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双版纳傣语量词数量丰富、语法功能强大,不仅在量词的类型学方面有鲜明的特点,而且还能体现出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对客观事物认知上所特有的民族特点。
     本文主要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类型学的对比、语言与文化的互构等方法,首先从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的基本特点入手,对其系统本身进行详细细致的描写,包括其范围的界定,来源、分类、词法和句法功能以及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选择限制;然后将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系统与不同语言的量词系统,特别是汉语的量词系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傣语量词的特点;最后将傣语量词放在整个傣族社会生活的大系统内进行观察,以探求傣语量词所表现出的傣民族在认知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全文正文分六个章节论述傣语量词,外加绪论和结语两部分。
     第一章首先对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梳理,总结了其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及价值所在。接着讨论了壮侗语族诸语言量词研究中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类别词和量词”,介绍这两组概念存在的争议,明确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的研究范围和基本概况。
     第二章就西双版纳傣语量词本身的基本语法功能进行描写。
     第三章着重从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上考察西双版纳傣语量词与相关词的相互选择关系,包括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指示词等多种能与量词相搭配的词类之间的选择限制。而后还讨论了语句中西双版纳傣语量词的有无对名词多重修饰语语序的影响。
     前三章在描写与解释并行的情况下侧重于描写,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傣语量词做全面的介绍。
     第四和第五两章主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将西双版纳傣语量词和不同语言中的量词进行对比,以期发现西双版纳傣语量词更多的语言特点。
     第四章考察傣语量词所表现出类型学特性,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量词在语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有定性特征,一是量词充当结构助词“的”。
     第五章通过汉傣名量词具体搭配方面特点的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傣语名量词有总量比汉语少,拷贝型量词仍占相当的比例,具象性明显,修辞功能远没有汉语量词强大,语义抽象程度较汉语低等特点。接着通过对傣语量词的泛化和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等方面的探讨,得出傣语量词的发展变化具有稳固性和变化性相结合的特征。
     第六章考察傣语量词所反映出的傣族文化。一种语言中的名词用什么量词来修饰,与当地的民俗和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事物的不同认知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傣语量词与名词的不同搭配也能反映出傣民族在文化接触、日常生活、宗教信仰、思维认知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结语部分指出本文研究的价值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The classifiers of the Dai of Xishuangbanna with powerful grammatical functions are not only endowed with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lassifier typology but also that of cognition affected by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i nationali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i classifiers,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firstly performe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Dai classifiers, including its range, origin, sorting,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restriction for the concert with other words wit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comparison of the typology and crossing-composing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Secondly, further research has also performed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i classifiers by carrying out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classifiers of the Dai with some other languages especially the Chinese classifiers. At las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ai classifiers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ociety of the Dai nationality, the current research will try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gnition and thought of the Dai nationality represented by the Dai classifiers.The article is mainly composed of six parts to elaborate the Dai classifiers.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mainly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Dai classifier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and attempts to make th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from the different angles to the Dai classifier.Chapter I has carried 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to Xishuangbanna Dai classifier research and summarized its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sufficiency to show the aims and value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Then, an issue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the classifiers of the Zhuang-Tong language family, "the category word and the classifier", has also been discussed to introduce the disputes of the two concepts to define the research scope and basic survey of the Dai classifiers. Chapter II carries on the description on basic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the Dai classifier.Chapter III has inspecte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Dai classifiers and other word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and selection-restriction, such as, the numeral, the noun, the verb, the adjective, the adverb, the pointer word and so on. Then a further discussion has also been performed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Dai classifiers on the word orders of the modifiers in front of the nouns.Chapter IV and V have mainly employe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o compare the Dai classifiers with those in some other languages to find outsome m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i classifiers. Chapter IV has investigated the typology characteristics displayedby the Dai classifiers, emphatically from two aspects, 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 dis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 and the other used as the structure auxiliary " De (of) ".Chapter V has come to the fact that the Dai classifiers are fewer than those of Chinese, have a larger proportion of " Copying" classifiers, but weaker trope functions and less abstract in the semantic than those of Chinese. Then, the current research has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ai classifi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mbination of stability an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Dai classifiers and varieties with the social changes.Chapter VI mainly inspects the Dai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Dai classifiers.The defects and short comings have also been pointed out in the last chapter.
引文
1 李宇明,2001,《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蒋颖,2006,《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1 刘丹青,2002,《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讲座摘要,网上下载。
    2 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P8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周耀文,罗美珍,2001,《傣语方言研究P334,民族出版社。
    2 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见《清华大学学报》增1期。
    1 周耀文,罗美珍,2001,《傣语方言研究,P11,民族出版社。
    2 玉康等,2006,《西双版纳傣语基础教程》,云南民族出版社。
    3 王文光,2004,《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见《云南大学学报》,第3期。
    1 黄惠焜,2001《“贝叶文化”十论》,见《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25,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
    1 廖秋忠.1984,《<语言的共性与类型>述评》,见《国外语言学》第4期。
    1 民族语文编辑组著,1982,《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
    2 张公瑾,1954,《傣语语法》[西双版纳方言](55级第二学年讲义)。
    3 喻翠荣、罗美珍,1980.《傣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4 巫凌云、张秋生,1981,《西双版纳傣语文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
    5 倪大白,1990,《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6 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方伯龙,1982,《傣语量词和指示词在多重修饰语中的特殊作用》,见《民族语文》第4期。
    2 周耀文、方峰和,1984,《壮语傣语名量词的差别及缘由》,见《民族语文》第2期。
    3 梁敏,1983,《壮侗语族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见《民族语文》第3期。
    4 王洪君,2004,《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
    1 罗常培、傅懋勣,1954,《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见《中国语文》第3期。
    2 转引洪波,1999,《汉语类别词起源初探》见《坚果集——汉台语锥指》,南开大学出版社。
    3 洪波,1999,《汉语类别词起源初探》见《坚果集——汉台语锥指》,南开大学出版社。
    4 刀洁,2003,《金平傣语语法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5 在2004《首届汉藏语系专题(量词)研讨会》上的发言。
    1 高航,2003,《语言类型学中的词类问题》,见《外国语言文学》、第1期。
    2 张涤华,1958,《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何杰,2000,《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
    4 盛林,2003,《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1 张可任,1994,《关于量词的界限问题》,见《辞书研究》第3期。
    2 刘丹青,2002,《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讲座摘要,网上下载。
    1 喻世长,1956,《布依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和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合编,1959,《布依语语法概要》,贵州民族出版社。
    3 吴启禄,1988.见《民族语文》第2期。
    4 倪大白,1990,《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罗美珍,1996,《谈谈我国民族语言的数量词》见(民族语文).第2期。
    2 覃晓航,2005,《关于壮语量词的讨头化》见《民族语文》第6期。
    1 邢公畹,1955,《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大名冠小名》,见《中国语文研究参考资料选辑》,中华书局。
    1 张元生,1993,《武鸣壮语的名量词新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2期。
    1 帕默,1971,《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2 刘丹青,2002,《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讲座摘要,网上下载。
    1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见《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 张公瑾,1998,《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大学出版社。
    2 徐通锵,1997,《语言论》P68,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梁敏,1983,《壮侗语族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见《民族语文》第3期。
    4 何杰,2000,《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
    1 转引周耀文,1984,《壮语傣语名量词的差别及其缘》,见《民族语文》第2期
    1 转引徐通锵,1997,《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陈小明,2002,《广州话量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1 钦炳泉,1982,《泰语量词浅谈》,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1 陈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见《中国语文》,第2期。
    1 张公瑾,1988,《论汉语及壮侗语族诸语言中的单位词》,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2 同上。
    1 崔希亮,2002《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5期。
    2 李葆熹,2001,《理论语言学》,江苏古籍出版社。
    1 转引张公瑾,1988,《论汉语及壮侗语族诸语言中的单位词》,见《傣族文化研究》P311,云南民族出版社。
    2 见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编,1987,《壮侗语族谚语》P59,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朱德熙,1997.《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2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数量词的作用》,见《语法研究和探索》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 沈家煊,1995,《“有界”和“无界”》,见《中国语文》第5期。
    1 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编,1987,《壮侗语族谚语》,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邢福义,1993,《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的“半”和“双”》,见《语言教学和研究》,第4期。
    1 胡附,1984,《数词和量词》,上海教育出版社。
    2 邵敬敏,2001,《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1 王惠,2003《从组合特征看现代汉语名词词义单位划分》,见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七辑),商务印书馆。
    1 洪艺芳,2000,《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词研究》,文津出版社。
    2 樊中元,2003,《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 石毓智,2003,《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见《语言研究》第2期。
    1 以上关于tse~2与sǎ m~4和sǎ η~1hom~2与t~2pk~7的相互区别引自张公瑾,1955,《傣语语法》(讲义)。
    1 戴浩一,1988,《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见《国外语言学》第1期。
    1 陆丙甫,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见《当代语言学》第1、2期。
    2 张公瑾,1988,《傣语名词修饰语的基本语序》,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3 梁敏,1986.《壮侗语族诸语言名词性修饰语的词序》,见《民族语文》第5期。
    4 张公瑾,1955,《傣语语法》(讲义),P62.
    1 张公瑾,1988,《傣语指示词和汉语“者”字关系探源》,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梁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黄行 赵明鸣,2004,《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学研究》,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6期
    1 刘丹青,2001,《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见《亚太语文教育学报》第2期。
    2 同上。
    1 石毓智,2003,《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见《语言研究》第2期。
    2 同上。
    1 徐通锵,1997,《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 黄伯荣等,1996,《汉语方言语法类编》P132,青岛出版社。
    2 张公瑾,1988,《傣语指示词和汉语“者”字关系探源》,见《傣族文化研究》,支南民族出版社。
    3 游如杰,1982,《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见《民族语文》第2期。
    4 王力,1996,《汉语史稿》P31,中华书局。
    1 石汝杰、刘丹青,1985,《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见《语言研究》第1期
    2 陈士林,1989,《凉山彝语的泛指和特指》,见《民族语文》第2期。
    3 王锋,2002,《白语名量词及其体词结构》见《民族语文》第4期。
    4 袁家骅,1979,《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见《民族语文》第2期
    1 石毓智,2004,《自然数“1”语法化为有定性标记的认知基础》,见《民族语文》第1期。
    2 方梅,2005,《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见《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 朱德熙,1997《说“的”》,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 张公瑾,1988,《傣语指示词和汉语“者”字关系探源》,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1 梁敏,1989,《壮侗诸语言表示领属关系的方式及其演变过程》,见《民族语文》第3期。
    2 赵日新,1989,《安徽绩溪方言音系特点》,见《方言》第2期。
    3 余霭芹,1988,《粤语研究》,见《语文研究》第2期。
    4 石毓智,2005,《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1 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见《清华大学学撤》增1期。
    2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见《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3 张公瑾,1988,《论汉语及壮侗语族诸语言中的单位词》,见《傣族文化研究》P325,云南民族出版社。
    4 石毓智,2005,《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
    1 蒋颖在《汉藏语名量词研究》里通过比较汉语和藏缅语反响型(拷贝型)量词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得出语序是反响型量词发达或消亡的直接动因之一,2006,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
    1 王力,1996,《汉语史稿》,P464,中华书局。
    1 孙汝建,1996,《量词“个”化论》,见《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2 同上。
    1 王均等,1984,《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
    1 萨丕尔,1997,《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2 金福芬,陈国华,2002,《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见《清华大学学报》增1期。
    1 摘自周耀文、罗美珍,2001,《傣语方言研究》P386,民族出版社。
    1 转引伍铁平编著,1994,《语言是一门领先的学科》P38,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 邵敬敏,1993.《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见《中国语文》第3期。
    1 李英哲,2001,《汉语量词的教学定义》,见《汉语共时历时语法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 马学良主编.2003,《汉藏语概论》P245,民族出版社。
    1 胡静,2001,《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2 王均等,1984,《壮侗语族语言简志》P154,民族出版社。
    3 粱敏、张均如,1996,《侗台语族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史有为,2004,《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
    1 周耀文,罗美珍,2001,《傣语方言研究》P326,民族出版社。
    2 张公瑾,1988,《西双版纳傣族历时上的水利灌溉》,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1 岩光,2001《傣族佛经“捌闷细版夯”质疑》,见《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19,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
    1 罗美珍,1989,《傣语的称谓法》见《民族语文》第5期。
    1 岩峰等,1995《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
    2 马钦忠,1996《当代西方语言文化研究的“诗性智慧’问题》,见《学习与探索》第3期。
    1 张公瑾,1988,《土壤种子繁花——论傣族长篇叙事诗特别丰富繁荣的原因》P77.见《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2 例2、例3 出自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编,1987,《壮侗语族谚语》,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 《布依语语法概要》,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和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合编,1959,贵州民族出版社。
    [2] 薄文泽,《壮语泰语名量词的句法分布及性质异同》,见《东方研究》2001。
    [3]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见《中国语文》1987(2)期。
    [4] 陈士林,《凉山彝语的泛指和特指》,见《民族语文》1989(2)。
    [5] 陈望道,《论现代汉语中的单位和单位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6] 陈小明,《粤语量词的表量方式》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7] 陈小明,《广州话量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2。
    [8] 迟永长,《谈汉语量词的文化底蕴》,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5)。
    [9] 崔希亮,《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见《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10] 崔应贤,《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 戴浩一,《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见《国外语言学》1988(1)。
    [12] 戴庆厦,蒋颖,《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3]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
    [14] 刀国栋,《傣族文化漫谈》 民族出版社 1996。
    [15] 刀洁,《金平傣语语法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
    [16] 刁晏斌,《现代汉语量词词义的发展变化》,见《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
    [17]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18] 范利、聂春梅,《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做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见《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10)。
    [19] 方伯龙,《傣语量词和指示词在多重修饰语中的特殊作用》,见《民 族语文》1982,(3)。
    [20] 方梅,《指示词“这”和“那”在北京话中的语法化》,见《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1] 高航《语言类型学中的词类问题》,见《外国语言文学》,-2003(1)。
    [22] 高立士,《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和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23] 郭先珍,《谈谈物量词对前搭配数词的语义选择》,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3)。
    [24]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
    [25] 洪波,《汉语类别词的起源初探》,见《坚果集—汉台语锥指》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6] 洪艺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词研究》,文津出版社,2000。
    [27] 胡附,《数词和量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28] 胡静,《从亲属语言的比较看老挝语量词的特点》,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29] 华玉明,《汉语重叠系列之五,试论量词重叠》,见《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30] 黄伯荣等,《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
    [31] 黄成龙,《羌语的名量词》,见《民族语文》,2005(5)。
    [32] 《首届全国贝叶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研究所、云南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2001。
    [33] 黄洁,《汉语个体量次与民族具象思维关系论略》,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6)。
    [34] 黄行,《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词序类型》,见《民族语文》1996(1)。
    [35] 季永兴,《壮汉代词数词量词名词结构形式比较分析》,见《民族语文》1993(4)。
    [36] 蒋颖,《汉藏语系名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
    [37] 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1)。
    [38] 晋风,《对壮语量词研究中几个论点的商榷》,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2)。
    [39] 李葆嘉,《理论语言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0] 李英哲《汉语量词的教学定义》,见《汉语共时历时语法论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1] 李宇明,《现代汉语量范畴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2] 梁敏,《壮侗语族量词的产生和发展》,见《民族语文》,1983,(3)。
    [43] 梁敏,《壮侗语族诸语言名词性修饰语的词序》,见《民族语文》-1986(5)。
    [44] 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5] 廖秋忠,《<语言的共性与类型>述评》,见《国外语言学》1984(4)。
    [46] 刘丹青,《所谓“量词”的类型学分析》,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讲座摘要,网上下载,2002。
    [47] 刘丹青,《粤语句法的类型学特点》,见《亚太语文教育学报》2001(2)。
    [48]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见《中国语文》1995(3)。
    [49]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
    [50] 龙涛,《量词对名词空间义的表达》,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51] 陆丙甫,《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见《当代语言学》2005(1、2)。
    [52] 陆俭明,《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
    [53] 陆俭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作用》,见《语法研究和探索》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54] 罗安源,《从量词看苗汉两种语言的关系》,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5] 罗常培、傅懋勣,《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见《中国语文》1954(3)。
    [56] 罗美珍,《谈谈我国民族语言的数量词》,见《民族语文》1996(2)。
    [57] 马钦忠,《当代西方语言文化研究的“诗性智慧’问题》,见《学习与探索》1996(3)。
    [58] 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功能》见《中国语文》1990(3)
    [59] 马学良主编,《汉藏语概论》,民族出版社,2003。
    [60] 倪大白,《侗台语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61] 帕默,《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1。
    [62] 桥本万台郎,余志鸿译,《语言地里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3] 钦炳泉,《泰语量词浅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3)。
    [64] 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
    [65] 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次的双向选择》见《中国语文》1993(3)。
    [66] 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见《中国语文》1996(2)。
    [67] 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
    [68]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见《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4)。
    [69] 沈家煊《“有界”和“无界”》,见《中国语文》-1995(5)。
    [70] 沈小仙,《量词与名词的相互制约及其修辞色彩》,见《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71] 盛林,《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山东大学博上论文,2003。
    [72] 石毓智,《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关系》,《方言》,2002,(2)。
    [73] 石毓智,《汉语的“数”范畴与“有定”范畴之关系》,见《语言研究》2003(2)。
    [74] 石毓智,《自然数“1”语法化为有定性标记的认知基础》,见《民族语文》2004(1)。
    [75] 石毓智,《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野》,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76] 石毓智、李讷,《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过程》见《语言文字学》1998(6)。
    [77] 孙汝建,《关于量词“个化”论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78] 覃晓航,《从汉语量词的发展看壮侗语“数、量、名结构”的词序变化》,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79] 覃晓航,《壮语特殊语法现象研究》,民族出版社,1995。
    [80] 覃晓航,《关于壮语量词的词头化》,见《民族语文》2005(6)。
    [81] 覃晓航,《关于壮语量词的词头化》.见《民族语文》,2005,(3)。
    [82] 万献初,《汉语量词分类系源》.,见《咸宁师专学报》2000,(4)。
    [83] 王锋,《白语名量词及其体词结构》,见《民族语文》,2002,(4).
    [84] 王冬梅,《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见.《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6)。
    [85] 王洪君,《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4。
    [86] 王惠,《从组合特征看现代汉语名词词义单位划分》,见语言学论丛(第 二十七辑),商务印书馆,2003。
    [87] 王均等,《壮侗语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1984。
    [88]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96。
    [89] 王文光,《百越民族史整体研究述论》,见《云南大学学报》,2004(3)。
    [90] 王渝光,《汉傣语言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91] 巫凌云、张秋生,《西双版纳傣语文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
    [92] 吴启禄,《布依语量词概略》,见《贵州民族研究》,1983,(3)。
    [94] 邢福义《现代汉语数量词系统的“半”和“双”》,见《语言教学和研究》,1993(4)。
    [95] 邢公畹,《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大名冠小名》,见《中国语文研究参考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55。
    [96] 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97] 岩峰等,《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98] 游汝杰,《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见《民族语文》1982(2)。
    [99] 玉康等《西双版纳傣语基础教程》,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100] 喻翠荣、罗美珍,《傣仂汉词典》,民族出版社,2004。
    [101] 喻翠荣、罗美珍,《傣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0。
    [102] 喻世长,《布依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6。
    [103] 袁家骅,《汉壮语的体词向心结构》,见《民族语文》1979(2)。
    [104] 张涤华,《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105] 张公瑾,《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6。
    [106] 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107] 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云南大学出版,1998。
    [108] 张公瑾,1955,《傣语语法》[西双版纳方言] (55级第二学年讲义)。
    [109] 张可任,《关于量词的界限问题》,见《辞书研究》,1994(3)。
    [110] 张谊生,《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3)。
    [111] 张元生,《武鸣壮语名量词》,见《民族语文》1979(3)。
    [112] 张元生-《武鸣壮语名量词新探》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4)。
    [113] 周纯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见《湖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114] 周小兵,《广州话量词的定指功能》,见《方言》,1997,(1)
    [115] 周耀文,方峰和,《壮语傣语名量词的差别及其缘由》,见《民族语文》,1984,(2)
    [116] 周耀文,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1。
    [117]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97。
    [118] 《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