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哲学与道家道教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哲学及整个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形成了儒道互补。但“儒道互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物或学派那里会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在历史上源远流长的儒道融合互补、尤其是唐宋以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传统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下,至明代社会中,一般士人和官宦大都已习惯于这种儒道互补、三教合一的状态,并自觉不自觉地使之成为了自己思想生活的重要背景,融入思考和行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这其中,王阳明是一个突出的典型。王阳明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自称“出入佛老三十年”,其门人及史家也有不少关于王阳明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出入佛老”、“五溺三变”之说,所以无论是就王学的出现和思想发展来说,还是就王学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而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言,都与道家道教及其佛禅思想对其所起的巨大作用密不可分。可见三教合流、“儒道互补”正是他取得巨大思想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其思想和性格的一个突出特质。王阳明思想性格中的这一特点,就与其家族文化背景及其对他的影响有着深刻的关系。因为在王阳明的先祖中,自有明以来数代祖先均儒道杂糅,富有道风,道家文化的影响一直时隐时显地呈现于王氏的家族文化之中,成为其重要的家族文化传统。受此影响,加上王阳明自身的思想、性格、个人际遇的因素,王阳明在少年时期就有种种“道缘”,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青年王阳明还经常有意识地去访求“道”、探讨“道”,如九华山访道、筑室阳明洞修炼养生术等。也就是说,青年王阳明这一时期与道家道教的关涉,已转变为具有积极的主动性和明确的目的性的“求道”活动了。也正是王阳明所经历的这种“遍求百家”、“出入佛老”,经历了无数的苦闷和曲折的精神漫游,不但构成了阳明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而且对其以后成熟形态的思想格局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从王阳明的思想演变轨迹来看,出入佛老、迷恋道释似乎主要是其早年的思想经历,至“龙场悟道”前后,王阳明本人就已经颇有悔意,以为错用了三十年功夫,并对佛老有很多批评。但实际上,仅就与道家道教的关系来说,王阳明不仅这前三十年的功夫不可能完全白用,就是在“龙场悟道”、宸濠之变乃至晚年讲学中,王阳明仍在各方面对道家道教思想多有摄取,这说明道家道教思想在王阳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王阳明在龙场通过演绎易理,洞察天道自然之奥秘,并推天道以明人事,进而引向对人生的解悟,达到了“体常尽变”、“视险若夷”、“身遁道亨”的精神境界。阳明中晚期之隐所坚持的“以道进退”、“遁其身而亨其道”、“隐居讲学”、“隐居以求其志”等行为,正是融合儒道精神的表现。可以说王阳明一生始终有出世归隐之愿,它不仅已成为其一生的重要的生命实践,而且已被当作其一己生命的根本价值取向之一,已形成为一种可称之为其终生具有的“隐逸情结”。因此,我们通过研究作为儒学大家的王阳明与道家道家的相互关系,无论对于重新解读、研究王阳明思想学说,还是对研究历史上儒道关系的演化及实质、意义等,并据此寻绎出儒道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和内在脉胳等,都具有重要的个案意义。
     除了可以侧重于从纵向的时间流布中考察源流,揭示根抵,探寻在三教合流、儒道互补的历史思潮中阳明学形成发展的思想演变进程,揭示道家道教与王阳明思想及其后学的关系及其流变的各种事实和特点之外,本文还更侧重于从哲学层面上对阳明学与道家道教思想作横向的空间展开上的比较分析和义理、意蕴的阐发总结,以期对王阳明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的再认识和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丰富思想资源。
     阳明在哲学上最大的思想创设就是提出了其独特的“良知”学说,并进行了系统建构。因此,有关良知和致良知的思想自然成了贯穿王阳明成熟期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道家道教的思想影响构成了王阳明的良知和致良知学说的一个重要维度。王阳明良知本体论学说的构建,除了吸取传统儒家的思想资源之外,他还积极地援引了道家的形上思辨来构筑良知学,使其良知学说在融摄三教的基础上达到了宋明理学的形上学高峰,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实现了一个重大的本体论转向,即向本体论的价值维度的转向,使形上学的关注焦点聚集在体悟内心的良知是否与天理同一、如何同一等问题上,由注重外在的天理流行的世界转向注重由内在的心灵体验所构筑的意义世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思想影响。在王阳明对良知本体的阐发中,还通过对道家有无之辨思想的吸收,不但深化了对良知本体的内涵的理解,而且展示了“有无之间”良知本体的多样性品格。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蕴含了不同的理论取向之间的内在紧张和矛盾性,从而为王门后学的不同衍化甚至分裂埋下了理论的伏笔。王阳明通过有无之辨不但深化了其本体论的认知维度,而且塑造了良知本体的意义世界,实际上重建了儒家形上学的价值之维,最终实现了本体论的认知之维与价值之维的统一,使阳明心学不仅提供了一幅独特的形而上的世界图景,而且展示了其所蕴含的昂扬的主体性精神和丰沛的意义世界,表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宋儒的本体论取向。
     阳明心学虽以“心”立说,但由于其以“良知”释“心”,故其心学实为良知学。王阳明将致良知作为其为学的主要宗旨。在认识论上,王阳明首先把“道”或“心体”看作是一个不可言说之域,这实际上王阳明是要求从“口耳之学”转进到“身心之学”,极力打破以往人们将说与所说不可避免地呈二元对待的结构,使心体与自我存在归于统一,并力图在这种统一中把握本体。进一步来看,王阳明的“身心之学”反对通过书册之知、见闻之知、口耳言语等一切外在性的途径去窥测本体,而是主张着实在自我的真切存在中以自我的体验、实际的践履达到对本体的把握。由此也展开了阳明对这种内外之别、己学与世儒之辨乃至儒释道之辨。可以说,从认识的对象和内涵上,阳明心学的内在化进路己由对外在的语义、文本和事物的对象性认识,转向为对主体自我的体认、内在本质的证悟,使认识与人的存在相统一、本体与境界融为一体。而对这种通过内在化进路实现的主体境界的追求,又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意域深广的内在超越之路。中国这种以内在化进路为特征、追求内在超越的哲学传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中国哲学传统中也存在过度内在化的倾向,而过度的内在化不仅使真正的对主体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的内在超越难以实现,反而会扼杀了人的主体性存在,走向了纯内心的自省和完善,完全弃外绝事,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这一点,无论从道家的杨朱学派极度的自利主义,到王门后学中过度追求自我内修、自由适意而给肆意放纵、放弃社会、伦理责任提供了方便之门的倾向中,都不难以发现其弊端。
     古典儒学特别是宋明心学中包含有一种神秘主义的传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在精神上和气质上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如他一生中几个重要转折点上都有僧人、道士、方外异人出现,他始终对道教所怀有的特殊的关怀和情感,在阳明洞天长时期的静坐修炼及其神秘体验,“龙场悟道”时长时间的终日默坐澄心、求诸静一。所以《传习录》里还记载了很多王阳明与弟子等讨论静坐功夫与觉悟本体的关系和方法等的记录。对于王阳明来说,静定既是一种修养工夫,也是一种心性本体的境界,通过静定的修养工夫,可以证入形上的心性本体,洞见超越一切表象和有限的本体存在之域。所以陈来认为,从王阳明哲学与神秘主义的这种关系,可以进而确认以孟学标榜的宋明心学的发展确实容纳了一个神秘主义传统。神秘体验不但是这一派直觉体验、超凡入圣的基本进路或工夫之一,而且为这一派的哲学提供了一个心理经验的基础。而宋明儒学的神秘主义传统的真正起源不是在儒学系统之内,而应是儒学系统之外。具体地说,这种神秘主义应主要承续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厚的神秘主义文化传统的道、佛两家的影响。因为仅就道家而言,其以静坐体认为主的神秘主义传统的确是十分深厚的,并构成了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思想特质,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果说王阳明早期对道家道教是抱着基本肯定和仰慕态度的,那么中后期的王阳明已对道家道教树立起了一种批判的审视态度,但这种批判主要是对道教的成仙、长生、个人解脱及道家的无为等的否定。王阳明后期明确主张“养生”与“养德”的统一,认为“大抵养德养身只是一事”,主张通过对作为德性自我的“真己”的养护达到养生,这就是“吾儒自有的神仙之道”,并进一步提出了道德与生命的统一问题,体现了其儒家道德主义的基本立场。此外,王阳明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突出的现实关怀和实践品格。阳明学中“良知”的自然展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万物一体”的理论特点又形成了其学说“立体达用”的逻辑架构,体现了其把内心的道德修养与淑世济民的实际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追求,并进一步使之成为其展开儒道之辨、儒佛之辨的重要判据。可以说,王学会通儒道释,在道德价值上归本儒学,在人生志趣上富有隐逸情结、深契道家人格,融合成了其思想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总之,对道家道教思想的吸取正是推动王阳明不断走出“遍求百家”、“出入佛老”的思想困境、走出朱子理学的局限,最终创建自己的心学体系以及不断超越自身的一种深层思想资源和重要动力,是支撑他中后期走出龙场远谪、宸濠之变等“百死千难”的生命困局的重要智慧,也为王学能够成为适应明代中后期社会发展需要,预示着新的文化思想变革的一代显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在吸收道家道教基础上形成的王阳明思想学说,具有和道家一样极其开阔的胸怀、兼容并包的多元视野、昂扬的主体性和自由独立的精神,这些精神气质极大地高扬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但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潮的重要思想源头和精神动力,而且也必将对中国哲学进行更好的自我理解、走出目前所谓“合法性危机”提供很多启思,成为形成现代思想文化的融合创新机制的有益资源。同时,道家道教的思想影响也有消极方面和局限性,阳明就对其有深入的揭示和批判,阳明后学中极端的自由放任、空疏不实之弊,也或多或少与其有关,阳明学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引以为戒的。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nd formulate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owever,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has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persons or studies. Influenced by long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the thinking and culture atmosphere of "conv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since Tang and Song, scholars and officials generally had been used to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conv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Until the society of Ming, the complementation and convergence had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xt of their self-thinking and life, and become integral component of their everyday thinking and behavior. Among scholars, Wang Yangming is an outstanding typical ideologist. Wang Yangm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kers in the Ming and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ese thinking, he called himself" in and ou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for thirty years," There are lots of records about "in and ou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Five indulgences and Three Changes" from his students and history experts. Therefore, the emergence of Wang and his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his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as the philosophy of Mind, are indebted considerably to influence on him of Tao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inking. It is clear that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gathers one " and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which is an outstanding personality trait of his thoughts. The trait of Wang Yangming's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has deep relations with cultural background of his fami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the ancestors of Wang Yangming, and running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their ancestors ar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re are the influences of Taoism culture once in a while and his family becomes an important one with such cultural traditions. Affected by this and by Wang Yangming's thinking, personality, personal fortunes and misfortunes when he was young, there had been lucky inquiry chance of Tao with Wang Yangming.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age, Wang Yangming consciously gives a visit to "Tao" and explores it. For example, he visited Tao in Jiuhua mountain, and built room in Yang Ming cave and practiced healthy technology. In other words, the relation between young Wang Yangming and Taoism had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positive initiative and a clear purpose of seeking activities. It is just Wang Yangming's "seeking in a variety of theories", "in and ou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 and his experience of torture and scourge of inner world that not only formulate important contents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ming's early thought development, but also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his thought pattern of mature morphology.
     In 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Yangming study, it seems that his "in and ou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mainly appear in his early years of experience. After "Long Chang Enlightenment", he was regretful and felt he had been wrongly working for the three decades, and had a lot of criticism of Buddhism and Taoism. But in fact, when treat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oism, Wang Yangming had been working over thirty years, which was very useful to his later research. During "Long Chang Enlightenment", "the change of chen'ao" and his lectures in his later years, he learnt a lot from Taoism in various ways. All these revealed that the Taoism played an immeasurable role in his thoughts'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ntire time. For example, Wang Yangming made use of the deductions from the theories in "Yi" to apperceive the nature's ethics and arcanum in Long Chang. He speculated on the nature's ethics to give instructions to human beings. Then he apperceived life, and arrived a "knowing permanent for change" and"escape but Tao has advanced" spiritual world。In the late seclusion , Yangming insisted "to advance and retreat by Tao", "escape for Tao's advance", "give lectures in seclusion", "seclusion for ideal" and other acts, it is the spirit of the performance of fus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ang Yangming's life can be explained as there always is the wish to seclude, it has not only become an important life-long practice of life, but also been treated a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values in his own life, and be called "the seclusion complex "for a life. Therefor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fucianism, Wang Yangming and Taoism, we find it significant to re-read and research into the thinking of Wang Yangming , and study the evolution, essential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sim in the history, and hereby inquires the evolution course and the intrinsic arteri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sim , and so on..
     In addition to investigating Yangming study 's thought development process by inspecting source, course and root by vertical time from the historical thought of "complement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and "conv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 and by revealing fact and Characteristic of relations in Taoism school and Taoism, this article mainly emphasizes both philosophy leve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with elucidation, summarizes horizontally its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 and implication, provides full reference thought resources for recognition of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innovation.
     The most contribution of Yangming's philosophy is putting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unique "innate knowing", and constructing it systematically. Therefore, the innate knowing and inquiry of the innate knowing has become a core idea of Wang Yangming's study, from which we can see that impact of Taoism constitutes the important dimension of Wang Yangming's study about the innate knowing and inquiry of the innate kn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ng Yangming's innate knowing Ontology, apart from drawing resour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s duo to metaphysics analysis of Taoism,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conv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the study of conscience get to the peak of the Metaphysics of Science of the Lixue in Song and Ming. Both in history and logic, it achieves a major ontological shift, in other words, the shift of ontological dimension of value, which makes the metaphysics focusd on whether the innate knowing of the heart is according to natural principle, and how to be identical; which is the shift of focus from pop-oriented nature of the external world to the significance world built by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l spiritual. This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 of ideological influence. In the elucidation of the innate knowing, Wang Yangming also absorbs the idea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by Taoism, which not only deepens the meaning of the innate knowing, but also demonstrates the diversity of onto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innate knowing in relationship between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theory contains the inherent tension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theory orientations, which contribut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s and even split in the study of Wang Yangming's students. By exploration into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Wang Yangming not only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ontological dimension but also shapes the meaningful world of innate knowing. In fact, he reconstructs the value of the Confucian Metaphysics and eventually unifies the ontological cognitive dimension and value dimension. Yangming School of Mind not only provides a unique picture of the metaphysical world but it also show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high-spirited self-identity and meaningful world, showing a complete difference from the Song Confucian-oriented ontology.
     Although Yangming School of Mind is based on "heart", he explained it by the innate knowing, so School of Mind is in fact the school of innate knowing. Wang Yangming addressed innate knowing as the main theme of study. In epistemology, Wang Yangming put "Tao" or "Mind" into an unspoken domain, which in fact is Wang Yangming's changes from the "study from speaking and listening" to "practice and mind study". This approach broke the dual structure treatment over people's understanding between speaking practice and speaking content in the past time. He believed that the mind and self-being can be unified, seeking to grasp the self-identity. Moreover, Wang Yangming's" practice and mind study" fought against the book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of overhearing to look into self-identity. His stresses self-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n real life._It also launched debates among inside and outside study, self-study and popular Confucianism,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t can be said that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meaning of the object, Yangming School of Mind's the internalization approach from the external world has been changed from the semantic, context and th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to self-recognition of principal and the inherent enlightenment, to mak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xistence of unity and the ontology integration. And through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is approach people can achieve the self-pursuit and constitute a meaningful and deep inherent domain on the way. In China, gaining such self-pursuit from internalization approach holds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Of cours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also has a tendency of over-internalization, and this tendency not only undermines the self-pursuit and self-surpass but also strangles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existence to a pure self-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which completely abandons the outside world and turns it into the opposite of its original intention. In terms of Taoist school of self-extremist by Yang Zhu and the study of Wang Yangming, the later scholars got the excessive pursuit of self-study within self-confession and free, comfort philosophy, which provided a door to the wanton indulgence and abandonment of social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
     Classical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School of Mind in Song and Ming contains a tradition of mysticism.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Wang Yangming has a strong mystical color in spirit and personalities. In his life he has several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meeting the monks, Taoists, and strange people, he always has the special care and emotional feeling on Taoism, like practice of long-term "tranquil repose" and mystical experience in Yangming Cave and "Long Chang enlightenment". Therefore, Wang Yangming's "Chuanxi Lu" also recorded a lot of discussion with his disciples, such as sit-still's relationship with body and mind. For Wang Yangming, the "tranquil repose" is not only a self-cultivation work but also a mental self-identity domain. Through this practice, people can realize their self-identity and get the insight domain ontology beyond the superficial being and the limited. Therefore, Chen Lai believes tha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ming School of Mind and mysticism we can confirm the Song and Ming School of Mind contains a tradition of mysticism. Mystical experience is not only the intuition experience and the basic approach to become saint but also provides a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their philosophy. The Song and Ming Confucianism mysticism tradition doesn't derive from Confucianism system but from the outside of Confucian system.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is mysticism comes from Taoism and Buddhism, which have profound mysticism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s far as Taoism is concerned, its "tranquil repose" is indeed a very deep mysticism tradition. It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aspect and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oism and has a very significant impact in history.
     If it is said that Wang Yangming's early attitude about Taoism is a sense of a bit affirmation and admiration, then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he has established the attitude of criticism. But to some extent, the criticism is mainly about the denial of the theory about Taoism's immortality, longevity, personal relief and Taoism's inac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Wang Yangming insisted the view about the unity of body cultivation and moral cultivation because he thinks that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body are only the incident in generally speaking. He insisted on the maintaining of "real oneself which, as the virtue of self, attains the goal of body cultivation, which is "my Confucian has the road of deity". He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unity of moral and life issues. This is his basic attitude about confusion moralism. In addition, Wang Yangming also has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highlighted the reality of care and the practice of character. The nature launches of innate knowing about Yangming's theory, the theo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identity and the use does not two things" ,"all attributable to one", form the logical construction of his theory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ontology to use". It demonstrated his value pursuit of combining his inner moral cultivation and his action about saving the world and help people. Moreover, it turn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judgmental basis for him to expand the argument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a word, Yangming's theory combine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But its root about the moral value is Confucianism. In life interest he is rich in hidden leisureliness, acquainted with Taoism personality, which became a unique "one"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
     In a word, absorbing Taoism school and Taoism causes Wang Yangming to be continuously out of trouble to "seek a variety of theories" and to be "in and ou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s well as out of limitation of Zhuxi's neo-Confucianism, and finally to create his School of Mind and it is a deep thought resources and important power which continuously surmounts himself and supports him to be free from predicament such as "exile in Long Chang","change of Chenhao". since his middle age. This absorp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support for his adaptation to social progress in middle late Ming. It foreshows that the eminent studies support important thought with new reforming movement of culture thought. School of Wang Yangming absorbs spirit of Taoism, like open-mindedness, multiple-field, subjectivity,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which improve and influenc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t not only becomes spiritual power and origin of thought with enlightenment thought sinc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but also will surely open self-explanation and will help provide thinking for Chinese philosophy in order to break away from present "legitimacy crisis:" It will provide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of modern ideas and culture. Furthermore, Wang Yangming reveals and criticizes some of Taoism 's inactiveness and limitations. This is more or less related to Yangming school's later period of indulgence, disembodiment and free rein, from which we should learn a lesson.
引文
①杨国荣:《良知与心体——王阳明哲学研究》,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第18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三,吴光、钱明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997年第3次印刷本),第1234页。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页。
    ④参见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柳存仁的《明儒与道教》、《王阳明与佛道二教》(《和风堂文集》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秦家懿的《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陈来的《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杨国荣的《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陈少峰的《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左东岭的《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彭国翔的《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孔令宏《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钱明的《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
    ①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09页。
    ②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
    ③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学哲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①秦家懿:《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2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卷一,吴光、钱明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997年第3次印刷本。以后凡注引《王阳明全集》本,均为此版本并简称《全集》,故不再予以详注),第3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附录:《朱子晚年定论序》,《全集》卷三,第127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
    ①钱明:《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第25页。
    ②张壹民:《王性常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0页。
    ③张壹民:《王性常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0页。
    ④张壹民:《王性常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0页。
    ⑤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52-853页。
    ①张壹民:《王性常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0页
    ②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③戚澜:《槐里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4页。
    ④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2页。
    ⑤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⑥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⑦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⑧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⑨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2页。
    ⑩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3页。
    ①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1页。
    ②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2页。
    ③戚澜:《槐里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3页。
    ④胡俨:《遁石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2页。
    ⑤戚澜:《槐里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4页。
    ⑥魏瀚:《竹轩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4页。
    ⑦魏瀚:《竹轩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4页。
    ⑧魏瀚:《竹轩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4页。
    ①王阳明成年后多次自述:“臣在少年,粗心浮气,狂诞自居”。“平生野性多违俗”。参见《全集》,第297页,第1217页。
    ②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③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④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7页。
    ⑤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⑥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⑦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6页。
    ⑧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①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②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①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399页。
    ②Robert Hymes, 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is,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210-211.
    ③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1页。
    ②查继佐:《罪惟录》卷十《王守仁传》。
    ③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⑤《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⑦《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1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1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1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⑤《阳明先生遗言录》下卷,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1224页。
    ⑦《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⑧王畿:《滁阳会语》,《王畿集》卷二,第33页。
    ⑨王阳明:《游雪窦》,《全集》卷三十二,第121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7页。
    ②《阳明先生遗言录》下卷,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18页。
    ③王阳明:《答储柴墟》,《全集》卷二十一,第814页。
    ④王阳明:《对菊联句序》,《全集》卷二十九,第1042页。
    ⑤《明史》卷一九五《王守仁传》。
    ⑥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7页。
    ①黄绾:《阳明行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29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7-88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7页。
    ④《木钟台集》利卷《国琛集》卷下。
    ①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全集》卷三十三,第1401页。
    ②王阳明:《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全集》卷九,第297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2页。
    ①罗洪先:《论年谱书》,《全集》卷三十七,第1365页。
    ②《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道藏》,第2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640页。
    ③《净明大道说》,《道藏》,第636页。
    ④《诸子百家大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90页。
    ⑤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一卷,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第185页。
    ⑥秦家懿:《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第329页。
    ①曾慥:《道枢:坐忘篇》,《道藏要籍选刊》,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77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7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4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44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14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44页。
    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16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44页。
    ④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58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附录:《朱子晚年定论序》,《全集》卷三,第12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0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②准确地说是王阳明自己及其弟子们首先以“龙场悟道”作为其前后期思想的分界点,有关论述见《传习录》及《阳明年谱》等。后来,史家如黄宗羲及现代学者大都基本认同这一总的分期。不过,本文对王阳明前后思想的分界点尚有自己另外的看法,请详见本文后述。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④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全集》卷三,第127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上册,第181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1224页。
    ⑦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7页。
    ①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②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③钱基博:《明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26页。
    ①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47页,250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③王畿:《曾舜徵别言》,《王畿集》卷十六,第459—460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2-33页。
    ①朱彝尊:《明诗宗》卷二十七下。
    ②阳明“十二岁在京师就塾师,不肯专心诵读,每潜出与群儿戏,制大小旗居中调度,左旋右转,略如战阵之势,龙山公出见之,怒曰:‘吾家世以读书显,安用是为?’先生曰:‘父中状元,子孙世代还是状元否?’龙山公曰:‘止吾一世耳。汝若要中状元,还是勤读。’先生笑曰:‘只一代,虽状元不为稀罕;父益怒扑责之”(墨憨斋新编《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卷上。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17页。)这则故事说明,阳明从小就对读书登第不屑一顾,而倾心于成为一个智勇双全、有文韬武略、能统驭四方的豪杰之士。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2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2页。
    ⑤墨憨斋:《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卷上,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18页。
    ⑥王畿:《滁阳会语》,《王畿集》卷二,第33页。
    ⑦章太炎:《王文成公全书题辞》,《章太炎文录》卷二上。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②王阳明:《坠马行》。此诗为王阳明佚诗,据钱明考证,应作于弘治十年。从此诗中,确能读出不少留情武事、志在建功的豪情壮志。
    ③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全集》卷三十八,第1402页。不过,阳明晚年却对此事又有检讨:“先生初登第时,上《边务八事》,世艳称之,晚年有以为文者,先生曰:‘此吾少年时事,有许多抗厉气。此气不除,欲以身任天下,其何能济?”。(《全集》卷三十二,第1171页)
    ④毛奇龄:《西河合集·王文成传本》。
    ⑤毛奇龄:《西河合集·王文成传本》。
    ⑥《明史》卷一八二,《刘大夏传》。
    ⑦王阳明:《山东诗六首》,《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⑧王阳明《次魏五松荷亭晚兴》,《全集》卷二十九,第1065页。
    ①王阳明:《归越诗》,《全集》卷十九,第667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③王畿:《与俞虚江》,《王畿集》卷十一,第302页。
    ④王畿:《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序》,《王畿集》卷十三,第343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②王阳明:《与陆原静(辛已)》,《全集》卷五,第187页。
    ③钱德洪:《答论年谱书》,《全集》卷三十七,第1378页。
    ④陈樱宁:《道教与养生》,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第7页。
    ⑤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九《禁经上》。
    ⑥可参见龚鹏程:《道医论》,《道教新论二集》,台湾:南华管理学院,1998年。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③王阳明:《乞养病疏》,《全集》卷九,第291页。
    ④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⑤王阳明:《有劾气休疏》,《乞养病疏》,《全集》卷九,第292页,293页。
    ⑥王阳明:《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全集》卷九,第297页。
    ⑦王阳明:《乞休致疏》,《全集》卷十一,第353-354页。
    ⑧王阳明:《乞放归田里疏》,《全集》卷十一,第389页。
    ⑨不过,有时王阳明是因疾病归养与乞归尽孝兼而有之。如其在多个乞归养病的上疏中又说:“臣自幼失慈,鞠于祖母岑,今年九十有七,旦暮思臣,一见为诀。去岁乞休,虽迫疾病,实亦因此。”(《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全集》卷九,第297页)再如《与王晋溪书》曰:“始恳疏乞归,以祖母鞠育之恩,思一面为诀,后竟举手投足之劳,而不以曲全之乎?”(《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四,第1268页)⑩王阳明:《答甘泉》,《全集》卷四,第174页。
    ①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②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7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页。
    ④关于王阳明由“出入佛老”,“沉酣于二氏”到“悟仙、释二氏之非”的思想转变发生的时间问题,除了《年谱》里记弘治十五年,“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以外,王阳明写于弘治十八年的诗《赠阳伯》云:“大道在人心,万古未尝改。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全集》卷十九,第673页)这是把这个思想转变的时间定在“龙场悟道”之前。而在另一个地方,王阳明又把它定在“龙场悟道”之后:“吾幼时求圣学不得,亦尝笃志二氏。其后居夷三载,始见圣人端绪,悔错用功二十年。”(《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4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第590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4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0页。
    ①《老子》第十章。
    ②王阳明:《传习录》附录:《朱子晚年定论序》,《全集》卷三,第127页。
    ③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25页。 阳明在弘治十二年前后均在京师,当年正是王阳明经会试举进士之时,不大可能有机会远游。《靖乱录》上的记载有可能是根据年谱上的记载的误记。当然,也有可能是王阳明在当年观政王部奉命去河南督造威宁伯王越墓时借机去游览的九华山,但因缺乏相关材料证明,不能确定。综合各相关材料,我认为王阳明第一次游九华山的时间较为可能的应是弘治十四年仲冬录囚事毕进山,于次年五月份下山返京。因为从王阳明散佚的写于弘治十四年仲冬的诗《和九柏老仙诗》中可知,王阳明于此时已上九华山,诗曰:石涧西头千树梅,洞门深锁雪中开。寻常不放凡夫到,珍重唯容道士来。风乱细香笛无韵,夜寒清影衣生苔。于今踏破石桥路,一月须过三十回。九柏老仙之作本不可和,詹炼师必欲得之,遂为走笔,以塞其意,且以彰吾之不度也。弘治辛酉仲冬望日,阳明山人王守仁识。(此佚诗见计文渊编:《王阳明法书集》,杭州:西泠印社,1999年。)而年谱里明言王阳明于弘治十五年五月返京复命,所以他下九华山的时间应在四、五月间,此时正是春天,故此王阳明的《九华山赋》中有“试明茗于春阳”,“鸟鸣春于丛篁”之句,表明该赋写于壬戌年(即弘治十五年)春天,与年谱记载的时间相合。另外,钱德洪在《王阳明年谱附录》中明确说明王阳明曾两游九华山。(《王阳明年谱附录》,《全集》卷三十六,第1331页)这里所指的第一次应就是弘治十四年至十五年这一次,而第二次是在王阳明平定宸濠叛乱后遭遇“忠泰之变”时的正德十五年。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页。
    ②王阳明:《别湛甘泉序》,《全集》卷七,第231页。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4页。
    ④该诗不见于《王文成公全书》、《全集》等,见存于现藏日本弘毅馆的明墨憨斋编《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并注明为弘治十二年作。诗中所记事与《年谱》记王阳明于弘治十四年冬江北录囚毕后游九华山相符,疑《靖乱录》所记有误,诗作应为弘治十四年冬至弘治十五年春王阳明游九华山期间所作。原诗转引自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附录《<全集>未刊散佚诗文汇编及考释》,第267页。
    ①该诗不见于《王文成公全书》、《全集》等,原作为计文渊所藏手迹拓本,见计文渊编《王阳明法书集》。
    ②《唐六典》卷四。
    ③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57页。
    ①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第二十三卷,第878页。关于王阳明与汤云谷游句曲、丹阳的确切时间,本文认为阳明所记恐有误,具体考证详见本文第九章第二节有关注释。
    ②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第二十三卷,第878页。
    ③王阳明:《陈言边务疏》,《全集》卷九,第285页。
    ④王阳明:《九华山赋》,《全集》卷十九,第659页。
    ①王阳明:《登泰山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②王阳明:《题四老围棋图》,《全集》卷十九,第666页。
    ③王阳明:《李白祠二首》,《全集》卷十九,第668页。
    ①王阳明:《登泰山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②《庄子·让王》。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页。
    ②《王阳明年谱》中只记明阳明于弘治十五年八月疏请告病归越,未明言弘治十七年返京时间。不过另据阳明自撰《给由疏》(正德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称“弘治十五年八月内告回原籍养病。弘治十七年七月内病痊赴部,……”。(《全集》卷九,第299页)可见阳明返京时间在弘治十七年七月。
    ③王阳明:《西湖醉中漫书二首》,《全集》卷十九,第665页。
    ④王阳明:《寻春》,《全集》卷十九,第665页。
    ⑤王阳明:《游牛峰寺四首》,《全集》卷十九,第663-664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0页。
    ①毛奇龄:《王文成传本》卷上。
    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63页。
    ③墨憨斋(冯梦龙):《皇明大儒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上,弘毅馆雕本,第12页。
    ④如邓艾民之《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2页)又如一些外国学者,象“日本学者中不特早年高濑武次郎之《王阳明详传》依《靖乱录》为说,近年一些阳明学著作仍依四明说”。(参见陈来:《有无之境一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63页)
    ⑤参见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62-374页;钱明:《王阳明史迹考论》,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刊《阳明学》,平成十五年第十五号。
    ①《嘉庆山阴志》卷首、卷十四、卷二十一。
    ②《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27页。
    ③张岱:《会稽县志凡例》,《张岱诗文集》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14页。
    ④《康熙绍兴府志》卷一。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2-1224页。
    ②王阳明:《上大人书》,《全集》卷三十二,第1208页。
    ③《王阳明年谱》二、三,《全集》卷三十四,第1282页;卷三十五,第1293页。
    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70页。
    ②诸焕灿:《为王阳明寻根》,《王阳明的世界》(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0页。
    ③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0页。
    ④钱明:《王阳明史迹考论》
    ⑤如诸焕灿就认为此“龙山里第”就是指余姚龙泉山附近的王宅。见诸焕灿:《为王阳明寻根》,《王阳明的世界》(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168页。
    ⑥陆深:《寿王母赵太夫人七十序》,《俨山集》卷四十,《四库全书》集207,第248页。
    ⑦王阳明:《上大人书》,《全集》卷三十三,第1209页。
    ⑧《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4页。
    ①《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4-1285页。
    ②《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9页。
    ③《嘉庆山阴县志》卷三。
    ④《乾隆余姚县志》卷三。
    ⑤参见黄宗羲:《四明山志》,《黄宗羲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⑥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66页。冯梦龙在《靖乱录》中说王阳明在四明山筑室阳明洞的说法并没有其它史料的证明。钱明在《王阳明史迹考论》中认为四明山另有阳明洞的说法,证据也不够直接充分。
    ①《云笈七籤》,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613页。
    ②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0-801页。
    ③王阳明:《南镇祷雨文》,《全集》卷二十五,第950-951页。
    ④王阳明:《游牛峰寺四首》,《全集》卷十九,第663页。
    ⑤王阳明:《四明观白水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25页。
    ⑥王阳明:《又用曰仁韵》,《全集》卷二十,第726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5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1226页。
    ③董谷:《习静》,《碧里后集·杂存》,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四年董鲲刻本。
    ④王阳明:《与王纯甫》,《全集》卷四,第155页,
    ①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全集》卷四十一,第1576页。
    ②《门人祭文》,《全集》卷三十八,第1437页。
    ③《康熙会稽县志》卷四。
    ④《康熙绍兴府志》卷六。
    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67页。
    ②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序》,《全集》卷三十七,第1357页。
    ③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0页。
    ④钱明:《王阳明史迹论考》。
    ⑤王阳明:《与黄诚甫二》,《全集》卷四,第162页。
    ⑥季本:《奉议大夫四川按察司提学金事蔡公墓志铭》,《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6册,第890页。
    ⑦《王心斋全集》,第233页。
    ⑧《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24页。
    ⑨顾璘(东桥):《息园存稿·诗》卷十二,《四库全书》集202,第432页。
    ⑩王阳明:《读易》,《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①王阳明:《祭徐曰仁文》,《全集》卷二十五,第955页。
    ②该诗不见《王文成公全书》、《全集》等,原作为余姚计文渊所收藏手迹拓本,见计文渊编《王阳明法书集》。
    ③王阳明:《送德声叔父归姚》,《全集》卷二十,第752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1-82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③《邹东廓先生文集》卷十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66,第241页。
    ④查继佐:《王守仁传》,《罪惟录》列传卷十。
    ①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1页。
    ⑤《门人祭文》,《全集》卷三十八,第1437页。(按:若耶溪为会稽山附近一胜景)
    ⑥王畿:《报恩卧佛寺德行住持序》《王畿集》卷十四,第48页。
    ⑦董云:《阳明洞有感》,《从吾道人诗稿》卷上。
    ①王阳明:《从吾道人记》,《全集》卷七,第248-249页。
    ②王阳明:《对菊联句序》,《全集》卷二十九,第1042页。
    ③王阳明:《四明观白水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25页。
    ④王阳明:《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6页。
    ⑤王阳明:《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6页。
    ⑥王畿:《刑部陕西司员外郎特诏进阶朝列大夫致仕绪山钱君行状》,《王畿集》卷二十,第586-58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108页。
    ②王阳明:《寄浮峰诗社》,《全集》卷二十,第733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1226页。
    ④钱明对王阳明在阳明洞畔与王思舆、许璋等几位隐士类型的布衣学者的交往情况作过很好的考证,故本文下面有关王思舆、许璋部分的论述,主要参考了钱明的《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和《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有关资料写成,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①《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6册,第896页。
    ②季本:《说理会遍》卷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9,第407页。
    ③徐爱:《横山遗集》卷上。
    ④《张阳和先生不二斋文选》卷五《范栗斋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154,第441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8页。
    ②陆深:《海曰先生行状》叙文,参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第1400页。
    ③《耿天台先生全集》卷五,民国十四年,武昌正信印书馆刊本。
    ④《王心斋年谱》,《王心斋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1-72页。
    ⑤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散佚诗文汇编及考释,《阳明学的形成与展开》附录,第288页。
    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114,第431页。
    ②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散佚诗文汇编及考释》,《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附录,第268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1226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2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3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⑤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1-862页。
    ⑥王阳明:《赠阳伯》,《全集》卷十九,第673页。
    ⑦《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①陆琛:《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0页。
    ②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③王阳明:《南都诗四十七首》,《全集》卷二十,第735页。
    ①王阳明:《祭徐曰仁文》,《全集》卷二十五,第955页。
    ②《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24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5页。
    ④王阳明:《赣州诗三十六首》,《全集》卷二十,第750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②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43-844页。就一般而言,凡试录之题问大都为主考官所出,而“破题”之论则不一定都为主考官所写。但据《王阳明年谱》记,王阳明“主考山东乡试,……试录皆出先生手笔”。(《全集》第1226页)另又据《王阳明年谱·附录一》记载:嘉靖二十九年,“重刻先生《山东甲子乡试录》。《山东甲子乡试录》皆出师手笔,同门张峰判应天府,欲审刻于(溧阳)嘉义书院,得吾师继子正宪氏原本刻之”。(《全集》第1340页)据此看来,该《山东乡试录》似乎均出于阳明之手。不过,即使有些文章非阳明之作,而且由于试录的性质等所限,其中充满了政治说教和正统的“大道理”的官样文章,但它们很大程度上还是应反映了作为主考官王阳明所认可和主张的指导思想的,尤其是“谓其可反映阳明之经世思想,当不为过。诚如安冈正笃所言:‘该篇实为叙述王阳明抱负经纶之大文章’”。(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31页)此外,就该篇中有关佛老等观点来看,将其与当时前后阳明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也是基本吻合的,故可认为应为阳明手笔。该《山东乡试录》现收入录于《全集》卷二十二 《外集四》。
    ①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7-868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③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1页。
    ④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0页。
    ⑤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34页。
    ①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0-861页。
    ①王阳明:《山东乡试录》,《全集》卷二十二,第861-86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又见《全集》第123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2页。
    ②斯·茨威格:《异端的权利》,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167页。
    ③王阳明:《别湛甘泉序》,《全集》卷七,第230页。
    ④王阳明:《别湛甘泉序》,《全集》卷七,第231页。
    ⑤《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2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8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6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6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①关于老子的政治哲学思想特质问题,可参见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第六章“无为而治——无为主义的政治哲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372页。
    ③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五,《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④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四,《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⑤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二,《全集》卷十九,第669页。
    ①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四,《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②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二,《全集》卷十九,第669页。
    ③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五,《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④王阳明:《登泰山诗五首》之五,《全集》卷十九,第670页。
    ①以上诸诗,均见王阳明:《京师诗八首》,《全集》卷十九,第672-674页。
    ②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87页
    ①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不寐》,《全集》卷十九,第674页。
    ②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读易》,《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③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岁暮》,《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④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天涯》,《全集》卷十九,第676页。
    ⑤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屋罅月》,《全集》卷十九,第676页。
    ⑥王阳明:《咎言》,《全集》卷十九,第662页。
    ⑦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之《别友狱中》,《全集》卷十九,第676页。
    ⑧王阳明:《赴谪诗五十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78页。
    ①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全集》卷三十八,第1402页。
    ②王阳明:《赴谪诗五十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84页。
    ③王阳明:《赴谪诗五十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84页。
    ④转引自方志远:《旷世大佛——王阳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9页。
    ⑤参见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⑥查继佐:《王守仁传》,《罪惟录》,《列传》卷十。
    ①《论语·泰伯》。
    ②《论语·述而》。
    ③《孟子·公孙丑上》。
    ④可参见拙文:《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7-1228页。
    ②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54页。
    ③王阳明:《别三子序》,《全集》卷七,第226-227页。
    ④王阳明:《别三子序》,《全集》卷七,第226-227页。
    ①王阳明:《玉山东岳庙遇旧识严星土》,《赴谪诗五十五首》,《全集》卷十九,第685页。
    ②王阳明:《游岳麓书事》,《全集》卷十九,第690页。
    ①秦家懿:《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第333页。
    ①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4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5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5-696页。
    ④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6页。
    ⑤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02页。
    ⑥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02页。
    ①参见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33-35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7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④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第93页。
    ①参见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胡适:《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55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①《论语·公冶长》。
    ②《论语·述而》 。
    ①《论语·雍也》。
    ②《论语·子罕》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页。
    ④李煌明:《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南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①《论语·先进》。
    ②朱熹:《四书集注》。
    ①《庄子·骈拇》。
    ②阮籍:《大人先生传》。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7页。
    ①王阳明:《何陋轩记》,《全集》卷二十二,第890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2页。
    ②王阳明:《狱中诗十四首》,《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③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④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3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0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1页。
    ⑦王阳明:《瘗旅文》,《全集》卷二十五,第952页。
    ⑧计文渊编:《王阳明法书集》,《何陋轩记》。
    ①王阳明:《居夷诗·龙岗新构》,《全集》卷十九,第697页。
    ②王阳明:《赴谪诗》,《全集》卷十九,第689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9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0页。
    ①王阳明:《居夷诗·诸生来》,《全集》卷十九,第697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诸生夜坐》,《全集》卷十九,第699页。
    ③张廷玉:《王守仁传》《明史》卷一九五。
    ④《黔诗纪略》卷三。
    ①王阳明:《归兴》,《全集》卷二十,第755页。
    ②王阳明:《思归轩赋》,《全集》卷十九,第661页。
    ③王阳明:《别三子序》,《全集》卷七,第226-227页。
    ①何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第24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②道光《贵阳府志·翁同书序》。
    ③关于黔中王学的形成和思想发展情况,可参见张明:《王阳明与黔中王学》,张新民主编:《阳明学刊》第一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全集》卷四十一,第1576页。
    ②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256页。
    ①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后弟子钱德洪尝请益于阳明《五经臆说》,阳明笑曰:‘付秦火久矣’。阳明去世后,钱德洪于旧文中得《五经臆说》十三条,于《周易》则仅存有《恒》、《遁》、《晋》三卦,大部分应已遗失。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①王阳明:《祭刘仁征主事》,《全集》卷二十八,第1036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10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10页。
    ④《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⑤王阳明:《答毛宪副》,《全集》卷二十一,第801-802页。
    ①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180页。
    ①《王阳明年谱附录一》,《全集》卷三十六,第134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7页。
    ③王阳明:《与辰中诸生》,《全集》卷四,第144页。
    ④《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7-1288页。
    ①王阳明:《君子亭记》,《全集》卷二十三,第891-892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龙岗漫兴五首》,《全集》卷十九,第702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睡起写怀》,《全集》卷十九,第717页。
    ①《论语·子张》。
    ②《论语·微子》。
    ③《孟子·滕公文下》。
    ④朱熹:《论语集注》卷九
    ⑤《论语·季氏》。
    ⑥《孟子·万章下》。
    ⑦《论语·卫灵公》。
    ⑧《论语·先进》。
    ⑨《论语·季氏》。
    ⑩《论语·泰伯》。
    ①《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泰伯》。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公冶长》。
    ⑤《论语·宪问》。
    ⑥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⑦《论语·子罕》。
    ⑧有关孔子避世思想进一步的具体分析讨论,可参见朱晓鹏:《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3期。
    ⑨《孟子·公孙丑上》。
    ⑩王阳明:《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2-873页。
    ①王阳明:《送毛宪副致仕归桐江书院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2-873页。
    ②王阳明:《龙场生问答》,《全集》卷二十四,第912页。
    ①李梦阳:《去妇词》,《空同先生集》,卷二十七,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
    ②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2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2页。
    ④参见韩东育:《关于阳明子“龙场悟道”的非学术寓义》,《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①王阳明:《居夷诗·赠刘侍御二首》,《全集》卷十九,第712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诸生》,《全集》卷十九,第700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赠刘侍御二首》,《全集》卷十九,第712页。
    ④王阳明:《江西诗二百二十首·啾啾吟》,《全集》卷十九,第784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第182页。
    ①《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②同上书,第1254页。
    ③《世德纪》,《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④郑晓江:《“尽性至命之学”——阳明子生死智慧探微》,《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①王阳明:《传习录》,《全集》卷三,第108页。
    ②《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四,第1279页。
    ③钱德法:《阳明先生年谱序》,《全集》卷三十七,第1357页。
    ④参见王阳明:《玩易窝记》,《全集》卷二十三,第897页。“玩易”之说,大概首于《易传》。《系辞上》云:“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可见,“玩易”就是君子对易的解读、领悟和玩味。
    ①王阳明:《赴谪诗》,《王阳明全集》卷十九,第680页。
    ②李梦阳:《空同先生集》卷三九《秘录》。
    ③王阳明:《送别省吾林都宪序》,《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二,第884页。
    ④王阳明:《狱中诗》,《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⑤《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48页。
    ⑥《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35页。
    ①参见《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7-1228页。
    ②《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9页。
    ③王阳明:《赴谪诗》,《全集》卷十九,第684页。
    ④王阳明:《别三子序》,《全集》卷七,第226-227页。
    ①王阳明:《五经臆说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6页。
    ②王阳明:《玩易窝记》,《全集》卷二十三,第897页。
    ③同上书,第898页。
    ④李贽:《阳明先生道学钞序》,《全集》卷四十一,第1603页。
    ⑤温海明:《王阳明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⑥《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①王阳明:《五经臆说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6页。钱德洪辑录阳明的《五经臆说十三条》时说阳明著《臆说》“阅十有九月”,不知何据。似应以阳明自述为准。见《全集》卷二十六,第976页。
    ②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6页。阳明龙场之后,自觉所学益精,工夫益简易,故不复将《臆说》示人。其弟子钱德洪曾就《五经臆说》请益于阳明,阳明笑曰:“付秦火久矣。”阳明去世后,钱德洪于旧文中仅得《五经臆说》十三条,可见阳明“付秦火”说并非戏言,只是并非全付秦火,而所留残稿大概正是阳明特别自珍的。
    ③王阳明:《五经臆说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6页。
    ④关于王阳明对此三卦的卦辞、彖辞和象辞的具体疏解,可参见高予远:《王阳明“龙场三卦”臆说》,《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⑤王阳明:《玩易窝记》,《全集》卷二十三,第898页。
    ①同上书,第89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全集》卷三,第102页。
    ③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9页。
    ④同上书,第978页。
    ⑤同上书,第979页。
    ⑥同上书,第978页。
    ⑦《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7页。
    ⑧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8页。
    ①同上书,第979页。
    ②王阳明:《白说字贞夫说》,《全集》卷二十四,第907页。
    ③《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8页。
    ④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9页。
    ①《老子》第八章。
    ②《老子》第九章。
    ③《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8页。
    ①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9页。
    ②《论语·季氏》。
    ③王阳明:《居夷诗·龙岗漫兴五首》,《全集》卷十九,第702页。
    ④王阳明:《即事漫述四首》,《全集》卷二十,第756页。
    ①刘纪曜:《仕与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两极》,《理想与现实》(中国文化新论),三联书店,1991年,第296页。
    ②《论语·卫灵公》。
    ③《孟子·万章下》。
    ④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9页。
    ⑤《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9页。
    ⑥同上书,第49页。
    ①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80页。
    ②同上书,第980页。
    ③《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第49页。
    ①《易传·文言》。
    ②王阳明:《纪梦》,《全集》卷二十,第778页。
    ③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6页。
    ①陆贾:《新语》卷上《辨惑》。
    ①《易·蛊卦》、《易·遁卦》。
    ②《孟子·万章下》。
    ③按明制,由南京刑部主事迁任北京吏部主事,虽为平级调任,但因后者是京官,且吏部属权力中枢,因此可视为升迁。
    ④王阳明:《京师诗·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24页。
    ①王阳明:《京师诗·别湛甘泉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24页。
    ②王阳明:《上大人书》,《全集》卷三十二,第1208-1209页。
    ③王阳明:《与黄宗贤》七,《全集》卷四,第153页。
    ④王阳明:《贾胡行》,《全集》卷二十,第777页。
    ⑤王阳明:《送邵文实方伯致仕》,《全集》卷二十,第77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②王阳明:《狱中诗》,《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③王阳明:《南都诗》,《全集》卷二十,第735页。
    ①《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24页。
    ②王阳明:《山东诗》,《全集》卷十九,第669-670。
    ③王阳明:《狱中诗》,《全集》卷十九,第675页
    ④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卷五。
    ⑤王阳明:《五经臆说》,《全集》卷二十六,第979页。
    ①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695页。
    ②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08页。
    ③王阳明:《居夷诗》,《全集》卷十九,第702页。
    ④王阳明:《庐陵诗》,《全集》卷二十,第720页。
    ⑤王阳明:《庐陵诗》,《全集》卷二十,第721页。
    ⑥王阳明:《庐陵诗》,《全集》卷二十,第721页。
    ⑦王阳明:《滁州诗》,《全集》卷二十,第727页。
    ⑧王阳明:《滁州诗》,《全集》卷二十,第731页。
    ⑨王阳明:《南都诗》,《全集》卷二十,第735页。
    ⑩王阳明:《南都诗》,《全集》卷二十,第737页。
    ①王阳明:《赣州诗》,《全集》卷二十,第752页。
    ②王阳明:《江西诗》,《全集》卷二十,第761页。
    ③王阳明:《江西诗》,《全集》卷二十,第756页。
    ④王阳明:《江西诗》,《全集》卷二十,第757页。
    ⑤王阳明:《思归轩赋》,《全集》卷十九,第660-661页。
    ⑥王阳明固然一直身体不太好,常患疾病,故多次上疏告病归休。但这种告病归养的疏请中,也有一些打着治病养病的名义,而实际上是因不满于当时的政治现状而希望退归隐居的。其上省亲疏也往往如此。如正德十六年上《乞归省疏》说:“臣自两年以来,四上归省奏,皆以亲老多病,恳乞暂归省亲。复权奸谗嫉,恐罹暖昧之祸,故其时虽以暂归为请,而实有终身丘壑之念矣”(《全集》卷三十四,第1281页)。
    ⑦参见王阳明《奏疏》,《全集》卷九,卷十三,卷十四。
    ①王阳明:《对菊联句序》,《全集》卷二十九,第1042页。
    ②王阳明:《四明观白水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25页。
    ③栾惠等:《悼阳明先生文》,《全集》卷三十八,第1438页。
    ④王阳明:《游清凉寺三首》,《全集》卷二十,第741页。
    ⑤王阳明:《寄隐岩》,《全集》卷二十,第723页。
    ④王阳明:《青原山次黄山谷韵》,《全集》卷二十,第780页。
    ⑦王阳明:《游白鹿洞歌》,《全集》卷三十二,第1216页。
    ⑧王阳明:《复用杜韵一首》,《全集》卷二十九,第1070页。
    ⑨王阳明:《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76页。
    ⑩王阳明:《游雪窦》,《全集》卷三十二,第1217页。
    11 王阳明:《次魏五松荷亭晚兴》,《全集》卷二十九,第1065页。
    ①王阳明:《别余缙子绅》,《全集》卷二十,第742页。
    ②王阳明:《睡起写怀》,《全集》卷十九,第717页。
    ③王阳明:《梧桐江用韵》,《全集》卷二十,第726页。
    ④王阳明:《寄浮峰诗社》,《全集》卷二十,第733页。
    ⑤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242页。
    ⑥王阳明:《别湛甘泉序》,《全集》卷七,第230页。
    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4页。
    ②王阳明:《思归轩赋》,《全集》卷十九,第660-661页。
    ①王阳明:《山中示诸生五首》,《全集》卷二十,第729页。
    ②王阳明:《归兴二首》,《全集》卷十九,第784页。
    ③王阳明:《别诸生》,《全集》卷二十第791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5页。
    ①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全集》卷七,第257页。
    ②胡宗宪:《重刊阳明先生文录叙》《全集》卷四十一,第1594页。
    ③《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9页。
    ①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233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8-139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9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62页。
    ②冯达文:《中国哲学的本源——本体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32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21页。
    ②《论语·公冶长》。
    ③《荀子·天论》。
    ④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3页。
    ⑤Kant, What Real Progress Has Metaphysics Made in Geemany Since the Time Of Leibniz And Wolff, Abris Books Inc.,1983, P.51.
    ①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易传>与老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99页。
    ②均见程颢、程颐:《入关语录》,《二程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6页。
    ③《宋史·张载传》。
    ④丁为祥:《张载虚气观解读》,《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
    ⑤可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一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胡适文存》三集,卷二,上海:东亚图书馆,1930年,第113页。
    ②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湾:开明书店,1962年,第3页。
    ③转引自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11页。
    ④《宋元学案》卷十二《濂溪学案》下,《黄宗羲全集》第3册,第627页。
    ⑤程颢、程颐:《明道先生行状》,《二程集》上,第638页。
    ⑥程颢、程颐:《亥八月见先生于洛阳所闻》,《二程集》上,第138页。
    ⑦《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上,《黄宗羲全集》第4册,第816页。
    ①《贸峰真隐漫求》卷十。
    ②钱穆:《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社,1965年,第176页。
    ③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第420页。
    ①孔令宏:《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同上书,第21-22页。
    ②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翻印本,第178页,第179页。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年,第1056页。
    ④朱熹:《斋居感兴》,《朱子全书》,第二十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2页。
    ⑤一直以来,学者多以为“理”为本体论最高范畴始于二程,经汤一介、李大华等论证,才澄清了提升“理”为本体论最高范畴乃始于成玄英。参见《道家文化研究》第19辑汤一介等文。
    ①参见陈鼓应:《“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传薪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6-439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8页。
    ③又见程颢、程颐:《传闻杂记》,《二程集》上,第424页。
    ④陈鼓应:《“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传薪集》,第445页,第427页。
    ⑤陈鼓应:《“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传薪集》,第439页。
    ①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52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一。
    ③朱熹:《朱子语类》卷一。
    ④朱熹:《大学或问》,《朱子全书》,第六册,第512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③杨国荣:《王学通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9页。
    ④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八。
    ⑤朱熹:《通书解·理性命章》,《朱子全书》,第十三册,第117页。
    ①杨国荣:《王学通论》,第11-12页。
    ②均见《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3—1224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5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5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下,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604页。
    ②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③参见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第87页。
    ④朱熹:《孟子或问》卷一,《朱子全书》,第六册,第923页。
    ⑤朱熹:《朱子语类》卷六。
    ①朱熹:《仁说》,《朱子全书》,第三十二册,第3280页。
    ②朱熹:《朱子语类》卷六。
    ③参见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第63-64页。
    ①陆九渊:《语录上》,《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四,四部丛刊本,第395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8页。
    ①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97-98页。
    ②陆九渊:《语录下》,《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五,四部丛刊本,第444页。
    ①王阳明:《别湛甘泉序》,《全集》卷七,第230页。
    ②朱熹:《大学章句》,《朱子全书》,第六册,第20页。
    ①《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0页。
    ②参见《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4页。
    ③王阳明:同上,第1224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6页。
    ⑤《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二,第1226页。
    ⑥《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二,第1226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43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5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5页。
    ①王阳明:同上,第44-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③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7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页。
    ①王阳明:同上,第15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1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④王重阳:《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道藏》第25册,第80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5,33, 27, 25, 2, 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③王阳明:同上,第107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5页。
    ①王阳明:同上,第4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6页。
    ④《老子》第十四章。
    ⑤《老子》第二十一章。
    ⑥《庄子·知北游》。
    ⑦《庄子·齐物论》。
    ⑧《庄子·天地》。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页
    ②《庄子·齐物论》。
    ③《老子》第三十章。
    ④《老子》第四十章。
    ⑤《老子》第五章。
    ⑥《老子》第二章
    ⑦《庄子·天地》。
    ⑧《庄子·至乐》。
    ⑨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台北:问学出版社,1980年,第5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页.
    ②王阳明:同上,第124页。
    ③王阳明:同上,第123页。
    ④王阳明:同上第101页。
    ⑤王阳明:《答季明德》,《全集》卷六,第214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①《老子》第三十九章。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4页。
    ④《庄子·大宗师》。其中“道可传而不可受”句中的“受”与“传”二字原文互倒,据王叔岷校改。
    ①《从祀文庙疏议》,见《陈献章集》下,附录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2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6页。
    ④同上,第79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59-60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1页。
    ⑦程颐:《易传序》,《二程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89页。
    ①《老子》第四十章。
    ②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4页。
    ③《道藏》第二十三册,第620页。
    ④参见何静:“论阳明心学对道教的融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7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①《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
    ③同上,第32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3页。
    ②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全集》卷七,第256—257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3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5页。
    ⑤王阳明:《象山文集序》,《全集》卷七,第245页。
    ⑥王阳明:《亲民堂记》,《全集》卷七,第251页。
    ⑦《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9页。
    ⑧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7-118页。
    ①《陆九渊年谱》,《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8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3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7页。
    ①《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页。
    ②《天泉证道纪》,《王畿集》卷一,第2页。
    ③同上引,第1页。
    ④同上引,第2页。
    ⑤同上引,第2页。
    ⑥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6页,第105-106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163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35页。
    ③《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7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9页。
    ①同上,第25页。
    ②《天泉证道纪》,《王畿集》卷一,第2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9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35页。
    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202页。
    ⑥参见《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9页。
    ①王阳明:《见斋说》,《全集》卷七,第26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7页。
    ③《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②王畿:《答罗念庵》一,《王畿集》卷十,第235页。
    ③王畿:《白鹿洞续讲义》,《王畿集》卷二,第47页。
    ④王畿:《别曾见台漫语摘略》,《王畿集》卷十六,第464页。
    ⑤参见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期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49页。
    ⑥《老子》第一章。
    ⑦《老子》第十一章。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是什么》,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89页。
    ②同上引,第88页。
    ③参见庞朴:《说“无”》,《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④《老子》第十四章。
    ⑤《老子》,第二十一章。
    ⑥参见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5-107页。
    ①焦竑:《老子翼》,《澹园集》卷十四。
    ②王弼:《论语释疑》,据邢丙《论语注疏》引。
    ③《晋书·王衍传》。
    ④王弼:《老子注》第十四章。
    ⑤参见《老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等。
    ⑥《老子》第十六章。
    ⑦《老子》第四章。
    ⑧《老子》第五章。
    ⑨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①《老子》第四十一章。
    ②《老子》第二十八章。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④同上引。
    ①王阳明:《书朱守乾卷》,《全集》卷八,第279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4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6页。
    ⑤钱德洪辑:《阳明先生遗言录》卷下。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一,第47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108页。
    ③海德格尔:《根据的本质》,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第110页。
    ④同上引,第110页。
    ①《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1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5页。
    ①王阳明:《答季明德》,《全集》卷六,第214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4页。
    ②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0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11页。
    ③王阳明:《答季明德》,《全集》卷六,第214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二,第42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①陆九渊:《与曾宅之》,《陆九渊集》,第4-5页。
    ②陆九渊:《杂说》,《陆九渊集》第273页。
    ③《袁燮序》,《陆九渊集·附录一》,第536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④王阳明:《别方叔贤》,《全集》卷七,第232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6页。
    ③《庄子·养生主》 。
    ④《庄子·秋水》。
    ⑤《庄子·逍遥游》 。
    ⑥《庄子·天下》。
    ①《荀子·天论》。
    ②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1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⑨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1页。
    ⑩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③《二程遗书》卷六。
    ④《二程遗书》卷二上。
    ①王阳明:《传习录拾遗》,《全集》卷三十二,第1170页。
    ②王阳明:《寄正宪男手墨二卷》,《全集》卷二十六,第990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1页。
    ①《老子》第一章。
    ②《老子》第四十一章。
    ③《老子》第四十一章。
    ④《老子》第三十七章。
    ⑤参见《老子》第二十五章。
    ⑥参见维特根斯坦:《名理论》(《逻辑哲学论》),张申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8页。
    ⑦《庄子·秋水》。
    ①《庄子·齐物论》。
    ②《庄子·知北游》。
    ③《庄子寓言》。
    ④《庄子·外物》。
    ⑤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⑥参见灌耕编译:《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4页。
    ⑦王阳明:《见斋说》,《全集》卷七,第262页。
    ⑧王阳明:《与王纯甫》,《全集》卷四,第155页。
    ①《庄子·知北游》。
    ②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73页。
    ③《天泉证道纪》,《王畿集》卷一,第2页。
    ④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21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2页。
    ②王阳明:《书诸阳伯卷》,《全集》卷八,第277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9页。
    ④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33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5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3页。
    ⑦王阳明:《答王天宇》,《全集》卷四,第164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5页。
    ⑨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⑩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6页。
    ①王阳明:《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306页。
    ②胡宏:《胡宏集》,中华书局,1987年,第319页。
    ③见章太炎:《訄书·王学》,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⑤《天泉证道纪》,《王畿集》,第1页。
    ⑥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①《老子》第五十六章。
    ②《老子》第八十一章。
    ③《庄子·天地》。
    ④《庄子·知北游》。
    ⑤《庄子·则阳》。
    ⑥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7页。
    ⑦王阳明:《与道通书》,《全集》卷三十二,第1207页。
    ⑧《老子》第四十八、四十七章。
    ⑨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4页。
    ⑩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9页。
    11 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6页。
    12 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4-25页。
    ①王阳明:《与汪节夫书》,《全集》卷二十七,第1001页。
    ②王阳明:《与汪节夫书》,《全集》卷二十七,第1001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5页。
    ④王阳明:《答友人问》,《全集》卷六,第208-209页。
    ⑤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215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1页。
    ①杜维明:《青年王阳明》,《杜维明文集》第三卷,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0页。
    ③王阳明:《答友人问》,《全集》卷六,第208-209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三,第109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3页。
    ⑦王阳明:《与马子莘》,《全集》卷六,第21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②王阳明:《江西诗》,《全集》卷二十,第776页。
    ③参见杜维明:《论体知》,《杜维明文集》第五卷,第329-37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1页。
    ①《说文解字》除了释“仁”为“仁,亲也,从人从二”之外,还记录了“从千心”的古文仁“忎”。然对于“从千心”其义人们都不能确解。有学者认为,对照郭店竹简,所谓“忎”很可能就是仁的古字“身心”字的变形。
    ②《礼记·中庸》。
    ③《荀子·子道》。
    ④徐复观:《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37页。
    ⑤张再林:《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①《老子》第十三章。
    ②《老子》第四十四章。
    ③《庄子·让王》。
    ④《庄子·让王》。
    ⑤《庄子·养生主》。
    ⑥《老子》第五十二章,第十六章。
    ⑦《老子》第五十四章。
    ⑧《老子》第十三章。
    ⑨《庄子·渔父》。
    ⑩《庄子·马蹄》。
    11 《庄子·齐物论》。
    ①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②王阳明:《与席远山》,《阳明先生集要》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73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5页。
    ④王阳明:《王阳明年谱附录二》,《全集》卷三十七,第1356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0页。
    ⑥关于阳明学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哲学传统的一些具体讨论,可参阅陈立胜著《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及张再林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等。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0-91页。
    ②见《孟子·告子上》。
    ③约翰·默逊编:《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④Fingarette, Herbert.“Response to Professor Rosement”, Philosophg East and West,vol.no.4(1978),P.512.
    ⑤Anees A.Shcikh and Kathrina S.Shcikh, Healing East and West: Ancient Wisdom and Modern Psychology, John Wilcy & Sons, Inc.1989, 1996, Introduction xx-xxi.
    ⑥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1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②王阳明:《传心录》下,《全集》卷三,第91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0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1页。
    ⑤王阳明:《传心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⑥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71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6页。
    ⑧王阳明:《答徐成之》,《全集》卷二十一,第809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1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3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6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6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一,第15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7页。
    ⑨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1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4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③王阳明:《答徐成之》中,《全集》卷二十一,第809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⑤王阳明:《从吾道人记》,《全集》卷七,第250页。
    ⑥《庄子.大宗师》。
    ⑦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①分别见《庄子·天地》、《庄子·天道》。
    ②杜维明:《孔子:人的反思》,《杜维明文集》卷五,第337页。
    ③同上引,第338页。
    ④西方著名汉学家郝大维和安乐哲认为,西方思想迄今为止一直被诸如上帝—尘世、心—身、实在—表象、善—恶等二元对立观念所主宰,从而驱使人们作非此即彼的选择。参见Hall,David L.and Ames,Roger.T.:Thinking Throught Confuciu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7,P.13.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5页。
    ②梁肃:《神仙传论》,《全唐文》卷五一九,第2336页。
    ③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255-256页。
    ①柳存仁:《明儒与道教》,《和风堂文集》第二册,第814页,第818-819页。
    ②程端礼:《弋阳县新修蓝山书院记》,《畏斋集》卷五,四库全书本,三页A。
    ③程端礼:《送宋铉翁诗序》,《畏斋集》卷四,四库全书本,二十二页A。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396-397页。
    ②王阳明:《象山文集序》,《全集》卷七,第245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5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1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拾遗》,《全集》卷三十二,第1172页。
    ⑤王阳明:《传心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⑥王阳明:《寄邹谦之五》,《全集》卷六,第206页。
    ①《王阳明年谱》二,《全集》卷三十四,第1272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③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9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姚江学案》,第182页。
    ①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第221页。
    ②汤一介:《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哲学思考》,谢龙编:《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79页。
    ①乔治·F·麦克林:《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新华文摘》 2005年第8期。
    ②参见成中英:《中国哲学的特性》,刘小枫编:《中国文化的特质》,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第48页。
    ①李泽厚:《已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9-10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①王阳明:《与杨仕鸣书》,《全集》卷五,第185页。
    ②《老子》第四十章。
    ③《老子》第一章。
    ④《老子》第四十七章。
    ⑤《老子》第五十六章。
    ⑥《老子》第四十八章。
    ⑦《老子》第四十一章。
    ⑧《老子》第十九章。
    ⑨《老子》第十九章。
    ⑩《老子》第三章。
    11 《老子》第十章。鉴,通行本作“览”,据帛书乙本及高亨先生考证而改。鉴、览古通用,鉴与鑑同,即镜子。参见高亨《老子正诂》卷上。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94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8页。
    ③同上引。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7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6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3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9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2页。
    ⑥同上引。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3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2-63页。
    ①杜维明:《宋明儒学思想之旅》,《杜维明文集》卷二,第137页。
    ②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82-83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6页。
    ②同上引。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6页。
    ④王阳明:《铭一首》,《全集》卷二十八,第1033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1页。
    ⑥《老子》第十六章。
    ⑦《老子》第十六章。
    ⑧《老子》第十章。
    ⑨《老子》第十六章。
    ①《老子》第四十七章。
    ②《老子》第四十九章。
    ③《老子》第五十二章。
    ④王阳明:《别黄宗贤归天台序》,《全集》卷七,第233页。
    ⑤孔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第73页。
    ①老子这种“观”的认识方法对道家道教都有重要影响,并使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譬如说,道教的庙宇一直称作“观”(“觀”),即道观,这个事实是很有意思的。“道观”之“观”的名称大概源于老子所说的“观”,而其它宗教场所所用的一些名称如“寺”、“庙”等等从来不用于道教的庙宇。这样,体现在今天“道观”这个普通的名称中的,乃是对自然界进行观察的古义,表示道教徒们把自己的庙宇看成是观察自然的观察站,对此,李约瑟在抗日战争时期登临中国南方一座高山顶上的一个古道观时就曾有过极深切的体会。李约瑟认为,道教在注重观察自然的经验方面是与道家传统相一致的,而且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察其所以’Cognoscere causas就成了道家的座右铭”。(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61页)
    ②《老子》第一章。
    ③《老子》第十六章。
    ④参见王博:《老子哲学中“道”和“有”、“无”的关系试探》,《哲学研究》1991年第8期。
    ⑤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第151页、153页。
    ①《老子》第五十四章。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4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9页。
    ①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②《老子》第二十二章。
    ③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0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74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拾遗》,《全集》卷三十二,第117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1页。
    ⑤《老子》第三十六章。
    ①张松如:《老子说解》,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第236页。
    ②王纯甫:《老子憶》。
    ③《论语·子罕》。
    ④《庄子·应帝王》。
    ⑤《老子》第五十二章。
    ⑥《老子》第五十五章。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1页。
    ⑧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3页。
    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全集》卷三十二,第1177页。
    ⑩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7页。
    ①王阳明:《秋夜》,《全集》卷二十,第787页。
    ②王阳明:《睡起写怀》,《全集》卷十九,第717页。
    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页。
    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412页。
    ③转引自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1页。
    ④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56页。
    ①《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5-1226页。按:关于阳明洞修炼之事,董谷也有类似记载,但董谷所记不仅年代不同,而且否认“能先知”为阳明导引术所致。文曰:“正德初,先师阳明习静于阳明洞,洞在南镇深山中。先生门人朱自浦、蔡我斋等数辈,自城往访焉。道遇先生家童,问以何往?对曰: ‘老爹知列位相公将至,故遣我归,取酒肴耳。’众异之,既至,问曰:‘先生何以知某等之将至也?’先生曰:‘诸君在途,某人敲冰洗手,某人刻竹纪诗,皆如目击。’众益大骇。盖无事则定,定则明,故能心通,岂他术哉?信蜀人董五经之事非诬矣。然非圣智之资未易吾也。”(《碧里后集·杂存·习静》,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四年董鲲刻本)正德初年,王阳明应在京师,是年底因抗疏获罪,于第二年(正德二年)赴谪途中曾归越,但恐怕不可能也没心思去阳明洞静心修炼,所以董谷所记也应是王阳明弘治十五年归越后的情况。况且在正德初年,王阳明在经历了前几年在阳明洞修炼“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后,已不再热衷于“先知”等道术。
    ②徐爱:《赠陈世杰三首》,《横山遗书》卷上。
    ③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④参见《二程集》卷十二,第436页;卷十八,第194页。
    ①董谷:《碧里后集·杂存·习静》,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四年董鲲刻本。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1页。
    ①《传闻杂记》,《二程集》卷十二,第436页。
    ②《伊川先生语四》《二程集》卷十八,第194页。
    ①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第86-87页。
    ①徐梵澄:《陆王学述——一系精神哲学》,第8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1, 13-14页。
    ①王畿:《滁阳会语》,《王畿集》卷二,第33页。
    ②《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8页。
    ⑧《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30, 1236页。
    ①钱德洪:《刻文录叙说》,《全集》卷四十一,第1574页。
    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6, 327页。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8页。
    ④张新民:《探寻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静定、立诚与格心》,《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2页。
    ⑤王阳明:《与辰中诸生》,《全集》卷四,第144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4-105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6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2页。此段为陆澄所录。据陈来推论,此段所录时间当于甲戌乙亥(1514--1515)之间。参见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32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1页。
    ③钱德洪:《阳明先生年谱序》,《全集》卷三十七,第1357页。
    ①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第218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0页。
    ③张新民:《探寻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静定、立诚与格心》,《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第195页。
    ④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1409页。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明道学案下》。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明道学案上》。
    ③黄宗羲:《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下》。
    ④黄宗羲:《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
    ⑤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二。
    ⑥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一。
    ⑦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十六。
    ①《延平答问》庚辰五月八日书。
    ②《朱子文集》卷四十,《答何叔京二》。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405页。
    ④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
    ⑤《北溪文集·答陈师夏》。
    ⑥《慈湘遗书续集》。
    ①黄宗羲:《宋元学案·縶斋学案》。
    ②《象山全集》卷三十六,《年谱》辛未条。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第78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第81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第96-97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上》,第79页。
    ②陈献章:《与贺克恭黄门》,《陈献章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33页。
    ③陈献章:《复赵提学佥宪》,《陈献章集》上,第145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第96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第99页。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23页。
    ⑦《双江集》卷首,尹台《序》。《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集部三,台北:中央图书馆,1994年,第199页。
    ⑧《双江集》卷九《答成井居》,第17页。
    ⑨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二》,第372页。
    ⑩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一》,第226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第389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第390页。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第402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第404页。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第709页。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二》,第253页。
    ⑦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三》,第390页。
    ①王畿:《天柱山房会语》,《王畿集》卷五,第119页。
    ②《诸真圣胎神用诀·中央黄老君胎息诀》,《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③王畿:《留都会纪》,《王畿集》卷四,第97页。
    ④王畿:《答楚侗耿子问》,《王畿集》卷四,第101页。
    ⑤《周易参同契发挥》上卷。
    ⑥《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卷。
    ⑦《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卷。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楚中王门学案》,第635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
    ③黄宗羲:《明儒学案·楚中王门学案》,第628页。
    ④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
    ⑤黄宗羲:《明儒学案·蕺山学案》。
    ⑥黄宗羲:《明儒学案·东林学案》,第1400-1401页。
    ①黄宗羲:《明儒学案·东林学案》,第1408页。
    ②黄宗羲:《明儒学案·东林学案》,第1406页。
    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412页。
    ④有关孟子在儒家系统中地位的变化情况,可参见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第101-116页。
    ①《老子》第四十五章。
    ②《老子》第十六章。
    ③《老子》第十六章。
    ④《庄子·天道》 。
    ⑤《庄子·天道) 。
    ⑥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第152页。
    ⑦《庄子·大宗师》 。
    ⑧《庄子·在宥》。
    ①《庄子·人间世》。
    ②《庄子·在宥》。
    ③《庄子·养生主》。
    ④《庄子·达生》。
    ⑤《庄子·大宗师》。
    ⑥《庄子·缮性》。
    ⑦《庄子·刻意》 。
    ⑧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第119页
    ⑨《管子·内业》 。
    ⑩《管子·白心》。
    ①《管子·心术上》 。
    ②《管子·心术下》。
    ③《淮南子·原道训》。
    ④《淮南子·原道训》。
    ⑤郭象:《庄子注·齐物论注》。
    ⑥郭象:《庄子注·秋水注》。
    ⑦郭象:《庄子注·大宗师注》。
    ⑧郭象:《庄子注·知北游注》。
    ⑨郭象:《庄子注·庚桑楚注》、《知北游注》。
    ⑩郭象:《庄子注·人间世注》。
    11 葛洪:《抱朴子·道意篇》。
    12 葛洪:《抱朴子·地真篇》 。
    ①司马承祯:《天隐子》。
    ②司马承祯:《坐忘论》。
    ③司马承祯:《坐忘论》。
    ④司马承祯:《坐忘论》。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89页。
    ⑥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33页
    ⑦朱熹:《朱子语类》,第2366页。
    ⑧朱熹:《朱子语类》,第2372页。
    ⑨朱熹:《朱子语类》,第2517页。
    ⑩朱熹:《朱子语类》,第204页。
    11 王畿:《滁阳会语》,《王畿集》卷二,第33页。
    ①柳存仁:《明儒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15页。
    ②秦家懿:《论王阳明的“狂者”性质》,《秦家懿自选集》,第292页。
    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410页。
    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411页。
    ①《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答郑子上》,第三十一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第351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92页。
    ④杨国荣:《杨国荣说王阳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2、 25页。
    ①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2页。
    ①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②钱德洪:《答论年谱书》,《全集》卷三十七,第1378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④《天台集》卷十《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
    ⑤查继佐:《王守仁传》,《罪惟录》卷十。
    ⑥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8页。
    ⑦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三,第109页。
    ②曹端:《通书述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9页。
    ③王阳明:《阳明先生遗言录》,《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
    ①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142页。
    ①王阳明:《书魏师孟卷》,《全集》卷八,第280页。
    ②王畿:《滁阳会语》,《王畿集》卷二,第33页
    ③牟宗三:《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第136页。
    ①参见陈来:《儒家传统中的神秘主义》,《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36页。
    ②冈田武彦:《儒教精神与现代》,东京:明德出版社,1994年,第41-45页。此处中文译稿,由杨际开先生提供。
    ①《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4页。
    ②王阳明:《别黄宗贤归天台序》,《全集》卷七,第233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①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②李梦阳:《秘录》,《空同先生集》卷三九。
    ③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1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2页。
    ①耿定向:《王文成先生世家》,《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三。
    ②《道藏要籍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 415页。
    ③邹守益:《同郭善夫、魏师颜宿阳明洞》,《邹东廓先生文集》卷十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66,第241页。
    ④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⑤查继佐:《王守仁传》,《罪惟录》列传卷十。
    ⑥在阳明的友人许相卿等人那里,也留下了有关阳明能“先知”的传说记载,可参见《黄门集》附刊本《云邨先生年谱》。
    ⑦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0页。
    ①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②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58页。
    ③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0页。
    ④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⑤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⑥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⑦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 800页。
    ①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②王阳明:《答佟太守求雨》,《全集》卷二十一,第801页。
    ③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①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②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拔宅飞升”、“点化投夺”均为后世所宣传的成仙之法,前者指升天成仙或全家成仙,后者指修炼仙丹成仙。
    ③除了弘治十六年王阳明应绍兴太守之请于南镇祷雨外,正德十二年阳明巡抚南赣、汀漳时曾为当地遇春旱祈雨,作《祈雨辞》一篇,并作《祈雨二首》诗云: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见说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雾长阴阴。我来偏遇一春旱,谁解挽回三日霖?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祈雨辞》及诗作分别见《全集》卷十九,第663页,卷二十,第746页)
    ④王阳明:《南镇祷雨文》,《全集》卷二十五,第951页。
    ⑤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按:“上阳子”即元代全真派道士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著有《上阳子金丹大要》,兼得内丹道南北宗的丹法之传,对后世影响极大。相传阳明先祖王纲曾与其师父号称“终南隐士”的赵缘督有过交往。(参见张壹民:《王性常先生传》,《全集》卷三十八,第1380页)
    ⑥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①秦家懿:《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第336页。
    ②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③陆深:《海日先生行状》,《全集》卷二十八,第1399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24页。
    ①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7页。
    ②黄绾:《阳明先生行状》,《全集》卷三十八,第1408页。
    ③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序》,《全集》卷三,第127页。
    ④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36页。
    ①王阳明:《答人问神仙》,《全集》卷二十一,第805页。
    ②王阳明:《答甘泉》,《全集》卷四,第174页。
    ③王阳明:《乞休致疏》,《全集》卷十一,第354页。
    ④《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⑤王阳明:《赠阳伯》,《全集》卷十九,第673页。
    ①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1页。
    ②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 933页。
    ③徐祯卿:《答献吉书》,《迪功集》卷六。
    ①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②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1-932页。
    ①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②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③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①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②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2页。
    ③王阳明:《徐昌国墓志》,《全集》卷二十五,第933、 932页。
    ④参见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8页。按:阳明此处自述在弘治十五年春与汤云谷游句曲、丹阳,恐有误。因为此时王阳明刚刚游览了九华山,在九华山寻仙求道,兴致浓厚,对高士异人及其神仙方术十分仰慕。故此后不久即返京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天,学炼神仙术。但据这篇《寿汤云谷序》中所叙,此时的王阳明已有否定神仙术的如此态度,似与其前后行为相矛盾,不符合当时阳明的思想认识状况。同时《寿汤云谷序》中所叙去丹阳的时间为距阳明作此文时为“十年”,实际上若从弘治十五年 (壬戌)到正德九年(甲戌)则已有十三年。此外,从路线上看,王阳明说是“西寻句曲、丹阳”,而若从九华山到句曲、丹阳,方向上绝不可能是向西而寻。所以很可能阳明去句曲、丹阳的时间应为王阳明在阳明洞“渐悟仙、释二氏之非”之后的弘治十七年春,这样才有阳明对道教神仙之术的否定态度。而且如此在时间和路线上也能得到合理解释:此时正好距正德甲戌年为十余年,路线上正好是从浙向西寻至句曲、丹阳。
    ⑤参见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8页。
    ①参见王阳明:《寿汤云谷序》,《全集》卷二十二,第879页。
    ②《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③《王阳明年谱》一,《全集》卷三十三,第1237页。
    ④王阳明:《与王纯甫》三,《全集》卷四,第157页。
    ①柳存仁:《王阳明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63页。
    ②《王阳明年谱》三,《全集》卷三十五,第1289页。
    ③王阳明:《书魏师孟卷》,《全集》卷八,第280页。
    ④王阳明:《与薛尚谦》,《全集》卷五,第199-200页。按:此处“致知”,非一般“格物致知”之谓,实指“致良知”。
    ⑤王阳明:《与杨仕鸣》,《全集》卷五,第185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0页。
    ⑦王阳明:《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44页。
    ①参见柳存仁:《张伯端与<悟真篇>》,《和风堂文集》中册,第786-808页。
    ②参见柳存仁:《张伯端与<悟真篇>》,《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00页。
    ③秦家懿:《王阳明与道教》,《秦家懿自选集》第337页。
    ④据钱明考证,王阳明除娶妻诸氏之外,尚有多名侧室,在诸氏去世后,又娶继室张氏,并在一年后生一子正亿。而阳明频繁娶妻纳妾的一个重要目的,大概就是想早得贵子,以完成在传统社会里被视为个人头等大事的传宗接代。参见钱明:《王家衰落的过程及其成因——王阳明家事考辩》,《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第148-149页。
    ⑤王阳明:《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全集》卷二十,第744页。
    ⑥王阳明:《与陆原静》(辛已),《全集》卷五,第187页。
    ①柳存仁:《明儒与道教》,《和风堂文集》中册,第82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6页。
    ②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7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66页。
    ②《论语·雍也》。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④《左传》鲁隐公元年。
    ①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①《王阳明年谱》,《全集》卷三十三,第1226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3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1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42页。
    ①徐复观:《徐复观先生全集》卷七,第503-504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92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5--56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80页。
    ②王阳明:《与陆原静》,《全集》卷五,第188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
    ⑤王阳明:《亲民堂记》,《全集》卷七,第251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0页。
    ⑦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30页。
    ①高濑武次郎:《日本之阳明学》,转引自蔡仁厚:《王阳明哲学》,台北:三民书局,1988年,第249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5页。
    ③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25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二,《二程集》,第15页。
    ⑤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5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4页。
    ②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③王阳明:《书朱守乾卷》,《全集》卷八,第279页。
    ④王阳明:《传习录》中,《全集》卷二,第54--55页。
    ⑤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9页。
    ⑥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7页。
    ①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8页。
    ②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70页。
    ③参见金守中:《王阳明与大同社会》,《王阳明的世界》(王阳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39页。
    ④王阳明:《大学古本序》,《全集》卷七,第243页。
    ①王阳明:《大学问》,《全集》卷二十六,第969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
    ①王阳明:《传习录》上,《全集》卷一,第18页。
    ②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③中国的佛禅已是中国化的佛教,受了道家道教的很多影响,其中就含有很多道家道教的思想成分,两者也有不少相通之处。所以一般人对它们常不作细分,只泛泛地以“老释二氏”、“佛道”、“庄禅”并称。实际上,在王阳明那里,他对佛道的评论和批评也大都是不作细分的。本书为了简便起见,也大都姑且从之。
    ④王阳明:《传习录》下,《全集》卷三,第106页。
    ①王阳明:《别方叔贤》,《全集》卷七,第232页。
    1、《王阳明全集》(上、下),吴光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阳明先生集要》(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明儒学案》(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宋元学案》(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老子》。
    6、《庄子》。
    7、王弼:《老子注》。
    8、郭象:《庄子注》。
    9、《道藏》。
    10、葛洪:《抱朴子》。
    11、《道藏要籍选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2、《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3、《论语》。
    14、《孟子》。
    15、《大学》。
    16、《中庸》。
    17、《荀子》。
    18、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9、朱熹:《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四书集注》。《论语集注》。
    20、《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1、《陈献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2、王畿:《王畿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23、《龙溪王先生全集》。
    24、《心斋王先生全集》。
    25、夏燮:《明通鉴》,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26、董云:《从吾道人诗稿》。
    27、董谷:《碧里后集》,上海图书馆藏,明嘉靖四十四年董鲲刻本。
    28、查继佐:《王守仁传》,《罪惟录》列传卷十。
    29、王世贞:《新建伯文成公守仁传》,《国朝献征录》,卷九。
    30、李梦阳:《空同先生集》,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
    31、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
    32、《阳明后学文献丛书》,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7年。
    33、黄绾:《阳明先生行状》,《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
    34、钱德洪:《答论年谱书》,《王阳明全集》卷三十七。《阳明先生遗言录》。
    35、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
    36、计文渊:《王阳明法书集》,杭州:西泠印社,1996年。
    37、《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38、《周易参同契发挥》。
    3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40、陈来:《关于<遗言录>、<稽山承语>与王阳明语录佚文》,《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1994年。《王龙溪、邹东廓等集所见王阳明言行录佚文辑录》,《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1期。
    41、彭国翔:《钱绪山语录辑逸与校注》,《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1、杨国荣:《王学通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杨国荣讲王阳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4、熊铁基等:《中国老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陈樱宁:《道教与养生》,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年。
    6、卿希泰:《中国道教》,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1、 2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995年。《续·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7、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宋明儒学的问题与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台北:水牛出版社,1980年。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杜维明:《杜维明文集》,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
    12、秦家懿:《秦家懿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4、方尔加:《王阳明心学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5、汪传发:《陆九渊王阳明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翻印本)。
    17、王志忠:《明清全真教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18、吴重庆:《儒道互补——中国人的心灵建构》,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0、孙以楷等:《道家与中国哲学》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23、徐梵澄:《陆王学述》,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24、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25、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26、钱明:《阳明学的形成和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儒学正脉——王守仁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27、陈少峰:《宋明理学与道家哲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28、孔令宏:《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1、钱基博:《明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32、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33、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辑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 《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34、朱晓鹏:《智者的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道家哲学精神及其价值境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5、王泽应:《自然与道德——道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6、唐大潮:《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7、姜生、郭武:《明清道教伦理及其历史流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38、黄玉顺:《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张荣明:《从老庄哲学至晚清方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李煌明:《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南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已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
    42、冯达文:《中国哲学的本源—本体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43、王中江:《道家形上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4、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46、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台北:开明书店,1962年。
    47、吴光(主编):《阳明学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8、钱穆:《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社,1965年。《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
    49、束景南:《朱子大传》,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0、刘述先:《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
    5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5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台北:问学出版社,1980年。
    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54、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55、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6、张再林:《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57、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59、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0、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6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62、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3、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4、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5、李约瑟:《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
    66、斯·茨威格:《异端的权利》,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
    6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人,诗意地安居》,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68、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Source of Chinese Tradition,Vol.Ⅰ,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0.
    70、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New York:Clo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71、Hall,David L.and Ames,Roger.T.:Thinking Throught Confuciu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7.
    72、 Robert Hymes,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Chiang-His,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陈宝良:《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2、王树人:《阳明心学与佛老》,g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4期。
    3、吴光:《论王阳明与道家的思想联系》,《道家文化研究》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成复旺:《陆王心学与老庄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4辑。
    5、蔡方鹿:《道教与宋明理学》,《学术月刊》1988年第7期。
    6、姜生:《“知行合一”思想源于道教考》,“中国道教”网。
    7、鲍世斌:《明代王学与道教》,“中国道教”网。
    8、钱明:《王阳明的道教情结——以晚年生活为主线》,《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阳明史迹考论》,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所刊《阳明学》,平成十五年第十五号。《王阳明全集》未刊散佚诗文汇编及考释,《阳明学的形成与展开》附录。
    9、钟彩钧:《阳明思想中儒道的分际与融通》,(台湾)《鹅湖学志》第8期,1992年。
    10、陈鼓应:《“理”范畴理论模式的道家诠释》、《传薪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方祖猷:《王畿的致良知与道教养生术》,《阳明学新探》,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12、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13、朱晓鹏:《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王阳明龙场<易>论的思想主旨》,《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9期。《养生与养德——论王阳明中后期对道家道教的批评之一》,《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论王阳明中后期的隐逸情结及其进退之道》,《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14、张新民:《探寻真实的存在与存在的真实——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静定、立诚与格心》,《明清浙东学术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5、庞朴:《说“无,,》,《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何静:《论王阳明的良知说对道家智慧的融摄》,《孔子研究》2005年第4期。
    17、韩东育:《关于阳明子“龙场悟道”的非学术寓义》,《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18、高予远:《王阳明“龙场三卦”臆说》,《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9、刘纪曜:《仕与隐——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两极》,《理想与现实》(中国文化新论),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20、徐复观:《释<论语>的“仁”——孔学新论》,《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21、张再林:《意识哲学,还是身体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理论范式的重新认识》,《世界哲学》2008年第4期。
    22、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3、丁为祥:《张载虚气观解读》,《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
    24、郑开:《道家心性论研究》,《哲学研究》,2003年第8期。”
    25、Yol, Jung Hua:“Wang Yang-ming and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5, 1965.
    26、 Fingarette, Herbert .“Response to Professor Rosement”,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no.4(197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