练的方式。青年团致力于普及夏令营,这成了童子团组织的一个显著而又重要的特征。”坎德尔:《童子团》,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18页。
    6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43页。
    7 Freedman, Russel. Scouting with Baden-Powell [M]. New York:Holiday House,1967:99.
    1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4页。
    2 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5-67页。
    3 欧内斯特·汤普森·赛顿(Ernest Thompson Seton),美国首任童子军总会会长,任期为1910年至1915年。是一位颇负盛名的作家、艺术家和博物学家,于1906年出版《丛林印地安人的白桦树皮卷》(The Birch Bark Roll of the Woodcraft Indian),该书为贝登堡设计童子军训练自然研究部分时大量借鉴。参见Ernest Thompson Seton[EB/OL]. [2012-10-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nest Thompson_Seton
    4 丹尼尔·卡特·比尔特(Daniel Carter Beard),著名艺术家和户外活动专家,儿童组织“丹尼尔·布忍之子”(Sons of Daniel Boone)的创办者,又称“丹叔叔”(Uncle Dan),深受美国童子军喜爱,鼓励童子军们多多学习野外生活的技巧方法,在推广美国童子军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参见Daniel Carter 3eard[EB/OL].[2012-10-25]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niel_Carter_Beard
    5 陈添丁:《童军教育与国民教育》,台北:水牛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第10页。
    1 英格兰多塞特郡珀贝克区普勒港最大岛屿。
    2Freedman, Russel. Scouting with Baden-Powell[M].New York:Holiday House,1967:157.
    1 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编:《童子军文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第50-51页。
    1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57页。
    2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第58页。
    3 英国伦敦大型展演的场地。
    4 “那本书”即《童子警探》(Scouting for Boys:A Handbook 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拉斯 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54页。
    1 1912年,贝登堡与奥丽芙(Olave Soames)成婚后,女童军工作逐渐交由夫人主持。1918年,贝登堡夫人正式成为英国女童军领袖。
    2 B. P. Robert. Girl Guiding:A Handbook for Brownies, Guides, Rangers, and Guiders[M].London:C. Arthur Pearson,1938:9.
    3 B. P. Robert. Girl Guiding:A Handbook for Brownies, Guides, Rangers, and Guiders[M].London:C. Arthur Pearson,1938:15.
    4 B. P. Robert. Girl Guiding:A Handbook for Brownies, Guides, Rangers, and Guiders[M].London:C. Arthur Pearson,1938:57-58.
    1 “中华民国”女童军总会编:《贝登堡夫人》,台北:“中华民国”女童军总会1999年,第58页。
    2 15至17岁的女童军叫做“兰姐女童军”;17岁以上加入的女童军则称为“资深女童军”;中国童子军总会另外招收18岁以上(大专阶段)的女性,称为“兰杰童军”。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6-37页。
    3 陈铁著:《幼童军教育》,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第15页。
    4 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7页。
    5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普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生于印度孟买,英国作家及诗人,代表作有印度侦探小说《基姆》(Kim)、诗集《营房谣》(Gunga Din)和短诗《如果》(If),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Rudyard Kipling[EB/OL].[2012-11-01]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Rudyard_Kipling
    6 幼童军团的团长被称为“安卡拉”(Akela),即狼族领袖。
    1 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9-30页。
    2 16至18岁,介于童子军和罗浮童子军之间的高中阶段青年,台湾称作“行义童军”,取“行侠仗义”之意。
    3 马里奥·西卡著,庄坤良译:《贝登堡的足迹》,台北:水牛出版社1989年,第78页。
    4B. P. Robert. Rovering to Success:A Guide for Young Manhood[M].london:Herbert Jenkins,1964:165.
    1 闻多、时昭涵:《童子军》,《清华周刊》,1917年第2卷第8期,第225页。
    2 “自1924年国府改组以来,一向视童子军负有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重大责任,所以主张中国的童子军,要符合国情,启发儿童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与民初以来的教会派童子军(武昌文华童子军居于领导地位)强调世界性显然极为不同。”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02页。
    3 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页。
    4 蒋百里:《军国民之教育》,《新民丛报》,1902年第22期。
    1 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52-153页。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3 朱有瓛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51-156页。
    4 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14页。
    5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59-60页。
    6 沈心工编:《重编学校唱歌集·五集》,上海:文明书局1912年,第26页。
    7 高婙著:《留日知识分子对日本音乐理念的摄取:明治末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206-207页。
    1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第359页。
    2 张倩仪著:《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第121-124页。
    3 杨克敬:《中国童子军之滥觞》,《教育通讯月刊》,1948年第5卷第4期,第26页。
    4 杨克敬:《中国童子军之滥觞》,第27页。
    1 民国年间有童子军组织曾沿用此曲,只是将“飘飘飞舞小旗旌”一句改作了“五色飘舞小旗旌”。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2 《童子军之精神》,《申报》,1912年1月8日。
    3 刘源泉:《民国初期武昌文华中学的校园文化(1912-1937)》,《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9卷第3期。
    4 陈旭麓、李华兴编:《中华民国史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9页。
    1 杨克敬:《中国童子军之滥觞》,第28页。甚至亲历历史者的回忆录也持这种观点:“童军事业在整个民国时代得到不断发展,除了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提倡和各级当政者的大力支持外,还有一定的历史根源,即中国童军的前身,其实就是清末学堂里的学生军。由于不断受到国际童军的影响,它的组织训练逐渐得到改进,在一支旧式学生军的基础采用贝登堡的组织训练方法,慢慢地改进成新式的童子军。”陈觉全:《广州童子军史略》,《广东文史资料》(第7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3年,第154页。
    2 《中国宜创童子军》,《月报》,1910年第36卷第8期。
    3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6页。
    1 冷雪樵:《当我第一天穿制服的时候》,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98-99页。
    2 吴耀麟:《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5-29页。当下学界有研究者不赞同严家麟为中国童子军创始者说法,“严只是受校方委托来具体负责童子军事务,是校方首先意识到了在华开展童子军教育的重要性”;“官方确定严家麟为创始人,多是出于中国长期受外国势力压迫而迸发出的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情感”。详见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0卷第1期,第64--65页。
    3 王晋丽:《中国最早的童子军—文华童子军》,《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1期,第27页。
    4 1933年,国民党在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召集组织训练设计委员会会议,确定童军创始纪念为“二二五节”。参见:《童子军设计委员会确定童军创始日》,《中央日报》,1933年4月17日。“考童子军的创始纪 念节为‘二二五节’,事略是1911年2月25日,中国童子军创始人严家麟氏,首先组织办理童子军一团于武昌文华书院。(现改为中华大学)至于‘三一五节’的事略,是民国组织中国国民党童子军的提案。”参见陈重寅:《中国童子军的教育》,《广西教育研究》,1941年第1卷第4期。
    1 详见王晋丽:《中国最早的童子军—文华童子军》,《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1期,第27页。王晋丽:《童子军在中国—中国近现代童子军兴衰史的初步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14页。
    2 《儿童且缓尚武》,《申报》,1912年7月26日第7版。
    3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0卷第1期。
    1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5页。
    2 张默生选注:《先秦诸子文选》,上海:东方书社1946年,第182页。
    3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译:《童子军初步》(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页。
    4 黄金麟:《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第106页。
    5 康普、希来、罗宾生:《童子军会报告》,《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期,第1页。
    6 王晋丽:《中国最早的童子军—文华童子军》,《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1期,第29页。
    2 刘澄清著:《中国童子军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页。
    3 王晋丽:《童子军在中国—中国近现代童子军兴衰史的初步考察》,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
    4 后改编为中国童子军第一五六团。陈邦才:《江苏童子军事业之回顾》,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3页。
    5 薛元龙:《江苏童子军的创始纪念日》,《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10页。
    6 薛元龙:《江苏童子军的创始纪念日》,第10页。
    7 俞子夷:《学生自治与学生管理—回忆简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89页。
    1 孙玉芹:《江苏童子军研究:1915-192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27卷第1期,第80页。
    2 贾丰臻:《童子军与教育主义》,《教育杂志》,1916年第8卷第10期,第152页。
    3 刘澄清著:《童子军教育史》,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9-70页。
    4 详见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民国卷》(下),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10页。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后,国民党掌管全困童子军事业,武汉地区教会学校与非教会学校童子军亦有冲突,可能的原因是:武汉地区教会学校较多且为童子军起源地,教会学校童子军影响较大;国民党为统一掌控童子军,有意孤立分化教会童子军。武汉成立党童子军后,教会童子军活动受到规章限制(如须向党童子军司令部登记等)。1933年,湖北省童子军在武昌举行第一次大检阅及大露营三天,教会派童子军借故生事,不服指挥,纠集武汉所有教会学校童子军教练员及文华学生起哄,目的就是推倒当时湖北童子军的负责人。中国童子军总会得报后,派干部陈潮中来武汉调查,并负有在武汉成立童子军励进社的任务及加强国民党对童子军的领 导。详见邓泽藻:《湖北、汉口童子军的创立和发展》,《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四卷教育文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1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6年,第61页。
    2 张忠仁:《童子军运动的认识》,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编:《童子军文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第8-9页。
    1 杨品吉:《中国童子军史略》,《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汇报》,1934年第16期,第6-7页。
    2 《教育部注意童子军》,《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7期,第52页。
    3 1916年,上海仓圣明智女校曾传出组织女童军的消息;1919年,在张绍南的提倡之下,该校正式设立女童军团,团员仅二十余人,其初之服装,仅穿普通女学生运动衣,且成立不及五周,即因该校发生学潮而陷于停顿。后经张绍南、张维桢的宣传提倡,社会人士对女童军训练渐渐加以注意。陆震元:《女童子军运动之沿革与展望》,《童子军教学做月刊》,1946年第2卷第5期,第5-8页。
    1 骆怀东著:《集美航海学院校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2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3页。
    1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3-13页。
    2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第2页。
    1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义勇队联合会报告书》,《教育杂志》,1916年第8卷第10期,第34页。
    2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义勇队联合会报告书》,第33-37页。
    1 《教育部注意童子军》,《教育杂志》,1917年第9卷第7期。
    2 《中华民国江苏青浦童子军联合会章程》,《青浦县教育会年刊》,1921年。
    3 无锡童子军联合会:《无锡童子军调查表》,《童子军月刊》,1919年第1卷第6期,第4页。
    4 罗敏:《抗日战争前江苏童子军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8页。
    5 《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请筹设全省童子军联合会书》,《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3期。
    6 《致上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书、致已设立童子军各学校书》,《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3期。
    7 《致已设立童子军各学校通知大会日期请推代表莅会书》,《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5期。
    1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年,第18页。
    2 郑昊樟著:《上海童子军史》,上海:中国童子军联欢社1933年,第69-70页。
    3 刘澄清编著:《中国童子军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5页。
    4 《上海童子军合并成立会纪事》,《申报》,1920年4月18日。
    5 唐昌言:《民国十年之童子军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卷第2期,第236页。
    6 《江苏各县童子军团一览表》,《江苏省教育会年鉴》,1922年第7期,第43-46页;《江苏童子军调查表》,《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0期。
    1 《江苏童子军调查表》,《教育杂志》,1922年第14卷第10期。
    1 《致各县教育会请通知各学校定期开童子军研究书》,《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6期。
    2 参见唐昌言:《民国十年之童子军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236-240页;刘澄清:《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4页。
    3 《苏童子军联合会请拨会操经费》,《申报》,1926年4月26日。
    4 《苏省童子军第二次会操记略》,《童子军月刊》,1919年第1卷第4期;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550页。
    1 《赴丹童子军代表之报告》,《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期,第8页。
    2 《赴丹童子军参与万国童子军比赛概况》,《教育杂志》,1924年第16卷第11期,第1页。
    3 清华童子军具体创办时间有三种说法:分别是1914年、1915年和1916年,笔者采今人研究结果1915年之说,详见田耕:《藤影荷香中的营帐—清华童子军钩沉(1915-1928年)》,《晋阳学刊》,2011年第6期。清华童子军成绩斐然,如1921年统计结果:“现在清华在伍和退伍的童子军,高等科有185人,中等科有80人,一共是265人,实占现在全校人数53%。”参见晦明:《童子军游艺展览会的感想》,《清华周刊》,1921年第235期,第11页。
    4 晦明:《童子军游艺展览会的感想》,《清华周刊》,1921年第235期,第11页。
    1 《京师学务局关于颁布京师童子军联合会章程的训令(1918年8月30日)》,《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43页。
    2 二十一团京师童子军之名录详见:《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49-151页。
    1 《中国国民党北平特别市党务指导委员会请派员参加党童子军训练致教育局公函(1928年11月27日收到)》,《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57页。
    2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8页。
    1 刘再复、林岗著:《传统与中国人: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基本主题的再反省与再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07页。
    2 颐谷:《童子军之生活与编制》,《进步》,1911年第1卷第2期,第1-13页。
    3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9页。
    4 田海洋:《民初公民教育兴起及思想的导入与传播》,《求索》,2011年第9期,第232页。
    1 《京师学务局为颁发京师童子军办法给各公立小学校的训令(1917年11月20日)》,《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28页。
    2 《京师童子军办法》,《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39页。
    3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3-14页。
    1 贝登堡为童子军订立的三条誓词为:信奉上帝,忠于英皇;遵守童子军纪律;随时随地扶助他人。
    2 沈葆琦编:《童子军初级课程》,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22年,第8页。
    3 闫旭蕾著:《教育中的“肉”与“灵”—身体社会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4 哀时客:《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清议报》,1899年9月11日。
    5 参见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3-14页;沈葆琦编:《童子军初级课程》,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22年,第5-7页。
    1 上海童子军最早采用的英文誓词便是On my honor, I promise to do my best:1. To do my duty to my god and my country 2. To help other people at all times 3. To obey the School Law. The Law is:1. A Scout is trustworthy 2. A Scout is loyal 3. A Scout is helpful 4. A Scout is friendly 5. A Scout is courteous 6. A Scout is kind 7. A Scout is obedient 8. A Scout is cheerful 9. A Scout is thrifty 10. A Scout is brave 11. A Scout is clean 12. A Scout is reverent.参见郑昊樟著:《上海童子军史》,上海:中国童子军联欢社1933年,第54-55页。
    1 陈学恂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326页。
    2 苗延威:《未知的诱惑:缠足史研究的典范转移》,《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6年第14期,第243页。
    1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55-58页。
    2 《上海之童子军》,《申报》,1916年3月4日第10版。
    3 沈葆琦编:《童子军初级课程》,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22年,第55页。
    4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译:《童子军初步》,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第13页。
    5 《京师学务局为颁发京师童子军办法给各公立小学校的训令(1917年11月20日)》,《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31页。
    6 《中华民国江苏童子军联合会提议试办童子军清洁街道事宜》,《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第3期,第9页。
    1 《中华民国江苏童子军联合会提议试办童子军清洁街道事宜》,《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第3期,第10页。
    2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义勇队联合会报告书》,《教育杂志》,1916年第8卷第10期,第33-37页。
    3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军之组织法答客问》,《教育月刊》,1917年第2卷第5期,第40页。
    1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军之组织法答客问》,第39-55页。
    2 王卓然著:《中国教育一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329页。
    1 《补充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央大学实验小学校编:《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240-245页。
    1 俞子夷:《学生自治与学生管理—回忆简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89-90页。
    2 谷玉梅:《行新式教育扬中华之精神—沈心工与南洋童子军》,《人民音乐》,2009年第6期。
    3 “此首歌曲,已有三十多年了,南北各地都选用,沈心工作歌。”1915年,南洋公学附中附小成立童子军,彼时沈心工担任南洋小学校长,笔者推测歌曲正创作于此期。参见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又见:《自省歌》,胡昌编:《童子军唱歌集》,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4年,第38页。另两段歌词见论文附录二之“民国时期童子军歌曲采集录”。
    1 谷玉梅:《行新式教育扬中华之精神—沈心工与南洋童子军》,《人民音乐》,2009年第6期。
    2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3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上),第94页。
    1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军之组织法答客问》,《教育月刊》,1917年第2卷第5期,第59页。
    2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0页。
    1 《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教育杂志》,1919年第11卷第11期,第51页。
    2 《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第51页。
    3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3-64页。
    1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4页。
    2 刘秀云:《我国童子军体育考论》,《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第12期,第129页。
    3 如:“但童子军之课程于普通知识之中稍含军事学与专门学之旨趣,绝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任。现在提倡童子军者,往往误认为体操之变相当组织之始,竟欲以此一肩重任尽加诸体操教员一人之身,此则未能详悉童子军之内容而据事组织,某等所以为不可者也。”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军之组织法答客问》,《教育月刊》,1917年第2卷第5期,第60页。
    4 《江苏省教育会附童子军暑期研究会纪要》,《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8期,第4页。
    1 《致各县教育会请通知各学校定期开童子军研究书》,《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6期。
    1 《童子军讲习所开办情形》,《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8年第7期,第7-12页。
    2 陈朝宗:《中国童子军的过去现在》,《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1期,第40页。
    3 唐昌言:《民国十年之童子军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236-240页。
    4 《浙江教育厅训令第三八○号:令兰溪县知事石重光》,《教育月报》,1925年第6期,第2页。
    5 《苏童子军会建议省厅在东大教育科特设童子军系》,《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4卷,第7页。
    1 章辑五:《现今推行童子军教育的几个问题》,《体育与卫生》,1924年第3卷第2期,第3页。
    2 章辑五:《现今推行童子军教育的几个问题》,第3页。
    3 《江苏省童子军联合会总章》,《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7年第6期。这实际是参照了1912年教育部所公布的《教育会规程》中关于“经费”的规定,会员入会应“纳入会金及会金”,“遇必要时,得募集特别捐。”参见朱有璩、戚名绣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0--262页。
    4 《中华民国童子军联合会章程》,《申报》,1922年5月27日。
    5 《上海童子军游艺大会预纪》,《申报》,1919年4月20日。《市民公学童子军筹款游艺会预志》,《申报》,1922年3月23日。
    1 《京师学务局给京师公立第十九高等小学校的复函(稿)》,《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24页。
    2 《王继根等为童子军经费事致京师学务局函》,《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25页。
    3 《京师公立第九高等小学校长为截留学费组织童子军给京师学务局呈》,《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27页。《京师学务局就截留学费事给京师公立第九高等小学校的指令(稿)》,《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27-128页。
    4 《中华民国江苏童子军联合会纪事》,《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第8期,第15页。
    1 《江苏童于军赴丹经费有着》,《申报》,1924年6月13日。章峻:《参与万国童子军大会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第122页。
    2 《请拨英庚款提倡童子军之复函》,《申报》,1926年5月1日。
    3 《苏童子军联合会请拨会操经费》,《申报》,1926-4月26日。
    4 沈雨:《金邑童子军团之创始》,《金山县教育月刊》,1928年第4卷第8期。
    1 唐昌言:《民国十年之童子军教育》,《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2期,第239-240页。
    2 刘汉民:《我站在晾望台上来看江苏童子军》,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19-20页。
    3 《如皋县童子军一团年概况》,《童子军月刊》,1919年第1卷第8期。
    4 肖飞、宋鹏飞:《什刹海1948年纪事》,《北京纪事》,2009年第1期,第89页。
    1 章辑五:《现今推行童子军教育的几个问题》,《体育与卫生》,1924年第3卷第2期,第3页。
    2 1924年数据来自《江苏教育会二十年概况》,参见朱有瓛、戚名绣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04页。1925年数据来自《江苏省各县童子军之最近调查表》,《中华教育界》,1925年第15卷第5期。转引自罗敏:《抗日战争前江苏童子军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23页。
    1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5-406页。
    2 陈朝宗:《中国童子军的过去现在(续)》,《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2期,第51页。
    1 雷通群著:《西洋教育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48页。
    2 黄金麟和秦穗龄的研究都论及这一观点。详见黄金麟著:《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年。
    1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26页。
    2 沈云龙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二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1335页。
    3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27页。
    1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5页。
    2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年,第32页。
    3 陈朝宗:《中国童子军的过去现在》,《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1期,第44页。
    4 陈邦才:《江苏童子军事业之回顾》,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3页。
    5 陈朝宗:《中国童子军的过去现在》,第44页。
    6 陈邦才:《江苏童子军事业之回顾》,《江苏童子军三十年》,第3页。
    7 陈朝宗:《中国童子军的过去现在》,第44页。
    1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大学院公报》,1928年第1卷第8期,第3页。
    2 中央训练部:《中央训练部部务会刊》(第一集),1928年11月1日。
    3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大学院公报》,第3页。
    4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大学院公报》,第3-5页。
    1 刘澄清:《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页。
    2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总章》,《大学院公报》,1928年第1卷第8期,第5页。
    1 童行白:《十年来的上海童子军》,《寰球中国学生会特刊》,1934年第8期,第1-2页。
    2 陈天赐著:《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355页。
    1 戴季陶:《统一童子军组织》,陈天赐主编:《戴季陶文存》,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7年,第807-809页。
    2 戴季陶:《童子军教育最大的任务》,中国童子军总会编:《戴季陶与童子军教育》,台北:华国出版社1952年,第42页。
    3 苏永华:《中国童子军的建立及在江苏的发展》,《档案与建设》,2001年第3期,第28页。
    4 《全国童军大检阅大露营之意义》,《公教学校》,1936年第2卷第24期。
    1 《全国童子军检阅纪要》,《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0年第3卷第15期。有别样记载:“1930年4月,中国童子军司令部在南京举办第一次全国童子军大检阅大露营,各省市童子军参加者,计有十五个单位,共4344人。”参见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7页。1936年10月,全国童子军第二次大检阅大露营在南京总理陵园举行,参加省市凡三十单位,到会童子军10728人,服务员2540人,盛况空前,东北四省及边远省份亦有童子军代表参加。详见邹健:《全国童子军第二次大检阅》,《现代青年》,1936年第5卷第1期。
    2 《各地组织童子军促进会之积极》,《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30年,第737页。
    3 吴耀麟:《童子军教育之起源及其发展》,《教育杂志》,1935年第25卷第1期,第143页。
    4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7页。
    1 《全国童子军统计》,《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19卷第6期,第17页。
    2 详见蒋致远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四册·第十二编体育卫生军训及童子军),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第1337页;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20-22页。
    3 陈宝霖:《新中国建立前童子军的发展及活动》,《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2页。
    4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6页。
    1 蒋致远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第552页。
    2 《中国童子军总章》(九月二十八日中央常会通过公布),《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1卷第6期,第94页。
    3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2页。
    1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1页。
    2 《中国童子军全国理事会成立:推定王世杰为理事长,陈立夫等为常务理事》,《童育》,1934年第3期,第2页。
    3 1934年,只有1个省理事会及5个市理事会能选举全国理事会员。这些理事会是:1931年6月1日组成的南京市理事会,1931年5月的上海特别市理事会,1933年4月25日的江苏省理事会,1931年7月的广东省汕头市理事会,1934年2月10日的山东省济南市理事会,1931年的浙江省杭州市理事会。《中国童子军理事会一览表》,《中国童子军总会筹备处工作报告》,南京1934年,第167页。
    4 《中国童子军登记规程》,《青岛教育》,1935年第2卷第7、8合期,第7页。
    5 《中国童子军训练会议及其议案:关于中国青年童子军者》,《童育》,1935年第8期。
    1 沈雷渔著:《童子军教育概论》,南京:正中书局1947年,第13页。
    2 沈雷渔著:《童子军教育概论》,第54页。
    3 民国时期中国童子军参加历届世界童子军大会及童子军国际会议简况为:1920年第一届大会由中国驻英公使施肇基就当地华侨子弟挑选十四人临时组成中国童子军队参加。第二届则由中国地方童子军联合会组织队伍前往,第三届大会我国并未派正式代表出席,但据报载亦有华侨童子军自动前往参加。第四届大会则有留法学生徐复云呈准教育部代表我国童子军出席参加;1937年的第五届大会曾由中国童子军总会派遣正副领队各一人率领童子军代表十三人前往参加,苏皖鲁粤湘等省亦各派遣一名服务员随往考察,另有一队童子军代表团赴意大利的青年露营大会。总会所派之正副领队还出席了第九次童子军国际会议。1939年之第十次童子军国际会议,童子军总会亦有派翁以加和徐复云前往参加。参见陆震元:《世界童子军大会概述》,《童子军教学做月刊》,1946年第2卷第5期,第12页。
    1 陆震元:《世界童子军大会概述》,《童子军教学做月刊》,1946年第2卷第5期,第13页。
    2 季鹏:《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地方军事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126页。
    3 蒋致远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二编·体育卫生军训及童子军),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第1335页。
    4 孙玉芹、刘敬忠:《抗日战争时期童子军社会服务活动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81卷第3期,第76页。
    5 陈立夫:《童子军总会之性质与今后童子军事业之发展》,《教育通讯》,1940年第3卷第24、25合期,第1页。
    1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革命文献第六十二、六十三合辑:抗战时期之青年活动》,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3年,第169页。
    2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9页。
    3 吴耀麟:《团员与童子军的联系问题》,《童军教育》,1945年第1期,第3-4页。
    4 《全国童子军帽子向右歪》,《新华日报》,1944年2月1日。
    5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40页。
    1 郑行之:《中国童子军三级训练的演变》,《战时童子军》,1939年第46期,第19-21页。
    1 刘澄清:《中国童子军与国家的关系》,《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1938年第8期,第13页。
    2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3页。
    1 黄远仁:《党童军与青年生活》,《广东青年》,1926年第11期,第6页。
    2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初级课程标准》,《河南教育》,1929年第1卷第18期,第25-28页;《中国国民党童子军中级课程标准》,《河南教育》,1929年第1卷第18期,第28-31页;《党童军高级课程标准》,《军事杂志》,1930年第29期,第1页。
    1 刘澄清著:《中国童子军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15-317页。
    1 徐娟:《试评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童子军教育》,《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43页。
    2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规程》,《广州国民日报》,1926年3月17日。
    1 《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转发党童子军各种法规(1929年1月17日)》,《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第159页。
    2 《各地组织童子军促进会之积极》,《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30年,第737页。
    3 《中国童子军总章(九月二十八日中央常会通过公布)》,《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1卷第6期,第95页。
    4 《令知初级中学应以童子军训练为必修科》,《广东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275期。
    5 陈立夫:《童子军总会之性质与今后童子军事业之发展》,《教育通讯周刊》,1940年第24、25合刊,第1页。
    1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宣誓纲要(附图)》,《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2期,第63-64页。
    2 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84页。
    3 蒋中正:《中国童子军之精神与使命》,中国童子军总会:《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1-4页。
    4 《营地见闻》,《申报》,1936年10月9日。
    5 雅言:《政治社会化——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核心功能》,《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8期,第1页。
    1 朱大黑:《漫说童子军》,《苏州杂志》,2010年第4期,第75页。
    2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27-429页。
    3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2005年,第47页。
    1 陈天赐:《戴季陶先生编年传记》,台湾:“中华”丛书委员会1958年,第87页。陈天赐:《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357页。
    2 戴传贤:《达德与修身——为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作》,《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71页。
    3 中国童子军总会:《戴季陶先生与童子军教育》,台湾:华国出版社1952年,第3页。
    4 刘澄清著:《中国童子军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82页。
    5 夏焕新著:《童子军论著专集》,台湾:自版1966年,第21-22页。
    6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戴季陶先生与童子军教育》,台湾:华国出版社1952年,第1页。
    7 付治平:《中国童子军的基本精神与方法》,《童军教育》,1945年第2期,第5-6页。
    1 《中国童子军总章》(九月二十八日中央常会通过公布),《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1卷第6期,第93页。
    2 实际上,英国童子军规律运用的“童子军是……的”表达方式,如“童子军是诚实可靠的”、“童子军是忠心的”,这种方式最容易让儿童理解记忆和接受遵循。
    3 蒋中正:《巩固统一与复兴民族——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日中国童子军第二次全国大检阅训词》,中国童子军总会:《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8页。
    1 吕希晨、于铁柱主编:《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第二辑),长春:吉林大学1981年,第123-124页。
    2 蒋中正:《人生真谛——民国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国童子军创始三十周年纪念训词》,中国童子军总会:《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20页。
    3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42页。
    4 《杨克敬序》,刘澄清:《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页。
    5 《中国童子军教育纲领》,《中国童子军总会公报》,1947年第2卷第1、2合期,第1页。
    1 陈天赐:《戴季陶的生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第362页。
    2 涂心园:《童子军团长话当年》,《纵横》,2001年第10期,第52页。
    1 晦明:《童子军游艺展览会的感想》,《清华周刊》,1921年第235期,第11页。
    2 《全国童子军总检阅详情》,《湖北教育厅公报》,1930年第1卷第2期。
    3 邹健:《全国童子军第二次大检阅》,《现代青年》,1936年第5卷第1期,第5页。
    1 “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教育会议报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第5-6页。
    2 《童子军教练员短期训练学校之经过概况》,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中央训练部部务汇刊》(第三集)1930年,第31-33页。
    3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0页。
    1 中央训练部:《中国国民党全国训练会议报告书》,1930年第10期。转引自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湾:台湾师范大学2005年,第90页。
    2 中央训练部:《中国国民党全国训练会议报告书》,1930年第10期。转引自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第91页。
    3 蒋致远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第555-556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21页。
    2 孙移新:《中学童子军问题》,《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校半月刊》,1931年第56期,第1-2页。
    3 杨克敬:《培养童子军师资刍议》,《教育通讯周刊》,1939年第2卷第38期。
    4 江以南:《湖南省童子军训练的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3-238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27-30页。
    2 中国童子军总会:《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第30-31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23-24页。
    2 杨克敬:《培养童子军师资刍议》,《教育通讯周刊》,1939年第2卷第38期。
    3 《中国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教育报告》,杜元载:《革命文献》(第五十八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第182页。
    4 《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数统计表》,杜元载:《革命文献》(第六十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第129页。
    5 中国童子军总会:《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22页。
    6 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教育原理》,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第41页。
    1 邓泽藻:《湖北、汉口童子军的创立和发展》,《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四卷·教育文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155-157页。
    2 戴季陶:《统一童子军组织》,《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32页。
    3 《山东省中国童子军教练员训练班训练课程一览表》,《山东省政府公报》,1935年第338期。
    1 杨学端:《“峨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回忆》,《四川文史资料选辑》,1964年第13期,第139页。
    2 涂心园:《童子军团长话当年》,《纵横》,2001年第10期,第52页。
    3 蒋中正:《童子军教师应有之认识与努力——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对童子军教导人员训练班第一 期学员训话》,《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11页。
    1 蒋中正:《童子军教师应有之认识与努力——民国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对童子军教导人员训练班第一期学员训话》,《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第13页。
    2 《香山慈幼院为不再参加教练员训练所致社会局呈》,《北京档案馆史料》,2006年第3期,第181页。
    3 邓泽藻:《湖北、汉口童子军的创立和演变》,《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四卷教育文化),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228页。
    1 贝登堡著,赵邦恒译:《童子军与青年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9-41页。
    1 杨克敬:《童子军课程论》,《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4页。
    2 章辑五:《现今推行童子军教育的几个问题》,《体育与卫生》,1923年第3卷第2期,第3页。
    3 《童子军教育组(议决通过案四件)》,《新教育》,1923年第7卷第2、3合期,第567页。
    4 《通信问答》(陕西黄子布君问),《中国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30年。
    1 《通信问答》,《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2期,第88-89页。
    2 盖其新:《童子军训练在教育上的价值》,《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97页。
    3 戴季陶:《童子军教育最大的任务》,中国童子军总会编:《戴季陶与童子军教育》,台北:华国出版社1952年,第35-39页。
    4 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8页。
    5 胡立人:《童子军课程及标准之研究》,《江西教育》,1937年第25期。
    1 《令知初级中学应以童子军训练为必修科》,《广东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275期。
    1 吕耀华:《关于童子军列为必修与选修的商榷问题》,《童育》,1935年第8期,第69-70页。
    2 章辑五:《现今推行童子军教育的几个问题》,《体育与卫生》,1924年第3卷第2期,第3页。
    3 参见陈早春:《童子军装——忆母亲》,《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5期。
    4 杨广铸:《中等教育与童军训练》,《中等教育》,1943年第1卷第5期,第15-17页。
    5 杨克敬:《童子军课程论》,《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1-2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2页。
    2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73页。
    3 蒋中正:《中国童子军之精神与使命——民国十九年四月十八日中国童子军第一次全国总检阅训词》,中国童子军总会:《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2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3页。
    1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52页。
    2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第78-79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2页。
    2 杨克敬:《童子军课程论》,《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2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57页。
    2 徐观余:《战时青年服务与童子军教育》,《青年月刊》,1939年第7卷第3期。
    3 《青年参与》,《童子军》,2008年第45卷第3期。
    4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38-39页。
    1 《中国童子军总章》(九月二十八日中央常会通过公布),《中华教育界》,1933年第21卷第6期,第93页。
    2 周伯平:《视察各校童子军总意见书》,《浙江教育》,1940年第3卷第6期。
    3 刘澄清著:《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0-41页。
    1 刘澄清著:《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1页。
    2 盖其新:《童子军训练在教育上的价值》,《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03页。
    3 Handbook for Scoutmasters(VoI.Ⅱ)[M]. New York:Boy Scouts of America,1937:601.
    Edwin Nicholson. Education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America[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 a university,1941:1-2.
    1 盖其新:《童子军训练的基本方法》,《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30年,第455页。
    2 陈伶:《师范童子军教练法》,《福建教育》,1935年第4、5期合刊,第2页。
    3 汪仁侯:《三级课程训练设计举例》,《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14页。
    4 汪仁侯:《三级课程训练设计举例》,《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36-37页。
    1 泰安:《给人一个恶劣印象,童子军多不守秩序,做点缀品倒还适当》,《娱乐周报》(上海双周刊),1935年第1卷第17期,第413页。
    2 晓:《我们不需要注重形式的童子军》,《童育》,1934年第4期,第4--5页。
    3 晓:《我们不需要消费的童子军》,《童育》,1934年第4期,第7页。
    1 《庄泽宣先生介绍文》,郑昊樟编:《童子军行善日录》,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1-2页。
    2 胡立人著:《怎样办理童子军》,台北:复兴书局1951年,第15页。
    3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4-5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4-5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第4-5页。
    1 汪仁侯:《童子军教学应注意儿童学习活动的全部》,《童军教育》,1945年第1期。转引自张洪波:《1927-1937年中国童子军教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2008年,第26页。
    2 周伯平:《视察各校童子军总意见书》,《浙江教育》,1940年第3卷第6期。
    3 张振华:《中国童子军教育之过去与现在》,《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35-136页。
    4 《童子军已失去灵魂》,《申报》,1946年7月31日。
    5 周伯平:《视察各校童子军总意见书》,《浙江教育》,1940年第3卷第6期。
    1 晓:《童子军怎样向着训练的路上走?》,《童育》,1934年第3期,第5页。
    2 刘汉民:《我站在瞭望台上来看江苏童子军》,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17页。
    1 臧美徒译:《童子军活动方法的基本原则》,《中国童子军月刊》,1976年第13卷第6期,第9页。
    2 刘菁华著:《童子军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第15页。
    3 贝登堡著,赵邦镕译:《童子军运动的要义》,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58年,第57页。
    1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3页。
    2 孙佳茹:《中日两国青少年教育的比较——聚焦二十世纪早期童子军运动》,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10年。
    3 俞子夷:《学生自治与学生管理——回忆简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89页。但俞子夷认为:“童子军原是英殖民军南非战时利用少年儿童作间谍的一种组织。苏、沪某些美国教会学校,用来作管制学生的一种工具。”说法欠妥。童子军之诞生的确受到南非麦费京(Mafeking)一战中训练儿童警探的启发,但不可就此为童子军做出定义,遑论贝登堡创办童子军组织后对于童子军军事化的抑制反对。中国的教会学校用组办童子军组织也并非单纯为了管制学生,尚有宣传教会教育以扩大社会影响等意图。
    4 谢鸿:《英国少年团》,《青年杂志》,1916年第1卷第6期。澍生:《巡视美国少年团记》,《新青年》,1916年第1卷第6期。
    5 许义雄:《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史论集》,台湾:台湾师范大学体育所1990年,第285-286页。
    1 张效良:《童子军如何到中国——兼介绍创始人严家麟先生》,《战时童子军》,1941年。
    2 《上海之童子军》,《申报》,1916年3月4日。
    3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5-156页。
    4 无求:《童子军名词之商榷》,《童子军月刊》,1919年第1卷第7期,第23-26页。
    5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页。
    6 陈光:《我国童子军名词修改的由来及其讨论》,《集美周刊》,1926年第138期,第10-11页。
    7 乐天:《名词浅释:童子军》,《自修》,1940年第145期,第6页。
    1 闻多、时昭涵:《童子军》,《清华大学学报》,1917年第2卷第8期,第226页。
    2 《本会附设各会分日开会纪要》,《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8年第8期,第16-17页。
    3 《中华民国江苏童子军联合会纪事》,《江苏省教育会月报》,1919年第8期,第15页。
    4 张振华:《中国童子军教育之过去与现在》,《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34页。
    5 张振华:《中国童子军教育之过去与现在》,第135页。
    6 李养义:《中国童子军教育始末》,《河南文史资料》,1994年第3期,第9页。
    1 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童子军文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第266页。
    2 张治中:《菲律宾童子军归国纪念册序》,《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第89-90页。
    3 1917年,江苏省童子军联合会采用六首童子军歌,此为首支歌曲,其余五首见文末附录所收集的民国童子军歌曲。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4 郑昊樟:《中国童子军事业的进展》,《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13页。
    1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第64页。
    2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第64页。
    1 谭耀明:《党童军与革命军》,《广东青年》,1926年第11期,第4-5页。
    2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71页;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36页。
    3 中国国民党党史会编印:《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台北1981年,第437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267页。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第1267页。
    3 郑昊樟:《中国童子军事业的进展》,《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13页。
    4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5 谢华:《云南童子军述论》,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8页。
    1 蒋介石:《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蒋总统集》(第一册),台北:“国防”研究院1961年,第70页。
    2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3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40页。
    4 王云五著:《王云五文集第五卷·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下册),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739页。
    1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36页。
    2 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团史编辑委员会主编:《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上海:国光印书局1938年,第55页。
    1 章辑五:《童训与军训》,《广西教育研究》,1941年第1卷第2期,第8-9页。
    2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四编·战时建设(四)》,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印1988年,第176-177页。
    3 蒋中正:《救国与报国——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一日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训词》,《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第22-23页。
    4 易劳逸著,王健朗等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1 易劳逸著,王健朗等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第125页。
    2 王漱芳:《新生活运动与童子军》,《新运导报》,1937年第7期,第107页。曹庸方:《新生活运动与童子军训练》,《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47页。
    3 高涵:《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和社会意识》,《新史学》,2000年第11卷第4期,第21页。
    4 冷雪樵:《抗战期中的儿童教育》,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团史编辑委员会:《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上海:国光印书局1938年,第38-39页。
    1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61页。
    1 范晓六编:《童子军初级课程》,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6年,第101-103页。
    2 蒋中正:《要做新主人翁须要体格好》,《中央周报》,1930年5月5日。
    1 俞凤宾:《童子军公共卫生讲义》,《体育季刊》,1923年第2卷第4期。
    2 刘咏尧:《新生活运动与童子军》,《广播周报》,1936年第108期,第20-21页。
    3 徐观余:《戴副会长与童子军教育——为纪念戴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而作》,朱家骅等:《戴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1959年,第46页。
    4 岳继文:《回忆童子军片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鲁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鲁山文史资料》(第19辑),鲁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2年,第234页。
    5 《二十三年度本省中小学实施童子军教育须知(一)》,《江西教育旬刊》,1934年第10卷第2期,第31页。
    6 《二十三年度本省中小学实施童子军教育须知(一)》,《江西教育旬刊》,1934年第10卷第2期,第32页。
    1 《二十三年度本省中小学实施童子军教育须知(一)》,《江西教育旬刊》,1934年第10卷第2期,第32页。
    2 《抗战到底服务到底——代序文》,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团史编辑委员会编:《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上海:国光印书局1938年,第27页。
    1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36-346页。
    2 高一涵:《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和社会意识》,《新史学》,2000年第11卷第4期,第37页。高一涵还提出,中国童子军课程中的不少礼仪融合了西方中产阶级和中国精英的传统礼仪,成为了一种阶级文化。作为“文化混合的产物”,童子军礼仪课教授的举止是“精英的且具排他性”。
    1 曹庸方:《新生活运动与童子军训练》,《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48-149页。
    2 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团史编辑委员会编:《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第27页。
    3 李树棠:《童子军训练之意义及其使命》,《长城季刊》,1935年第1卷第1期,第47页。
    4 章辑五、吴耀麟编著:《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南京:正中书局1941年,第119-125页。
    1 《童子军战地服务训练大纲》,《安徽教育行政旬刊》,1933年第1卷第12期。
    2 徐观余:《国防教育与童子军训练》,《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1卷第7期,第272-273页。
    1 薛元龙:《抗战时期的童子军训练》,《教与学》,1938年第3卷第9期,第28-30页。
    2 范晓六编:《新编中级童子军》,上海:二五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9年,序言。
    1 范晓六编:《新编中级童子军》,上海:二五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9年,封底。
    2 范晓六编:《新编童子军中级课程》,上海:二五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0年,附录一
    1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29页。
    2 胡剑:《远去的童子军》,《四川档案》,2010年第4期。
    3 《沪战开始后童军服务精神》,《中报》,1937年9月17日。
    1 《女童子军活跃在抗战中》,每日译报社编辑部编:《国家妇女动态》,1938年,第59-60页。
    2 《女童子军活跃在抗战中》,每日译报社编辑部编:《国家妇女动态》,1938年,第60-61页。
    3 郑昊樟编:《童子军战时服务常识》(上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5页。
    4 郑昊樟编:《童子军战时服务常识》(上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25页。
    5 齐邦媛著:《巨流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127页。
    6 冷雪樵:《抗战期中的儿童教育》,《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第38-39页。
    1 沈桴:《非常时期的社会童子军》,《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第50-51页。
    2 孙玉芹、陈海英:《上海市商会社会童子军团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280页。
    3 英国童军总会编:《世界童军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7年,第109页。
    4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67-74页。
    5 郑昊樟:《童子军战时服务的意义与任务》,《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第40页。
    6 《战时服务干部人员座谈会》,《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第60页。
    1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印:《战时童子军》,第28号,第4-6页。
    2 薛元龙:《抗战时期的童子军训练》,《教与学》,1938年第3卷第9期,第30页。
    3 郑昊樟编:《童子军战时服务常识》(上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7页。
    1 段镇著:《少先队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9页。
    2 熊秉真著:《安恙:近世中国儿童的疾病与健康》,台北: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338页。
    1 钱理群著:《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69页。
    2 王德峰编:《梁启超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第37页。
    3 简平著:《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4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7页。
    5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第163页。
    1 启明:《儿童问题之初解》,《天觉报》,1912年11月16日。
    2 《苏省童子军教练员养成所之开办》,《申报》,1926年10月16日第7版。
    3 亦民:《国民革命与童子军事业》,《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2期,第44页。
    4 张忠仁(演讲)、林肖严:《中国国民党领导中国童子军的意义》,《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1929年第3期,第43页。
    5 陈映芳著:《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1 萧继宗主编:《新生活运动史料》,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第161页。
    2 范晓六编:《新编中级童子军》,上海:二五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9年,第1页。
    3 范晓六编:《新编幼童军后期课程》,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7年,第2-3页。
    4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24页。
    5 俟:《随感录·二十五》,《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期,第291-292页。
    6 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6期,第582页。
    7 仲密:《祖先崇拜》,《每周评论》,1919年2月23日第3版。
    8 刘珍珍:《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嬗变——以1870年至1930年间的文献资料为例》,《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0卷第3期,第7页。
    1 唐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新青年》,1919年第6卷第6期,第559页。
    2 周作人著:《周作人自编文集:儿童的文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39页。
    3 周叙琪著:《一九一0~一九二0年代都会新妇女生活风貌——以<妇女杂志>为分析实例》,台湾: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6年,第226页。
    4 陈邦才讲,陈剑秋记:《儿童本位的童子军教育》,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第37页。
    1 俞子夷:《“儿童本位”浅释》,《学校生活》,1935年,第40页。
    2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师郑:《国民革命要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55页。
    3 蒋致远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十二编·体育卫生军训及童子军),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第1338页。
    1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55-56页。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17页。
    2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37页。
    3 时人吴家煦曾撰文描述1915年在吴门举行的江苏省立学校第二次联合运动会情形。吴家煦:《参观江苏省立学校第二次联合运动会记及感言》,《中华教育界》,1915年第12期。
    4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71页。
    5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92页。
    6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48、417页。
    7 巴克利(Lorne W. Barelay):《童子军与体育之关系》,《新教育》,1919年第1卷第5期。
    8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94页。
    1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94页。
    2 程登科:《体育军训童子军三者在中学课程中之相互关系》,《体育季刊》,1936年第2卷第1期,第13页。
    1 俞子夷:《学生自治与学生管理——回忆简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9年第1期,第90页。
    2 黄孝南:《童子军与小学体育》,《勤奋体育月报》,1934年第1卷第6期,第56页。
    3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21页。
    4 刘菁华著:《童子军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第15页。
    5 唐昌言:《中华江苏无锡童子军之组织法答客问》,《教育月刊》,1917年第2卷第5期,第60页。
    6 刘雪松:《可否将体育童军国术打成一片》,《体育季刊》,1937年第3卷第1期。
    1 《初级中学童子军训练成绩不及格学生作为体育不及格论通饬遵照》,《江西省政府公报》,1934年第26期。
    2 程登科:《体育军训童子军三者在中学课程中之相互关系》,《体育季刊》,1936年第2卷第1期,第11页。
    3 李相易、徐君梅、徐君藩:《课外活动史略》,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57页。
    4 李相勗、徐君梅、徐君藩:《课外活动史略》,《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第465页。
    1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52页。
    2 杨亮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第150-151页。尚有研究者将课外活动分为:集会的活动;康乐的休闲活动;地方自治的活动。李仲耕:《课外活动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1-13页。需要说明的是“自治”的活动。民国年间,“儿童自治”、“学生自治”思想风行,小学校纷纷组建自治组织,举办自治活动,对儿童进行自治的训练。“但真正之学生自治制度,乃创行于美国。最初起于公民教学,因欲使儿童体验公民生活之实际,增加学习之动机,故在公民课内,作公民活动之实习,如议会形式,如投票等等。其后乃在课外,发生一种固定之组织,模仿一市或一国之制度,使学生在此种组织之中,实地练习公民生活,此种制度随十年前新教育运动输入中国。在杜威来华以后,更为普及。凡全国比较进步的中小学,均采用此制。”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34-135页。
    1 李仲耕编著:《课外活动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35-36页。
    2 吴蕴瑞著:《吴蕴瑞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31页。
    1Robert Baden-Powell.Scouting for Boys:A Handbook 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 (Preface).
    2 国联教育考察团著,国立编译馆译:《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全国经济委员会筹备处1932年,第88-98页。
    3 刘菁华著:《童子军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第101页。
    1 沈雷渔著:《童子军教育概论》,南京:正中书局1947年:第57-58页。
    2 贾丰臻:《童子军与教育主义》,《教育杂志》,1916年第8卷第10期,第152页。
    3 高士其著:《高士其全集》(第5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4 俞子夷、朱晸旸编:《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1 William Clayton Bower.Character through Creative Experienc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0:261.
    2 Henry S. Curtis. Education through Play[M].New York:Macmillan Co.,1915:59.
    3 蒋翼振:《童子军游戏之教学法》,《教与学月刊》,1936年第2卷第4期,第158页。
    4 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教育原理》,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第20页。
    1 Charles Frederick Smith.Games and Recreational Methods for Clubs, Camps and Scouts[M]. New York: Dodd, Mead & Co,1928.
    2 张慰民:《童子军教育为设施新教育的良好工具之一》,《金山县教育月刊》,1924年第2卷第1期。
    3 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教育原理》,南京:正中书局1937年,第20页。
    4 罗素著,张仲仁译:《童子军的教育价值》,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3年,第10页。
    1 张忠仁:《童子军运动的认识》,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编:《童子军文献》,台北:“中华书局”1981年,第9-10页。
    2 段镇著:《少先队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1 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编:《童子军文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第9页。
    1 分别是:童子军叶扬鲸牺牲自己生命入水救活他人案;女童子军杨惠芬于寒风凛冽中入水救活老妇案;童子军刘伯寿冒险入水连续救活三命案;童子军万文祥、余丽生超越本人职责,保护公家财物,被敌机轰炸,万文祥捐躯,余丽生受伤案;童子军教练员钟道坤,于本校失火时,置自己衣物于不顾,奋勇抢救公物受伤却酬案。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第58页。
    1 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2 1917年,江苏省童子军联合会采用此歌。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1 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2 童子军军歌之下还有队歌,此是上海广肇公学在蔡元培的指导下作的图腾柱歌。梁裕辉:《解放前的中国童子军与上海童子军》,《少先队研究》,1994年第6期。
    3 1929年2月15日,中央核准颁行。徐观余:《党童军军歌》,《军事杂志》,1929年第15期。
    1 1930年8月,将原《中国国民党童子军歌》中“国民党”三字,改为“童子军”三字。通令施行。李健民:《童子军歌之今昔》,《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10页。
    2 戴传贤、何应钦、马超俊、苗培成,《为草拟中国童子军歌四种敬请公决》提案附件(1931年2月19日),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藏。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77-178页。
    1 戴季陶词,杜庭修曲。1931年3月19日经中央第132次常会修正通过,于1934年4月印颁全国童子军律使用。《中央通过童子军誓词及军歌》,《湖北教育厅公报》,1931年第2卷第7期。
    1 《中国童子军日行一善歌》,《民众周报》(南京),1931年第170期,第11页。
    2 《令发童子军自励歌仰转饬所属各学校练习歌唱》,《江西省政府公报》,1935年第313期。
    3 《行善歌》,《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5期,第4页。
    4 《童子军棍歌》,《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7期,第12页。
    1 杨克敬:《露营歌》,《童子军教学做》,1945年第9期,第3页。
    2 《旅行歌》,《童子军教学做》,1947年第3卷第1期,第9页。
    1 1943年,根据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号召,抗日根据地的小学都成立了童子军。
    2 胡昌编:《童子军唱歌集》,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4年版。
    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司令部编审处:《党童子军司令部月刊》
    南京大学院公报编辑部:《大学院公报》
    教与学月刊社:《教与学月刊》
    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
    国立清华大学周刊社:《清华周刊》
    中国童子军总会印行:《童子军教学做》
    中国童子军总会(重庆)印行:《童子军教学做月刊》
    童子军月刊社(潘竞民编辑):《童子军月刊》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编印:《新运导报》
    中国童子军总会印行:《战时童子军》
    中国童子军总会印行:《中国童子军》
    上海广肇公公所社会童子军团编辑:《中国童子军第一七七团年刊》
    中国童子军总会印行:《中国童子军总会公报》
    中国童子军总会印行:《中国童子军总会月刊》
    中华童子军上海第一队出版部(刘彭年编辑):《中华童子军》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印行:《中央党务月刊》
    李恩生:《美国的童子军》,《中国民兵》,1986年第6期。
    倍尔:《美国青年童子军概览》,《当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2期。
    蒋晓星、孟国祥:《中国童子军问题研究》,《学海》,1993年第4期。
    袁成亮:《民国时期的童子军》,《民国春秋》,1994年第5期。
    段镇、沈功玲:《童子军的经验值得借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6期。
    陈早春:《童子军装——忆母亲》,《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5期。
    甲秀:《世界“童子军”》,《国际展望》,1995年第16期。
    常家树:《国旗在战火中飘扬——记上海童子军英雄杨惠敏》,《党史纵横》,1995年第6期。
    蒋文星:《“童子军”献机真相》,《纵横》,1996年第3期。
    李燕、方巍:《童子军:遍及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组织》,《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
    高一涵:《中国童子军——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和社会意识》,《新史学》,2000年第11卷第4期。
    苏永华:《中国童子军的建立及在江苏的发展》,《档案与建设》,2001年第3期。
    张晨樱:《英国童子军》,《中学生天地》,2001年第6期。
    徐宇清:《美国女童子军述评:价值观、领导能力和多样性》,《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6期。
    涂心园:《童子军团长话当年》,《纵横》,2001年第10期。
    赵国强:《多姿多彩的美国童子军》,《辅导员》,2003年第19期。
    陈秋桔:《美国童子军的生存教育》,《上海教育》,2003年第23期。
    季鹏:《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地方军事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荣子涵:《论民国时期广东童子军的发展》,《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谢庆芳:《访美见闻三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宋艳丽、赵朝峰:《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学校军事教育政策》,《历史档案》,2004年第4期。
    张晓辉、荣子菡:《民国时期童子军的中国化及其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许惠敏:《中国童子军教育》,《福建史志》,2005年第6期。
    王瑶:《童子军——男孩俱乐部》,《世界文化》,2005年第10期。
    王晋丽:《中国最早的童子军——文华童子军》,《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1期。
    《民国时期北京开展童子军教育史料》,《北京档案史料》,2006年第3期。
    徐娟:《试评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童子军教育》,《教育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杨立英:《童子军中国化的契机》,《华章》,2007年第8期。
    伍小涛:《中国童子军运动始末》,《文史月刊》,2007年第9期。
    荣子菡:《广东童子军史文献述略》,《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9期。
    雁子:《域外少儿组织——童子军(上)》,《少年月刊》,2007年第22期。
    雁子:《域外少儿组织——童子军(下)》,《少年月刊》,2007年第24期。
    吉珂德:《中国童子军》,《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第7期。
    王晋丽、樊茂兰:《抗战前童子军在中国的发展》,《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翟海涛、何英:《民国上海的童子军教育及其影响》,《历史档案》,2009年第4期。
    谷玉梅:《行新式教育扬中华之精神——沈心工与南洋童子军》,《人民音乐》,2009年第6期。
    罗敏:《早期中国童子军组织的创建(1912-1926)》,《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0期。
    杨孔鑫、杨铸昭:《从文华中学走出来的“中国童子军代表”》,《武汉文史资 料》,2009年第11期。
    段春敏、段宝堆、王治友:《民国时期童子军简述》,《科教导刊》,2009年第23期。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述评》,《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胡相:《忆抗战前宣城的童子军教育》,《江淮文史》,2010年第3期。
    胡剑:《远去的童子军》,《四川档案》,2010年第4期。
    朱大黑:《漫说童子军》,《苏州杂志》,2010年第4期。
    孙玉芹、张露红:《上海童子军与“一·二八”抗战》,《兰台世界》,2010年第7期。
    刘秀云:《我国童子军体育考论》,《体育文化导刊》,2010年第12期。
    陈宝霖:《新中国建立前童子军的发展及活动》,《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2期。
    赵国强:《我眼中的美国童子军》,《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12期。
    盛静雅:《民国童子军问题研究综述》,《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第2期。
    田耕:《新生活运动缘起新探——以南京政府童子军运动为视角》,《理论界》,2011年第3期。
    刘晓:《20世纪30年代的童子军》,《天津档案》,2011年第4期。
    南溪泽林:《百年童子军凝眸》,《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5期。
    王昌范:《上海市商会社会童子军史话》,《现代工商》,2011年第6期。
    孙玉芹:《民国童子军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0卷第1期。
    孙玉芹、刘敬忠:《抗日战争时期童子军社会服务活动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81卷第3期。
    胡剑:《远去的童子军组织》,《三月风》,2011年第6期。
    孙玉芹:《江苏童子军研究:1915-192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27卷第1期。
    田耕:《藤影荷香中的营帐——清华童子军钩沉(1915-1928年)》,《晋阳学刊》,2011年第6期。
    陈蓉:《“智仁勇兼备,臻世界于大同”——近代青少年组织中国童子军照片撷珍》,《上海档案》,2012年第1期。
    孙玉芹、陈海英:《上海市商会社会童子军团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童子军规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
    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编译:《童子军初步》,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童子军讲习所编:《童子军讲义》,上海:国光书局1920年。
    杜定友编著:《童子军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
    治永清编著:《童子军专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高崇信编著:《童子军的工作》,北平:文化学社1930年。
    沪江童子军团编:《沪江童子军》,上海:沪江童子军团,1931年。
    蒋千编著:《童子军游戏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胡昌编:《童子军唱歌集》,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4年版。
    (英)裴吉尔特·白尔福著,程育德译:《童子军创始者贝登堡传》,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
    刘澄清编著:《女童子军教育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范晓六编:《新编女童子军初级课程》,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5年。
    郑昊樟编:《童子军行善日录》,上海:重话书局1936年。
    黄敦涵编:《童子军游戏的理论与实际》,1936年。
    贝登堡著,赵邦鑅译:《童子军教育原理》,重庆:正中书局1937年。
    范晓六编:《童子军三级课程教学法概要》,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8年。
    郑昊樟编:《童子军战时服务常识(上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
    郑昊樟编:《童子军战时服务常识(下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
    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第一团团史编辑委员会编:《抗战与童军(团史第一辑)》,上海:国光印书局1938年。
    刘澄清编著:《中国童子军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
    范晓六编:《新编中级童子军(新教育纲领增订本)》,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39年。
    徐观馀编著:《战时给童子军的信》,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沈雷渔著:《童子军教育概论》,南京:正中书局1939年。
    《中国公教童子军组织缘起》,出版者不详,出版地不详,1939年。
    浙江省童子军理事会编:《中国童子军课程训练》(初级),永康:永康决胜印刷所1939年。
    范晓六编:《新编童子军中级课程(新教育纲领增订本)》,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0年。
    范晓六编:《新编初级童子军(新教育纲领增订本)》,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1年。
    章辑五、吴耀麟编著:《童子军行政管理与活动教材》,南京:正中书局1941年。
    刘澄清著:《中国童子军训练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年。
    章辑五、吴耀麟编著:《童子军教育原理及方法》,南京:正中书局1942年。
    吴耀麟著:《中国青年组训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
    刘澄清著:《童子军教育史》,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十年来的中国童子军总会》,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4年。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会长副会长及各届理事长监事长对童子军教育之言论》,南京:中国童子军总会1945年。
    薛元龙、蒋翼振、汪仁候、袁宗泽编著:《童子军》第六册(第三学年第二学 期用),南京:正中书局1945年。
    盖其新编:《江苏童子军三十年》,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5年。
    章辑五、萧忠国等编:《中国童子军组织法规第一辑》,上海:二二五童子军书报用品社1946年。
    胡立人编:《初级童子军》,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
    胡立人编:《中级童子军》,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
    胡立人编:《高级童子军》,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
    中国童子军江苏省支会理事会编辑:《大时代中级童子军》,上海:联合征信所1947年。
    吴耀麟著:《青年训练之理论与实际》,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吴耀麟著:《童子军教育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胡立人著:《怎样办理童子军》,台北:复兴书局1951年。
    中国童子军总会编:《戴季陶先生与童子军教育》,台湾:华国出版社1952年。
    朱家骅等:《戴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1959年。
    刘菁华著:《童子军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
    纪念张忠仁先生工作委员会:《童子军文献》,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
    拉斯洛·那吉著,胡品清译:《两亿五千万童子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秦穗龄:《童子军与现代中国的青少年训练(1911-1949)》,台北: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黄茱莉:《贝登堡童军思想在我国实践之省思》,台湾: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荣子涵:《广东童子军研究:1915-1938》,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晋丽:《童子军在中国——中国近现代童子军兴衰史的初步考察》,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玉兰:《贝登堡“生活的准备教育”思想与童子军的建立和发展》,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蔡连裕:《成为公民:童军教育的知识与技艺(1945-2011)》,台湾:私立东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张洪波:《1927~1937年中国童子军教育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程礼东:《论戴季陶的童子军教育思想》,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于雪娟:《童子军运动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罗敏:《抗日战争前江苏童子军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懿莹:《美国童子军手册内容之研究》,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谢华:《云南童子军述论》,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池维强:《民国时期京津地区童子军教育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唐钺、朱经农、高觉敷编:《教育大辞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吴相湘、刘绍唐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册丙编),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
    杨亮功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革命文献第六十二、六十三合辑:抗战 时期之青年活动》,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3年。
    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教育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蒋致远主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
    蒋致远主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台湾:宗青图书公司1991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陈学恂主编:《近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宋恩荣、章咸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修订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朱有瓛、戚名绣等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吴泽著:《史学概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
    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阿妮达·陈著,史继平等译:《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社1988年。
    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杜成宪、王伦信主编:《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熊秉真著:《安恙:近世中国儿童的疾病与健康》,台北: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
    孙中山著:《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邓元忠著:《国民党核心组织真相——力行社、复兴社暨所谓蓝衣社的演变与成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熊秉真著:《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台北:麦田出版2000年。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陈映芳著:《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柯林·黑伍德著,黄煜文译:《孩子的历史: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儿童与童年》,台湾:麦田出版2004年。
    黄金麟著:《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5年。
    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著,花海燕等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黄金麟著:《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陈映芳著:《“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段镇著:《少先队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程天君著:《“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学恂主编、田正平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易劳逸著,王健朗等译:《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张盈堃主编:《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台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年。
    乔恩·萨维奇著,章艳等译:《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
    周作人诗,丰子恺画,钟叔河笺释:《儿童杂事诗笺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倩仪著:《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Saul Scheidlinger.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Different National and Social Group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8,13(6).
    Charles D Cary. Peer Groups in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oviet Schoolchildren[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Southwestern Social Sciences Association),1974,55(2).
    Robert H. MacDonald.Reproducing the Middle-Class Boy:From Purity to Patriotism in the Boys'Magazines,1892-1914[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1989,24(3).
    Sam Pryke.The Popularity of Nationalism in the Early British Boy Scout Movement[J].Social History,1998,23(3).
    Shigeo Fujimoto. Trans-pacific Boy Scout movement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case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Osaka, Japan[J].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2008,27(2).
    Kathleen Denny. Gender in Context, Content, and Approach:Comparing Gender Messages in Girl Scout and Boy Scout Handbooks[J]. Gender &Soceity,2011,25(1).
    Sarah Mills. Scouting for girls? Gender and the Scout Movement in Britain[J]. Gender, Place & Culture,2011,18(4).
    LU Zhouxiang. Sport, Nationalism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 State(1912-49)[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2011,28(7).
    Henry S. Curtis. Education through Play[M]. New York:Macmillan Co.,1915.
    William Clayton Bower.Character through Creative Experience[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0.
    Handbook for Scoutmasters[M].New York:Boy Scouts of America,1937.
    B. P. Robert. Girl Guiding:A Handbook for Brownies, Guides, Rangers, and Guiders[M]. London:C. Arthur Pearson,1938.
    Freedman, Russel. Scouting with Baden-Powell [M].New York:Holiday House, 1967.
    David I. Macleod. Building Character in the American Boy:The Boy Scouts, YMCA, and Their Forerunners,1870-1920[M]. Madiso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3.
    Michael Rosenthal. The Character Factory:Baden-Powell and the Origins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M].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6.
    Robert H. MacDonald. Sons of the Empire:The Frontier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1890-1918[M].Toronto:Univerisity of Toronto Press,1993.
    Sharon Stephens. Children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John Fitzgerald. Awakening China: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Robert Baden-Powell. Scouting for Boys:A Handbook for Instruction in Good Citizenship.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Robert Joseph Culp. Articulating Citizenship:Civic Education and Student Politics in Southeastern China,1912-1940[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Ray O. Wyland. Scouting in the Schools: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s and 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34.
    Edwin Nicholson. Education and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America[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41.
    Richard Owen Miller. The New Feudalism:The Origins of the Boy Scout Movement in Edwardian England[D]. 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1981.
    Robert Joseph Culp. Schooling and the Social Body:Ideology and the New Hegemony in China's Lower Yangzi Region Secondary Schools, 1911-1937[D].Cornell University,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