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量词一般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名量词又分为个体量词和非个体量词(指度量衡量词、临时量词、不定量词等)。非个体量词是世界各语言共有的,而个体量词才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语言现象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兴起,以及语法化理论等研究理论的深入,个体量词特有的研究价值逐渐显现出来,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汉语和泰语都属于汉藏语系量词丰富的语言,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来研究两种语言个体量词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个体量词的本质特征,对量词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论文从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的基本功能对比入手,考察汉、泰语个体量词在来源、分类和句法功能等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量词的语义范畴与民族思维和认知方式的关系,考察两种语言个体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最后通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和问卷调查,来考察泰国学生学习汉语个体量词的偏误情况,并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来揭示造成偏误的原因,针对泰国学生量词教学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创新点)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开阔汉、泰语量词对比研究的新思路。本论文从共时和历时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汉、泰语个体量词进行动态研究。尽量发掘出单一语言研究观察不到的新问题,并进一步认识到个体量词的本质特征。
     (2)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出发,根据语源资料,考察了泰语特有的“拷贝型量词”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证明了“拷贝型量词”不是泰语系统中的原始形式,而是有了通用量词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3)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来揭示泰语和汉语个体量词语义范畴的发展过程,以及所反映的民族思维与认知方式。
     (4)借助认知语言学的“有界”、“无界”理论来揭示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语法化的历程,以及最终演变为助词的路径和动因。
     (5)通过《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和问卷调查,考察泰国学生学习汉语个体量词的偏误情况(分别为:语义、认知、语法三大类偏误),并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来揭示产生偏误的原因。同时提醒对外汉语教师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并提出了几点效的有关量词的教学对策。
Classifiers ar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noun classifiers and verb classifiers. The former group is subdivided into individual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Measure words are available in nearly every language whereas individual classifiers only exist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linguistic typolog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cluding the deepened study on grammaticalization, the uniqueness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has made them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in recent decades. As Chinese and Thai are both Sino-Tibetan languages which contain plenty of classifiers, a linguistic study 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in both languages may linguistically reveal their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application. This study was mainly on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the functions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in both Chinese and Thai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ir original, classification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semantic categories and national way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vestigat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es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finally analyze the errors that are made in the use of Chinese individual classifiers by Thai student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Database System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Moreover,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e causes of error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s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eaching Chinese classifiers to Thai students. The study revealed five innovative findings as in follows.
     1. New ways in comparative study of classifiers in Chinese and Thai were introduced. Synchronically and diachronically, this study applied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conduct a dynamic study on the individual classifiers in both Chinese and Thai languages. The new issues that are not available in a single language were discovered and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classifiers were also revealed.
     2. Based on synchronical, diachronical and Zhuang-Tai etymological material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y noun classifiers", or "echo classifiers" were explored, showing that "copy noun classifiers" are not originally emerged in Thai language but were later developed after the usage of "general classifiers".
     3. This examination applied prototype theory and theorie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to illu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emantic categories of Chinese and Thai classifiers and their relevant national way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on reflected therein.
     4. This study applied the concept of "bounded / unbounded" i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discover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es of the general noun classifiers of Chinese and Thai, as well as the path and motivation to develop them into structural auxiliary words.
     5.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Database System of Chinese Interlanguage, errors made in the use of Chinese individual classifiers by the Thai students had been analyzed and the causes of those error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relevant theor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imultaneously, some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eaching Chinese classifiers to the Thai students are suggested.
引文
[1]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载《中国语文》第3期。
    [2]戴梦霞(1999)《对外汉语名量词选用教学的一点探索》,载《汉语学习》第4期。
    [3]刘月华(2005)《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五次印刷),商务印书馆,第130页。
    [1]赵金铭(200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载赵金铭(2005a)《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第225页。
    [1]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第3页。
    [2]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第81页。
    [3]陆志韦(1951)《北京话单音词词汇》,科学出版社,第42页。
    [4]吕叔湘(1953)《语法学习》,中国青年出版社,第6页。
    [5]吕叔湘(1982)《中国文法要略》(重印本),商务印书馆,第18页。
    [6]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第214页。
    [7]高名凯(1986)《汉语语法论》(重印本),商务印书馆,第160页。
    [8]郭绍虞(1979)《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第276-277页。
    [1]陆俭明(200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63-164页。
    [1]胡附(1960)《数词和量词》,上海教育出版社。
    [2]黄伯荣等(2006)《现代汉语》(第十五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2-23页。
    [3]袁晖(1979)《量词札记》,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沈家煊(200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载刘丹青主编《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页。
    [2]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载《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2-186页。
    [1]沈阳(1995)《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载《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载《中国语文》第5期。
    [1]Uprakit Silapasan,Praya(1935) 《Thai Grammar》,Thaiwattanapanit Press,第72页。
    [2]Uthaiwan Niyomme(1991) 《Pali and Sanskrit loan words in Dasavara-Kanda of the Mahachat Khamluang》 Master of Arts Thesis,Silpakorn University,第74页。
    [3]Nawawan Bandhumedha(2006) 《Thai Grammar》,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第37页。
    [4]Uprakit Silapasan,Praya(1935) 《Thai Grammar》,Thaiwattanapanit Press,第73-76页。
    [5]Kantima Wattanaprasert(198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assifiers in Chiangmai dialect and Bangkok dialect》,Master's Thesis,Department of the Thai Language,Chulalongkorn University,第16-17页。
    [6]Banchop Bandhumedha(1994) 《Structure of Thai and its usage》,Ramkhamheang University Press,第218-221页。
    [1]Nawawan Bandhumedha(2006) 《Thai Grammar》,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第37-45页。
    [2]大象是泰文化的吉祥物。在动物类中只有大象,具有三种表量法。如:国王的大象论“t(?)'a:(?)45(大象)”、家养的大象论“t(?)'(?)a:k41(绳子)”、森林里的野象论“tua33(只)”。标注不同的量词目的是为了区分大象的类别。
    [3]Marry R.Hass的这篇文章是北京语言大学唐翠菊副教授提供的,在此表示谢忱。
    [4]Hass称为“一”的特殊用法“a special function of the word“n(?)21(一)”。
    [1]Kantima Wattanaprasert(198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lassifiers in Chiangmai dialect and Bangkok dialect》,Master's Thesis,Department of the Thai Language,Chulalongkorn University。54-55页。
    [1]裴晓睿(2001)《泰语语法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9-41页。
    [1]本文转引自赵永新(1995)《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教学出版社,第6页。
    [1]梁敏先生根据壮侗语族语言的同源词比较,认为壮侗语族诸语言的量词在先秦时代至少已处于萌芽阶段。参看梁敏(1983)《壮侗语族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载《民族语文》第3期。
    [2]郭先珍(2002)《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语文出版社,第4页。
    [3]本文统计了泰语名-量对照词典(The Royal Institute(2003)《Noun Classifier in Thai》),词典中使用的量词一共有588个(其中个体量词有383个)。
    [4]王力(2003)《汉语史稿》(第六次印刷),中华书局,第238页。
    [5]万献初(2000)《汉语量词分类系源》,载《咸宁师专学报》第4期。
    [1]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谷衍奎(2004)《汉字源流辞典》,华夏出版社,第424页。
    [3]缑瑞隆(2006)《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个案研究系列之一》,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3期。
    [1]姚双云、樊中元(2002)《汉语空间义量词考察》,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6期。
    [1]Berkeley & Los Angeles(1973)《The Grammar of Lahu》,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 in Linguistics》Vol.7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转引自[日]桥本万太郎(1978)《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李永燧(1990)《哈尼语名、量、动的同源现象研究》,载《民族语文》第3期。
    [3]木仕华(2005)《论纳西语拷贝型量词的语法化》,载李锦芳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李浩(2005)《拉祜语的反响型量词》,载李锦芳主编《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徐悉艰(1993)《载瓦语的量词》,载《民族语文》第4期。
    [3]李明(2007)《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4页。
    [4]胡静(2001)《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5]马学良主编(2003)《汉藏语概论》(第二次印刷),民族出版社,第779页。
    [6]甲骨文、金文的用例,转引自王力(2003)《汉语史稿》(第六次印刷),中华书局,第234页。
    [7]转引自戴庆厦、蒋颖(2005)《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1]李明(2007)《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胡静(2001)《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3]张元生(1993)《武鸣壮语名量词新探》,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
    [4]侗语、水语、临高语,转引自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吴启禄(1983)《布依语量词概略》,载《贵州民族研究》第3期。
    [6]用于植物的量词“k(?):33”,在现代泰语中仅限用于计量成灌的树木。
    [7]#12
    [1]储泽祥(2001)《“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载《中国语文》第5期。
    [2]胡附(1960)《数词和量词》,上海教育出版社。
    [1]陆俭明(1987)《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刘月华等(2005)《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第5次印刷,商务印书馆,第139页。
    [2]刘月华(2005:139)曾经指出:汉语中的“每”有两种表达意义,既能分指“全体中的个体”,又能表示“由个体组成的全体”。如:A.他们班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很努力。(由个体组成的全体)他们班存学习方面人人都很努力。(由个体组成的全体)B.他们班在学习方面每个人努力的程度不一样。(全体中的个体)*他们班在学习方面人人努力的程度不一样。(全体中的个体)C.这个孩子每月都生病。(由个体组成的全体)这个孩子月月都生病。(由个体组成的全体)D.这个孩子每个月病一次。(全体中的个体)*这个孩子月月病一次。(全体中的个体)无论是汉语量词的重叠还是泰语的“t‘uk45(每)+量”都具有“每”的“有个体组成的全体”意义,而不具有“每”的“全体中的个体”意义。
    [1]房玉清(2006)《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第三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3页。
    [1]周小涛(2007)《从中西思维方式初探英汉句法差异》,载《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维研究》,学林出版社,第34页。
    [2]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第五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77页。
    [1]将向勇、邵娟萍(2007)《语义范畴的原型理论诠释》,载《江西社会学科》第6期。
    [2]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1页。
    [1]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24-225页。
    [2]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第五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18页。
    [3]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第五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05-106页。
    [1]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第五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15-116页。
    [1]王力(2003)《汉语史稿》(第六次印刷),中华书局,第237页。
    [2]刘世儒(1962)《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第102页。
    [3]李葆嘉(2007)《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中华书局,第426页。
    [1]马玉汴(2005)《意象理论在汉语量词辨析中的认知作用》,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1]“老挝、版纳、德宏、傣拉、布衣”这些例句,转引自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04页。
    [2]罗黎明主编(2005)《壮汉英词典》,人民出版社,第1050页。
    [3]欧亨元(2004)《侗汉词典》,人民出版社,第242页。
    [4]#12
    [5]#12
    [1]喻翠荣等(2004)《傣仂汉词典》,民族出版社,第109页。
    [2]周耀文等(2005)《德宏傣语同音词典》,民族出版社,第96页。
    [3]罗黎明主编(2005)《壮汉英词典》,人民出版社,第1034页。
    [4]“老挝、傣拉、布衣、龙舟、武鸣”的用例,转引自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第476页。
    [5]#12
    [1]罗黎明主编(2005)《壮汉英词典》,人民出版社,第670-671页。
    [2]邢公畹(1989)《红河上游傣雅语》,语文出版社,第304页。
    [3]喻翠荣等(2004)《傣仂汉词典》,民族出版社,第289-290页。
    [4]李明(2007)《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5]李方桂(2005)《武鸣土语》,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51页。
    [6]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09页。
    [7]Braclley,Dan Beach(1873) 《Dictionary of the Siamese Language》第652-654页。
    [1]#12
    [2]#12
    [1]Vantanee Moungboon(1989) 《Loan Words in Sukhothai Inscriptions》Master of Arts Thesis,Silpakorn University.P:313.
    [2]#12
    [3]#12
    [1]汉典网站:http://www.zdic.net/cd/ci/5/ZdicE6ZdicB1Zdic89288992.htm
    [1]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载《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2]“(?)a21n(?)21”是前面“(?)an33n(?)21”(一个)的合音。
    [1]本章的现代汉语用例主要来自北京大学语料库(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search?dir=xiandai&q)。
    [1]胡孝斌(2009)《再说“VP+个+X”格式》初稿,尚未发表的文章。
    [1]石毓智(2006:266)为了保持自己“谓语成分是有界的”的观点,认为“闻个不住”、“笑个不住”等中的“个”仍然具备有界功能。
    [1]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载《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胡静(2001)《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2]李明(2007)《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88页。
    [3]张元生(1993)《武鸣壮语名量词新探》,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4期。
    [4]邢公畹(1989)《红河上游傣雅语》,语文出版社,第243页。
    [5]#12
    [6]#12
    [7]#12
    [1]#12
    [2]#12
    [3]石毓智(2005)《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第5次印刷),江西教育出版社,第53页。
    [1]转引自赵金铭(2007)《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序》(周小兵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转引自连益芝(2005)《语言僵化现象分析》,载《龙岩学院学报》第4期。
    [1]“红薯”在中国不同地区所标注的量词并不相同,有的时候也可以说“一块红薯”、“一根红薯”、“一个红薯”等。
    [2]吕叔湘(2003)《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2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1]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2]刘学敏、邓崇谟(1998)《现代汉语名词量词搭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3]褚佩如、金乃莉(2002)《汉语量词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4]焦凡(1995)《看图学量词》,华语教学出版社。
    [5]俞士汶等(2000)《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北京大学计算机语言学研究所。
    [6]郭先珍(2002)《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语义出版社。
    [1]陆俭明(2005)《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二版)第163-164负,北京大学出版社。
    [1]赵金铭(2001)《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载《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王建勤(1994)《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华玉明、黄艳梅(2000)《泰语干扰和对泰汉语教学对策》,载《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1]何杰(2003)《量词一点通》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赵金铭(2004)《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载《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2]刘珣主编(2005)《新实用汉语课本(第5册)》第48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郑艳群(2008)《计算机技术与世界汉语教学》第139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丁声树(2004)《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第十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曹广顺(1995)《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房玉清(2006)《实用汉语语法(修订本)》(第三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2004)《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第二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郭先珍(2002)《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语文出版社。
    何杰(2001)《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2006)《现代汉语》(第十五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葆嘉(2007)《语义语法学导论-基于汉语个性和语言共性的建构》,中华书局。
    李锦芳主编(2005)《汉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2000a)《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敏等(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刘世儒(1962)《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
    刘顺(2003)《现代汉语名词的多维研究》,学林出版社。
    刘月华等(2005)《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第5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等(2005)《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第三次印刷),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庆和(2006)《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植(2006)《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叔湘(2003)《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第12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潘文国等(2006)《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
    潘玉坤(2005)《西周金文语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裴晓睿(2001)《泰语语法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桥本万太郎(日)(1978)《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2004)《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5)《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第5次印刷),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6)《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均等(1983)《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
    王力(2003)《汉语史稿》(第六次印刷),中华书局。
    王寅(2005)《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第三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金铭(2005a)《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赵金铭主编(2005b)《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赵艳芳(2006)《认知语言学概论》(第五次印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郑艳群(2008)《计算机技术与世界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小兵等(2007)《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王建勤主编(2005)《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第3次印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2006)《语法讲义》(第12次印刷),商务印书馆。
    贝罗贝(法)(1998)《上古、中古汉语量词的历史发展》,载《语言学论丛(二十一辑)》,商务印书馆。
    曹广顺(1994)《说助词“个”》,载《古汉语研究》第4期。
    陈绂(1998)《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载《语言文字应用》第4期。
    陈绂(2002)《从“枚”与“个”看汉语泛指性量词的演变》,载《语文研究》第1期。
    陈平(1991)《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出版社。
    陈勇(2007)《论“个”的几种语法化形式》,载《语文学刊》第5期。
    陈云香(2007)《汉语“个”的语法化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储泽祥(2000)《数词与复数标记不能同现的原因》,载《民族语文》第5期。
    储泽祥(2001)《“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载《中国语文》第5期。
    大河内康宪[日](1988)《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崔健译),载《汉语学习》第6期。
    戴庆厦、蒋颖(2005)《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缑瑞隆(2002)《意象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继懋(1999)《再谈量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载《汉语学习》第4期。
    郭晓沛(2008)《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原因》,载《长春师范学院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顾阳、巫达(2005)《试论名词结构与句子结构的共性》,载戴庆厦等主编《第四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范晓(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载《中国语文》第2期。
    胡明扬(1997)《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汇教学的若干问题》,载《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华玉明(1994)《试论量词重叠》,载《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
    华玉明、黄艳梅(2000)《泰语干扰和对泰汉语教学对策》,载《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黄壁蕴(泰)(2003)《汉泰名量词多角度对比分析》,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盛璋(1961)《两汉时代的量词》,载《中国语文》第8期。
    黄载君(1964)《从甲骨文、金文量词的应用,考察汉语量词的起源与发展》,载《中国语文》第6期。
    蒋颖(2006)《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蒋颖(2007)《汉藏语名量词起源的类型学分析》,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金欣欣、金莎莎(2003)《汉英个体量词性质比较》,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李大忠(1999)《偏误成因的思维心理分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李洛枫(1987)《说“个”》,载《咸宁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明(2007)《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讷、石毓智(1998)《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载《语言研究》第1期。
    李若晖(2002)《殷代量词初探》,载《古汉语研究》第2期。
    李艳惠、石毓智(2000)《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载《当代语言学》第1期。
    李莹(2008)《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机制与动因》,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
    李永燧(1990)《哈尼语名、量、动的同源现象研究》,载《民族语文》第3期。
    李宇明(1988)《动宾结构中的非量词“个”》,载张志公主编《语文论集》(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李宇明(2000b)《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量词发展中的地位》,载《中国语文》第1期。
    李宇明(2000c)《量词与数词、名词的扭结》,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宗澈(2004)《〈史记〉量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力量(1995)《“V得(个)R”、“V他(个)R”结构的深层比较》,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梁敏(1983)《壮侗语族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载《民族语文》第3期。
    梁敏、张均如(2004)《从汉台语言的数词是否同源说起》,载《民族语文》第2期。
    刘丹青(1988)《汉语量词宏观分析》,载《汉语学习》第4期。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载《中国语文》第3期。
    刘青(2006)《祖堂集〉中“个”的词性及用法》,载《内蒙古电大学刊》第3期。
    刘世儒(1961)《魏晋南北朝个体量词研究》,载《中国语文》第10期。
    刘学敏(1989)《关于“个”的特殊用法》,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刘辰诞(2007)《“界”与有界化》,载《外语学刊》第2期。
    龙伟华(泰)(2004)《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鲁健骥(1987)《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鲁健骥(1994)《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吕叔湘(1990)《个字的应用范围,附论单位词前一字的脱落》,载《吕叔湘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出版。
    马玉汴(2005)《意象理论在汉语量词辨析中的认知作用》,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牛巧红(2007)《量词“口”、“头”、“只”的系源研究及认知分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邵敬敏(1984)《“动+个+形/动”结构分析--兼与游汝杰同志商榷》,载《汉语学习》第2期。
    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载《中国语文》第3期。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载《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载《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载《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载《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石镘、董伟(1996)《近代汉语结构助词“个”与“价”》,载《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石毓智(2002)《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载《方言》第2期。
    石毓智、雷玉梅(2004)《“个”标记宾语的功能》,载《语文研究》第4期。
    宋玉柱(1993)《量词“个”和助词“个”》,载《逻辑与语言学习》第6期。
    孙力平、刘挺(2002)《数量结构重叠的语法功能》,载《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唐淑宏(2008)《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偏误分析》,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滕一圣(2006)《先秦量词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悦容(2003)《汉泰量词和量词结构重叠形式比较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建勤(1994)《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王莉(2001)《标示焦点:“动+个+名”中的“个”》,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立凤(2005)《“动+个+动/形”结构中“个”字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立群(2007)《个:从量词到助词》,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王绍新(1989)《量词“个”在唐代前后的发展》,载《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王志武(1999)《“个”的非量词用法及其词性》,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
    吴慧颖(1982)《结构助词“个”和“动+个+补”式结构》,载《中州学刊》第3期。
    钦炳泉(1982)《泰语量词浅谈》,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杨宗雄(2006)《泰国学生汉语常用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游汝杰(1982)《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载《民族语文》第2期。
    游汝杰(1983)《补语的标志“个”和“得”》,载《汉语学习》第3期。
    游汝杰(1985)《汉语量词“个”语源辨析》,载《语文研究》第4期。
    袁焱、龙伟华(2006)《汉泰名量词比较研究--从泰国学生偏误谈起》,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亓文香(2005)《〈从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看魏晋南北朝物量表示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惠强(2008)《敦煌变文和元刊杂剧中量词“个”的使用法》,载《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
    张黎(1989)《试论语义范畴之文化价值》,载《学术文流》第2期。
    张欣(1999)《“个”的功能种种》,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延俊(2002)《也论汉语“数·量·名”形式的产生》,载《古汉语研究》第2期。
    张谊生(2003)《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载《当代语言学》第3期。
    赵金铭(2001)《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载《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赵金铭(2004)《跨越与会通--论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与开发》载《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
    赵艳芳、周红(2000)《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载《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周明强(2002)《汉语量词“个”的虚化特点》,载《语文学刊》第1期。
    周小兵(2004)《学习难度的测定和考察》,载《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周小涛(2007)《从中西思维方式初探英汉句法差异》,载《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朱娇燕(2004)《试论汉英隐喻性量词、单位名词的语法化现象》,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板)第3期。
    祝克懿(2000)《析“动+个+形/动”结构中的“个”》,载《汉语学习》第3期。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Fang Kuei Li(1977).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Marry R.Hass(1942).The use of numeral classifiers in Thai.Language (Vol.18),201-205.
    Tai,James H-Y.and Lianqing Wang(1990).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条).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25 No.1),35-56.
    Tai,James H-Y.and Fang-yi Chao(1994).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张).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Vol.29 No.3),67-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