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
     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
     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
     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
     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
     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
     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
     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
     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
     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
     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Based on the social changes of Shaanxi rural in1978-2010years, this thesis describes and analyses modernization of this area. The study is pursued from four facets, including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structure, and life style. The aim lies in specific paths of Shaanxi rural modernization.
     Expounding the actual process and analyzing its major issues, This study manages to find a proper development mechanism to Shaanxi rural.
     Rural is permanently a significant thing of China development. The author always insists on this remark:"No rural modernization, There would be no modernization of China". So, this article studies rural modernization. Expecting a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 and more expecting obvious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lusion, thus avoiding too abstract and too general theory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author chooses Shaanxi province.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by following sections.
     Chapter1, the preface, introduces similar research, basic theor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study, which includes thoughts, contents, methods and possibly new idea.
     The2nd chapter is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theory. The three parts composed by the general process of worldwide rural change, view of development theory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se are necessary preparation of research, as well as some lessons for Shaanxi rural areas.
     The3rd chapter suggests the background and sustainment of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rural.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intend to expound an impact of Chinese society. The sustainment means natural gift and social resources of Shaanxi province.
     The4th chapter differentiates the stages of modernization in Shaanxi rura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actual process over the past32years, then entirely analyses the logic and the problems.
     Chapter5prob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industry and the market, the first path, which the author thinks a path of economy development. Substantially,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rural traditional industry is an effort adapting to the market system. Initially formed market system promoted rural prosperity, then subsequently market wither led rural languished. Economy resuscitation of Shaanxi rural depends on fine market system.
     Chapter6talks about the path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which is named system innov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The governance system formed in1980s,"Town government and village autonomy", happened somewhat "distortion" in its actual operation. The logical result is difficulties of town governance and alienation of village, appearing severe contradictions of the rural community. As for the reason, it seemed that the rural community is difficult to form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Actually, it lies in the relationship pattern between the country, town government and the rural at that time. Entering the21st century, this pattern begins to change with optimized system operation and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us these will directly realize classified governance. The author proposes "multilayer competition-cooperation system" and assumes it the trend of the rural governance in current stage. The system changed from structural division to cclassified governance is the other path of modernization, and also reflects the inner logic of Shaanxi rural governance.
     In the7th chapter, the article analyses forming new subjects and new function, a path of society structure moderniz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policy to solve rural problems and to form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On the author's view, new construction manifests eff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farmers. First, it needs the Government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ural, in order to improve infrastructure and social security, to implement integration of public produc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Secondly the farmers need to be organized effectively, so they will be more active and more influential. Accordingly, Poverty alleviation is exactly the common eff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farmers to improve rural situation.
     The last topic is join of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n important path of lifestyle modernization in rural, which is displayed in the8th chapter. The basic idea of this article is:we should attempt to form integration by melting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fter the year of2004,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oint towns and towns system", Shaanxi province appearances ow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rural urbanization. The core is those point towns. Meanwhile, the outstanding issues include rural industry gather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on market mechanism, and protecting rural tradition, etc.
     The conclusion is that, at last32years, these four paths constitute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Gradually resolving to current problems, these paths will be improved and will form fine mechanism of rural development.
     Possible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 On the way, using comprehensive methods, as well as emphasiz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icy and the reality, the author focuses n specific rural society to explore its internal logic. On the points, the article suggests following understanding. Resolving the rural problems, it firstly needs to promote market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basic trend of rural governance may be forming multi-layer competition—cooperation. As above poin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mple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farmers together. The last, urbanization is an "integration" process of urban and rural.
引文
①在村委会主任选举中,存在多种拉票方式,如打电话、登门许愿、送现金等,而最公开、最多的还是请客吃饭。候选人挨家挨户拉选民到酒店吃饭,为了把整个村子的人都请完,有的要连吃几天。如果一个村有多个候选人,这几个人就轮流请客。甚至还有候选人花钱“买断”其他候选人,就是给钱让他自动退出。对于候选人的拉票行为,村民们都难以直接拒绝,但很多人会投票给家族势力较大的候选人。参见贺小巍.村官选举:利益还是责任[N].陕西日报.2009-1-23(10).笔者在陕西农村其他地方调查时亦得知,不少村民虽然也碍于情面而接受候选人的好处,但在实际选举时,仍然会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投票。
    ②笔者在2010年实地调查中碰到的一个事件颇能说明问题。陕西东部某村的村委会主任落选后,一直拒不交出村委会的公章,村民和村上的事务只能加盖村党支部的公章。党支部也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此事,但乡政府对此似乎并不太在意,因而几年来此事始终未能获得有效解决。笔者认为,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的税收、责任目标考核等都主要依靠村里来完成,村委会的正常运转对乡镇政府至关重要,对这样的事决不会无动于衷。而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依靠国家拨付,与村子几乎没有什么利益联系,所以对村民自治的态度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说,包括税费改革在内的城乡结构调整,深刻地影响到乡镇基层政府对于村庄事务的态度,使得村落与基层政府的联系更为脆弱。本事件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表现。
    ①一个有力的例证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年均经济增长7.5%的预期目标,各省市的“十一五”规划中,平均GDP增速已高达10.1%,最高的达13%,最低也是8.5%。以至于国家发改委专门发文,要求各省市的GDP增长“减速”
    ①参见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①关于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的关系,详见本篇论文第二章内容。
    ①农民的“终结”意味着,农民不再是一种社会身份的代表,仅仅是职业概念,表示他们只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从业者而已,而这种职业并不给他们带来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不利影响。参见[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1;朱梅、应若平、陈向科.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
    ①赛文是法国南部朗基多可省的一个山区,18世纪初曾多次爆发反封建性质的农民起义,成为农民革命的代名词;旺代是法国西部的一个省,1793年该地区的农民曾发生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暴动,以后又多次发生叛乱,因而成为反革命叛乱的代名词。
    ②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法、德等大陆资本主义国家中农村两极分化加剧,农民问题严重。为了争取农民支持,法国工人党的在1892年马赛代表大会上讨论了土地纲领,1894年南特代表大会予以补充和正式通过。为了取悦农民,该纲领对农民的小资产阶级幻想和私有观念,作了无原则的让步,其向农民的诸多许诺,也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
    ①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拉美各国普遍奉行的“自由主义”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主张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主导国内改革。20世纪80年代后盛行于这一地区的的“新自由主义”,其根本特点则足否定经济民族主义,极力鼓吹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国内经济跨国化。
    ①空旷地带,是指人烟稀少、未被开发的边疆或边缘地带。由于约300多年的殖民地历史,导致拉美国家严重的畸形发展,这些地区也长期处于极度落后和较为原始的自然状态。开发空旷地带,直接目的就是增加土地数量以扩大初级农产品出口。
    ②参见彭大鹏、吴毅.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礼,2008:92.
    ①参见蔡防、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的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42-143。这里仅比较了乡镇企业上缴税收与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状况,如果包括农业税收,则农村资金流出量与流入量的差距会更大。
    ①参见孙仁宗.“日本的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变革”丁建宏.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16.
    ①参见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26.
    ②韩国称为“新村培养工程”或“新村运动”,于朴正熙执政时期的1971年起动,主要任务是农村启蒙、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台湾称为社区发展计划,于蒋氏父子在台执政时期的1964年启动,以贯彻民生主义的社会政策为目标。
    ①后发现代化中,普遍存在希望“一揽子”解决诸多问题、造成现代化全方位“大推进”的急功近利心态。参见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21-222。
    ①生产性吸收,是指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由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部门的情况,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就业转移。参见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13-415。
    ②参见袁振龙.农民问题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19.
    ①参见[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67.
    ②参见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20.
    ③参见吴忠民、刘祖云厶.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①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化属于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其威权主义改造模式与妥协、非暴力的民主化方式,都完全不同于前两次世界民主化浪潮。参见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书店,1998:15-25.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认为,不同政治势力解决分歧的方法选择无非三种:僵持、强制或妥协,而前两种方法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妥协则是现代政治的典型方式。参见关海庭.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7
    ①对于早期现代化启动的时间,学界仍存在争论。笔者认为,与政府主导特征相联系,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府的产生,可视为后发现代化启动的标志,因此把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点更为合理。
    ①“内卷化”为美国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以描述这样一类文化模式:即一种文化模式形成某种最终形态后,既无法稳定又不能转到新的形态,只是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后被美国学者舒尔茨用于描述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这里,黄宗智将其与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相联系。
    ②“过密型增长”即没有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产量)增长,在此过程中的商品化即“过密型商品化”,它虽然带来家庭收入提高,但并不带来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的提高,所以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化。
    ①“权力文化网络”,是指传统乡村中由士绅、宗族和其他自组织构成的村落权力架构,这种权力架构与国家政权发生联系并保护村庄自身利益,是一种自我服务型的权力组织形式。“赢利型经纪人”是指借助国家政权取得村落权力,但却为自已从中牟利的村落领导者,他们更像是经济活动中的经纪人。
    ①“政治全能主义”一词,为芝加哥大学邹谠先生所提出,主要用来说明某些国家的威权政治的基本特性:政治权力可以较为随意的进入诸多社会领域乃至个人生活方面,原则上它不受法律、道德、宗教和思想的限制。
    ①参见李鸣.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J].理论界,2007(2):107-108.
    ②参见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9):21.
    ③参见林怡、庄金宝.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6(4):124.
    ①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参照马克斯·韦伯关于社会统治类型的划分,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礼俗社会”,而将西方现代社会称为“法理社会”,以示二者在诸多方面的不同特征。参见熊毅军.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法哲学立场——从“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之划分谈起[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4):72
    ①陕西现象,是指各种优势资源禀赋和劣势因素并存而形成明显反差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高新科技与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存、先进的文化与保守的思想观念并存、优势高等教育与落后基础教育并存、实力雄厚的国防工业与薄弱的中小工业并存、综合竞争力评价中知识化网络化的高名次与经济发展指标的低名次并存等。其结果就是形成“科技大省、经济小省、收入穷省”的现状。参见高新才、曹子坚.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陕西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32.
    ①浙江省的数据参见张玉玲.东西部农村差距究竟有多大[N]光明日报.2006-9-16(4).陕西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9年陕西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网站:http.//www.nbs-sosn.cn/index.aspx?menuid=4&type=articleinfo&lanmuid=18&infoid=95&language=cn
    ②浙江省的数据来自浙江省农调队.2004年浙江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监测[EB/OL].中国三农信息网:http://www.sannong.gov.cn/fxyc/ncjjfx/200510261205.htm陕西省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09年陕西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报告.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网站:http://www.nbs-sosn.cn/index.aspx?mecnuid=4&typc=articleinfo&lanmuid=18&infoid=95&language=cn
    ①从前述南郑县铁匠街包产到户的核心人物李云山的几首诗中,可以更直观地比较这种生活变化和农民的情绪变化。1.《病苦》(1979):乡村五月人倍忙,又收又插又抢场;无油无盐无人问,谁能管谁肚饥荒。2.《分田》(1979):儿啼母忧大锅饭,饥肠辘辘心不甘;勇冒风险要分田,誓要旧貌换新颜。3.《歌政策改变》(1980):放宽政策民心欢,联产到户自耕田;家中粮袋无处放,新修猪圈把猪圈。参见南郑铁匠街:陕南“包产到户”第一村[N].陕西日报,2009-8-26(11).
    ②所谓“帕雷托改进”,是指资源重新配置时的一种状态,即某项改革或政策的实施结果,不会使任何人受到利益损害,而至少使部分人能从中受益。当这种状态达到毫无改进余地的时候,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即充分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理想状态。
    ①笔者以1980年为参照点,根据李仙娥、杨勇两位学者的研究数据重新计算得出。具体数据参见李仙娥、杨勇.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分析——以陕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6(12):28.
    ①这是对留在农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戏称。“38”是以妇女节代称妇女,“61”是以儿童节代指儿童,“99”则是以重阳节代称老人。
    ①20分钟服务经济服务圈,是指这些中心村社区的服务半径约10公里左右,居民到社区办事,乘车2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笔者认为,这是吴起县因地制宜的一个重大创举。它使得中心村社区在为周围村子农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还有效节约了资源和发挥了服务设施的最大功能。
    ①双二元化,指由城市与乡村、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二元隔离。它造成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双重排斥和挤压,从而严重制约其发展。双二元化的格局既有农村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即乡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复杂性,又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即我国在关于农村制度和政策中的独特安排。前者的解决有待于社会结构调的缓慢调整,后者则应通过政策和制度改革来加以解决的。目前能够解决的也主要是后一类问题。参见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1
    ①农村合作基金会是解决农户小额贷款的一种有效形式,农民需求很大。但因为属于自发成立,一直被定性为非金融机构,不得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作为金融机构来管理,许多基金会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不但实际办理着金融业务,还违规办理了大量的存贷款业务,最终造成农村金融秩序的混乱。中央政府不得不于1997年决定进行全面整顿,并于1999年做出决定,在全国统一取消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基金会。
    ①低息是指1元人民币贷款的月息小于或等于1.5分,或年息小于或等于18%;高息是指1元人民币贷款的月息大于15分以上,或年息大于18%。
    ①对于人民公社存在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等平均主义问题,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把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缩小了利益共享的范围,也就对农民产生了激励作用。这样,可以在保证公社体制的前提下,激发和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带来的弊端。当时确定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办社方针,就反映了这一认识。1962年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确定下来,也成为公社体制存在期间始终强调的基本原则。
    ①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是美国社会学者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所提出的一组范畴,用以考察某一种社会行动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复杂关系。显性功能,是指某一社会行动能够达到的后果,为人们所认识和共同期望;反之,隐形功能则是指,某一社会行动的客观结果,没有被人们所预料和期望。参见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0.笔者以为,村民自治的显性功能就是村务管理和基层民主,隐形功能则主要表现为村干部的角色异化和对原有的乡镇体制的冲击等。从这个角度可以更清楚看到,村民自治促使1980年代后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着“连锁反应”,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将其理解为农村现代化的一个关键(?)
    ①上下延伸、四级联动,是指村务公开带动了村民小组的事务公开,同时还引发了县、乡政府的政务公开。从而,县、乡政府公开其关于农村各项事务的规定和程序,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公开执行的情况等。
    ①本项目为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研究》(编号:09XZZ002)。项目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吴南女士主持,笔者为第二主持人。
    ①199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学者的研究视野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从关注国家政治建构大势的宏观层面,逐渐转向基层农村社会,表现为对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的实地调查、实验和研究。其典型代表,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张厚安教授所提出的“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理论务农”的研究理念。
    ①1985年春季,不少地方开始向农民收取“普九”教育集资费,人均金额从几十元到百元不等,宝鸡市凤翔县HSH乡向学生收取20元的教育“启动金”,致17岁女学生杨xx服毒身亡。1992年7月,商洛市镇安县YS乡因为摊派过重,出现了农民贴出的大字报,呼吁“沉睡在恶梦中的公民们,赶快苏醒过来!”,质疑“18项啦,自古以来哪有这么多上交?”提出“我们要抗议!”;同年底,渭南市澄城县YZH乡农民靳xx因乡上摊收烟叶费而自缢身亡;1993年春夏之交,安康农村就发生有关税费征收的17件重大案件;1997年春,商洛市商南县SGM乡个别干部在税费征收中作风粗暴致一村民死亡。参见刘亚军.陕西省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21。榆林市子洲县PJW镇政府在1996年征收农业税费时,增加农民负担合计8.89万元,全镇万余农民集体向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镇政府。参见马为丽.榆林地区处理加重农民负担干部[N].陕西日报,1998-4-30(1)。咸阳市兴平市ZC乡XWF村党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的1996—1997年,擅自给全村2900多口人增加摊派杂费人均50元以上,并在3年时间内以月息2—3%的利率为群众举债50万元。该乡FL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长,于1996年给全村1000多口人人均摊派26.5元,并用9700元为自己办理养老保险。参见何祥弘、陈建新.警惕农民负担变相回潮[N].陕西日报,1998-10-13(7)。西安市临潼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1998年5月对全区16个乡镇、32个村、64个村民小组近200多人的随机抽样调查反映,有11个村组负担过重,占村组的30.6%。某乡除按规定标准收取农业税款和乡村统筹外,修路每人摊派150元,更换电线人均摊派32元,超标准收费人均达到200元。参见张巧娥.农村村组班子建设刻不容缓[N]陕西日报,1998-5-19(7)。
    ①借债完成税收任务是西部乡镇的普遍做法,如,咸阳市礼泉县截止2000年底,全县乡镇政府为完成税收任务共借贷1220万元,占债务总额的64%;村级组织为完成税收而借贷5395万元,占负债总额的69%。
    ②杨善华、苏红二位学者指出,改革以来,农村基层乡镇政府发生了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的角色改变。“代理型政权经营者”,指改革前的基层政权,其主要角色是国家代理人。“谋利型政权经营者”指1990年代以来的乡镇政府,伴随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和深入,乡镇政权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它们追求利益的行动也变得越来越自觉,成为一个具有自身利益要求的组织。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M].上海: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8;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J].社会学研究,2002(1):21。
    ①所谓“七站八所”,是指县市区及上级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这里的“七”和“八”都是概指,并非确切数字。常见的有国税分局(所)、邮政所、电信所、供电所、工商所、信用社、土管所、财政所、派出所、林业站、法庭、卫生院等。
    ①除了村委会选举中的违规违法现象之外,文化贫瘠、封建迷信、赌博成风、假冒伪劣产品、大量治安事件乃至黑恶势力膨胀等,共同形成了农村中的乱象。村民自治的范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对这些问题往往有心无力,如果再取消基层政府,这些乱势必更为严重。
    ①“零和博弈”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后果。“零”意味着全输,“和”意味着全赢。这个概念最初被用于指称县乡两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村民自治中,村民和干部实行合作而形成既博弈又合作的关系模式,而双方也可以取得“双赢”。参见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J].人民论坛,2009(2):28-29.
    ①根据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观点,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成员之间的联接方式也由“机械团结”变为“有机团结”,即由“强制—服从”型的社会组合转变为“分工—合作”型的社会组合。这既是每个组织也是整个现代社会的构成方式。
    ①参见夏振坤.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2(4):328;郭秉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多种模式[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87288.
    ②参见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6211;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2005(7):34237;张晓山.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J].中国改革,2005(12):9213.
    ③参见李志强.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J].太原科技,2006(8):19.
    ①甘露工程,是陕西省于1996年提出的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三年短期规划。主要内容是:把解决人畜饮水的范围从陕北白于山区扩大到全省农村和县城以下乡镇;三年投资10亿元,于1998年底彻底解决全省412万人口的饮水困难。
    ①这种凋敝具有相对的意义,其实是城市迅速繁荣的反差。上世纪90年代后,城乡差距全方位显现且日益严重。“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就是这种相对凋敝的真实写照。
    ②美国功能主义大师帕森斯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参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95
    ①参见刘明兴、刘永东、陶郁、陶然.中国农村社团的发育、纠纷调解与群体性上访[J].社会学研究,2010(6):183.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文的参与率计算中,包括了8个庙会和宗教类社团,占了社团总数的72.7%。如果按照本文关于新型农村社团的理解,则其数量仅为3个,以此计算,参与率会更低。
    ②文军把人的理性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其中,社会理性是最高形式的理性选择动因,它以经济理性为基础,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社会及其他效益的最大化。参见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25
    ①这里的组织观念,是指农民对农村民间组织的一般认识和所持的态度,这将直接影响和支配他们的组织化行为。
    ①近年来,陕西省财政部门每年都选择一批基层农村优秀合作经济组织,予以资金支持,促进了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并增强了这些组织的示范作用。
    ①这里的建制镇不包括县城所在镇。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1)。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县城数量在 2100~1800个左右变化,如果加上它们所在的镇,农村小城镇的数量会更大一些。
    ①与各级统计部门的口径一致,这里的小城镇仅指除县域内的建制镇,不包括自发形成的农村集镇,也不包括县城所在的城关镇。
    ①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理论,江浙一带农村形成大量的“经济—政治型”小城镇,其根本特点是经济力量壮大;而中西部农村急剧增加的小城镇,则属于“政治—经济型”城镇,其根本特点是行政力量推动。如果把前者的发展轨迹称为理论逻辑,那么后者便可称为实践逻辑,它不是把小城镇理解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反倒是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而强力推进,因而完全颠倒了小城镇发展的因果关系。这种违背理论逻辑的做法尽管问题不少,却能在全国农村地区盛行,又说明它有着强大的现实根基。参见王星.经典小城镇理论的现实困境——重读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四记》[J].社会科学评论,2006(2):23·。
    ①根据《陕西省加快重点镇建设推进全省县域城镇化的意见》,要入选重点镇,至少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一条。经济状况:镇域生产总值超过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00万元,生产总值增幅连续3年在15%以上;城镇规模:镇域人口3万人以上,镇区居住人口5000人以上,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交通条件: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条件便捷;产业基础:具有独特文化旅游、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有一定潜力。
    ①镇域人口,指镇区与镇辖村人口的总数。镇域人口=镇区人口+镇辖村人口。
    ②这里的镇,不全是建制镇,还包括大量的农村集镇,因此,总人口和非农人口的数量均较大。如果完全按照建制镇的数据,则没有这么高。这里的数据大体能够反映出当时陕西农村城镇的非农人口状况。
    ①2006年,陕西农村建制镇825个,占乡镇总数的54.9%,乡政府678个,占45.1%,因此普查数据对农村城镇有代表性。另外,乡政府所在地都是农村集镇,所以数据也能更好地反映全省村镇的情况。
    ①这6个镇分布于关中和陕南地区,以关中地区为主。抽样时充分考虑了区位、经济状况、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性,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代表性。调查都在镇区进行,对象为镇区从事非农活功的各类住户
    [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2]元莉华、张玲玲、姚志伟.变村庄为社区为公共服务提供“洼地”[N].陕西日报,2010-4-19(9).
    [3]贺雪峰.乡村治理秩序——村治研究论文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立胜.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24.
    [6]龚水林、张业清.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大趋势——农村社会学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7.
    [7]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2).
    [8]向达、马敏.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学习,2009(7):25.
    [9]高帆.农村现代化:内涵和外延[J].调研世界,2006(7):18.
    [10]谢元态.中国特色的农村改革与发展之路[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57.
    [11]刘尧.论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2]王巍.关于我国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7.
    [13]袁金辉.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经验[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4):27.
    [14]吴忠民等.发展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15]孙景珊.中国农村现代化实现的途径与思考[J].理论界,2007(2):49-5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1.
    [18]尹宝云.现代化通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19]黄光耀、李冈原.成功的代价——论近代英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教训[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3):75.
    [20]林秀玉.现代化和英国农业制度性及结构性的变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增刊,2002(12).
    [21]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世纪-20世纪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袁振龙.农民问题国际比较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3]陈新田.19世纪法国农村人口迁城及其社会问题初探.咸宁学院学报[J].2005(4):58.
    [24]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1.
    [25]苏振兴.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6]严立贤.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6-147.
    [27]冯海发、李溦.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数量研究[J].经济研究,1993(9):62-63.
    [28]陈俭、姚会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负担变化趋势与原因探析[J].农业经济,2008(10):24.
    [29]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0]董正华、赵自勇、庄礼伟.透视东亚奇迹[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31][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89.
    [32]吴廷璆主编.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816.
    [33]张蕴岭.亚洲现代化透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31.
    [34]杜德利·西尔斯.“发展的含义”[R].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5]燕继荣.发展政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5.
    [36]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7]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46-47.
    [38]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9]转引自朱育和、蔡乐苏.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5.
    [4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1-932.
    [41]谢家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7):17.
    [42]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3]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3):96.
    [44]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5.
    [45]袁金辉.冲突与参与:中国乡村治理改革30年[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46]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12):73.
    [47]姚先国、罗卫东.比较经济体制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2):360.
    [48]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9):33.
    [49]朱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188.
    [50]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4):254.
    [51]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4(6):49-58.
    [52]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24-134.
    [53]李云毅、周维、王雅鹏.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1999(1).
    [54]阎孟伟.旨在人类解放的政治解放——三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J].教学与研究,2009(1):5.
    [55]胡鞍钢.中国走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258.
    [56]彭澎.政府角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185.
    [57]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
    [5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316.
    [59]林怡、庄金宝.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南学术,2006(4).
    [60]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9):22.
    [61]李鸣.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变迁[J].理论界,2007(2):108.
    [62]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9):21.
    [63]朱梅、应若平、陈向科.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64]叶南客.生动而深刻的变迁——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进步历程[J].学海,1998(4).
    [65]王雅林.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50.
    [66]高小寒.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与研究[J].决策管理.2008(3):10.
    [67]魏后凯、蔡翼飞.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与展望[J].中国发展观察.2009(10):32.
    [68]林建华、任保平.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绩效评价:1999-2008[J].开发研究,2009(1):49.
    [69]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8).
    [7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162.
    [71]薛金文、曹克瑜.西部大开发:陕西战略与决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6).
    [72]卢学义.陕西经济概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28.
    [73]刘淑茹.陕西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估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6):35.
    [74]郭秦川.金翅初展,尚需扶持与呵护[N].陕西日报,2001-2-14(5).
    [75]严朦、王新海.陕西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1):25.
    [76]陆学艺.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145.
    [77]陆学艺、王春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47.
    [78]李双元.青海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青海社会科学,2009(1):54.
    [79]雷颐.令人震惊的“一叶知秋”[J].博览群书,1998(8).
    [80]马志雄、胡宗礼、宋桂嘉.实践证明定产到组好得很[N].陕西日报,1979-1-21(3).
    [81]刘锦、王睿.南郑铁匠街:陕南“包产到户”第一村[N].陕西日报,2009-8-26(11).
    [82]陕西省农业合作史编委会.陕西农业合作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36-137.
    [83]蔡防、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30年的历程和经验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4]张建功.历史与选择——陕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85]马祖琦、尹怀庭.陕西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1(1).
    [86]何广文.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探析[J].中国农村经济,1999(2):40.
    [87]办好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奔小康[N].陕西日报,1998-5-27(4).
    [88]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逻辑[J].农村经济导刊,2005(12):34.
    [89]王学习、梁玲.加速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N].陕西日报,1998-1-13(3).
    [90]杨彦斌、秦一声.怎能如此征税?——对23位果农来信的调查[N].陕西日报,1998-5-27(5).
    [91]田富强.陕西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42-43.
    [92]李增元.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中乡村参与式治理的博弈逻辑[J].理论与现代化,2009(6).
    [93]陕西省财政厅.关于陕西省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http://www.sf.gov.cn/view.jsp?id=ff8080812ce2f9f2012e9dd7e 1230042,2010-3-10.
    [94]晓彬.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卫生服务[N].陕西日报,2009-3-29(2).
    [95]程伟、李艳、杨川.我省已有15万农民享受养老金[N].陕西日报,2009-8-7(1).
    [96]李艳、刘沙.我省全面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N].陕西日报,2009-12-24(1).
    [97]车喜韵、吕杨.农民看病报销孩子上学免费——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卫生、教育事业发展综述[N].陕西日报,2009-12-26(1).
    [98]张国祥.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以社区建设创新农村管理[J].社会主义研究,2008(6):101.
    [99]夏周青.中国农村建设:从乡村建设运动到农村社区创建的兴起[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24.
    [100]谢红江、云献科.千阳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调查[N].陕西日报,2009-7-15(5).
    [101]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24.
    [102]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3-8.
    [103]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4]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改革开放30年陕西农民收入变化[EB/OL].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2008.asp?ArticleID=174576,2009-3-3.
    [105]李佑民.陕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明显改善[N].陕西日报,2000-12-21(1).
    [106]晁阳、林琳、程伟.农机补贴:渭南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查之二[N].陕西日报,2010-5-8(3).
    [107]唐利明、于海明、下忠杰.渭南农业发展回眸[N].陕西日报,1998-12-12(3).
    [108]由之.苹果:陕西的奇迹[N].陕西日报,2009-9-22(11).
    [109]陕西省果业局.2009年陕西省果业发展统计公报[N].陕西日报,2010-3-30(11).
    [110]全省蔬菜产值60%来自设施农业[N].陕西日报,2000-12-13(5).
    [111]李佑民.我省去年设施蔬菜为农民增收176亿元[N].陕西日报,2010-8-22(2).
    [112]金护林、云献科:宝鸡市乡镇企业改革开放20年回眸[N].陕西日报,1998-12-25(4).
    [113]陕西省社科院乡镇企业发展战略课题组.陕西乡镇企业发展战略[J].人文杂志,1992(2):57.
    [114]黄汉权.陕西农村工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1):43.
    [115]曹钢.加快陕西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战略问题研究[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6.
    [116]张联社.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86.
    [117]陕西:建立增收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EB/OL].http://www.stats.gov.cn:82/was40/gjtjj_detail.jsp?channelid=33728&record=172,2006-1-13.
    [118]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9-2010年陕西社会形势分析与对策[R].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
    [119]史子成、陈玉忠、党双忍.从农民收入构成看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2):98-99.
    [120]刘玮、徐萍、魏鹏.陕西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C]西安:陕西省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30-31.
    [121]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96.
    [122]温铁军、朱守银.政府资本原始积累与土地“农转非”[J].管理世界,1996(5):164.
    [123]徐勇.阶梯性社会与“三农”的提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32.
    [124]耿翔、张宝贵.土地托管:长安的二次试验[N].陕西日报,2009-7-17(9).
    [125]艾永华.“孟岔模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对米脂县孟岔村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调查[N].陕西日报,2009-9-18(2).
    [126]康喜平、牛昉、柯淑娥.陕西农地流转的特点、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46.
    [127]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土地流转的“高陵模式”及经验[N].西安日报,2009-8-31(11)。
    [128]陈圣强:全省土地流转,多数没有流向大户[N].陕西日报,2010-4-23(9).
    [129]何忠伟.农村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95.
    [130]王东、李高庄.陕西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情况[J].农村合作经济管理,1997(5):23.
    [131]霍学喜、屈小博.西部传统农业区域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供给分析——对陕西渭北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8).
    [132]杨丽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效应分析[J],武汉金融,2005(1):46.
    [133]姜雅莉、张祖庆.关中陕北农村民间借贷情况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2).
    [134]张晓艳、罗剑朝.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的调查[J].经济问题,2007(8).
    [135]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
    [136]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障碍与对策探析——基于陕西省10市1区调查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1(2).
    [137]周夏沛.透视农业保险支农效力的缺失及原因——基于农业大市汉中的典型分析[J].西部金融,2010(2):37.
    [13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研究[R].韩俊、谢扬、杨小青.中国农村政策报告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389.
    [139]郭治钧、张建民、熊经肇.陕西省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价,1994(7):14.
    [140]崔春华、范丹舸.去年我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8.4亿元[N].陕西日报,2011-2-9(5).
    [141]徐颖.我省三年内将建5000家“农家店”[N].陕西日报,2010-11-29(6).
    [142]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J].红旗文稿,2009(2):17.
    [143]梅建明、陈秀华.试论土地合作制[R].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民组织建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84.
    [144]李成贵: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选择[R].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9.
    [1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61.
    [146]陕西省农业合作史编委会.陕西农业合作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42-144.
    [147]项继权.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J].理论学刊,2007(11).
    [148]董雪兵.二十年来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制度创新——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行动[J].浙江社会科学,2001(4):116.
    [149]许门友.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伟大实践——陕西农村推行村民自治的研究报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50]党国英.试论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意义——基于对陕西农村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的调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5):37.
    [151]贾明德、郑梦熊、吴克强等.社会变迁中的治民与民治[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
    [152]卢福营.遭遇社会分化的乡村治理[J].学习与探索,2007(5).
    [153]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6-138.
    [154]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J].开放时代,2007(2).
    [155]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
    [156]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2).
    [157]李小伟.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0(9):61.
    [158]卢爱国.农村社区体制改革模式:比较与进路[J].理论与改革,2009(5):42.
    [159]陕西省制定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J].乡镇论坛,2009(8):9.
    [160]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搭建平台[J].乡镇论坛,2009(8):8.
    [161]李强彬.乡村精英变迁视角下的村社治理[J].甘肃理论学刊,2006(11):79.
    [162]耿瑛.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J].东方论坛,2010(4):30-33.
    [163]蔺雪春.当代中国村民自治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3):91.
    [164]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J].学习与探索,2006(6):57.
    [165]姚锐敏、汪青松、易凤兰.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8.
    [166]彭大鹏、吴毅.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83-184.
    [167]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259.
    [168]王征兵.村干部合法收入标准的确定——以陕西省兴平市西吴镇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77.
    [169]刘亚军.陕西省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25.
    [170]李茂岚.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153.
    [171]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12-13.
    [172]荣敬本等.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4):17.
    [173]阙忠东.变革社会中的乡镇体制:现状与变革[J].社会科学家,2005(3).
    [174]张晓明.陕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11):18.
    [175]张军.西北贫困地区乡村债务结构及成因分析——以甘肃和陕西两县为例五乡镇为例[R].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9.
    [176]贺雪峰、苏明华.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J].社会科学研究,2006(1):7.
    [177]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J].学习与探索,2002(1):29.
    [178]刘涛、王震.中国乡村治理中“国家—社会”的研究路径——新时期国家介入乡村治理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7(5):58-59.
    [179]刘岳、宋棠.国家政策在农村地区实践过程的理解社会学[R].乡村中国评论(第一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9.
    [180]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2).
    [181]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25-27.
    [182]郑风田、李明.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中国基层县乡村治理结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128.
    [183]吴理财.中国农村治理体制:检讨与创新[J].调研世界,2008(7):6-7.
    [184]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5]宋惠芳.“合作主义”语境下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双赢战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9.
    [186]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1(7):31.
    [187]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49139/49143/3813830.html,2005-10-31.
    [188]林毅夫.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EB/OL].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hannel.Web/expert/showdoc.asp?doc_id=128504 2002-9-23.
    [189]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16.
    [190]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11):19-20.
    [191]高淑桃、谢彦明.突破城乡关联弱化的瓶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东南学术,2007(6):25.
    [192]王爱莲、张凡勇.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建设路径[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
    [193]惠民2000多万全省农村饮水实现飞跃发展[N].陕西日报,2009-10-12(5).
    [194]杨小玲、薛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N].陕西日报,2009-7-9(2).
    [195]张芙蓉.陕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R].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15.
    [196]元莉华、姚志伟.神木免费医疗的“味道”[N].陕西日报,2009-5-25(7).
    [197]西北大学课题组.陕西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报告[C].西安:陕西省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58.
    [198]雷晓康、宋蓉、孙殿君.陕西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分析与政策选择[C].西安:陕西省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
    [199]晁阳、张革风、刘宝秦.宝鸡多种形式探路“新农保”[N].陕西日报,2009-8-18(1).
    [200]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shaanxihrss.gov.cn/Html/2009-11-3/173452.html,2009-11-3].
    [201]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陕西省社会保险情况[N].陕西日报,2010-7-21(5).
    [202]李仙娥、张勇.陕西省农村贫困发生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4):32.
    [203]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陕西省扶贫办.扶贫就是发展——陕西新阶段扶贫开发的调查[J].陕西综合经济,2006(4).
    [204]李岚、冀鹏:商洛百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N].陕西日报,2001-1-23(2).
    [205]元莉华、姚志伟.退耕十年,陕西增加林地3400多万亩[N].陕西日报,2009-7-13(9).
    [206]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EB/OL].http://www.shaanxifpb.gov.cn/slpc/show.asp?id=337,2010-6-21.
    [207]陕西省扶贫办.陕西扶贫开发工作走过的基本历程[EB/OL].http://www.shaanxifpb.gov.cn/slpc/show.asp?id=350,2010-6-21.
    [208]程伟.我省全面实施干企干村扶助行动[N].陕西日报,2010-6-15(1).
    [209]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3.
    [210]边锋.组织农民抱团儿闯市场陕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万家[EB/OL].http://www.chinanews.com/df/2011/02-25/2867954.shtml,2011-2-25.
    [211]巨源远.影响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内在因素分析——基于白水县苹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7):106.
    [212]齐宇强、李勇鸿、蒲大伟.淳化“五到农家”为乡村文明锦上添花[N].陕西日报,20]0-7-29(5).
    [213]洪朝.成立红白理事会堪效仿[N].陕西日报,2010-5-26(7).
    [214]刘明兴、刘永东、陶郁.中国农村社团的发育、纠纷调解与群体性上访[J].社会学研究,2010(6):184.
    [215]王秀娟、郑少锋.陕西苹果产业发展中果农参加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实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6):200.
    [216]谢菊.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变迁中民间组织的发展理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4):49.
    [217]韩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36.
    [218]车喜韵.我省“三下乡”成效显著[N].陕西日报,2009-9-2(5).
    [219]王淑玲、王鹏、胡彬.我省150万农民获益文化共享工程[N].陕西日报,2010-8-7(2).
    [220]税尚楠、吴希翎.试论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J]经济地理,1984(1):35.
    [221]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乡村都市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6(5):104.
    [222]刘志军.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J].中国农村经济,2004(7):59-61.
    [223]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24]杨新房、任丽君.正确把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J].调研世界,2003(1):41.
    [225]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91.
    [226]顾建光.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109.
    [227]辜胜阻.城镇化:中国二元城镇化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1995(6):63.
    [228]周恭伟、刘志军.城市化称谓分歧述论[J].人口与经济,2009(5):68-69.
    [229]孙雅静.小城镇发展的理论与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1):16.
    [230]刘铮、李兴文.全国建制镇占全部乡镇数量过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10/16/content_5210351.htm,2006-10-17.
    [231]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19.
    [232]冯兰瑞.城镇化何如城市化?[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7.
    [233]王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22.
    [234]夏振坤、李享章.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层次性[J].农业经济问题,1988(1):23.
    [235]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J].管理世界,1992(6):163.
    [236]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J].浙江社会科学,1998(4):6.
    [237]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J].东南学术,2004(1):66.
    [238]王星.经典小城镇理论的现实困境——重读费孝通先生的《小城镇四记》[J].社会科学评论,2006(2):23.
    [239]井水、王礼力.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
    [240]高新才、曹子坚.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陕西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79.
    [241]赖作莲、王征兵.陕西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8(8):46.
    [242]姜美娟.陕西:期待一个县域经济唱主角的时代[EB/OL].http://www.shaanxijs.gov.cn/web/main/ShowDetail.aspx?type=1106&fid=38d58f1f-c96d-4c 0-b7a9-46d442f73d03,2009-2-17.
    [243]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J].城市发展研究,2000(1):7.
    [244]肖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述要[J].城市发展研究,2004(5):24.
    [245]姜长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3(2):26.
    [246]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51.
    [247]姚宽一、杨战社.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陕西城镇化进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3.
    [248]邓聿文.那些即将消失的村庄[EB/OL].http://hsb.hsw.cn/2010-08/21/content_7834036.htm,2010-8-21.
    [249]王德勇、王悦华、李友华.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83.
    [250]李鑫健、郑慧.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卷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12):22.
    [251]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8(11):21.
    [252]路高信、王俊清.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的实践与启示[J].陕西综合经济,2007(1):24.
    [253]郭秦川.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的因素分析[EB/OL].http://www.sn.stats.gov.cn/news/tjxx/2010318101713.htm,2010-3-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